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食品安全论文
食品安全与微生物学

食品安全与微生物学近年来,随着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食品安全的问题与微生物学密切相关,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学科,涉及到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本文将由食品安全和微生物学两个方面出发,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是关乎着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而食品中存在的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就是食品产生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统计,每年有数千人死于食源性疾病,而这些疾病的引起原因往往是因为食品中存在有害微生物。
食品中存在的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而这些细菌的存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包括腹泻、严重的肠炎、食物中毒等。
此外,食品中存在的霉菌和酵母菌也会产生毒素,从而引发毒物中毒。
二、微生物学的角色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加工和贮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微生物可以促进面团的发酵过程,使面包变得松软香甜。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产生有益的发酵食品,如酸奶、酱油、味精等。
然而,微生物在食品过程中的作用并非都是有益的,有些微生物反而会损害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
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微生物学家已经采取了多种手段来对抗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和病毒,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细菌产生耐药性等。
此外,微生物学家还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一些新的方法来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如食品辐照技术、低温保鲜技术等。
这些先进的技术可以在不改变食品营养和味道的前提下,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前景随着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的微生物学研究将会更加深入,涉及到更多的领域。
这些研究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卫生安全,也可以开发更多的微生物制品,如生物燃料、生物碳等,还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领域。
微生物在食品安全防控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食品安全防控中的应用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微生物在食品安全防控中的应用愈发得到重视。
微生物通过其自身特性,可以在食品加工、储藏和消费环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食品安全防控中的应用,并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
第一部分: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在食品安全防控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1. 细菌细菌是常见的微生物之一,有的细菌可以在食品中产生有益的作用,比如乳酸菌可以发酵食品,增加食品的保质期。
而另一些细菌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比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致病性细菌。
2. 真菌真菌也是常见的微生物之一,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抗菌物质,对食品腐败的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然而,一些真菌也会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霉菌毒素。
3. 病毒病毒是极小的微生物,它可以通过感染宿主细胞繁殖。
某些病毒可以通过食品途径传播,引发食源性疾病,如诺如病毒。
第二部分:微生物在食品安全防控中的应用方式微生物在食品安全防控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应用,下面列举几种典型的应用方式。
1. 发酵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改变食品原料的性质和品质的过程。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常常使用乳酸菌、酵母等微生物进行发酵。
比如制作酸奶、面包、酒等。
2. 生物防腐剂微生物中的某些菌株具有抗菌作用,可以作为天然的防腐剂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这些菌株可以抑制食品中腐败微生物的生长,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例如,纳豆菌可以产生纤溶酶,抑制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3. 监测和检测微生物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监测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快速检测方法,如PCR、ELISA等。
第三部分:微生物在食品安全防控中的研究和实践案例微生物在食品安全防控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案例丰富多样,以下为几个典型案例的介绍。
微生物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控制

微生物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控制食品安全和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微生物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微小生物,它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控制,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一、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微生物在食品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既有利于食品的加工和保质,也可能导致食品的腐败和变质。
以下是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几种主要作用:1. 发酵作用:一些微生物例如酵母菌、乳酸菌和酸奶菌能够进行发酵,用于生产酒、面包、乳制品等。
通过发酵,食品得以呈现特殊的风味、质地和口感。
2. 降解作用:某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能力,它们能够降解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例如,某些细菌能够降解硝酸盐,减少肉制品中亚硝胺的形成。
3. 防腐作用:某些微生物具有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能力,通过竞争营养和分泌抗菌物质,起到保护食品的作用。
例如,乳酸菌在酸奶中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延长酸奶的保质期。
4. 导致腐败与变质:某些微生物会引起食品的腐败与变质,造成食品质量下降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例如,霉菌在面包和水果上生长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微生物控制的方法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微生物进行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生物控制方法:1. 温度控制:微生物生长受到温度的影响,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通过适当的加热、冷藏和冷冻等措施,可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 酸度控制:微生物对酸度的适应性有差异,一些微生物在酸性环境下无法生存和繁殖。
通过调节食品的pH值,增加酸度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3. 食品加工与保鲜技术:合理的食品加工工艺和保鲜技术有助于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
例如,高温煮沸、真空包装、脱水等处理可以有效杀灭微生物或减缓其繁殖速度。
4. 卫生管理与消毒:食品加工环境和设备的卫生管理对于微生物控制至关重要。
定期清洗、消毒和合理的卫生要求可以减少微生物的传播和交叉污染。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而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生物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中,它们也存在于食品中。
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引起食品的变质和污染,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并探讨一些常见的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如酵母菌可以使面团发酵,产生出美味的面包;某些细菌可以制作酸奶等乳制品。
然而,一旦食品中的微生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食品的变质和污染。
常见的污染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二、常见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1.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常见的食源性细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它们可能存在于肉类、蔬菜和水果等食品中。
细菌感染可以引起腹泻、呕吐、肠胃不适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2. 真菌毒素:某些真菌能够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如黄曲霉素、赭曲霉素等。
这些毒素在食品中积累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包括致癌作用。
常见的受污染食品有谷物、米面制品等。
3.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一大因素。
比如诺如病毒、肝炎病毒等,它们往往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和肝炎等疾病。
三、微生物的防控措施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以避免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1.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食品加工企业应推行严格的卫生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控。
加强原料供应商的合规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安全。
2. 合理贮存和运输:食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因此需要合理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包括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定期清洁和消毒存放食品的容器和设备。
3. 加热和消毒:对于一些易受微生物污染影响的食品,如肉类、蛋类等,应进行彻底的加热和消毒,确保微生物被杀灭。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论文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论文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摘要:微生物污染是指由细菌与细菌毒素、霉菌与霉菌毒素和病毒造成的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
这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不仅较为多见,且易发生。
所以,了解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能够让人们更好的选择食品,从而更加健康的生活。
关键词:微生物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应用前景前言:人类对食品微生物的利用,起源很早。
远在公元前16~前11世纪,中国就会利用微生物酿酒。
16世纪,荷兰人A.van列文虎克首次制成了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后,才看到微生物。
1857年,微生物学家L.巴斯德证实酒精的发酵过程由酵母引起,并经长期研究,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解决了当时法国由于酒的变质给酿造业带来的重大损失问题,开创了巴斯德灭菌法(现称巴氏灭菌法)。
20世纪以来,由于电子显微镜的发明,生物化学和化学分析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微生物学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尤其是70年代遗传工程科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食品微生物学的发展。
通过诱变、细胞融合等技术,选育出高产的发酵食品微生物优良菌株,可提高产量,改变食品工业的面貌。
正文:食品微生物(food microorganisms)是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总称。
包括生产型食品微生物(醋酸杆菌,酵母菌等)和使食物变质(霉菌,细菌等)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
微生物无处不在,可在食物链的任何环节侵入食品:从动物到田间的植物、从加工的食品到端上餐桌的食物。
如果我们食用的食物中有微生物繁殖,就可能造成疾病。
食品从生产原料、加工,一直到食用以前都有可能遭到微生物污染。
食品微生物包括3大类:①: 通过它的作用,可生产出各种饮料、酒、醋、酱油、味精、馒头和面包等发酵食品。
②:是引起食品变质败坏的微生物。
③:又称食源性病原微生物。
包括能引起人们食物中毒和使人、动植物感染而发生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
可能对食品造成污染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土壤、空气、水、人和植物及食品加工设备与包装材料。
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研究

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研究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而微生物作为食品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及现代科技在食品安全上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1.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可以发挥很多积极的作用,如发酵。
例如,面包的发酵过程中,面粉中的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使面团膨胀,从而得到松软的面包。
另外,微生物还能够制作奶酪、酸奶等食品,给食品增添了浓厚的风味。
2. 食品中微生物的营养作用微生物可以分解和转化食物中的一些复杂物质,使其变得更易被消化吸收。
例如,人们食用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时,肠道内的菌群会将其中的纤维素分解成短链脂肪酸,为人体提供能量和养分。
二、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某些微生物具有致病性,它们可能存在于食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常见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它们可能通过食物传播到人体内部,引发食品中毒等疾病。
2. 微生物的腐败作用微生物在食品中的腐败作用是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食品中的微生物会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产生恶臭和有害物质,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3. 食品中的保质期问题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主要依赖于温度、湿度、氧气和食物等因素。
食品的保存条件不当或者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措施不到位,容易导致微生物滋生,从而缩短食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变质的风险。
三、现代科技在食品安全上的应用1. 微生物检测技术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进步使得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更加快速、准确。
研发出的微生物检测仪器可以通过快速筛查和检测微生物菌落形成,帮助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
2. 食品生物防腐技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抑制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是一种先进的食品生物防腐技术。
以益生菌为代表的益生微生物可以在肠道内形成竞争优势,减少有害菌的滋生。
浅谈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及其检测技术

浅谈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及其检测技术摘要: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较大,食品中存在致病菌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致病菌,避免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本文主要论述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介绍几种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微生物,并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微生物;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食品在生产、加工以及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微生物污染,不仅会降低食品质量,还会产生安全隐患,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
因此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需要通过进行安全检测工作来及时发现致病菌并进行解决,避免造成更大的影响。
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现阶段,由于食品微生物污染而导致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所以科学使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十分重要。
食品安全检测能够对食品的质量情况以及安全的状况及时的进行掌握,尽可能避免微生物污染的食品流入市场而引起食品安全事故。
但是当下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新的微生物污染食品问题也在逐渐的暴露,通过对检测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及时的对食品问题进行监管,及时的发现这些问题。
监管部门需要结合具体的检测结果,对相关的工作进行落实,确保工作进行的更加的顺利。
检测技术一定要将必要的保障向食品的购买者进行提供,确保他们能够更加健康地对这些产品进行使用,尽量的避免产生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及时的打击一些违法的商家,维护社会的秩序。
2 对人体有严重影响的致病菌2.1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导致的食物污染较为常见,进食者在短时间便会出现中毒反应,多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也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神经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高热、昏迷、抽搐并造成死亡,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
沙门氏菌是肠道菌群,主要分布在常温动物的肠道中,随粪便排泄出来,再经由其他动物进行传播,从而对吸附在食品上污染食物。
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食品安全是每个人都关注的重要话题,而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可以用于食品加工、保鲜和检测等多个环节,有效地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论述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和优势。
一、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可以起到很多积极的作用。
首先,微生物可以发酵食品,如面包、酸奶、葡萄酒等。
通过发酵过程,微生物可以分解食物中的复杂物质,提高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其次,微生物还可以产生食品添加剂,如酶、乳酸菌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和耐储存性。
此外,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物还可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减少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
在进行微生物发酵时,有一些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首先,选择适宜的发酵菌株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食品需要不同的微生物菌株,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菌种的筛选和培养。
其次,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等环境条件,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最后,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应定期进行微生物检测,以监测食品中的微生物质量和污染情况。
二、微生物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微生物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通过添加适当的微生物菌种,可以抑制食品中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常见的应用方法有乳酸菌发酵、醋酸菌发酵和乳酸发酵等。
这些微生物不仅可以降低食品的 pH 值,还可以产生抗菌的有机酸,从而对食品中的有害菌起到控制作用。
在进行微生物保鲜时,也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操作方法。
首先,选择适合的抑菌菌株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食品对微生物菌株有不同的适应性,所以在选用菌株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在添加微生物菌株时需掌握合适的用量和添加时间,以确保对有害菌的有效控制。
最后,在保鲜过程中需要控制食品的温度、湿度和包装方式等条件,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活性。
三、微生物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微生物在食品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用于快速监测食品中的有害细菌和毒素。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而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可以引起食品变质和传播疾病,因此了解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微生物检测和控制的方法,以及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来确保食品的安全。
一、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微生物可以促进食品的发酵和陈化过程,例如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发酵面包和乳制品。
然而,另一些微生物可以导致食品变质和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1. 食品变质微生物在食品中繁殖和生长会导致食品变质。
例如,霉菌可以生长在面包上,产生黄曲霉素,这是一种有毒的物质。
另外,细菌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可以感染食品,引起食物中毒。
2. 食品污染微生物可以通过食品的污染传播疾病。
一些食品如生肉和水果蔬菜可能会被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污染。
如果食品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和储存,微生物可能会继续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的风险。
二、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方法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重要的一步是对微生物进行检测和控制。
下面是常见的微生物检测和控制方法:1. 快速检测方法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获得准确的结果。
为了迅速发现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快速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
利用PCR技术和ELISA等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到微生物的存在。
2. 温度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
通过控制食品的储存温度和加热温度可以有效控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冷藏和煮沸是常见的控制微生物的方法。
3. 食品添加剂一些食品添加剂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例如,抗菌剂和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食品变质和细菌感染。
然而,添加剂的使用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不能超过安全的限量。
三、采取措施确保食品安全除了微生物检测和控制措施,人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确保食品的安全。
1. 食品加工控制在食品加工中,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卫生条件和工作人员的卫生习惯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研究

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而微生物,这个看似微小却影响力巨大的群体,在食品安全中扮演着复杂而关键的角色。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无处不在,与我们的食物生产、加工、储存和消费过程紧密相连。
有些微生物对食品有益,而有些则可能导致食品变质、引发食物中毒,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先来说说有益的微生物。
在食品加工中,微生物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就是常见的“功臣”。
像酸奶、泡菜等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乳酸菌的发酵过程。
乳酸菌能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乳酸,不仅改善了食品的口感和风味,还增加了食品的营养价值。
此外,酵母菌在面包、啤酒等食品的制作中也不可或缺。
酵母菌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使面包变得松软多孔,赋予啤酒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然而,微生物也可能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的问题。
一些致病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一旦污染食品,就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食品,比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卫生操作、受污染的水源、未妥善处理的食材等。
当食品被致病微生物污染后,其外观、气味和口感可能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却暗藏危险。
人们食用了这些被污染的食品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特别是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微生物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防止微生物的危害,食品行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在食品生产环节,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规范操作是关键。
食品加工场所要保持清洁,生产设备要定期消毒,工作人员要遵循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食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助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检测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污染问题。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法、PCR 技术等。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研究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研究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保障食品安全的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从食品微生物的种类、影响食品质量的微生物以及控制微生物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型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有不同的影响。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它们可以通过空气、水源、土壤等途径进入我们的食品中。
一些细菌可以导致食物中毒,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未经处理的生食食品中,如生肉、蔬菜水果等。
食用被这些细菌污染的食品,会引发胃肠道疾病,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包括霉菌和酵母菌等。
它们通常繁殖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如面包、奶酪等食品。
某些真菌会产生毒素,如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真菌的控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3.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常小的生物体,主要通过空气、水源和接触传播。
一些病毒可以通过食物污染导致食物中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
这些病毒通常存在于未经处理的水果和蔬菜中,特别是那些接触性较强的生食食品。
食用被这些病毒污染的食品,容易引发肠道疾病,威胁食品安全。
二、控制微生物的方法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 加热处理加热是一种常用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通过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真菌和病毒。
烹饪食品时,确保达到适宜的加热温度,能够杀死潜在的微生物,保障食品安全。
2. 保持食品的卫生保持食品的卫生非常重要。
在食品加工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洗手、清洁工具和表面等,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同时,食品的保存容器和环境也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微生物的滋生。
3. 控制食品的pH值不同的微生物对酸碱度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食品安全与微生物

食品安全与微生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而微生物,这个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微小生物群体,却在食品安全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微生物,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肉眼难以直接看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空气、水、土壤,甚至我们日常接触的物品表面都可能有它们的踪迹。
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微生物都有可能“入侵”。
有些微生物的存在会导致食品变质,影响其品质和口感。
比如,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如果受到霉菌的污染,面包就可能会长出黑斑,变得松软,甚至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无法食用。
而有些微生物则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让我们先来看看细菌。
细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其中一些是食品腐败的“罪魁祸首”。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毒素,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沙门氏菌则常常隐藏在肉类、蛋类和乳制品中,一旦进入人体,会引发高烧、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死亡。
病毒也是威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诺如病毒就是常见的一种,它容易在集体用餐场所传播,如学校食堂、餐馆等。
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引发急性肠胃炎。
真菌中的霉菌同样不容忽视。
黄曲霉毒素就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种强致癌物质,常存在于发霉的谷物、坚果中。
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
那么,这些微生物是如何进入食品中的呢?首先,在食品的原材料生产阶段,如果环境不卫生,水源受到污染,或者在种植、养殖过程中使用了不当的肥料和饲料,都可能使微生物污染原材料。
其次,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如果加工设备没有彻底清洁消毒,加工人员卫生习惯不良,也会导致微生物的传播。
此外,食品的储存条件不当,如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也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防止微生物的危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在食品生产环节,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加强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规范加工操作流程,对加工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微生物的食物安全与质量控制

微生物的食物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而微生物是引起食品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微生物可以通过感染或产生毒素来引发食物相关的疾病。
为了确保食物的安全和质量,需要进行微生物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食品中的污染来源、影响和控制方法。
一、微生物的污染来源食物中的微生物污染可以来自多个途径。
首先,原料和环境是主要的污染源。
食物的原材料在种植、收获、运输等过程中都有可能被微生物污染。
同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工作环境、工具和设备也可能成为微生物繁殖的场所。
其次,人员也是微生物污染的潜在来源。
工作人员的卫生状况和操作规范程度,都会对食品的微生物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另外,不适当的温度控制和储存条件也是微生物污染的原因之一。
二、微生物污染对食品的影响微生物的污染会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某些微生物可以引起变质,导致食品的口感、香味和营养价值的下降。
例如,霉菌的生长会导致食品变质变味,细菌的繁殖会分解食品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产生臭味和有害物质。
其次,一些微生物会产生毒素,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这些毒素会导致食物中毒性疾病,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微生物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方法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微生物控制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方法:1. 严格的卫生规范和操作流程:餐饮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卫生规范和操作流程,包括原料检验和消毒程序等,以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2. 温度控制:适当的温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在食品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温度的适当控制,以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3. 使用抗菌剂和防腐剂:在食品生产中,可以使用一些抗菌剂和防腐剂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但是,需要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方法,以免对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4. 加强员工卫生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程度,加强员工的卫生培训,可以有效地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存在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食品安全。
一、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威胁1. 微生物介绍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空气、土壤、水体中,并且能够寄生在食品中。
2. 食品污染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食品,如空气、土壤、水、接触者、昆虫等。
当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后,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肠道疾病等健康问题。
二、常见的食品相关微生物1. 大肠杆菌(E.coli)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通常存在于动物的肠道中。
然而,某些菌株可能会引起人类肠胃炎症,特别是当食品被大肠杆菌污染时,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2. 沙门氏菌(Salmonella)沙门氏菌是一类细菌,常见于鸡肉、鸡蛋、牛肉等食品中。
摄入含有沙门氏菌的食品可能导致沙门菌感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3. 霉菌霉菌是一类常见的真菌,它们可以在蔬菜、水果、谷物等食品中生长。
某些霉菌会产生毒素,当食品被霉菌污染且未经过充分加工处理时,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三、提高食品安全的方法1. 严格的卫生标准食品加工过程中,对环境、设备、人员的卫生要求应严格遵守。
例如,员工应身体健康、手部清洁,设备应定期清洁消毒,生产区域应保持整洁。
2. 充分加热食品在加工或烹饪过程中应达到适当的温度,以杀灭潜在的微生物。
特别是肉类、禽类和海鲜等易受污染的食品,确保全熟烹饪是非常重要的。
3. 合理的贮存与保鲜食品应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
冷藏或冷冻食品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此外,避免将不同种类的食品交叉污染也是很重要的。
4. 严格的检测和监控食品安全检测应该成为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对食品进行定期抽检,确保其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同时,严密监控供应链、食品加工和运输环节,防止食品污染的发生。
5.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通过有效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增强消费者对食品选择和食品加工的注意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氛围。
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贡献与挑战

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贡献与挑战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而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微生物作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生物,既对食品安全有着积极的贡献,又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食品领域中的作用,及其对食品安全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微生物对食品的生产和保存起着重要作用。
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某些菌种如嗜热菌、乳酸菌等,可发酵蔬菜、酸奶等食物。
这些微生物通过代谢,改善了食品的口感、品质和储存稳定性,提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
同时,食品中还存在着一些有益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等,这些微生物可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人体健康。
因此,合理利用微生物,能够提高食品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好处。
然而,微生物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方面。
一方面,微生物在食品中的滋生和繁殖可能导致食品变质和腐败。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会迅速滋生和繁殖,引起食品中毒、食品腐败等问题。
另一方面,某些微生物带来的食源性疾病也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如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如果进入人体,可能引发腹泻、胃肠炎等疾病。
因此,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解决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挑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一方面,食品加工企业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高温杀菌、辐射灭菌等,来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也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加强食品的监管和检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公众也应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正确选择和储存食品,避免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断关注,微生物在食品领域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新兴的生物技术如发酵工艺、基因改良等,将进一步改善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人们应密切关注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及时总结和分享经验,提高对微生物的认识和掌握。
只有在科学的指导下,合理应用和控制微生物,才能更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护人们的健康。
微生物与食品作文

微生物与食品作文
微生物与食品
微生物素构成着我们每天所摄取的食物。
有许多不可见的微生物,可以给我们的食物增加
特别的风味和营养,这通常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大部分食物都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而且它们也可以干扰人体的健康。
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有可能因为不当的加工或存放方法,而使微生物数量变得过多。
微生物可以乳酸类乳杆菌,发酵乳酸醋,酿造啤酒,酿制面包松软可口等。
它们改变食物
的结构,增加食物的营养价值和风味,从而使食物健康安全。
此外,微生物也可以抑制有
害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有害菌类的数量,保护食物的安全。
但是,如果微生物的数量过多,危害也就会产生,如食物变质变质,味道改变,还可能会产生食物中毒或伤害健康。
因此,食品的生产,储存,加工和保质期等都应当严格控制,以避免微生物数量过多带来不良影响。
总而言之,微生物与食品紧密相连,影响着食物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我们应当了解微生物在食物加工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要了解微生物过度繁殖对食物的不利影响,以确保食物
的安全和质量。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微生物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既可作为一类致病因子威胁食品安全,又可作为一类有益因子保障食品质量。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和相关控制措施。
一、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常常与食品密切相关。
微生物具有繁殖迅速、适应性强等特点,既有可病原性的致病菌,也有能够产生有益代谢产物的益生菌。
二、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微生物引发食品感染食品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可以引发食物中毒,如肠道感染、肠胃炎等。
这些微生物通常通过受污染的原料、不洁的生产环境、不当的储存条件等途径进入食品中并繁殖,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2. 微生物引发食品腐败微生物在食品中繁殖代谢过程中产生酸、气体、酶等,导致食品变质,如牛奶酸败、果蔬腐烂等。
这类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会导致食品变质,降低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3. 微生物影响食品质量某些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等在食品发酵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产生有益物质,如风味物质、维生素等,改善食品的品质。
例如,乳酸菌可以制造酸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三、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的控制措施为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采取控制微生物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从源头控制通过选择优质原料、保证原料贮存的卫生状况、控制原料采购渠道等,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微生物的污染,降低食品中微生物的风险。
2. 加强生产过程卫生管理关键环节如食品生产、加工、储存等环节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操作,加强空气、生产设施、人员手部卫生的管理,保证微生物的传播途径被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
3. 适当处理和储存食品在加工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高温杀菌、辐照等,消灭或抑制其中的微生物。
而在储存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降低微生物的生长速度。
4. 强化消费者教育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消费者了解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学会正确选择和处理食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备受重视。
微生物既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加工与储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然而,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有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有的则能促进食品的品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控制方法。
一、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紧密相连。
在食品加工和制作过程中,如果不加以控制,微生物可能对食品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1.1 食品腐败一些微生物具有腐败作用,它们能够在食品中繁殖并最终导致食品变质。
常见的腐败微生物包括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
当食品受到这些微生物的污染时,会产生异味、变质和腐败等问题,从而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食用性。
1.2 食源性疾病一些微生物可以引起食源性疾病,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病原微生物可能存在于受到不良处理或保存的食品中,当人体摄入这些微生物时,可能引起胃肠道感染、食物中毒等疾病。
1.3 感官缺陷微生物也可能导致食品的感官缺陷,例如异味、变色和质地变化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食品的风味和质量,还可能降低食品的安全性。
二、微生物控制方法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必须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管理微生物的存在和生长。
2.1 清洁和卫生食品加工和制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是控制微生物的基本要求。
定期清洗和消毒生产设备、工作台和容器等,可有效降低微生物的污染风险。
2.2 适当的储存温度适宜的储存温度可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对于易腐食品,应将其存放在低温环境下,以减缓微生物的生长速度。
对于冷藏和冷冻食品,则需要确保储存温度符合要求,避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3 技术处理食品加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技术处理也是微生物控制的重要手段。
例如,高温烹饪能够有效地杀灭病原微生物,热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等。
2.4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也可以用于微生物的控制。
微生物安全管理与食品卫生

微生物安全管理与食品卫生食品卫生是指保障食品安全,预防食品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而微生物安全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食品生产、销售、储存和加工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检测和防控,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微生物安全管理在食品卫生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微生物危害和防控措施。
一、微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在许多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中都会存在。
如果掌握不好微生物安全管理,那么食品就会变成一种非常危险的食物,容易导致各种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因此,实施微生物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微生物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微生物检测和防控。
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对食品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检测,以确保其不受微生物污染。
对于已经污染的食品,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加热、消毒、冷藏、干燥等方式,以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和病毒。
二、常见的微生物危害和防控方法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如果存在于食品中,就会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大肠杆菌的发生,关键是要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同时确保食品生产的原材料干净卫生。
如果发现食品中存在大肠杆菌,最好的防控方法就是把食品加热到高温,以确保杀死其中的细菌。
2.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存在于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在生鲜蔬果、家禽、海鲜等食品中也会存在。
如果食品中存在沙门氏菌,就会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
防控沙门氏菌的方式就是保证食品材料干净卫生,避免食品与动物粪便接触。
另外,食品加工过程中也要保持干净,避免交叉污染。
3. 真菌毒素真菌毒素是一种天然毒素,存在于粮食和豆制品中。
如果长期摄入大量含真菌毒素的食品,就会导致肝损害、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
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必须使用干净卫生的原材料,并对储存的食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食品不受潮、变质,以避免真菌的滋生。
4.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常小的微生物,在食品加工和销售中也时常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摘要: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是指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被微生物及其毒素的污染。
其中微生物污染食品而危害人类健康最易发生,而
且较为多见。
所以,了解微生物与食品安全、人类健康意义重大。
关键词:微生物食品安全人类健康应用前景
前言:人类对食品微生物的利用,起源很早。
远在公元前16~前11世纪,中国就会利用微生物酿酒。
古书曾记载有:“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
《商书》中也记载有:“若作酒醴,尔维曲;若作禾羹,尔维盐媒”。
“曲”是用谷物培养霉菌等微生物制成,“”是发芽的谷物,如作啤酒的麦芽,“媒”是含有乳酸菌之类的菜卤。
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这是微生物的存在和作用。
直到16世纪,荷兰人A.van列文虎克首次制成了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后,才看到微生物。
1857年,微生物学家L.巴斯德证实酒精的发酵过程由酵母引起,并经长期研究,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解决了当时法国由于酒的变质给酿造业带来的重大损失问题,开创了巴斯德灭菌法(现称巴氏灭菌法)。
这种灭菌方法至今仍应用于酒、醋、酱油、牛奶、果汁等食品的灭菌。
20世纪以来,由于电子显微镜的发明,生物化学和化学分析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微生物学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尤其是70年代遗传工程科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食品微生物学的发展。
通过诱变、细胞融合等技术,选育出高产的发酵食品微生物优良菌株,可提高产量,改变食品工业的面貌。
正文:
1.1微生物,有时也称细菌,实际上包括细菌、霉菌、酵母和病毒等引起食物中毒的有害微生物(注意: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如乳酸菌、面包酵母等)。
由于这些生物个体十分微小,要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因此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无处不在,可在食物链的任何环节侵入食品:从动物到田间的植物、从加工的食品到端上餐桌的食物。
如果我们食用的食物中有微生物繁殖,就可能造成疾病。
食品从生产原料、加工,一直到食用以前都有可能遭到微生物污染。
食品微生物包括3大类:
①: 通过它的作用,可生产出各种饮料、酒、醋、酱油、味精、馒头和面包等发酵食品。
②:是引起食品变质败坏的微生物。
③:又称食源性病原微生物。
包括能引起人们食物中毒和使人、动植物感染而发生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
1.2可能对食品造成污染的微生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㈠土壤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㈡空气
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随与地面高度、人口疏密等条件而异。
一般来讲,越接近地面的空气,含微生物越多。
尘埃越多,微生物也越多。
相反,下雨或下雪后,微生物就显著减少。
㈢水
各种水域如海洋、湖泊、江河具有微生物生存的一定条件,自然界的水源中都含有不同量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
水的表面含氧量较多,淡水pH在7.0~7.4
之间,水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改变。
因此,不同性质的水源中可有不同类群的微生物在其中活动和生存。
㈣人和动植物
当人和动物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而造成病害时,患者体内就会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泄物向体外排出,其中少数菌是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Bacterium burgeri)。
它们污染食品和饲料造成人、畜患病或食物中毒。
㈤食品加工设备与包装材料
各种加工机械设备本身无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食品的汁液或颗粒黏附于内表面,食品生产结束时机械设备未得到彻底的灭菌,使原本少量的微生物得以在其上大量生长繁殖,成为微生物的污染源。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繁殖迅速,但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温度和营养物质。
它们能在温度5-63℃的范围内繁殖。
如果条件适宜,1个细菌能在8小时内繁殖到超过400万个。
因此,食品的适当加热和冷却有助于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食物进食之前,热的食物要保持高温状态(63℃以上),冷的食物放入冰箱。
2.1世界卫生组织(WHO)特别提出食品安全提示:避免食用任何在室温下保存2小时以上的食物。
在会议/室外活动等需要预先准备食物或外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更要特别注意。
近几年来,随着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对基因、遗传物质等专业术语也日渐熟悉。
人们认识到,是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具有的生命特征,包括外部形态以及从事的生命活动等等,而生物体的基因组正是这些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因此阐明生物体基因组携带的遗传信息,将大大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奥秘。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体的变异规律、毒力和致病性,对于传统微生物学来说是一场革命。
转基因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和致病性由于微生物之间可以通过转导、转化或接合进行基因转移,因此,转基因微生物有可能将基因传递给人体胃肠道中的微生物,导致人体胃肠道微生物的特性发生变化,产生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发生基因转移的可能性可根据转入基因的特性和功能来进行评估。
如果转入基因能给予胃肠道微生物特定的优势,如抗生素抗性、粘着力等,那么发生基因转移的可能性将会增大。
但如果转入基因未能增强胃肠道微生物的任何生存特性,就不必作进一步的安全评估。
另外,还需要考虑转基因微生物的致病性。
用作食品或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微生物必须是已知的无致病性的。
同时需要考虑这些活的转基因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如在肠胃中的存活、生长和定殖能力,通过转化、转导或接合等交换质粒的能力等。
2.2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
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
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
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
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
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有含有50 亿个细菌。
2.2.1海洋食品浮出海面:海洋生物富含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海洋中鱼、虾、贝、蟹等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人体所必需的9种氨基酸含量充足,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许多,且易于被人体吸收。
日本等国研制的浓缩鱼蛋白、功能鱼蛋白、海洋牛肉等,均以鱼类为主要原料制成。
海洋生物是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宝库。
海虾、海鱼中钙的含量是禽畜肉的几倍至几十倍;海带中富含碘元素;鱼肉中的铁最易被人体吸收;用鱼骨等加工制成的“海洋钙素”“生物活性钙”对防治缺钙有独特疗效。
2.2.2应用前景:一直以来,为了动物的健康和促生长,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但其副作用已经对人类的肉食卫生安全及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首先,抗生素能破坏动物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影响动物的健康,特别是在使用不当时,会引起内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
其次,使用抗
生素可能会引起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并能通过耐药性质粒遗传,使耐药菌株增加;这种耐药菌也可能通过多种渠道转移给人类,威胁人类的健康。
再者,抗生素化学残留会污染肉、奶、蛋等产品,降低畜禽水产品的质量。
基于此,瑞典自1986年即禁止在供肉食的动物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1998年12月,欧盟也禁止在畜禽养殖中使用多种抗生素添加剂。
2.2.3另外,大多数有效且广泛应用的防腐剂都是各种有机酸或它们的酸盐、酸酯等。
而且这些防腐剂在低pH值下较之在高pH值条件下更为有效。
其中,只有尼泊金酯在pH值接近中性仍具有有效的抗菌作用。
为确保使用防腐剂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防腐剂用量、发挥防腐剂作用,增加产品特效、针对性及广泛适应性,健鹰牌系列防腐保鲜剂坚持应用复合增效原理,通过深入理论研究和大量的针对性实验牞推出了系列高效防腐保鲜食品添加剂,开辟了一条防腐保鲜新路。
总之,为了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发展绿色畜禽水产品,就必需开发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耐药性、不污染环境的抗生素添加剂替代用品,由于动物微生态制剂全面具备这些性能,愈来愈受到专家学者和生产经营者的重视,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为了保障畜禽水产品的出口,在畜牧水产养殖中应用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势在必行。
由于微生态制剂具有抗生素不具备的许多优点,所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贾英民,《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243
[2]陆德源,2001.《医学微生物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胡玉佳,2001《现代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
[4]岑沛霖,蔡谨,2001.《工业微生物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5]姬德衡,钱方,刘雪雁,2002.《微生物工程在保健食品开发中的应用》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6]沈萍主编,2002, 《微生物学》,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7]岑沛霖、蔡谨主编,2001年,《工业微生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8]黄秀梨主编,1999,《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9]M.T.马迪根、J..M.马丁克、J.帕克著,杨文博等译,2001,《微生物生物学》,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