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失眠防治方剂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临证指南医案》治疗湿病的组方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临证指南医案》治疗湿病的组方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c648ac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f.png)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临证指南医案》治疗湿病的组方规律赵凡莹;闫永钇;沈晓东;王雪茜【摘要】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治疗湿病的组方规律.方法将《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湿病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叶天士治疗湿病处方用药的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58首治疗湿病的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0个、新处方5个.结论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多角度分析,表明叶天士治疗湿病多从三焦辨证且重视理气,处方以宣通肺气、健运脾阳、温煦肾阳、通调膀胱为主要原则.【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6(014)012【总页数】6页(P40-45)【关键词】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叶天士;湿病;用药规律;《临证指南医案》【作者】赵凡莹;闫永钇;沈晓东;王雪茜【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临证指南医案》是清·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南阳居士)著述,华岫云等辑集编次。
成书于1764年。
该书搜罗宏富,征引广博,按语精当,实用性强,不仅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叶天士在温热时证、各科杂病方面的诊疗经验,而且充分反映了叶天士融会古今、独创新说的学术特点,对中医温热病学、内科病学、妇产科学等临床医学的发展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V2.5),利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1]、复杂系统熵聚类[2]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以提炼叶天士治疗湿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其用药特点和诊治特色,对挖掘古代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和创新中医药学术提供更为客观的统计学依据。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敦煌医方《辅行诀》方剂组方用药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敦煌医方《辅行诀》方剂组方用药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634a5f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4.png)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敦煌医方《辅行诀》方剂组方用药规律霍敏峰;岳娟;刘喜平;朱中博;李永玉【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23(39)1【摘要】目的:探索《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及其学术思想。
方法:整理敦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对所整理方子的组方用药进行分析。
结果:共涉及方剂61首,包含中药69味,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药物五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脾经、肺经、肾经为主,功效以补虚类药最高,药物出现频次在9次及以上的中药共有14味,排名前8位分别为:白芍(22)、炙甘草(21)、干姜(20)、生姜(14)、桂枝(14)、甘草(13)、大枣(13)、黄芩(13),药物组合中频次在6次及以上的有33组,药物关联规则33条,K-means聚类得到5个聚类。
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揭示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用药规律,治法上重视寒温并用,温补脾胃、宣肺解表、注重扶正的处方用药规律,为现代临床辨治中医疾病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55-60)【作者】霍敏峰;岳娟;刘喜平;朱中博;李永玉【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相关文献】1.基于敦煌《辅行诀》方剂中五脏归经用药规律研究2.基于敦煌《辅行诀》方剂中五味对脏腑病证用药配伍规律的分析研究3.“敦煌辅行诀经方组方规律与临床应用研讨班”暨“甘肃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学会交流会”在甘肃省中医院成功举办4.敦煌《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大小补泻汤掐指推导组方规律研究5.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头风方剂用药规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丹参-川芎药对方剂的组方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丹参-川芎药对方剂的组方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451ecd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f.png)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丹参-川芎药对方剂的组方规律张聪;张雷【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22(31)19【摘要】目的:分析含丹参-川芎药对的中成药组方规律,为拓展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和药智数据中包含丹参-川芎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建立数据库,对主治病症、配伍药材、组方归经等频次进行统计,挖掘得到含丹参-川芎方剂的核心药材组合(支持度分别为25、 35、 45,置信度为0.90);选择频次较高的代表性主治疾病冠心病和月经不调进行组方规律分析。
通过kmeans算法和回归模拟分析,演化出最佳核心方药组合。
结果:共筛选出155首含丹参-川芎药对的方剂,涉及主治疾病8种(频次≥4),包括冠心病、中风、月经不调等;涉及主治证候10种(频次≥5),包括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寒凝血瘀证等;组方主要归肝、心、脾经。
常配伍药材17味(频次≥15),包括当归、红花、黄芪及赤芍等;常用药材组合10个(支持度为35,频次> 50),包括川芎-当归、丹参-红花、丹参-川芎-黄芪等。
常与丹参-川芎配伍治疗冠心病的核心药材为赤芍、红花和葛根,治疗月经失调的核心药材为当归、香附、白芍、白术;聚类分析后得到8组核心方药。
结论:《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和药智数据中含丹参-川芎方剂主治疾病以风、寒、痰、瘀为主,组方药物多为养血活血、清热健脾之品。
此外,对核心方药的组方分析,反映了经方裁化应用于临床的现代组方特点。
【总页数】5页(P96-100)【作者】张聪;张雷【作者单位】昆山市康复医院;昆山市中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9【相关文献】1.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黄连-干姜药对方剂的组方规律2.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方剂组方用药规律3.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方剂组方用药规律4.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历代治疗痫证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5.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当归-丹参药对中成药的组方规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干姜方剂的组方规律研究
![《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干姜方剂的组方规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f9e89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1.png)
表 4 含干姜方剂常用药对及组合频次
序号
药对及组合
频次
1
干姜,甘草
58
2
干姜,当归
45
3
干姜,川芎
39
4
干姜,白芍
39
5
干姜,陈皮
36
6
干姜,白术
3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 6月第 30卷第 12期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2021,Vol30,No12 ·21·
HUFen1 YANGYanqun1 ZHANGJunchang1 HUANGXiuhong2 1.ShenzhenHospital,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Shenzhen518101,China; 2.TheSeventhAffiliatedHospitalofZhongshanUniversity,Shenzhen518107,China
基金项目: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No.粤中医办函 [2020]1号);深圳市宝安区医疗卫生基础研究项 目 (No.2020JD421)
作者简介:胡芬 (1983-),女,汉族,在职研究生在读,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为方剂配伍规律、医院药学。E- mail:fjxinran2005@163com
A支持度 20% B支持度 25% C支持度 30% 图 1 含有干姜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图
A支持度 45% B支持度 50% C支持度 51% 图 2 含 “干姜 -当归” 方剂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图
·2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 6月第 30卷第 12期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2021,Vol30,No12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e04e65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c.png)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研究进展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唐仕欢申丹杨洪军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加强中医临床信息管理、数据深度挖掘与利用,可以有效、快速、全面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并实现经验传播。
因此,.开发集“数据录入.管理一查询一分析一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辅助中医传承的软件,是中医传承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开发了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简称TCMISS)软件。
目前,该软件得到了北京、上海、贵州、山东、天津等院士、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广泛应用,获得一致认可,被认为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的重要工具。
1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简介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O)是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O)的基础上深入开发形成的,围绕着中医药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四个核心问题,采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结合中医药特点,辅以临床实际情况,建立以中医数据分析为核心,体现中医传承特色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根据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需求,软件有临床信息采集系统、资料管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6个系统,集“数据录入.管理.查询.分析.网络可视化展示”于一体,实现多层次、多维度数据的关联与融合,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界面友好,形成面向服务架构的开放式、自助式应用软件【l J。
该软件实现了疾病信息、证候信息、中药信息、方剂信息、医案及其相关信息的管理、检索、分析等功能,在中医临床经验传承与学习、新药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全国100余家单位应用本软件进行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医案整理、组方规律分析、新药处方筛选、中药方剂教学等,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毕业研究生11名,17个省市安装此软件1000 余套。
2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领域研究进展2.1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做好当代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培养优秀中青年医师,是中医传承的重点,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
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用药规律
![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用药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c8d60d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a.png)
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用药规律任园; 麻春杰【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9(051)009【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组方分析; 关联规则【作者】任园; 麻春杰【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29《伤寒杂病论》是我国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宋代将其分开编撰,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为了全面探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用药规律,本文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发的“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了经方数据库,从方药入手,研究《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方剂和药物的配伍特点,以期能更好地传承其方剂配伍理论和规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伤寒论》[1]和《金匮要略》[2]所载的方剂。
1.2 纳入标准所选方剂采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有条文中所载的方剂或条文后附方。
1.3 排除标准排除《伤寒论》中现代使用极少的方剂烧裈散;排除《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只载方名未记载组成的方剂禹余粮丸、杏子汤、黄连粉、藜芦甘草汤、附子汤、胶姜汤、阳旦汤;排除《金匮要略》中最后三篇杂疗方和食物禁忌中所涉及的药物;排除《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重复出现的方剂,如出现多次只记录1次。
1.4 中药名称规范将方剂中涉及的药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3]进行标准化处理。
例如生薑改为生姜,栝楼根改为天花粉,紫薇改为凌霄花,新绛改为茜草,乌扇改为射干,礬石改为矾石。
1.5 方剂的录入与核对将方剂中规范后的中药名称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并建立经方数据库。
录入完成后进行核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经方数据库最后录入《伤寒论》111方、《金匮要略》199方,去除无法录入数据库的8方(禹余粮丸、烧裈散、杏子汤、黄连粉、藜芦甘草汤、附子汤、胶姜汤、阳旦汤)和二者重复的40方,经方数据库最终录入共计270方。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金匮要略》水气病用药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金匮要略》水气病用药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730197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e.png)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金匮要略》水气病用药规律胡淼;战丽彬;朱博冉;白长川【摘要】目的:研究《金匮要略》中治疗水气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水气病选方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华医典》中治疗水气病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药物配伍规律进行挖掘.结果:共筛选治疗水气病处方101首,涉及107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三位药物为甘草、茯苓、桂枝;选择相关度为7、惩罚度为2,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层次聚类分析演化出3-4味药的核心组合12个,新处方6首.结论:《金匮要略》中治疗水气病以宣肺发汗,健脾利水,温阳散寒为主,反映了“发汗利水、温阳健脾”的祛邪与扶正兼顾之治则治法.【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9(021)003【总页数】6页(P482-487)【关键词】水气病;《金匮要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药规律【作者】胡淼;战丽彬;朱博冉;白长川【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210023;大连市中医院大连1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7水气病是由于机体气机紊乱,导致水气互化功能失常而形成的水气搏结逆乱于体内或肌肤的一类疾病。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首次对水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作了详备的论述。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于水气病论述内容丰富,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于本病的总结,提出诸多经典方剂,形成其独特的治疗理论,就水气病治法而言,这部著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医者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水气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各类肾脏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障碍等疾病所出现的水肿[1]。
在各种程度上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于水肿治疗的研究层出不穷。
中医治疗失眠失眠经验方失眠的兼证古人失眠医案
![中医治疗失眠失眠经验方失眠的兼证古人失眠医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e7e97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5.png)
中医治疗失眠失眠经验方失眠的兼证古人失眠医案中医治疗失眠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
不寐之证,病因虽多,然阴阳的交通“不得从其道”乃为病之根本,凡气血精津环流不畅,代谢升降失其常度,皆可碍运滞血,瘀血阻络,心失血养,以致寤寐异常。
临床所见不寐患者,每以情志变化,精神刺激为主因,引起肝气郁滞,脾运失常,以致气虚血淤,或气滞血淤,或痰瘀互结,或瘀热扰心,服安神养心药物疗效不显,常以化瘀宁神之法治之而获效。
一、肝火扰心证【临床症状】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指导方药】①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栀子、黄芩、益母草、朱茯神、首乌藤。
②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黄芩、栀子。
③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
④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
二、痰热扰心证【临床症状】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指导方药】①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②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炙甘草、白茯苓。
③栀子豉汤:栀子、淡豆豉。
④礞石滚痰丸:金礞石(煅)、沉香、黄芩、熟大黄。
三、心脾两虚证【临床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指导方药】①归脾汤: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大枣、生姜。
②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
③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④常用安神药: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首乌藤。
四、心肾不交证【临床症状】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指导方药】①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柏子仁、当归、天冬、麦冬、生地黄、人参、丹参、白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
屡试屡效方之失眠秘方
![屡试屡效方之失眠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7a6a657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9.png)
屡试屡效方之失眠秘方失眠——神经衰弱失眠验方(施今墨方)【组成】百合,知母,生地黄,磁朱丸,何首乌,寸麦冬,龙齿,紫贝齿,生熟酸枣仁,石菖蒲,甘松,糠皮,西洋参,白蒺藜,鹿角霜,炙甘草,白薇,紫河车,天麻,炒远志。
【用法】共研细末.枣肉适量和为小丸。
每日早、晚各服6g,白开水送服。
【功效主治】本方主治用脑过度,心力衰弱,精神恍惚,犹类怔忡,日夜撞扰,毫无睡意,睡亦不熟,难解乏倦,杂念起伏,无能制止。
长此以往,势将趋于精神失常状态,亟宜治疗,以资挽回。
按此等症,患者痛苦虽深,而欲说明其症状如何如何,又不能具体指出,只能说失眠而已。
此由于百脉皆病,欲说无由,与《金匮要略》所载百合病相似。
【方解】本方以百合、知母、生地黄为主,再加磁朱丸交其心肾,甘麦大枣汤治其脏躁(糠皮易得,以代浮小麦)。
复用紫河车、鹿角霜补其内分泌。
酸枣仁、远志、寸麦冬、何首乌、西洋参以补心神,安脑生津,并敛肝气。
龙齿、贝齿镇惊安眠,配以白薇、菖蒲、天麻、白蒺藜、甘松,芳香祛风补虚。
俾其脑神经平衡,如是则肝木得以滋养,不致妄动;肾水得以上升,躁去惊定;心脑安和,失眠之症自愈。
【方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施今墨》失眠——血行不畅之失眠验方(施今墨方)【组成】当归6g,川芎4.5g,合欢花6g,酸枣仁6g,郁金6g,远志6g,柴胡5g,白芍6g,生地黄6g,西红花3g,丹参10g,炙甘草3g,夜交藤18g,琥珀粉(分2次随药送服)3g。
【功效主治】血液不能畅通而致失眠,妇女经行愆期而患失眠。
【方解】凡由于血液不能畅通而致失眠者,其血必滞。
肝藏血,血行不畅,肝必有郁。
故以四物汤为君,柴胡、合欢花、郁金疏肝顺气,酸枣仁、远志、琥珀安神补脑为之臣。
丹参活血生新以养其心,红花疏其瘀滞为之佐;炙甘草补中,并重用夜交藤以交其脑肾,为之使。
如是则血液循行畅通。
心、脑、肾均得安泰,失眠之症自除。
但血行迟缓,宜多服数剂以荡涤之。
凡妇女经行愆期而患失眠者,每多此症,用之收效尤捷。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香附中成药的用药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香附中成药的用药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eb4406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1.png)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香附中成药的用药规律吴彬;刘晓俊;阙慧卿;陈铭祥;龙婷华;叶文雄【摘要】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香附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2.5软件,构建含香附的方剂数据库,分析合香附方剂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及核心组合.结果含香附方剂共353首,涉及中药651味,常用药物组合121个,主治疾病20种,主治证候12种;高频药对为“香附-陈皮”“香附-当归”的组合;选择“月经不调”“痛经”“腹胀”“胃痛”进行对比分析,比较香附治疗不同疾病的核心组合,揭示香附方剂的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结论通过TCMISS V2.5软件,探讨了香附中成药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9(028)013【总页数】5页(P5-9)【关键词】香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药成方制剂;用药规律【作者】吴彬;刘晓俊;阙慧卿;陈铭祥;龙婷华;叶文雄【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018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0180;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1;广东医科大学化学与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广东东莞 523808;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018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01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2;R289香附来源于莎草科植物莎草 Cyperus rotundus L.的根茎,味辛、微苦、甘,性平,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功效。
清代陈士铎《本草新编》中提及:香附,味苦而甘,气寒而浓,阳中阴也,无毒;入肝、胆之经;专解气郁气疼,调经逐瘀;皮肤瘙痒,止霍乱吐逆,崩漏下血,乳肿痈疮,皆可治疗;宿食能消,泄泻能固,长毛发,引血至气分,乃气血中必用之品[1]。
中医治疗失眠(不寐)的52首验方(含食疗方)都在这里了
![中医治疗失眠(不寐)的52首验方(含食疗方)都在这里了](https://img.taocdn.com/s3/m/35e31f8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d.png)
中医治疗失眠(不寐)的52首验方(含食疗方)都在这里了“睡神方”药方:酸枣仁20克,黄连5克,知母15克,女贞子30克,墨旱莲20克,茯苓15克,川芎15克,远志15克,竹叶15克,甘草5克。
以上药加水700毫升,煮诸药,煮三次,共得药水900毫升,分六次服。
主治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怔忡恍忽,夜以不安,头目眩晕等。
失眠临床经验方1丹参15克当归20克生地15克远志12克柏子仁12克九节菖蒲10克五味子7克白薇10克龙齿12克琥珀10克肉桂6克炒枣仁12克桔梗12克玉竹12克茯神12克夜交藤12克益智仁7克.治天长日久不能合眼,神情焦脆思虑劳倦【心肾不交阳不入阴】。
加水煎汤,每天一副,早晚服用,用时加蜂蜜15--20克。
一般一个星期之内可完全恢复。
(临床经验方)“免费学中医”活动开启,转发本篇文章到朋友圈或者今日头条,私信作者“头条领课”,可免费获得600余分钟高清视频,20余种珍藏实战技巧。
促眠汤组成:酸枣仁15g,茯神15g,怀牛膝15g,红枣15g,炙远志9g,夜交藤30g,百合20g,刺五加12g,炙甘草6g。
随症加减:心脾两虚者加党参15g或太子参15g,龙眼肉15g,苡仁30g;心悸不安者加琥珀粉3g;心血不足加熟地20g,阿胶15g;肝肾亏损加何首乌15g,山萸肉15g;阴虚火旺加黄连6g,知母10g。
用法:日1剂水煎服。
服药期间停用一切镇静安眠药,同时禁饮白酒、茶、咖啡,按时起居。
镇心安神汤基本方: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茯神15克,丹参30克,合欢皮15克,炒枣仁30克,夜交藤30克。
加减法:气血不足者加炙黄芪30克、当归身10克、龙眼肉10克;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15克、麦冬门10克、五味子6克;口苦心烦不寐者加川百合15克、知母10克、莲芯6克;情怀不畅者加柴胡、白芍、炒枳壳各10克;因惊吓引起者加酒炒郁李仁10克。
煎服法:每剂药以水煎两次,头煎药于睡前一小时服,二煎药于次日午饭后半小时服,服后闭目养神1-2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黄芪用药规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黄芪用药规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6224ffcfc789eb162dc83d.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黄芪用药规律分析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部颁标准》)含黄芪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构建数据库,使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黄芪方剂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及常用配伍组合。
结果通过对446首含黄芪方剂的分析,获取黄芪常用药物组合16组,主治疾病18种。
基于黄芪的主治疾病,选择“不寐”“虚劳”“眩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黄芪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
结论《中药部颁标准》中含黄芪方剂所用药物多有气血双补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清晰;用药规律反映了黄芪治疗不同疾病时的配伍特点,符合多功效中药的临床使用现状。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posing principles of Astragali Radix in Drug Standard of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CM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cine. Metho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V2.0)was used to establish database. Data mining methods,such as association rules,improved mutual information method,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iseases,syndrome rules,and common composing combinations of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Astragali Radix. Results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446 cases of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Astragali Radix,16 core medicine combinations and 18 diseases were discovered. Then,based on the 18 diseases,insomnia,consumptive disease and vertigo were chosen to make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medicine using regularity and compatibility features of Astragali Radix in different diseases were disclosed. Conclusion Herbal medicines used frequently in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Astragali Radix could tonify qi and nourish blood. The medicine using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and the composition is clear. The composing principles reflect the compatibility features of Astragali Radix in treating different diseases,which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ultiple-efficacy Chinese medicine.Key words:Astragali Radix;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composing principle of prescription;data mining基金項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0907001-5)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等功效。
《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延胡索方剂组方规律研究
![《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延胡索方剂组方规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a2f2c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6.png)
《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延胡索方剂组方规律研究马艳;申丹;雷云;许海玉;李忠意;李德凤;张毅;杨洪军;唐仕欢【摘要】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简称《中药成方制剂》)含延胡索方剂组方规律.方法:应用该平台V2.0软件以频次为核心,分析含有延胡索方剂中的常用药物、药对、核心组合.结果:明确含延胡索的方剂182首,配伍常用药物共435味,大多为活血、疏肝、益气、滋阴类药物,涉及主治疾病78种,同时选取应用频次最高的中医疾病“胃痛”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延胡索多与行气养血、柔肝平肝类药物配伍,如香附、川楝子.结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延胡索方剂的组方规律与临床应用实际相符,同时也为延胡索成方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20)012【总页数】4页(P1693-1696)【关键词】延胡索;《中药成方制剂》;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组方规律【作者】马艳;申丹;雷云;许海玉;李忠意;李德凤;张毅;杨洪军;唐仕欢【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9.1延胡索系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 Wang)的块茎,始载于唐·《本草拾遗》,其性辛、苦、温,归肝、胃、心、肺、脾经,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脘腹疼痛及妇科血瘀经闭、痛经等症。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关丽君教授治疗儿童睡眠障碍用药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关丽君教授治疗儿童睡眠障碍用药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1501f3b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8.png)
但可能会出现药物 依 赖 等 副 作 用,因 而 限 制 了 其 临
气、五味、归经统计;组 方 规 律 内 的 用 药 模 式 和 规 则
床应用.中医理论对儿童睡眠障碍的病因、病机、治
分析;以及新方分析 中 聚 类 分 析 提 取 核 心 组 合 和 新
睡眠障碍 [5].在治疗方面,现代医学多以巴比妥类、
环吡咯酮类药物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入,另一人进行方剂核对审查.
1
7 数据分析方法 在中医传承辅助 平 台(
V2
5)
软件中,通过“统计报 表”和“数 据 分 析”两 个 模 块 对
录入的符合标准的 120 例病例处方依次进行数据统
基金项目:辽宁省中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作者单位:
110032 沈阳,沈阳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曲笛,关丽君,王爽,徐伊晗,高姗);
110032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级 中 西 医 结
合儿科学专业研究生(郝雅文)
作者简介:曲笛(
1982- ),女,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
持,良好的睡眠对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促进脑发
育、增强记忆力和增 强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等 方 面 有 着 重
大的意义 [1].睡眠障碍是在睡眠过程中由各种原因
要求配合,依从性差者.
1
5 药物名称规范化处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
[]
药典»(
2020 版)7 及 «中 药 学»教 材 8 ,对 处 方 药 物
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睡眠障碍;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儿童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秘方验方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秘方验方](https://img.taocdn.com/s3/m/7f7f3ea0680203d8ce2f24c4.png)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秘方验方2015-01-11简心渡惑阅1817转17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失眠症临床上所常见,失眠重症,顽固性失眠亦不少见,中西药频投,反复不愈,颇为难疗,痛苦万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国医师路志正教授被誉为杂病圣手,诊治失眠,尤其是顽固性失眠,疗效颇佳,经验丰富,侍诊于侧,获益良,不揣愚陋,管窥如下。
1法自心出重圆机近年来,随路师侍诊十次,诊治顽固性失眠或原有其他疾病但以失眠为主症的病人共73人次,其中男47人次,女26人次;年龄以40~60岁患者最多,为52人次,占总数的71.1%;所伴疾病以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胃肠病、肝胆病、糖尿病、肿瘤、冠心病等为多见。
在73人次中,路师亲拟治法30余法,处方主方73(醒)脾和胃法、温胆安(育)神、和胃降浊(逆)法等15法。
(醒)脾和胃、调理脾肾(健脾益肾)、柔肝理脾等法共次,肾20次,最少是肺1)脾和胃、和胃降浊(逆)、温胆和胃等法共28(育)神、温胆和胃等法共25(阴)为单次出现最多的治法。
2在路老所开25次以上的由多到少依次为:生牡蛎42次),炒苍术37次,白芍36次(桂白芍19次,炒白芍14次、生白术4次),生龙骨34次,半夏33次(竹半夏24次、姜半夏7次、法半夏2次),黄连32次,茯苓32次,厚朴31次(厚朴花19次,厚朴l2次),炒杏仁30次,枣仁28(炒枣仁27次、生枣仁1次),西洋参28次,五爪龙27次,太子参25次,共15味。
l84味药中只用1次的中药为44味,2次药20味,3次药l6味,既精细,又灵活,用药如用兵。
特点之一,注重调理脾胃。
用药以调理脾胃药频次最高,如薏苡仁、炒苍术、白术、半夏、茯苓、厚朴,次之为镇静安神药,如生牡蛎、生龙骨。
清心泻火药中的黄连,理气化湿药中的炒杏仁亦常选用。
特点之二,注意调理气血。
益气药占l5味药中的后3位,益气药频次最高的为西洋参,其次为五爪龙、太子参。
西洋参与太子参功效均为益气养阴,特性是补而不燥,养而不腻,而五爪龙味甘、微苦、性平,不单是补气强壮药,具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之功,并有黄芪补气之功而无黄芪壅滞之弊。
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当归-丹参药对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当归-丹参药对中成药的组方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1f24df5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3.png)
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当归-丹参药对中成药的组方规律作者:陈新博张伟健郭绍举黄彦子梁艺钟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年第09期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含当归-丹参药对的中药成方制剂组方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实践应用以及今后进一步的新方研发提供线索或依据。
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含有当归-丹参所有成方中的主治证候和疾病进行频次统计,并对其中高频的核心药物组合及证治配伍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共筛选出含当归-丹参药对的方剂122首,主治证候59种,包括气血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心神不宁证、风寒湿凝滞筋骨证、肝肾亏虚证、瘀阻胞宫证、瘀阻脑络证、胞宫虚寒证等(频次≥8),主治疾病78种,包括月经失调、不寐、痛经、眩晕、健忘、心悸、带下病、耳鸣等(频次≥12)。
结论含“当归-丹参”药对在临床运用上最常用的主治证候为气血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分别以十全大补汤及四物汤为基础方;优势疾病为月经失调、不寐,以香附四物汤及天王补心丹为主方。
当归丹参药对在妇科疾病的配伍应用,可在临床上作做进一步的推广,并作为未来相关新药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当归;丹参;药对;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组方规律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9-0023-07Analysis of the Prescription Rule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Containing Angelica-SalviaBased on the TCM Inheritance Auxiliary PlatformCHEN Xin-bo1, ZHANG Wei-jian1, GUO Shao-ju2, HUANG Yan-zi1, LIANG Yi-zhong2(1. The Fourth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zhen 518033, China; 2.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033,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clues or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further new prescription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by studying the prescription rules of TCM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gelica sinensis-Salvia miltiorrhiza pair in the Drug Standards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Methods: Based on TCM inheritance auxiliary platform system, the Apriori algorithm of association rules was used to count the frequency of the main symptoms and diseases in all the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Angelica-Salvia. Results: A total of 122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Angelica-Salvia were screened out, treating 59 kinds of syndromes, including qi and blood deficiency syndrome,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restlessness syndrome, wind-cold-damp stasis syndrome of tendons and bones, and liver-kidney deficiency syndrome, stasis uterus syndrome, stasis cerebral collateral syndrome, uterus deficiency-cold syndrome, etc. (frequency≥8), treating 78 kinds of diseases, including menstrual disorders, insomnia,dysmenorrhea, dizziness, forgetfulness, palpitations, vaginal discharge, tinnitus, etc. (frequency≥12). Conclusion: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ain syndrome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containing Angelica-Salvia are Qi and blood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respectively based on Shiquan Dabu Decoction and Siwu Decoction. For menstrualdisorders and insomnia, Xiangfu Siwu Decoction and Tianwang Buxin Dan are the main prescriptions. The compatibility and application of Angelica-Salvia i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can be further promo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be the focus of future related new drug research.【Key words】Angelica Sinensis; Salvia Miltiorrhiza; Medicine Pair; TCM Inheritance Auxiliary Platform; Prescription Rule当归是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性温,味甘辛,归于脾、心、肝经,功效为补血活血、调经止血、润肠通便。
著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国医大师”郭子光顽固性失眠症验方+失眠之药膳+失眠关键点
![著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国医大师”郭子光顽固性失眠症验方+失眠之药膳+失眠关键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e8ddf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1.png)
著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国医大师”郭子光顽固性失眠症验方+失眠之药膳+失眠关键点著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的方法(1)邹云翔治疗失眠症的验方方名:清热安眠汤药物:全当归9g,生地15g,川芎2.4g,桃仁9g,红花、黄芩、白蒺藜、蒲黄、龟板、麦冬、竹茹、龙齿、牛膝、夏枯草均为9g,柴胡、枳壳、陈胆星、甘草各3g,山栀6g,黄连0.9g,酸枣仁12g,火麻仁15g。
功效:养血行瘀,疏肝泄热。
主治:失眠。
症见失眠通宵不能入睡,烦躁,头昏,后脑及两太阳穴疼痛,口味干苦,大便干结,小溲黄赤,舌苔黄厚,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日1剂。
(2)魏善初治疗失眠症的验方方名:清镇汤药物:胡黄连、盐黄柏、旱莲草、竹叶、贝母、龙眼肉、朱茯神、石菖蒲、远志、龙齿、煅牡蛎、黄芪、当归、白芍、熟地、沙参、甘草。
功效:益气养血,清心泻火,镇静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3)刘仕昌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①心脾两虚:常见于老年衰弱、贫血、久病恢复期。
症见失眠早醒,饮食减少,疲倦乏力,面色萎黄,心悸,唇淡舌白,脉细弱。
治宜益气补血,养血安神。
方用归脾汤加减,常用药:党参、远志、龙眼肉、茯苓、大枣、当归、柏子仁、五味子等。
若胸闷、苔腻加木香;便溏加白术;心悸甚者加磁石、丹参。
②浊阻滞:平素嗜酒厚味,酿成痰浊,阻滞气机。
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血脂高、动脉硬化者。
症见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胸闷,痰多,舌苔腻,脉弦滑等。
治宜除痰化浊。
方用温胆汤加减,常用药: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丹参、夜交藤等。
痰多加胆南星、贝母;头痛加白蒺藜、苍耳子。
③肝气郁结:妇女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气血易逆乱,肝气易郁结,症见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胸胁胀痛,口苦纳呆,或见月经失调,脉弦细等。
治宜舒肝解郁,养心宁心。
方用逍遥散加减,常用药:柴胡、当归、丹参、白芍、茯苓、酸枣仁、柏子仁、合欢花、夜交藤等。
午后低热、心烦、舌红者加丹皮、山栀子;胁痛加郁金;月经不调加益母草。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李东垣眼病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李东垣眼病方剂用药规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a79961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d.png)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李东垣眼病方剂用药规律研究盛倩;刘绍燕;庄曾渊;郭晓勤【摘要】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提供的数据分析平台,分析李东垣眼病方剂用药组方规律,加深对其论治眼病学术思想的理解.方法将《兰室秘藏》及《东垣试效方》治疗眼病的内服方剂,分内外障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通过软件集成的药物“频次统计”、“用药模式”、“规则分析”等功能,统计分析李东垣论治眼病的遣方用药特点.结果李东垣用药集中,善用辛散,重用甘温,慎用苦寒,常以甘温之品合风药补中升阳泻火.李东垣还善于运用五脏苦欲补泻用药之法论治目病.在内外障的用药上亦有所区别.结论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李东垣眼病方剂分析结果,反映了李东垣从脾胃论治眼病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通过对李东垣眼病方剂的数据分析,有利于对其学术思想的理解和继承.【期刊名称】《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年(卷),期】2014(024)003【总页数】4页(P177-180)【关键词】李东垣;眼病;用药规律;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作者】盛倩;刘绍燕;庄曾渊;郭晓勤【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9.3李东垣为易水学派中补土派的创始人,也擅长眼病的治疗。
在《脾胃论》、《兰室秘藏》、《东垣试效方》等著作中有不少论治眼病的方剂,充分体现了其立足于脾胃论治目病的学术思想。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经验的有效载体,通过古代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对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1〕。
因此,本文运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李东垣治疗眼病的方剂进行用药及组方规律分析,以期更好的理解李东垣论治眼病的学术思想。
1 资料与方法《兰室秘藏·眼耳鼻门》〔2〕、《东垣试效方·眼门》〔3〕治疗眼病的内服方剂共30首(包括眼和耳鼻共用方2首),根据所治病症分为外障眼病用方17首:黄芩黄连汤、泻热黄连汤、芎辛汤、选奇汤、神效明目汤、明目细辛汤、助阳和血汤、防风饮子、拨云汤、神效黄芪汤、归葵汤、救苦汤、当归龙胆汤、温卫汤、龙胆饮子、羌活退翳汤、温肺汤;内障眼病用方13首:地芝丸、益气聪明汤、复明散、冲和养胃汤、蔓荆子汤、熟干地黄丸、益阴肾气丸、羌活退翳丸、补阳汤、泻阴火丸、升阳柴胡汤、疗本滋肾丸、加味滋肾丸。
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便秘的组方规律研究
![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便秘的组方规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cf927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e.png)
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便秘的组方规律研究王玮鑫;孟祥梅;张瑾;张雨珊;张文君;刘凯歌;曹雅蕾;于春月;苏泽琦;赵莹;丁霞【期刊名称】《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8(13)5【摘要】目的基于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探索《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历代便秘方剂的组方规律,并进一步演化新方,为中医治疗便秘和研发新药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提取《中医方剂大词典》中治疗便秘的有效方剂,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便秘方剂中常用的药物及其组合规律、提取核心组合形成新方。
结果纳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便秘的有效方剂共483首,共涉及中药297味,出现频次≥24的药物共35味,总结了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29对,关联规则分析共8条,潜在核心组合34个,并演化新方8个。
治疗便秘方剂的多以推陈致新攻下的大黄、补中益气调和的甘草、活血化瘀润下的当归为主,并在不同程度上配伍枳壳、火麻仁、黄芩等行气、润下、清热的药物。
并且攻下泄热、滋阴润肠是治疗便秘的重要方法。
结论本研究为中医药治疗便秘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便秘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总页数】5页(P618-622)【关键词】中医方剂大辞典;便秘;数据挖掘;组方规律;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作者】王玮鑫;孟祥梅;张瑾;张雨珊;张文君;刘凯歌;曹雅蕾;于春月;苏泽琦;赵莹;丁霞【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相关文献】1.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面部色斑内服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及新方发现 [J], 田雅娟; 李钦青; 杜娟; 李晓青; 杨继红; 闫敬来; 贺文彬2.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腹痛的组方规律研究 [J], 曹雅蕾;丁霞3.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吞酸的组方规律研究 [J], 孟祥梅;王玮鑫;张雨珊;张文君;王德辰;刘凯歌;曹雅蕾;于春月;苏泽琦;赵莹;丁霞4.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风治疗的组方规律分析 [J], 于亚君;刘陶;晏一淇;李霖;张晗;刘洋5.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呃逆的组方规律研究 [J], 曹婉琛;李园;薄荣强;褚福浩;李可歆;李萍;赵华丽;张琦;苏泽琦;丁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0813(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02887);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107,2013.103);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014GSFll9034)
[第一作者]
孙世光,在读博士,从事方剂配伍规律与证候动物模型构建及其评价研究,Tel:0531.82436123,E-mail:S.G.SUN@
则有10条见表4,涉及中药15味见图l。 2.3新方分析点击“新方分析”进行基于复杂系统熵
聚类和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新方分析。设置相关度8,惩
罚度8,点击“聚类”进行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2殊药
3讨论 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从大数据库中揭示出隐 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是目
insomnia(frequency t>8)
N。.
药物组合
频挚 /次
13 13 12 12 11 11 11 11 11 11 10 10 10
N。.
药物组合
频拳 /次
10 9 9 9 9 9 9 9 9 9
表1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例如甘草与炙甘草、地黄与 熟地黄、何首乌与制何首乌分属不同药味。依据上述标准, 最终筛选出治疗失眠的期刊文献84条,方剂126个,中药
187味。见.表1。
中国期刊数据库收载治疗失眠方剂情况
Reports in
Table 1
journal literatures from four Chinese databases about prescriptions for insomnia
录入。
frequency(frequency≥8)
1.4数据分析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版)数据分析操 作过程:①方剂提取,通过数据分析(中医疾病查询项提取 治疗“失眠”方剂;②频次统计,通过药物频次排序计算;③ 组方规律,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组方配伍规律分析,④新方
分析,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和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 分析。 2方法与结果
1.3数据录入
由专人将筛选出的方剂录入到中医传
6,图2。 表2失眠方剂药物出现频次排序(频次≥8)
Table 2 Rank of prescriptions for insomnia by
occurrence
承辅助系统;再由双人负责录入数据审核,以保证数据库
的真实可靠;只对基本方进行录入,加减法中药物不进行
1 N。,
中药
频数
/次
N。.
中药
频挚 /次
16 15 15 15 15 15 14 14 11 11 10 10
N。.
中药
频警 /次
10 10 lO lO 9 9 9
甘草
50 38 28 26 25 24 22 18 17 17 17 17
13柴胡 14栀子 15茯神 16黄芩 17白术
25知母 26附子 27川芎 28牡蛎 29夜交藤 30龙骨 31朱砂
literatures,36
herbs(frequency≥8)were
found frequently used in clinic.and 39 couplet
core
medicines(support≥8),1 0
new
association
rules(support≥8 and confidence≥0.6),1 9
[网络出版时间]
2015—03—17 10:51
Analysis
on
Composition Principles of Prescriptions for Insomnia Disease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N Shi—guan91’2,JING Jin92,SUN
supplemented by specific
to
mainly
composed of drugs
herbs
with
mind・easing
and/or
antipyretic
effects;furthermore,herbs for
tranquilization
prescriptions for insomnia.
2茯苓 3人参
4 5
当归 白芍
2.1频次统计点击“频次统计”,对筛选出防治失眠的 126个方剂所涉及的187味中药进行频次排序,出现频次≥
8的中药有36味。见表2。 2。2组方规律点击“规律分析”进行基于关0柏子仁 2l地黄 22山药 23熟地黄 24黄连
制半夏
250355;
250001;
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济南 3.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济南 250014)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中药方剂防治失眠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检索四大中文数据库(中国
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收录的失眠防治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筛选出失 眠防治方剂进行组方配伍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收录失眠防治方剂期刊文献84条,方剂126个,涉及中药187味;失眠防治 方剂中出现频次≥8药物36个,支持度≥8药物组合39个,关联规则(支持度≥8,置信度≥0.6)10条,核心组合19个,新方 剂4个。结论:失眠防治方剂以补益类药物为主,辅以安神、清热等药物,而安神药属于防治失眠方剂特异性药物。 [关键词] 失眠;睡眠障碍;方剂;组方配伍;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数据挖掘;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is
a
combinations and 4 research of
tonic effect,
are
prescriptions
were
mined from the databases.Conclusion:TCMISS
for insomnia
are
helpful t001 for th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prescriptions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I 21.No.9
May,2015
表3失眠方剂药物组合模式(频次≥8)
Table 3 Drug combination modes of prescriptions for
证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以及专家经验介绍、理论探讨等含 有方剂对失眠进行防治或论述的文献;排除标准:方药组成 介绍不完整、实验研究文献、重复出现的文献;中药饮片品名
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后者主要用于慢性失眠治疗,但需要 专业资质认证,且临床治疗存在依存性问题心。31;而中医药治 疗失眠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采用“辨证论治”治疗 原则,对不同证型失眠采取不同治疗法则和方药,体现了现 代医学个体化治疗的特色…;因此,发掘中医方剂,创新中 药新药成为当务之急。前期已有关于中医经典古书古方及 《中医方剂大词典》治疗失眠方剂组方规律研究的报道¨“; 本文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主要收集整理了国内4大 中文期刊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防治失眠方剂,运用现代数据 挖掘技术,揭示方剂的药物组合模式和组方配伍规律,以期
Ron93+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Shandong University
(1.College of of
Provincial
Pharm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2.Depart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hotmail.com
[通讯作者] ・208・
+孙蓉,研究员,从事中药药理与毒理学研究,Tel:0531.82949843,E-mail:sunmn9107@163.com
万方数据
第21卷第9期
zul5年5月
Chi…e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aim of this
[Abstract]
for insomnia from four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prescription compatibility principles of
for insomnia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TCMISS).Method:The prescriptions and SinoMed).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using
[Key words]
insomnia;sleep disorder;prescription;composition and compatibility principle:association
rules;cluster analysis;data min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8麦冬
32山茱萸8 33黄芪8 34枳实8 35石菖蒲8 36龙齿8
方配伍规律分析;先设置支持度8,点击“用药模式”进行药
物组合出现频次排序,出现频次≥8的药物组合有39个见
表3。涉及中药23味见图1。再设置置信度0.6,点击“规则
9炙甘草 10生姜 11大枣 12远志
分析”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出现频次≥8的药物组合用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