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新版5

合集下载

基因工程制药多图版ppt课件

基因工程制药多图版ppt课件

第一步:了解基因的本质
精选PPT课件
1
精选PPT课件
2
四种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生命的信息全部存储在DNA列里。
精选PPT课件
3
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获得了 诺贝尔奖。
精选PPT课件
真正的背后英雄 不应被遗忘,她 是富兰克林。
4
精选PPT课件
感 受 造 化 的 神 奇
5
第二步:了解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过程
17
实验室常见的微生物
精选PPT课件
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精选PPT课件
6
放大培养
摇瓶培养Βιβλιοθήκη 精选PPT课件7倒入离心管 或离心瓶
放入离心机
精选PPT课件
离心效果
8
细胞破碎
超声破碎
高压匀浆破碎
精选PPT课件
胀破
9
分离纯化
亲和色谱
盐析
透析
精选PPT课件
凝胶色谱
10
分离纯化
电泳槽加样
电泳
电泳结果
凝胶电泳分离
精选PPT课件
11
第三步:熟悉部分相关过程实体设备 和操作对象
精选PPT课件
12
分离纯化实体设备
色谱分离设备
精选PPT课件
13
透析设备
磁力搅拌器
精选PPT课件
透析效果示例
14
凝胶电泳设备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新版4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新版4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新版4
大肠杆菌E . coli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取20生质球。

再悬浮于0.1M CaCl2

加入2-3ug重组的DNA,混匀

0℃放置30min

42℃,90s

冰浴5min
[5] 转 化 程 序

离心,收集沉淀的细胞

将细胞涂于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装,形成完整的噬菌体或者病毒颗粒,所进行的 转导作用称为限制性转导。
(2)广义性转导作用----任意DNA片段,或者重 组的DNA,经过体外包装成噬菌体颗粒,所进行 的转导作用称为广义性转导。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新版4
3、脂质体介导的融合作用
(1)定义 (2)脂质体的特性 (3)脂质体介导融合的步骤 (4)脂质体介导的应用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新版4
(3)脂质体介导融合的步骤
分为2步: (A)人工脂质体的制备 (B)脂质体与宿主细胞的融合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新版4
(A)人工脂质体的制备
在含有重组DNA分子的水溶液中 + 磷脂 + 吐温80(乳化剂) ↓ 通过激烈搅拌或者超声波处理,将磷脂分散到水溶液之中 ↓ 再经过静置,磷脂分子群聚形成液晶态脂质双层薄膜 ↓ 将DNA包埋在薄膜之中形成微囊。就是人工脂质体。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新版4
至2004年,FDA共批准了大肠杆菌表达的基 因重组生物技术药物18种: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生物激素、 白介素、干扰素等主要为细胞因子类药物。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新版4
(2)枯草芽孢杆菌
优点: (1)分泌能力很强,可以将蛋白质产物直接分 泌到培养液中。 (2)不会形成包含体。

基因工程制药新教材

基因工程制药新教材
dNTP组成有一种核苷酸组成的3’尾巴,同聚物尾巴
用途: ❖ 给载体或cDNA加上同聚尾。 ❖ 3‘末端用32P标记的dNTP标记。 ❖ 利用非放射性标记物生物素-11-dUTP渗入到
DNA片段分子的3’末端。
第二部分:基因工程的载体
一、概述 载体的概念(Vector):凡来源于质粒 或噬菌体的DNA分子,可以供插入或克 隆目的基因并具有传递运载外源DNA导 入宿主细胞能力的DNA片段称为载体。
特定序列体外扩增(产物为粘末端);
pfu DNA Polymerase ❖ 有DNA聚合酶活性 ❖ 没有逆转录活性 ❖ 有3‘-5’方向的外切酶活性. 产物为平末端 ❖ 但是这些聚合酶的产量比Taq DNA聚合酶低。 常用于PCR反应 ❖ 高保真
(三)、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1 特性: ❖ 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又称RNA依赖的
2 技术上三大发明 ❖ 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的发现 ❖ 载体(Vector)的发现:载体相当于运送重组
DNA分子到宿主细胞的车子 ❖ 逆转录酶的发现,打破了中心法则,使真核基
因的制备成为可能
一、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 ❖ 基因工程要素 ❖ 目的基因的制备和分离 ❖ DNA重组体的构建 ❖ DNA重组体扩增和表达 ❖ 重组体筛选和鉴定 ❖ 外源基因的表达 ❖ 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鉴定
5‘GTT-3’ 3‘CAA-5’
5‘AAG-3’ 3‘-TTG-5’
5‘-粘末端

5‘CTGCAG-3’ Pst I
5‘CTGCA-3’
3‘GACGTC-5’
3‘-G
3‘粘末端 EcoR I
5‘GAATCC-3’ 3‘CTTAAG-5’
5‘-G-3’ 3‘CTTAA-5’

第二章 基因工程制药.ppt

第二章 基因工程制药.ppt

2019-10-13
谢谢你的关注
五、重组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1. 离子交换层析:
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 依据流动相中的组分离子与交换 剂上的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时 的结合力大小的差别而进行分离 的一种层析方法。
6. 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019-10-13
谢谢你的关注
二、基因工程药物生产的基本过程
1. 目的基因的获得 2. 构建DNA重组体 上游技术 3. 构建工程菌 4. 工程菌的发酵 5. 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 6.产品的检验
2019-10-13
谢谢你的关注
2019-10-13
谢谢你的关注
1.小分子量的蛋白或多肽 2.已知核苷酸顺序或氨基酸顺序 3.费用较高
2019-10-13
谢谢你的关注
V第it三a节m基in因表B达2
基因表达的成败,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成本。基因表达是外 源基因在生物体转录、翻译以及所有加工过程,是外源基因异源转录 翻译利用宿主功能的过程,也是外源DNA、RNA、Pr克服宿主细胞 进攻,保护自身的过程。
2019-10-13
谢谢你的关注
Vitamin A
2019-10-13
谢谢你的关注
第二节 目的基因的获得
一、 反转录法 二、化学合成法
2019-10-13
谢谢你的关注
一、反转录法
1.mRNA的纯化
(1)选择表达目的蛋白质丰度高的 mRNA的生物材料。
(2)分离总RNA。 (3)分离mRNA(多聚T纤维素)
三、国内外基因工程药物研究进展
目前研制的基因工程药物主要包括: 1. 免疫性蛋白,如各种抗原和单克隆抗体; 2. 细胞因子,如各种干扰素、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生长因子

基因工程制药

基因工程制药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用Taq DNA聚合酶
33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特异序列,切割DNA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 定的切割点上将DNA 分子切断。目前已发现的限制 酶有200多种。
34
4.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DNA的方法 ※ 单酶切法: 用一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切DNA样品。若DNA样品 是环状DNA分子,完全酶切后,产生与识别序列数(n)相 同的DNA片段数, 并且DNA片段的两末端相同。
简并引物是指代表编码单个氨基酸所有不同碱基可能 性的不同序列的混合物。为了增加特异性,可以参考密码
子使用表,根据不同生物的碱基使用偏好,减少简并性。
核苷酸链中除出现正常的A、T、G、C四种碱基符号 外还出现如R、Y、M、K等其它字母
引物酶切位点的确定
目的基因片段 内切酶需要的最低保护碱基的数目
26
1.3.2 紫外光分光光度计法
※ DNA或RNA分子,蛋白质和多糖类分别在紫外光260nm,
280nm和230nm处有特异吸收峰。吸收强度(OD)与系统 中各分子浓度成正比。 ※ DNA或RNA的含量 双链DNA浓度(ug/ml)=50 OD260 稀释倍数 单链RNA浓度(ug/ml)=40 OD260 稀释倍数 ※ DNA或RNA的质量的判断标准
※ 双酶切法:
用两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切同一种 DNA分子
的方法。DNA分子无论是环状 DNA分子, 还是线形
DNA片段, 酶切结果,DNA片段的两个粘性末端是不 同的( 用同尾酶酶切除外)
35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反应事项:
1 、反应系统除酶本身外 , 还应包括反应底物、反应缓冲液 (双酶切最好选用同意缓冲溶液)和合适的反应温度。

《基因工程制药》课件

《基因工程制药》课件
、改变细胞特性等。
基因治疗技术
基因治疗技术定义
基因治疗技术是指将目的基因导入到病变细胞中,以纠正 或补偿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技术。
基因治疗技术原理
基因治疗技术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通过将目的基因导入 到病变细胞中,实现对缺陷基因的补偿或纠正,从而改善 疾病症状。
基因治疗技术应用
基因治疗技术在遗传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用于治疗囊性纤维化、血友病等遗传 性疾病。
基因修饰技术
基因修饰技术定义
基因修饰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方 法对目的基因进行修饰,以改变
其表达水平或功能的技
基因修饰技术原理
基因修饰技术主要基于DNA的化 学修饰和酶学修饰,通过改变目 的基因的序列、启动子、增强子 等调控元件,实现目的基因的高
表达或抑制表达。
基因修饰技术应用
基因修饰技术在制药、生物治疗 、生物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例如用于生产重组蛋白药物

03
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是基因工程制药中另一个重要问题,可能导致免疫排斥或免疫
攻击。解决方案包括采用免疫沉默技术、降低免疫原性等。
伦理与法律问题
伦理问题
基因工程制药涉及人类基因改造,可能引发伦理争议,如人 类尊严、基因优劣等。解决方案需要遵循伦理原则,如尊重 人权、保护隐私等。
法律问题
基因工程制药涉及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能存在法律空 白或法律冲突。解决方案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监管 职责和法律责任。
基因工程制药的发展历程
1970年代
基因工程的诞生,科学 家开始探索利用基因工
程技术生产药物。
1980年代
基因工程药物开始进入 临床试验阶段,如胰岛

生物制药--基因工程制药--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生物制药--基因工程制药--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组建重组质粒 构建基因工程菌或细胞
前5个步骤是上游过程
培养工程菌
后4个步骤是下游过程
产物分离纯化
除菌过滤
半成品和成品鉴定
包装
基因工程制药
2.1 目的基因的获得
逆转录法
• 从真核细胞中提取产生该蛋白质的 mRNA 并纯化 (oligo-dT 亲和层析法)
• 借助于逆转录酶,以 mRNA 为模板,以 oligo-dT 为引物, 进行第一链 cDNA 的合成
• 酶解除去 mRNA 链; • 通常在合成 cDNA 第一链后直接 PCR 扩增,即“逆转录
-PCR法”
基因工程制药
2.1 目的基因的获得
逆转录法
基因工程制药
2.1 目的基因的获得
从基因组中直接分离
• 随机断裂法:将基因组 DNA 用内切酶切成多个片段,然 后将这些片段混合物随机重组入适当载体、转化、扩增, 再筛选出所需的基因片段
基因工程制药
2.2 基因载体的选择
质粒载体 —— pET-32a(+)
E. coli 中表达的优良载 体。
pET-32a(+) 具有 Ampr 抗性,酶切位点丰富。含 T7lac 启动子;含有 T7.Tag 和 His-Tag 融合标签,便于 检测和纯化目标蛋白。
基因工程制药
2.2 基因载体的选择
Escherichia coli Rye13
Hae III G GCC
Haemophilus aegyptius
Hind III A AGCTT
Haemophilus influenzae
Hpa I GTT AAC(平末端)
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新版4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新版4

转化过程总结示意图
2、转导作用
(1)基本概念 (2)转导条件 (3)转导程序 (4)转导作用分类
(1)基本概念
自然界中,通过噬菌体或者病毒的 感染作用,将一个细胞的遗传信 息传递到另一个细胞的过程,称 为转导(transduction)。
感受态细胞吸收以噬菌体、病毒为 载体的重组DNA的过程称为转染 (transfection)。也属于转导作 用。
是一种全新的基因导入技术,它把DNA包被 在金或钨的微粒中,然后由基因枪将此包被 颗粒转移到原位组织、细胞或细胞器中,是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基因导入技术。
基因枪适用于动植物、细胞培养物、胚胎、细 菌及小型动物的转基因。具有快速、简便、 安全、高效的特点。
基因枪注射技术
6、电穿孔技术
利用脉冲电场提高细胞膜的 通透性,从而使外源DNA转 移至细胞中。此法简单、效 率较高,几乎所有细胞都可 用此技术,此方法转染的 DNA不仅是线性的,还可是 环状的。 条件:电压:300~600V
第三节 基因工程制药生产的基本过程 一、工具酶的分离纯化 二、载体的分离纯化 三、外源DNA和目的基因的分离和获得 四、外源DNA与载体DNA的切割与连接 五、宿主细胞的选择和基因导入操作 六、基因工程菌的稳定性及生长代谢的特点 七、基因工程菌中试 八、基因工程菌的扩增和发酵生产 九、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十、变性蛋白的复性 十一、基因工程药物的质量控制 十二、基因工程药物的制造实例
2、宿主细胞的类型
原核细胞类: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霉菌。 真核细胞类:酵母菌、丝状真菌、动物细胞、昆虫细
胞和植物细胞。
(1)大肠杆菌 (2)枯草芽孢杆菌 (3)链霉菌 (4)酵母菌 (5)丝状真菌 (6)动物细胞

生物制药技术-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2,3,4小节)

生物制药技术-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2,3,4小节)


Richard Young和Ronald Davis设计的λgtl0和 λgtDNA便十 分有效地产生许多克隆,每纳克cDNA可产生 5000个克隆,另方面可容纳较大相对分子质量 的外源DNA片段。由于噬菌斑的筛选和操作较 筛选细菌主中,λgtl0载体对于未携带cDNA的噬菌体的 裂解生长有很强的生物学选择作用。cDNA 插 入到λgtl0可使噬菌体阻遏物基因(c 1)失活。
1. MRNA的纯化

反转录法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得到该目的基因的mRNA,而要 分离纯化目的基因的mRNA,其难度几乎不亚于分离目的基 因。细胞内含有3种以上RNA,mRNA占细胞内RNA总量的 2%~5%,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很不一致,由几百到几千个核苷 酸组成。在真核细胞中mRNA的3'末端常含有一多聚腺苷酸 (polyA)组 成的末端,长达20~250个腺苷酸,足以吸附于寡 聚脱氧腺苷酸Oligo(dt)-纤维素上,可以用亲和层析法将mRNA 从细胞总RNA中分离出来。利用mRNA的3'末端含有polyA的 特点,在RNA流经寡聚(dt)纤维素柱时,在高盐缓冲液的 作用下,mRNA被特异地结合在柱上,当逐渐降低盐的浓度 洗脱时或在低盐溶液和蒸馏水的情况下,mRNA被i洗脱下来, 经过两次寡聚(dt)纤维素往后,可得到较高纯度的mRNA。

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基础较差。 20 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开始应用 DNA重组技术、淋 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细胞培养、克隆表达等技术开 发新产品和改造传统制药工艺。几十年来,在国家 汁划,特别是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的优先支持下, 使这一领域迅速发展,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 的差距。"863"高技术计划在生物技术领域内研究的 三个主题之一是新型药物、疫苗与基因治疗,重点 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开发化学合成法难以生 产的医药产品,如肝炎、肿瘤、传染病和心脑血管 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技术医药产品。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新版2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新版2
质粒载体(plasmid)
存在于天然细菌体内 的一种独立于细菌 染色体之外的双链 环状DNA,具有独 立复制的能力,常 带有细菌的抗药基 因。也存在于某些 真核细胞(酵母的 2μ环状质粒)
(2)质粒的特性
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的环状DNA或RNA。 其遗传特性属于非染色体控制。 能够进行自我复制。 容易在宿主体内进行转移和迁移。
[A]、SV40病毒DNA
(A1)、 SV40病毒DNA的特性 (A2)、SV40病毒DNA的基因组 (A3)、SV40病毒DNA载体的构建 (A4)、SV40病毒DNA载体的使用方法
(A1)、SV40病毒DNA的特性
为环状双螺旋结构。其宿主为动物细胞。
SV40病毒有二种表达方式: (1)游离表达方式,SV40DNA+外源性DNA, 形成重组DNA,进入宿主体内,以重组DNA的方 式表达。 (2)结合表达方式,重组DNA整合到宿主染色 体的DNA之中,与染色体基因一起表达。
血红蛋白的基因工程流程
血红蛋白基因
血红蛋白基因排列顺序
血红蛋白的结构
血红蛋白的运送氧气功能
一、工具酶的分离纯化
(一)基因工程制药所用到的工具酶 (二)关于限制酶 (三)关于连接酶
(一)基因工程制药所用到的工具酶
限制性内切酶 Klenow聚合酶 T4-多核苷酸激酶 核酸酶-S1 绿豆核酸酶 人外切核酸酶 外切RNA酶-III DNA聚合酶1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逆转录酶
※由于R/M现象的发现使得核酸内切酶 成为基因工程重要的工具酶。
2、限制酶的定义
凡是能够识别和切割DNA分子内特定核苷酸顺序的 酶称为限制酶。限制酶分为三个类型:
(1)Ⅰ型限制酶-----由于其切点不固定,很难形成 特异性的切割末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基因工程制药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具酶的分离纯化 载体的分离纯化 外源DN A 和目的基因的分离和获得 夕卜源DNA 与载体DNA 的切割与连接 宿主细胞的选择和基因导入操作 基因工程菌的稳定性及生长代谢的特点 基因工程菌中试 基因工程菌的扩増和发酵生产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变性蛋白的复性 十一、基因工程药物的质量控制 十二、基因工程药物的制造实例 五、六、七、八六.基因工程菌的稳定性及生长代谢的特点(_)基因工程菌质粒的不稳定性(二)质粒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三)质粒不稳定的原因(四)提高质粒稳定性的方法(五)基因工程菌的生长速率(六)蛋白质产量/菌体数量比(七)能量供应与菌体生长的关系(八)小分子前体.催化剂供应与菌体生长的关系■因工程菌在传代过程中常出现质粒不稳定的w.现象,有分裂不稳定和结构不稳定。

由于质粒不稳定导致的质粒丢失菌与含有质粒的菌之间生产速率不一致导致可能的生长优势,进而能在培养基中逐渐取代含质粒菌成为优势菌群,从而减少基因表达的产率,导致基因工程菌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现象。

(二)质粒稳定性的分析方法(1)将工程菌堵养液样品适当稀释,均匀涂于不含抗生素标记的平板培养基,培养10-12h ,统计所长出的菌落数A ;(2 )然后随机挑选100个菌落,接种到含有抗生素标记的平板堵养基,壇养10・12h , 统计所长出的菌落数B ;(3 )计算B/A的比值。

该比值能反映质粒的稳定性•称为稳定性(stability.ST)不稳定的原因指基因工程菌在分裂的子代菌体中,出现一定比例不含质粒的现象。

它主要与2个因素有关:(1)工程窗产生幺失质粒的概率,拷贝量低的工程细菌,它所产生不含质粒的细菌变异株和概率较大。

(2 )丢失质粒的细菌.含有质粒的工程菌之间的竞争力大小。

2、结构不稳定:指外源基因从质粒上丢失.或者发生碱基重排.缺失现象,最终导致工程菌性能改变的现象。

(四)提高质粒稳定性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宿主菌厶选择合适的载体3.选择性压力4、分阶段培养5、控制培养条件定化1.选择合适的宿主圉宿主菌的遗传特性对质粒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2.选择合适的载体含低拷贝质粒的菌产生不含质粒的子代菌频率大于含高拷贝质粒的菌。

3.选择性压力因为丢失质粒抗药性筛选法基中不能正常抗药性筛选法的基本操作:生长。

所以可通过加入抗生素来抑制质粒丢失的细菌的生长。

先将转化液涂布含有Ap的平板再将Ap平板上的转化子影印至含有Ap和Tc的平板上在Ap平板上生长、但在Ap和Tc 平板上不长的转化子即为重组子挑选' 影印4、分阶段培养工程菌的培养_般分为2个阶段:(1)第_阶段:先使菌体生长至一定密度。

(2 )第二阶段:开始诱导外源基因的表达。

由于第一阶段外源基因没有表达,减少了丢失质粒的细菌的产生概率,也就増加了工程菌的稳定性。

5.控制培养条件通过温度、pH值、培养基组分■溶解氧的综合调节措施通过以下方法可以提高质粒的稳定性。

(1 )间歇送氧(2 )改变稀释速率6.固定化定化可提高基因重组大肠杆菌的稳定性。

通常用雄题烦征。

比生长速率屮表征微生物生长速率的参数。

菌体生长对于提高质粒的稳定性.减少代 谢副产物的积累.提高外源蛋白质的产量 都有重要的意义。

基因工程菌的生长速率可通过选用不同的碳源.控制补料量、稀释速率的方法来加 以控细菌菌体生长是核酸和蛋白质的综合表现, I 1制。

(六)蛋白质产量7®体数量比, 菌在基因工程菌的发酵蛋白质产量/ Array体数量比基本上是_个恒定值<细菌生长速度快,其蛋白质合成的速度也相应加快。

Andersen 理论(1)Andersen等人通过实验发现,培养基中所能提供的最大能量决定着工程细菌的最大生长速率。

(2)当培养基提供的能量不足时,细菌往往会产生代谢副产物乙酸,而乙酸则会明显抑制细菌的生长。

其实质是由于三竣酸循环的供能不足,导致部分乙酰辅酶A转化成乙酸来供能。

2、改进方法(1)适当提高pH值,可以减少乙酸的抑制作用。

(2 )分批选用不同的碳源、控制补料速度、能在一定范圉之内,控制细菌的过度生长,从而抑制乙酸的产生。

(八)前体供应与菌体生长的关系1.工程菌的生长速率往往低于未经克隆的原始宿主细胞2.夕卜源基因的大量表达常常引起工程菌的生长停滞。

这种停滞与能量供应无关。

3.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氨基酸,能使细菌的生长速率提咼。

4.当合成材料的前体物供应不足时f工程细菌就会产生"严紧反应"当氨酰tRNA不足时,核糖体就会在密码子上停留,并合成ppGpp的魔点蛋白,这是一种调控因子,会导致RNA聚合酶在模板上移动的停顿。

七.基因工程菌中试中试:生物技术药物与其他药物一样,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必须经过中间放大试验的系列工艺研究和验证,这种中间放大试验简称之。

中试放大的目的是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反应条件,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物质量和消耗等。

■药物从实验室的微量制备到工厂的产业化制备,并不是简单的数量级的线性放大关系,而是各种研究技术的系统集成和放大优化。

■中试研究的理想状况是工艺稳定,工艺规模同等条件放大,使设计的生产批量和成本符合使用要求。

基因工程菌中试需考虑以下几方面:1工程菌的选择2反应器的设计3发酵培养基的组成4工艺最佳化与参数监测控制5计算机应用1工程菌的选择令能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祷产潜力护工业原料为壇养基牠产工艺能用一般的工业生产经验』产生和分泌的蛋白质不致病■无毒性、能安全生产。

山弋谢能控制2反应器的设计与化学工程需反应器(发酵令培养细胞系特性夺细胞生长率令发令温度、溶氧.二氧化碳、pH值、代谢产物令后处理效果堪供特殊的营养源■氨基酸、维生素翼供能源,如葡萄糖雀制代谢3堵养基作用:呕供化学元素,如碳、氮、氧、氢、磷.微量元素4工艺最佳化与参数监测控制宀艺最佳化:最快周期、最高产量、最好质量.最低消耗.最大安全、最周全的废物处理效果.最佳化速度与最低失败率的综合指标。

今参数监测控制:☆生物反应中,有4种参数需监测:☆主要参数:pH值.温度、溶氧.二氧化碳☆生物量:浑浊度、细胞组分、总氮量及菌丝干重.脂质☆碳源:糖.有机酸.乙醇.5计算机应用热电耦测量•一温度离子敏感电极…元素氧化还原电极…还原电位热量计…热平衡:却于计wm最终目标:工艺最佳化.产品产量与质量不断提高. 原材料与能源消耗不断下降.成本降低。

经计算机计算f模拟出_个高质、高产、低成本的生产工艺最佳化的控制微生物的数学公式。

八. 基因工程菌的扩增和发酵生产1'(一)基因工程菌培养的程序(三)影响基因工程菌培养的各种因素分析U!(四)基因工程菌的培养设备“一发酵罐I1(五)基因工程菌发酵工艺的优化I1(-) 基因工程菌培养的程序①摇瓶操作:了解工程菌生长的基础条件, 如温度.pH、培养基各种组分以及碳氮比,分析表达产物的合成、积累对受体细胞的影响;②培养罐操作:确定培养参数和控制的方案和顺序。

(二基因工程菌的培养方式1.补料分批培养间后■间歇式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使 菌体进一步生长的方法。

其目的是创造一个覆好的微生物环境,延长菌体的对数生长期,来获得高密度的菌体总量。

,经过一段时将种子接入发酵反应器中,搅拌式培养达到_定的菌体浓度后,同时进行进料.出料操作,通过控制一定的营养物稀释比率,来进行不间断式培养的培养方式。

蠶晦严的恒定'利于控勰蠶工程菌的不稳^'导致连续■影响。

丄1寺骥时间等因素荟景为了维持质粒的稳定性,将固定化技术和基因工程菌结合起来, 养f有利于提咼生产效率。

进行固定化式连续培(三)影响基因工程菌培养的各种因素基因工程菌 含外源重组基因 使外源基因高效表达 产生外源蛋白质传统微生物 不含外源重组基因 使自身基因表达 产生自身的代谢厶接种量的影响5、诱导时机的影响3.温度的影响 6. PH 值的影响培养基的影响 4.溶解氧的影响生物材料目的产物(1)常用碳源:葡萄糖.甘油.甘露糖、果 糖。

(3 )其它组份: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 生物秦O(4 )无fl 磷在许多初级代谢的酶促反应中是 —个效应因子。

(2 )常用氮源:酵母提取物.蛋白酪蛋 白水解物、玉米浆■硫酸披.硝酸讓■氯化 披。

I 1X 1X 1I1和发酵周期。

(1)接哗小,菌体生长延迟,不利于外源基因的表达。

(2 )腹*中量;占领整个培烝环境,(问陆物霸严适骨于个源基因的表达。

3、遍度的影响温度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发生在复制、转录、翻译、小分子蛋白质的合成水平等方面。

(1)在复制水平,温度可影响基因拷贝数(2 )°在转录水平,温度可影响RNA聚合酶的作用,而来调控基因表达。

(3 )在翻译水平上,还可以通过小分子蛋白质的合成水平来影响基因表达。

(4 )温度还影响蛋白质的活性和包含体的形成。

谢是有十分重要作用。

细菌在大量扩増 过程中,要进行消耗氧气的生化反应过 程。

因此,维持较高水平的溶解氧水平 (DO2>40%),才能维持工程菌的快 速生长和繁衍。

采用调节搅拌转速的方法,可改善培养过程中的氧供给,提高活菌产量。

溶解氧的影响溶鯉氧对于工程菌发酵过程中的菌体代I 15.诱导时机的影响对于入PL—clts875突变株工程菌来说,在28°C・30°C培养时,突变体能产生阻遏蛋白.来阻止启动子的转译。

当温度升到42C时. 这种阻遏作用就消失。

此时温度对于工程菌的表达起诱导作用。

一般来说,对于处在生长期后期的工程菌进行诱导,如菌体细胞密度在IO?1时, 通过升温诱导,可达到蛋白质表达増产的效果。

pH对于细胞的正常生长.夕卜源蛋白的高效表达都有影响。

(1 )细胞生长期的最佳pH范围是6・8“7・4。

(2 )夕卜源蛋白表达的最佳pH范围是6・0“6・5。

■在发酵过程中,细菌自身对pH值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当pH值超出其调节能力的范围时,会影响细菌生长。

,pH值可控制在7.0 ,随着蛋白质的表■发酵泵,加入碱液。

(四)基因工程菌的培养设备■…发酵罐1'1.发酵罐的组成I1厶发酵罐的要求I1(翩濟謚響趣曙 +溶解氧控制系统。

(2) pH 调节系统…・H 电极+ pH 控制系统+酸 碱补加装置。

綁麟爲麟I 严系(4 )消沫装置(5 )取样装置 (6 )旋转搅拌装置 (7 )进料系统•…培养基加入口。

(谧系统一气体排出+冷却水排出+废2.发酵罐的要求1'(1)总体要求(2 )具体要求(1)总体要求(A)保证发酵环境条件恒定f(B)不影响其遗传特性f(C)不能引起所带质粒丢失。

(A)提供菌体生长的最适条件,(B)培养过程不得污染,(C)保证纯菌培养,(D)培养及消毒过程中不得游离出异物, (E )不能干扰细菌的代谢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