浙江省开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第二部分 开化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说明

第二部分 开化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说明

第二部分开化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说明1 总则1.1 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功能区划为依据、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总量控制为手段,按照在新形势下实现环境保护工作“三个转变”的要求,从科学保护和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功能出发,划定优化准入(优化准入区)、重点准入(重点准入区)、限制准入(限制准入区)和禁止准入(禁止准入区)区域,明确各区域的生态保护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和产业准入要求,实现生态功能增强、环境质量提升、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资源持续利用,确保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1.2 规划目标根据开化县经济发展特征、县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开发程度、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和空间分布特征、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将全县合理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找出制约各功能小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要限制因子,明确各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和主要措施、限制性产业与相关行业的环保准入门槛、不合理产业的调整方向,以及环保执法和区域环境管理的重点。

为环保管理部门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审批提供基本依据。

1.3 规划原则1、保护为本、有序发展。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严把准入关,确保“治旧控新”目标的实现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2、统筹发展、重视协调。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和自然和谐为主线,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着眼于区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从县域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区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分阶段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重点流域、区域、乡镇的环境质量。

4、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

县级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国家级、省级规划的细化与落实,应突出可操作、易实践的特点,满足环境管理方式转变需要,为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从城市“第六立面”谈开化县城市风貌规划

从城市“第六立面”谈开化县城市风貌规划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50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城市“第六立面”,指的是人们在可达的较高视点俯瞰城市时可感知的城市风貌,包括建筑屋顶(建筑第五立面)及建筑立面、街道、空中连廊、开放空间等城市空间元素。

聚焦城市蝶变,城市“第六立面”概念为开化县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带来了新的启发。

一、城市“第六立面”对开化县城市风貌规划的意义开化县有着独特的山水格局:中心城区沿马金溪为主轴,呈条带状发展20余公里,纵深极长;老城区呈“风水四山,依江通渠”的历史格局,卧佛山(花山)、钟山、凤凰山等皆可登、可游、可望。

从山间远眺城市的图景在开化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不小的篇幅。

因此,从城市“第六立面”考虑开化县城市风貌规划,有助于提高对开化山水格局的空间感知体验,营造可供人们眺望俯瞰山川形胜、品味山水意境、凝思山城人文的登临感悟空间,提升开化城市格局的境界。

同时,在城市蝶变建设过程中,能进一步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开化这座城市挖掘更多立体复合空间、补充公共交往场所、拓展文体活动空间,协同推进国家公园城市、文体旅游、老旧小区改造等各重点专项规划建设实施。

二、开化县“第六立面”城市风貌规划现状在部分重点区域,开化县现状城市“第六立面”规划较好。

根宫佛国景区整体风貌,“第六立面”与自然山水充分融合,建筑群体风格统一,飞檐翘角,气势恢弘;岙滩片区部分滨水建筑在项目前期就进行了风貌控制,城市界面和马金溪沿岸风光结合较好,整体轮廓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根宫佛国景区和岙滩片区,分别在以自然环境为主导和以建设环境为主导的两种不同情形下对城市“第六立面”风貌进行规划,为其他区域的风貌整治提供了良好的样板。

在“高度”与“深度”两个维度上,开化县城市风貌规划仍需提高。

现状城市中心区域的局部住宅部分偏高,与周边较低的公共建筑之间缺少过渡。

近水区域建筑近高远低,建筑整体形象缺乏层层递进的层次感,未能很好地展示开化山水格局特色。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开化县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7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开化县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7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开化县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开化县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7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经省政府同意,在开化县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现将试点方案予以印发。

开化县要认真组织实施试点工作,为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经验和示范。

衢州市和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支持指导,推动开化县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2014年1月17日开化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目标,以打造国家东部公园为抓手,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口资源环境和谐的体制机制。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自觉与制度约束相统一。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推动全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坚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相统一。

把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首要任务,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构建生态安全体系,推动全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坚持生态激励与环境责任相统一。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环境谁付费”的要求,探索建立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出境水水质、森林质量挂钩的财政奖惩机制,推动全省建立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三)主要目标。

到2017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出境断面水质I类、II类水天数保持在90%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均下降10%,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物种多样性得到有效维持,率先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成为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示范区。

衢州开化旅游景点大全

衢州开化旅游景点大全

衢州开化旅游景点大全
1. 开化古县城:开化古县城是衢州市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街巷和古寺庙,展现了传统的江南文化风貌。

2. 赛岸村:位于开化县境内的赛岸村是中国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以其美丽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

3. 真溪湿地公园:真溪湿地公园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湿地公园之一,拥有广阔的湿地、繁茂的湿地植被和众多的候鸟,是观鸟爱好者的天堂。

4. 务川漂流:位于开化县办事处的务川漂流是一种刺激又有趣的水上运动,游客可以在流淌的河水上划船,感受急流的挑战和乐趣。

5. 咸宜古道:咸宜古道是中国古代交通重要通道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自然风光,是登山爱好者和历史文化爱好者的理想之地。

6. 瀑布群景区:开化县有多个瀑布景区,如茫荡瀑布、雷音瀑布、法云瀑布等,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象。

7.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有着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8. 仙华湖风景区:位于开化县的仙华湖是一个山水相依的湖泊,湖区环境幽静,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水上娱乐设施。

9. 十八盘景区:十八盘景区是一处位于张村镇的天然山区风景区,有许多陡峭的山路和悬崖峭壁,是登山爱好者的理想之地。

10. 德太古民居群:德太古民居群是开化县的历史文化遗产,
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建筑,展现了古代农村生活的风貌和文化传统。

湖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湖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湖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1. 引言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是一座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

为了进一步挖掘湖州市的旅游潜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总体规划,旨在构建湖州市旅游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目标,为湖州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2. 规划目标2.1 旅游资源挖掘通过调查研究,全面梳理湖州市的旅游资源,制定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的具体计划。

2.2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交通、酒店住宿、旅游服务设施等,提升湖州市的旅游服务水平。

2.3 旅游宣传推广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湖州市的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湖州市旅游。

3. 旅游资源挖掘3.1 自然景观湖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如太湖、南浔古镇、乌镇等。

在本规划中,将制定具体措施,保护和开发这些自然景观,打造更多的旅游景点。

3.2 历史文化遗产湖州市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雷峰塔、南太湖湖滨旧址等。

在本规划中,将重点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旅游解说服务,增加游客对湖州市历史文化的了解。

3.3 特色产业湖州市有着丰富的特色产业,如茶叶、丝绸等。

在本规划中,将挖掘这些特色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点,打造旅游特色项目,吸引游客参观体验。

4.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4.1 道路交通加强湖州市内外的道路交通建设,提升交通便利度。

同时,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方便游客了解和选择交通工具。

4.2 酒店住宿增加酒店住宿设施的投资,提高酒店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鼓励开发具有湖州特色的民宿和客栈,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3 旅游服务设施加强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导游服务中心、旅游巴士等,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5. 旅游宣传推广5.1 媒体推广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向全国推广湖州市的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

5.2 旅游活动举办各类旅游活动,如旅游文化节、旅游推介会等,增加湖州市的旅游知名度。

5.3 旅游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共同推广整个区域的旅游资源,形成“合力推广、共同发展”的局面。

开化县新型城市化纲要(征求意见)

开化县新型城市化纲要(征求意见)

开化县新型城市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草稿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决策,以新型城市化促进我县经济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改善民生,依据浙委[2012]96号文件,特制订本本发展纲要。

一、走新型城市化背景(一)开化现状和形势开化县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之地,是浙西进入皖南、赣东北的交通要冲,历来有“歙饶屏障”之称。

全县总面积2228平方公里。

是全国生态示范区、浙江省生态县。

2010年全县地区GDP为70.98亿元,工业生产总值占GDP 总值达51%(十二五)48%(县总规),城市化率达到38%,属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30%-70%)。

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经济总量少,城市化水平低,中心城市集聚与辐射功能不强,设施水平低等问题。

随着省山区经济发展和“两硅两药”产业优化转型的要求;源头生态效应初显,发展文化旅游的要求;黄衢南高速、杭新景高速、衢景九铁路等区域性交通设施的建设,促使“山海”城市群联动、合作发展的要求。

开化县就必须紧紧抓住历史的发展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全县城市化进程。

(二)新型城市化本质要求(定义)本节可以不要走新型城市化要求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完善城乡规划、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发展机制。

新型城市化的本质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

具体要求:坚持把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坚持把城市发展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结合起来;坚持把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坚持把城市发展与增长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坚持把城市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

(源自2006 年8 月,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三)基本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满足目前发展需求且不牺牲今后发展需求而进行的发展原则。

2、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优势互补、共同受益的发展原则,3、坚持特色发展原则突出区域特点,促进差异发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生态、文化和人居环境,塑造独具一格的城乡风貌。

第二部分 开化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说明

第二部分 开化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说明

第二部分开化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说明1 总则1.1 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功能区划为依据、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总量控制为手段,按照在新形势下实现环境保护工作“三个转变”的要求,从科学保护和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功能出发,划定优化准入(优化准入区)、重点准入(重点准入区)、限制准入(限制准入区)和禁止准入(禁止准入区)区域,明确各区域的生态保护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和产业准入要求,实现生态功能增强、环境质量提升、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资源持续利用,确保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1.2 规划目标根据开化县经济发展特征、县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开发程度、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和空间分布特征、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将全县合理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找出制约各功能小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要限制因子,明确各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和主要措施、限制性产业与相关行业的环保准入门槛、不合理产业的调整方向,以及环保执法和区域环境管理的重点。

为环保管理部门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审批提供基本依据。

1.3 规划原则1、保护为本、有序发展。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严把准入关,确保“治旧控新”目标的实现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2、统筹发展、重视协调。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和自然和谐为主线,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着眼于区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从县域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区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分阶段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重点流域、区域、乡镇的环境质量。

4、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

县级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国家级、省级规划的细化与落实,应突出可操作、易实践的特点,满足环境管理方式转变需要,为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另外需要立足自己角度,撰写一篇你认为开化水库对开化旅游能起到

另外需要立足自己角度,撰写一篇你认为开化水库对开化旅游能起到

另外需要立足自己角度,撰写一篇你认为开化水库对开化旅游能起到摘要:I.引言- 开化水库的背景和概述II.开化水库对开化旅游的积极影响- 提供新的旅游景点和体验- 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III.开化水库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改善水质和保护钱塘江源头- 提高城市防洪能力IV.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保护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 创新旅游开发模式,平衡保护与发展V.结论- 总结开化水库对开化旅游的意义和价值正文:I.引言开化水库是浙江省第一座具备生态功能的水库工程,位于钱塘江源头,总投资45.54 亿元,总工期为33 个月。

水库建成后,结合堤防工程,能使马金溪流域的开化县城防洪标准达到50 年一遇,有效提高衢州市区的防洪能力。

此外,开化水库对开化旅游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II.开化水库对开化旅游的积极影响首先,开化水库为开化县提供了新的旅游景点和体验。

水库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成为游客们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游客们可以在湖边散步、观赏湖光山色、体验水上运动等,丰富旅游活动。

其次,开化水库的建设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水库的建成,周边的旅游基础设施将得到改善,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同时,水库的建设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据估计,水库建成后,每年可为当地带来数亿元的经济收入。

III.开化水库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除了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外,开化水库还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首先,水库可以改善水质,保护钱塘江源头的水资源。

钱塘江是浙江省的重要河流,水库的建设有助于确保钱塘江的水质安全。

其次,水库提高了开化县城的防洪能力。

水库建成后,结合堤防工程,能使马金溪流域的开化县城防洪标准达到50 年一遇,有效提高衢州市区的防洪能力。

这有助于减少洪涝灾害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的影响。

IV.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然而,开化水库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水库的建设可能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开化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开化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加 以研 究 和 部署 。通 过 五 年 的努 力 , 县旅 游业 发 该
古 田山森林 科考游 , 南华 山康 体休 闲游 , 江风情游 , 芹 民
居古道游 和龙顶 品 茗游 六 条 旅游 热 线 , 响 了 “ 江源 打 钱
展较 快 。
1 景 区开发 建设成 就显 著。近几年 来 , . 在全 球旅 游
势。第一 次经济普查 资料 表 明 , 近几 年来 开化 大力 发展
旅游业 , 县的旅 游产业获得 了长足的发展 。最 近 , 全 我们 通过对该县旅游资 源的调 查 和各项 生 态特征 的研 究 , 认
为开化旅 游业具 有广阔 的发展前 景。

4 旅 游 开发与 管理逐 步走 向规 范化。19 . 9 9年 以来 ,
该 县先后 编制 了《 化县 旅 游业 发 展 总体规 划 》 《 江 开 、钱 源森林公 园总体 规划 》、 浙 江古 田山保 护 区总体 规 划》 《
和《 钱江 源风 景名 胜 区 总体 规划 》 。成 立 了旅 游 业发 展

发展现状
领导小组 , 各风景 旅游 区 ( ) 点 的保护 、 规划 、 开发 和管理
头、 生态开化 ” 品牌 , 同时 , 钱 江 源十 大特 色 名菜 ” “ 吸引 着 四方游客 , 丰富了开化 的旅游 产品 。
二 、 展前景 发

业快速发 展和 国 内积 极 实行 “ 旅游 、 产业 、 市场 ” 大 大 大
的推动下 , 该县县 委县政 府领导高度重视 旅游业发 展 , 明 确 了生态旅游业 的发展 思路 , 出台 了促 进旅 游业 发展 的
近几年来在全球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国内积极实行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推动下该县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明确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出台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并多次深入旅游行业调查研究召开旅游专题会议解决旅游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全县上下逐步形成了关心重视支持参与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共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相继开发了钱江源古田山南华山根雕博览园圣潭沟等景区点为做大做强开化旅游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开化县对旅游的政策

开化县对旅游的政策

中共开化县委开化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我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全面促进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成功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省特色文化强县,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建成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新山区,特制定如下政策:一、文化发展扶持政策1、降低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入园门槛。

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落户县工业园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放宽到1000万元以上、注册资本金放宽到200万元以上;落户其他工业功能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放宽到500万元以上、注册资本金放宽到100万元以上。

2、鼓励创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对首次被列为国家级、省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的,相应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80万元、20万元、5万元。

对被命名为国家级、省级文学艺术创作基地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奖励。

若获奖企业依次进档的,则一次性兑现所进档与已获奖档之间的奖金差额。

3、支持重点文化项目建设。

对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含)以上、500万元(含)-1000万元的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利于提升开化产业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分别按实际投资额的1%和0.5%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不超过20万元。

4、放宽注册登记限制。

投资文化产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可申请分期出资,首期出资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0%,且不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在5年内缴足。

允许投资人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文化企业,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金额不得高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70%。

组建文化企业集团的,其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放宽到1000万元,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放宽到3000万元。

5、扶持新办文化企业。

对新办文化企业,在我县年实际缴纳所得税和营业税首次达到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分别给予奖励15万元、5万元、3万元。

浙江省开化县

浙江省开化县
5、财政税收由负转正,金融稳健运行。2009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48893万元,同比增长0.1%。虽然增幅比上年回落13.8个百分点,但在年底实现了由负转正。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513万元,同比增长8.3%,增幅比上年回落9.3个百分点。上划中央收入16380万元,下降13.0%。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4077万元,增长55.4%,对公共服务和民生的支出继续增加,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分别增长20.5%、57.0%、12.4%和13.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0.18亿元,比年初增加16.77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企业存款17.58亿元,增长13.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7.92亿元,增长18.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5.88亿元,比年初增加11.39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在资金信贷投向上,继续向工农业生产倾斜,其中农业贷款10.09亿元,工业短期贷款6.55亿元,分别增长25.8%、24.1%;个人消费贷款也增长较快,余额达7.3亿元,增长69.0%,主要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较多。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65.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开化钱江源头溪边夜景
编辑本段
荣誉
开化四季分明、温和宜人。是天然的“氧吧”,全县地表水水质达一类水标准,被国家环保总局划定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并于2002年3月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2004年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 2000年初,开化县确立并实施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构筑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五大框架,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加快。同时享有中国龙顶名茶之乡、中国根雕艺术之乡、中国金针菇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全国高水平举重人才培育基地、奥运举重冠军占旭刚的故乡等称号。

古田山生态旅游发展重点与布局

古田山生态旅游发展重点与布局

古田山生态旅游发展重点与布局周洁敏【期刊名称】《浙江林业》【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2页(P34-35)【作者】周洁敏【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开化县旅游在“生态立县、特色兴县”的发展战略指导下走上了快车道,开化县委县、政府将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古田山保护区或保护区)作为开化县发展生态旅游的重点来抓。

针对古田山保护区及其周边生态旅游的资源特色、区位交通、客源市场潜力等,本文提出了古田山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

秉承保护优先、社区参与、环境干扰最小化等原则,充分发挥保护区所在地“四省通衢”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毗邻众多全国乃至国际著名景区的旅游区位优势,依托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端品牌和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整合保护区范围内及周边乡村旅游资源、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以“区域著名、全国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为总体定位,以“开化生态科普宣教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核心支撑、衢州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建设重点旅游区、浙赣皖闽区域热点旅游线路重要节点、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示范保护区”为发展定位,以“科研旅游一体化、景区村镇一体化、沟域经济一体化”为开发模式,将周边社区纳入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范围,提出古田山生态旅游空间布局和产品体系,实现保护区保护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标定位:发挥保护区的旅游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抓住浙江省、衢州市和开化县加快发展旅游业重要机遇,依托区域热点旅游线路市场和长三角城市群,整合区内及周边的山水资源、森林资源、乡村资源和文化资源,塑造“生物源地、科考基地、文化灵地、养生福地”旅游品牌形象。

逐步将古田山打造成为以“原生态”为主题内涵,以森林探索、乡村休闲、文化体验、山水养生为主要功能,区域著名、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区域发展定位:以独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资源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端品牌为核心吸引物,通过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构建“古田山”旅游板块,成为开化生态科普宣教和生态休闲旅游的核心支撑、衢州生态休闲与根艺博览旅游板块的发展主体、浙赣皖闽区域热点旅游线路的重要特色节点、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示范保护区。

开化县中国根雕博览园规划设计

开化县中国根雕博览园规划设计

开化县中国根雕博览园规划设计方案说明一、概况(一)地理位置浙江省开化县位于浙江西部边境(东经118°01'-118°37',北纬28°54'-29°30'),钱塘江上游,皖、浙、赣三省七县交界处(东北连淳安、西南与江西的婺源、德兴、玉山毗邻,北与安徽省休宁县交界,东南接常山),境内景色秀丽,林木茂盛,是一个环境幽静、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的山区县,全县地域面积2236.61平方公里,辖10个镇,16个乡,人口33.7万人,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开化山清水秀,素有“绿色明珠”之称。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是全国重点林业县,也是全国生态示范县。

开化交通日趋完善,205国道纵贯南北,17省道连接赣鄂粤,县乡道贯通乡乡村村,通讯便利,娱乐设施配套。

中国根雕博览园位于开化县城关镇芹南路,毗邻205国道,就外交通比较便利,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二)地形地貌及土壤概况开化地势沿溪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以中低山和高丘为主,平畈、垅畈和低丘穿插其间,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88%,平畈、垅畈面积占11.4%。

中国根雕博览园规划区面积约153.7亩(约10.5公顷),现状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山岭植被较差,多为灌木,规划区北部是板栗为主的经济林,谷地为小面积的农林经济用地,但基地内地理气候条件较好,适合各类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景区建设和植被生长。

(三)气候特征开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资源丰富,年温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稻土是主要耕作土壤,唯季风气候不稳定,常出现暴雨、洪涝和雪害等灾害性天气。

(四)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概况开化境内的矿产资源蕴藏丰富,尤其是石煤、石英石、金矿、银矿、铅锌矿、花岗岩等储量大、品位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水力资源充足,开发潜力巨大,现已开发的星罗棋布的小水电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开化盛产茶叶、金针菇、香菇、木耳、板栗、粉葛、中药材等农产品闻名全国。

开化发展现状

开化发展现状

开化发展现状
开化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贵州省的一个县级市。

开化县地处红水河上游,距离贵阳市约200公里,交通便利。

该县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湿润,物产丰富,是贵州省农业、林业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目前,开化县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好的势头。

农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

同时,该县还发展了养殖业和果树种植业,例如养殖水产、家禽家畜以及种植柑橘、苹果等水果。

这些产业的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此外,开化县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例如煤炭、铁矿、铜矿等。

这些矿产资源为该县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开化县设有多家煤矿、铁矿企业,使得该县的工业产值不断增长。

在工业发展方面,开化县还注重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倡导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

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村旅游,开化县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开化县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县内设有多所学校,包括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为当地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

县政府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改善技术创新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然而,开化县仍然面临一些发展难题。

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方
面的不足,特别是交通和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仍然有待提高。

其次是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此外,开化县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亟待解决。

总的来说,开化县经济发展现状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仍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衢州开化旅游景点

衢州开化旅游景点

衢州开化旅游景点
衢州开化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1. 灵川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北部,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这里有奇峰怪石、深潭瀑布和古寺庙,景色壮丽。

特别是灵川峡谷,被誉为"天然的大峡谷",是攀岩和漂流的理想地点。

2. 断碑山景区:位于县城东南部,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势险峻,悬崖峭壁,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珍稀动物。

这里也是登山和探险的好去处。

3. 开化古城:位于县城中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如开化县城墙、陈毅纪念堂等。

古城内还有传统的民俗文化表演。

4. 美山湖景区:位于县城南部,是一个以水库为主的湖泊风景区。

这里有碧波荡漾的湖水和周围的青山绿水,景色优美。

游客可以在湖边散步、钓鱼或乘船游览。

5. 温泉景区:开化县拥有多个温泉资源,如乌龙泉、桃花温泉等。

这些温泉以其温泉水质清澈、温度适宜而闻名,是享受温泉疗养和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以上是衢州开化的一些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独特的风景和历史文化,值得一游。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第八条平阳县旅游资源实体421处(不含购物类8个地方产品)可分为5个等级,从1-5级分别有45处、54处、87处、149处、86处,分别占全部旅游资源实体的10.69%、12.83%、20.66%、35.39%、20.43%,在数量分配上较为和谐,属“菱形”结构,即优良级(一级和二级)和一般级(五级)的旅游资源实体数量较少,中等级(三级和四级)的旅游资源实体数量较多,其组合数量分别为99处,236处和86处,分别约占全部旅游资源实体的23.51%,56.06%和20.43%。
45
Ⅱ级
画眉峰、斩断尾门、三竂奇垄、莫干湾石林、二仙峰(两仙对奕)、石天窗、一线天、石堑(石水槽)、石城街、万壑笙钟、东海一柱、打铁礁、横舟巨礁、万象壁画、牛北岬北天都石柱、棋盘宝台、竹屿岛、小檑山岛、后麂山岛、稻挑山岛、门屿、东洞、卧虎洞、双龙洞、梵音洞、碧溪、碧溪古渡、知音涧湖、王公湖、赤岩天然泳池、梅雨瀑、逸仙瀑、银坑瀑、阴阳瀑(含圆瀑)、天门瀑布(含双潭)、双瀑、鼻息井、林海白霞、满田林场、苏步青旧居榕抱枇杷、观音洞寺(慈云古刹)、龙岩寺、宝胜寺双塔、南麂列岛海洋生物保护区碑、林景熙墓、南雁荡山摩崖、联安-亭子古街、腾蛟古街、冠尖、马头岗中共浙江省第一次党代会会址、山门小学浙闽边区抗日干校、苏步青旧居、天师岩观景地。险口。
第三条本次规划的年限为2002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到2005年,中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
第四条温州平阳县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平阳县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培育我国东南沿海旅游示范基地及平阳县自身产业更新替代的需要为切入点,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区内旅游资源,以及保护和改善其环境的前提下,将平阳县建设成为浙江省重要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性的旅游区之一。规划建设遵循突出特色、整体优化与有力开发、功能布局合理完整、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和项目开发与建设具有弹性等原则。

衢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衢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衢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纲第一条衢州市发展旅游产业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衢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任务以及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积极呼应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立足“大衢州、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为衢州市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山水名城,神奇衢州”为特色,生态保护为根本,先进文化、科学技术为支撑,大力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的转化,产品结构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延伸,产业链由单一的观光接待向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扩展,把衢州建设成为形象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辐射长三角、驰名全国、具有一定国际水准的旅游目的地、华东地区新兴的都市休闲旅游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省边际的旅游集散中心。

第二条规划范围衢州市域范围,东经118°01′~119°20′,北纬28°14′~29°30′之间,总面积为8836.52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5年至2020年,分近、中、远三期。

近期:2005年—2010年;中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2000.12.28)。

2、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3838—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199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旅游业卫生标准》(GB9663)、《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33—9673,16153—1996)、《城市区域环境嘈音标准》(GB3096—1993)、《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国家旅游局)。

浙江景区发展运营方案

浙江景区发展运营方案

浙江景区发展运营方案一、浙江省景区发展的现状分析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

浙江省的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自然风光包括西湖、千岛湖、南湖、飞来峰、乌镇等等;而人文景观包括雷峰塔、灵隐寺、六和塔、岳王庙等。

这些景点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然而,尽管浙江省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合理和有序,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此外,一些景区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浙江省景区发展的目标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浙江省的旅游资源,有必要对浙江省景区的发展和运营提出合理的目标和方案。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浙江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其次,要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满足游客的需求。

最后,要进一步提升浙江省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使之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三、浙江省景区发展的策略与措施1. 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浙江省的旅游资源,有必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具体来说,就是要制定合理的旅游资源保护政策,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同时,还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科研和调查力度,了解资源的分布和特点,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有必要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对景区的建设和维护,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除此之外,还要改善景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提升景区的竞争力。

3. 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为了使浙江省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有必要提升浙江省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旅游业发展,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浙江省开化县旅游景点

浙江省开化县旅游景点

浙江省开化县旅游景点
浙江省开化县是一个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开化县的旅游景点:
1. 石阡古村: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有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可以体验传统的农村生活。

2. 仙台山:这是一个被誉为“东方阿尔卑斯”的山峰,景色优美,山间有许多清澈的溪流和瀑布,是一个徒步旅行的好去处。

3. 开化岩画:开化县有许多岩画遗址,包括永平山、石阡、普陀山等地,这些岩画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4. 白宫洞:位于开化县西南部的白宫洞是一个巨大的溶洞,内部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洞室,形状各异,非常壮观。

5. 高峡平湖:这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大峡谷,两边的山峰耸立,湖水清澈宛如镜面,是摄影爱好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

6. 五云山风景区:这是一个集山水、农田、森林、飞瀑于一体的风景区,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

7. 燕岳山:这是开化县最高的山峰,海拨高达1995米,山上
有着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植被。

8. 三都溪:这是一个流经开化县的清澈河流,河畔有许多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景观,可以欣赏到原生态的农田风光。

这些景点都有其独特之处,能够让游客领略到开化县的自然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背景与趋势一、旅游业发展背景1、世界旅游业发展背景从五十年代初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世界旅游业便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

随着人类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旅游产业自身的不断完善,目前旅游的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流。

2004年国际旅游人数达到7.6亿,为历史新高。

2、中国旅游业发展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旅游国家。

1999年国务院下达《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通知》以后,旅游业正式列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4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874亿元,旅游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世界第48位上升到第5位,成为亚洲的旅游强国。

3、浙江旅游业发展背景浙江是全国旅游大省。

近十年来,浙江的国际国内旅游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04年,全省国内旅游接待超过一亿人次,国际旅游接待超过2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28亿元。

旅游总收入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9.8%,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浙江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省人民政府2005年3月批准的《浙江省十一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出:全省将按照“三带十区”旅游发展布局,建立三大旅游通道,打造六大旅游品牌,树立“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旅游总体形象。

4、衢州旅游业发展背景衢州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浙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世纪以来,衢州凭借浙江旅游西进战略和东风,召开了浙闽赣皖四省旅游合作大会,确立了建设四省边际旅游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2004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42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1.84亿元,接待入境游客1.91万人次,外汇收入748.3万美元,旅游总收入比上一年增加31.9%。

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92%。

开化县是浙西旅游发展的新秀。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相继开发了钱江源,中国根雕博览园、古田山、南华山,使开化旅游进入了规模发展阶段。

特别是通过大规模的宣传促销,钱江源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凭借浙江旅游西进的发展战略,使开化旅游产业以旅游资源优势、社会经济优势加快开发,加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化的区位条件日趋改善。

205国道拓宽,17省道拓宽,动工兴建的黄衢南高速和规划建设的杭新景高速使开化成为浙皖赣旅游金三角与长三角接轨的交通枢纽。

交通区位的迅速提升为开化县旅游的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旅游业发展趋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二十一世纪将是注重生活品质的休闲世纪。

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三大客源输出国。

我国旅游业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从世界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跨越。

我省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到2010年,我省将成为全国的旅游强省,旅游总收入达到2500亿元,2015年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大省.第二章旅游业发展现状评估一、开化县概况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开化县位于浙江省最西部,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钱塘江源头。

区位坐标东经118°01′12″—118°37′50″,北纬28°54′30″—29°29′59″,北临安徽黄山,西依江西婺源,东连淳安千岛湖,南接常山,是浙西连接赣东北、皖南的交通要道。

区位交通:开化县距杭州320公里,衢州民航机场80公里,黄山机场115公里,三清山70公里,婺源70公里,杭金衢高速(常山)30公里。

205国道贯穿开化南北,17省道经开化(南华山)入江西,实现了到杭州、黄山的三小时交通圈;动工兴建的黄衢南高速和规划中的杭新景高速穿越开化境内。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开化旅游创造了条件。

地形地貌:开化属浙西中山丘陵地形,山脉属南岭山系的天目山系,其中的三条支脉分布在县境四周,西南面为怀玉山脉,北部为白际山脉,东部为千里岗。

由于县境的四周峰峦环列,形成了全县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

西北部以中低山为主,东部为低山区,中部自北往南由低山向丘陵过渡。

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6座,最高为白石尖,海拔1453.7米,海拔最低处为开化县与常山交界处的华埠镇下界首,海拔90米,海拔极差1363.7米。

本县的地形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具有典型江南古陆强烈上升的山地地貌特点,地势抬升与切割作用明显,河谷深切多数成“v”字型,谷狭坡陡,山脊脉络清晰。

气候特征:开化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云雾缭绕。

年平均气温16°C,年平均降雨量190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日照时数1785.1小时。

极端最高气温41.3°C,极端最低气温-11.2°C,,年平均稳定通过10°C的持续天数237.4天,≥10°C积温5125.4°C,天霜期250天。

河道水系:县境主要水系为钱塘江水系和长江水系。

钱塘江水系有马金溪及其支流池淮溪、龙山溪、马王溪等,流域面积1947.16平方公里;长江水系有苏庄溪、下庄溪等,流域面积261.86平方公里。

开化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量达28.44亿立方米,地表年径流量23.5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6613立方米,居全省前列。

植被状态:开化县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皖山区青冈苦槠植被区,植物区系较丰富,具有南北交汇过渡带的特色。

主要林木有:马尾松、苦槠、甜槠、紫楠,及枫杨、映山红等,开化森林覆盖率达80.4%,素有“中国亚马逊雨林”之称。

2、历史沿革开化历史悠久,辖区范围几经变迁。

据1979年中村双溪口发掘的古遗址出土的石斧、石刀、印纹陶片等佐证,距今约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开化境内定居、劳动、繁衍生息。

开化春秋属越国,战国属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

东汉初平三年(192)隶会稽郡,分太末置新安县(今衢县)。

建安二十三年(218),孙权分新安置定阳县(现常山县),开化属定阳,仍隶会稽郡。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后隶东阳郡。

历两晋、南朝、宋、齐、梁不变,陈隶信安郡。

隋废定阳县入信安县(今衢县)开化地域属信安。

唐武德四年(621),分信安置定阳县隶衢州。

武德八年,废衢州定阳入信安,隶婺州。

咸亨五年(674)分信安置常山县,隶婺州,开化属常山。

武后垂拱二年(686),夏分婺州置衢州,开化仍隶衢州,至五代不变。

北宋乾德四年(966),吴越王钱弘俶置开化场,“开化”一名由开源、崇化两乡各取一字而得。

太平兴国六年(981)升场为县,隶属衢州。

建国初期,开化仍属衢州专区。

1955年衢州专区撤消,开化划为建德专区。

1958年12月,建德专区撤消,开化改属金华专区。

1985年5月,金华地区撤消分置金华、衢州两省辖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开化属衢州市至今。

1958年至1960年,从新安江水库库区移居到开化的有3.6万人,分别安置在22个乡镇,144个行政村。

1992年开始撤区、扩镇、并乡、管辖26个乡镇,449个行政村。

3、社会经济近几年来,开化县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全县总人口34.28万人,其中汉族占99.6%,少数民族有23个。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1.3人,全县总面积2236.61平方公里,辖10镇16乡。

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9.5亿元,增长率为14.8%。

在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第一产业占25%,第二产业占42.5%,第三产业占32.5%。

开化地处浙西山区,是浙江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源头,近年来,开化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提出了“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新路子,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特色更加显著。

二、开化县旅游发展现状评估1、发展成就(1)旅游发展氛围浓厚,旅游兴县形成共识开化拥有1024年的建县历史,是革命老区县,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众多。

近几年来,在全球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国内积极实行“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推动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紧紧围绕钱江源这一轴心,依靠社会力量办旅游,兴旅游。

2004年实现旅游招商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

项目涉及钱江源、古田山、南华山、中国根雕博览园,圣潭沟等,为做大做强开化旅游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均创新高2004年虽然受205国道拓宽交通不便的影响,但是,开化县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康体生态旅游,旅游业的发展仍创历史新高。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5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国内旅游收入2.6亿元,增长20%,全年入境人数1500人次,比上年增长60%,实现旅游收入2.61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0.09%。

(3)旅游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到2004年底,全县旅游星级饭店7家,其中一星级3家,二星级4家,旅行社3家,旅游景点10家,其中2A级景区3家,旅游企业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初步形成了配套齐全的旅游产业格局。

(4)旅游管理力度加大,逐步走向规范化道路1999年完成了《开化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年完成了《钱江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部分乡镇相继成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和旅游开发办公室,各风景旅游区(点)的保护、规划、开发和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逐步走上产业规范管理的轨道。

(5)风格突出,生态旅游产业形象鲜明自2000年以来,开化在上海大都市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开化龙顶茶暨生态旅游推介会”,2000年举办了百名艺术家相聚钱江源活动,2002年举办了十名校,万名师,千学子走进钱江源“浙江省首届青少年绿色营活动”。

推出了钱江探源游,古田山森林科考游,南华山康体休闲游,芹江风情游,民居古道游和龙顶品茗游六条旅游热线,进一步打响了“钱江源”、“古田山”、“根雕园”、“龙顶茶”四大品牌,丰富了开化的旅游产品。

2、存在问题(1)旅游开发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总体水平影响了资源开发的效益和社会资金集聚能力,重大项目难以开发,不少产品对目标市场的把握、技术含量的追求和文化主题的塑造均感不足,生产成本高,旅游附加值不高。

(2)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欠活乡镇部门的职责重复或交叉,特别是钱江源的问题更为突出,部分旅游企业产权不清晰,经营机制欠活,不适应市场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3)市场促销的广度和深度不够①促销经费有限。

②市场调研力度不够:缺乏对主要客源市场,主要竞争对手,游客需求等基本资料的分析,导致市场促销的广度和深度的缺乏。

③整体促销意识不强:虽然每年都要参加省、市组织的大、小宣传促销活动,但由于参与度不够,各自为政,小打小闹,旅游整体形象的塑造形不成合力。

(4)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够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开化虽然开发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旅游特色商品如根雕、龙顶茶、蜜胺制品、竹制玩具、钱江源纸镇等,然而很多特色商品缺乏开发和包装,市场竞争力不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