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未来》导学案(二)

合集下载

《宇宙的未来》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导学新概念)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何而来又向哪里去斯蒂芬·霍金教授写的(时间简史)给了我们这样的答复: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一个点,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

在这一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从此开始,物质开始形成。

最初,宇宙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宇宙中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响,逐渐形成星系。

空间继续扩大、膨胀,直到今天,宇宙仍旧在膨胀之中。

大约在距今50亿年前,太阳形成。

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

宇宙继续膨胀,将来也会膨胀,也许在膨胀到肯定程度后,宇宙开始收缩,可能会收缩成一个点,一个不占有空间的点。

到那时,时间结束。

到底会不会这样,现在还说不定。

大爆炸之前是怎么回事,不了解。

永远也无法了解。

这就是大爆炸宇宙的根本理论。

(时间简史)出版于1988年,(宇宙的未来)是斯蒂芬·霍金1991年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本文重点是谈作者对宇宙的未来作出的科学预言,阅读时要精确地筛选出这些预言的观点和支撑这些观点的材料。

同时,还应该体会这篇讲演在言语上的幽默特点。

(资料显示屏)(时间简史)出版〔1988年〕后,剑桥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不断有世界各地的报刊的要求访问霍金,在以后的两年时间里,电视台工作人员不时地占用大楼,他们要为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拍一部有关他生活的记录片。

在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言语反复讲述同一故事:霍金如何凭着自己的勇敢克服了身体的残疾成为科学的巨人和新闻媒介的英雄。

一批又一批的新闻访问了霍金在西尔弗大街那凌乱的办公室,并和这位公众新近的英雄度过冲动人心的时刻。

——(斯蒂芬·霍金的科学生涯)〔英〕在中文里,“宇〞是“上下四方〞的意思,表示空间;“宙〞是“古往今来〞的意思,表示时间。

宇宙的历史,就是空间在时间上开展的过程,斯蒂芬·霍金以时间为序,研究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诞生、开展,以及它将来可能的状况,因此,他把自己的书称作(时间简史),实际上就是(宇宙简史)。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宇宙的未来》导学案(二)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宇宙的未来》导学案(二)

《宇宙的未来》导学案(二)教学参考1213 0830《宇宙的未来》导学案(二)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感受语言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

2、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辨能力和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感受语言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

学习难点准确地感知和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斯蒂芬·威廉姆·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

生于1942年1月8日的霍金刚好出生于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之时。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

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他因患“渐冻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这篇演讲稿的特色:1、生动的导引这篇科技论文是演讲辞,具有演讲的特点。

预言宇宙的未来,虽然是一个严肃的科学话题。

宇宙的未来第二课时学案

宇宙的未来第二课时学案

高二年级语文学案周次: 编号: 时间: 主编: 审批 :宇宙的未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课文内容.2.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特色.3.学习作者面对人生挫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学习难点:理解文章表现出来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提高同学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过程:【导思】知识回顾:先复述上节文章结构图,然后回答下面问题.“宇宙的未来”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而且又是一个对我们来说十分陌生而又新鲜的话题,那么作者是怎样探讨“宇宙的未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内容:完成目标一检测同学们筛选信息的能力1.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阐释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他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在宇宙中只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既然人类社会的未来无法预言,那么宇宙遥远的未来可以预言吗?作者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练】完成目标二1.关于演讲稿我们并不陌生,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篇演讲词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拓展训练完成目标三作者霍金是一位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传奇人物。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2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2

《宇宙的未来》的精选教学教案第一章:宇宙的起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膨胀和暗物质。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从何时开始,大爆炸理论的基本内容。

宇宙的膨胀:解释宇宙膨胀的概念,介绍哈勃定律。

暗物质:介绍暗物质的概念,解释其对宇宙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观看宇宙起源的科普视频,增强学生的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索暗物质对宇宙的影响。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二章:黑洞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黑洞的定义和特性。

让学生了解黑洞的形成和演化。

2.2 教学内容黑洞的定义:介绍黑洞的定义,解释其引力强大的原因。

黑洞的特性:介绍黑洞的事件视界,解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黑洞的形成和演化:介绍黑洞的形成过程,解释黑洞的成长和演化。

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黑洞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观看黑洞的科普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黑洞的概念。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三章:星系的形成和演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星系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3.2 教学内容星系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星系的定义,解释不同类型的星系。

星系的形成:介绍星系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星系的演化:解释星系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3.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观察星系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星系的概念。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四章:宇宙的大尺度结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膨胀对大尺度结构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介绍宇宙中的大规模结构,如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宇宙膨胀对大尺度结构的影响:解释宇宙膨胀对大尺度结构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观察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尺度结构的概念。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必修五《宇宙的未来》导学案

必修五《宇宙的未来》导学案

高二语文yw---2013---02---01必修五《宇宙的未来》导学案编写人:何雪姣审核人:雷华锋编写时间:20130228班级:______ 组别:______ 组名:_______ 姓名:_____【学习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2.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知识链接】1、了解背景:中国是最早进行天文观测的国家之一,在殷商甲骨文里,就有许多天文观测记录。

中国古代的宇宙学说,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

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大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张衡浑仪注》)盖天说认为:天地都是穹形的,如同一个同心的球穹。

宣夜说认为:“天”不是一个固体的“天穹”,不过充满了无边无际的气体,日月星辰都在这气体中浮动。

在西方,古希腊人也有多种宇宙学说。

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认为地球是一个圆盘,漂浮在一片汪洋中。

他的弟子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天空是包围地球的一个球层,恒星在内层,太阳和月亮在外层。

毕达哥拉斯认为,地球、月亮、太阳、行星和恒星都在一个同心球上围绕中央火旋转。

托勒密认为地为球形,静止不动,处于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围绕地球运行,创立了“地心说”,统治西方天文学界一千四百多年,直到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日心说。

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亲手制造天文望远镜,开拓了人们的天文视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宇宙的未来》 教案(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宇宙的未来》 教案(2)

4.13《宇宙的未来》教案(人教版必修5)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3.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

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

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2.作者简介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宇宙的未来》教案(精选8篇)

《宇宙的未来》教案(精选8篇)

《宇宙的未来》教案(精选8篇)《宇宙的未来》教案(精选8篇)《宇宙的未来》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3.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8226;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

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

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2.作者简介史蒂芬#8226;霍金是继阿尔伯特#8226;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导学案

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导学案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2、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学会分析说明方法及语言特色。

3、情感价值目标:学习霍金面对人生挫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理解他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增强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链接】(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划线部分熟记)1、关于史蒂芬.霍金简介:1942年出生,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症”,半身不遂。

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

1969年起任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科学杰出成就研究员。

1972—1975年先后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部进行研究工作,197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

1978年获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

霍金的成名始于对黑洞的研究成果。

1988年获沃尔夫物理学奖。

作品:《空间—时间的大比例结构》《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百年评论》《超空间和超重力》《宇宙之始》《时间简史》。

评价:英国物理学家,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2、关于讲演稿:本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录。

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

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一般正文的写作有如下步骤:(1)开头语。

开头语的任务是吸引听众、引出下文。

有六种形式:A.由背景和问候、感谢语开始;B.概括讲演内容或揭示中心论点;C.从讲演题目谈起;D.从讲演缘由引起; E.从 另件事引入正题;F.用发人深思的问题开头。

(2)主体。

主体即中心内容。

一般有三种类型:A.记叙性讲演稿。

《宇宙的未来》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案预测了两种结局:或膨胀,或收缩。

2.再读,提炼要点。

要求比上一次读得细一些,边读边给课文分段,明确作者讲了几层意思,并提炼出要点。

提炼要点的方法是:或者摘录文中的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组织。

明确:要点依次为:①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

②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

③物理方程、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因此我们不能预言人类;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却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④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

是膨胀还是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⑤宇宙现在的密度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点上,所以两种可能都会发生。

3.三读,探究内涵。

要求比上一次读得更深入,能对某些语句的内涵进行分析,也能对作者的某个观点进行评析,或者对作者的整个科学思想进行阐述分析。

4.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可以在前三步之后综合进行,也可以在每一步(初读、再读、三读)之后分别进行。

对总体感知的情况、提炼要点的情况、探究内涵的情况依次进行交流讨论。

可以先在小组(前后桌为一组)内进行,然后每个小组选一人参与全班交流。

(解说:本自读程序力图体现学生的自读、自得、互动。

让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提高。

)本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录。

这篇演讲,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的预言,然后过渡到自己对宇宙未来的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作者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未来作出了两种预测,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

是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

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

可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所以两种结果都有可能。

本文专业性强,欧化语言明显,阅读起来非常吃力,难读、难懂。

高考试卷上的科技说明文、科技论文只有三四段,考生读起来已经非常吃力,而这里却有整整26段,是前者的六七倍。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2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2

《宇宙的未来》的精选教学教案第一章:宇宙的起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让学生理解宇宙的膨胀和宇宙背景辐射。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从哪里来,大爆炸理论的基本内容。

宇宙的膨胀:解释宇宙膨胀的概念,介绍宇宙背景辐射。

1.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宇宙起源和膨胀的图像和数据。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1.4 作业和评估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宇宙起源和膨胀的短文。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第二章:黑洞和星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黑洞的性质和形成。

让学生理解星系的概念和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2.2 教学内容黑洞:介绍黑洞的定义,解释黑洞的形成和性质。

星系:介绍星系的概念,解释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2.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黑洞和星系的图像和数据。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2.4 作业和评估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黑洞和星系的文章。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第三章:暗物质和暗能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概念和性质。

让学生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对宇宙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暗物质:介绍暗物质的定义,解释暗物质的存在和性质。

暗能量:介绍暗能量的定义,解释暗能量对宇宙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图像和数据。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3.4 作业和评估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文章。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第四章:宇宙的膨胀和暗能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膨胀的原因和暗能量的作用。

让学生理解宇宙膨胀对宇宙未来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宇宙膨胀的原因:解释宇宙膨胀的原因,介绍暗能量的概念。

暗能量的作用:解释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影响,讨论暗能量的性质。

4.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宇宙膨胀和暗能量的图像和数据。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把握演讲词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科学进取精神,增进科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文本中筛选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1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霍金科学进取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难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2、幽默生动的语言学情分析:本文专业性强,欧化语言明显,阅读起来非常吃力,难读、难懂。

高考试卷上的科技说明文、科技论文只有三四段,考生读起来已经非常吃力,而这里却有整整26段,是前者的六七倍。

所以教学本文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但同时也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由浅入深地引导下去。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教师指导、点拨、归纳。

教学过程:导语:浩渺的宇宙带给我么么无限的思索,浩渺的宇宙也留下了人类无数探索的脚步。

宇宙何处来,又将何处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科学大师霍金的科学预言,在他轻松幽默的语言中走进他那不同凡响的智慧人生。

(板书:宇宙的未来霍金)一、作者介绍• 霍金: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 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

二、1、提问:这样一个伟大得无人企及的科学家要给我们预言宇宙的未来,可是我们很想知道在他之前都有什么人对未来进行了预测,结果如何?(学生发言)(板书:预言未来女巫、宗教------模棱两可不可信)2、女巫、宗教的预言是荒唐不可信的,那么科学家能预言未来吗?为什么?(学生发言)3、请大家用一句话简要地说说霍金的观点。

(学生发言)(板书或膨胀或坍缩)4、影响宇宙未来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影响平均密度的因素是什么?怎么证明暗物质是存在的呢?宇宙不断膨胀的结果如何?目前宇宙的平均密度怎样?(大屏幕显示:平均密度暗物质螺旋星系星系团临界值)明确:通过分析具备逻辑严密,说理层次清晰的特点。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2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2

《宇宙的未来》的精选教学教案第一章:宇宙的起源1.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宇宙膨胀的概念。

探索暗物质和暗能量对宇宙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和收缩。

暗物质和暗能量:解释暗物质的概念,探讨暗能量对宇宙的影响。

宇宙的演化:探讨宇宙的演化和星系形成的过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探讨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和影响。

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宇宙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恒星和行星的形成2.1 教学目标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过程。

掌握恒星生命周期和恒星演化的概念。

探讨行星系统的形成和特点。

2.2 教学内容恒星的形成:介绍恒星的诞生过程和恒星形成的条件。

恒星生命周期:探讨恒星的成长、衰老和死亡过程。

行星的形成:解释行星系统的形成和行星的特点。

2.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和模拟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讨恒星生命周期和行星系统的特点。

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恒星和行星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章:宇宙中的生命3.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中生命的存在和演化。

掌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命演化过程。

探讨宇宙中其他生命的可能性。

3.2 教学内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介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命演化过程。

生命在宇宙中的分布:探讨宇宙中其他生命的可能性和生命的分布情况。

生命探测和探索:介绍生命探测的方法和探索宇宙中生命的意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和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讨宇宙中其他生命的可能性和生命的意义。

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生命探测和探索的重要性。

第四章:宇宙的极限4.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的极限和宇宙的边界。

掌握宇宙膨胀的速度和宇宙的年龄。

探讨宇宙的极限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宇宙的极限:介绍宇宙膨胀的速度和宇宙的年龄。

宇宙的未来 教案2

宇宙的未来 教案2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高二科目:语文授课人:课题宇宙的未来第2课时三维目标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像作者一样,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宇宙文化,激发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中心发言人王智斌难点1.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宇宙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教具投影仪、多媒体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2 课时教法讨论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个人主页教学过程一、复习文章结构导入二、再读课文,思考感知1.根据作者的论述,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宇宙物质最多是“临界值”的百分之一,似乎不足以使宇宙坍缩。

然而作者又指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

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的证据是什么?作者又举了哪两种假说,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2.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常常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事理。

下列两个比喻句各自说明了什么道理?①“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

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②“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

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生命。

”三、自读课文,体会演讲词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作为一篇关于宇宙未来的演讲词,本文的大量篇幅是较为严肃的科学话题,运用了好多专业术语,容易使人感到沉闷。

但是霍金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运用了许多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得这样一篇旨在说明科学道理的学术演讲,让人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真听下去。

高三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教案二

高三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教案二

高三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教案二(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历史资料、地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物理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高三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教案二高三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教案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3、感受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2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2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2【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

(解说:本文虽说是演讲录,但其实就是一篇科技论文,加上语言的欧化风格,要读懂全文并不容易,所以设置了第一个要求;生动、幽默是霍金的演讲风格,是其演讲独具魅力的原因之一,因此设置了第二个要求;本文是传播科学知识的演讲录,需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因此设置了第三个要求。

)自读重难点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解说:这两点按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设计,顺应编辑的教材编排意图。

)【自读程序】总的原则是:多次自读,逐层领悟,逐个落实学习重点。

具体如下:1.初读,总体感知。

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总体感知。

读后能用一句话简要地说出本文讲了什么。

明确:本文讲的是宇宙的未来问题,预测了两种结局:或膨胀,或收缩。

2.再读,提炼要点。

要求比上一次读得细一些,边读边给课文分段,明确作者讲了几层意思,并提炼出要点。

提炼要点的方法是:或者摘录文中的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组织。

明确:要点依次为:①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

②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

③物理方程、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因此我们不能预言人类;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却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④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

是膨胀还是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⑤宇宙现在的密度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点上,所以两种可能都会发生。

3.三读,探究内涵。

要求比上一次读得更深入,能对某些语句的内涵进行分析,也能对作者的某个观点进行评析,或者对作者的整个科学思想进行阐述分析。

4.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可以在前三步之后综合进行,也可以在每一步(初读、再读、三读)之后分别进行。

对总体感知的情况、提炼要点的情况、探究内涵的情况依次进行交流讨论。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13.宇宙的未来 (2)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13.宇宙的未来 (2) Word版含答案

《宇宙的未来》导学案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教学目标1.能读懂本演讲的内容。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一、文学常识1.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

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

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

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

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

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

霍金被确诊患病已三十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

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2.背景知识中国是最早进行天文观测的国家之一,在殷商甲骨文里,就有许多天文观测记录。

汉语“宇宙”一词出现较早。

中国古代的宇宙学说,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

在西方,古希腊人也有多种宇宙学说。

公元前600年左右,住在米利都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认为地球是一个圆盘,漂浮在一片汪洋中。

毕达哥拉斯认为,地球、月亮、太阳、行星和恒星都在一个同心球上围绕中央火旋转。

托勒密总结了古希腊的天文学成就,著《天文学大成》,认为地为球形,静止不动,处于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围绕地球运行,创立了“地心说”,统治西方天文学界一千四百多年,直到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6世纪发表《天体运行论》,创立日心说。

3、宇宙大爆炸理论简介现代宇宙学最有影响的学说是大爆炸宇宙学。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极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的未来》导学案(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熟读课文,结合注释了解文章内容,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再研读本学案。

(牢记:先读完课文,再做本预习案。

)2.认真限时(30分钟完成)、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感受语言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

2.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辨能力和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3.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感受语言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

4.准确地感知和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预习案知识链接:这篇演讲稿的特色:1、生动的导引这篇科技论文是演讲辞,具有演讲的特点。

预言宇宙的未来,虽然是一个严肃的科学话题。

但如果就事论事,很容易枯燥乏味。

演讲需要激起听众的兴趣。

演讲者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深化了讲演的主题──在与巫术的对比中,更显出了科学的求实精神。

2、严谨的推理作为一篇科学演讲,其最终目的是让人信服。

本文严谨的推理,增强了说服力。

宇宙虽然复杂,但它在大尺度上又是可以描述的。

宇宙的密度是决定其命运的关键,然而,确定这一点非常不易。

演讲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

没有作出一个明确的预言,也说明了演讲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3、幽默的语言演讲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单向的,如果不注意演讲的语言艺术,就达不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这篇演讲语言幽默,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使所论述的问题更易于为听众接受。

如,文中有一段话说:“我比其他的末日预【自主学习指导】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言者更占便宜。

即使宇宙将要坍缩,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

我预料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

”以揭示自己“自私”的心理表示幽默,同时传达出重要的信息:宇宙“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

【我的疑问】探究案【合作探究·研读剖析】1.文章内容是谈对宇宙未来的预测,为什么开篇却谈巫师预言的尴尬、宗教预言的失败?【参考答案】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是为了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前者是有科学根据的,是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科学推测,科学预言;而后者是没有科学根据可言的。

——其实,从上面的题目就可知道,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是无法预言的,因为方程是混沌的,所以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的预言注定就是荒唐的。

2. 体会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幽默风趣。

作为一篇关于宇宙未来的演讲词,本文的大量篇幅是较为严肃的科学话题,运用了好多专业术语,容易使人感到沉闷。

但是霍金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运用了许多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得这样一篇旨在说明科学道理的学术演讲,让人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真听下去。

这样的语言是很多的,例如:“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

”“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测出来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即便宇宙将要坍缩,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

我预料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

”“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

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3. 课文中霍金对宇宙未来的预言,你怎么看?【参考答案】设计该题旨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独立的人格,同时也培养独立的科学精神。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比如认为霍金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只是一种推测,无法得到证实,他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虽然都很伟大,但都只是一种理论,一种思想,缺少科学的实证,因此也都没能获得需要实证的诺贝尔奖。

其他科学家站在另外的角度来思考来假设,或许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同的发现。

所以青少年对霍金的观点可以学习,可以接受,但不能迷信,不能束缚自己的思维。

检测案【探究指导】1、熟读课文,找出关键句作答。

结合事例,深入文本,弄懂作者的用意。

2.感受语言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组长做好总结提升,形成小组意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包扎(zā) 殷红(yān) 损兵折将(zhã) 还看今朝(hái)B.劲敌(jìng) 答理(dá) 转弯抹角(mò) 悄无声息(qiǎo)C.阡陌(mò) 膝盖(qī) 舐犊情深(shì) 刚愎自用(bì)D.镌刻(juān) 恪守(kâ) 迄今为止(qì) 煽风点火(shàn)【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要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 B答理应为dā;C膝盖应为xī;D煽风点火应该是s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嗔怪博弈清澈见底鞭辟入里B.夜宵边陲涣然冰释稳操胜券C.遒劲晋升搬师回朝返璞归真D.诀窍蓬松不谋而合崭露头角【参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搬师回朝”应为“班师回朝”。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 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

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参考答案】D解析: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即时,立即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中止。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意思是说一个大户人家再穷也起码剩个架子,好过一般穷人家。

用错对象。

而且,褒贬也失当。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秦少游《踏莎行》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

B.很怀疑人类对这个物质世界的认识真有穷尽的一天?按照事物的相对性推导,是否还存在一种与物质相对的反物质?C.我们班有个“班妈妈”,说话霸道而幽默。

“班妈妈”这个外号是她自封的,理由实在让人无语:“我的地盘我作主,你们以后就是我的孩子了。

”D.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公正》《幸福》《聆听音乐》——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迷”应该加引号。

B第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D项书名号均见,再在班内交流。

仍未解决的问题一定写下来,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改为引号。

【备考提示】应该熟悉各种标点的基本用法,记住标点的常见错误。

注意分析标点也要从分析句子内部关系入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1年1月23日,广州火车站等待乘车回家过春节的旅客大约50万人左右,把整个火车站围得水泄不通。

B.和《小说月报》彻底迎合读者的办刊方向不同,曾经被众多评论家、作家看重的《小说选刊》在2009年的变化更大。

C.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能够获奖的原因是电影中想象元素组合的力量造成的结果。

D.美国驻山东总领事查理先生曾到过几个济南的周边城市,其中威海优美的风光和生活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大约”与“左右”重复,且“把整个火车站围得水泄不通”不合逻辑。

C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或“造成的结果”。

D项语序不当,把“几个”移到“周边城市”之前。

6. 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

(6分)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两个字 );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甚至还可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

【参考答案】(1)败北、折戟/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冲击冠军的努力付之东流(2)握手言和、难分伯仲、均无建树、难决雌雄。

(以上每处1分,能按题目要求表达出比赛“输”或“平”的意思,即可给分。

)【我的收获】写下自己的收获,在一点一滴中体会自己成功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