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的管理
围手术期抗凝及抗血小板ppt课件
血栓栓塞危险度分层:房颤患者
高危 • CHADS2评分 5-6
• 3个月内中风或TIA发作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中危 • CHADS2评分 3-4 低危 • CHADS2评分 0-2 且没有中风史或TIA发作史
* CHADS2评分 :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75,糖尿病,既往中风或TIA病史(除最后一项为2分,
操作前 5 天停用(1C)。
2.对于术前患静脉血栓病史(VTE)3 月以上的患
者而言,术后应常规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性抗凝 ,而无需进行桥接抗凝(2C)。
3.对于既往患有 VTE 病史且具有 VTE 高复发风险
的患者而言,比如:既往 VTE 病史并处于抗凝治疗 ,INR 目标值 3.5 或者 VTE 病史不足 3 月的患者, 此时应当考虑应用桥接抗凝(2D)。
则在操作前 24 h 内不应进行 DOAC 治疗(2B) 。
2. 若患者肾功能正常且进行高风险操作,则在
操作前 48 h 内不应进行 DOAC 治疗(2B)。
3. 若在低风险操作后伴有低度出血风险时,应
在操作后 6~12 h 且止血确切后重新开始 DOAC 治疗(2C)。
4. 若进行高风险操作后出血风险增加,则操作
8. 氨甲环酸适用于具有残余抗凝效应的患者,
可以降低其出血风险(1C)。
9. 对于正在进行 DOAC 抗凝治疗的患者而言,围手
术期不推荐Leabharlann 用对止血机制有损害作用的药物及胶体 (2D)。
10. 若凝血酶时间(TT)正常,则意味着血液中达比
加群浓度很低;而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 凝血酶原时间(APTT)正常,却并不能排除血液中达 比加群、利伐沙班及阿哌沙班的浓度不高(1A)。
指南与共识 围术期出凝血管理麻醉专家共识(2020版)
指南与共识| 围术期出凝血管理麻醉专家共识(2020版)手术患者出凝血管理是围术期的重要问题。
由麻醉学专家对各类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监测、凝血功能异常的诊断、异常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等达成共识,内容包括:▪围术期出凝血监测、▪▪输血及药物治疗、▪▪一般及特殊手术患者围术期出凝血管理。
▪特殊患者主要包括抗栓治疗患者、心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和产科手术患者。
通用原则适用于大部分外科手术患者,特殊患者的出凝血管理与通用原则相异之处在各分论中描述。
围术期出凝血监测在考虑为患者选择恰当的围术期出凝血功能监测前,需要详细了解病史并进行恰当的体格检査。
重点关注的病史包括:(1)患者及其家族的出血性疾病史;(2)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影响出凝血功能的疾病;(3)目前服药情况。
体格检査重点关注出血性疾病相关体征,包括但不限于:紫癜、淤斑、皮下血肿等。
在多数情况下,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査给患者带来的益处甚至高于传统的APTT、INR和血小板计数等术前检査。
出凝血监测大体可分为:失血量监测在外科医师的参与下,应实时对手术区域进行视觉评估,评估凝血或手术出血的情况。
失血情况作定量测定,包括检査吸引罐、止血纱布和外科引流管。
重要脏器灌注或氧供监测除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外,还需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等。
必要时可行超声心动图、肾功能监测(尿排出量)、脑氧饱和度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等监测。
出凝血功能检测出凝血功能检测大体可分为:凝血功能检测和血小板功能检测。
对于有出血史或出血性疾病史患者建议术前进行标准实验室检査(SLT),包括PT、APTT、INR、FIB、D-二聚体等,以评估手术出血风险并调整术前用药。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联合使用血栓粘弹性检测(VHA)以获得更多信息。
目前可用的VHA包括血栓弹力图(TEG)和旋转血栓弹力图(ROTEM)等。
术中建议在制定了比较恰当的血制品输注阈值的前提下监测VHA以减少红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的用量。
抗凝药物在围手术期的使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抗凝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新型抗凝药物问世。这些药物具有更高的抗凝效果和更低的出血风险,将为 围手术期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未来围手术期抗凝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包括凝血功能、手术类型、并发 症风险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抗凝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抗凝药物在围手术期的使用
汇报人:XX
目 录
• 引言 • 抗凝药物概述 • 围手术期抗凝药物使用原则 • 围手术期抗凝药物风险评估与监测 • 围手术期抗凝药物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预防血栓形成
抗凝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减少血液凝固,从而预 防血栓的形成。在围手术期,患者因手术创伤、卧床等原因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因此需要使用抗凝药物 进行预防。
特殊手术
对于某些特殊手术,如神经外科手术、眼科手术等,由于手术部位特殊或出血风险较高, 抗凝药物的使用需谨慎评估。在必要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局部抗凝药物或采取其他预防措 施。
04 围手术期抗凝药物风险评 估与监测
出血风险评估方法介绍
病史询问
实验室检查
了解患者既往有无出血病史、家族史 以及相关用药史。
降低手术并发症
血栓是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脑梗死等严重后果。使用抗凝药物可以降低血栓的发生率 ,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汇报范围
抗凝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介绍常用的抗凝药 物,如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以及它们的 使用方法、剂量和给药途径等。
抗凝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估:分析抗凝药物在 预防血栓方面的效果,以及可能带来的出血风险 和其他不良反应。同时,探讨如何平衡抗凝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提出合理的用药建议。
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围手术期的合理应用
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围手术期的合理应用围手术期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并不罕见,常见原因为患有凝血功能方面的基础疾病或因药物治疗而影响了凝血功能。
对确诊或怀疑存在与全身性、代谢性、内分泌疾病相关的凝血功能异常的外科患者,均应认真地进行术前讨论和充分的术前准备。
必要时,需要外科医师、麻醉医师、血液病专科医师及其他相关科室医师共同商量决定治疗方案,使手术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围手术期难以应对的出血意外。
如果患者需要补充凝血因子,应在术前充分准备相应血液制品,如血小板、冷沉淀、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对于这些患者围手术期平时常规服用的药物是否需要停药,要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分析,综合考虑,个体化处理。
如果患者因治疗或预防疾病需要长期应用抗凝药物,应权衡药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和停药的后果。
大部分手术的术前INR应<2.0 和APTT<1.5倍正常对照值。
1抗血小板药物合理应用第一类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如阿司匹林,该药使血小板的环氧化酶乙酰化,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对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阿司匹林在整个血小板10天生存期内持续抑制该途径。
对于大多数手术,尤其是心脏手术,建议围手术期继续使用阿司匹林。
如果考虑停用阿司匹林治疗,建议停药5天。
对于与阿司匹林明显相关的术中或术后出血的处理,建议考虑输注血小板。
第二类抑制二磷酸腺苷活化血小板的药物,如氯吡格雷,该药是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剂,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二磷酸腺苷介导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活化,围手术期使用会增加出血风险,《欧洲围手术期严重出血管理指南》建议停用氯吡格雷间歇期不超过5天,术后氯吡格雷的首次用药应不迟于皮肤缝合后24小时,但首次用药剂量不应为负荷剂量。
第三类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的药物,如潘生丁,该药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增加血小板环磷酸腺苷,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第四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滞剂,如阿昔单抗,该药是一种静脉应用的对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可明显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尽管此药的半衰期短,但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作用可持续数天,且需输注大量血小板才能逆转其作用,这是因为抗体对供者血小板也有作用。
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最全版)
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最全版)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进展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和处理逐渐受到各学科关注和重视。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PE 和DVT 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的两种临床表现,二者统称为VTE。
外科病人术前活动减少、术中制动和术后长期卧床均会导致静脉血流明显减慢;麻醉及手术创伤促使组织因子释放,直接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导致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病人自身因素,如高龄、肥胖、恶性肿瘤等,这些因素均可使VTE 发生风险增加。
此外,越来越多的病人在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同时使用抗栓药物,常见的情况如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慢性心房颤动、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等心脏疾病以及周围血管疾病。
对于长期服用抗栓药物并需要行普通外科手术的病人,外科医师应对病人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围手术期的抗栓药物管理。
为规范和推动我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病人血栓管理实践,2015 年11 月,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牵头,依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参考相关学科专家意见和已有工作基础[1],制定《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和管理指南》,希望对国内广大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围手术期VTE预防1 概述1.1 普通外科病人VTE发生率VTE 是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
如无预防措施,普通外科手术病人DVT 发生率为10%~40%[2]。
大型手术病人当同时具有多种VTE 风险因素时(年龄>40 岁、VTE 病史、肿瘤等),致死性PE 发生率高达5%[3]。
亚洲人群中,普通外科未进行抗凝预防的手术病人DVT 发生率为13%,症状性PE 发生率为1%[4]。
日本相关调查显示,腹部大手术病人仅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预防者,静脉造影检出VTE 发生率为24.3%[5]。
外科围手术期的抗凝治疗
1. David A,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System Pharmacy. 2006;63(20):S5-S15. 2. Clive Kearon. Circulation 2003, 107:I-22-I-30 3.英国下议院健康委员会2004-2005年度会议第二次报告. 住院患者的VTE预防 4. William H. Geerts, et al. Chest. 2004;126:338S-400S.
Caprini 3-4
Caprini 5-6
高危
Caprini ≥5
Caprini 7-8
*普外科手术包括胃肠道手术、泌尿外科手术、血管手术、乳腺和甲状腺手术
Michael K. Gould, et al. Chest 2012; 141; e227S-e277S.
ACCP9筛查手术患者的大出血及并发症危险因素
建议权衡药物的抗凝疗效与出血风险决定开始用药的时机。
骨科大手术患者,一般抗栓治疗往往于出院时停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途径持续激活பைடு நூலகம்达 4 周,术后 VTE 的危险 性可持续 3 个月。全髋关节置换、髋部骨折手术后 DVT 高危患者的 预防时间应延长至 28~35d。
药物预防注意事项
外科围手术期的抗凝治疗
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管理
03
下注射等
抗凝药物的监测: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调整
04
抗凝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确保患者安全
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
01
术后抗凝药物的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 类型选择合适的抗凝 药物
02
术后抗凝药物的剂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 类型调整抗凝药物的 剂量
03
术后抗凝药物的持续 时间:根据患者病情 和手术类型确定抗凝 药物的持续时间
围手术期抗凝 药物可以减少 术后出血和血
栓形成
抗凝药物可以 降低术后感染
风险
抗凝药物可以 减少术后并发 症,提高手术
成功率
提高手术成功率
抗凝药物可以降低血栓形 成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A
抗凝药物可以降低术后感 染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C
B
抗凝药物可以减少术后出 血,缩短住院时间
D
抗凝药物可以减少术后并 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调整方法:根据监测指标和患者病情,调整抗凝药 物的剂量和种类
注意事项:调整抗凝药物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 变化,防止出血和血栓形成。
抗凝药物的停药时机
01
手术结束后: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
情况,停药时间会有所不同
02
出血风险降低:当患者出血风险降
低时,可以考虑停药
03
抗凝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副作用:当抗凝药物出现
副作用时,可以考虑停药
物的剂量
术前抗凝药物的给 药时间: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确定抗 凝药物的给药时间
术前抗凝药物的监 测:监测患者的抗 凝药物水平,确保
用药安全有效
术中抗凝药物的使用
抗凝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类型
《抗血栓药物围手术期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要点
《抗血栓药物围手术期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要点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以及对血栓性疾病管理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在外科手术患者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抗血栓药物主要包括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纤溶药物。
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围手术期如继续服用可增加手术出血风险,而停用则可致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增加。
鉴于出血和血栓栓塞对患者近远期预后均有重要不良影响,如何平衡两种风险至关重要,有时需多学科协作评估以制定个体化的患者管理方案。
一、临床常用抗血栓药物根据作用不同可分成3类:(1)抗凝药物:抑制凝血过程;(2)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3)纤溶药物:通过诱导纤维蛋白降解使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
(一)抗凝药物1. 维生素K拮抗剂(VKA):华法林是VKA中最常用的一种,其治疗剂量区间较为狭窄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患者的年龄、体重、饮食情况等均可影响患者对该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华法林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途径代谢,这也使其易发生药物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临床抗凝治疗中需进行抗凝强度监测,以国际标准比值(INR)为监控目标,控制INR 在2.0~3.0之间。
服用华法林后12~18h 起效,36~48h 达到抗凝高峰,单次给药持续时间为2~5d,多次给药则可持续4~5d。
由于本品为间接作用的抗凝药,半衰期长,给药5~7d后疗效才可稳定,故维持量是否足够务必观察5~7d 后才能判断。
2. 非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抗凝药:这类药物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和直接a因子抑制剂。
其中达比加群酯、阿哌沙班、艾多沙班、利伐沙班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直接口服抗凝药,又称为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剂(NOAC)。
3. 间接凝血酶抑制剂(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磺达肝癸钠):间接凝血酶抑制剂通过结合并激活抗凝血酶,间接抑制凝血因子主要是a和a因子活性,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干货!围手术期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管理策略新青年麻醉论坛
干货!围手术期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管理策略新青年麻醉论坛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越来越多的病人在接受外科手术时,同时在使用各种类型的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肝素等。
药物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是手术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对于择期手术者,可在凝血功能障碍得到纠正后再行手术;但对于急诊手术,则需要通过应急处理,尽可能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手术中的出血。
术前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查体如是否有出血、易发淤斑、黏膜出血、血尿、鼻衄等;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询问是否正在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华法林等药物。
1.急诊手术的紧急处理(1)术前应常规检查凝血功能,一般INR(2)术前口服氯吡格雷等药物的病人,若需急诊手术或发生大量出血,可以给予输注单采血小板或其他止血药物(如抗纤溶药物、重组凝血因子)。
(3)对于术前口服华法林等药物的病人,若需急诊手术,而INR 明显延长,可以给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5~8 mL/kg)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因子Ⅱ、Ⅶ、Ⅸ和Ⅹ浓缩物,或因子Ⅱ、Ⅸ和因子Ⅹ浓缩物及因子Ⅶ浓缩物)(50 U/kg)。
(4)对于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人,可测定血小板动态功能(血栓弹力图)、静态功能(血小板聚集)。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检验结果仅供临床参考,而不作为手术决策依据。
(5)外科医师术前应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以了解病人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如刷牙是否有出血,皮下有无淤斑,术前抽血后压迫是否较易止血等。
(6)对于特殊病人,在抗血小板治疗不可长期停药的情况下,建议优先使用替罗非班,起效快,给药后5 min 对血小板抑制作用可达到96%;其半衰期短,仅2 h。
停药2~4 h后血小板功能即可恢复至基础值的89%,出血时间恢复正常。
使用方法是将50 mg 替罗非班溶于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100 mL,初始30 min 负荷剂量0.4μg/(kg·min),以1μg/(kg·min)的速率维持滴注。
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在围手术期(可编辑)
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在围手术期的使用近年来, 随着冠心病以及缺血性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这些病人往往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以预防心、脑血管缺血事件的发生。
这类人有可能接受骨科等手术,但是这些药物可能增加术中和术后出血。
如果停用有可能增加卒中风险。
因术前服用抗凝药物导致术后致命性的大出血不多见, 而术后出现致命性动静脉系统栓塞却屡见报道。
我院近期有多例该类患者术中或术后因脑梗死转入神经科,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知识的更新和探讨。
常用抗凝药房颤预防心脑血管病最基本治疗是抗凝香豆素衍生物代表药物为华法林, 是主要的口服抗凝药。
多数情况下, 华法林抗凝治疗应维持PT所对应的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2~ 3。
标准肝素与低分子质量肝素:持续输注肝素病人应至少每日监测1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如果APTT介于对照值1. 5~ 2.5倍之间,则抗凝效果比较理想LMWH 半衰期是UFH 的3~ 4倍, 抗凝效果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临床应用无须常规监测APTT。
阿加曲班, 达比加群等新的口服抗凝药,非常昂贵表1.接受抗凝治疗患者围手术期风险牙科手术、皮肤科手术腹部手术、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大范围口腔手术,胸科手术,关节置换神经外科、复杂眼科、复杂心脏手术出血风险低度中度高度风险INR < 1. 5 时大部分手术均可安全进行.INR 在2 ~ 3,停用药物115 h 内 4 ~ 8 d INR 可回落至1. 5。
如果INR 更高 > 3. 0 或老年患者,停药时间需要适当延长。
对于高出血风险手术,建议INR <1. 2。
INR 降低所需要的时间个体差异很大,手术前1 d应复查INR。
如果仍然> 2. 0,应考虑术前24 h口服小剂量VitK1 1 ~ 2 mg 。
口服VitK 与静脉注射同样有效在急诊手术或INR 太高情况下, 可以通过应用维生素K来逆转其抗凝作用。
目前多数认为: 如果是在推荐剂量范围内, 单独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 非心脏手术术前可以不停药。
去氨加压素联合血小板在抗凝及抗血小板相关性脑出血围术期止血效果
去氨加压素联合血小板在抗凝及抗血小板相关性脑出血围术期止血效果去氨加压素(Vasopressin,AVP)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通过对抗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素(ADH)对抗而起到增加体液收缩血管的作用。
被广泛应用在休克、心脏血管方面。
去氨加压素受体在中枢和外周都表达,外周受体是血管的,他的作用是可以起到收缩机体的血管,从而起到增加全身的总外周阻力,从而成为血压的上升。
脑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溢入脑组织引起的急性脑损伤,是危急的颅内急性疾病,它单独一种颅内急性疾病,约占总颅内急性疾病的15%~20%。
急性期死亡率为30%~50%,残留严重失能率高,是令人恐惧的疾病之一。
与其他种类的脑卒中相比,脑出血病情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引起严重的社会和家庭负担,所以令人更为关注。
在脑出血的急性期,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包括手术止血或者介入手术。
在手术治疗之前,我们需要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来避免手术治疗期间的血栓形成。
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合理的进行管理。
而去氨加压素和血小板在抗凝及抗血小板相关性脑出血围术期止血效果的研究则很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一、去氨加压素在脑出血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1.1 去氨加压素的理论基础去氨加压素是一种神经肽激素,是抗利尿激素的前体,它主要通过对抗抗利尿激素受体而产生作用,具有促进肾小管对水和钠的重吸收、收缩外周血管等作用。
在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下,去氨加压素可以收缩脑血管,缓解颅内高压状态,发挥降颅压的作用。
去氨加压素还具有增加总外周阻力,提高血压的效果,有助于稳定循环。
目前,去氨加压素在脑出血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还比较有限。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在脑出血围手术期使用去氨加压素能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去氨加压素还可以提高血压,改善全身循环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去氨加压素也具有收缩全身血管的作用,可能增加手术中的出血量,因此在脑出血围手术期的应用还需要谨慎。
围术期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与应对策略规划
围术期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与应对策略规划围手术期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是指患者在手术前后需要继续接受抗凝和/或抗血小板治疗。
这类治疗有助于预防术后血栓、栓塞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也会增加手术出血风险。
因此,在围手术期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时,就要确定出血风险和血栓风险之间的平衡点,并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
围手术期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应对策略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在制定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疾病特点、手术类型、术后出血风险、术后血栓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
血栓风险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和心血管病风险。
出血风险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患有出血性疾病、具有出血倾向、手术切口位置等因素。
2.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根据对患者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的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对于高血栓风险和低出血风险的患者,可以继续原有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于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要暂时中断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高血栓风险和高出血风险的患者,需要进行更加谨慎的治疗策略制定。
3.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管理:在围手术期,需要根据药物的特点和手术类型来调整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对于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需要根据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来调整剂量,并在手术前适当的时间停药。
对于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需要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和手术出血风险来确定停药时间。
4.出血风险的控制:在围手术期,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出血风险。
这包括减少手术时的创伤和手术时间,提前纠正出血性疾病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保持血小板数和血形态学参数在正常范围等。
对于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可考虑采用局部止血措施,如局部注射止血药物、使用局部止血剪辑器等来控制手术出血。
5.心血管病风险的控制:在围手术期,还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术后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这包括进行合适的术前心血管评估和处理,如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置入等。
围手术期抗凝治疗
血管手术
适应症:血管手术,如冠 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主动 脉瓣置换术等
抗凝药物:如肝素、华 法林等
目的:预防血栓形成, 降低手术风险
抗凝治疗时间:根据手术 类型和患者情况而定,一 般术后24-48小时开始抗 凝治疗。
神经外科手术
适应症:脑动脉瘤、脑动 静脉畸形、脑梗死等抗凝治Leabharlann 目的:预防血栓 形成,降低手术风险
降低死亡率:抗凝 治疗可以降低围手 术期死亡率,从而 改善患者预后。
抗凝治疗的方法
药物抗凝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 阿司匹林等
使用方法:根据患者 病情和个体差异,制 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作用机制:抑制凝血 因子的活性,阻止血 栓形成
注意事项:定期监测 凝血功能,避免出血 风险
机械抗凝
1. 原理:通过机械装置阻止血液凝 固
2. 装置类型:包括静脉滤器、血栓 抽吸装置等
3. 适用人群:适用于高危血栓形成 患者
4. 优点: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可 重复使用
5. 缺点:可能引起出血等并发症, 需要定期更换装置
联合抗凝
联合抗凝是指使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联合抗凝可以提 高抗凝效果,降 低出血风险
联合抗凝常用药物 包括:华法林、阿 司匹林、肝素等
03
抗凝治疗的作用:预防 血栓形成,降低心梗、 脑梗等疾病的发生率
02
血栓形成危害:可能导 致心梗、脑梗等严重疾 病
血栓形成原因:血液凝 固、血管壁损伤、血流 速度减慢等
降低手术风险
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
01
险,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抗凝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出血,降
02
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抗凝治疗可以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03 降低术后血栓栓塞的风险 抗凝治疗可以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04 提高手术成功率
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指南
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分类
机械性抗凝
使用物理装置来预防血栓形成,如压力袜、气 压设备等。
药物性抗凝
通过应用抗凝药物来减少或阻止血栓的形成, 如肝素、华法林等。
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适应证
1 高血栓风险患者
适用于那些存在明显血栓 形成风险的患者,如长时 间卧床、创伤患者等。
2 特定手术类型
一些特定手术如髋关节置 换术、腹部手术等需要进 行抗凝治疗。
药物给药方法
注射和口服是常见的抗凝药物给 药方法。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特点和手术类型,在治 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药物剂量。
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并发症与防治
出血 血栓形成
药物过敏
避免过量应用抗凝药物,注意定期检查血常规。
根据患者情况,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物来预 防血栓形成。
在治疗前进行过敏测试,避免应用过敏物质。
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指南
在本指南中, 我们将探讨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和应用,并提供详细的指 导和建议,帮助患者和医生做出明智的决策。
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定义与意 义
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是指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应用抗凝药物来预防 和治疗血栓形成的方法。了解其定义和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实践。
Hale Waihona Puke 3 相关疾病一些疾病如癌症、心血管 疾病等可以增加血栓形成 风险。
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禁忌证
1
活动性出血
存在活动性出血风险的患者禁止使用抗
过敏反应
2
凝药物。
对抗凝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需要避
免使用。
3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不适合接受抗凝治疗。
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药物选择与使用
围手术期抗血小板与抗凝方案调整
外科术前停用P2Y12抑制剂,替格瑞洛应在术前至少3天停用,氯吡 格雷应在术前至少5天停用,普拉格雷应在术前至少7天停用
IIa
B
DAPT: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
10
Valgimigli M, 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7) 0, 1–48. doi:10.1093/eurheartj/ehx419
≥1个月 DAPT 推荐等级IIa C
或
DAPT>12个月 推荐等级IIb C
或
DAPT>12个月 推荐等级IIb B
DAPT:双联抗血小板治疗;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SCAD: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DES:药物洗脱支架;BMS:裸金属支架;DCB:药物. 涂层球囊
图例
DAPT管理 OAC管理 一般管理
• 识别与出血相关的并发症(如消化性溃疡、痔 疮、肿瘤)并进行可能的治疗
• 如果之前未使用PPI,加用PPI • 告诉患者药物依从性的重要意义
DAPT: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OAC:口服抗凝血药物;PPI:质子泵抑制剂;INR:. 国际标准化比值;NOAC:新型口服康宁血药物
RCT:随机对照试验;DAPT: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
Valgimigli M, 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7) 0, 1–48. doi:10.1093/eurheartj/ehx419
发表的年份 4
DAPT的获益和风险
栓降 低 支 架 血
获益1
梗降 低 自 发 心
从替格瑞洛/普拉格雷换为氯吡格雷),尤其再次发生出血时
围手术期的抗凝治疗ACCP 8指南解读
过渡抗凝常用剂量
治疗剂量的普通肝素:
250 IU/kg bid 或 根据APTT调节(1.5-2.0)
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
依诺肝素:1.5 mg/kg qd 或 1 mg/kg bid 达肝素:200 IU/kg qd 或 100 IU/kg bid
低剂量的普通肝素:5,000 IU bid 低剂量的低分子肝素:
大手术 多发创伤 内科急症, 心衰, 呼吸衰竭 恶性肿瘤 既往血栓史 中心静脉置管 原发或获得性血栓形成倾
向
Geerts WH et al. Chest. 2004;126:338S-400S.
未采取预防措施情况下 不同手术患者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患者组别
择期髋关节置换术 多发性创伤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髋骨骨折 脊髓损伤 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术 普外科 神经服用阿司匹林,10.8 %服用NSAIDs,12%服用华法林,12%使用激素,18 %应用肝素。
年龄、直径>2cm的无蒂息肉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1
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
出血风险较低,但抗凝仍需谨慎的手术
前列腺或肾脏穿刺
由于血管丰富和内源性尿激酶的作用,可导致穿刺后 出血
一项在200例腹部手术患者中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发现,由 于阿司匹林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患者中,22%出现围手 术期出血,而正常血小板功能的患者中仅为7%。
在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中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 活检后中重度出血发生率,在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中为61 %,同时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患者中为100%,而 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中仅为2%。
血栓栓塞风险为高危的患者,停用华法林的同时, 推荐给予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静脉 普通肝素作为过渡抗凝;且低分子肝素优于普通 肝素。
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使用
缺血性卒中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的策略
围手术期栓塞风险评估
既往有卒中病史,特别是近9个月内发生的卒中, Essen评分大于3分
Essen 卒中量表
低出血风险手术
1 牙科和皮肤科围手术期 建议需要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继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2 眼科手术 白内障围手术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不增加出血风险,建议需要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在白内 障手术围手术期继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建议卒中低风险患者术前停 用阿司匹林7—10 d,卒中高风险患者围手术期继续应用单药抗血小板治疗。 青光眼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很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建议卒中低风险患者术前停用阿 司匹林7~10 d;建议卒中高风险患者在围手术期可以考虑继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但要充分告知患者 很可能会增加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
④该共识决策适用于择期计划手术患者,非亚急诊或急诊患者
⑤中断和恢复维生素K拮抗剂(VKA)治疗推荐特指华法林,因为其是美国最常用VKA,如果 美国之外的国家,应明确该VKA的药代动力学并行相应调整;
⑥该共识假设临床医生从开处方医生、心脏病专家、手术医生获取额外信息,指导临床判断, 需结合患者意愿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围手术期抗凝治疗中的概念
3 CHA2DS2-VASc积分7-9分或近期缺血性卒中、TIA或全身血管栓塞(近3个月内),应 考虑注射用抗凝剂桥接治疗
服用华法林的桥接治疗的策略
①虽然UFH或LMWH最常用于桥接治疗,但是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急性活动期或有既往史的患者,应 依据医院策略以及肝肾功能选择使用非肝素类抗凝剂; ②到INR低于治疗范围时(如NVAF患者<2.0)开始使用注射抗凝治疗; ③术前≥4 h停用UFH,UFH的残余抗凝作用可用aPTT检测; ④术前至少24 h停用LMWH,LMWH的残余抗凝作用可用LMWH特异性抗Xa因子试验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或者正常剂量普通肝素
第1天:术前最后一次注射应在术前
24h进行,评估INR值
第0天:手术
无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服用新型抗凝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
根据手术出血和术后6h的头颅CT复查情况,在术后6-72重新开 始肝素治疗,待出血风险控制后再开始服用新型抗凝药物。
无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老龄化社会时代,患有心梗、脑梗、房颤及心脏瓣膜疾病等心脑血 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同时由于现代介入技术的广泛开展,抗栓 药物治疗已成为临床常规的治疗方法。抗栓药物治疗过程中颅内出 血患者比单纯颅内出血患者预后差,并且病死率和致残率高。
目前,国内对抗栓药物治疗中的颅内出血处置方法相对不规范。 1.抗栓药物治疗的矛盾性;2.涉及多学科专业;3.传统观念认为抗 栓药物治疗情况下手术是禁忌。
无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什么是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
肝素
将APTT延长至正常值的1.5-2.0倍
依诺肝素
1mg/kg 2次/d或1.5mg/kg 1次/d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
用药剂量为每次85 IU/kg,每日2次皮下注射,间隔12小 时。可依据患者的体重范围,按 0.1ml/10kg 的剂量每12 小时注射一次
无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金属支架
药物洗 脱支架
药物洗 脱支架
药物洗 脱支架
建议择期手术 安排在支架术 后6周进行, 需同时继续服 用阿司匹林
建议择期手术 安排在术后612月进行,需 要继续服用阿 司匹林
术后6个月内需 行限期手术, 则建议围手术 期继续服用阿 司匹林和氯吡 格雷
常规口服华法林
第1天 第3、2天 第4天 第5天
无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接受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患者
术前
术后
低分子肝素,术前最后一次注射时应 经给予半量,且在术前24h进行
普通肝素,术前最后一次注射应在术 前24h进行
中小手术术后6-48h即可恢复应用肝素 治疗
对于手术创伤大、出血风险高的患者, 术后给予时间可推迟至72h或凝血功能 稳定后
3
联合维生素K治疗。在给予单剂量维生素K10mg静
脉注射后,按10-15ml/kg给予静脉输注FFP。
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
2h内
对已经进行气管 插管或气道阻塞 风险小的患者应 用活性炭(50g)
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无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什么是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
肝素
5000IU 2次/d
依诺肝素
30mg 2次/d或40mg 1次/d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
4100 AXa IU(0.4ml) 1次/d
无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服用新型抗凝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
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的管理
Contents
1
无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2
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3
神经重症患者VTE预防
4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常见抗凝药物
常见抗凝药物
常见抗血小板药物
无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口服华法林
低风险患者
房颤患者CHADS2评分 <2分、华法林治疗时 间大于3个月的未复发 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术后
根据手术出血和术后 6h头颅CT复查情况, 在术后12-24h重新开 始肝素治疗。
术后
出血风险高的手术, 可延迟到术后48-72小 时再重新开始肝素治 疗。待凝血功能稳定 后再开始服用抗凝药。
无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口服华法林高风险患者
手术
桥接治疗
第0天
评估INR值 皮下注射治疗剂量的低分 子肝素2次/d或者普通肝素 2次/d或3次/d 停用华法林和肝素治疗
华法林
高度怀疑因颅 内静脉窦血栓 导致的颅内出 血,不建议拮 抗VKA
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华法林(VKA)
停用 拮抗 Text
术前纠正INR<1.4
当脑出血患者同时合 并有症状的或危及生 命的血栓形成、缺血 、肝素介导血小板减 少,或DIC时,要充 分评估风险和获益后 再决定是否拮抗VKA
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发生严重出血者, 可输注单采血小 板或其他止血药 物(如抗纤溶药 物、重组活化凝 血因子Ⅶ)
无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对于急诊或者半急诊手术的患者, 通过多学科会诊决定,尽量采用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治疗, 至少采用阿司匹林治疗
不建议使用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 替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来预防 药物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
华
推荐单剂量维生素K10mg静脉注射,如果在给予
法
1
VKA拮抗剂24-48h内,INR依然>1.4,建议再次给
林
予维生素K10mg静脉注射。
还可给予含3种或4种因子的凝血酶原复合物(PCC),
2
不推荐重复给予PCC。新鲜冰冻血浆(FFP)也可以作
为次选的拮抗剂。
如果无法获得PCC或有PCC的禁忌,推荐给予FFP
若需要急诊手术患者,参看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 理的术前抗凝药物拮抗方案
无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一般情况下,对于择期手 术患者,如术前服用阿司 匹林或氯吡格雷,建议停 药至少5d,最好10d; 如患者术后无明显出血征 象,术后复查头颅CT可, 则24h后可恢复使用。
对于血栓事件中高危的患 者,建议继续应用阿司匹 林至手术;服用氯吡格雷 者则至少停药5天,尽可能 停药10d。
低风险患者
高风险患者
若术中需要凝血功能正常(INR<
第5天:常规口服新型抗凝药 第4天:停用新型抗凝药和肝素治疗
服1.用5)达,比建加议群提,前5肌天酐停清药除,不率需为要30-50ml/m第in3的天:患皮者下,注建射议治术疗前剂5量d的停低药分,子
不桥需接要治桥疗接治疗。
肝素或者普通肝素
第2天:皮下注射半剂量的低分子肝
高风险患者
房颤患者CHADS2评分 >2分、人工机械性瓣 膜、华法林治疗时间小 于3个月的复发的深静 脉血栓形成患者
无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口服华法林低风险患者
术前
若术中需要凝血功能正 常(INR<1.5),建 议提前5天停药,不需 要桥接治疗。若术前12天复查INR仍延长, 可给予口服小剂量维生 素K(1-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