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的形成教案
《配合物的形成》教学设计
《配合物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位于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的第二单元,既是第一单元的沿续,也是对分子空间结构的补充。
由于配合物的形成,多数相当于在已知的简单化合物中插入“第三者”——新的化学成分,构成了复杂的结构,而且游离于价键规律之外,又不涉及价电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
本节教材从实验事实出发,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门,经过实验过程的逻辑分析,引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再抽象概括,阐述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对相关基本概念作了常识性介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配合物的的概念,配位体、配位数、内界外界等相关知识;
(2)知道简单配合物的基本组成和形成条件;
(3)认识配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运用实验进行活动与探究,锻炼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与思维方法;
(2)通过配合物的广泛应用在各领域的学习,激发学生树立学好知识为祖国做贡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配合物的概念和组成
四、教学难点:配合物的组成和形成条件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启发、讨论、实验探究法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七、教学过程:。
配合物的形成同课异构“第二单元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教案刘英慧
《第二单元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教案【学习目标】青岛九中刘英慧1、了解配合物的概念和形成条件2、了解配合物的基本组成3、运用实验进行活动与探究、锻炼改进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熟练地与同学交流和探讨自己的观点。
4、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与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配合物的概念组成【教学难点】配合物的组成和形成条件【教学手段】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过程】【板书】第二单元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单元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首先请大家回忆银氨溶液的配制过程,并观察实验【演示】取一支试管,加入1mlAgNO3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过程中的现象,并回忆反应方程式。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书写方程式。
【PPT】展示现象、方程式【教师】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什么?引领分析:Ag+ + NH3·H2O = AgOH↓+ NH4+,这个离子反应能发生因为AgOH 更难溶;AgOH+ NH3 = [Ag(NH3)]+ +OH-能进行说明[Ag(NH3)]+比AgOH更难电离。
【教师】向含Al3+的溶液中加氨水至过量什么现象?【演示】氯化铝滴加过量氨水【学生】生成白色沉淀不再溶解。
【教师】若向含Cu2+的溶液中加氨水至过量呢?让我们用实验探究。
【PPT】探究配合物的形成实验卡1和2 学生实验探究一【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教师】这是用硫酸铜溶液加氨水,如果用氯化铜和硝酸铜溶液又会有什么现象呢?【PPT】实验卡学生实验探究二【教师】三个实验现象是否相同?(共同回答)描述实验现象。
现象相同说明该反应与溶液中的阴离子无关!请书写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学生】汇报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板书】先生成蓝色沉淀→深蓝色溶液Cu2++ 2NH3·H2O = Cu(OH)2↓+ 2NH4+Cu(OH)2 + NH3·H2O =【教师】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说明生成了更难电离的物质,这种物质是Cu(OH)2与NH3·H2O中的那种微粒结合?【PPT】1、方法引导2、写出氨水中可能存在的平衡体系3、指出氨水氨水中含有的微粒4、分析与哪种微粒结合【师生】结合方程式一起排除H2O 、NH4+、H+原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都不可能。
无机化学《配合物》教案
无机化学《配合物》教案配合物是指由配位原子(或离子)与另一部分(配位体)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配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并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药物、颜料和材料等领域。
本教案旨在介绍配合物的定义、结构以及配位键的形成机制和性质。
一、配合物的定义1.配合物是指由配位原子(或离子)与另一部分(配位体)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2.配位原子(或离子)是通常为过渡金属离子,但也可以是其他元素或离子。
3.配位体是指可以通过配位键与配位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
二、配合物的结构1.配位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相连。
2.配位键的形成使得配位体围绕着配位原子(或离子)形成一个立体结构,称为配位球。
3.配合物的结构可以是一维、二维或三维的,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几何构型。
4.配位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层配置决定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三、配位键的形成机制和性质1.配位键的形成是通过配位体的配位原子与配位原子(或离子)的空位或配对电子形成配位键。
2.配位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3.配位键的形成能力受到配位原子(或离子)的电子能级和配位体的配位能力的影响。
4.配位键的性质包括键长、键能、键角和配位度等。
这些性质决定了配合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四、配合物的化学性质1.配合物可以发生配位键的断裂和配位体的替换反应,产生新的配合物。
2.配合物的稳定性受到配位原子(或离子)的电荷、原子半径和配位体的配位能力的影响。
3.配合物的溶解度和酸碱性常常与配位体的配位能力和配位度有关。
4.配合物的光谱性质(如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可以用来确定配位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的结构和环境。
五、配合物的应用1.配合物常用作催化剂,参与有机合成和化学反应。
2.配合物可用于制备药物,具有生物活性和药效。
3.配合物可以用作颜料和染料的原料,提供不同颜色和稳定性。
4.配合物可用于制备材料,具有特殊的磁性、光学和电学性质。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教案(学案)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配合物的概念、组成;2.掌握常见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及其成因;3.掌握配合物的性质特点及应用。
[学习重、难点]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配合物的应用[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过程][活动与探究]: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2mL5%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振荡,观察。
现象: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2:取5%的氯化铜、硝酸铜进行如上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原理。
[交流讨论] Cu2+与4 个NH3分子是如何结合生成[Cu(NH3)4]2+的?⑴用结构式表示出NH3与H+反应生成NH4+的过程:⑵试写出[Cu(NH3)4]2+的结构式:一、配位键、配合物:1、配位键: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成键的两个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是由一个原子单独提供的。
2、形成条件: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其中一个原子有孤电子对,另一个原子有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
配位键用A→B表示,A是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是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
3、配合物: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中心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合物。
4、常见配位键的形成过程(1) NH4+ 、H3O+中配位键的形成注意:结构式中“→”表示配位键及其共用电子对的提供方式。
(2)配离子[Ag(NH3)2]+中配位键的形成在[Ag(NH3)2]+里,NH3分子中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Ag+接受电子对,以配位键形成了[Ag(NH3)2]+:[ H3N→Ag←NH3] +(3)配离子[Cu(NH3)4]2+的形成在[Cu(NH3)4]2+里,NH3分子中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Cu2+接受电子对,以配位键形成了二、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的组成包含中心原子/离子、配体和配位原子、配位数,内界和外界等。
以[Cu(NH3)4]SO4为例说明,如右图所示: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多以离子键结合,因而属于离子化合物、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成内界离子和外界离子,内界离子也能电离但程度非常小,可谓“强中有弱”。
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实验教案
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实验教案
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与原理;
2.了解配合物的拆分原理及方法;
3.培养实验操作技能与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
配合物是指由配体(L)与中心原子(M)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记作[ML]。
配合物的合成是将配体与中心原子通过配位键结合的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
反应条件和试剂。
拆分是将已形成的配合物中的配体与中心原子分离,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
三、实验步骤:
1.配合物的合成:
(1)准备试剂:选择适当的配体(L)和中心原子(M),根据需要准备适量的溶剂(如水、乙醇等);
(2)将配体溶解在溶剂中,加热至适当温度;
(3)将中心原子溶解在溶剂中,加热至适当温度;
(4)将配体溶液与中心原子溶液混合,搅拌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
(5)分离产物,进行纯化处理,得到纯品。
2.配合物的拆分:
(1)将配合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2)加入适当的拆分剂,根据拆分剂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溶剂;
(3)搅拌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
(4)分离产物,进行纯化处理,得到纯品。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
2.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3.分析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掌握了配合物的形成原理及拆分方法。
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注意安全操作。
通过本实验,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与观察分析能力。
《配合物的形成》教学设计
《配合物的形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位于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的第二单元,既是第一单元的沿续,也是对分子空间结构的补充。
由于配合物的形成,多数相当于在已知的简单化合物中插入“第三者”一一新的化学成分,构成了复杂的结构,而且游离于价键规律之外,又不涉及价电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
本节教材从实验事实出发,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门,经过实验过程的逻辑分析,引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再抽象概括,阐述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对相关基本概念作了常识性介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配合物的的概念,配位体、配位数、内界外界等相关知识;(2)知道简单配合物的基本组成和形成条件;(3)认识配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运用实验进行活动与探究,锻炼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与思维方法;(2)通过配合物的广泛应用在各领域的学习,激发学生树立学好知识为祖国做贡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配合物的概念和组成四、教学难点:配合物的组成和形成条件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启发、讨论、实验探究法六、教学流程设计:1. 完成表格2. 往[Co(NH3)4Cl2]CI 和[Co(NH 3)4Cl2]NO3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一个有沉淀产生,另一个没有沉淀产生,能产生沉淀的是,没有沉淀产生的是。
【问题解决】3. 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 3)6]CI 3和[CO(NH 3)5CI]CI 2, 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
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
【练一练】某物质的实验式PtCl4 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试推测其化学式。
指出其中心原子,配位体及配位数。
学生首先写出这两种配合物的电离方程式:[Co(NH 3)6]CI 3=[Co(NH 3)6]3++3 CI-[Co(NH 3)5CI]CI 2=[Co(NH 3)5CI]2++2 CI-然后比较两者得出结论:要区别这两种配合物应从水溶液中CI-的量来考虑。
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苏教版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苏教版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一、核心提示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介绍了配合物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在生活、工业上的应用等方面。
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解题技巧和实例,方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二、知识点1. 配合物的定义配合物是指由中心金属离子与一个或多个配位原子或分子配位形成的复合物,是一类包含金属原子或离子的化合物。
典型的配位原子或分子包括水、氨、卤素离子等。
2. 配合物的结构特点这里主要介绍配位键的形成。
配位键是指金属离子和配位原子或分子之间共用电子对组成的化学键。
配位键的形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配位原子或分子中至少存在一个孤对电子,通常为氮、氧、硫等元素;2.金属离子中有一个或多个未成对电子,即配位位置。
配位键通常是配合物最稳定的键,其形成和断裂是许多配合物反应和性质的关键。
3. 配合物在生活、工业上的应用(1) 钢铁与不锈钢的生产配合物对于冶金行业的生产至关重要。
比如,钢铁和不锈钢的生产都需要使用配位原子或分子喜欢与铁离子配位的属性来实现。
(2) 医学上的应用金属离子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些不良离子可以被正常配位基替代。
这为治疗某些疾病或调节人体功能提供了可能。
(3) 光催化与储氢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如光催化和储氢技术,配合物也有特别的应用。
通过调控金属离子和配位原子或分子的组合,可以实现一些高效的化学反应。
4. 配合物的解题技巧和实例(1) 确定金属离子的电荷数1.如果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4或更多,且其成键的配位原子或分子质子化或羟化,则其一般为高价态;2.如果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六,且为晚期过渡金属离子,则其电荷数一般为2+或3+;3.如果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六,但早期元素的离子电荷小于或等于+2,则电荷数一般为3+ 发生规定代价分裂,否则是4+。
(2) 确定配体是否发生偏向性的S配位1.配体中是否含有较强的X-羰基团、C=O偏极共轭络基、烷基胺、水、硝基、COO-等;2.配位的金属离子为第三周期之前具有偏向性S配位能力的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原子数量多于6个;(3) 正确判断某类型配位物应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对于题目中一些特殊的配位物,比如氨、水等,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各自的特点和反应条件,在正确的情况下应用这些配位物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高中化学专题4第2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教案苏教版选修3
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目标与素养:1。
知道简单配合物的基本组成和形成条件。
(微观探析)2。
理解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宏观辨识)3。
认识配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社会责任)一、配合物的形成1.按表中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三支试管中先生成蓝色沉淀之后随浓氨水的滴入,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变为深蓝色溶液结论生成Cu(OH)2蓝色沉淀且沉淀溶于浓氨水(1)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2NH3·H2O===Cu(OH)2↓+2NH错误!;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2)[Cu(NH3)4]2+(配离子)的形成:氨分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进入Cu2+的空轨道,Cu2+与NH3分子中的氮原子通过共用氮原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配离子[Cu (NH3)4]2+可表示为(如图所示).2.配位化合物的概念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配合物是配位化合物的简称。
如[Cu(NH3)4]SO4、[Ag(NH3)2]OH、NH4Cl等均为配合物.3.配合物[Cu(NH3)4]SO4的组成如下图所示:(1)中心原子是提供空轨道的金属离子(或原子)。
(2)配位体是提供孤电子对的阴离子或分子.(3)配位数是直接与中心原子形成的配位键的数目.(4)内界和外界:配合物分为内界和外界.4.形成条件(1)配位体有孤电子对;如中性分子H2O、NH3、CO等;离子有F-、Cl-、CN-等.(2)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3+、Cu2+、Ag+、Zn2+等.5.配合物异构现象(1)产生异构现象的原因①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配位体。
②配位体空间排列方式不同.(2)(3)异构体的性质顺、反异构体在颜色、极性、溶解性、活性等方面都有差异。
二、配合物的应用1.在实验研究方面的应用(1)检验金属离子:如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的存在,Fe3++n SCN-[Fe(SCN)n](3-n)+(血红色溶液);可用[Ag(NH)2]OH溶液检验醛基的存在。
高中化学 专题4 第2单元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教案 苏教版选修3-苏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案
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目标与素养:1.知道简单配合物的基本组成和形成条件。
(微观探析)2.理解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宏观辨识)3.认识配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
(社会责任)一、配合物的形成1.按表中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三支试管中先生成蓝色沉淀之后随浓氨水的滴入,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变为深蓝色溶液结论生成Cu(OH)2蓝色沉淀且沉淀溶于浓氨水(1)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2)[Cu(NH3)4]2+(配离子)的形成:氨分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进入Cu2+的空轨道,Cu2+与NH3分子中的氮原子通过共用氮原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配离子[Cu(NH3)4]2+可表示为(如下图)。
2.配位化合物的概念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配合物是配位化合物的简称。
如[Cu(NH3)4]SO4、[Ag(NH3)2]OH、NH4Cl等均为配合物。
3.配合物[Cu(NH3)4]SO4的组成如以下图所示:(1)中心原子是提供空轨道的金属离子(或原子)。
(2)配位体是提供孤电子对的阴离子或分子。
(3)配位数是直接与中心原子形成的配位键的数目。
(4)内界和外界:配合物分为内界和外界。
4.形成条件(1)配位体有孤电子对;如中性分子H2O、NH3、CO等;离子有F-、Cl-、CN-等。
(2)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3+、Cu2+、Ag+、Zn2+等。
5.配合物异构现象(1)产生异构现象的原因①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配位体。
②配位体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2)(3)异构体的性质顺、反异构体在颜色、极性、溶解性、活性等方面都有差异。
二、配合物的应用1.在实验研究方面的应用(1)检验金属离子:如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的存在,Fe3++n SCN-[Fe(SCN)n](3-n)+(血红色溶液);可用[Ag(NH3)2]OH溶液检验醛基的存在。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4.2《配合物的形成》参考教案
教专题专题 4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学单元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课节题第一课时配合物的形成题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对配合物结构认识的历史〔2〕知道简单配合物的根本组成和形成条件教〔3〕了解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及其应用学过程与方法通过配位键作为配离子化学构型,构筑配合物结构平台的方目法逐渐深入地理解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标情感态度通过学生认识配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广泛应与价值观用体会配位化学在现代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化学。
教学重点配合物结构和性质,配合物形成条件和过程实验解释教学难点配合物结构和性质,配合物形成条件和过程实验解释教学方法探究讲练结合教学准备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复习 ]教 1.以下微粒中同时有离子键和配位键的是4B、NaOH 3+D、MgOA、NH Cl C、H O学3+是H2O和+结合而成的微粒,其化学键属于P692. H O HA、配位键B、离子键C、氢键D、范德华力讨论后口答过[知识回忆 ]1.配位键2.杂化和杂化轨道类型程[导入 ]实验 1:硫酸铜中逐滴参加浓氨水实验 2:氯化铜、硝酸铜中逐滴参加浓氨水实验分析:[知识梳理 ]一、配合物的形成1、配合物: 由提供孤 子 的配体与接受孤 子 的中 察心原子以配位 合形成的化合物称 配位化合物 称 配合物。
理解 教 主 活 学生主体活2、配合物的 成从溶液中析出配合物 , 配离子 常与 有相反 荷的其他离子合成 , 称 配 。
配 的 成可以划分 内界和外界。
配离子属于内界, 配离子以外的其他离子属于外界。
内、外界之 以离子 合。
外界离子所 荷 数等于配离子的 荷数。
〔1〕中心原子:通常是 渡金属元素〔离子和原子〕 ,少数是非金属元素,例如: Cu 2+,Ag +,Fe 3+,Fe ,Ni ,B Ⅲ,P Ⅴ⋯⋯〔2〕配位体: 含孤 子 的分子和离子。
如:- ,OH -, CN -,H 2 ,3 , CO ⋯⋯ I O NH配位原子: 配位体中具有孤 子 的原子。
42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第1课时)(教案)
4.2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第1课时)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认识简单配位化合物的成键特征;能正确运用化学符号描述配合物的组成;2、学会简单配合物的实验制备;能联系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运用化学符号描述配合物的组成难点运用化学符号描述配合物的组成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工具PPT、视频五、教学过程【讲述】配位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叶绿素是一种镁的配合物,动物细胞中载氧的血红素是一种铁的配合物,化工生产、污水处理、汽车尾气的净化、模拟生物固氮等领域都需要一些特殊性能的配合物作催化剂。
因此,认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示】实验视频:向试管中加入2 mL 5%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问】现象是什么?【生】将过量的氨水加到硫酸铜溶液中,溶液最终变成深蓝色,加入乙醇后析出深蓝色晶体。
【讲述】深蓝色的物质是[Cu(NH3)4]SO4,名称是:硫酸四氨合铜将[Cu(NH3)4]SO4溶于水,[Cu(NH3)4]SO4发生下列电离:[Cu(NH3)4]SO4=== [Cu(NH3)4]2++ SO42[Cu(NH3)4]2+是四氨合铜离子,其中Cu2+和NH3分子没有电离出来,说明[Cu(NH3)4]2+中Cu2+和NH3分子之间存在较为强烈的相互作用。
【问】思考:在水溶液中,C u2+和NH3分子是如何结合成[Cu(NH3)4]2+的呢?【展示】C u2+和NH3分子是如何结合成[Cu(NH3)4]2+的过程图片【生】NH3分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进入C u2+的空轨道,C u2+与NH3分子中的氮原子通过共用氮原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讲述】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展示】硫酸四氨合铜的配体、配位键、中心离子、配离子分别是哪些部分。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说课稿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第四章第四节。
在前面的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配合物的形成和结构,以及配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质结构的理解,还能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对于配合物的概念和形成原理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和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模型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和类比,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配合物的概念和组成。
(2)理解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3)掌握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4)了解配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奇妙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配合物的概念和组成。
(2)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3)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教学难点(1)配合物的形成过程。
(2)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配合物的形成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模型演示法:运用模型演示配合物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苏教版高一化学教案-配合物的形成
專題四分子的空間構型與物質的性質第二單元配合物的形成(一課時)主編:審核:________ 包科領導:_________ 學生評價________編號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組:________ 使用時間:_______ 老師評價_______【學習目標】1.瞭解配合物的概念,能說明配合物的形成;2.掌握配合物的組成,能舉例說出常見配合物的內界、外界、中心原子、配位體、配位數。
【重點】知道配合物的基本組成和形成條件【難點】理解配合物的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係預習案◆一.知識準備1.在水溶液中,NH3能與H+結合成NH4+,請用電子式表示NH3的形成過程,討論NH4+是如何形成配位鍵的?2.畫出NH4+的結構式。
3.KAl(SO4)2和Na3[AlF6]均是複鹽嗎?兩者在電離上有何區別?試寫出它們的電離方程式3.配位體是離子鍵,在水中全部電離。
特別提醒:記住配合物結構,如:◆三.預習自測1.下列微粒中同時有離子鍵和配位鍵的是()A.NH4Cl B.NaOH C.H3O +D.MgO2.下列不能做為配位體的物質是( )A. C6H5NH2B. CH3NH2C. NH4+D. NH33.能區別[Co(NH3)4Cl2]Cl和[Co(NH3)4Cl2]NO3兩種溶液的試劑是( ) A.AgNO3溶液B.NaOH溶液C.CCl4D.濃氨水學案◆一.合作探究探究一、向試管中加入2ml 5﹪的硫酸銅溶液,再逐滴加入稀氨水,振盪,觀察實驗現象。
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探究二、向試管中加入2ml 5﹪的硫酸銅溶液,再逐滴加入濃氨水,振盪,觀察實驗現象。
說明了什麼?請提出你的設想,如何加以證明?探究三、將探究二所得到溶液分三份,向其中的一份加入BaCl2溶液,觀察實驗現象;向其中的另一份加NaOH溶液,觀察實驗現象;與第三份對比。
探究四、[Zn(NH3)4] SO4 在水溶液中發生的電離方程式。
【原创】配合物的形成教学设计
专题四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第一课时)【课程目标】科学价值:1.知道简单配合物的基本组成和形成条件。
2.理解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人文价值:1.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2.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微粒观。
【核心概念】配位键、配合物【问题思辨】(1)配合物的组成(2)配合物的结构(3)配合物的性质【教学建构】(1)知识与思想建构:通过实验现象引发学生思考,蓝色溶液表明生成了新的物质,该物质经X射线衍射为硫酸四氨合铜。
根据信息提示,学生推测该物质的结构,进一步加强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思想(2)问题与案例故事建构:以信息和实验为载体,引发学生思考(3)同质异构【教学方法】实验、观察、讲解、自主学习、练习【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5%硫酸铜溶液、浓氨水、胶头滴管等【教学过程】(第1课时)[实验] 向试管中加入2mL5%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振荡,观察实验。
(与原硫酸铜溶液比较)[学生]观察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现象] ①先有蓝色沉淀②继续加氨水,沉淀溶解,生成深蓝色溶液(与原溶液进行比较)[问题]请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 书写方程式。
CuSO4+ NH3·H2O===Cu(OH)2↓+ (NH4)2 SO4[讲解]深蓝色溶液说明反应生成了新的微粒,科学家把该深蓝色溶液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深蓝色固体经过X射线衍射实验,证明为[Cu(NH3)4]SO4。
硫酸铜溶液和过量氨水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CuSO4+4NH3·H2O==[Cu(NH3)4]SO4+4H2O[信息提示] 把[Cu(NH3)4]SO4配制成溶液,分装到两支试管,第一支试管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第二支试管加入浓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
[问题] 根据以上提示,写出[Cu(NH3)4]SO4的电离方程式。
[学生]书写电离方程式,并分析原因。
[讲解]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独立的SO42-。
《配合物的形成》名师教案1
配合物的形成一、教材分析与教学思想“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相关教学内容是《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模块第四专题《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的第二单元。
这部分内容既是第一单元的沿续,也是对分子空间结构的补充。
而从配合物的形成来看,多数配合物的结构相当于在已知的简单化合物中插入“第三者”——新的化学成分,进而构成了复杂的结构。
且这种形成的过程游离于一般价键规律之外,且不涉及价电子,这些都是突破学生以往对于物质结构的认知的,学生理解有难度。
但配合物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地位独特,而配合物的应用与配合物的性质密切相关,“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中的核心思想在本节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在教学中应予以充分体现。
但配合物相关概念相对抽象,如何将抽象概念具体化需要借助恰当的工具,化学实验在这抽象概念的教学中大有作为。
所以,立足从实验事实出发,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门,经过实验过程的逻辑分析,层层分析,进而探析配合物的结构,从感性到理性,将相对枯燥的概念课教学上出应有的化学味道,进而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配合物的概念和组成2教学难点配合物的组成和形成条件三、教学设计与流程纳 加NaOH 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出现分析奠定感性基础。
且Cu 2不能大量游离的性质揭示也为后续分析配合物电离性质做铺垫。
分析上述探究实验结果,总结归纳结论——Cu 2参与蓝色物质生成,且生成的物质中Cu 2被牢固束缚。
讲解、展示NH 3与Cu 2形成了新微粒——[CuNH 34]2倾听观看将实验结果转化为形象的分子结构,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学生板书OH 2与过量氨水反应的方程: CuOH 2=[CuNH 34]22OH -4一次性与过量氨水反应离子方程CuSO 44NH 3=[CuNH 34]2SO 42-书写实验现象转化为化学语言,从理性角度深入认知物质的转化提Cu 2为什么能与NH 3形成[CuNH 34]2思以问题出问题从化学键角度分析[CuNH34]2中Cu2与NH3如何结合考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思考讨论Cu2、NH3之间的作用是否离子键是否金属键最终将这种作用定位为共价键,再从Cu2价电子排布[Ar]3d9分析Cu2是否可以以常规共价键形式与NH3分子结合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特殊的共价键形式——配位键思考讨论通过讨论,复习所学有关价键理论,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复习以NH3分子与H结合成NH4为例复习配位键的形成回忆书写总结1配位键的成键条件:A:提供孤对电子(配位体);B:提供能量相近的空轨道2配位键的表达方式:A→B复习回顾引导与NH3之间是否可以通过配位键结合思考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思考讲解2形成配位键时,谁提供空轨道谁提供孤对电子CuNH34]2中的配位键形成情况4强调此类配位键的是配合物与其它物质最本质的区别回答推进引导学生思维引导思考并讲述1配合物定义该如何下引发思考并补充由提供故对电子的配位体与接受孤对电子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学历案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配合物的概念,能够准确判断常见的配合物。
2、掌握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3、了解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4、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配合物的形成和性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配合物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2)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难点(1)配合物的形成过程。
(2)配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一)引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化合物,它们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比如,在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叶绿素,这些物质都属于配合物。
那么,什么是配合物?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二)配合物的概念配合物是由中心离子(或原子)和围绕它的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复杂离子或分子。
例如,Cu(NH₃)₄²⁺就是一种配合物,其中铜离子(Cu²⁺)是中心离子,氨分子(NH₃)是配体。
(三)配合物的形成条件1、中心离子(或原子)中心离子(或原子)通常是过渡金属离子或原子,因为它们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能够接受配体提供的电子对。
2、配体配体是能够提供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
常见的配体有氨分子(NH₃)、水分子(H₂O)、氯离子(Cl⁻)等。
3、配位键配位键是由配体提供孤电子对,中心离子(或原子)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四)配合物的形成过程以Cu(NH₃)₄²⁺的形成为例:铜离子(Cu²⁺)的价电子构型为 3d⁹,在形成配合物时,铜离子的一个 4s 轨道和三个 4p 轨道杂化形成四个 sp³杂化轨道。
氨分子中的氮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分别进入铜离子的四个 sp³杂化轨道,形成四个配位键,从而形成了Cu(NH₃)₄²⁺。
(五)配合物的结构特点1、中心离子(或原子)位于配合物的中心,配体围绕中心离子(或原子)排列。
2、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空间构型,如直线形、平面正方形、正四面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第1课时 配合物的形成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配合物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2.掌握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配合物的形成(1)概念由____________________的配位体与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原子以________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组成[Zn(NH 3)4]SO 4—⎪⎪⎪⎪⎪ ――→外界 ――→内界 ――→中心原子――→配位体 ――→配位数(3)形成条件①配位体有 ⎩⎪⎨⎪⎧中性分子:如 等。
离子:如 等。
②中心原子有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3.配合物异构现象(1)产生异构现象的原因①含有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配位体。
②配位体________________不同。
(2)分类—⎪⎪⎪⎪――→顺式异构体同种配位体处于 位置。
――→反式异构体同种配位体处于 位置。
(3)异构体的性质顺、反异构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都有差异。
1.下列物质:①H 3O + ②[B(OH)4]- ③CH 3COO -④NH 3 ⑤CH 4中存在配位键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④⑤D .②④2.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以配位键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 .氯气B .氮气C .一氧化碳D .甲烷3.下列各组离子中因有配合离子生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 +、Na +、Cl -、NO -3B .Mg 2+、Ca 2+、SO 2-4、OH - C .Fe 2+、Fe 3+、H +、NO -3D .Ba 2+、Fe 3+、Cl -、SCN -4.Co(NH 3)5BrSO 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
已知两种配合物的分子式分别为[Co(NH 3)5Br]SO 4和[Co(SO 4)(NH 3)5]Br ,若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现象是________;若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现象是________,若加入AgNO 3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5.(1)指出配合物K 2[Cu(CN)4]的配离子、中心原子、配位体、配位数:_________。
(2)在[Fe(CN)6]3-配离子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配离子的几何构型是________。
(3)配合物[Cr(H 2O)4Br 2]Br·2H 2O 中,中心原子的化合价为________,配离子的电荷数为________。
练基础落实知识点1 配位键1.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有空轨道,一方有孤电子对B.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C.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位体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阴离子D.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成键原子必须有未成对电子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都存在着配位键的是()A.NH3、H2O B.NH+4、H3O+C.N2、HClO D.[Cu(NH3)4]2+、PCl3知识点2配合物及其形成3.下列不属于配合物的是()A.[Cu(H2O)4]SO4·H2OB.[Ag(NH3)2]OHC.KAl(SO4)2·12H2OD.Na3[AlF6]4.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配合物()①CuSO4·5H2O②K2PtCl6③KCl·CuCl2④Cu(NH2CH2COO)2⑤KCl·MgCl2·6H2O⑥Cu(CH3COO)2A.①③④⑥B.②③⑤C.①②D.①③⑤知识点3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5.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用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构型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6.请指出配合物[Cu(NH3)4](OH)2的中心原子、配位体、中心原子的化合价、配位数分别为()A.Cu2+、NH3、+2、4 B.Cu+、NH3、+1、4C.Cu2+、OH-、+2、2 D.Cu2+、NH3、+2、2知识点4配合物的性质7.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A.[Co(NH3)4Cl2]Cl B.[Co(NH3)3Cl3]C.[Co(NH3)6]Cl3D.[Co(NH3)5Cl]Cl28.向盛有5 mL 0.005 mol·L-1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mL 0.01 mol·L-1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存在平衡:Fe3++3SCN-Fe(SCN)3(血红色)。
向此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时,能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KCl B.NaCl C.H2O D.FeCl3知识点5配合物的异构现象9.铂的两种化合物a和b,其中a为,b为。
实验测得a和b具有不同的特性:a具有抗癌作用,而b没有。
则下列关于a、b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和b属于同一种物质②a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③a和b的空间构型是平面四边形④a和b的空间构型是四面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练方法技巧确定配合物组成和结构的方法技巧10.用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处理0.01 mol氯化铬(CrCl3·6H2O)的水溶液,生成0.02 mol的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是() A.[Cr(H2O)6]Cl3B.[Cr(H2O)5Cl]Cl2·H2OC.[Cr(H2O)4Cl2]Cl·2H2OD.[Cr(H2O)3Cl3]·3H2O11.配合物CrCl3·6H2O的中心原子Cr3+的配位数为6,H2O和Cl -均可作配位体,HO、Cl-和Cr3+有三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形成三种2物质:一种呈紫罗兰色、一种呈暗绿色、一种呈亮绿色。
将它们配成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各取相同体积,向其中分别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
(1)请推断出三种配合物的内界,并简单说明理由。
(2)写出三种配合物的电离方程式。
练综合拓展12.Cu2+能与NH3、H2O、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1)[Cu(NH3)4]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序号)。
A.配位键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D.离子键(2)[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3)某种含Cu2+的化合物可催化丙烯醇制备丙醛的反应:HOCH2CH===CH2CH3CH2CHO。
在丙烯醇分子中发生某种方式杂化的碳原子数是丙醛分子中发生同样方式杂化的碳原子数的2倍,则这类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
13.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Si、N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2)A、B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
依据下表数据,写出B原子的电(3)d轨道电子排布有关。
一般地,d0或d10排布时,无颜色,d1~d9排布时,有颜色,如[Co(H2O)6]2+显粉红色。
据此判断,[Mn(H2O)6]2+________颜色(填“无”或“有”)。
(4)利用CO可以合成化工原料COCl2、配合物Fe(CO)5等。
COCl2分子的结构式为,则COCl2分子内含有________。
A.4个σ键B.2个σ键、2个π键C.2个σ键、1个π键D.3个σ键、1个π键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第1课时配合物的形成基础落实1.蓝色沉淀溶解蓝色溶液2.(1)提供孤电子对接受孤电子对配位(2)SO2-4[Zn(NH3)4]2+Zn2+NH3分子 4(3)①孤电子对H2O、NH3、CO F-、Cl-、CN-②空轨道Fe3+、Cu2+、Zn2+、Ag+3.(1)①两种两种以上②空间排列方式(2)相邻对角(3)颜色极性溶解性活性课堂练习1.A 2.C3.D[A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B项中离子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中是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Fe3+与SCN-配合形成离子[Fe(SCN)n]+3-n(n≤6)而不能大量共存。
]4.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产生淡黄色沉淀解析由配合物的化学式知,[Co(NH3)5Br]SO4中Br-不是游离的溴离子,而SO2-4是游离的离子,[Co(SO4)(NH3)5]Br中SO2-4不是游离的离子,而Br-是游离的离子。
5.(1)配离子:[Cu(CN)4]2-,中心原子:Cu2+,配位体:CN-,配位数:4(2)6正八面体(3)+3价+1层级训练1.D[配位键是一方提供孤电子对,一方提供空轨道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共价键,配位体可以是分子、原子,也可以是阴离子。
] 2.B3.C[A、B、D均为配合物,而C属于复盐,不是配合物。
] 4.C[③⑤是复盐,④⑥分别是甘氨酸铜、醋酸铜盐,均属盐类。
]5.C[PtCl4·2NH3水溶液不导电,说明配合物溶于水不会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加入AgNO3溶液不产生沉淀,用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说明Cl-和NH3都参与配位,配位数是6;配位数是6的配合物不可能是平面结构,可能是八面体构型。
]6.A7.B[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由离子键结合,只要外界存在Cl-,加入AgNO3溶液即有AgCl沉淀产生。
对于B项,配合物分子[Co(NH3)3Cl3]中的Co3+、NH3、Cl-全处于内界,很难电离,不存在Cl-,所以不能生成AgCl沉淀。
]8.D9.C[本题考查配合物的异构体的相关知识。
因为a和b具有不同的特性,所以a和b一定不是同一种物质;性质不同说明结构不同,而a和b的分子式相同,故二者为同分异构体;a和b若为四面体,则没有这两种异构体,因此a和b只能是平面四边形。
] 10.B11.(1)紫罗兰色配合物的内界:[Cr(H2O)6]3+,暗绿色配合物的内界:[Cr(H2O)5Cl]2+,亮绿色配合物的内界:[Cr(H2O)4Cl2]+。
根据它们与过量AgNO3溶液反应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可知分别有3个氯离子、2个氯离子、1个氯离子在外界。
(2)[Cr(H2O)6]Cl3===[Cr(H2O)6]3++3Cl-,[Cr(H2O)5Cl]Cl2·H2O===[Cr(H2O)5Cl]2++2Cl-+H2O,[Cr(H2O)4Cl2]Cl·2H2O===[Cr(H2O)4Cl2]++Cl-+2H2O解析CrCl3·6H2O的中心原子Cr3+的配位数为6,H2O和Cl-均可作配位体,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r(H2O)6-n Cl n]Cl3-n·n H2O,当其与AgNO3溶液反应时,只有外界的氯离子可形成AgCl沉淀,再根据它们与AgNO3溶液反应时生成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可知分别有3个氯离子、2个氯离子、1个氯离子在外界,进而可分别写出各自的化学式,紫罗兰色配合物:[Cr(H2O)6]Cl3,暗绿色配合物:[Cr(H2O)5Cl]Cl2·H2O,亮绿色配合物:[Cr(H2O)4Cl2]Cl·2H2O,再分别写出其内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