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3、《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说明
善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4、“柳面桃腰”等套语的评述,说明
套板反应,易生流弊
实例: 郭沫若改字
道理:
文字与情感有关
王若虚改《史记》 文字与意味有关
韩愈改诗
文字与意境有关
苏东坡写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惠山烹小龙团》 做诗文的人从古籍 套用滥语全无新奇 中找辞藻、乞灵
②每一个实例各从什么角度说明这些“道 理”?
实例:
郭沫若改字 王若虚改《史记》 韩愈改诗
郭沫若改字
你是没有骨气的人。--你这没有骨气的人。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不好,“这”字带有贬义。
文字与情感有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 不能复入石矣。 ——《史记》李广射虎 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 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 石也。
④对《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让我们明白:创作时要大胆发挥想像和联想, 不能满足于平淡的表达。
启示:
⑤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让我们明白:动辄“掉书袋”“拾人牙 慧”并不表示学问,反而可能是思想贫 乏、文学水平低的反映。
欣赏小故事:
有一个乞丐,他面前的牌子上写 着:“本人自幼双目失明。”可乞 讨的效果很不好,一个诗人见到, 把他面前的牌子上的字改写为: “春天到了,可我什么也看不到。” 结果乞讨的效果非常好。
(1897-1986),安徽桐 城人。现代美 学家、文艺理 论家。笔名孟 实、孟石。代 表作<<文艺心 理学>><<诗论 >><<谈美书简
>><<西方美学 史 >>等。
“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中的“咬文 嚼字”的正确意思: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视之,石也。
发现错误,惊讶 放弃
终不能复入石矣。 失望
文字一增一减
意味不同。
文字与意味有关
关于“推敲”的故事
“敲”一定比“推”好吗?(联想意境)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文字与意境有关
比较以下语言: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明确:句式不同,意味不 同,表达的感情不同。
阅读课文中对李 广射虎这一情景的三 种不同的描述,体会 其表达效果的差异。
在文字的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 松的谨严”,无论阅读或写作。P41第三

文中义: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 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 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文章中心
分析思路:
从“郭沫若改字”入手,引入论 题(1、2) 以“王若虚改<<史记>>”与“韩愈改诗”的事例初步论证中 心论点(3、4、5)
•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 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 艺术的完美。(第八段)
作者观点:
1.运用文字应该有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 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 达到艺术的完美。
①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 说明了哪
些“道理”?
明确:(增减文字)字 数不同,意味不同。
谁是谁非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推——冷寂场合 敲——热闹场合
明确: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实例:
苏东坡写《惠山烹小龙团》
做诗文的人从古籍中找辞藻、 乞灵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
独携小团月 来试惠山泉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辨析: 清茶泡在泉水联想到明月照着泉水。 联想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
句式不同
情感不同 字 数 不 同
意 味 不 同
思想 情感
意 境 不 同
字 眼 不 同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批“套板反应”
文字与情感有关 文字与意味有关
调 整 思 想 和 情 感
文字与意境有关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正面)
为 什 么
套语滥调全无新奇 (反面)
怎 么 样
达 到 艺 术 的 完 美
必须有谨严精神,不偷懒、不粗心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有位老学者住的 巷子里常有人随地小便,于是他写了张 “不可随处小便”的标语张贴出去;后来, 这张标语被一个很仰慕老学者的人贴在了 自家的大厅里,只不过把原标语中几个字 的顺序换了一下,就成为一条警示语。请 问,那条警示语是什么?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正)李广射虎


(正)贾岛吟诗

咬 文 嚼 字

苏轼写诗(正) 要 写 作
套板反应(反)
达到艺术美
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
心随 思处 索留 自刻 励苦 出推 新陈
练时 吻求 合精
不懒不粗心不自满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按照通常意义来讲,咬文嚼字含有贬义, 说的是过于斟酌字句,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 精神实质的现象。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 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必须有一 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表面上像只 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 和情感”的道理。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品味括号内的语言: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 中有一个破碗,(空的);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 竹竿,(下端开了裂):她 分明已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鲁迅《祝福》
学习本文给予我们的启示 内容启示 • 让我们明白作家的语言修养程度与 其艺术成就的高低密切相关。 • 让我们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引起了我 们对提高自身语言修养问题的重视。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品 味 妙 语
来独 试携 人天 间上 第小 二团 泉月
大胆想象:
1、诗人所处环境:
月明风清,碧泉映月 品荼、赏月 2、诗中人物的活动:
3、诗中人的情趣:
恬静幽闲、醉情山水 明确:用联想意义,意蕴丰富
写美人:柳腰桃面、王嫱西施 写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谈风景:春花秋月 叙离别:灞桥柳岸 做专卖:端木遗风 铅字排印:付梓、杀青
• 让我们明白语言文字的套板效应是 要不得的。
• 让我们明白文字和思想感情息息相关,文字的 咀嚼实质上就是思想感情的推敲.作为读者,阅 读时品味语言,就要品出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作为作者,写作时要推敲语言,就要从根本上 调整思想和感情,务求思想透彻,情感凝练。 • 让我们明白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不迷信盲从 权威;运用语言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 • 让我们明白现在的文坛不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写法启示: • 让我们明白:写议论文既要举例子又要讲道理, 而且例子要典型、充足,解说要到位。
“中”“国”“在”“吃”,请调整字词 顺序,表达以下三种意思: 1、食文化在中国,中国的美食文化 博大精深! 2、想吃美食,到中国去!在中国, 是品尝美食的。 3、讽刺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挥 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是国家的蛀虫。
字谜:
小老鼠看书
(打一四字成语)
咬文嚼字
方 苞
刘 大 櫆
姚 鼐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卢梅坡《早梅》
•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早梅》
• 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 拜. • 是改为“一”字好,还是原来的”数”字好,一直存在着 歧见.有云:早开的梅花有几枝开放,写得很自然,也切题; 一棵树上的花在一夜开放时,不会只有一枝开,改为一枝 开,反而不真实.这样说没有错.问题在于:这样是否最充 分地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写的是“早梅”,而且是“昨晚” 才“开”,又是在“深雪”里,忽见一枝梅来“报春”, 诗人的喜悦感更强.如果是“千树万树梅花开”,人的 感受会完全不同,即令是“数枝”也不如“一枝”能更 好地表达出人的蓦见而喜、喜中有惊的心情.同时,用 “一枝”也更能显示出所咏的确是“早梅”.至于真实 的问题,一棵树上的梅花开得总是有迟有早, “一枝” 先开并不见得比“数枝”开就不真实.何况生活的真实 不能与艺术的真实划等号.
什么是“咬文嚼字”: 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文学是艰苦的事
所以,要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 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咬 文 嚼 字
达到艺术的完美
怎样才能做到“咬文嚼字”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刻苦自励,推陈翻新,避免套板反应
郭老改字 引
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 —— 清· 沈德潜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 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 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 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 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 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月光静静地(滴、洒、流、泻)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
“泻”字写出了月光的清幽、明 净,又与“流水”配合,加强了流动 感。同时,衬托出作者希望借眼前之 景摆脱内心苦闷的思想感情。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唐· 贾 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 唐· 卢延让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
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 ,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6、7)
水到渠成,加以总结(8)
速读全文,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并找出作者的中心 论点。
•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 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五段)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 文嚼字 。( A )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 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B )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C )
二、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以上哪 一个意思?
如果都不是,请用 加以解释:
课文中的话来
套板反应
美人--“柳腰桃面”“王嫱、西施” 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风景--“春花秋月” 别离--“柳岸灞桥” 买卖--“端木遗风” 辨析:“套语 滥调”“套板反应” “根本与文艺无缘”
套语滥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四、完成课后练习一,每个例子说明的道理用不超 过10个字的话来概括。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和《史记》 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说明 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2、“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说明
启示:
①修改“你是没有骨气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人”
——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放 过。 ②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文字的好坏,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而 不是简繁;看似平淡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 意思。
启示:
③对“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让我们明白:文字和思想情感息息相关,阅读时 品味语言,就要品出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文 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 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 凝练、创新入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