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水的电离复习课件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课件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0d482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1.png)
MnOˉ4 + 4Clˉ + 8H+ == Mn2+ + 2Cl2↑ + 4H2O
经典高考题:判断下列离子是否能共存, 不共存的简述理由。
①NaOH不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H4++HCO3-+2OH-===CO32-+H2O+NH3·H2O
②NaOH过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
3
NaHCO 3 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
2-
+2HCO 3 ===CaCO3↓+CO 3 +2H 2O
Ca +2OH
。
NaHCO 3 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通过典型例子分析,能判断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正误,
并能直接书写离子方程式。
思考讨论
1、连续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步分析叠加法
【思维模型】 可溶性铝盐与强碱反应:
(1)SO2与NaOH反应(可溶性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碱溶液反应)
SO2少量:
SO2过量:
(2)碳酸钠与稀盐酸(多元弱酸盐与稀盐酸反应)
C.[17 海南,6]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 ==4Fe
H22+S↑+
C.[17.11
2017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人教版)课件
![2017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人教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92eca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0.png)
2.电离平衡的特征
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1)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①温度: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右 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 ②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 ③相同离子: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 离平衡向左 移动,电离程度 减小 。 ④加入能与离子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右 移动,电离程 度增大。
溶液 pH 最大 D.相同温度下,1 mol/L HX 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 0.1 mol/L HX
2.(2015·佳木斯一中月考)下列关于一定温度、一定浓度的氨水的说法正确的
是
(
)
A.NH3·H2O 的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溶液呈电中性 B.cH+c·cNNHH+ 43·H2O是个常数
C.氨水促进了水的电离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平衡和水的电离
1.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2.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材知识层面]
1.电离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 电离 的速率和
_离_子 __结 __合 __成 __分 __子 __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
0
0
平衡(mol•L-1): c(HX)-c(H+) c(H+) c(H+)
则:Ka=cHc+ H·cXX -=cHXc2- H+ cH+
由于 Ka 值很小,c(H+)的数值很小,可做近似处理:c(HX)-
c(H+)≈c(HX),则:c(H+)= Ka·cHX,代入数值求解即可。
[典题示例]
1.已知室温时,0.1 mol·L-1 某一元酸 HA 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8.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讲)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8.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讲)](https://img.taocdn.com/s3/m/390fb37943323968001c9244.png)
专题8.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掌握水的电离过程以及离子积常数以及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2、了解PH的定义,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测定pH方法及简单计算。
3、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方法和误差分析。
一、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1、水的电离平衡: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自电离:H 2O+H2O H3O++OH-,简写为H2O H++OH-(正反应为吸热反应)OH-其电离平衡常数:Ka =H2O2、水的离子积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c(H+)与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2)表达式:K w= c(H+)c(OH-)(3)数值:室温下:K w=1×10-14。
(4)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K w增大。
(3)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 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 w不变。
【特别提醒】①水的离子积常数K w=c(H+)·c(OH-),其实质是水溶液中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不一定是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的乘积,所以与其说K w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如说是水溶液中的H+和OH-的离子积常数。
即K w不仅适用于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
不管哪种溶液均有c(H+)H2O=c(OH-)H2O。
②水的离子积常数显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和OH-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酸和碱:酸或碱的加入都会电离出H+或OH-,均使水的电离逆向移动,从而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不变。
(2)温度:由于水的电离吸热,若升高温度,将促进水的电离,[H+]与[OH-]同时同等程度的增加,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增大,pH变小,但[ H+]与[OH-]始终相等,故仍呈中性。
(3)能水解的盐:不管水解后溶液呈什么性,均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不变。
10.30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0.30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https://img.taocdn.com/s3/m/d235296c9b6648d7c1c746e8.png)
第18页 共 151 页
4.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 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将一小块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
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块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 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答案:A
第19页 共 151 页
解析: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应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 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 卡对照。试纸在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待测液被稀释 可能产生误差。
第16页 共 151 页
3.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 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01 mol/L B.0.017 mol/L C.0.05 mol/L D.0.50 mol/L 答案:C )
第17页 共 151 页
解析:设原溶液的浓度为c,则混合后溶液中 c(OH-)=10-2mol/L,即 mol/L,故选C。
解析:pH=11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或盐溶液,若为碱溶液,则抑 制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c(OH-)=1.0×10-11 mol/L;若为盐溶 液,即该盐水解使溶液pH=11,则由水电离出的 c(OH-)=1.0×10-3 mol/L。
第22页 共 151 页
6.(2009·黄冈模拟)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 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 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 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 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________。
《高三化学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_2023年学习资料
![《高三化学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_2023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8e0a49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4.png)
考点1、水的电离-1、水的离子积:-一定温度下,在纯水或任何稀的水溶液中,c-H+·cOH是一个常数-1只 温度影响,与溶质的种类、浓度无关,常-温时Kw=10-14,升温则Kw增大-2cH+和cOH是溶液中所有的 度-3水的电离度
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H,OH++OH--条件-方向(电离程度-CH+-COH-Kw-升温-正移-增大-加 -逆移-减小-不变-加碱-NazCO3-NH.CI-CHCOONH-NaCl-都不变-NaHSO4
溶液酸碱性的判定-请指出下列混合溶液的酸碱性-.1moL1醋酸与1mo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1moL ,SO4与1mo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5℃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25℃
pH的测定:-1酸碱指示剂法:不够精确-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pH值范围-变色的pH范围-HIn-过渡-甲基 -红-黄-3.14.4-酚酞-无色-粉红-8.2≈10.0-石蕊-紫-蓝-5~8-甲基红-4.46.2
结论:两強酸混合:抓住H+进行计算-C1V1+C2V2-①若不等体积混合:先求cH+总=-V1+V2-再求 H。-②若等体积混合,且△pH2:pH混=pH小+0.3
I.强碱与强减混合-[例8]在25℃时,pH值等于9和pH值等于13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H值等于 少?-结论:两強碱混合:抓住O进行计算-C1V1+C2V2-①若不等体积混合:先求cOH总=-再求cH+, 后求pH。-V1+V2-②若等体积混合,且△pH2:pH混=pH大0.3
溶液中水电离出cH+或cOH的大小-①中性溶液:cH+=cOH-②酸溶液:水电离c水H+=C水OH=Kw/ 酸H+-③碱溶液:水电离c水H+=C水OH=KwC减OH-④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H+或OH均是水电 的-如pH=4的NH,CI溶液与pH=10的NaAc溶液中,-室温由水电离出的-CH+=104mol/L与 cOH=10-4mol/L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平衡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5983fe3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b.png)
H2O
H+ + OH-
对常温下纯水进行下列操作,填写下表
条件
酸碱性 平衡移 C(H+) C(OH-) C(H+) Kw
动方向
C(OH-)
大小
加热 中性 正向 增大 增大 = 增大
加HCl 酸性 逆向 增大 减小 > 不变
加 碱性 逆向 减小 增大 < 不变
NaOH
(3)加酸或加碱:抑制水的电离,但 水的离子积保持不变。
解:稀释前:c(OH-)=
=1 ×10-2 mol/L 稀释后: c(OH-) =
=1 ×10-4mol/L
c(H+)=
=
=1 ×10-10mol/L
pH=-lgc(H+) =10 关键:稀释碱溶液相当于稀释OH-
巩固练习
溶液的稀释
①pH=3的稀盐酸加水稀释100倍 ②pH=2的稀硫酸加水稀释100倍
④C (H+) 和 C (OH-) 指水溶液H+ 和OH- 的总浓度
练习1:常温下,0.01mol/L盐酸溶液中 C(H+)、 C(OH-)分别为多少?由水电 离出的C水(H+)、 C水(OH-)分别为多少?
练习2:常温下,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 C(H+)、C(OH-)分别为多少?由水电 离出的C水(H+)、 C水(OH-)分别为多少?
课后作业:
完成P169 考点一练习题,预习考 点二中混合溶液pH的计算。
感谢聆听. 欢迎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稀释后所得 溶液的pH
5
4
③pH=1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 9
④pH=12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100倍 10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讲义(13)-专题三第六讲 电离和水解平衡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讲义(13)-专题三第六讲 电离和水解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8418733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6.png)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讲义(13)专题三 基本理论3-6 电离和水解平衡(一)(1课时,共2课时)【复习目标】1.了解电离度,学会简单计算,能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理解电离平衡常数。
2.能从图像视角判断强弱电解质在稀释、反应条件下溶液中离子浓度、导电性、电离度、pH变化等方面的异同。
3.了解水的离子积、溶液的酸碱性、pH 等概念。
4.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条件、本质、特点和规律,认识影响盐类水解的根本因素是内因,理解外因对盐类水解影响的结果。
【重点突破】1.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实验操作、中和滴定曲线的绘制。
能用数据、图表、符号等描述实验证据并据此进行分析推理形成结论;能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进行评价,提出进一步探究的设想。
2.认识盐类的水解平衡在实际生产、生活以及实验中的应用。
【真题再现】例1.(2023·湖南卷)常温下用浓度为0.0200mol·L -1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0200mol·L -1的HCl 和CH 3COOH 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K a(CH 3COOH)约为10-4.76B .点a :c (Na +)=c (Cl -) =c (CH 3COO -)+ c (CH 3COOH)C .点b :c (CH 3COOH)<c (CH 3COO -)D .水的电离程度:a <b <c <d 解析:根据CH 3COOHCH 3COO -+H +,可近似认为a 点c (H +)=c (CH 3COO -),又a 点pH=3.38,c(H +)=10-3.38 mol·L -1,故K a(CH 3COOH)≈10-3.38×10-3.380.0100=10-4.76,A 项正确;a 点HCl 恰好被完全中和,由物料守恒可得溶液中c (Na +)=c (Cl -) =c (CH 3COO -)+ c (CH 3COOH),B 项正确;b 点溶液pH <7,即以CH 3COOH 的电离为主,即溶液中c(CH 3COOH)<c(CH 3COO -),C 项正确;a 、b 两点溶液呈酸性,水的电离均受到抑制,溶液pH 越小,水的电离受抑制程度越大,c 点酸碱恰好完全中和,CH 3COO -水解促进水的电离,d 点NaOH 过量,又抑制水的电离,故D 项错误。
高三一轮复习-水的电离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水的电离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a1b0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9.png)
例2 室温下, 在 pH =11 旳某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 旳c(OH-)为( )
①1.0×10-7 mol·L-1 ②1.0×10-6 mol·L -1 ③1.0×10-3 mol·L-1 ④1.0×10-11 mol·L-1 A.③ B.④ C.①或③ D.③或④
答案:D
3.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7mol·L-1,则此 时溶液中c(OH-)为______mol·L-1;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 使c(H+)=5.0×10-6mol·L-1,则c(OH-)为______mol·L-1。
4.(2023 年全国高考)如下图表达水中c(H+)和 c(OH-)旳关
系,下列判断错. 误. 旳是( D )。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都有
c(H+)×c(OH-)=Kw B.M 区域内任意点都有 10-6.5
c(H+)<c(OH-) 10-7 C.图中 T1<T2 D.XZ 线上任意点都有 pH=7
2.了解 Kw 应注意:
(1)Kw 只与温度有关,水旳电离过程是__吸__热____旳 过程,故温度升高,H2O 旳 Kw_增__大_____ (2)水旳离子积不但合用于纯水,也合用于稀旳 _酸__碱__盐____水溶液,只要__温_度____不变,Kw 就不变。
Kw=c(H+)·c(OH-)中旳c(H+)、c(OH-)分别是溶液中 H+、OH-旳总浓度。
10-7
10-6.5
4 .水电离产生c(H+)和c(OH-)旳计算
任何溶液中水电离产生旳c(H+)和c(OH-)总是相 等旳。
(1)中性溶液:c(OH-)=c(H+)=10-7 mol·L-1 (2)酸旳溶液——OH-全部来自水旳电离 实例:pH=2旳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旳 C水(H+)=? (3)碱旳溶液——H+全部来自水旳电离 实例:pH=12旳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旳 C水(OH-)=?
2019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课件: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8-1-2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
![2019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课件: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8-1-2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https://img.taocdn.com/s3/m/5386c2f276eeaeaad1f33099.png)
(4)影响因素: ①内因:物质的结构。 ②外因:温度。同一反应,温度一定,K 一定,升高温度, K 值增大,原因是
电离是吸热
过程。
2.有关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以弱酸 HX 为例) (1)已知 c(HX)和 c(H+),求电离平衡常数。 HX 起始: 平衡: c(HX) c(HX)-c(H )
+
H
越强
。相同条件下常见弱酸的酸性强弱:
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 (3)特点:电离平衡常数只与 温度 有关,与电解质的浓度无 关,由于电离过程是 热的,故温度升高,K 增大 ;多元
吸
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K1≫K2……, 所以其酸性主要决定于第一步电离。
+ +
)≈c(HX),则:c(H+)= K· cHX,代入数值求解即可。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c2H+· cCO2 3 1 . H2CO3 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Ka = 。 cH2CO3
(
×
)
2.电离平衡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的相对强弱。 ( √ ) )
温
馨
提
示
基础小题快练
(点击进入)
精讲精练考能 02
重点讲解 提升技能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根据酸碱的电离常数大小可进行以下判断 (1)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 性)越强。如相同条件下常见弱酸的酸性强弱: 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 (2)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的 盐水解程度越小,碱性(或酸性)越弱。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bcbb9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f.png)
C.FeCl3溶液水解显酸性,溶液中c(H+)增大,因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 积是常数,故溶液中c(OH-)减小,因此加入FeCl3溶液可能引起由b向 a的变化,正确;
常温下:
4.水电离出的c水(H+)或c水(OH-)的相关计算 (1)当抑制水的电离时(如酸或碱溶液) 在溶液中c(H+)、c(OH-)较小的数值是水电离出的。具体见下表:
溶液 (25 ℃)
pH=2的盐酸 pH=13的 NaOH溶液
c(H+)/ (mol·L-1)
10-2
10-13
c(OH-)/ (mol·L-1)
方法规律
酸碱溶液混合后酸碱性的判断规律
(1)等浓度等体积的一元酸与一元碱混合的溶液——“谁强显谁性,同强显 中性”。 (2)室温下c酸(H+)=c碱(OH-),即pH之和等于14时,一强一弱等体积混合— —“谁弱谁过量,谁弱显谁性”。 (3)已知强酸和强碱的pH,等体积混合(25 ℃时): ①pH之和等于14,呈中性; ②pH之和小于14,呈酸性; ③pH之和大于14,呈碱性。
4.25 ℃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 mol·L-1的 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 的NH4NO3溶液中,发生 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0∶1010∶109
√B.1∶5∶(5×109)∶(5×108)
C.1∶20∶1010∶109 D.1∶10∶104∶109
D.c点溶液呈碱性,稀释时c(OH-)减小,同时c(H+)应增大,故稀释溶 液时不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错误。
2021届高三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8第26.1讲 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共21张PPT)
![2021届高三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8第26.1讲 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cc191db307e87100f69643.png)
HA是弱酸,酸电离产生的H+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在a→b过程中, 酸被碱中和,溶液中酸电离产生的c(H+)减小,其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减 弱,同时生成的弱酸弱碱盐(BA)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故a→b过程中水 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D项正确。
返回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1)温度一定时,水的电离常数与水的离子积常数相等( × ) (2)100 ℃的纯水中c(H+)=1×10-6 mol·L-1,此时水呈酸性( × ) (3)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 ) (4)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
解析 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吸热,所以温度升高,水的电离 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
(2)在t1 ℃时,测得纯水中的c(H+)=2.4×10-7 mol·L-1,则c(OH-)为 2.4× 10-7 mol·L-1 。该温度下,测得某H2SO4溶液中c(SO42-)=5×10-6 mol·L-1, 该溶液中c(OH-)= 5.76×10-9 mol·L-1。
温度/℃
14
Kw
1×10-1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25<t1<t2,则Kw > (填“>”“<”或“=”)1×10-14,做出此判断的 理由是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增 大,c(OH-)增大,Kw=c(H+)·c(OH-),Kw增大 。
_减__小__ _增__大__ _增__大__ _减__小__
_增__大__ _减__小__ _减__小__ _增__大__
温度
升温 降温
其他:如加入Na
_正__
_增__大__ _增__大__ _增__大__ _增__大__
高三化学总复习课时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高三化学总复习课时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https://img.taocdn.com/s3/m/7237d33867ec102de2bd897c.png)
课时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考点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 H3O++OH-或H2O ⇌ H++OH-。
2.水的离子积常数K W=c(H+)·c(OH-)。
(1)室温下:K W=1×10-14。
(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增大。
(3)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 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以及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增大。
(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不变。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3、Na2CO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不变。
有关K W的两点理解1.K W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
不管哪种溶液均有c(H+)H2O=c(OH-)H2O如酸性溶液中:[c(H+)酸+c(H+)H2O]·c(OH-)H2O=K W碱性溶液中:[c(OH-)碱+c(OH-)H2O]·c(H+)H2O=K W2.水的离子积常数表示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和OH-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探究思考1.常温下,在pH=2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与c(OH-)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对于平衡体系H2O H++OH-完成表格体系变化条件平衡移动方向K W水的电离程度c(OH-) c(H+)酸碱可水解的盐Na2CO3 NH4Cl温度升温降温其他:如加入Na3.求算下列溶液中H2O电离出的c(H+)和c(OH-)。
(1)pH=2的H2SO4溶液c(H+)=________,c(OH-)=________。
(2)pH=10的NaOH溶液c(H+)=________,c(OH-)=________。
(3)pH=2的NH4Cl溶液c(H+)=________。
高三化学复习课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ppt课件.ppt
![高三化学复习课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85977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9.png)
与 c(OH—)总
酸碱性
关系
pH=4 NH4Cl
10-14 10-4
10-4
10-4 10-10
4
>
酸
pH=10 CH3COONa
10-14
10-4
10-4
10-10 10-4 10
<
碱
NaCl 10-14 10-7
10-7
10-7
10-7
7
=
中
影响水电离平衡因素的定量分析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能力 提升
☆(07天津)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H2O
H++OH-;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课前 小测
25℃时, 1、pH=2的溶液中,水电离的c(H+)=
2、水电离的c(H+)=1×10-12mol·L-1,则溶液的pH=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 将KCl、CrCl3两种固体混合共熔可制得化合物X, X中含K、Cl、Cr三种元素,将1.892gX中的Cr元素均
氧化成Cr2O72-,Cr2O72-可以从过量的KI溶液中氧化出 2.667g I2,反应式为Cr2O72-+6I-+14H+==2Cr3++3I2 +7H2O 如取溶有1.892gX的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3 溶液,可得4.52gAgCl沉淀,则表示X组成的化学式为
2007年与2006年考试大纲对比: 在考试内容的第一部分,将“能力和能力的品质”改 为能力要求,删去了思维能力品质的有关内容:敏捷 性(灵活性、针对性、适应性)、严密性(精确性、 科学性、逻辑性、深刻性)、整体性(广阔性、有序 性、综合性)以及创造性等。
第二部分,考试范围及要求部分:
序号
增加的考点
(3)Br2+SO2+2H2O=H2SO4+2HBr (4)SO2的漂白 (5)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5NaBr+NaBrO3+3H2SO4=3Na2SO4+3Br2+3H2O 3S+6OH-=2S2-+SO32-+3H2O 2S2-+SO32-+6H+=3S↓+3H2O
13.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 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 :4,D能分 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 C.X、Y、Z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 素组成的化合物
A.失去1mol 电子
B.得到1mol 电子
C.失去2mol 电子
D.没有电子得失
第32题:下列有关硼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可判断硼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为6 B.在三氯化硼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满足了8电子结构 C.硼元素可以和氢元素结合为氢化物 D.硼元素与氢氧根结合的化合物是一种强碱
加成:丙酮+HCN、乙醛自身加
成、HCHO、C6H5CHO与 CH3CHO等加成(可能3个α -H 都加成)、CH3CHO与格氏试剂 (如CH3CH2MgBr)反应
例3 05年22题.下图中,A、C是工业上用途很广的 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 G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H是一种重要的能源, J是一种耐高温材料,K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
KBr KCl+Br2
KI FeBr2
I2+KCl FeCl3+Br2
SO2+H2O
H2SO4+HCl
3.板块整合知识框图
4.考点综合知识框图
(1)编织知识网络
(2)解无机框图题(例如,利用上述知识网络) 下图中,B、D、E、F、G是氧化物,F、K是氢化物,C、H是日常 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 单质,J是气态非金属单质,O是白色沉淀且B、H、L、M、N、 O中含有同种元素,I是基础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其消费量是常 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图中部分反应物和生 成物没有列出)。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
(4)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 积为________。
第14题:有关S的物质的推断换成有关N的物质的推断(05河南 河北安徽江西卷) 第17题:有关nomex纤维缩聚物换成苏丹红1号分子式的确定和 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5浙江理综卷) 第19题:将“单质X、Y反应生成化合物Z……”换成“Xe与F2反 应,各种生成物在平衡体系内的分压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 (05广东卷)” 第20题:有关pH的问题换成“聚合硫酸铁(PFS)”的实验题 (05上海卷) 问答题部分:第10题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换了一题(05黑 龙江吉林广西卷)
(6)除去Cl2中少量的HCl杂质 HCl中少量的Cl2 氯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CO3、NaHSO3,比较HClO 浓度大小
KClO3+6HCl=KCl+3Cl2↑+3H2O Ca(ClO)2+4HCl=CaCl2+2Cl2↑+2H2O (7)浓NH3·H2O与生石灰、NaOH固体制取NH3 (8)AgCl→AgI→Ag2S
“多羟基醛酮”改为“多羟基醛”
第24题: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而又实用的是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H2 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
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 改为: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从试卷结构看:信息题、环境保护、阿伏加
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离子共存、 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实验基 本操作、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物质的结构与性 质、无机框图题的解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 简单计算、有机合成、化学计算技能等。
例如,有机合成专题
取代、加成、氧化、还原、消去、脱水、酯 化、水解、加聚、缩聚、裂化、裂解等
质量守恒: 适用于化学反应、溶解度计算、稀释过程
电子守恒: 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
物料守恒: 适用于反应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某元素的原子或 离子守恒
电荷守恒: 适用于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的鉴定、物质的量
(浓度)的计算等
(1)酯化 浓硫酸 聚乙烯醇的酯交换
(2)水解 酯、卤代烃水解 NaOH
计算题部分: 第2题:有关“硬水”的问题换成抗击“非典”用药过氧乙酸 的综合题(04四川吉林综合卷) 第10题:有关H2S燃烧问题换成CuO和C粉混合物的计算(04北 京理综) 增加了第12题:计算以下两题时,除必须应用所有给出的数据 外,还各缺少一个数据,指出该数据的名称(分别以a和b表 示),并列出计算式。 (1)在温度为t℃和压力为p Pa的情况下,19.5 g A与11.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固体C 的3.00 L 的D气体,计算生成C的 质量(m)。 (2)0.48 g金属镁与10mL 盐酸反应,计算生成的H2在标准状 况下的体积(VH2)。 缺少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 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填空题部分:第3题 将“ABS工程塑料”改为围绕“聚甲基丙
A. K3Cr2Cl7 C.K3Cr2Cl9
B. K3Cr2Cl5 D.K2CrCl4
例2 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
反应:RO3n- + F2 + 2OH-=RO4- +2 F- + H2O。
从而可知在RO3n- 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4 B.+5
C.+6 D.+7
水解:NH4Cl、CH3COONa、CH3COONH4、 CaC2+2H2O=Ca(OH)2+C2H2 ↑ ZnC2、Al3C4、Mg2C3、Li2C2、Al2S3、 Mg3N2 、PCl3、SiCl4、ICl、Na2O2、 NaH、CaH2、NH5
1.单元结构知识框图
2.物质性质知识框图
CH3Cl、CH2Cl2 CHCl3、CCl4
-Cl
-CH2Cl
NaCl
有机物
HCl
FeCl3 CuCl2
金 属
无机化合物
Cl2
非 金 属
PCl3、PCl5
H2O HCl+HClO
NaOH
NaCl+NaClO
Ca(OH)2
CaCl2+Ca(ClO)2
H2S S+HCl
21.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 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 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 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 (填>或<)
SiC______ Si; SiCl4 ______ SiO2 ⑵ 右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硅晶体中的一个原子, 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硅原子。 ⑶ 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SiCl4 (g) + 2H2(g) Si(s) + 4HCl(g) 该反应的反应热△H = ___________ KJ/mol
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 置
第28题:24 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 20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Cr元 素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6
B.+3
C.+2
D.0
改为: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1molKH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第三册 p.45
(1)为何要求在大、小烧杯间垫满碎泡沫塑料? (2)为什么选用0.55 mol/L的NaOH溶液而不是 0.50 mol/L NaOH溶液? (3)如果近似地认为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是 1g/cm3,且生成的溶液比热容c=4.18J/(g·℃), 请根据有关数据(t1=11.2℃, t2=14.4 ℃ )计算 此次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___________ (4)要想提高中和热的测定值,实验室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P.47书上的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