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原文及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呼风唤雨的世纪》语文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呼风唤雨的世纪》语文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呼风唤雨的世纪》语文教案一. 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描写科学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古代神话中呼风唤雨的梦想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科学家们在气象、水利、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展示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科学家的工作原理和科学精神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们追求科学的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2.难点:理解科学家们的工作原理和科学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科学家的事迹、相关视频等;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3.学习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学习素材,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跟读。

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科学家们是如何实现呼风唤雨的?请举例说明。

第7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7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教学导航【设计理念】阅读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才能潜沉于文本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

所以,深入文本要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依托。

只有参与才能有更深的体验,更真切的感受,更丰富的收获.参与的态度越积极,对文本的认识就越深刻。

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中,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解题1.同学们,听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你从这个成语最先想到谁?(神仙)2.呼风唤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

出示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读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

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次。

2.读完的同学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简单归纳2~5自然段意)?3.学生交流。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和发现,和古代人类生活对比,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来说明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三、细读理解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的内容。

2.理解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3.掌握课文中生僻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主要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2.生僻词语的学习和记忆。

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暗示和含义。

2.联系课文内容进行思维拓展。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和课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第二步:课文学习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语法结构。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人物性格。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背后的含义和主题。

第三步:拓展延伸1.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拓展课文内容。

2.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步: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知识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1.用一句话总结本课的主题。

2.背诵课文中生僻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3.按要求完成阅读或写作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情况等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老师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课,本课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讲述了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能呼风唤雨的奇人——诸葛亮。

文章通过描绘诸葛亮在战场上的智慧与胆识,展现了他的超人智慧和神乎其技的能力。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智慧和品质。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对诸葛亮呼风唤雨能力的描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说与历史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表达方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理解词句。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段阅读,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诸葛亮的形象。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诸葛亮呼风唤雨能力的理解。

5. 情境体验:学生模拟诸葛亮呼风唤雨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说与历史的关系。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1. 《呼风唤雨的世纪》2. 重点词语:诸葛亮、呼风唤雨、智慧、胆识。

3. 课文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复习课文内容,熟读成诵。

2. 拓展作业:查阅关于诸葛亮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诸葛亮的形象有了深入的理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人教部编版,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以下内容: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领略文章描绘的神奇世界;分析课文的结构与写作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篇以“呼风唤雨”为主题的短文。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本,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科学素养和写作技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语言特色和科学原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举例,以及解释风、雨形成的科学原理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呼风唤雨”相关的实际问题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主题和内涵,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关注世纪宝宝呼风唤雨的神奇能力,以及他如何运用这种能力帮助人们。
(2)学习和运用生字词,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和四字词语。
-对生字词进行认读、理解和记忆,如“呼风唤雨”、“翻云覆雨”等,并能正确运用到口语和写作中。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小型的风车或雨量计,来演示风和雨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呼风唤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设计学案说课【3套】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设计学案说课【3套】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设计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科学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人类的生活状况和20世纪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文章采用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体现出了20世纪人类利用科技取得的非凡成就;为了增强文章语言的生动性,文章还运用设问、引用等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呼风唤雨、发现、发明、科学技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3.体会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如:用词准确,结构严谨,采用多种说明方法等。

同时感受本文在文字表达上的生动性。

4.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信念,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的去学习。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导入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9课。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

(课件示)3.指课题说一说“世纪”“呼风唤雨”的意思你怎么了解的这么详细?(引导查工具书、电脑等)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呢?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思路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1)自由读,检查读。

(2)文中有两个生字大家在书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字形结构。

(出示)师范写“幻,赖”。

三、初步感受科技的力量1.自由读第二段,想一想: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2.(1)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描写了怎样一个人物以及他的事迹和性格特点。

2.能够理解并复述主要情节,体会故事情感。

3.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表达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4.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

2.能够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3.能表达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2.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学鉴赏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入主题。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关注。

第二步:学习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体会语音语调。

2.逐段讲解,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语境。

第三步:阅读课文1.学生课本上读一遍,老师逐段点评。

2.学生齐读,感受整体语感。

第四步:深入探究1.分组讨论,探讨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2.学生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文片段。

第五步:复述和总结1.学生自由复述课文,强化记忆。

2.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1.默写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或段落。

2.配合图片或音频,完成语文听力练习。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

2.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七、反思与评价1.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需求。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7 呼风唤雨的世纪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授课精读课文型时间2 课时1.生疏“唤、技、获”等 12 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 15 个生字。

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学3.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绚烂前景,唤起学目标生宠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究科学的深厚兴趣。

4.搜集科学飞速进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力量。

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绚烂前景,唤起学生教学宠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究科学的深厚兴趣。

重点教学搜集科学飞速进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难点阅读力量。

第一课时1.生疏“唤、技、获”等 12 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 15 个生字。

正教学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目标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具课件预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翻开冰箱取冷【设计意图:由〕分钟饮的时候,当你拨通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题眼入手,让学生在谈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奇特威力。

话中自然融入文本。

】〔出示课件 2〕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便利?3.依据同学答复,教师小结。

〔教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教学〔〕分钟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20 世纪是个奇特的世纪,人类在这 100 年间制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

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宽阔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到底。

〔出示课件 3〕2.同学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3.沟通感受:你觉得 20 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 4〕三、学习生字。

1.出示会认字:〔出示课件 5〕唤技获赖潜亿索奥舶质哲兰形近字识字:唤—换亿--忆素—索质象形识字:获:甲骨文写作“隻”:〔隹,鸟雀〕【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环境来感染学生。

四年级上册 语文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 语文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 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一、说教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开篇便用“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点明主旨,接着通过古代神话与现代科技的对比,强调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

然后具体描述了20世纪的科技发明创造,如程控电话、因特网等,这些发明让人类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最后作者又展望了未来科技的发展,激励人们不断探索创新。

二、说目标1. 认识“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需要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中提到的众多科技发明创造,如汽车、飞机、电视等,通过对这些具体事例的分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技对生活的全方位影响。

- 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例如作比较、举例子等。

例如课文中将“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与“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作比较,突出20世纪科技的伟大成就。

2.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如“呼风唤雨”在文中的含义,它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能够呼唤风雨”,更是指20世纪人类能够运用科学技术创造出许多奇迹,改变世界。

-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如展示科技成果视频、讲述科学家的故事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人教(部编版)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二十世纪科技发展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对科技发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词语理解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呼风唤雨”等核心词语的意义,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此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采用更多生动形象的例子和比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内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科技发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例如:“你认为未来还会有哪些新的科技发明?”
解决方法: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教师引导并总结学生的观点。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课文语言美的感受,学会品味精彩语句。
解决方法:挑选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彩语句,引导学生从修辞、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呼风唤雨’吗?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过什么像‘呼风唤雨’一样神奇的事情?”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科技如何像“呼风唤雨”一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举例:通过课文的上下文,解释“呼风唤雨”的比喻意义,让学生理解其代表的是科技的力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大意,并感受到人类科技进步带来的益处。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内容,把握语言的语调和节奏。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文中的生词和句子进行分析和理解。

4.能够发表自己对新时代科技发展的看法,并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语言的节奏和语气。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通过简单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

2.问答互动:提问学生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看法。

4.朗读练习:让学生进行交替朗读,练习语音语调。

四、教学准备1.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的课本及教辅资料。

2.教师准备的课件或者教学笔记。

3.学生准备的课本、笔记和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做相关知识点复习。

2.利用教具或教材中的图片、视频等展示新课主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新课1.讲解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内容,重点解释生词和难点句子。

2.让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错误。

3.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

4.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步:拓展活动1.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看法,鼓励表达个人观点。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展示对科技发展的思考和探讨。

3.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提到的科技产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第四步: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预习下节课内容,做好相关准备。

六、课堂评价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重点评价学生对课文中科技发展的看法和思考能力。

3.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1.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问题。

2.根据学生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改进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的课文,选自《科学改变生活》一书,作者路甬祥。

文章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是一篇对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好文章。

它按照时间顺序,概述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是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科技成就”主题中的一篇科普知识课文。

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绿线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

2.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体会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4. 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并交流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5. 感受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激发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学难点:1. 让学生体会20世纪的变化之大。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孙悟空会七十二变,能呼风唤雨吗?你们还知道谁会呼风唤雨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课题)2. 出示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有哪些问题?3. 过去人们常常盼望自己能呼风唤雨,现在人们的这个愿望实现了吗?板书:呼风唤雨。

现在人们真的能呼风唤雨了,靠的是什么?板书:的世纪。

人们靠什么呼风唤雨,靠什么创造了呼风唤雨的世纪?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 指名读,正音。

3. 出示生字词,检查自读情况。

4. 交流: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三、研读课文,体会“呼风唤雨”1. 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原文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现在,这句话依然适用。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分类,再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理解课题,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内容,本课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它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文以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本课的教学设计将围绕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素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可能还缺乏全面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同时,学生对于想象力的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了解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它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它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教学难点:对于课文中的想象力和创新性的理解,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获取信息。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阅读。

2.相关科学技术发展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音频资料。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7呼风唤雨的世纪》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7呼风唤雨的世纪》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7呼风唤雨的世纪》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7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以及人们通过科学技术呼风唤雨的能力。

本课通过讲述科学家们的研究和探索,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科学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学生对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历史背景。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感到困惑,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一百年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激发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一百年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以及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案例教学法:以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及教学PPT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资料3.学生阅读理解练习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让学生对这一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呼风唤雨?人类是如何实现呼风唤雨的?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科学技术突破?这些突破是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的?3.操练(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科学技术突破,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文以生动的事例,通俗的语言描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及二战后科学技术的主要发明和发现,如原子弹、计算机、航天技术等,展现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一些具体的科技发展历程和科技产品的原理可能还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主要发展,认识科学家们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课文,了解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主要发展。

2.难点:理解科学家们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科技发展为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的贡献。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相关的科技发展资料。

3.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合作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主要发展,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找出课文中提到的科技发展,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家们的贡献,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选取一个科技发展,深入了解其原理和作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课文以“呼风唤雨”这个形象的比喻,展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科技成果,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科技成果,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提到的科技成果。

2.视频:准备相关的科技发展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呼风唤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然后引出本课的主题,即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课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述一个神奇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故事的情节,启发学生思考和探讨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故事情节。

同时,他们对于科技的概念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词语的掌握和句型的运用上,还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无论…还是…都…”造句。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道理。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道理。

3.学生朗读和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情景图片或视频。

4.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讲述一个神奇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科技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生字词。

让学生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道理。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巩固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表达。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拥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你们会用来做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观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少年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为百姓解除了旱情的动人故事。

本课时主要教学第一部分,即少年发现旱情,决定寻找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呼风唤雨”、“旱情”等。

2. 把握文章结构,理解少年为百姓解除旱情的勇敢行为。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

2. 生字词卡片。

3. 课堂活动用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 老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 老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并理解词义。

3. 老师讲解生字词,学生做好笔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老师总结。

四、深入学习课文1. 学生细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2.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如“呼风唤雨”、“旱情”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老师总结,讲解文章结构。

五、课堂小结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收获。

2. 老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一、导入二、学习生字词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四、深入学习课文五、课堂小结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抄写3遍。

2. 默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3. 预习课文第二部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文章结构。

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内容。

本课选自《中国民间故事》,讲述了呼风唤雨的神奇故事,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想象。

课程旨在通过阅读和理解民间故事,让学生体会语言之美,同时启发学生关注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唤”、“世纪”等生字,理解“呼风唤雨”等成语的含义,能够流畅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全班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成语“呼风唤雨”的寓意及其在文中的具体运用。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理解故事背后的人文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PPT展示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头饰。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风雨交加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谈论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2. 新课导入- 让学生翻开课本,跟读课文录音,注意“唤”、“世纪”等生字的发音。

-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成语“呼风唤雨”的理解。

3. 自主阅读-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用笔画出生字词,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 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准备在全班分享。

5. 全班分享-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思想。

6. 角色扮演- 学生选取故事中的角色,佩戴头饰,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境。

7. 总结与反思-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课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板书设计1. 《呼风唤雨的世纪》2. 重点词语:呼风唤雨、世纪、敬畏自然3. 故事梗概:起因-经过-结果4. 人物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用“呼风唤雨”写一个句子;总结故事的主题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原文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现在,这句话依然适用。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分类,再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理解课题,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幻灯片展示反映不同时代人民生活水平的图片)生活的巨大变化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今天我们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感受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1.读第1、2自然段。

(1)联系上下文理解“呼风唤雨”。

①这个词让你想到谁?(有法术的神仙)②文中谁“呼风唤雨”?靠的是法术吗?③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人类利用科学手段能够有条件地支配自然,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2)“发明”与“发现”有什么区别?(“发明”是指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

“发现”则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2.重点指导第3、4自然段。

(1)指出你读后不理解的地方。

①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a.“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让你想到了谁?他们的哪些本事能反映出这三个词语的意思?b.“愿望”是什么意思?(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c.这些愿望在20世纪还算是人类的愿望吗?用生活实例来回答。

(卫星可看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飞机可以在云中穿梭,宇宙飞船可以到宇宙中遨游……)②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a.这句诗出自哪儿?是什么意思?b.用在这里想说明什么?(说明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3.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加深认识。

(1)从文中找出具体体现科技发展成就巨大的内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2)你还能举出哪些能反映科技成就的例子?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谈谈你明白了什么。

(科学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篇三】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获、赖、潜”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1.学会质疑,在质疑中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获、赖、潜”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3.自读课文,在读中提出问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交流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正确给课文划分层次,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20世纪科技发展成就的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

过渡:同学们,当你们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们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们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们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们知道吗?这一切都是科技的功劳,科技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科技发展、生活变化的文章。

2.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理解课题。

(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3.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讨论,积极说出心中的疑问。

(1)什么是呼风唤雨?(2)是谁呼风唤雨?(3)为什么能呼风唤雨?(4)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5)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什么样的?(6)为什么这个世纪能够呼风唤雨?4.教师相机板书(谁?靠什么?哪个?什么样?为什么?),并总结学生的提问。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文章的相关知识。

路甬祥1942年生,浙江慈溪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任中共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校长。

其作品《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和发明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发现了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的抗生素。

杂交水稻1964年,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寻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从此,中国农业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电视电视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各种型号、各种功能的电视迅速地、奇迹般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形色色的电视把人们带进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

飞机莱特兄弟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一号”,并且试飞获得成功。

这是人类在飞机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

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

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

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教师相机纠正,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写的字:呼唤(huàn) 世纪(jì) 技(jì)术程(chénɡ)度超(chāo)过百亿(yì) 探索(suǒ) 奥(ào)秘日益(yì) 联(lián)系物质(zhì) 任(rèn)何改善(sh àn)会认的字:获(huò)得依赖(lài) 潜(qián)入船舶(bó) 哲(zhé)学兰(lán)花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不懂的地方。

2.引导同桌间交流有问题的地方,教师再结合交流情况讲解重点词语。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预设:在理解这个词语前,教师可先出示神话传说中的一些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呼风唤雨”的意境,然后具体讲解词义。

(2)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

预设:教师可能很难通过实物图片或相关的动作来理解这个词语,那么可以另辟蹊径,通过寻找其近、反义词,在对比中让学生把握词语的意义。

3.指导词语归类。

◆含近义词的:呼风唤雨欢天喜地良师益友漫山遍野丰衣足食◆ABB式:慢吞吞静悄悄阴森森皱巴巴乐呵呵笑嘻嘻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阅读与思考。

A.是什么带来了20世纪的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现代科学技术)B.20世纪,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C.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好处、坏处都有,要全面看待科技成果)预设:引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找出解答问题的关键词句。

(2)合作与交流。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体概括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指明是科学技术造就了这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采用对比和举例的方法,具体阐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新成就。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写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日益美好。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不敢想、甚至无法想的事情在科技的推动下都变成了现实。

今天我们所享受的各种便捷都是科技的功劳。

下节课上就让我们深入课文继续探究,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

小结: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朗读了课文,并合理地划分了层次,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

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