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3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人教版习题精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人教版习题精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人教版习题精选六十五第1题【单选题】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学者将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型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源型缺水。

下列城市中,水源型缺水严重的是( )A、青岛B、杭州C、广州D、喀什【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生物措施— ______,植树种草,______;工程措施—修建水库,______,淤地坝;农牧业措施—______,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舍饲养畜。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主要采取______、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及______等措施。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要解决淡水紧缺对策:修筑水库;开渠引水;______;废水处理再利用;______;人工降雨。

农业上,______,发展节水农业;工业上,______;实行污水资源化;发展清洁生产。

【答案】:【解析】:第6题【综合题】“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

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数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中国耕地不断减少,如2003年耕地净减少253.74万公顷。

用地理知识分析造成耕地减少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

【答案】:【解析】:第7题【综合题】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研究思路:信息材料:该区域景观及气候资料图。

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为充分发挥该地区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该区域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本区域时,发现该区域面临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

新人教版选修6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3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3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练习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后综合提能力一、单项选择题20世纪5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以后,对库区周边的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水量锐减,现在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

据此,回答1~3题。

1.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A.下游蒸发旺盛B.上游过度引水灌溉C.气候异常变化D.下游缺少植被保护解析:选B 塔里木河下游出现的缺水现象主要是由于上游过度农垦,大量引水灌溉所致。

2.塔里木河流域合理的整治措施有( )①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严禁使用河水②建立防治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早期预警系统③大力开采地下水,保护地表水④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D 严禁使用河水是不现实的,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的枯竭。

3.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引发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A.库区生态系统消失B.地下水位上升C.水库的防洪功能丧失D.加剧了该地区的荒漠化解析:选D 该地区的绿洲因缺水而退化,荒漠化加剧。

读下图,完成4~5题。

4.关于我国耕地结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越来越多B.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C.灾毁耕地面积总体趋势是增多D.建设用地面积总体趋势是减少解析:选B 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减少的状况有随时间推移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生态退耕对耕地减少影响最大,灾毁耕地总体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建设用地总体变化不大。

答案应选B。

5.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酸雨②水土流失③土地荒漠化④臭氧层破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C 土地生态建设的主要目的有防治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酸雨、臭氧层破坏与生态退耕的联系较小。

答案应选C。

下图所示区域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结合该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6~7题。

人教版2019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练习选修6

人教版2019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练习选修6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教材第49页图3.17图表分析:农业是用水较大的产业,节约农业灌溉用水潜力较大。

从图中文字表述可以看出,三种灌溉系统的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滴灌、旋转式喷灌、重力流动式灌溉,所以从节流角度看,滴灌、旋转式喷灌是农业灌溉的发展方向。

(二)教材第50页活动活动提示:该活动是一个实践活动,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现状,了解学校日常生活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

同时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材第52页案例案例分析:首先找到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上喀斯特地貌、地表土层很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人类不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过度砍伐树林,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陡坡等,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基岩暴露地面,导致石漠化。

(四)教材第53页思考本题首先要了解土地退化的类型,即土壤侵蚀、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等。

不同的地区土地退化的类型不同。

例如,半干旱、干旱的草原,土地退化以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为主;降水集中,土质疏松的地区以土壤侵蚀为主;半干旱农耕区,以土壤次生盐渍化为主,因此,不同地区的学生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问题。

防治土地退化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除此之外,应注意土地退化与贫困问题间的关系,把防治工作和消除贫困结合起来;还有法律法规政策的健全是这一系列措施的法律保证。

学业达标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共同问题有( )①水资源更新速度快②利用率过高③水污染严重④土壤盐渍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河流径流量较小②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③灌溉用水量大④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而我国图示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在40%以上,甚至高达90%,因此存在过度利用的问题,再加上图示地区蒸发旺盛,易引起土壤盐渍化。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课时同步练习: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课时同步练习: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2.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耕地后备不足B.水资源浪费严重C.人均土地面积少D.缺水问题突出1.A 2.D [第1题,我国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对比,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且南北差异大,对应a;北方土地多,耕地多,南方人口多,但差异较小。

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由于北方水少,耕地多,农业用水量大,容易造成水资源短缺,缺水问题突出。

]复种指教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如图示意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1998年和2012年耕地复种指数。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湖北B.吉林C.山东D.江苏4.浙江省耕地复种指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非农产业发达B.耕地面积减少C.作物单产减少D.山地面积广阔5.提高河南省耕地复种指数的有效措施有( )①加大惠农力度②扩大垦荒规模③实施休耕轮作④增加科技投入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3.B 4.A 5.C [第3题,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从图中可以看出,M省级行政区的复种指数不超过100%,说明该地农业生产熟制最多只能一年一熟。

选项所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湖北位于亚热带地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复种指数会高于100%;吉林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复种指数最多100%;山东位于暖温带地区,农作物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复种指数会高于100%;江苏复种指数也会高于100%。

第4题,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地理人教版高二选修6练习:3.3_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_word版含解析

地理人教版高二选修6练习:3.3_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_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基础夯实由于世界人口继续增长,经济继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世界水资源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有必要通过开源和节流措施逐步解决缺水问题。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属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节流措施是()。

①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③海水淡化④改进农业灌溉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中既属“开源”又属“节流”的是()。

A.海水淡化B.开渠引水D.污水资源化2.D1题,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开源和节流两种措施。

开源主要包括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合;节流主要包括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等。

海水淡化属于开源措施。

第2题,污水资源化也就是将原来不能利用的污水经过净化处理成为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所以属于“开源”;原来的淡水资源利用后被污染,在经过净化处理后再利用,节约了用水,又属“节流”。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第3~4题。

3.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温室效应4.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4.B3题,由土地资源构成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宜农土地只占本地区土地资源的12%,宜林土地占54%,宜牧33%;但是由土地利用结构图可以看出,该地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0%,林地占18%,草地占20%,说明植被破坏严重。

江南丘陵地区降水量多,植被遭到破坏,易引起水土流失问题。

第4题,要解决江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问题,应退耕还林还草。

5.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6.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6.B5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地降水集中在7~9月份,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季节分配不均的特点;气候6题,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高中地理】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高中地理】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教材第49页图3.17图表分析:农业是用水较大的产业,节约农业灌溉用水潜力较大。

从图中文字表述可以看出,三种灌溉系统的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滴灌、旋转式喷灌、重力流动式灌溉,所以从节流角度看,滴灌、旋转式喷灌是农业灌溉的发展方向。

(二)教材第50页活动活动提示:该活动是一个实践活动,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现状,了解学校日常生活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

同时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材第52页案例案例分析:首先找到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上喀斯特地貌、地表土层很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人类不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过度砍伐树林,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陡坡等,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基岩暴露地面,导致石漠化。

(四)教材第53页思考本题首先要了解土地退化的类型,即土壤侵蚀、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等。

不同的地区土地退化的类型不同。

例如,半干旱、干旱的草原,土地退化以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为主;降水集中,土质疏松的地区以土壤侵蚀为主;半干旱农耕区,以土壤次生盐渍化为主,因此,不同地区的学生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问题。

防治土地退化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除此之外,应注意土地退化与贫困问题间的关系,把防治工作和消除贫困结合起来;还有法律法规政策的健全是这一系列措施的法律保证。

学业达标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共同问题有( )①水资源更新速度快②利用率过高③水污染严重④土壤盐渍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河流径流量较小②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③灌溉用水量大④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而我国图示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在40%以上,甚至高达90%,因此存在过度利用的问题,再加上图示地区蒸发旺盛,易引起土壤盐渍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 (共30张ppt)

2、下列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中既属于“开源”
又属于“节流”的D是:
A 海水淡化
B 开渠引水
C 改进灌溉技术 D 污水资源化
3、下列属于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的是
( C)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次生盐渍化
D.石质荒漠化
4、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A )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面上升 ④酸雨危害



提高土地利用率



提高耕地质量
(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 土地退化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
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 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2、表现:
⑴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土地荒漠化
⑵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⑶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案例1:
东北地区是世界闻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1956年国家 组织开垦北大荒,北大荒一举成为了我国的北大仓。初肯 时黑土层深达0.6-1米,50多年后的今天北大仓却因大量 水土流失变得沟壑纵横。黑土层几乎薄了一半,一些地方 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个别地方甚至 已成为遍布沙石的不毛之地。 有关专家称,如果任其流 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北大仓”有可能退化 成名副其实的“北大荒”。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1)以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2)到21世纪中叶,随着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 还将减少
中国耕地不足的形势严峻,耕地不足已是我国资 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
2、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具体措施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作业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作业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教材第49页图3.17图表分析:农业是用水较大的产业,节约农业灌溉用水潜力较大。

从图中文字表述可以看出,三种灌溉系统的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滴灌、旋转式喷灌、重力流动式灌溉,所以从节流角度看,滴灌、旋转式喷灌是农业灌溉的发展方向。

(二)教材第50页活动活动提示:该活动是一个实践活动,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现状,了解学校日常生活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

同时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材第52页案例案例分析:首先找到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上喀斯特地貌、地表土层很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人类不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过度砍伐树林,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陡坡等,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基岩暴露地面,导致石漠化。

(四)教材第53页思考本题首先要了解土地退化的类型,即土壤侵蚀、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等。

不同的地区土地退化的类型不同。

例如,半干旱、干旱的草原,土地退化以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为主;降水集中,土质疏松的地区以土壤侵蚀为主;半干旱农耕区,以土壤次生盐渍化为主,因此,不同地区的学生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问题。

防治土地退化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除此之外,应注意土地退化与贫困问题间的关系,把防治工作和消除贫困结合起来;还有法律法规政策的健全是这一系列措施的法律保证。

学业达标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共同问题有()①水资源更新速度快②利用率过高③水污染严重④土壤盐渍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①河流径流量较小②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③灌溉用水量大④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而我国图示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在40%以上,甚至高达90%,因此存在过度利用的问题,再加上图示地区蒸发旺盛,易引起土壤盐渍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 (共22张ppt)

材料三:隧道施工以前这里的地下水和地 表水是非常丰富的,隧道开挖以后水源急 剧减少,旱季时枯竭,梧桐树、芭蕉树生 长缓慢,水田变成了旱地。鱼、青蛙等动 物急剧减少。
危害:
制约经济发展; 破坏生态坏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引发社会冲突;
探究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阅读某岛屿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均降水量为 1050mm ,降水相对集中在夏季,蒸发量为 1695mm ,面积约 151.7 平方千米 ,人口约 91 261 人,农业以种 植高粱为主,旅游业发达。 材料二 该岛屿简图
材料二: A:这条路又弯又窄,好难得走哟!也,这下面还有华蓥山隧道诶 B:是得嘛,这就是G85高速华蓥山隧道,修了这条隧道,中华山 上面的村民日常饮用水短缺,需要政府每天用水车送水。曾经作 为静观镇的水源地——“三八水库”也干涸了。 A: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岂不是相当的不方便,水资源都短缺了,经 济还能跟得上吗? B:对呀,一般经济条件稍好的,都搬到了静观街上了。
北碚区宣传片 你从视频中看到了哪些自然资源?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 生产和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可再生资源:
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再生, 并继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例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以水资源为例
探究一: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简要分析该岛屿的水资源状况及影响因素。
水资源短缺。 该岛屿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岛屿面积较小,集水面积较小; 人口密度大,需水量大。
2、除修建水库外,请你为该岛屿在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
跨流域调水 海水淡化 废水回收利用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改进灌溉技术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3、土壤侵蚀的防治 (1)土壤侵蚀的原因:
人类经济活动时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 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产生了不利的变化。 (2)防治的总原则:
“防、治、用”相结合,严重的地区,防治工作与 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 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具体措施: ①生物措施 ②工程措施 ③农牧业措施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
1、了解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解决对策。
2、了解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了解土地退化的表现和防治措施。
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否。如果开发利用的强度超过其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就 会退化、解体。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 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 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水土 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 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 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 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 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 动等因素,使干旱、半 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 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 了退化。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世界水资源现状

世界 人口 增长
经济 继续 发展



















2、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①修筑水库、开渠引水 开源 ②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③废水处理再利用 ④海水淡化 ⑤人工降雨等
节流 ①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3章-第3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案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3章-第3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了解解决水资源紧缺的对策。

(重点)2.理解我国土地资源问题及保护措施。

(重点)3.掌握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阅读教材P48~P49,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1)开源: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措施。

(2)节流:①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溉水定额。

②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1)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①农业节水: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②工业节水: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③依法节水: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④生活节水:改变日常消费方式,节约生活用水正误判断:(1)大规模开发地下水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措施。

()(2)海水淡化成本太高,因此该技术没有实际推广价值。

()(3)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能提高对水的涵蓄能力。

()(4)把我国南方水田改为旱田可大大节约农业用水。

()【提示】(1)×地下水应合理开发利用。

(2)×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提高,海水淡化已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投入实际应用。

(3)√进行生态建设,可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对水的涵蓄能力。

(4)×南方水田改旱田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教材整理2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阅读教材P50~P53,完成下列问题。

1.耕地的利用与保护(1)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具体措施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

2.土地退化的防治(1)概念:土地退化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泉,是济南的灵魂。济南老城是泉文化精华的
载体,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涌出,汇为河流湖泊, 在泉涌密集处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人在石 上走,清泉石上流”的旖旎风光。
材料二
济南市区地下水位和泉水流量的动态曲线与降水量、
开采量的关系图。
(1)描述泉涌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 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泉涌量出现这种变化给泉城济南带来的影响。
坏其城市形象,此外,地下水位下降,也会给居民生产
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引发一些环境问题。第(3)题,着眼 点在于增加、保护济南的地下水。
答案: (1)泉涌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地 下水(和地表水)开采量的逐年增加。 (2)影响居民生产生活,制约经济发展;损毁城市形象; 破坏城市环境。 (3)加强补给区(南部山区)的绿化;加强济南市水资源的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合理利用土 地资源等方面的知识。(1)结合图例在图中找到对应土地类型 的分布,再判断其所属的干湿地区。(2)地势等自然条件影响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土地生产力状况。(3)结合当地的自然条
件及人类活动状况来分析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4)经济效益
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答案:(1)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2)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3)风蚀、沙漠侵吞 水蚀,土地次生盐碱化,城市、公交 林业,积极 半干旱地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习题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习题1

地理·选修6(人教版)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涉及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的广大地区。

据此完成1~3题。

1、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A。

改造不稳定径流 B.排干湖泊和沼泽C.大量抽取地下水 D。

跨流域调水解析:排干湖泊和沼泽,大量抽取地下水,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改造不稳定径流是改变水资源时间分布的措施。

答案:D2.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C。

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断流现象D。

减轻淮河的水污染状况解析: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但不能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淮河水污染状况,更不能从根本解决黄河的断流现象。

答案:A3.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A.航运设施工程B.灌溉工程C。

节水工程 D.治污工程解析:东线方案中,由于京杭运河的污染严重,为了保证调水的质量,调水必先治污.答案:D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

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

读图,完成4~5题。

4.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A。

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

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

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

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答案:D5.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

农业生态显著改善答案:C6.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南方多个省区(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基地,为多省的粮源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东北三省与南方三省农业资料比较表式图。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_1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_1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水资源为例》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本节以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为例,探究当下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水资源在高中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较好的巩固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内容中与水资源有关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以水资源为例,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且已经学过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这部分内容,学生学习起来较轻松,容易接受。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3、了解中国水资源现状,列举生活中的一些节水措施;(2)过程与方法目标1、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通过案例,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和解决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爱惜水资源的习惯;2、通过对中国水资源的学习, 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②水资源紧缺的解决对策2、难点: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水资源缺乏》,通过视频内容和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与思考,引出新课题。

(二)【新课学习】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公布导学案课前自主预习部分的答案,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熟悉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不是,如果开发利用的强度超过其自我更新的能力,他就会退化、解体。

【教师活动】板书:一、可再生资源(一)概念(二)必要性【过渡】同学们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已有简单的了解,如何用所学的内容来解决实际案例呢?接下来我们就进行第二环节——课堂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教材第49页图3.17
图表分析:农业是用水较大的产业,节约农业灌溉用水潜力较大。

从图中文字表述可以看出,三种灌溉系统的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滴灌、旋转式喷灌、重力流动式灌溉,所以从节流角度看,滴灌、旋转式喷灌是农业灌溉的发展方向。

(二)教材第50页活动
活动提示:该活动是一个实践活动,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现状,了解学校日常生活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

同时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材第52页案例
案例分析:首先找到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上喀斯特地貌、地表土层很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人类不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过度砍伐树林,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陡坡等,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基岩暴露地面,导致石漠化。

(四)教材第53页思考
本题首先要了解土地退化的类型,即土壤侵蚀、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等。

不同的地区土地退化的类型不同。

例如,半干旱、干旱的草原,土地退化以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为主;降水集中,土质疏松的地区以土壤侵蚀为主;半干旱农耕区,以土壤次生盐渍化为主,因此,不同地区的学生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问题。

防治土地退化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除此之外,应注意土地退化与贫困问题间的关系,把防治工作和消除贫困结合起来;还有法律法规政策的健全是这一系列措施的法律保证。

学业达标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共同问题有( )
①水资源更新速度快②利用率过高③水污染严重④土壤盐渍化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河流径流量较小②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③灌溉用水量大④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而我国图示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在40%以上,甚至高达90%,因此存在过度利用的问题,再加上图示地区蒸发旺盛,易引起土壤盐渍化。

第2题,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人为原因与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河流上中游地区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有关。

答案:1.C 2.D
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对库区周边的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水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

据此完成3~5题。

3.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
A.下游大量引水灌溉B.上游过度引水灌溉
C.气候越来越干旱D.下游缺少植被的保护
解析: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是由于上游过度引水灌溉造成。

答案:B
4.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引发的变化可能是( )
A.库区不再存在生态系统
B.地下水位上升
C.水库的防洪能力丧失
D.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解析:由于水库干涸,水资源减少易造成土地荒漠化。

答案:D
5.塔里木河流域合理的整治措施有( )
A.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严禁上游地区使用塔里木河河水
B.建立防止流域水土流失发生和发展的早期预警系统
C.大力开采地下水,保护地表水
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塔里木河流域的整治措施是针对水资源。

答案:D
近年来,黄土高原推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据此完成6~7题。

6.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的农业经营所带来的影响是( )
A.农业生产结构趋向多元化
B.科技含量减弱
C.趋向机械化
D.趋于自给自足
7.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会导致该区生态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河川淤沙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洪水流量增加
解析:第6题,“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走多种经营之路,有利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

第7题,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可增加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

答案:6.A 7.B
8.下表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9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

读表,完成(1)~(2)题。

(1)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仔细阅读表格可知该区域耕地分布主要从坡度和海拔两方面来描述,答题时要紧扣该两方面,环境问题分析要注意题干要求“增补耕地”,可从增补耕地分布特点分析。

第(2)题,可从工程、法规、管理、宣传等方面答题。

答案:(1)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2)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区域开垦。

能力提升
下图是世界主要城市用水价格比较。

据此完成9~11题。

9.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最有可能发生水资源危机的城市是( )
A.东京B.伦敦
C.北京D.罗马
10.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上调了水价,从政府的角度考虑,其目的是( )
A.促进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控制水污染
D.增加财政收入
11.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修建水库,改变不稳定的径流
B.进行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C.大力发展节水产业
D.大量抽取地下水,扩大灌溉面积
解析:第9题,北京年降水量少,且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且水价最低,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最可能发生水资源危机。

第10题,水价是促进合理利用水资源的
杠杆,提高水价其目的是为了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第11题,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沿海地区可能引起海水倒灌等。

答案:9.C 10.A 11.D
读我国南方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D.地面下沉
13.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解析:由土地资源构成图可知该地山地较多,而由土地利用结构图可知该地开垦力度较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针对这种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退耕还林(草),调整农业结构。

答案:12.B 13.B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泉,是济南的灵魂。

济南老城是泉文化精华的载体,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涌出,汇为河流湖泊,在泉涌密集处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人在石上走,清泉石下流”的旖旎风光。

材料二济南市区地下水位和泉水流量的动态曲线与降水量、开采量的关系图。

(1)描述泉涌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说出泉涌量出现这种变化给泉城济南带来的影响。

(3)为实现泉水常年喷涌,可采取哪些可行性措施?
解析:第(1)题,关键是看图,明确泉涌量曲线,其变化特点很明显,呈下降趋势,究其成因,自然层面(直接原因)是地下水位下降,其根源在于人类对地下水的开采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第(2)题,把握住“泉城”是济南的品牌,是济南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泉少必然会损坏其城市形象,此外,地下水位下降,也会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引发一些环境问题。

第(3)题,着眼点在于增加、保护济南的地下水。

答案: (1)泉涌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开采量的逐年增加。

(2)影响居民生产生活,制约经济发展;损毁城市形象;破坏城市环境。

(3)加强补给区(南部山区)的绿化;加强济南市水资源的统一规划调度和管理;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开采量;节约用水,杜绝水资源浪费现象(宣传教育、发展节水经济);加大保泉执法力度;加大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转化量,提高市区地下水位,促进泉水喷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