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ppt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元第10课《用化石作证据》课件(29张PPT)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元第10课《用化石作证据》课件(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ad083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3.png)
阅读
通过以上三段文字资料的阅读与分析交流,我们发现化石在这些科学假说的成立上 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进一步说明了化石的科学作用,说明了研究化石的重要意义。
随堂练习
在三种科学假说中任选一种,列举化石为这种科学假 说的成立提供了什么证据。
交流
二、地球生命演化史
地球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地球生命的演化史。在漫长的历 史长河中,无数的生物在地球上生存,又从地球上消失。
首先,他发现南美洲东海岸与 非洲西海岸的轮廓非常相似。
阅读
其次,经由他所搜集到的2.5 亿年前横贯南 部各大陆的相同的岩石和化石得以证实。
观察这幅图片, 想一想图片上几 块化石的发现地 分别在哪里?
·全齿兽化石在南美洲和非洲都有发现。 ·舌羊齿化石在南美洲、非洲、印度、南极洲、澳大利亚州都有发现。 ·水龙兽化石在非洲、印度、南极洲都有发现。 ·中龙化石在南美洲、非洲都有发现。
导入
1870 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提出“鸟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假说。
1870 年的一天,英国博物学家赫 胥黎在吃晚餐时,突然发现火鸡 骨架与恐龙骨骼非常相似,于是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鸟类 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导入
恐龙化石的不断发现,为恐龙与鸟类的亲缘关系提供了极 为关键的证据,充分证实了鸟类起源于某种恐龙的假说。
阅读
大陆漂移学说直到20 世纪60 年代初发现的另一个证据——地壳 之下缓慢移动的岩浆导致大陆板块的移动,才得以正式确立。
阅读
阅读右面 文字,说 说化石为 大陆漂移 说的假说 的成立提 供了什么 证据?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收集到一块2.5亿年前横贯南部 各大陆的相同的岩石和化石,证明了这一假说。
阅读
用化石作证据
苏教版 六年级上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全册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全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e3f9aa376baf1ffc4fadc4.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全册课件
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1、太阳和影子
猜谜语
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
答影子案
“东方红,太阳升……”歌曲唱出了两个自然现象: 日出东方,太阳升上天空。在旷野或海边,我们可以欣赏 到这壮丽的景象。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天和夜晚不能计时。
填空题: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 24 )小时,其中夜 晚一(天1分2为)(小十时二,)白时昼辰(。12 )小时。我国古代则把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 ) 和(长短)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
规律的。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判断题
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 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东早 上
南 北
傍
西
晚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
一天中的太阳自东向西运动,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
高度最低,到中午时分高度最高,晚上太阳在西方落下,
高度降低。
中
早晚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 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
能否解释昼夜交替
2、
3、
4、
我们的结论: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
。
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 这四种假设能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1、太阳和影子
猜谜语
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
答影子案
“东方红,太阳升……”歌曲唱出了两个自然现象: 日出东方,太阳升上天空。在旷野或海边,我们可以欣赏 到这壮丽的景象。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天和夜晚不能计时。
填空题: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 24 )小时,其中夜 晚一(天1分2为)(小十时二,)白时昼辰(。12 )小时。我国古代则把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 ) 和(长短)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
规律的。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判断题
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 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东早 上
南 北
傍
西
晚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
一天中的太阳自东向西运动,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
高度最低,到中午时分高度最高,晚上太阳在西方落下,
高度降低。
中
早晚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 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
能否解释昼夜交替
2、
3、
4、
我们的结论: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
。
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 这四种假设能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骨骼ppt课件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骨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324d7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d.png)
14
hou
15
骨 的 构 造
16
骨膜
骨的结构
血管 神经
营养作用
成骨细胞 生长、再生
骨髓 黄骨髓 红骨髓 造血功能
骨质 骨密质 致密 骨松质 疏松
长 骨 的 长骨的管状结构,既坚固 结构特点 又轻便,适于人体运动
17
骨的成分和特性 骨的成分 骨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成
人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 骨的特性 硬度和弹性
19
小结
骨膜——对骨的生长和 再生有重要作用
骨质
骨的结构
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
骨的成分
长骨的结构特点——管状 无机物
成分 有机物
物理特性——硬度和弹性 长长——软骨层产生新的骨组织.
骨的生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粗——骨膜内成骨细胞产生新的骨
质 .
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
20
骨连结:骨与故之间的连结称骨连结。
1.关节的基本结构 2.关节的运动
21
关节的基本结构
图片
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
关节囊: 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 上的结缔组织囊。
关节腔:关节囊围城的密闭空腔。
22
关节的运动
在肌肉的牵引下,关节能做各种运动,如屈伸, 内缩外展等关节的运动范围与关节面有关,关 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与关节的构造有关。如肩 关节灵活性大,牢固性小;髋关节灵活性小, 稳定性大。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 性和牢固性
7
头骨
全 身 骨 的 躯干骨 分 布 与 特 四肢骨 征
8
(一)头骨
头 骨
9
(二)躯干骨 胸骨和肋骨
hou
15
骨 的 构 造
16
骨膜
骨的结构
血管 神经
营养作用
成骨细胞 生长、再生
骨髓 黄骨髓 红骨髓 造血功能
骨质 骨密质 致密 骨松质 疏松
长 骨 的 长骨的管状结构,既坚固 结构特点 又轻便,适于人体运动
17
骨的成分和特性 骨的成分 骨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成
人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 骨的特性 硬度和弹性
19
小结
骨膜——对骨的生长和 再生有重要作用
骨质
骨的结构
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
骨的成分
长骨的结构特点——管状 无机物
成分 有机物
物理特性——硬度和弹性 长长——软骨层产生新的骨组织.
骨的生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粗——骨膜内成骨细胞产生新的骨
质 .
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
20
骨连结:骨与故之间的连结称骨连结。
1.关节的基本结构 2.关节的运动
21
关节的基本结构
图片
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
关节囊: 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 上的结缔组织囊。
关节腔:关节囊围城的密闭空腔。
22
关节的运动
在肌肉的牵引下,关节能做各种运动,如屈伸, 内缩外展等关节的运动范围与关节面有关,关 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与关节的构造有关。如肩 关节灵活性大,牢固性小;髋关节灵活性小, 稳定性大。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 性和牢固性
7
头骨
全 身 骨 的 躯干骨 分 布 与 特 四肢骨 征
8
(一)头骨
头 骨
9
(二)躯干骨 胸骨和肋骨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元第5课《生物的遗传》课件(28张PPT)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元第5课《生物的遗传》课件(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46528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1.png)
交流
为植物“寻亲”,说说你的理由。
金边吊兰,叶 片呈宽线形, 叶缘有金色的 边。它与右下 图的吊兰是一 家。
牵牛花,又叫喇叭 花,有蓝、红、白 、紫等花色,叶形 有 圆叶和裂叶。 图中圆叶牵牛花与 右下图的牵牛花是 一家。
思考
四、推测猫爸爸和小羊父母的样子
观察图中猫妈妈和左边第一只小猫的毛色 与花纹,推测猫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上面中间是金毛寻回犬,毛色白黄相间,大耳下 垂,性格温驯,它的 “家人”是右下第一只 。
交流
给蝴蝶找找“家人”,描述它们与“家人”的相似之处。
柑橘凤蝶,翅底色黑褐色,翅脉黑色,各 翅室内具长短不一的黄白色斑。前翅中室 具 4 条近乎平行的黄色线纹,后翅臀区具 一枚橘红色的圆斑,内具一个黑点。后翅 具一对细长的尾突。它与左边第二幅图中 的蝴蝶是一家。
外形特征 生理特点 行为方式
观察
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是否也具有这些特征?写出你的观察发现。
我的发现:_我__的_特__征__有__的__像__妈__妈__,__有__的__像__爸__爸_,__有__的__既__不__像__爸__爸__也__不__像__妈_妈___.
观察
我们还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吗?
生物的遗传现象不仅表现在外形特征上,还包括生理特 点和行为方式,尤其是人的遗传特点表现在方方面面。
课堂练习
1.下面的特征中,不属于相貌特征的是( B ) A.眉毛的形状 B.说话的声音 C.是否有耳垂
2.下列不属于遗传方面谚语的是( C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个儿子会打洞 C.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思考
五、遗传概念与特点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 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3.3.《探究秋叶的秘密》课件(共15张PPT) 2024新版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3.3.《探究秋叶的秘密》课件(共15张PPT) 2024新版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94b219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b.png)
有哪些树的叶子不会变色、掉落呢?
探究新知
cāi bù tónɡ
猜不同
探究新知
dōnɡ qīnɡ wèi máo
冬青卫矛
yánɡ shù
杨树
探究新知
kàn yíkàn xínɡ zhuànɡ yán sè dà xiǎo
看一看: 形状 颜色 大小
mō yì mō hòu dù yìnɡ dù
摸一摸: 厚度 硬度
wén yìwén qìwèi
闻一闻: 气味
fànɡ dà jìnɡ
放大镜
探究新知
使用方法:
sù liào dī ɡuǎn yè zài qiū tiān shì zěn me màn màn biàn huánɡ de ne
银杏叶在秋天是怎么慢慢变黄的呢?
探究新知
1
2
3
4
探究新知
zhí jiē ɡuān chá fǎ
1、直接观察法
shōu jí shùyè fǎ
2、收集树叶法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1
2
3
4
探究新知
chánɡ lǜ zhíwùhuìluòyè ma
常绿植物会落叶吗?
让科学流行起来
2024年 新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11.探究秋叶的秘密
知识导入
qiūtiān
秋天
一、秋叶变色的事实
wǒ mén shēn biān yǒu nǎ xiē shù de shù yè biàn sè le
我们身边有哪些树的树叶变色了?
探究新知
yǒu nǎ xiē shù de yè zǐ bú huì biàn sè diào luò ne
探究新知
cāi bù tónɡ
猜不同
探究新知
dōnɡ qīnɡ wèi máo
冬青卫矛
yánɡ shù
杨树
探究新知
kàn yíkàn xínɡ zhuànɡ yán sè dà xiǎo
看一看: 形状 颜色 大小
mō yì mō hòu dù yìnɡ dù
摸一摸: 厚度 硬度
wén yìwén qìwèi
闻一闻: 气味
fànɡ dà jìnɡ
放大镜
探究新知
使用方法:
sù liào dī ɡuǎn yè zài qiū tiān shì zěn me màn màn biàn huánɡ de ne
银杏叶在秋天是怎么慢慢变黄的呢?
探究新知
1
2
3
4
探究新知
zhí jiē ɡuān chá fǎ
1、直接观察法
shōu jí shùyè fǎ
2、收集树叶法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1
2
3
4
探究新知
chánɡ lǜ zhíwùhuìluòyè ma
常绿植物会落叶吗?
让科学流行起来
2024年 新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11.探究秋叶的秘密
知识导入
qiūtiān
秋天
一、秋叶变色的事实
wǒ mén shēn biān yǒu nǎ xiē shù de shù yè biàn sè le
我们身边有哪些树的树叶变色了?
探究新知
yǒu nǎ xiē shù de yè zǐ bú huì biàn sè diào luò ne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69ed1a0b4c2e3f572763a7.png)
实验1:
燃烧蜡烛时,感觉热空气在哪里呢?
注意:注意点火方法,手不要放在离火源过近的位置。
热空气主要在蜡烛的上方 热空气流动主要是向上流动
实验2:
探究纸蛇是否运动及其原因
注意:纸蛇不要停放在离火源过近的位置,以免烧着。
现象
原因
纸蛇 向
四周 转动
蜡烛的火焰使周围的 空气变热向上升, 使纸蛇动起来。
热空气和冷空气各有什么特点?
热空气轻,向上流动; 冷空气重,向下流动; (注意:它们是同时进行流动的。)
二、探讨一下: 热空气和冷空气有什么用途?
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2.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热气球”。
3. ……
三、继续研讨:
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一下: 风是这样形成的: 阳光照射到地面上,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 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 开始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 下的空间。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 就是风。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 上册【全册】
PPT教学课件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PPT教学课件
空气 的性质
观察空气 看、问、听、尝等 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气球在瓶里能吹大吗? 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如果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 后将杯子倒立放入水中,杯子不能歪, 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如果把杯子倾斜 着放,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疑惑? 请你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解决吧!
谢谢大家观赏! 再 见!
空气中有什么
空气成分复杂,它由多种气 体组合而成。按照性质可以 分为支持燃烧的气体和不支 持燃烧的气体。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242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242张)](https://img.taocdn.com/s3/m/233d40145727a5e9856a6199.png)
水
空气
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知道 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空气要占据空间。
有一定的 能占据 形状 空间 石头
有一定的 能流动 重量
有一定 的体积
水
空气
拓展知识: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氧气(O2) 21%
氮气( N2) 78% 一百份体积的空气
稀有气 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⑵气体
一氧化碳
大气污染的全球性问题还有什么? 1.酸雨——SO2
2.臭氧层空洞——致冷剂、飞机尾气 3.温室效应——CO2
大气污染的防治
(1)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如:改革生产工艺,改善燃烧过程, 减少含硫燃料的燃烧等。 (2)有效转化有害物质 如:植树造林
(3)防止空气污染还需要: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8年6月1日实施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 上册科学全册PPT 课件
你能用什么办法证明周围有空气?
把一只玻璃杯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 中。用另一只手把第二只杯子斜着放入 水中,使杯中灌满水。
在水下,把两只杯子移到一起,倾 斜第一只杯子,使它里面的气泡飘到第 二只杯子里,两只杯子各发生了什么现 象?
1
水和空气的比较
眼睛 手 口 鼻 耳朵 皮肤
• 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一个物体传 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 传到另一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 做传导。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杂质 0.03%
N2:
性质
用途
充入灯泡,延长钨丝使 用寿命 充入包装袋或粮仓内, 延长食物保鲜期 用氮气来合成氨,制取 氮肥、硝酸、炸药等 通过植物根瘤菌的固氮 作用可将氮气转化为农 作物的氮肥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PPT(共12课)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PPT(共12课)](https://img.taocdn.com/s3/m/f051df697c1cfad6185fa75c.png)
THANK YOU
同学们猜一猜,什么是工程师?工 程师都做些什么?
画设计图的工程师
维 修 机 器 的 工 程 师
制作模型的工程师
调 试 产 品 的 工 程 师
这些都是工程师的杰作,你还知道那些?
学做工程师: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把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和同学做的 一起比比谁最棒!
谢谢使用
哪个杯子水多呢?
(1)
(2)
(3)
(4)
现在呢?哪个杯子的水多?
(1)
(2)
(3)
(4)
同学们非常棒,那我们一起再来比 一比看一看……
(1)
(2)
(3)
(4)
设计者:毛 敏 谢谢使用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
rèn shi gǎn guān
Shī zi dà wáng 狮 子大 王
Shī zi dà wáng 狮 子大 王
5、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五个条件 向阳光
没有一棵大树长向黑暗,躲避光明。阳光, 是树木生长的希望所在,大树知道必须为 自己争取更多的阳光,才有希望长得更高。 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 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愿望才有可能变 成现实。
同学们,闪电是怎么发 生的呢 ?到底有没有 外星人呢?放学后请同 学自己查资料了解。
1、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
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变成了大树, 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往外长。 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给自己时间。时间就是体验的积累和延伸。
2、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二个条件
不动
没有一棵大树,第一年种在这里,第二年种在那里,而可以成为一棵大树,一定 是千百年来经风霜,历雨雪,屹立不动。正是无数次的经风霜,历雨雪,最终成 就大树。 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坚守信念、专注内 功,终成正果!
同学们猜一猜,什么是工程师?工 程师都做些什么?
画设计图的工程师
维 修 机 器 的 工 程 师
制作模型的工程师
调 试 产 品 的 工 程 师
这些都是工程师的杰作,你还知道那些?
学做工程师: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把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和同学做的 一起比比谁最棒!
谢谢使用
哪个杯子水多呢?
(1)
(2)
(3)
(4)
现在呢?哪个杯子的水多?
(1)
(2)
(3)
(4)
同学们非常棒,那我们一起再来比 一比看一看……
(1)
(2)
(3)
(4)
设计者:毛 敏 谢谢使用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
rèn shi gǎn guān
Shī zi dà wáng 狮 子大 王
Shī zi dà wáng 狮 子大 王
5、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五个条件 向阳光
没有一棵大树长向黑暗,躲避光明。阳光, 是树木生长的希望所在,大树知道必须为 自己争取更多的阳光,才有希望长得更高。 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 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愿望才有可能变 成现实。
同学们,闪电是怎么发 生的呢 ?到底有没有 外星人呢?放学后请同 学自己查资料了解。
1、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
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变成了大树, 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往外长。 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给自己时间。时间就是体验的积累和延伸。
2、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二个条件
不动
没有一棵大树,第一年种在这里,第二年种在那里,而可以成为一棵大树,一定 是千百年来经风霜,历雨雪,屹立不动。正是无数次的经风霜,历雨雪,最终成 就大树。 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坚守信念、专注内 功,终成正果!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元第14课《探索宇宙》课件(34张PPT)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元第14课《探索宇宙》课件(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e622f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3.png)
新知导入
一、认识航天器
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苏联1957 年10月4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 号。在秋夜的睛空中,有时它象 一顺星星在群星中移动,肉眼可 以看到它。卫星在天空中运行了 92天,绕地球约1400圈,行程6000 万公里,于1958年1月4日陨落。
新知导入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起,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多种航天器, 它们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梦想,去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
第一个兼有运载火箭和飞机特征的 航天器是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号 航天飞机。宇航员翰·杨和克里平 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
新知讲解
你还知道哪些航天器?连连看,比一比谁连得准确。 第1组:载人航天器
空间站
载人飞船
航天飞机
新知讲解
载人航天器
载人飞船完全依 靠火箭助推升空 ,完成任务后经 过减速,沿弹道 式轨迹穿过大气 层软着陆后就不 能再使用了。
新知讲解
二、中国航天之旅
你知道中国航天事业 取得过哪些成就吗?
新知讲解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 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发射升空,21时50分传回了 《东方红》乐曲。中国的航天事 业揭开了新的一页。
新知讲解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 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 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 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 了里程碑的作用。
按探测对象分为
月球探测器 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 飞出太阳系探测器
空间探测器实施探测任务时,可飞经探测对象、环绕探 测对象运行或在探测对象上着陆。
新知讲解
卡西尼号对土 星进行探测
新视野号对冥 王星进行探测
旅行者1号是第 一个提供了木 星、土星及其 各自卫星详细 照片的探测器
(新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PPT
![(新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46144de009581b6bd9ebac.png)
展示交流
工程师的工作——绘制图纸
工程图是工程师的语言。绘图是工程设计 乃至整个工程建设中的—个重要环节。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
工程师的工作——制作模型 模型能把实体事物的特征展示出来
新知讲解
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工程模型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
工程师的工作——制作模型 产品生产出来后要进行调试
调试机器人
调试汽车
野外考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 手和眼睛,带好工具,要做 好记录。
新知讲解
5.专做实验的研究
需要借助一定的 先进仪器
新知讲解
二.”滚小球“实验
四百多年前,有位科学家也曾在斜坡上滚过 小球,他发现了:球越滚越快。
新知讲解
我来做小小科学家
实验准备
有刻度的绒布、小球、斜坡
新知讲解
做一做
请记录好每一实 验操作中,坡度 的高度和小球滚 得距离。
课堂练习
连一连
考察岩石 研究植物 观察星空 实验研究 了解动物
课堂总结
这一节我们学习了……
1.通过搜集资料,我们发现科学研究的领域有很多。 2.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许多的科学家,例如研究植物的袁 隆平、研究动物的珍妮.古道尔、研究星空的伽利略等等。 3.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知道小球从高处滚下,小球离桌面距离 越高,滚得距离就越远。 4.我们知道了科学家通过研究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还有一 些问题需要我们后人去解决。
1.调整高度,先让小球从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 2.然后让小球从红色标记的地方滚下。
新知讲解
哪一次滚得远呢?
我的发现
从绿色刻度滚 下时,滚得距 离较远
从红色刻度滚下 时,滚得距离较 近
小球离桌面距离越高,滚得距离就越远
工程师的工作——绘制图纸
工程图是工程师的语言。绘图是工程设计 乃至整个工程建设中的—个重要环节。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
工程师的工作——制作模型 模型能把实体事物的特征展示出来
新知讲解
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工程模型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
工程师的工作——制作模型 产品生产出来后要进行调试
调试机器人
调试汽车
野外考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 手和眼睛,带好工具,要做 好记录。
新知讲解
5.专做实验的研究
需要借助一定的 先进仪器
新知讲解
二.”滚小球“实验
四百多年前,有位科学家也曾在斜坡上滚过 小球,他发现了:球越滚越快。
新知讲解
我来做小小科学家
实验准备
有刻度的绒布、小球、斜坡
新知讲解
做一做
请记录好每一实 验操作中,坡度 的高度和小球滚 得距离。
课堂练习
连一连
考察岩石 研究植物 观察星空 实验研究 了解动物
课堂总结
这一节我们学习了……
1.通过搜集资料,我们发现科学研究的领域有很多。 2.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许多的科学家,例如研究植物的袁 隆平、研究动物的珍妮.古道尔、研究星空的伽利略等等。 3.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知道小球从高处滚下,小球离桌面距离 越高,滚得距离就越远。 4.我们知道了科学家通过研究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还有一 些问题需要我们后人去解决。
1.调整高度,先让小球从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 2.然后让小球从红色标记的地方滚下。
新知讲解
哪一次滚得远呢?
我的发现
从绿色刻度滚 下时,滚得距 离较远
从红色刻度滚下 时,滚得距离较 近
小球离桌面距离越高,滚得距离就越远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元第9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课件(28张PPT)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元第9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课件(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b0b65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b.png)
观察
一、认识化石及其形成过程
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生物化 石。观察下图,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化石。
蕨类植物化石
三叶虫化石
脚印化石 蜻蜓化石
小昆虫化石 羽毛化石
阅读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阅读
阅读资料,说说化石形成与发现的过程。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 数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当 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生物的有 机质被分解,遗体、遗物的坚硬部分和痕迹被沉 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
在进化过程中,马的体形越来越大, 马的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始祖 马前足4趾,后足3趾。现代马前后足 都只有中趾着地,便于飞快奔跑。
交流
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有变化,是不是 所有的生物在进化中都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
现在的蟑螂、银杏、鲎与 化石中的蟑螂、银杏、鲎 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它们 被称为活化石。
交流
牙齿平齐,适合切断植物, 这是食草恐龙的头骨化石。
交流
牙齿尖锐锋利,适合撕咬动物, 这是食肉恐龙的头骨化石。
交流
仔细观察恐龙蛋化石图片,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恐龙蛋圆圆的,恐龙蛋是一窝一 窝的,恐龙蛋里有恐龙胚胎,小 恐龙出壳与小鸡出壳很像。
交流
观察两种恐龙的足迹化石图片,判断哪一种是二足行走恐 龙,哪一种是四足行走恐龙?并说一说自己的判断依据。
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有些上 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坍塌, 化石便暴露出来。
阅读
当动物死亡后, 随着时间的推 数千年后,由于地 数千年后,由于
软体组织被分解 移,这些坚硬 壳运动的作用, 地壳运动的作用
,骨骼、牙齿等 组织被沉积层 已经形成的化石 ,已经形成的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结构和功能
究
认识事物
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认识系统 对
认识事物变化
和平衡
象
的周期变化
的一般规律
提出问题 观察与测量
过
程
排序与分类 推理与预测
与
方
解释与建立模型 交流与质疑
法
假设与实验 拓展与应用
引导性探究
探
究
指导性探究
水
平
自主性探究
教学内容
白天和黑夜—— 地球和宇宙 光与色彩 —— 物质世界 电 和 磁 —— 物质世界 呼吸和血液循环——生命科学 )解释 (二)模型
解释:就是将科学过程中所 搜集的各种资料,加以整理、 分析、研制并解释的过程。
对问题的假设性解释 对观察结果(证据)的解释
模型:模型是用来显示复杂事 物或过程特征的表现手段,如 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图画模型解释 其他模型解释 (1)实物模型解释
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分析
认识模型的种类 如何建立模型来进行解释 拓展活动:做肘关节模型解释
肘部的动作
性化训练单元
本册教材的过程技能:
• 覆盖各项基本过程技能 • 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提出 问题
收集 分析 交流 证据 与解释 与质疑
拓展 与应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 解释与模型
单元概述:
解释与模型都是科学方法, 是人们探索求知、获取知识的 途径和程序。所以本单元教学 的立足点可以放在如何更好地 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科学方法, 从中渗透科学态度价值观的培 养……
(2)数学模型解释
第一课 解释
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分析 教学建议
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分析
理解什么是解释,什么是事实 对某一活动作出合理的解释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解释公布于众 进行交流与评议 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科技史
“戴口罩上课” “我的油菜生长记录” “神秘的脚印”
第二课 用模型解释
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分析 教学建议
提出 问题 我们靠什 么运动
排序与 分类
推理与 预测
解释与建 立模型
大脑
假设与 实验
观察与 测量
交流与 质疑
六年级 我们长大了 进化 (下)
共同的 家园
神奇的 能量
探索宇宙 拓展与 应用
三年级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科学探究序列表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认识事物 的现象
认识事物 的变化
认识事物的
认识事物
探
性质
生命之源 ——水 土壤与 生命
它们是什 么做的
关心 天气
我们周围的 冷和热 奇妙的声
空气
音王国
吃的 学问
它们生活 在哪里
白天和 黑夜
神奇的 机械
养蚕
光与色彩
物体的 运动
电和磁
形状与 结构
它们是怎样 延续后代的
无处不 在的力
呼吸和血 液循环
岩石与 矿物
显微镜下的 我们的
世界
地球
物质在 变化
遗传与 变异
苏教版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教材
江阴市桐岐中心小学 季荣臻 Email:tqxxjrz@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单元主题结构表
三年级 (上)
三年级 (下) 四年级 (上) 四年级 (下) 五年级 (上) 五年级 (下)
六年级 (上)
我们都是科 学家
固体和 液体
我眼里的 生命世界
植物的 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