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与动物中毒的分类

合集下载

兽医学动物中毒性疾病

兽医学动物中毒性疾病
(1)毒物旳分类
1).按起源和性质来可分
外源性毒物
外界物质
(endotoxicants) :
一定条件下 增进
动物机体
内源性毒物(external toxicants) :体内形成
§1 概 论 自体中毒
2).按毒物旳毒理来可分(毒理学分类)
神经毒物、肝脏毒物、肾脏毒物、心脏毒物、血液毒 物、消化毒物、肺脏毒物、全身毒物等
兽医学动物中毒性疾 病
主要内容
§1 概

§2 饲料毒物中毒
§3 有毒植物中毒
§4 霉菌毒素中毒
§5 农药及鼠药中毒
§6 矿物类物质中毒
§9.1 概 论
1、毒物及中毒旳概念 2、毒物与中毒旳分类 3、中毒旳一般原因 4、毒物学基本原理 5、中毒病旳共有症状 6、中毒病旳诊疗要点 7、中毒性疾病旳治疗




— 死
断肠草
人农药中毒:有机磷 有机氟……
帽药物中毒:磺胺 喹乙醇 依维菌素……
真菌毒素中毒: 有毒菌类 黄曲霉毒素……
环境污染及微量元素中毒:铅、铜、钼……
死人帽菌
有毒气体中毒:CO、CO2、H2S…… 动物毒中毒:蛇毒 蜂毒 蝎毒 蜈蚣毒 蜘蛛毒……
日常生活性毒物:某些食物 洗涤剂 防腐剂 灭蟑药…… 军用毒剂中毒:沙林,芥子气等 辐射物质中毒:核武器,X射线等
小剂量毒物是 最佳旳药物,而 大剂量旳有用药
物则是有毒旳。
真正旳毒物
广义上旳毒物
As2O3 增进食欲、加强消化、增强造血机能、增进生长
亚硝酸盐 氢氰酸中毒旳特效解毒药
阿托品 糖 食盐
有机磷中毒时虽大剂量、连续屡次用药,不但无 毒害作用,反有解毒作用

毒物的毒性和分级

毒物的毒性和分级

毒物的毒性和分级毒物是指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毒性是衡量毒物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毒物研究中,毒性可以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种。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短期内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影响。

常用的急性毒性测试方法有LD50和LC50。

LD50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给实验动物灌服毒物的剂量,致使50%的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LC50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将毒物暴露于实验动物的呼吸空气中,致使50%的动物死亡的最小浓度。

LD50和LC50的结果可以用于确定毒物的毒性分级。

我国根据毒物的毒性对其进行了六级分级,分别为高度剧毒、剧毒、有毒、易燃有毒、腐蚀性、刺激性。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毒物的特性和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

1. 高度剧毒高度剧毒的毒性最强,LD50<1毫克/千克。

这种毒物很少使用,主要是一些老鼠和蟑螂药。

高度剧毒毒物可导致呼吸暂停、中毒性心肌病、凝血障碍等病症,对人类和动物都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危害性。

2. 剧毒剧毒的毒性较高,LD50在1-50毫克/千克之间。

剧毒毒物主要是工业和农业用品中的化学品、农药和地下水污染物等。

剧毒毒物在短时间内就可导致中毒,引起症状包括呕吐、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等严重危害。

3. 有毒有毒的毒性次于剧毒,LD50在50-500毫克/千克之间。

有毒毒物主要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化学品和工业用品。

短时间内暴露于有毒毒物会引起中毒,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头晕和视力障碍等。

4. 易燃有毒易燃有毒的毒性与有毒类似,但同时也有引起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常用的易燃有毒物质包括石油、天然气和某些清洗剂等。

易燃有毒毒物对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都有伤害,同时也具有火灾和爆炸风险,一旦造成事故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5. 腐蚀性腐蚀性毒物在接触到皮肤和眼睛时,会造成腐蚀、烧伤等创伤,对皮肤和眼睛具有严重的危害。

腐蚀性毒物还可以导致内脏毒性,损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脏等器官。

6. 刺激性刺激性毒物包括有刺激性的气体、粉尘、烟雾等,它们对皮肤、眼睛、呼吸道等有轻微的刺激性并且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中毒概述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毒物

中毒概述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毒物
四、毒物的分类
(一)按毒物的毒理作用
1、腐蚀毒:对所接触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
如强酸、强碱、酚类。
2、实质毒:吸收后引起实质脏器病理损害的毒物,
如砷、汞、铅等重金属,无机磷和某些毒蕈。
3、酶系毒:抑制特异酶系的毒物, 如有机磷、氰化物等。
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 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以及某些蛇毒。
的抑制而引起,也可由毒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 2、非酶作用:有些毒物或其活性代谢产物与生物体大
分子共价结合而损害DNA、RNA或改变蛋白质性质。 (四)毒物的致敏、致癌、诱变、致畸作用
1、致敏作用 2、致癌作用 3、致畸作用:在母体妊娠的一定阶段,服用某种物质, 其后代可产生畸形。 4、诱变作用
(五)毒物的中毒量和致死量
第六章中毒
第一节 概 述
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 毒物(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
予时,可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 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毒物和非毒物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而只能以 引起中毒的剂量大小相对地加以区别。
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 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因中毒致死者称 为中毒死。
6、如疑为医源性药物中毒,应了解有无错用药物或用 药过量,有无误信民间流传单方、偏方服用有毒的中草 药情况。
7、如为急性职业中毒,特别是多人同时发生,且有较 高死亡率,其危害影响较大。应会同有关部门查明中毒 原因,澄清事故的性质及责任。
8、了解中毒者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在中毒死亡事件发 生前后死者亲属有无反常表现,以及有无其他因果关系。
中毒作用包括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二、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

法医鉴定常识第六章中毒

法医鉴定常识第六章中毒
二、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 中毒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 中毒。介于急性和慢性中毒之间的,称为亚急性中毒。 自杀、他杀及意外灾害事故中毒大多数是急性中毒,且 多发生死亡,有的发展为迁延性中毒。 三、毒物的毒性及其分级 毒性(toxicity)是用来表达一种毒物造成机体损 害的能力,因此根据毒物对人体和动物致死量的大小, 可将毒物的毒性分为5级。 四、毒物的分类 (一)按毒物的毒理作用 1、腐蚀毒:对所接触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 如强酸、强碱、酚类。 2、实质毒:吸收后引起实质脏器病理损害的毒物, 如砷、汞、铅等重金属,无机磷和某些毒蕈。
3、酶系毒:抑制特异酶系的毒物, 如有机磷、氰化物等。 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 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以及某些蛇毒。 5、神经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毒物, 如醇类、麻醉药及催眠药。 (二)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 1、挥发性毒物:采用蒸馏法或微量扩散法分离的毒物, 如氰化物、醇类、有机磷。 2、非挥发性毒物: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的毒物, 分为酸性、碱性和两性毒物三类。如生物碱、吗啡等。 3、金属毒物:采用破坏有机物的方法分离的毒物, 如砷、汞、钡、铬、锌等。
法医学上遇到的中毒,大多数是口服,经胃肠道吸 收,胃内充盈程度及食物性状对毒物吸收有影响。空腹 时吸收快,饱食后吸收慢。蛋白质能与重金属盐类结合 而沉淀。油腻性食物一般减慢毒物的吸收,但某些易溶 于脂类的毒物则促进其吸收。 另外,毒物还可经皮肤(特别是有损伤的皮肤)、 阴道粘膜、膀胱粘膜进入体内。 (二)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其法医学意义
7、有毒植物 8、细菌及霉菌性毒素 五、毒物的毒作用 毒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损害总称为毒作用。原发性毒作 用可以是物理、化学或生理作用,其中生理作用是最重 要的。 (一)物理作用 1、毒物的溶解性能 2、乏氧气体 3、吸附作用 4、放射性物质的辐射作用 (二)化学作用 1、直接作用 2、络合作用

毒物

毒物

毒物分类及诊断资料一览一.毒物的分类:(一)混合分类:1.腐蚀性毒物:以局部腐蚀作用为主要作用的毒物(如:强酸,强碱,酚类,硝酸银,铜盐等)2.金属毒物(实质性毒物):以损害器官组织的实质细胞为主,并产生不同程度形态学变化的金属毒物(如:砷,汞,铅,钡等)3.脑脊髓功能障碍性毒物:进入机体发挥作用后,改变脑脊髓功能而出现中毒症状的毒物(如:巴比妥类,各种麻醉剂,兴奋剂,致幻剂,酒精及大部分毒品)4.呼吸功能障碍性毒物:进入机体发挥作用后,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导致缺氧窒息为主要特征的毒物(如: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亚硝酸盐等)5.农药:如有机磷,有机氮,氨基甲酸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等6.杀鼠剂7.有毒动物和有毒植物8.细菌和真菌毒素:致病微生物产生的毒素。

肉毒杆菌,节菱孢毒素等(二)中国毒物致死与美国差异:美国:止痛药为最常见致死毒物;抗抑郁药物第二位;其他常见毒物依次为:催眠镇静安定药,毒品,心血管药物,酒精,煤气等。

中国:农药,杀鼠剂与有毒动植物中毒常见常见中毒症状及体征可提示的主要毒物:、1.短时间内迅速死亡氰化物,有机磷农药,高浓度一氧化碳或硫化氢吸入等2.神经系统:(1)昏迷:催眠镇静安定药,麻醉药,一氧化碳,硫化氢,酒精,有机磷,氰化物和部分毒品(2)抽搐:番木鳖碱,有机磷,有机氯,氟乙酰胺,毒鼠强,异烟肼,局部麻醉剂,马桑,莽草实等(3)瘫痪:可溶性钡盐,肉毒杆菌毒素,一氧化碳,正己烷,乌头,蛇毒,河豚等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和体征可能由于强酸强碱,金属盐类,有机磷,磷化锌,氟化物,多种有毒动植物等引起4.呼吸系统:(1)呼吸加快:颠茄类,番木鳖碱,咖啡因,甲醇,刺激性气体等(2)呼吸减慢:阿片,海洛因,一氧化碳,催眠药,酒精,豆薯子等(3)肺水肿:刺激性气体,安托,有机磷等5.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等可由乌头,氟乙酰胺,夹竹桃和心血管系统药物等毒(药)物中毒引起6.泌尿系统:少尿或无尿可由升汞,四氯化碳,磷化锌,砷化氢,磺胺,蛇毒,鱼胆,斑蝥,雷公藤,关木通和其他金属盐类毒物引起7.血液: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可由敌鼠钠盐,溴敌隆,大隆,蛇毒,肝素等引起8.皮肤黏膜:(1)发绀:亚硝酸盐,氯酸盐,硝基苯,苯胺等(2)黄疸:磷化锌,四氯化碳。

中毒

中毒

脑运动受累,出现共济失调现象。重度中毒时延髓血管运
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抑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呼吸中枢 麻痹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乙醇中毒血液浓度为 100mg/100ml ,致死血浓度在
400~500mg/100ml 。有潜在疾病或其他毒物协同作用时, 酒精的致死量会减小。
2.尸检所见
颜面潮红,眼睑水肿,全身各器官充血、水肿及点、
四、农药中毒
农药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
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 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有剧毒类的甲拌磷(3911)、内吸 磷(1059)、双硫磷(1605)等;高毒类的久效磷、甲胺磷、 敌敌畏等;中毒类的乐果、敌百虫等和低毒类的杀虫畏、 马拉硫磷(4049)等。
1.中毒机制及症状
性中毒之间)和慢性中毒(3个月)。
五、中毒的死亡方式 1. 自杀中毒
2. 他杀中毒
3.意外中毒
4. 其他可能涉及法医学鉴定的中毒:药物滥用、食品污染、
水源污染、空气污染、职业性接触毒物。
第二节 常见毒物中毒
一、乙醇中毒 1. 中毒机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当乙醇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时,皮质下中枢、脊髓及小
2.常见毒品类型
(1)阿片类:包括吗啡、海洛因、可待因、美沙酮等。
(2)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可卡因、苯丙胺、甲基苯丙胺等。
(3)大麻:包括印度大麻、大麻醇等。
(4)致幻剂:如二乙麦角酰胺(LSD)等。 (5)毒品的替代药、添加剂和溶解剂:如盐酸二氢埃托啡。 3.吸毒的方式 口服、咀嚼和吮吸、吸入;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
上一般是按毒物的来源、用途、毒作用机制进行混合分
类。
常见的毒物分9类: 1.腐蚀性毒物

关于毒的知识

关于毒的知识

关于毒的知识一、毒的定义和分类毒,是指一种能够对生物体造成损害、危害或死亡的物质或物质组合。

毒根据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化学毒素:包括有机和无机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农药、酒精等。

这些物质能够破坏生物体的细胞结构或功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2. 动植物毒素:由动植物体内分泌的具有毒性的物质,如毒蛇的毒液、毒蕈的毒素等。

这些毒素通常是动植物为了自我保护而产生的,能够直接攻击生物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引发严重的生理反应。

3. 放射性毒素:由放射性物质辐射产生的有毒物质,如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废弃物等。

这些物质能够直接破坏生物体的细胞和基因结构,导致癌症、遗传性疾病等。

二、毒的危害和预防1. 毒的危害: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可以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常见的毒的危害包括呼吸困难、昏迷、出血、器官衰竭等。

此外,长期接触毒物还可能导致慢性病、免疫功能下降、生殖系统损害等问题。

2. 毒的预防:为了防止毒的危害,我们需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加强环境管理,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和污染;(2) 确保食品安全,避免食用含有农药残留或有毒物质的食物;(3)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毒面具等,保护自身免受化学物质的侵害;(4) 合理使用药物,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

三、毒品的危害和预防毒品是一种具有成瘾性和危害性的物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毒品的危害,我们需了解以下内容:1. 毒品的危害:毒品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理状态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成瘾、心理问题、生理健康下降等。

同时,毒品的滥用还会导致犯罪行为、家庭破裂、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2. 毒品的预防:为了杜绝毒品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加强毒品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2) 增加执法力度,打击毒品生产、贩卖、吸食的行为;(3) 加强社会福利和心理治疗,为毒品成瘾者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4)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的毒品管控体系。

兽医内科学第七章动物中毒病

兽医内科学第七章动物中毒病

最小致死量〔MLD〕或最小致死浓度〔MLC〕
mg/kg体重。
最大耐受量〔LD。〕或最大耐受浓度〔LC。〕 禽类:
mg/kg饲料;
〔三〕 1、毒物的性质〔毒物的构造、性状〕 影响 2、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量、速度 因素 3、动物的个体特性和机能状态
鱼类:毒物 的水浓度, 即ppm表示。
四、中毒 途径
亚急性 --慢性
消化不良—前胃缓和:数日间腹泻,粪便灰黄稀软 或水样,混黏液,带酸臭味。伴发瘤胃炎、肠炎。 结膜潮红,呼吸加快,脉搏增数。
六、临床病理学变化
1、血液浓稠,PCV升高。RBC和Hb增多,WBC下降 。
血 液 学
2、血液碱贮下降,血液pH下降〔7.0左右 〕 3、血液乳酸含量明显升高〔40~80mg/100ml〕。
慢性中毒
新生幼畜甲状腺肿
二、Atiology
1、采食富含氰甙的植物或饲料 2、误食氰化物 3、投毒
植物含HCN>200ppm可中毒,HCN致死量1~2mg/kg。牛羊敏感
三、pathogeny

氰糖酶

HCN
细胞色素氧 多量 化酶Fe3+
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
细胞色素失去传递电子功能
氧化磷酸化过程受阻
瘤胃食滞〔积食〕: 瘤胃内容物; 血、尿、瘤胃液检验
六、Treatment
脱水体征;
治疗 原那么
1、 彻底去除有害〔毒〕的瘤胃内容物; 2 、及时纠正酸中毒和脱水——补碱补液; 3、 逐步恢复胃肠能。
补碱 补液
R:5% NaHCO3 750~1500ml 0.9% NaCl 1000ml 20% 安钠咖 10~20ml 地米 30mg 林格氏液 2000~3000ml

简述有毒物质的分类

简述有毒物质的分类

简述有毒物质的分类
有毒物质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毒性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化学性毒物和生物性毒物两大类。

化学性毒物是指由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例如药物、工业毒物、军用毒物等。

生物性毒物则是指动物性毒物(如蛇毒、河豚毒等)和植物性毒物(如苦杏仁、毒蘑菇等)。

另外,有毒物质还可以根据其自然存在还是人工合成来进行分类。

自然有毒物质是指那些在自然环境中自然存在的,而非人工合成的有毒物质,如氰化物等。

人工合成有毒物质则是指那些由人类通过化学反应等方式合成的有毒物质,如有机磷化合物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毒性的性质、作用机制、对人体危害程度等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毒性的性质,可以将有毒物质分为腐蚀性毒物、致癌性毒物、突变性毒物等;根据作用机制,可以将有毒物质分为神经毒性物质、血液毒性物质、肝脏毒性物质等;根据对人体危害程度,可以将有毒物质分为剧毒物质、高毒物质、中毒物质、低毒物质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毒物质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分类方式可能存在交叉和重叠。

同时,由于毒性的复杂性,一种物质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毒性特征。

中毒总论

中毒总论

三.中毒机理
毒物种类不同,中毒机理也不一致。 1、局部刺激、腐蚀作用:强酸、强碱。 2、缺氧:CO、氰化物 3、麻醉作用:吸入性麻醉剂 4、抑制酶活性:有机磷农药 5、干扰细胞或细胞器生理功能:四氯化碳 6、受体竟争:阿托品
四.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1、毒物的理化性质: 2、个体的易感性:
[临床表现]
3、导泻:加快毒物排泄 常用硫酸钠或硫酸镁。 (二)、清除皮肤、眼内、伤口上的 毒物
三、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1、利尿:静脉补液或给予利尿剂 2、人工透析: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中毒12h以内效果 好。 适应证: (1)可透析毒物中毒,毒物吸收后水溶性强,血浆蛋白结 合率低,半衰期长。 (2)血中毒物浓度高,病情严重,一般治疗无效。 (3)中毒后发生肾功能不全。 腹膜透析:用于苯巴比妥、水杨酸、甲醇、乙二醇、茶碱 中毒;脂溶性强的毒物如短效巴比妥、异眠能和有机磷杀虫 剂透析效果不好。 血液透析:氯酸盐、重铬酸盐中毒引起急性肾衰竭时应行 血液透析。
(二)烟碱样症状
也称N样症状。是由于大量乙酰胆碱作用于运动 N终板及交感N节前纤维所致。 1、肌束颤动:甚至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 常从小肌群开始,如:眼睑、面部、舌肌,逐渐 发展至全身。表现为全身紧束感、压迫感。 2、肌无力或瘫痪。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3 、交感 N 节兴奋:可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4、休克:当血管运动中枢麻痹时,血压非但不 高反而下降,导致休克。
O—R
X—P O—R、 R和R----为烷基、芳基、羟胺基或其它基团 X-由于取代基的不同,其毒性相差很大。按毒 性的大小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剧毒类:甲拌磷、内吸磷、对硫磷 二、高毒类:敌敌畏 三、中毒毒类:乐果、敌百虫 四、低毒类:马拉硫磷

生物学中的环境毒理学知识点

生物学中的环境毒理学知识点

生物学中的环境毒理学知识点生物学中的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在环境中接触到的化学物质所产生的毒性效应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机制和评估,并研究如何减少或消除毒理效应。

本文将介绍一些环境毒理学的知识点。

一、毒物的分类1. 有机毒物和无机毒物:有机毒物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农药、柴胡酮等;无机毒物是无机物质,如重金属(铅、汞)、酸碱等。

2. 急性毒物和慢性毒物:急性毒物是在短时间内接触下产生急性毒性的物质,如氰化物;慢性毒物是长期接触或低剂量接触下产生慢性毒性的物质,如苯等。

二、毒性评估1. 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毒物通过吸入、经皮肤吸收、摄入等途径进入生物体后,会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这些过程直接影响毒物的毒性程度和持续时间。

2. 毒物对细胞的作用机制:毒物可以对细胞和器官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性作用,如损害细胞膜、干扰细胞代谢等。

3. 毒性评估方法:毒性评估是判断化学物质毒性及其潜在危害的过程。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实验动物模型、细胞毒性实验和体外试验等。

三、环境毒理学的应用领域1. 环境污染监测:环境毒理学可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污染情况,对于发现和评估潜在的污染源及其对生物体的危害起到重要作用。

2. 毒性评估与风险评估:环境毒理学可以对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进行毒性评估,并结合暴露评估,综合判断其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

3. 毒物治疗与防护:环境毒理学还涉及对毒物中毒的治疗和防护措施的研究,寻找相应的解毒剂及防护手段。

四、环境毒理学的挑战与前景1. 多因素交互作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需要考虑到化学物质之间、化学物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因素对化学物质毒理的调节作用。

2. 系统毒理学的发展:系统毒理学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将多学科知识相结合,从分子水平到整体水平,全面了解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影响。

3. 毒性预测与替代方法:为了减少动物实验的使用,环境毒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替代方法,如体外试验、计算机模拟等,以更准确地预测化学物质的毒性。

中毒

中毒

代谢症状
低钾:棉籽油中毒
低血糖:磺胺中毒 胰岛素 酸中毒:甲醇中毒 水杨酸
眼、耳
瞳孔散大
阿托品类及抗胆碱药、曼陀罗类植物、抗组胺 药、拟肾上腺素药、肉毒、氰化物、乙醚等
瞳孔缩小 阿片类、有机磷、拟胆碱药、巴比妥类、烟碱 视力下降 甲醇、硫化氢等 羞光、流泪、疼痛 刺激性气体、催泪、腐烂性毒剂 色视 洋地黄(绿黄视)、硫化氢(彩色环) 耳鸣、耳聋 氨基糖甙类、水杨酸盐、奎宁、奎尼丁
安定(氟马西尼) 异烟肼中毒--维生素B6
对症支持治疗
大多数毒物无特效解毒药。对症 治疗十分重要。 昏迷、中枢抑制、脑水肿、抽搐 肺水肿、呼吸衰竭 心律失常、休克 消化道出血 急性肝肾损害 感染、高热等
预 防
加强宣传 加强毒物管理 预防化学性事物中毒 防止误食毒物或用药过量
(三)特殊检查 毒物分析对诊断有较强的特异性,但敏 感性低。 有条件时,应从容器、剩余的食物、毒 物或药物、染毒的空气、中毒患者的排 泄物、洗出胃液,及患者的血液、尿样、 大便及其它可疑物品中留取标本,进行 毒理学分析测定。 设计司法纠纷的事件,毒物监测机构应 有资质
中毒的诊断
病史询问 临床表现 寻找盛器 中毒地点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2.按性质分: 自杀性:安定、农药等 事故性:工厂气体泄露等,误服 环境污染:工厂有害气体或废水排放 犯罪性:摇头丸、白粉等,投毒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吸 收) 经胃肠道进入:口服毒物 经呼吸道吸入:挥发性气体或烟 尘 毒物,如CO,氯气 经皮肤吸收:脂溶性毒物如有机 磷农药 直接进入血液:注射毒品,毒蛇 咬伤
毒物的种类
化学性毒物
毒物
动物性毒物 植物性毒物 药物性毒物

动物毒物及中毒病的诊断及防治

动物毒物及中毒病的诊断及防治

动物毒物及中毒病的诊断及防治动物毒物及中毒病的诊断及防治一、动物毒物及中毒概念凡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数量的某种物质(固体、液体、气体)以一定的途径进入动物机体,通过物理学及化学作用,干扰和破坏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对动物机体呈现毒害影响。

而造成机体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器官病变、乃至危害生命的物质,统称为毒物。

由活的生物有机体产生的一类特殊毒物称为毒素,是毒物的一种特殊类型,如植物毒素、细菌毒素、真菌毒素、动物毒素等。

由毒物引起的相应病理过程,称为中毒。

由毒物引起的疾病称为中毒病。

毒性也称毒力,是指毒物损害动物机体的能力,也就是说,某物质对生物体的损害能力越大,其毒性也越大。

毒性反映毒物的剂量与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临诊上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表示。

最高无毒剂量是指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对动物造成血液性、化学性、临诊或或病理性改变等损害作用的最大剂量。

按照来源和性质毒物可分为内源性毒物和外源性毒物,前者指在动物体内形成的毒物,包括机体的代谢产物和寄生于体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的代谢产物。

后者指在体外形成或存在于体外进入动物体内的毒物,即环境毒物,包括饲料类、植物类、农药化肥类、霉菌毒素类、矿物元素类、药物类、动物毒素类等。

按照毒理和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毒物可分为神经毒物(指吸收后主要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毒物,如镇静安定药、麻醉药等);实质器官毒物(指吸收后主要引起肝脏、肾脏、心脏、脑等实质器官损伤的毒物)、血液毒物(指吸收后主要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亚硝酸盐、一氧化碳、硫化氢等);酶系毒物(指吸收后主要抑制酶活性的毒物,如有机磷、氰化物等);腐蚀毒物(指对所接触的部位有腐蚀作用的毒物,如强酸、强碱等);原浆毒;全身毒物等。

但临诊上毒物引起机体损伤的部位往往是多方面的,如有机磷对接触黏膜有明显的腐蚀作用,吸收后主要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同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有毒植物的成分而言,一年四季不是常 期固定的,某些植物花期含毒量多;某些 植物花期前或花期后含毒量大;某些植物 生长不同地区,含毒量多少也不一样,甚 至在某些地区生产的有毒,在另一些地区 则无毒。
(四)动物种类不同受毒物毒害作用不同
由于动物的种类、性别、年龄、体重、毛 色、体质强弱、神经系统机能状态,以及 饲养、管理或使役等情况的不同,受毒物 的毒害作用也不一样。许多毒物对不同种 类动物的作用亦不相同。
(二)外源性毒物
3、防治田园、菜园、园林病虫害的有机磷、 有机氯、有机氟、有机汞、有机砷以及磷 化锌等杀虫剂、灭鼠剂、除锈剂等有毒药 物。
4、用于动物治疗的镇静剂、中枢神经兴奋 剂、驱虫剂、抗菌素、磺胺类等药物。
(二)外源性毒物
5、各种霉败饲料中的某些真菌素毒。 6、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
(三)防治病虫害的农药中毒
其中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氟、有机 汞农药中毒;磷化锌、五氯酚钠、溴甲烷 等灭鼠剂中毒;除锈剂中毒;除草剂中毒; 以及硫酸铵、硝酸胺等化肥中毒。
(四)药物中毒
其中包括镇静剂、中枢神经兴奋剂的抑制 剂中毒;磺胺类药物中毒;抗菌素类药物 中毒;以及驱虫药物中毒。
(五)真菌毒素中毒
(一)饲料中毒
其中包括饲料、饮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 盐中毒;含光敏性物质和出血因子的饲料 中毒;质量不良,调制不当,利用失时, 以及霉败的饼、糟粕等饲料的中毒。
(二)有毒植物中毒
其中包括,含有生物碱的有毒植物;含有 糖甙的有毒植物;含有皂甙的有毒植物以 及含有挥发油或苦味素等有毒植物中毒; 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麻痹的有毒植 物中毒;主要侵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心脏的有毒植物中毒等。
但必须指出,在某些地区,当地生长的动 物对某些有毒植物和真菌毒素等,比从外 地引进的动物的耐受性强。某些毒物尚有 蓄积作用。
(五)毒物的拮抗作用与协同作用
所谓拮抗作用,即一种毒物进入动物机体 所产生的毒性作用,被另一种毒物减弱或 完全清除,也就是相互呈现出物理、化学 的中和、吸收、破坏或转化成无毒的化合 物。这在动物养殖上有着很大的实践意义。
当然,其中存在着毒物直接侵害组织器官 所引起的器质病理变化的直接作用,同时 也能引起其他组织器官机能变化的间接作 用。因为一个统一的完整机体,所有的组 织器官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 约的。显而易见,任何毒物进入动物机体 所引起的组织器官的生理改变是多方面的, 比较复杂的。
二、动物中毒的分类
(五)毒物的拮抗作用与协同作用
所谓协同作用,即两个以上的毒物,在机体内 互相协同,促进其毒性作用,致使病情急剧恶 化。
还有许多毒物被吸收到体内对一定的组织器官 具有化学亲合力(亦称为被选择性或特殊的毒 性作用)。
一些毒物除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之外,还表现出 全身作用,不过对被侵害的主要组织器官较为 强烈,而对其他各器官的损害则较弱。
发利用,环境污染,以及散布在自然界中 (空气、土壤、水、饲料作物等)的各种 微量元素,如氟、镉、铅、铬、钼等,都 有一定的毒性。
(二)外源性毒物
7、动物毒素。如蛇毒、蟾酥与具有复杂蛋 白质的物质。
8、有毒气体、辐射物质以及军用毒剂。
(三)物质的毒性
当然,任何物质的毒性,不仅决定于毒物 的性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外界 环境的条件,如气候、光照、温度和湿度。
其中包括环境中的氟、镉、铅、铬、铜中 毒和锌、钴、钼、硒、碘中毒;酚及酚类 化合物中毒等。
总之,有的毒物具有一种毒性,有的毒物 具有多种毒性或全身毒性。
毒物与动物中毒的分类
一、毒物的分类
近照毒物的来源可将毒物分为两类。 在定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进入动物机体
的毒物,称为外源性毒物 。 在动物机体内形成的毒物,称为内源性毒
物。
(一)内源性毒物
内源性毒物主要是机体内营养代谢产物, 他们在动物机体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通过 自行解毒和排泄作用,一般不致引起的机 体中毒。而外源性毒物,在某些情况下, 也能促进内源性毒物的形成,导致自体中 毒的病理过程。
在养殖业生产实践而言,外源性毒物对于 家养动物中毒病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 用和意义。
(二)外源性毒物
1、饲料中的毒物。如含有化学结构比较简 单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光敏性物质和出 血因子,以及饼、渣、糟粕内含有的有毒 物质等。
2、有毒植物的有毒成分。如含有化学结构 较为复杂的生物碱、糖甙、皂甙、挥发油、 苦味素、毒蛋白等毒性物质。
其中包括黑斑病真菌毒素、镰刀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青霉菌毒素、赤霉菌毒素、 赭霉菌毒素和穗状葡萄菌毒素中毒等。
(六)动物毒中毒
其中包括蛇毒、蜂毒中毒。
(七)有毒气体及辐射物质中毒
其中包括一氧化碳、硫化氢等一般气体中 毒;神经性、糜烂性、失能性、窒息性等 化学毒剂的中毒。
(八)环境污染及微量元素中毒
从毒物的种类、来源、性质及其导致的动物中 毒过程来说,内容广泛,极其复杂。
动物中毒的分类,显然不能以化学为基础,近 照化学结构、进入途径、生物作用和毒物性质 来分类,但也不能以植物学为基础,近照有毒 植物的化学成分,或植物园的形态、特征来分 类。
较为可行的方法,只能是根据毒物的来源、种 类、性质,以及在可能的情况下,结合动物的 中毒表现,进行一般的归纳,区分其类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