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2023年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_1
![2023年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_1](https://img.taocdn.com/s3/m/fe0ff40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a.png)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一、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京剧、黄梅戏、豫剧等剧种和流行于本地的贤孝和秦腔的了解,丰富同学课外学问,培育同学喜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以了解、观赏中国戏曲为中心,教育同学学会多方查找资料,培育同学的综合语文力量。
三、教材分析:(一)重点:了解京剧、黄梅戏、豫剧、贤孝、秦腔等戏曲种类。
(二)难点:通过了解戏曲,培育同学的语文综合力量。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想:通过了解戏曲学问,观赏戏曲片段,丰富课外学问,培育同学喜爱中华文化的感情。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喜爱唱流行歌曲吗?会唱哪些歌曲?那你们喜爱戏曲吗?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没有会唱的戏曲片段?戏曲也是我们祖国绚烂文化中的珍宝。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中国戏曲,关注中国戏曲,了解戏曲学问,观赏戏曲片段,做一个戏曲爱好者。
(二)戏曲学问知多少1、老师提问戏曲种类,指名同学回答。
2、课件展现戏曲种类。
3、了解京剧、黄梅戏、豫剧。
【过程】课件展现演出场面,播放闻名片段。
让同学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的感受。
4、了解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
【过程】同学阅读课本资料,老师出示课件问题,指名回答。
(三)走近京剧【内容】了解京剧脸谱的含义。
【过程】1、课件展现京剧脸谱的含义、各种脸谱及名称。
2、观赏《唱脸谱》。
3、出示脸谱,让同学说出京剧中的几个经典形象。
(四)走近家乡戏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内容】了解流行于临夏的两种剧种:贤孝和秦腔。
【过程】1、问:同学们知道我们家乡有什么剧种吗?2、课件展现贤孝和秦腔的资料及播放演唱片段。
(五)小结1、查找资料的方式。
2、情感教育。
(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见课件。
八、布置作业:学唱戏曲片段、积累写作素材。
九、作业收交及完成状况:十、缺课同学及缘由:十一、教学反思:[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https://img.taocdn.com/s3/m/23ea8f28ed630b1c59eeb502.png)
花鼓戏:/view/20716.htm
3、评委打分。
师:(公布比拼结果。)同学们的表现十分精彩,PPT制作美观,介绍大胆、清晰、流利。感谢他们让大家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活动二:戏曲知识大比拼
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领悟到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三、教材分析
《戏曲大舞台》是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它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古老的戏曲艺术走进了今天的语文教材,传统的戏曲文化成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本要求对各种地方剧种都要有一些了解,并且还要了解京剧等戏曲中的知识,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围绕教学目标与互联网搜索的整合进行设计。
(展示课题,出示活动目标。)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介绍戏曲——小组资料成果展
师:课前布置各个小组搜集和整理资料,现在到你们展示丰硕成果的时候了,比比谁的资料更丰富,谁的展示更精彩。
1、出示评分标准:
满分50分。PPT制作占25分:素材丰富,条理清晰,制作美观。语言表达占25分:普通话标准,仪态大方,语言流畅、简洁。
历史上的龙舟歌多由艺人走街串巷演出,在重大的民族节日或各种喜庆场合很容易觅见他们的身影。龙舟歌中蕴含着大量的民俗信息,影响所及,连粤剧也吸收其唱腔为演唱的重要曲牌,曲牌的名字就叫【龙舟歌】或【龙舟】。
(资料来源:/view/4097417.htm)
视频播放:《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德唱龙舟》/v_playlist/f3503324o1p4.html
豫剧:/view/1616.htm
《花木兰》唱段:/m?word=mp3,,,[%D4%A5%BE%E7]&cat=0&gate=1&E%D7%D3%B2%BB%C8%E7%C4%D0++&si=%CB%AD%CB%B5%C5%AE%D7%D3%B2%BB%C8%E7%C4%D0;;%D4%A5%BE%E7;;0;;0&lm=-1&mtid=3&d=6&size=4194304&attr=0,0&titlekey=2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戏曲大舞台》研讨课教案_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戏曲大舞台》研讨课教案_3](https://img.taocdn.com/s3/m/90a8fa41eefdc8d377ee3204.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孩子对民族文化遗产可能不是很感兴趣,所以要从激发他们的兴趣入手,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并通过学习演唱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京剧这种民族国粹并学唱;对黄梅戏这种安徽人熟知的剧种学会鉴赏。
四、活动准备:1、制定活动计划;2、师生收集相关资料3、教师制作教学课件;五、活动安排:设计1课时1、戏曲知识漫谈及大比拼;2、欣赏精彩戏曲片段并学唱。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今天,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2、中国戏曲的起源(1)民间歌舞(2)说唱艺术(3)滑稽戏3、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多媒体展示)(1)“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2)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教师对各种角色做简单介绍后,展示若干图片师生共同辨别其角色(3)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手法来表现人物。
(教师解释这九个字的含义)4、中国戏曲的种类360多种,比如昆剧、京剧、豫剧、越剧、粤剧、川剧等。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戏曲剧种(多媒体展示)(1)昆剧——中国戏曲之母(2)京剧——东方歌剧(3)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5、看脸谱(多媒体展示,请学生了解辨别)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代表草莽英雄,白脸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代表神妖。
6、京剧旦角流派(多媒体展示四大名旦照片及四派各自的风格连线)7、戏曲知识大比拼多媒体展示题目,学生作答后教师出示答案。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https://img.taocdn.com/s3/m/cc631e657e21af45b307a834.png)
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 元南戏
•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 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 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撚兰卧泳鐢。 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 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 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 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 故事。
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 杂剧
比较典型的是六科 村的古戏台,建于清朝 乾隆8年,已经260年。 古戏台台面呈正方形, 长宽都是4.35米。用四 根柱子支撑着歇山式屋 顶,柱头拱斗作七踩双 下昂,施八角重斗式藻 井,其雕梁画柱美不胜 收。
湖岭六科村古戏台
我国元代最有成就的剧作家是
关汉卿。他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 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 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 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 莎士比亚。1958年,世界和平理 事会把他、达· 芬奇等同列为世界 文化名人。
5、越剧
• 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 《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6、川剧
•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 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 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 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 富于生活气息。 • 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 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 《死水微澜》、《变脸》、《金子》 等。
高则诚与《琵琶记》
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7)中国出 了一位伟大的剧作家高则诚,他创作的《琵琶 记》是历代戏曲出版物中版本最多流传最广影 响最大的中国古典戏曲作品,迄今依然是各地 方戏曲剧种经常上演的剧目。 《琵琶记》的出现,表明了中国戏曲草创时代的结束,是戏剧舞台从内容到 形式走向成熟的标志。不但为南方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 腔)所赖以依存的传奇体制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中国戏剧独特的表现形态 (歌舞演故事)提供了定向发展的座标。《琵琶记》无论是关目的细腻、布局 的周密以及文辞的声情并茂,在古典剧作中都堪称典范。 《琵琶记》全名《蔡 伯喈琵琶记》,明清两代刊刻传抄的版本存世者约四十多种,堪称中国戏曲版 本之冠。 《琵琶记》被后人称为“南曲之祖”,是当之无愧的。 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市阁巷人。他的生卒年月至今仍不详。 他于元顺帝至正四年中乡试,曾官处绍兴府判官、庆元路推官、江南行省台椽 等。至正十六年后改授幅建行省都事,不久隐居鄞县栎肚,以词曲自娱。他为 人耿直,“数忤权贵”,仕途生涯很不称意。据说他决定辞官还乡,途中卒于 宁海。原有《柔克斋集》二十卷,今仅存诗五十五首,词曲四首,文十二篇。
七年级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七年级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0332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5.png)
七年级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课型介绍:《戏曲大舞台》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
开课导语: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全国许多地方都拥有自己的剧种,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荣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
这次活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2)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能整理资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我把“搜集并整理资料,了解中国戏曲知识”作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活动中,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活动感受,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水平的有限,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设定为“通过活动,感悟人生”。
活动设想:《戏曲大舞台》是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中国戏曲文化的综合性活动。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难度很大,一方面因为流行音乐、街舞、劲舞已成当今时代文艺之主流,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本来就很陌生。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要求学生们在预习阶段,回家听老人说说戏,唱唱戏,有兴趣的还可以学唱两段,也可鼓励美术爱好者画画花脸谱。
这样,容易拉近学生与戏曲的距离,自小成为小戏迷,当然还可以让他们自导自演排练几个节目,以便在活动课上大显身手。
而且,还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掌握一些戏曲知识,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戏曲大舞台》研讨课教案_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戏曲大舞台》研讨课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dd088003376baf1ffc4fadfa.png)
《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1.利用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比如京剧的脸谱知识和各种地方戏的名称、特色等;2.让学生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3.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
【授课导入】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素材积累】戏剧骄傲中国戏曲起源于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等形式,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我们的祖国地域广阔,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异彩纷呈,戏曲种类繁多。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60多个地方剧种。
常见的戏曲种类有:北京:京剧河北:评剧、河北梆子广东:粤剧江西:赣剧山东:鲁剧陕西:秦腔、陕剧上海:越剧河南:豫剧、河南梆子湖南:湘剧安徽:黄梅戏、徽剧吉林:吉剧黑龙江:二人转四川:川剧江苏:昆剧湖北:楚剧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深受各地人民喜爱,具有泥土芬芳气息的是黄梅戏。
2006年5月20日,楚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北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具有题材广泛,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乡土气息浓厚的特点,颇具包容性,能吸收京、汉大戏的剧目,既能演生活小戏、现代戏,又能演宫廷大戏和武戏,表现手段丰富多样。
楚剧贴进生活紧跟时代,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创作演出了歌颂正义、抨击邪恶的新剧目,故而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主要流行于湖北的武汉、孝感、黄冈、荆州、咸宁、宜昌、黄石七地四十余县,重要的剧目有《四下河南》、《秦雪梅吊孝》、《银屏公主》、《白扇记》、《董永卖身》等。
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共5篇)
![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300c5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4.png)
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共5篇)第一篇: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对象分析】戏曲对于此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我国传统戏曲还不是很了解,通过此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化艺术,还有很多关于戏曲方面的文化内容。
【教学目标】1、课外收集资料,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理解戏曲中的脸谱,行当等含义,并通过学戏,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感情和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
【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能整理资料。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学生了解戏曲文化的兴趣,认识戏曲大舞台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热爱)。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主义,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分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的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贵,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板书:戏曲大舞台)(二)、戏曲知识知多少:检验知识的收集,整理,由学生来主持。
一、多媒体显示有关戏剧常识:(一)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
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
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5篇]
![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7d0dc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1.png)
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5篇]第一篇: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活动设计一、活动目标: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二、活动准备:(一)教师准备1、调查学生对中国戏曲的了解程度。
2、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确定要了解鉴赏的剧种剧目。
3、和学生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
(二)学生准备1、各组根据分配剧种具体分工查找资料,准备向其他小组介绍。
2、各组选择一出大家喜爱的戏或一个片段,分好角色,准备些道具,准备戏曲表演。
三、活动时间:课堂展示安排2课时。
四、活动步骤:第一、导入: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剧种,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第二、戏曲名家介绍:1、范瑞娟-----女,一级演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别名范竹山,1924年1月6日生于浙江省嵊县黄泽镇。
1935年4月18日,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
翌年春,随班到绍兴、宁波、沈家门、诸暨等地演出。
1938年春节前,随姚水娟、邢竹琴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
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
40年代初,分别和邢竹琴、支兰芳、金香琴搭班。
1943年下半年至1944年夏,与傅全香第一次合作,班底是“四季春”。
1944年8月至1947年1月,与袁雪芬合作,投入了“新越剧”的改革。
1945年,在演出《梁祝哀史?quot;山伯临终“一场中,与琴师周宝财的配合,创造了〔弦下腔〕。
人教版语文七下综合学习《戏曲大舞台》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下综合学习《戏曲大舞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ff46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2.png)
舞台艺术
舞台布置
戏曲舞台布置讲究,包括灯光 、布景、道具等,以营造出特 定的氛围和场景。
舞台效果
通过运用音效、灯光等手段, 创造出各种舞台效果,如风雨 、雷电、水波等,以增强戏曲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舞台表演
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完成自己 的表演任务,还要与同伴配合 默契,共同完成整场戏曲的演 出。
服饰与化妆
修辞手法
戏曲语言中运用了丰富的 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 、夸张、借代等,以增强 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民间俗语和谚语
戏曲语言中吸收了许多民 间俗语和谚语,使语言更 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和 思想。
04
戏曲欣赏与传承
戏曲的欣赏方法
了解戏曲基本知识
熟悉戏曲的起源、发展历程、角色行 当、唱腔曲调等基本知识,有助于更 好地理解和欣赏戏曲。
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总结词:历史悠久
详细描述:戏曲起源于先秦的百戏,经过汉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京剧、昆曲、地方戏等为 代表的不同流派和风格。
戏曲的种类与流派
总结词:丰富多彩
详细描述:中国戏曲种类繁多,流派各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京剧、昆曲、川剧、越剧、黄梅戏等。 这些戏曲在唱腔、表演、服饰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戏曲表演中的四种基本功,分别 指歌唱、朗诵、形体表演和武打
。
角色行当
根据演员的性别、性格、外貌等 特点,将演员分为生、旦、净、 丑等行当,每个行当又有不同的
分支。
情节安排
戏曲剧本情节紧凑、曲折,强调 在高潮中展现人物性格和主题思
想。
戏曲的语言特色
韵律
戏曲语言讲究韵律和节奏 ,通过押韵和对仗等手法 ,使语言富有音乐性和美 感。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599a9cf121dd36a32d82a5.png)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目的:1.利用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脸谱知识和各种地方戏的名称、特色等有关知识;2.让学生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3.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
课前准备利用参考书籍及相关网站,搜集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做好参加“戏曲大舞台”活动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活动设计1.让学生全部动起来:会唱的唱,会演的演,不会唱、演的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体会掌握知识的乐趣;2.课前搜集资料,小组内整理、汇总,课上交流、汇报,接受戏曲文化的熏陶;3.欣赏戏曲片断,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戏曲的无限魅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一、戏曲音乐,设场导入。
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秦腔曲牌音乐导入,为本次活动营造浓郁的戏曲氛围。
二、戏曲起源:1.戏曲起源与形成①指名学生将预习中了解到的关于戏曲起源的内容集体交流。
②其余学生作补充。
③教师补充、小结: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 唐代,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 ,宋代,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到了元代,戏曲形成。
④交流关于元代戏曲的著名作家和代表作品。
2.介绍戏曲表现内容①历史事件②神话故事③民间传说3、交流所知道的中国戏曲的种类名称、分布地区和大体特点。
三、戏曲知识小组竞赛。
1、必答题。
答题规则:每组连续回答五题,每题十分,答错不扣分,时间30秒。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6)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手、眼、身、发、步。
)。
(7)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戏剧大舞台》ppt课件模板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戏剧大舞台》ppt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ecc88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6.png)
男质 , 性或 大 人相 多 物貌 是 。上 扮
有演
净有哪几种?
1.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 如包公 2.以做功为主的二花脸 如曹操
丑
俗鼻 扮 称梁 演 小上 喜 花抹 剧 脸一 角 。小 色
块, 白因 粉, 在
脸谱鉴赏
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红脸
含褒义,代 表忠义,英勇。 如:关羽。
B、印度的梵剧
C、俄罗斯的芭蕾剧
D、中国的戏曲
2、你设计一下,在 京剧中扮演曹操,应 选什么色彩的脸谱:B A、红脸 B、白脸
C、黑脸 D、黄脸
3、下列属于黄梅戏曲目 的是: A
A、《天仙配》B、《玉堂春》
C、《花木兰》D、《回杯记》
第五组必答
1、“旦”可分为哪几类? 答: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7.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生”可分为哪几类?
老生
须生
老年男性, 如杨业
中年男性, 如刘彦昌
小生
青年男性, 如周仁
观察:“生”依据什么来划分年龄?
生
角是 色除
的了
统大
称 。
花 脸 及
如 周
丑 角 以
仁外
,的
杨 家
男 性
父
子
武生
擅长武艺的角色
娃娃生
小男孩
长靠武生, 如杨家父子
精彩唱段欣赏
唱段一: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e56878cfc789eb162dc83d.png)
10、皮影戏
•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 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 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 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 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 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 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5、越剧
•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 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 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 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 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 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 白色脸 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
• 蓝色脸 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 窦尔墩(蓝花三块瓦脸)
• 紫色脸 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
• 金色脸 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 鹏(金色象形脸)
戏曲大舞台
一、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
• 戏曲经过无数代艺术的不断丰富探索与发展,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 工。“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处的男性角色的统称。里边又 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 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俗 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 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 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 称小花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 脸 中性,代 表草莽英雄。 表现刚强、骁 勇、有心计的 人物性格,如: 窦尔敦。
红 脸 脸谱中 最“正”的 颜色,往往 用来表现忠 义、英勇的 人物性格。 如:关羽。
黄 脸
脸谱中 通常用来表 现残暴、凶 诈、枭勇的 角色。如: 典伟。
黑 脸 脸谱中通 常用来表现性 格卤莽的正派 角色或表现正 直、无私、刚 直不阿的人物 形象,如:包 公、张飞。
白 脸 脸谱中含贬 义,代表凶诈 如:曹操
代 表 神 妖 如:牛 魔王、 白骨精
银 脸
金 脸
总结: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 产,与戏曲艺术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文 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我们应 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使富有民族性的脸 谱艺术,更加辉煌灿烂。
中国戏曲的现状
• 改革开放以后,文化解禁,人民的娱 乐文化方式不仅只局限于戏曲,其他 的各种文化娱乐纷纷被人们接受,戏 曲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影响; • 戏曲人才的断档,老艺术家不可能青 春永驻,新艺术家培养不出来,台上 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 现在,有一些剧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境 地,
净
俗称花脸, 大多是扮 演性格、 品质或相 貌上有些 特异的男 抹一小块 白粉,俗 称小花脸。
精彩唱段欣赏
唱段一: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
唱段二:京剧《玉堂春》选段
国 粹
唱段三:豫剧《花木兰 》选段
唱段四:湖南花鼓戏 《刘海砍樵 》选段
三、戏曲行当
生
生行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 要类型之一。扮演男性人 物。生的名目初见于宋元 南戏,泛指剧中男主角。 历代戏曲都有这一行当, 近代各地戏曲剧种根据所 扮演人物年龄、身份的不 同,又划分为老生、小生、 武生等分支,表演上各有 特点。老生生行的一个分 支。因多挂髯口(胡须) 又名须生。
旦
是女性角 色的统称, 内部又分 为正旦、 花旦、闺 门旦、武 旦、老旦、 彩旦。
说出一个你从电视中看到的戏曲专 题节目的名称: • • • • 九州大戏台 梨园风景线 曲苑杂谈 戏曲采风
“变脸”是哪一种戏曲特有的艺术表 现形式: • 川剧
知识汇总
1、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 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 (中国戏曲) 2、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 (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 3、戏曲的主要剧种有哪些? (昆剧、京剧、黄梅戏) 4、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5、被称为“国剧”的戏曲是哪一种? (京剧) 6、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的戏曲是哪 一种? (昆剧) 7、被称为“芬芳的泥土气息”的戏曲是 哪一种? (黄梅戏) 8、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 (唱、念、做、打)
• 中国六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 豫剧、秦腔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 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 生,传统戏曲表演行当类型之一,泛指除净、丑 以外的所有男角色。 • 旦,传统戏曲表演行当类型之一,泛指剧中的所 有女角色。 • 净,传统戏剧表演行当类型之一。俗称“花脸”、 “花面”。 • 丑,传统戏曲表演行当类型之一,因其面部鼻梁 与眼窝处以白粉画脸谱,因之被称为“小花脸”, 又有称其为“三花脸”者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戏曲的起源
一说起源于傩,也就是最古老的民 间歌舞。传说原始社会的人以歌舞祭 神的仪式祈福祛灾、驱鬼除疫并因此 达到娱乐的目的。现在的晋、湘、浙、 苏、鄂、赣等许多地方的偏僻山村至 今仍保留这种祭祀活动,有的已发展 到以歌舞演故事,而且是能从春节演 到元宵节的连台本戏。从演出的形式 可以看到与今天戏曲的演变关系,所 以被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
神佛精灵,金银普照。
关羽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炙手可 热的人物之一。全书给他的溢美之词之 多是其他任何人物不能比拟的。小说夸 他“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 胆,在所不惜”,最后勇敢地为刘备 “断首捐躯”,把个关羽活活吹捧成了 天神。
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 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 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 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 萨心肠。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我身上好像长了 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一会儿展 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
作业练习
• 1、针对这样的现状提几点建议 • 2、制作一个脸谱 • 3、学唱几句戏
三说源于滑稽戏。据《史书· 滑稽列传》说楚 庄王时一乐人叫优孟,穿上已故宰相孙叔敖的衣 帽,模仿孙叔敖的言行去劝说楚王,因模仿逼真 使楚王醒悟的故事。因此,至今仍有“优孟衣冠” 的说法。从此,“优”成为对帝王讽谏,或帝王 对臣下讽刺的手段。后又发展成两个人表演的 “参军戏”,五个人表演的宋杂剧。
二、戏曲种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
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 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 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 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 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 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 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 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 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 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 山东琴书 等五十多个剧种, 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 不受地区所限。
蓝脸的窦尔敦 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 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 紫色的天王 托宝塔 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金色的猴王 银色的妖怪 灰色的精灵 笑哈哈 一副副鲜明的“鸳鸯瓦” 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 一笔笔勾描 一点点夸大 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脸谱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 水白奸邪,油白狂傲, 黄狠灰贪,蓝勇绿暴,
曹操
包拯用黑脸,是由于传说中他的脸 色黝黑,从而又引申到表示铁面无私。 包拯脑门上勾一月牙形花纹,一般说法 是他能下阴曹地府断案。用黑色脸的一 般是面貌丑陋,性情猛直的人物.
包拯
张飞
张飞非常的勇猛,长板桥一战,只领 了少数人马,横于长板桥前。喝战曹操大 军。 稍有头脑,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 志中的记载都是张飞让手下士兵将树枝拖 于马后,策马制造烟雾。才骗得对方。 暴躁,张飞相当的暴躁,对手下士兵 是“不恤小人”“暴而无恩”。
二说源于说唱艺术。从 古代的诗经到汉乐府,从大 曲到鼓子词、诸宫调都是一 种以说唱来叙述故事的。如 《白头吟》、《莺莺传》、 《董西厢》都是有名的说唱 曲子,后来这种说唱曲调经 过演变丰富形成了宋、元杂 剧。今天的评剧就是从说唱 艺术“莲花落”与民间歌舞 “蹦蹦”结合而成的,北京 曲剧也是从说唱艺术“单 弦”、“奉调大鼓”演变而 来,足见说唱艺术发展为戏 曲的可能。
戏曲脸谱
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同学们一 定会想到戏曲;或者一提到戏曲,你们 一定会想象到舞台上勾画五彩脸谱、身 着各色戏衣的人物形象。 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 o-pe-ra 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 楞往脸上画 “四击头”一亮相 美极了 妙极了 简直OK顶呱呱
京剧
•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 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 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 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 •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 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 京剧后来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
•
发源于中国河南省,以 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 行腔酣畅、吐字清晰、生 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 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 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 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 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 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豫 剧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 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 新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