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2篇)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是一种危重情况,需要细心的护理和全面的监测。
以下是针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方案:1.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以及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意识状态、瞳孔反射等。
定时记录这些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保持患者的头部处于平躺位,避免头部过高或过低的位置,防止脑血流动受到影响。
3. 给予高效氧疗,保证患者的氧合情况良好,有助于减轻脑组织的缺氧情况。
4. 严格控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避免水肿加重,增加脑部的压力。
5. 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减轻不适感。
6. 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避免长时间单侧压迫,减少压力引起的潜在风险。
7. 合理安排饮食,遵循低盐、低脂、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支持患者康复。
8.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密切关注瞳孔反射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脑部出血的并发症。
9. 提供患者情绪支持和心理关怀,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0. 定期进行医疗护理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等,只有全面、细致地进行护理,才能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2)脑出血是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脑脑卒中的___%-___%,急性期死亡率为___%-___%,是病死率最高脑卒中类型。
大多发生于50~___岁老年人,多有高血压病史。
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伴发脑内小动脉硬化,起病突然,多于白天情绪激动、劳动、用力排便或脑力紧张活动时发病较急,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到高峰,发病后血压明显升高,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由于此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科学护理对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___年___月___日___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了___例脑出血伴3级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治疗后未出现并发症,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例脑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脑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瘫痪、失语、认知障碍等后遗症。
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需要格外注意。
以下是一例脑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1.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男性,68 岁,有高血压病史。
因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2 小时入院。
头颅 CT 检查显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 30ml。
2. 护理评估:患者神志清楚,左侧肢体肌力 0 级,右侧肢体肌力正常,言语不清。
患者存在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等问题。
3.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体位与活动: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 15-30°,以减轻脑水肿。
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3)饮食护理:患者存在吞咽困难,给予鼻饲饮食,注意饮食的温度、速度和量,避免发生误吸。
(4)口腔护理:每天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5)排便护理:患者大小便失禁,给予留置导尿管和留置灌肠,注意观察尿液和大便的颜色、性质和量。
(6)康复护理: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康复训练和言语康复训练。
(7)心理护理:患者因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4. 护理效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左侧肢体肌力逐渐恢复,言语清晰度逐渐提高。
患者的心情也逐渐好转,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总之,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个性化,注重病情观察、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护理
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护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而危险的疾病,如果不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可能引发脑出血,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以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一、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病人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时掌握自身状况。
护理人员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为患者测量血压,并将数据记录下来。
同时,要密切关注血压的波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二、合理控制饮食高血压病人应该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以帮助控制血压。
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提供相关的饮食建议,如减少盐的摄入量、限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等。
同时,还要注意保持饮食的均衡,避免过度饮食或饥饿状态对血压的不利影响。
三、规律锻炼身体适当的锻炼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可以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帮助控制血压。
锻炼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或剧烈的运动,以免加重血压负荷。
四、减轻精神压力高血压病人常常面临较大的精神压力,而过度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该引导患者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如学习放松技巧、进行瑜伽或冥想等。
同时,还要提醒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五、规律用药高血压病人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血压,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按时按量使用药物。
在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对患者进行药物管理,包括监测用药效果、观察不良反应、提醒患者按时预约复诊等。
同时,还要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六、定期复诊和检查高血压病人需要定期复诊和检查,以确保血压的控制和病情的稳定。
护理人员可以提醒患者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复诊,并伴随患者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压测量、心电图、血液检查等。
同时,在复诊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患者,并与医生合作做好后续的护理工作。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常规
22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肺部感染 ❖ 表现为体温持续性高热 ❖ 呼吸道分泌物较多 ❖ 肺部听诊有湿罗音 ❖ 遵医嘱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抗生素治疗;加强翻身拍背、有效排痰;必要时气管切开
•
④脑桥出血:病人有深昏迷,四肢瘫痪,眼球固定,瞳孔针尖大小,高热等症。
• ⑤小脑出血:一侧枕部剧痛、呕吐、眩晕、昏迷、压迫脑干有去大脑强直发生发火、生命体征不平稳、泛 起脑疝。
诱因
☻ 不按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 疲劳如工作时间过长、睡眠不足、不规律 ,情绪激动如与人争执、生气、酗酒后过度兴奋等 ,都可使其血压
☻ 另一方面,高血压病的长期慢性血压增高,可导致脑动脉产生一些特殊的病理变化,如形成微小动脉瘤( 没有患高血压病的患者的脑动脉中很少发现)、小动脉的脂肪
玻璃样变、小动脉壁形成夹层动脉瘤等,可在 血压骤然升高时破裂出血
7
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高血压→脑内A硬化→微血管瘤―→破裂 出血
高血压→血管痉挛― ― ― →坏死、破裂
大家好
1
高血压脑出血的
护理常规 神外一科 马佳丽
概述
☻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因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 ☻ 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占60%左右,它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 多见于50—60岁的病人,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 ☻ 临床上以突然的头痛、眩晕、呕吐、肢体偏瘫、失语甚至意识障碍为其主要表现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观察要点1、有无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症状。
2、有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如偏瘫、失语、感觉丧失、去皮质强直等。
3、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情况,如心、肾功能。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按神经外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遵医嘱正确使用降压药,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预防再出血护理:保持病室安静、舒适限制探视,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用排便、剧烈咳嗽等,防止血压升高再次引起脑出血量增多。
4、体位: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30°,避免头部大幅度翻动。
5、安全护理:躁动不安者,予适当约束,防止意外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予氧气吸入,防止窒息。
术后护理1、按神经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2、预防再出血护理:根据病人年龄、病前血压情况、病后血压情况确定最适当血压水平,控制高血压,预防再出血。
3、并发症护理①再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状况等,注意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控制血压在稳定水平,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活动。
②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预防口腔、肺部及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③中枢性高热:多见于术后12-48小时。
体温达40。
以上,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脉搏快速、呼吸急促、瞳孔缩小等,需及时采用物理降温或亚低温治疗,并按高热及亚低温治疗护理。
④癫痫发作:多发生于术后2-4天脑水肿高峰期。
术前需常规予抗癫痫药物以预防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时按癫痫护理常规。
4、营养: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吞咽功能障碍者,给予鼻饲饮食。
5、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1、注意气候变化,规律按时服降压药,定期监测血压,切忌血压忽高忽低,控制血压在适当水平。
2、保持心态平衡,控制不良情绪,避免情绪激动。
3、按时服抗癫痫药,定期查肝功能。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常规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常规护理常规一、患者情况评估1.病史采集:包括家族史、个人病史、既往治疗情况等。
2.神经系统评估:包括神经症状、体征,如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反应、肢体活动度等。
3.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二、床旁护理1.保持安静环境:减少噪音、保持光线适中,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2.定期测量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注重口腔护理:定期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防止感染。
4.促进体位转换:定期帮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防止压疮和肺部并发症。
5.定期翻身: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持肢体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6.观察排尿排便:密切观察患者的排尿排便情况,防止尿潴留和便秘。
7.督促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锻炼。
三、药物管理1.定时给药:根据医嘱合理给药,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频率。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
3.定期复查化验指标: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4.提醒患者按时用药:给患者提醒用药的重要性,并告知合理的用药方法。
四、协助患者康复1.提供营养饮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提供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保障营养需求。
2.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积极应对疾病。
3.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合理规划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脑出血:指高血压患者因脑动脉破裂导致脑内出血的疾病。
2.瞳孔大小和反应:指观察瞳孔的大小和对光的反应情况,来判断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3.体位转换:指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如从卧位转为坐位或站位,以减少压力和促进血液循环。
4.压疮:长时间压迫引起组织缺血缺氧而造成的损伤。
5.血栓形成:指血液在血管内凝结形成血栓的过程。
一例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引言: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
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血压对预防脑出血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例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过程。
病例简介:
患者张先生,68岁,因"突发头痛、呕吐、右侧肢体无力"入院。
查体:神志模糊,右侧肢体瘫痪,血压180/110。
诊断:脑出血,高血压病。
护理评估:
1.意识障碍,存在误吸、跌倒风险。
2.右侧偏瘫,活动能力受限,存在压疮风险。
3.高血压,需控制血压。
护理目标:
1.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误吸。
2.预防压疮,改善肢体活动障碍。
3.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
护理措施:
1.维持呼吸道通畅
(1)评估意识水平,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2)半卧位,每2小时侧翻身位。
(3)鼓励深呼吸及咳嗽。
2.预防压疮
(1)每2小时翻身,使用环形垫。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3)适当活动肢体,进行被动活动。
3.控制血压
(1)测量生命体征,动态评估。
(2)限制流质和钠盐的摄入。
(3)遵医嘱用药,监测不良反应。
4.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高血压的控制。
(2)介绍脑出血的病因、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小结:
脑出血是一种危重疾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控制好血压,预防并发症,同时注意呼吸道通畅和压疮预防,全面落实护理措施,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专题报告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专题报告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
因其危害性大、病情复杂,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专题,包括患者的初期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和护理要点等内容。
一、患者的初期护理:1. 稳定患者体位:将患者放置在半坐位或侧卧位,减少颅内压增高。
2. 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3.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4. 给予必要的急救药物:如对症治疗,控制高血压、降低颅内压等。
二、主要护理措施:1.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2. 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药物治疗,必要时给予抗凝、解痉等疗法,控制脑出血的进展。
3. 管理并发症:监测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脑水肿、呼吸道感染等。
4. 管理尿液排出:监测患者尿量,维持适当的水电解质平衡,及时排除体内废物。
5. 维持患者营养状况:合理调配膳食,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6. 保持患者的舒适感: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保持患者的心理稳定,减轻其疼痛和不适感。
三、护理要点:1. 注意随访观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情况。
2. 加强沟通和心理关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3. 防止跌倒和感染:保持患者周围环境整洁,防止摔倒和感染的发生。
4. 协助患者康复: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适当的体力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5. 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复发。
通过以上的护理措施和要点,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其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认真对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与医生、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脑出血是指由于颅内动脉破裂导致脑内出血的一种疾病,伴随高血压3级的患者需要特别的护理方案来保证患者安全和恢复。
下面是针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方案,供参考。
一、病情观察和监测:1.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等大性、肌力和肌张力、血压、呼吸状况等指标,特别注意有无进一步加重的迹象。
2. 每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及时监测和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3. 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凝血指标、电解质、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4. 定期测量患者的颅内压力,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二、床位护理:1. 保持患者的卧床休息,头部保持在中性位置,避免过度活动。
2. 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度左右,以减少颅内压力。
3. 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同时注意翻身过程中防止颈椎受伤。
4. 定期帮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换洗、更换床单等,保持皮肤干净和整洁。
5. 确保患者的床上用品干燥、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神经系统护理:1. 给予适度的安静环境,避免噪音、强光刺激。
2. 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变化,包括言语能力、运动协调能力、感觉异常等,及时向医生报告。
3. 避免使用镇静剂、麻醉药物或镇痛剂,以免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
四、控制高血压:1. 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用药时要按医嘱给予降压药物,监测血压变化,以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2. 饮食控制:限制食用高盐腌制食品和高胆固醇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3. 鼓励患者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4. 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和过度用力,以减少血压的波动。
5. 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等,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五、预防并发症:1. 给予患者抗凝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凝血参数调整剂量,预防血栓形成。
2. 定期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如进行下肢按摩、使用深静脉血栓预防装置等。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程护理的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程护理的体会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危重疾病,患者因为突然发生的脑出血,常常会出现意识障碍、肢体活动受限以及生命体征的异常等症状。
作为卫生院的护士,我曾经负责过一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全程护理工作。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护士的责任与使命。
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在护理过程中的体会。
患者的入院接诊是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接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转院患者时,我立即按照急性危重病人的急救流程启动,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我重点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我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交流,了解过去的病史、用药情况等信息,并告知他们目前的病情与转院医院的治疗方案。
通过这次交流,我尽可能地增加了他们的安全感,并且顺畅了下一步的治疗流程。
患者的护理需求主要集中在生命体征的监测、意识状态的观察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在患者入院后,我每2小时测量一次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及时将数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我还每小时观察一次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对疼痛刺激的反应、眼睛的活动、肢体的活动等。
当发现患者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时,我会立即进行处理,比如调整患者的体位、调整呼吸机的参数等。
根据医嘱,我还定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确保药物的剂量和时间的准确性。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我始终保持警觉,尽可能地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
心理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全程护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患者的疾病突发并危重,他们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我在护理过程中注重与患者的情感交流,并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我每天让患者的家属陪伴在身边,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我也积极参与医生的团队会诊,向患者及家属解答他们的疑问,增加他们对疾病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要从术后开始,并贯穿整个康复阶段。
术后,我会密切检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相关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是指以急性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脑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脑内出血。
该疾病的高发人群是50岁以上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情危重,及时、有效的急救能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院前急救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术前准备1. 科学救治方案:院前急救护士应熟悉高血压脑出血的救治方案,充分掌握各种常规急救措施。
选择正确的急救措施是康复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2. 快速传递病情:在应急救护和舒适性护理中,及时而准确的三线调度和传达病人的病情,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之一。
首先,发现患者急性头痛、意识障碍、四肢无力等症状时,医护人员应首先保护患者的基本生命活动,立刻安排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应护理方案,并将现场病人的病情全部传达给急救中心,为移患者到医院争取时间。
3. 应急设备准备:在高血压脑出血的院前急救中,护士应随身携带急救包,包括血压计、红外线体温计、血糖监测器、血氧测量器等基本急救设备。
此外,还需准备GB3级口罩、测温枪、注射器等个人防护用品。
二、院前急救1. 快速卧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床位应准备好,床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护士进行护理。
护士应选用大患者专用移动床架等专业工具,将患者快速转移到床上。
2. 快速插管: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为避免发生情况加重等急性病理。
院前急救时应快速插管,缓解呼吸道堵塞等重症状。
3. 降低颅内压:颅内压升高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引发颅内压升高也是高血压性脑出血迅速严重的原因之一。
护士需进行有效护理措施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如头低位位于30度左右,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咳嗽;降低血压,避免血压过高刺激颅内动脉破裂导致脑出血。
4. 维持生命体征:在高血压脑出血院前急救中,护士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监测,特别是表现为意识障碍、呼吸运动异常、脉率和心率明显失常等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课件
血压
定时记录血压值,评估 血压波动情况,控制高 血压以降低再出血风险。
观察意识状态
01
02
03
04
清醒程度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通过呼唤 、刺激或疼痛感受判断患者是
否清醒。
语言能力
观察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判断 是否有失语或言语不清的情况
。
运动功能
观察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判断 是否有偏瘫或肢体瘫痪的症状
05
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误区 与注意事项
常见误区
误区一
高血压脑出血只发生在老年人群体
误区二
高血压脑出血无法预防
误区三
高血压脑出血治愈后不会复发
误区四
高血压脑出血与生活习惯无关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
定期监测和控制血压
注意事项二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注意事项三
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
注意事项四
关注身体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血压脑出血的先兆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基底节区出 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等。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畸形 等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
病理
高血压导致脑内小血管壁变薄、脆性 增加,易发生破裂出血。出血后可形 成血肿,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和损 伤。
临床表现
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
体征
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以及脑膜刺激征、偏瘫 等局灶体征。
02
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要点
观察生命体征
体温
监测体温变化,发热可 能是由于感染或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
脉搏
注意脉搏的频率、节律 和强弱,反映心脏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7-28T14:38:36.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5期供稿作者:刘琳[导读] 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往往同时存在相互促进,是构成脑出血最主要的病因。
刘琳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610031)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心血管疾病肢体瘫痪【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231-02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往往同时存在相互促进,是构成脑出血最主要的病因。
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50岁~70岁的老年人,但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病。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是我国人口中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
因此做好脑出血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对提高病人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
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中,男32例,女8例,其中藏族28例,平均年龄58.5岁,自动出院2例,死亡12例,存活26例,并对存活的26例患者进行随访,20%恢复自理能力,40%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30%需要别人的帮助。
2 病情观察
2.1 意识状态及瞳孔的观察意识反映大脑皮层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状态,是判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1]。
意识状态可按清醒、嗜睡、昏睡、昏迷的传统方法判断,如病人昏迷程度逐渐加深,或转清过程中意识障碍突然加重,需警惕再出血的可能。
观察瞳孔变化是脑出血病人病情观察的又一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瞳孔大小、形状是否对称、对光反射情况来判定脑损伤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般1h~2h观察1次,危重者15min~30min观察1次,并做好记录。
如瞳孔进行性散大、呼吸不规则、脉搏微弱、血压不稳定时,均提示预后不良。
如出现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眼球位置异常,说明血肿使该侧动眼神经受压迫,引起脑疝侧瞳孔散大,这也提示病人病情危重,出血量较大,应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给予相应处理。
2.2 生命体征观察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做好记录。
脑出血病人的高热为中枢热,这是由于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所致。
体温高达39℃以上,甚至达40℃~41℃。
躯干体温高,四肢体温低,汗腺分泌减少或无汗,药物降温效果差,主要靠物理降温,采用头部冰枕、乙醇擦浴、冰帽、冰毯等,必要时采用亚冬眠或冬眠疗法,其目的在于阻止高热对脑细胞及机体其他脏器的进一步损伤。
密切观察脉搏变化,如脉搏缓慢或突然增快,有再出血的可能,要立即向医生报告,及时进行处理。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血氧饱和度。
脑出血病人的血压一般比平时高,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时为了保障脑组织供血的代偿反应,当颅内压下降时血压也下降,因此一般不使用降压药物。
但持续的高血压可使脑水肿恶化,收缩压超过200mmHg(1 mmHg=0.133kPa)时,可适当给予作用温和的降压药物。
维持血压在一定稳定水平,过高可能引起再出血,过低则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导致脑水肿。
因此病人出现血压骤升或骤降、心率过快或过低、呼吸频率、节律异常等脑疝先兆,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2,3]。
2.3 脑疝的观察脑出血后,由于脑实质内突然出现了血肿的占位效应,可使脑室受压,结构移位,颅内压增高,病人可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不规则、瞳孔改变、意识障碍加重,这是脑疝的前驱症状,护士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使用脱水药物20%甘露醇200mL静脉输注,30 min内滴完。
输入后观察病人尿量,如4h内尿量少于200mL 要慎用或停用。
可将甘露醇减量与呋塞米或甘油果糖交替使用。
为防止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头应偏向一侧。
3影响因素及护理
3.1 休息
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劳逸适度,保证睡眠,保持心情愉快,禁激动。
3.2 饮食
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控制总热量及钠盐的摄入量。
少饮酒、少食辛辣性食物。
3.3 积极控制血压血压过高要警惕,及时按医嘱给予降压药物以及脱水剂和氧气吸入,降压时应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和速度,血压不可降的过快,以免引起心脏供血不足。
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血压一般控制在22/12.5 kPa左右,防止血压突然升高。
通常采用作用温和的降压药物,20%硫酸镁20~3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20~40滴/min),或以异舒吉20 mg加入生理盐水40ml中微泵维持,根据血压调整剂量。
3.4 及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但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
血压平稳者可将床头抬高30 °,有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3.5 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排便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再出血。
有便秘者可采取低位灌肠及开塞露塞肛。
3.6 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及时吸痰,对昏迷较深者,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应及早气管切开,但吸痰时间不可过长且动作要轻柔,或每日用生理盐水10ml加入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进行雾化吸入,每日2~3次。
便于痰液吸出或咳出。
3.7 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其主要的死因之一。
严密观察患者呕吐物,大便颜色及全身情况,一般术后在第1天应用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或洛赛克预防,忌用激素。
患者术后第2天如肠鸣音正常,应及时插胃管,并定时喂能全素或流质,防止消化道粘膜的自身损伤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
对已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则应停止鼻饲,以冰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灌胃以止血,适量输血防止失血性休克4 恢复期的护理
4.1 心理护理
患者意识转清,但有失语、肢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时很容易产生急躁、焦虑和恐惧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等情况,热情开导,教会患者放松训练,说明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危险和可治疗性以及此病治疗的长期性,使其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2 肢体功能锻炼
初期应做轻柔的按摩,急性期后可做上下肢的内收外展、伸屈运动,防止足下垂和肌肉的萎缩。
4.3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平整,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发生肺炎、去除口腔异味。
保持外阴清洁,防止尿路感染。
5 出院指导
(1)患者出院后,使其了解精神因素和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精神乐观,维持心理平衡。
并指导家属了解高血压病的常识及护理技能。
(2)注意饮食调节,合理膳食。
(3)适量运动,有利于各器官的功能调节。
(4)定期随访血压,有不适及时就医,确保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
6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发展迅速,常出现脑疝、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随时可对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护士通过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及瞳孔的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为病人争取抢救时间,同时针对性地确立护理目标,制订相应护理措施,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和预后的生活质量,做好健康教育,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再次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