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旅游景区管理第四章

合集下载

旅游景区管理全套课件完整版ppt教学教程最新最全

旅游景区管理全套课件完整版ppt教学教程最新最全
旅游景区开发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节 旅游景区开发模式与程序 二、旅游景区开发模式
(一)资源导向开发模式 (二)市场导向开发模式 (三)形象导向开发模式 (四)产品导向开发模式
第一节 旅游景区开发模式与程序
三、旅游景区开发的基本程序
(一)策划与规划阶段
第三节 旅游景区规划 三、旅游景区规划的内容与要求
(一)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内容与要求
1. 规划期限 2. 任务和作用 3. 资料收集内容 4. 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5. 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第三节 旅游景区规划 三、旅游景区规划的内容与要求
(二)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与要求
1. 规划期限 2. 任务和作用 3. 资料收集内容 4.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5.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观光旅游景区
度假型旅游景区
生态型旅游景区
科考型旅游景区
游乐型旅游景区
第一节 旅游景区概述
四、旅游景区的类型
(三)按照旅游景区的等级划分进行分类 2003年,我国推出了旅游旅游景区的质量等级标准,采用1A级、2A级、 3A级、4A级、5A级。根据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17775—2003)的规定,从旅游交通(145分)、游览(210分)、旅 游安全(80分)、卫生(140分)、邮电服务(30分)、旅游购物(50分) 综合管理(190分)、资源与环境保护(155分)等8个方面,对旅游区进行 平分。全部项目满分为1000分。其中1A级需要达到950分,2A级需要达到850 分,3A级需要达到750分,4A级需要达到600分,5A级需要达到500分。

第4讲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

第4讲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
管理承载力指的是景区内为游客游览服务的和监督、规范游客 行为的设施和人员能够接待的游客数量。 服务承载力指的是景区外的为游客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设施和 人员能够接待的游客数量。 基础设施承载力指的是当地的供水部门、供电部门、交通部门 提供产品能够满足的游客数量。
问题:为什么要研究旅游容量和承载力?
1.有计划地分散旅游客流 明确旅游超载原因,有计划地从时间和空间两 方面分散客流。提高供给能力外,最普遍的做 法是利用价格杠杆来平抑旅游淡旺季的差距, 2.旅游客源的多方位化 不同的客源出游时机不同,旅游目的地也不同 ,因而根据旅游客源的多元化特点,设计不同 的旅游线路有效地防止旅游超载与饱和现象。 大道从宏观上分流。 3.正确把握旅游推销的时机和力度 旅游推销和宣传应该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资源开 发基础上,应该考虑推销和宣传的成本和后果 把握好时机和力度。
三其它相关概念旅游环境承载力某一旅游区域范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满足游客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的情况下该旅游区域所能容纳的游客量生态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针对一个特定的旅游经济水平需求在生态资源子系统能承受力范围内不致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生态复合系统所能承载的最大当量游客数
景区管理学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第一讲 《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概况与旅游景区概述
第一节 旅游容量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第二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 第三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应用 第四节 旅游容量在实践中的应用
2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第一节 旅游容量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一、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 基本容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和外延,导出一 系列其他的容量的概念,是旅游规划的可用工具。 非基本容量分类方式指以时间、空间、作用方式、 作用程度等; 非基本容量为依据的分类时间上可以分为现状承 载力和规划承载力,既有承载力又有期望承载力;

风景区管理制度

风景区管理制度

风景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风景区管理,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国家级风景区,各级风景区管理单位应严格遵守执行。

第三条风景区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文明旅游”的原则,切实保护风景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第四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规范管理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风景区管理机构第五条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管理部门,负责风景区内的管理工作,包括生态保护、安全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

第六条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公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风景区内的公共安全监控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

第七条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环保部门,负责风景区内的生态保护工作,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八条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旅游服务部门,负责游客接待、导览服务、宣传推广等工作。

第三章风景区管理规定第九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并公布游览路线及相关信息,确保游客能够安全、合理地游览风景区。

第十条风景区内设置的观光设施和游乐项目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安全检测和审批,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第十一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配备专业的导游和服务人员,确保游客得到专业、周到的导游和服务。

第十二条风景区内不得破坏自然景观,不得随意摘取野生植物、动物,严禁乱涂乱画。

第四章环境保护及安全管理第十三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第十四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游客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第十五条风景区内应当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应急逃生通道,配备应急救护设备和急救人员。

第十六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设施的维护。

第五章服务质量及管理评估第十七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服务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旅游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第十八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的投诉问题。

旅游景区管理全

旅游景区管理全

24
02
2
3 /
旅游景区财务分析的方法
1 2
比较分析法
/
比率分析法
1
2
趋势分析法
旅游景区财务分析的依据
24
03
2
3 /
旅游景区财务指标分析
1 2
比率分析法
/
构成比率 结构比率
1
2
相关比率
24
04
2
3
趋势分析法
/ 1
发展速度
2
/
1
2
增长速度
24
05
2
3
/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
流动比率
2
扩大了景区的融资能力 有利于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 有益于更好地保护景区资源,优化景区的环境 有利于扩大景区的影响力 有利于吸引各方面的人才
21
07
2
3
/
1
2
/
1
2
存在的问题
对于某些景区而言会不经济 景区上市的经营风险大 过度开发不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1
08
2
3
/
1 2
课堂 讨论
/
旅游景区管理全
Add the author and the accompanying title
2 0 2 3 / 1 2 / 1 2
第一章 旅游景区与景区管理概述
23
0
2
3
/
1
2 /
学习目标
1
2
了解旅游景区的定义和特征
了解我国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特别是管理模式
理解旅游景区管理的目标、任务和管理资源
1 2
社会公众影响力度

旅游景区管理实务4

旅游景区管理实务4

旅游景区管理实务41. 引言旅游景区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景区管理实务是保障景区运营和旅游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介绍旅游景区管理实务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和策略,帮助相关人员在景区管理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2. 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景区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一个高效的团队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提升游客满意度。

以下是一些人员管理方面的关键要点:2.1 人员招聘与培训景区管理人员应根据景区的运营需求,制定合理的人员招聘标准,招聘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人才。

同时,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和掌握必要的技能。

2.2 岗位分工合理的岗位分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专业性。

景区管理人员应根据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适当的岗位划分,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

2.3 奖惩制度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景区管理人员应建立公平公正的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对于违规行为也应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以维护景区的秩序和形象。

3. 安全管理景区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游客的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素:3.1 安全设施景区管理人员应核实安全设施是否完备,并定期检查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游客的安全。

同时,还应提供充足的安全警示标识,帮助游客识别潜在的危险。

3.2 应急预案景区管理人员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并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3 安全员工培训景区管理人员应对安全员工进行培训,包括急救知识、紧急情况处置和游客安全意识培养等方面。

提高安全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确保游客的安全。

4. 营销策略营销策略对于景区的发展和推广起着关键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营销策略的关键要素:4.1 市场分析景区管理人员应进行市场分析,对游客需求和竞争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以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和推广计划。

(管理学)景区经营管理5章旅游景区游客管理

(管理学)景区经营管理5章旅游景区游客管理
系统原则
对游客管理进行全面规划,协调各 部门工作,形成有机整体。
03
02
科学原则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据分析 和监测,科学管理游客活动。
法治原则
依法管理,规范游客行为,保障景 区权益。
04
游客管理的手段与方法
预约制
通过预约方式控制游客数量和流量,避免景 区拥堵和资源过度使用。
信息发布
及时发布景区信息和提示,引导游客合理安 排行程和遵守规定。
做出贡献。
02
游客管理概述
游客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游客管理的定义
游客管理是指对旅游景区游客的接待 、服务、安全和保护等方面进行系统 规划、组织、协调和优化的活动。
游客管理的目标
提高游客满意度、保障游客安全、保 护景区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景区可 持续发展。
游客管理的基本原则
01
人本原则
以游客为中心,关注游客需求,提 供人性化的服务。
分流措施
采取分时段、分区段等措施,引导游客合理 分布和流动。
设施完善
提供充足的停车、休息、洗手间等设施,满 足游客基本需求。
03
游客需求与行为分析
游客需求分析
01
旅游体验需求
游客期望在景区获得独特、愉悦 的旅游体验,包括自然风光、历 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
02
便利设施需求
03
参与与互动需求
游客期望景区提供便捷的交通、 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以及 良好的导览和安全保障。
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能够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游客对景区的 信任感和满意度。
维护景区声誉
良好的游客安全管理有助于树立景区良好形象,提高景区声誉,吸引 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游客安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旅游景区管理(第四章)

旅游景区管理(第四章)
(一)需求管理技术
• 价格调节 • 营销控制 • 教育和讲解
(二)供给管理技术
• • • • 实行容量弹性化 增加实际旅游容量 采取定点保护措施 实施定量管理技术
辅学资源
碧峰峡景区内具有教育功能的标牌
(一)旅游饱和与超载的时空特点
• 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及偶发性饱和与超载 • 长期连续性饱和与超载及短期性饱和与超载 • 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及局部性饱和与超载
(二)对环境和设施的消极影响
• • • • • 践踏与磨损 水体、水质污染 噪声 对设施的影响 其他影响
辅学资源
二、解决旅游景区超载方案
第四章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
案例引入: 【景区爆满与门票疯长】
200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市20家主要旅游景点中有13 家达到或突破了最佳容量,共接待游人64.67万人次。其间故 宫日均接待8万人次,仍达最大容量的133%;八达岭日均接 待5.32万人次,达最大容量的106%。 陕西华山接待登山旅游者超过最大接待量18.7%。主要登山 18.7% 道路及索道上下站已略显拥挤。景区指挥部决定东山门在上 午11点至12点间停止售票1小时,以控制进山人数;同时, 还采取及时登记出山人数的办法,以便把主景区停留人数控 制在6000-8000人左右。 2004年11月3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京召开关 于调整世界文化遗产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听证会后,北京故 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定陵、长陵等景点门票纷 纷涨价,随后,“涟漪效应”使得全国各知名景点纷纷召开 价格听证会,拟将门票价格上调。2005年“五一”黄金周前 后,全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涨声一片”。
基本空间标准 旅游感知容量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社会地域容量
旅游最佳容量 既有旅游容量 期望旅游容量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开发 《旅游目的地管理》PPT课件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开发  《旅游目的地管理》PPT课件
• (3) 出行系统。或者称为旅游通道,包括游客使用的交通设施(公路、铁 路、航空、水运等),主要有旅行社提供的出行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旅 游服务预订),由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等。
• (4) 支持系统。 包括旅游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政策、科技、人 力等方面的因素。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可持续发展观
• 从消费心理的角度看,旅游者的追求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好 奇心,第二个层次是求知欲,第三个层次是审美感。达到了审美感 受也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也就是说要把旅游的过 程作为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作为一个审美感不断满足的过程。同 时,心理学方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等也解释了游客对旅游服务的 要求的满足过程。
• 空间开发理论的三种开发模式,在宏观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得到了重要的 运用。
• (1) 据点式开发模式。也称增长极开发模式。以某旅游城市或著名旅游 景点为龙头,带动周边景点区域的旅游开发,就属于增长极开发模式。增 长极模式适用于区域旅游开发的初始阶段,或经济的稀疏区、经济不发 达地区。
• (2) 点轴式开发模式。是以点轴为主线的条带式开发模式。这里的“点” 是前述的主要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所谓的“线”则是指线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础设施 (包括各类交通线、大江大河或海岸水线等)。凭借“线”把各个“点” 有机地联系起来,便形成了点轴系统。点轴贯于复杂的旅游目的地系统 之间,构成了以点轴为主线的条带式开发系统。这种开发模式主要适用 于区域旅游开发的中期,或旅游资源相对成带状分布的地区。
(五) 管理学理论
• 1.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由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衍化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被普遍用于判断旅游目的地发 展的阶段、特征、问题和趋势,对指导旅游目的地 开发具有较强的理论支持。

高教版《旅游景区管理》总结(1)

高教版《旅游景区管理》总结(1)

旅游景区管理第一章旅游景区概述一、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并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的地域空间。

二、旅游景区的基本特征1、特征的第一层面(沃尔什•赫伦)(条件)吸引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来访,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经营;提供愉快经历和消遣方式;尽量发挥景区潜力;按景区特点管理,使顾客满足;提供相应水准的设施和服务;收取或不收取门票费。

2、特征的第二层面(构成要素)具有开展旅游活动的特定内容;具有明确的地域空间范围;具有满足游客需求的综合性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具有专门的经营管理机构。

3、特征的第三层面(特性)综合统一性;多层利益平衡性;目标多重性;特有时效性。

三、旅游景区管理及其特征1、旅游景区管理是指相关机构对旅游景区的人、财、物、信息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旅游景区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并推进旅游景区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性运筹行为。

2、旅游景区管理的特征:关联性、动态性、科学性、文化性、创新性。

四、旅游景区在旅游产业的地位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传播地区旅游形象,提高区域知名度;旅游景区的消费是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五、我国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现状1、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管理,政府主导的功能被弱化2、旅游景区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现象普遍3、景区秩序混乱,服务意识弱,游客安全感不足4、资源破坏,环境恶化5、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6、旅游景区产品质次价高,特色性不强第二章旅游景区产品的特点与构成一、景区产品的类型按照产品功能分类:陈列式、表演式、参与式二、旅游景区产品(狭义)景区产品是一种单项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总和。

(广义)景区产品是多种单项旅游产品的组合,包含4As—旅游资源(Attraction),交通运输设施和服务(Access),住宿、餐饮、娱乐、零售等旅游生活设施(Amenities)和相应服务辅助设施(Ancillary Service )。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管理学》PPT课件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管理学》PPT课件
✓ 定义: 旅游容量是指某一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状态在没有 受到不可接受的破坏水平时所能达到的旅游活动水平
✓ 旅游地容量的影响因素 ✓ 旅游地容量体系:生态容量、经济容量、物质容量、心
理容量和社会容量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4 旅游目的地容量管理 4.4.2 旅游目的地容量的测定
4.1 旅游目的地管理相关概念
4.1.2旅游目的地管理
✓,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调控目的地 的运行机制,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活动,创造显著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原则:突出特色原则、效益兼顾原则、合理布局原则、持续发展 原则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3 旅游目的地危机管理 4.3.4旅游危机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旅游业的脆弱性要求必须对其实施危机管理 ✓旅游产品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对旅游业实施危机管理 ✓旅游市场具有竞争性要求必须对旅游业实施危机管理 ✓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背景要求对旅游业实施危机管理
第4章
旅游目的地管理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1 旅游目的地管理相关概念
❖4.1.1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定义: 具有独特的旅游形象和吸引力、健全的设施和服 务、完善的区域管理与协调机构,能够使潜在旅 游者产生出游动机并做出出游决策,实现其旅游 目的的区域。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3 旅游目的地危机管理 4.3.5旅游危机管理的途径
✓危机之前 ✓危机期间 ✓危机过后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范文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范文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范文旅游景区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旅游景区的管理,保护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旅游景区的管理。

旅游景区包括自然景区、文化景区、人文景区等。

第三条旅游景区管理工作应根据各景区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措施,并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条旅游景区管理应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旅游景区管理应坚持依法管理、科学规划、提高服务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第二章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第六条旅游景区应设立管理机构,负责景区的日常管理、服务和保护等工作。

第七条景区的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

第八条管理机构应配备专业人员,包括旅游管理、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第九条管理机构应制定景区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办法。

第十条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对各部门及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奖惩。

第三章旅游景区规划管理第十一条旅游景区应编制景区规划,明确景区的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第十二条景区规划应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业发展等因素。

第十三条景区规划应充分调研,科学合理地确定景区的游览线路、设施布局和旅游服务功能。

第十四条景区规划应公开透明,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第十五条景区规划的执行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的要求进行,不得随意修改。

第四章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第十六条旅游景区应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第十七条旅游景区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评估机制,对景区的自然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

第十八条旅游景区应制定环境保护措施,限制游客进入敏感区域,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第十九条旅游景区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传统建筑、文物和其他文化资源。

旅游景区门店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门店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门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旅游景区门店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旅游景区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旅游景区内的所有门店,包括餐饮、购物、住宿、娱乐等各类门店。

第三条门店管理应遵循“服务至上,诚信为本,安全第一,合法合规”的原则。

第四条旅游景区门店管理员工应具备相关从业资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第五条门店管理应与景区管理相互配合,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旅游景区经营环境。

第二章门店建设第六条门店应按照景区管理部门的规划和标准进行建设,保证门店的建筑风格与景区整体风貌相协调。

第七条门店应具备相关的消防设备和防范措施,确保员工和游客的安全。

第八条门店内部布局应合理,设施设备齐全,保证服务质量和顾客体验。

第三章门店经营管理第九条门店管理员工应具备专业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不得擅自调动员工,避免人员过度流动。

第十条门店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升员工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十一条门店应遵守景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不得私自经营或转让经营权。

第十二条门店应制定明确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确保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第十三条门店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卫生清洁,确保门店内部环境整洁卫生。

第四章门店经营行为第十四条门店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经营活动。

第十五条门店应规范价格行为,不得恶意哄抬价格或虚假宣传。

第十六条门店应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随意更改商品或服务规格。

第十七条门店应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投诉问题。

第五章门店考核评价第十八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门店进行考核评价,对表现突出的门店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的门店进行整改处理。

第十九条门店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评比,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培训或调整岗位。

第二十条门店管理部门应接受游客及时反馈,对游客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认真分析和改进。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新情形需要调整或修改,将另行发布。

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第一章测试1.Medlik于1993年提出,旅游景区是为游客提供娱乐、消遣与教育而设计的()参考答案:有管理的永久性资源2.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

参考答案:对3.旅游景区的定义,以下陈述正确的有()参考答案:以旅游吸引物为依托;从事旅游休闲活动;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4.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要素是指()参考答案:旅游吸引物、人类聚落/住宿设施5.GUNN提出的景区同心圆模型(The Concentric Rings Model)包括()参考答案:内核;包围区;保护带6.MacCannell在1976年提出旅游景区三要素包括()参考答案:游客;解说;风景7.自然遗产的价值包括()参考答案:直接产出实物价值;间接生态价值;存在价值;直接服务价值8.遗产型景区的经营是以利润为导向的。

参考答案:错9.遗产型景区的管理原则包括()真实性;自然/文化多样性;完整性10.开发型景区管理的核心目标是资源的维系与变迁。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Gunn(1972)在其著作Vacationscape中指出如果没有旅游景区,其它旅游服务就没必要存在。

参考答案:对2.Swarbrooke(2001)将旅游景区分为()。

参考答案:自然型景区;不以旅游为目的建造的人工型景区;节事与活动型景区;旅游类人工建造的景区3.Z代人(Generation Z,又称Gen Z)指的是()。

国土代人4.John Swarbrooke提出了旅游景区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其中,与游客体验直接相关的有()。

参考答案:缺乏新技术应用;“惊艳元素”和独特的卖点的缺失;旅游景区产品质量不能使消费者满意;不能满足有特殊需求的游客5.旅游景区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

参考答案:游客管理;景点管理;资源管理;产品管理6.下面()不是旅游景区管理的决定性因素。

旅游景区管理实务4

旅游景区管理实务4

4 旅游景区的品牌塑造
(一)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就是通过对客源 地市场状况,当地历史文化, 民俗,资源状况等进行深入研 究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提 炼,为品牌的定位做好准备。
(二)品牌定位
1.旅游景区的品牌定位的含义 景区品牌定位是指景区所设想的品牌在目标消费者心
第四章 旅游景区的品牌塑造
主讲人:袁燕君 2015年9月21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景区品牌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品牌定位的含义和内容 3.掌握景区品牌推广的方式 4.掌握旅游景区品牌经营的策略,认识景
区品牌创新的重要意义
课前导入:关于品牌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的广告大师大卫.奥格 威第一次提出科学的品牌概念
没有掌握景区品牌经营的科学方法 注重打造,忽视管理
案例:旅游商标频频被抢注的事实说明, 旅游知识产权的意识薄弱。
贵州163旅游景区点中,只有39个申请 了旅游服务商标,8个被他人抢注。山东 蓬莱有65件商标涵盖了蓬莱阁等主要景 点,这是一个正面的案例。
品牌是一笔无形资产,商标一旦被他人 抢注成功,景区将失去商标的专用权。
关系说 ——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角度
在奥美广告公司,他们把品牌定义为消费者与产品 的关系….消费者才是品牌的最后拥有者,品牌是 消费者经验的总和。
联合利华的董事长认为:品牌是消费者对一种产品 的感受,他代表消费者在其生活中对产品与服务的 感受而滋生的信任、相关性与意义的总和。
资源说 ——品牌价值的角度
个性:品牌人格化以后所具有的“人”的个性
如奔驰:成功,严谨和权威
用户:品牌暗示购买或使用产品的消费者类型
如奔驰:成熟稳重的成功者
品牌的概念辨析
品牌与产品
区别 产品是具体的,品牌是抽象的

旅游景区管理

旅游景区管理

第二章 旅游景区产品的特点与构 成
第一节 旅游景区产品的界定和类型 界定对象: 景区产品的类型:不同分类

第二节 旅游景区产品的特点
一、旅游产品的特点 二、景区产品自身的特殊性 三、景区产品的实质

第三节旅游景区产品的构成
理论基础:一般产品构成说 旅游吸引物产品构成说 旅游景区产品构成:核心 有形 扩展

三、营销要素

4C理论 组合:特征、策略


价位
渠道 促销


营销动向

一、纵深策略

二、拓展策略
三、创新策略

虎跳峡:一峡有二虎
网络上的战争
营销狂想
影视营销
两天一夜——旅游梦想
以“真实体
验野生, 走遍四川 美丽的地 方”
事件营销
微博营销
植入营销
第七章 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
第一节 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概况 必然性 内容 意义

“梦幻草堂、溢彩华章”

,“夜游草堂”活动将持续 到10月20日,于每晚18:3022:00举行,实行临时夜游门 票价格20元/票。游人可欣赏 到民乐演奏、酒道表演、茶 艺表演、皮影表演、非遗展 演等各类特色表演,并可参 与到唐服体验、河灯祈福、 祈愿涂鸦等互动环节中。活 动期间,还将不定期举行 “草堂月吟”主题晚会、古 琴雅集、拜月活动、“文化 名人进草堂系列讲座”等专 题文化活动。
裸纤:谁脱了你的衣服?
曹操:谁动了你的墓?
夜郎:前世、今生和来世
贵州VS湖南
第六章 旅游景区游客体验管理
第一节 体验经济的概念和地位 概念 特征

草根选秀:体验经济的先行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13
旅游生态容量
又称旅游环境容量。
内 指对一个旅游点或旅游景区环境不产生 涵 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其环境空间所能
接纳的旅游者数量。
h
14
基本空间标准
在旅游活动中,活动的主体或载体在
内 涵
旅游目的地所占用空间规模的大小和
设施量。

角 度
旅游景区产品供给
因决 素定
旅游设施的接待量
h
15
旅游感知容量

旅游心理容量

基本
旅游资源容量
容 量 的 概 念 体 系
旅 游 容 量
容量
非基本 容量
旅游生态容量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的地域社会容量 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与旅游活动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
h
8
崔凤军定义(1995)
将旅游容量称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
内 涵
大 为标准
容 量
饱和点
h
19
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既 有
代表现在
旅 实际旅游容量
游 已开发旅游容量



望 旅
代表未来
游 规划旅游容量


h
20
共同点
在某一时段相对稳定 随时间有一定的变化 非基本容量随基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的旅游容量不同
h
21
“国标”中的旅游容量概念
第一节 旅游景区容量的概念体系 一、旅游景区容量产生的背景
有环境学背景学者的介入研究和
可持续发展观的广泛普及是旅游景
区容量问题出现的大背景。
辅学资源
h
3
国外旅游容量研究进展
莱佩奇(Lapagt)1963年提出旅游容量概念
60年代南非学者提出容人量和容时量
1977年劳森(wson)发表《旅游和休闲的发展:旅 游资源评价手册》,谢尔比(Shelby)写成《游憩背景中 的承载容量》,分别探讨了旅游容量问题
2004年11月3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京召开关于调整世 界文化遗产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听证会后,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 八达岭长城、定陵、长陵等景点门票纷纷涨价,随后,“涟漪效应” 使得全国各知名景点纷纷召开价格听证会,拟将门票价格上调。2005 年“五一”黄金周前后,全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涨声一片”。 2
概 述
2003年颁布的国标《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 “附录A”中,对旅游容量(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进行了界定
h
17
旅游社会地域容量
接待地区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族
内 风俗、生活方式与习惯、社会开化程 涵 度以及国家政策等所决定的当地居民
可以接纳和容忍的旅游者数量。
h
18
旅游最佳容量与旅游最大容量

游 旅游合理容量
最 佳
旅游最适容量
容 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工具

旅 游
最大的旅游承受能力
最 以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旅游安全最低限
内 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能承受的旅 涵 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强度、速度上各极限值
的最小值
概 念 体 系
h
10
旅游容量体系
旅游景区容量的概念体系
基本容量体系
非基本容量体系
旅游资源容量
环境学角度
旅游生态容量 旅游环境承载力
基本空间标准
旅游学角度
旅游感知容量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最大容量 旅游最佳容量
又称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者在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
内 涵
在不降低活动质量(保持最佳旅游体
验)的条件下,该地域所能容纳的旅
游活动的最大值。
h
16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范围内。依其
内 涵
经济发展程度或水平所决定的能被接
纳的旅游者活动量。
影 基础设施容量 响 服务设施容量 因 经济发达水平 素 国民收入
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 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 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
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概旅 念游
环境生态承纳量 资源空间承载量
体 系
容 量
心理承载量(目的地居民、游客)
经济承载量
h
9
杨锐定义(1996)
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风景区在某一段时间内,
第四章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
——邓丽娟
1
案例引入:【景区爆满与门票疯长】
200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市20家主要旅游景点中有13家达到 或突破了最佳容量,共接待游人64.67万人次。其间故宫日均接待8万 人次,仍达最大容量的133%;八达岭日均接待5.32万人次,达最大 容量的106%。
陕西华山接待登山旅游者超过最大接待量18.7%。主要登山道路 及索道上下站已略显拥挤。景区指挥部决定东山门在上午11点至12点 间停止售票1小时,以控制进山人数;同时,还采取及时登记出山人 数的办法,以便把主景区停留人数控制在6000-8000人左右。
保继刚1987年对颐和园旅游容量做了个案研究 崔凤军1995年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和运算模式
胡炳清(1995)借鉴生态学理论,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 的限制性因子和最低量定律
h
5
二、旅游景区容量概念体系
h
6
旅游容量的概念
研 国外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究 而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但量测难度大
旅游社会地域容量
辅学资源
既有旅游容量
期望h旅游容量
11
旅游资源容量
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
内 涵
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
量。
重 旅游资源的保护
点 考
虑 可持续利用
h
12
旅游环境承载力
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 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 (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 内 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 涵 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 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 (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 数。
1978~1979年,WTO在年度报告中正式提出旅游承载容量概念
90年代,可持续发展风靡全球,旅游容量成为学术研究热点
由于旅游容量测量难度大,没有令人信服的成果出现,处于探索阶段
h
4
国内旅游容量研究现状
赵红红1983年首次提出了旅游容量问题 刘振礼、金健1985年提出“特定区域内旅游规模”的命题 汪嘉熙1986年对苏州园林游人容量进行研究
概 况
国内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着重于定义、量测方法 等的研究,并将其大量应用于规划和管理中
保继刚 在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
代 表
定义 气氛)和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 (1987) 求时,风景区所能容纳的游客量
性 楚义芳定义 定 义 崔凤军定义
杨锐定义
h
7
楚义方定义(1992)
内 旅游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根据属性可分为基本 涵 容量和非基本容量两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