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PPT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元明清文化PPT课件

【初中历史】元明清文化PPT课件

列表归纳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 题 材 内容 艺术 特色 人物 形象 局限性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元明清文学教程》PPT课件

《元明清文学教程》PPT课件
二、元明清戏曲是中国戏曲黄金发展时期
元曲——明清传奇——花部乱弹——京剧 王骥德《曲律》、李渔《闲情偶寄》。
第二节 元杂剧和南戏
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剧、院本和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而来, 融合了各种表演形式而形成的成熟完整的戏剧形式, 是元代代表性文学。

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1、中国历史上各种表 演艺术长期发展的结 果。
1、最早见于元稹的《莺莺传》。 2、北宋赵令畴[商调·蝶念花]鼓子词
《西厢记》。 3、宋官本杂剧〈莺莺六 么〉,金院本
〈红娘子〉,南戏〈张珙西厢记〉等。 4、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北曲当以《西厢》压卷。”(明王世
贞〈曲藻〉)“实甫《西厢》千古绝 技。”(王骥德〈曲律〉)续改《西厢》 者仅明清不下二十余家。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中心在大都,后期在杭州。 元杂剧最兴盛的时期在前期。元钟嗣成《录鬼簿》
和元明之际贾仲明《录鬼簿续编》可证。 后期杂剧作家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2、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⑴、结构上“一本四折”的形式 ⑵、曲词与宾白的组合方式 ⑶、正旦或正末一唱到底的表演方式 ⑷、角色分配与科范方面的规定 具有类型化、程式化的倾向。生、旦、净、末、丑。
三、元杂剧创作概况
㈠、元杂剧前期创作概况
1、康进之、高文秀的水浒戏。康进之《李逵负荆》 最优秀。
2、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忠奸斗争的历史悲剧。 3、李好古、尚仲贤的爱情神话剧。李好古《柳毅传
书》。
4、杨显之、石君宝的妇女作品。石君宝《秋胡戏 妻》。
5、白朴的爱情剧《墙头马上》。 6、马致远的《汉宫秋》及神仙道化剧, ㈡、元杂剧后期创作概况
发展规律,总结其创 3、本课程采用面向

发展史宋元明清ppt

发展史宋元明清ppt
明朝的政治制度
明朝实行的是三司六部制,三司是都察院、大理寺和通政司,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明朝的统治
清朝的建立
清朝的政治制度
清朝的经济繁荣
清朝的文化发展
清朝的兴衰
01
02
03
04
03
宋元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宋朝时期,中国与周边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贸易关系。宋朝的商船队频繁地往返于这些国家,进行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
科技发明与创新
宋代:诗词、散文、戏曲、话本小说的兴起诗词创作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诗人。散文创作繁荣,出现了欧阳修、王安石等散文大家。戏曲和话本小说开始流行,为后来的元杂剧和明清小说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元杂剧、散曲、南戏的繁荣元杂剧的出现和发展,使戏曲艺术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西厢记》、《汉宫秋》等经典剧目。散曲创作也相当繁荣,成为当时的一种新诗体形式。南戏的兴起,为明清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代:小说、戏剧、散文的繁荣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著名小说问世,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戏剧创作多样化发展,出现了“昆曲”、“徽剧”等地方戏种。散文创作继续发展,出现了王阳明、李贽等著名散文家。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开始进行,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清代:古典小说的巅峰与民间文学的丰富完善《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经典小说问世,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民间文学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出现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歌谣。
宋代:活字印刷术、火药武器、指南针航海技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书籍的印刷速度和效率,推动了文化的传播。火药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和形态,为军事防御提供了新的手段。指南针航海技术的运用,使海上航行更加准确和安全,促进了海外贸易和探险活动。元代:天文观测、水利工程、制瓷技术天文观测的进步,对日月食、行星运动等天象有了更准确的预测,为历法编制提供了依据。水利工程的兴建,如京杭大运河的疏浚和扩展,改善了农田灌溉和水路运输条件。制瓷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著名的景德镇瓷器,其细腻的工艺和优美的造型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明代:航海技术、丝织技术、冶铁技术航海技术的提高,使郑和七下西洋的远航成为可能,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丝织技术的繁荣,出现了苏州丝绸、杭州锦缎等精美织物,被誉为“东方丝织之都”。冶铁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型炼铁炉和先进的炒钢技术,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清代:医学、数学、建筑学医学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出现了《本草纲目》、《医宗金鉴》等著名医学著作。数学领域的发展,如《九章算术》、《数书九章》等著作的整理和研究,推动了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建筑学的成就表现在宫殿、园林、寺庙等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上,融合了中国传统与外来风格。

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PPT精品课件5

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PPT精品课件5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2.比较李自成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
项目
原因
时间 领导人
李自成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明末,政治腐败,财政危机,阶级矛盾异
常尖锐;陕北一带连年大旱,饥民遍野, 秦朝的暴政;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纷纷起义
明末
公元前209年
李自成
陈胜、吴广
建立政权
大顺
张楚
提出口号 作用 地位
“均田免赋” 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中国建筑史元明清建筑

中国建筑史元明清建筑
北京四合院符合气候条件:院内采 纳阳光,四周房可以遮避寒风 。院 子方正亲切,院内可置树木、花草、 奇石、鱼缸,是家人团聚的极好场所。 北京四合院体现传统伦理观念:能区 别长幼男女,合乎儒家的秩序。
中国建筑史元明清建筑
江浙地区民居
浙江东阳有大量的明清民居,它们以院落的形式出现,但严谨、规整, 左右对称、具有明显的理性。其中较小的,有朝南正房三间、左右两头 各两间,东西厢房各一间,称为“九间头”,组成三合院。较大有正房3 间,东西厢房各5间,称“十三间头”,组成三合院。其正、厢房屋全为 两层楼房,并有前廊朝向内院。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建筑史元明清建筑
• 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 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奉天殿,华 盖殿,谨身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 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心殿,其后即为嫔妃妃居住的东西六宫。
西晋末年,黄河流域的部分汉人因避战乱南 迁,至赣、闽、粤地,被当地人称为“客家”, 即“客居异地之人”。
闽南龙岩、上柱与永定一带的客家圆楼,是 一种聚族而居的堡垒式民居。它夯土筑墙.高度 可达5层,直径达70m以上,在中国乃至世界民居 中都是一种极为独特的形式。3层楼的圆楼,底 层供炊事、贮藏和圈养家畜用,不开窗。上两层 住人,向外开窗,内侧则为贯穿全楼的走廊。圆 楼中央有平房祠堂,是族人祭祀的地方,也是族 人活动的公共场所。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建筑史元明清建筑
北京四合院民居 北京四分院是北方院落民居中最
有代表性的,是具有高级文化形态 的民居类型
北京四合院有大小之分,小的只 有一个院,大些的有前院和后院。 典型的四合院平面约为正方形,四 周建房,以房之后墙为院墙。正房 坐北朝南,尺度最大,地位最显; 左右为东西两厢,正房与厢房间的 庭院是交通、绿化用地和家人的活 动场所。庭院南端正个有垂花门, 出门,为一东西向的狭长小院,其 南的房子称“倒座”,是客房、男 佣住房和堆放杂物的地方。院子的 大门开在在东南角,在明清人看来。 此乃吉利的方向。

《元明清文学》课件

《元明清文学》课件

明代戏曲
总结词
繁荣发展,影响深远
详细描述
明代戏曲在继承元代杂剧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南戏为主的多种戏曲形式,如传奇、杂剧等。这些戏曲作品题材广 泛,风格多样,语言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它们在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 ,对后世的戏曲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小说
总结词
通俗易懂,影响广泛
深远的影响。
04
清代文学
清代戏曲
总结词
地方戏曲的繁荣
清代戏曲在继承前代戏曲传统的基础上,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
清代地方戏曲蓬勃发展,如京剧、昆曲、 秦腔等,这些戏曲形式具有浓郁的地域特 色和民族风格。
剧目内容的丰富
艺术形式的创新
清代戏曲在内容上涵盖了历史故事、民间 传说、社会现实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多元面貌。
元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影响 ,如《一千零一夜》等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翻译与改编
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学家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了翻译和改编,如《 古兰经》的翻译和《圣经》的改编等。
借鉴与创新
元明清文学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进行了借鉴和创新,如小说、戏曲 等形式的发展和变革。
详细描述
明代小说以章回体形式为主,题材广泛,包括历史、传奇、志怪、言情等。这些小说语言通俗易懂, 情节曲折离奇,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作品更是成 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诗歌
总结词
清新自然,风格多样
详细描述
明代诗歌在唐宋元三朝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七言、五言为主的诗歌形式。这些诗歌作品 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风格,也有婉约柔情的风格。明代著名的诗人有杨慎、杨维 桢、高启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

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 ppt课件

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 ppt课件

07.08.2020
14
乾隆嘉庆时期的皇家园林
清代皇家造园实践经验上承明代传统并汲取江南 技艺而逐渐积累,乾隆又在此基础上把设计、施 工、管理方面的组织工作进一步加以提高。因而 园林工程的工期比较短,工程质量也比较高,造园 数量与规模大大超过了前代,成为我国历代造园 最多的朝代。
07.08.2020
07.08.2020
4
明朝北京的都城建设
都城北京, 大内的主要朝宫建筑为三大殿,高踞 在汉白玉石台基之上,整个宫城呈‘前朝后寝’ 的规制,最后为御花园;宫城之外为皇城,包括大 内御苑、内廷宦官各机构、府库,周围十八里余;
明代改建北京城,城市的供水也相应有些变化:明 初漕运一度停开,西湖与昌平的水道淤塞,故引玉 泉山水入西湖,漕运废弃.开辟城南地区形成现在 北京的最后规模。
1271年后,元大都的大内御苑十分广阔空旷,占去 了皇城北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段。主体为太液池, 池中三岛布列,沿袭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的 传统模式。
07.08.2020
12
②明代的皇家园林
1368年元朝统治不到一百年为明王朝取代,明代 废除宰相制,国家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同时,明 代的理学强化了封建礼制,因而明代的皇家园林 与宋代有所不同;一是规模又趋于宏大,二是突出 皇家气派,更多的宫廷色彩。
15
著名的“三山五园”(即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 香山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加上贵族官僚们的名园十 几处,连同许多处庙坛胜地,形成北京西郊园林建设空 前兴盛的局面.
三山五园
07.08.2020
Hale Waihona Puke 1607.08.202017
(二)元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各论
西苑 圆明园 避暑山庄 颐和园

《元明清散文》课件

《元明清散文》课件
《元明清散文》ppt课件
目 录
• 元明清散文概述 • 元代散文 • 明代散文 • 清代散文 • 元明清散文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关系
01
元明清散文概述
元明清散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元明清散文是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散文作品,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特点
元明清散文在形式上讲究文采和韵律,注重意境的创造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在内容上则涵盖了社会、历史、哲学、人生等多个领域,表现出浓厚的人文气 息和思想深度。
元明清散文与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元明清文 学的繁荣景象。
元明清散文在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这些文学形式的创 作提供了文学语言、思想内涵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也影 响了元明清散文的创作和发展。
元明清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元明清散文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阶段,具有独特的地 位和影响。
意境深远
明代散文注重意境的创造,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 生活场景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思想深邃
明代散文的思想深邃,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哲学思 考和社会批判意识。
04
清代散文
清代散文的代表作家
归有光
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质朴 无华的风格著称,被誉为“清初文坛三巨头”之一。
黄宗羲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思 想深邃、文笔犀利见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时期
清朝时期,文学发展达到了巅峰,出现了“清初六家”、“明末清初三家”、“桐城派” 等多个文学流派。这些流派在思想、艺术上都有所创新,对元明清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元明清散文的影响与价值
影响

元明清文学讲义详细课件.98页PPT

元明清文学讲义详细课件.98页PPT

元明清文学讲义详细课件.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卢梭

(部编版)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PPT优秀课件8

(部编版)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PPT优秀课件8
2.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可以采用图示的方法帮助理解
禁 海 令
顺治时期

口 宁波、漳

州等地

统一台湾后
一 只限广
口 州(广
通 州十三

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明清加强君权措施的影响 (1)积极影响:明清加强君权的诸项措施,加强了君主的权力,创造了比较 安定的政治局面,巩固了王朝的统治。 (2)消极影响:这种高压专制、严格控制的政策, 对国民的思想和国家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不利于社会 的发展,这是明清的统治走向没落乃至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的 根源。

学完这组课文后,许多同学都被中华 儿女的 爱国情 深深地 打动, 莎士比 亚曾说 :“一 千个读 者眼中 有一千 个哈姆 雷特。 ”那么 ,本组 课文哪 个人或 哪件事 让你铭 记在心 呢?说 的时候 注意说 出印象 深刻的 理由。 请同学 们先在 组内交 流。

2.小组内交流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 刻的人 和事。 选出交 流的好 的同学 参加全 班交流 。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 2.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


1.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交流的 内容。

(1.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 事,2.综 合性学 习开展 的活动 、活动 中遇到 的困难 、问题 和解决 办法, 活动的 收获。 3.同学 互评活 动中的 表现。 )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4.明清时期,我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我们有何启示? (1)变化:从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2)启示:开放使国家进步,闭关使国家落后。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 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在交往 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我国要坚定不移地走改 革开放之路,善于学习和交流,加强与他国的友好合作,促进共同 发展;等等。

元明清ppt.

元明清ppt.

传奇原指唐代
文言短篇小说,后 又用以泛称宋元时 期一些敷衍故事的 说唱或戏曲。这里 特指明清传奇,即 指明清以演唱南曲 为主的一种新的戏 曲形式。梁辰渔的 《浣纱记》是第一 部用改革后的昆山 腔演唱的优秀剧本。
同时著名的还有 李开先的《宝剑 记》、王世贞的 《鸣凤记》、汤 显祖的《牡丹亭》 李玉的 《清忠 谱》。代表清代 剧坛最高成就的 康熙年间洪升创 作的《长生 殿 》 和孔尚任创作的 《桃花扇》。
小 说
明清二代为我国古代小说 的 繁荣 期, 作为明清文学的主要成就,它有如下特点: 一、长短兼备。长篇以《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金评梅》、 《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六大白话小说 为代表,短篇以白话“三言”、“ 二拍 ” 和文 言《聊斋志异》为代表。
二、发展过程。由大众集体 创作到文人的整理加工进而到作 家个人的创作。①流传民间,作 家加工。如 明初 的《三 国 演义》 和《水浒传》。②集体与作家相 结合。如明代中叶的《西游记》、 《金评梅》。③个人创作。如清 代的《儒林外史》、《红楼梦》。


这里的戏曲有两个概念,一是指元杂剧, 二是指明清传奇。元杂剧是在宋金院本和诸 宫调的直接影响下,在前代各种表演艺术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元代戏剧样式。由宾 白、唱词、科介三部分组成。一般是一本四 折,一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 子。曲文只能用一个韵脚,角色分末、旦两 大类,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代表作是关 汉卿的《窦娥冤》。
郑光祖
代表作《倩女离魂》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 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 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元代文学审美特征及杂剧体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之小说……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作为“一代之文学”,曲至今仍被视为通俗文学、大众文学,它为何能在元朝发展成为与唐诗宋词比肩的文学样式而没有出现得更早一些?一、元代历史背景及文学审美特征(一)国家1、开放性表现:疆域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民族众多、交流频繁尚新、包容性强、突破汉族传统2、民族性表现:尚利、质朴天然(对文学通俗化的影响巨大)3、阶段性早期剧烈冲击传统儒家思想,后期多元文化思想并存(落后文化占领先进文化,也是正统文学萎缩的原因之一)(二)、人的因素1、普通人•元朝民族等级表•等级名称民族•第一等蒙古人蒙古族•第二等色目人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第三等汉人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第四等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他民族2、市民阶层兴起市民的消费需要成为社会文化需求的主流3、统治者对文化的力量不够重视、思想统治较为松懈4、文人思想①对宋朝统治的幻灭②对科举的失望“滑稽之雄以儒为戏者曰:我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二吏,……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嗟夫卑哉,介乎娼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也。

”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由此,元朝形成了历史个性突出的审美风潮,崇尚自然、显畅,受礼教束缚少。

以上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通俗文学在元朝的兴盛。

二、元曲概念•1、“曲”概念(北)杂剧元曲戏曲(也称剧曲)南戏散曲曲概念的内涵复杂,它不仅包括了文学因素,还包含着其他众多艺术因素(如音乐、舞蹈、构图等)2、“杂剧”概念•“杂剧”一词最早见于唐朝李德裕文集中“杂剧丈夫”一词,相当于百戏、杂耍。

•宋朝“杂剧”成为一种戏剧形式,但此时的戏剧不是戏曲。

戏曲专指中国传统的以唱曲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戏剧形式。

宋杂剧是戏剧而非戏曲,它类似小品。

三、元杂剧繁荣的原因1、社会需求的产物,主要是都市社会的需求2、文学艺术本身的发展为元杂剧的繁荣奠定基础。

3、缺乏出路的汉族知识分子参与到杂剧创作中并成为主力军,带来了大批高质量的作品。

4、大都市的畸形繁荣给元杂剧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元杂剧作家作品的数量:•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辑录,杂剧作家约200人,作品近600种。

•据明代臧晋叔《元曲选》(收入100种)、今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收入62种)辑,现存元杂剧作品162种。

四、元杂剧的体制特征1、一部元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或外加一楔子,即所谓“四折一楔子”。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位,一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组成套。

折又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

所以,折有音乐和戏剧情节的双重含义。

“楔子”是四折之外的独立段落。

其作用是弥补四折的局限,使之有伸缩补充的余地,同时也使结构更严密。

楔子可有可无,位置也自由,但不能在剧末。

2、题目正名杂剧的末尾还有一个“题目正名”,它是用2句或4句对句来总括全剧内容。

如:《窦娥冤》的剧末有题目正名:题目秉鉴持衡廉访使正名感天动地窦娥冤一本杂剧一般取其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如《感天动地窦娥冤》;取末句中最能代表全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简名,如《窦娥冤》。

3、曲词、白、科杂剧的每一折都由曲词、白、科三部分组成。

①唱是元杂剧的主要部分,包括宫调曲牌名称和曲词。

元杂剧通常使用的有五宫四调,共9个宫调。

包括: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般涉调。

元杂剧规定一折戏只能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不相重复,一韵到底,还规定一本戏由一个角色唱到底,其他演员只能有道白。

男演员主唱的叫末本戏,女演员主唱的叫旦本戏。

②白•白,又叫宾白,即剧中人物的台词、道白。

因杂剧以唱为主,故道白称为“宾”。

•独白、对白、定场白、冲场白、背白、带白③科科,又称“科范”。

指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等舞台指示。

4、角色•元杂剧的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末是男角色,旦是女角色。

净多扮演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

杂是杂角,如:孤(官员)、孛老(老头)、卜儿(老妇人)、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流氓)。

5、表演•元杂剧的表演,把唱、念、科、舞有机结合。

它以唱为主,唱可以代替人物对话,可以叙事抒情,可以描述环境气氛等等。

•念白用来配合演唱,铺叙情节,介绍人物,插科打诨,协调气氛。

元曲四大家•关于元剧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许多评论家各有不同的提法,如周德清说“关、郑、白、马”(《中原音韵》),何良骏说“马、郑、关、白”(《四友斋丛书》),王骥德说“王、关、马、白”(《曲律》),徐复祚说“马、关、白、郑”(《曲论》)。

但关、白、马总是被列入“四大家”之内的,有争议者只是王与郑。

第一节元杂剧概论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古代戏曲歌舞艺术不断发展的结果。

2.元代文人积极参与的结果。

3.杂剧演员舞台创造不断深化的结果。

4.经济和交通不断发展的结果。

二、元杂剧的体制1.剧本结构:一本四折,或加楔子,结尾有“题目正名”。

如《窦娥冤》的“题目正名”为题目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感天动地窦娥冤2.动作:称为“科”(范、介)如“做哭科”、“做病伏几科”。

3.宾白:分为韵白和散白;带白、旁白等。

(“背云”)4.演唱:旦本戏,末本戏。

5、角色末:正末、副末、冲末、大末、二末、三末、小末、外末旦:正旦、副旦、贴旦、外旦、老旦、大旦、小旦、色旦、搽旦、花旦、青衣旦、刀马旦、魂旦净: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杂:外、驾、孤、细酸、邦老、孛老、卜儿、俫儿、曳剌、伴哥、拔禾、禾俫、伴姑儿、行首、魂子、乐探。

三、元杂剧的分类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分杂剧为十二科:一曰神仙道化,二曰隐居乐道,三曰披袍兼笏,四曰忠臣烈士,五曰孝义廉节,六曰叱奸骂谗,七曰钹刀赶棒,八曰逐臣孤子,九曰风花雪月,十曰悲欢离合,十一曰烟花粉黛,十二曰神头鬼面。

今人按内容分为爱情婚姻剧、神仙道化剧、社会剧、历史剧、公案剧等几种。

四大爱情剧:《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或“关马郑王”一、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关于关汉卿的评论资料:1、元•熊自得《析津志》: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2、明•臧晋叔《元曲选序》:关汉卿辈争挟长技自见,至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者。

3、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

4、天一阁本《录鬼簿》于传末附贾仲明《凌波仙》吊词:珠玑语唾自然流,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

风月情忒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

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5、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6、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关汉卿的成就1、作品思想性高根据题材内容,关作大致可分为“公案剧”、“爱情剧”和“历史剧”三类:(1)以《窦娥冤》、《鲁斋郎》和《蝴蝶梦》为代表的公案剧,多侧面地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

(2)以《望江亭》、《救风尘》为代表的爱情剧,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

(3)以《单刀会》为代表的历史剧,虽然表现的是历史生活,刻画的是历史人物,但大多为现实中的人民英雄1.生平:号已斋叟,大都人。

“(其)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

”杂剧作品暴露社会黑暗,通过公案来寄托理想。

《鲁斋郎》《蝴蝶梦》暴露社会黑暗,以下层妇女生活为表现平台的。

《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历史剧:《单刀会》《西蜀梦》“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三、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元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弱者的胜利(二)善于塑造各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通过强烈的戏剧冲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行动描写、心理刻画和角色语言创造等方法(三)善于组织、设置紧张尖锐而又富于变化、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关目)。

(四)戏剧语言本色当行。

《窦娥冤》《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的代表作之一。

“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就其存者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张千替杀妻》等,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困终亨之事也,其最有悲剧之情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窦娥冤》思想的核心:揭露社会的不公正一是女主人公窦娥的弱小、善良、贤惠、孝顺、勤劳、贞节、毫无过失等等,作者这样写,一是强调她的无辜;二是要增加悲剧的力量。

二是各种社会因素,造成窦娥一重又一重的不幸,最后把她送上了断头台!这一结果彻底动摇了普通老百姓所信奉的善恶各有所报的法则,是受压迫者对黑暗世界究竟有无“王法”与“公道”的根本怀疑与否定《窦娥冤》第三折:全剧的高潮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一下层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写出窦娥作为封建社会陶冶出来的被压迫妇女,随着对黑暗现实的逐渐认识,性格由逆来顺受发展到反抗斗争。

成功地创造了使人生悲的审美情境。

能够自觉地通过美的被毁灭,达到强烈的悲剧效果,给人以特殊的审美感受。

成功地表现了光照人间的理想/它像划破夜空的闪电般耀眼夺目。

《窦娥冤》的悲剧意蕴:1、怎样理解窦娥在刑场上所发的三桩誓愿以及誓愿的应验?2、有人认为,《窦娥冤》作为大悲剧,应该到第三折完就结束,才能突出“悲”,加上第四折,冲淡了悲情。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望江亭》、《救风尘》:弱小女性的智慧和胆略下层民众奋起自救,英豪就在自己人中间机趣横生的喜剧性误会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单刀会》、《西蜀梦》:呼唤英豪英豪被害谁救天下苍生表现作者心路历程,对一个悲剧时代的深刻把握三.关汉卿戏剧的艺术特色善于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

善于设置悬念。

本色当行的戏剧语言。

悲喜交错的戏剧念。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题目:公孙杵臼耻勘问正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本剧所取的历史材料最早见于《左传》,《史记·赵世家》等史书均有或详或略的记载。

纪君祥根据史料进行了创造性的再诠释,使冲突线索从忠奸斗争等转为杀孤与救孤,从而形成鲜明的反抗主题。

孤儿藏于宫中——医生程婴藏在药箱中带出孤儿长大后韩厥为他请封——韩厥放之出宫并自刎把孤儿隐于山中——被养为义子,长大后杀屠而报仇赵盾门客——同殿称臣、愤恨权奸的老臣和有正义感与天良的医生 冲突集中明确,即把传统的忠奸冲突改成搜救冲突,使本剧在不同层面上表现出对元朝的反抗主题,增强了反抗力度,也正是由于反抗力度的增强,使本剧最终展示了正义与邪恶激烈碰撞,表现出悲壮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