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地理科学学院05地理科学陈燕239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各要素的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已初步适应上课讨论的方式,便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知并非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由学生在自有经验基础上自主建构形成的。城市学生远离自然,生活经验缺乏,在新知的建构方面欠缺感性材料,无法自主实现书本知识与个人经验的结合,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给予弥补、辅助,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建构,当好学生新知形成的“接生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地域差异;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2、将地域差异的分异规律应用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并能解释区域地理现象

产生的原因。

五、【课程类型】:问题探究与分析型

六、【教学策略】:

依据教学目标,我进行了初步的资料收集,主要是两个途径:

一是过去积累的素材,如视频、图片和一些典型事例等;

二是网上查找,搜集网络上共享的相关课程资料,发现一些巧妙的设计,激发自己的灵感。高中地理教材倡导地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与课改的理念一致,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法宝;可以用身边的事例和旅游照片做导入,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利于知识点的落实。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课前准备】:

(一)创设情景

现在我们要组织一个旅行团,准备到世界各地进行一次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景观之旅。在出发前请各位团友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共同商讨,设计出一条合理的线路。

(二)分组

课前将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全班学生以旅行团为名义分成三个考察小组,分别为A组、B组、C组,每一小组分别推选出一名导游。请各旅行团,课前收集各地有关森林的图片。上课按旅行团分组安排座位。

(三)发放一张关于A组、B组、C组活动的问题情境。

九、【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景观图片

十、【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导入新课首先:人做为一个整体,拉动它的一部分,其它的部分都

跟着动,这是环境的整体性。其次,各部分的作用都不相

同,比如眼睛就是看东西的,而不能用它来吃饭。这是地

理环境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差异性。

(幻灯片)出示“我国领土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图

(提问):请大家看这两幅景观图,同样是一月份,我国

北方的哈尔滨冰天雪地,而南方的海南却是春意融融了?

这两幅景观图,说明了自然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

问题,并

发言。

从身边

说起,

引入事

例,激

发学生

的情

趣。

承接、过渡

同样的月份,却展现了不同的景观,说明自然环境具有

差异性。上节课我们学了,从总体上看,全球陆地环境是

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严格地说,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

环境是完全一样的,即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这就

引发学生

思考

转入重

点内容

的学

习。

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自然带,它和气候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自然带的定义了解重要的概念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幻灯片)图5.6“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96,认真观看图5.6,完成右半部

分内容。(见附图1)

完成后的图(见附图2)

观察地

图,并完

成填图

培养学

生运用

地图,

分析归

纳知识

的能力

过渡与总结(提问):同学们在完成填图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一些

特殊的地方?

(总结):一般情况下,一种气候区是对应一个自然带的,

但有两个是特殊的,一个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两种自

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而中纬度地区大陆东

西两岸的气候不同(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

候),所对应的自然带却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学生归纳

总结,并

发言

培养学

生发现

问题,

归纳知

识点的

能力

探索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说起旅游,同学们一定很感兴趣,那就让我们来一次“森

林之旅”,一起来探索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下面我们按照

之前的分组完成开始三次愉快的旅行。大家旅行的时候不

要沉浸在美景当中,要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幻灯片):展示图5.6“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A组由赤道出发,沿亚欧大陆东岸一直到北极;

(A组活动)

1.世界森林资源种类多样,景观各异,非常具有观赏价值,

你能设计一条“森林之旅”的旅游线路吗?

2.为什么选这条路线?

3.这条路线沿什么方向延伸?

4.沿这一方向森林的景观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

的?

B组由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沿纬线到亚欧大陆西岸;

(B组活动)

1.这条路线还能完成“森林之旅”吗?

2.这条路线沿什么方向延伸?

3.沿这一方向森林的景观有什么变化?

4.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景观的变化?

C组由珠穆朗玛峰山麓到山顶,会见到哪些景观?

(C组活动)

1.如果不想走南闯北,还能完成“森林之旅”吗?

2.当爬山的时候我们发现景观有什么变化呢?

3.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自然带的高度在山的迎风坡和背风坡有何不同?为什

么?

认真读图

并带着问

题思考,

以小组的

形式合作

讨论,并

积极发言

创设问

题情

境,“以

旅游”

引导学

生探究

自然地

理环境

的差异

性的成

因,并

在地图

上显示

差异规

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