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喷柔性让压支护技术应用与实践

第13卷第6期(总第85期)

2008年12月

煤矿开采

CoalminingTechnology

Voi.13No.6(SeriesNo.85)

December2008

锚喷柔性让压支护技术应用与实践

王兆申1.梁洪光2,孙成2

(1.山东省滕东生建煤矿,山东滕州277521;2-山东省滕州监狱,山东滕州277521)

[摘要]针对滕东生建煤矿大埋深裂隙发育围岩巷道支护问题,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原因,进而指出了原有支护体系的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柔性让压支护技术措施,即先采用锚网喷一次支护,充分利用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允许围岩适度变形,实现有控制让压,待围岩压力适当释放、变形稳定后再进行二次支护。经现场实践证明,这种支护方式对于大埋深裂隙发育围岩巷道支护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控制巷道的变形破坏。

【关键词】大埋深;裂隙发育围岩;锚喷支护;柔性让压

[中图分类号]TD3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225(2008)06-0039433ApplicationandPracticeofFlexibleandYieldingSupportingwith

AnchoringandShotcreting

滕东生建煤矿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境内,矿井主采下二叠统山西组3下煤层,埋藏深度为800—1200m。滕东矿首采区集中胶带下山布置在3下煤层底板细砂岩中,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型,净跨度为4.7m,净高度4.0m,拱高2.5m,墙高1.5m。首采区集中胶带下山施工至约450m处遇见一落差7m的正断层,受此断层影响,首采区集中胶带下山所处的巷道层位变为泥岩,层理、节理裂隙发育。由于埋藏深、地应力大及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的影响,首采区集中胶带下山矿压显现剧烈,严重威胁着施工安全及今后的正常使用。为此,本文进行了胶带下山围岩破坏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锚喷柔性让压支护改进措施。

1变形破坏特征及原因分析

1.1巷道支护参数及施工工艺

采用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使用4)20mm×2200mm高强扭矩应力锚杆,间排距为1000mm×1000mm;锚索为西15.24ram×6000mm,排距为3000mm,每排3根,拱顶、两肩窝各l根。使用枷.5ram钢筋网,喷射120mmC20砼。

采用一掘一喷,即每班爆破后首先打锚杆、挂网,初喷紧跟迎头,初喷砼厚度不小于30—50mm,锚索滞后3—5m,复喷砼滞后20—30m的距离,复喷至设计厚度120mm。工作面破碎时先初喷再打锚杆、挂网。

1.2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原因分析

现场采用十字基点法对巷道顶底板、两帮移近量及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了观测。巷道变形量观测情况见表l。

表l巷道表面移近量及移进速度

阶段响/d旅腿/粥mm嚣等。謦警蠹孺d!

由宏观观测及表l所得数据,可得出首采区集中胶带下山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原因:

(1)巷道初始变形速度快,变形持续时间长。迎头掘过后的1—5d之内变形速度最快,之后变形速度逐渐变缓。巷道变形持续的时间较长,在迎头掘过之后较长时间内,巷道一直有变形,20d后基本趋于稳定。这主要是由于在大埋深条件下,岩体力学性质状态发生变化造成的。在浅部低应力状态下,岩体一般处于弹性状态,岩体变形表现为瞬时性,破坏形态多表现为脆性破坏,即变形在外部力源扰动下,瞬时完成;而在大埋深高应力状态下,岩体力学状态由弹性向塑性转变,变形则由脆性转变为延性,表现为变形的时间效应。

(2)由表1可以看出,顶底板移近量明显大于两帮移近量。一次支护后30d,顶底板的移近量合计为108mm,两帮移近量合计为56mm,顶底板移近量约为两帮移近量的2倍,而且顶底板移近量

【收稿日期]2008—07—21

[作者简介】王兆中(1970一),男,山东滕州人。工程师,现任山东省滕东生建煤矿总工程师。

39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