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
能源金融风险
能源金融风险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胡留所目录1两个基本概念2国内外研究进展3未来及展望1 两个基本概念1.1能源金融内涵界定人类对能源金融的研究始于运用远期合约等金融工具对煤炭交易进行风险管理和市场运作。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又直接导致了石油期货的产生,并在随后的20多年中发展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期货交易品种。
当然,能源金融也不仅仅局限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领域,还包括碳金融、能源效率市场、新能源投融资等新领域。
国外研究文献中,学者们提及“能源金融”时,是把“能源金融”与“项目融资(project finance)”画等号的。
并从不同视角来界定其内涵。
一是从项目商业投资者的视角来定义。
Harries(1990)认为项目融资即贷款项目,投资者希望资金使用者用特定的自偿性项目(self -liquidating project)产生的现金流来偿还贷款,贷款的抵押品仅是项目的资产和税。
二是从项目风险管理者的视角来界定。
Nahlik(1992)认为项目融资是当限制项目开发者或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的负面影响时,通过风险管理和风险共担来开发一个大项目的一种方式,即项目融资是整个公司风险管理的一个要素,项目风险由放贷银行、其他投资者、合约商和项目成果的潜在购买者共同承担。
三是从是项目开发者的视角来定义。
这是从风险管理角度来定义项目融资。
Buckley(1996)将“项目融资“界定为一个特殊的任务而建立的高杠杆融资工具,其信誉和经济合理性是基于该任务期待的现金流和资产担保”。
•国内研究文献中,学者们对“能源金融“内涵有不同界定。
一是“新金融系统”论。
如佘升翔、马超群等(2007)指出能源金融是传统金融体系与能源系统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的新的金融系统,分为能源虚拟金融和能源实体金融两个层面。
前者是指能源市场主体在能源商品期货、期权市场、国际货币市场以及能源相关的资本市场进行的金融活动。
后者是指能源产权主体、效率市场和传统金融市场所支撑的实体产业。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与应对策略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与应对策略新能源行业作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行业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环境的日益恶化,新能源已成为解决当今社会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能源企业的不断增多和竞争的加剧,财务风险已成为制约新能源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针对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警指标构建与应对策略。
一、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1. 行业周期波动大:新能源行业受市场供求关系、国家政策、国际市场影响较大,行业周期波动较大。
2. 技术风险高:新能源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非常迅速,新能源技术降低了发电成本,提升了电力市场的竞争力。
3. 资金风险突出:新能源企业投资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巨大,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资本实力。
4. 市场风险不确定:新能源产品市场需求弹性大,市场行情难以稳定。
二、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1. 资金周转率:反映新能源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主要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来反映其短期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
2. 财务杠杆:主要通过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和利润率来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
3. 盈利能力:主要通过毛利率、净利率和盈余现金流量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4. 现金流量:主要通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情况。
5. 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的合理性和管理水平,显示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资金周转效率。
三、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1. 加强资金管理:新能源企业应合理控制资金使用,优化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降低资金风险。
2. 多元化融资渠道:新能源企业在融资方面要多渠道、多方式,同时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3. 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新能源企业应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降低技术风险。
4. 优化存货管理:新能源企业应加强对存货管理,及时清理滞销产品,减少库存占用资金,并实现存货周转率的合理性。
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
目 录
• 引言 • 金融风险概述 • 金融风险监测方法与技术 • 预警机制建立与实践 • 案例分析:某银行风险监测与预警实践 • 挑战与对策建议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的重要性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日益复杂多变,对金融风险的监测与预警 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防范金融危机 的发生,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优缺点分析
传统监测方法具有成熟、稳定的优点,但可能存在信息滞 后、效率较低等问题;现代监测技术具有实时、高效的特 点,但对数据质量和处理技术要求较高。
选择依据
在选择监测方法时,应根据金融机构的特点、风险类型、 监管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监测方法。
04
预警机制建立与实践
预警机制原理及作用
风险模型开发
利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开发风险预测模型,对各类风险进行量 化评估。
风险监测报告
定期生成风险监测报告,对各类风险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 潜在风险。
预警机制运行效果评估
预警准确性
评估预警机制对历史风险的预测能力,计算准确 率、召回率等指标。
预警覆盖面
评估预警机制对各类风险的覆盖程度,确保无遗 漏。
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问题
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管理水平不高以及员工操作失误等问题都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 。
金融风险影响
01
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金融风险可能导致金融机构资产损失、信誉下降、客户流失等问题,严
重时甚至可能引发金融机构破产倒闭。
02 03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金融风险可能通过信贷收缩、市场恐慌等途径传导至实体经济领域,影 响企业投融资活动和生产经营,进而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 响。
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预警方法
四欧洲货币各国国家风险等级指标国际金融界权威刊物欧洲货币于每年9月或10月定期公布当年各国国家风险等级表该表侧重反映一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形象与地位包括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能力权重20包括在外国债券市场国际债券市场浮动债券市场国际贷款市场及票据市场上筹借资本的能力进行贸易融资的能力10偿付债券和贷款本息的记录15债务重新安排的顺利程度5政治风险状态20和二级市场上交易能力及转让条件30
能源行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能源行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摘要:随着我国能源行业体制改革逐步走向深水区,构筑高效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结合电网企业的现状分析和财务风险识别,以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为目标,在对电网企业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从多方面给出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模式,包括财务预算控制系统、财务制度控制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及财务人员和激励控制系统,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能源行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所谓“财务风险”指的是一个经济实体的财务成果和状况蕴含的风险,能源行业往往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而能源行业普遍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容易在各个方面,包括技术方面、经济方面等产生不少不确定性因素,因而构筑高效的防范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以电网企业为例,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逐步走向深水区,电网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正在进行着由内而外的改变,随之也产生了各种风险。
其中尤以财务风险最为引人关注,财务管理环节的疏漏容易导致电网企业发生大规模的财务危机,因而如何才能辨识、控制财务风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对电网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从多方面给出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模式,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能源行业财务风险分析(一)外部风险分析1、能源行业的政策性财务风险指的是由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对能源行业资本运营而产生的风险,举例来讲,国家的利率调整、财税政策变动与调整等。
以电网企业为例,电网的建设与改造需要定期投入巨额资金,一旦电价政策发生改变,其财务指标便会面临风险。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电价机制尚未理顺,因此在电价调整时,企业收益便会面临不确定性。
2、能源行业的金融性财务风险我国当前的金融资本市场尚未发展完善。
而随着能源行业的改革,一些资产重组行为以及产权交易行为的不规范,导致资本运营效率难以提升。
以电网企业为例,在宏观环境之下,企业的扩大生产往往靠大量贷款来实现,由于资金的来源不够多样化,导致电网企业往往存在资产负债率偏高的情况,金融性财务风险也相应增加。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新能源发展的大力支持,新能源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大,成为改变国家能源结构的重要力量。
当前,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已经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如何及时发现和有效预警新能源企业风险,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针对目前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本文提出了一个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主要由三大维度构成:经济维,金融维,市场维度。
经济维度考察新能源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偿债保障能力,根据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否较弱,以及经营能力是否受到影响。
金融维度通过考察资金运作情况、流动性和投资效益等指标,可以判断企业的流动性是否可控,投资效益能否稳定实现。
市场维度则包括市场竞争状况、市场经营风险和行业风险等指标,通过该维度可以了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以及是否存在市场经营和行业风险。
通过综合该指标体系,可以及时发现新能源企业风险,并对其进行预警,以防止发生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能源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好风险,并加强风险预警,以求取长远经济效益。
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金融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评估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所面临的整体风险水平和可持续性。
它是通过一系列指标来测量和预测金融系统中的潜在风险,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个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组成部分。
首先,一个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包括宏观经济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如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宏观经济指标是金融市场的基础,因此它们对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一个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还应包括金融市场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衡量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波动性,如股票市场的波动率、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外汇市场的汇率波动等。
金融市场指标是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衡量标准,因为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往往会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
此外,一个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还应包括金融机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性、流动性、风险暴露等情况,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覆盖率、贷款违约率等。
金融机构指标是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因为金融机构的问题往往会波及整个金融系统。
最后,一个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还应包括全球因素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动态,如全球经济增长率、国际贸易和投资流动等。
全球因素指标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国内的金融稳定性和风险水平。
综上所述,一个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包括宏观经济指标、金融市场指标、金融机构指标和全球因素指标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预警的依据,可以帮助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及时发现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一个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是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各种因素和潜在风险。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与应对策略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与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对新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新能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能源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财务风险。
如何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成为新能源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新能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与传统能源企业相比,新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更具挑战性,主要体现在技术更新换代快、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等方面。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财务风险,新能源企业需要构建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标的构建。
1. 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比率、营运资金比率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和偿债能力状况,是预警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3. 市场指标市场指标主要包括市场份额、市场需求变化、市场价格波动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是预警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以上指标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构建更加适合新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有了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新能源企业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及时应对风险的发生和变化。
1.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新能源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明确的风险管理责任部门、风险管理流程和控制措施。
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分析,及时发现和识别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2. 优化资金运作新能源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等方式,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和周转,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多元化融资渠道等。
3. 降低成本费用新能源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管理效率等方式,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精简机构和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成本支出等。
4. 加强市场分析新能源企业应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和竞争动态,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以规避财务风险。
《新能源汽车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以比亚迪公司为例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含提纲6000字》
2、国外研究动态
Hans-Georg Petersen(2015)提出许多不确定诱发 因素存在于企业周围,这些因素可能是不可控的或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其对结果的影响。 企业应及时把握这些可控风险影响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19]。
二、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新能源汽车作为从属于制造业领域中的新兴萌芽行业已经纳入国家“十三五”时期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之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亦是推动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并加速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动力。在这一章中,首先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做了回顾,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总结了本论文的总体研究框架,并且以比亚迪公司为例,以公司财务风险为切入点并且扩展至路个行业。研究人员先对比亚迪财务报表进行整理,分析出公司一些可用的特定财务指标,并从筹资,投资营运和收益4个层次进行财务风险研究归类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出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潜在财务风险给出控制措施。
林雯雯(2016)的研究中认为新能源汽车公司由于受到项目耗资大、投资回报慢、盈利 不稳定等特征影响,所以在存在较大的筹资风险。通过对 BYD 公司财报的分析,识别出 公司主要风险集中于筹资、偿债和现金回收三个方面,并建议通过对外合理利用国家扶持 政策,对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的方式来管控风险[8]。
徐琳琳等学者(2018)也认可筹资风险在 企业财务风险的首要严重性,提倡在管控筹资风险上需要打开渠道,制定合理的计划来提 高企业的偿债能力,适当时候可以缩小业务范围减少债务的规模[9]。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20XX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标志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部分,商业银行在此次危机中同样遭受重创。
在历经冲击之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识别能力开始让人质疑。
中国经济尚处于高速发展和转型初期,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在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并不显著,但由于中国不断与国际经济接轨,开放条件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仍然会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
实践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多侧重于事后弥补和经验,但是相对来说更为重要和紧迫的事先却未能得到足够的认识和实施。
要实现对于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监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根据现有的指标数据对短期内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爆发的可能性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是事先管理的一种切实可行方法。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现状,建立了一个全面的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并从近期数据给出了对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评价及实证检验。
二、相关领域文献回顾国际上对于银行业金融风险预警的研究早在20世纪就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种种成果也存在诸多问题,并且多数方法与中国的实际有着很大的差距。
1979年由联邦金融机构监管委员会建立的CAMEL评级制度经过1997年的修改后,成为美国主要监管机构统一使用的CAMELS(骆驼)制度。
伴随银行业务的拓展,部分国家监管当局引入美国CAMEL评级制度,同时结合本国监管情况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主观判断评价体系。
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结构分析法,根据选定的某几项财务指标作为分类的标准,运用二分法,通过建立二元分类数来分析被考查对象状态。
Logit模型主要采用了logistic函数,该模型的问题在于当样本点存在完全分离时,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可能不存在,模型的有效性存在问题,另外该方法对临界区域的判别敏感性过度,容易导致相近样本评估结果之间差别过大。
Altman等人(1994)利用神经网络对意大利公司进行失败预测。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参考版)
内,新建商品住宅一般应保持在10-15%为 热,未来将引发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
宜
应等于经济增长率加上预期(或计划)物 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会推高房价,引发
价上涨率
泡沫
该指标用来衡量房地产业对银行资金的
应保持在适当比例
依赖程度。如果依赖度过高,应提高警
惕,严防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
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时,银行资金会
应保持在适当比例
大量投入到房地产,其贷款的增长速度
会高于贷款总额的增长速度
不动产投资环境
是/否
是/否
是/否 根据金额大小和性质严重程度
可借鉴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分类监管监测 指标
可借鉴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分类监管监测 指标
分三个层次:0-0.2,0.2-0.4,0.4以上
是否依法签订法律文件、是否履行法律规 定的程序、是否依法纳税
风险预警指标(试行)
第一层次指标
第二层次指标 第三层次指标
指标定义或描述
沪深300指数下跌 幅度
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 编制的指数,从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 样本,其中沪市有179只,深市121只。
资本市场
中债综合指数是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发布的债券指数 。样本债券范围除美元债、资产支持债和部分在交易所发 中债综合指数(全 行上市的债券以外,其他所有债券,包括固定债和浮动 价指数-总值) 债,含权债和不含权债均纳入计算。中债综合指数可以作 为最具一般性的业绩比较基准。全价指数:是以债券全价 计算的指数值,债券付息后利息不再计入指数之中。
定量
股票投资额度
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的余额
定量
资金运用风险指 标
大数据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大数据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第一章总论 (3)1.1 大数据金融风险概述 (3)1.2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原则 (3)1.2.1 意义 (3)1.2.2 原则 (3)第二章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及类型 (4)2.2 数据预处理方法 (4)2.3 数据清洗与整合 (5)第三章金融风险类型与特征 (5)3.1 信用风险 (5)3.2 市场风险 (6)3.3 流动性风险 (6)3.4 操作风险 (6)第四章信用风险预警指标 (7)4.1 宏观经济指标 (7)4.1.1 国内生产总值(GDP) (7)4.1.2 工业增加值 (7)4.1.3 通货膨胀率 (7)4.1.4 利率 (7)4.2 企业财务指标 (7)4.2.1 资产负债率 (8)4.2.2 流动比率 (8)4.2.3 负债结构 (8)4.2.4 营业收入增长率 (8)4.3 信用评级指标 (8)4.3.1 信用评级等级 (8)4.3.2 信用评级变动 (8)4.3.3 信用评级展望 (8)4.4 社交媒体与舆情指标 (8)4.4.1 舆情关注度 (8)4.4.2 舆情情感倾向 (9)4.4.3 社交媒体活跃度 (9)4.4.4 舆情传播速度 (9)第五章市场风险预警指标 (9)5.1 市场波动指标 (9)5.2 股票市场指标 (9)5.3 债券市场指标 (10)5.4 商品市场指标 (10)第六章流动性风险预警指标 (10)6.1 资产流动性指标 (11)6.3 流动性缺口指标 (11)6.4 融资成本指标 (12)第七章操作风险预警指标 (12)7.1 内部控制指标 (12)7.2 信息技术指标 (12)7.3 法律法规遵循指标 (13)7.4 人力资源指标 (13)第八章风险预警模型与方法 (13)8.1 逻辑回归模型 (13)8.2 支持向量机模型 (14)8.3 神经网络模型 (14)8.4 集成学习方法 (15)第九章预警指标权重确定与优化 (15)9.1 主成分分析 (15)9.1.1 主成分分析原理 (15)9.1.2 主成分分析在预警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16)9.2 熵权法 (16)9.2.1 熵权法原理 (16)9.2.2 熵权法在预警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16)9.3 灰色关联度分析 (16)9.3.1 灰色关联度分析原理 (16)9.3.2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预警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17)9.4 遗传算法 (17)9.4.1 遗传算法原理 (17)9.4.2 遗传算法在预警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17)第十章风险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18)10.1 系统架构设计 (18)10.1.1 系统整体架构 (18)10.1.2 模块划分与功能描述 (18)10.2 数据库设计 (18)10.2.1 表结构设计 (18)10.2.2 字段定义 (19)10.2.3 关系映射 (19)10.3 界面设计 (19)10.3.1 界面布局 (19)10.3.2 功能模块 (19)10.3.3 交互设计 (20)10.4 系统测试与维护 (20)10.4.1 系统测试 (20)10.4.2 日常维护 (20)第十一章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用案例 (20)11.1 信用风险预警案例 (20)11.2 市场风险预警案例 (21)11.4 操作风险预警案例 (22)第十二章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完善与展望 (22)12.1 预警指标体系完善方向 (22)12.2 技术发展趋势 (23)12.3 政策法规支持 (23)12.4 国际合作与交流 (23)第一章总论1.1 大数据金融风险概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数据分析能力。
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当前由化石能源引起的经济、环境、气候等问题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掣肘,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转而大力发展低碳、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绝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攻坚阶段,需要能源产业的鼎力支持。
但是,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极大地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而逐渐摆脱化石能源的束缚,已成为中国现在及未来的必然选择。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微观企业为载体,新能源企业经营状况直接决定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然而,在当前中国化石能源占据主宰地位和政府支持新能源力度不足的背景下,新能源企业虽然前景广阔,但生存空间依然狭小,发展道路十分曲折,主要表现之一为新能源企业融资难。
究其原因,一是新能源企业市场份额较低,二是新能源技术不成熟,三是大多数新能源企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四是新能源企业的财务指标改善缓慢。
基于此,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关键在于破除融资障碍,一方面要依托传统的渠道打破融资瓶颈,如股东出资、产业基金扶持、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另一方面通过融资创新加大融资力度,如充分利用风险资本、私募资本、融资租赁等。
新能源企业进行融资,特别是进行融资方式创新,必然要面对各种融资及财务风险。
从中国当前的新能源企业发展现状看,新能源企业面对的融资及财务风险主要有融资成本估计过于保守、偿债能力低下、流动性不足、投资决策失误、运营不稳定等。
应该说,当前新能源企业所存在的风险,既是企业发展不成熟的具体表现,也是决策者管理不当的必然结果。
研究新能源企业的融资及财务风险,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从而为企业健康运营保驾护航,其根本措施是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时预警各种财务风险。
当然,财务风险指标体系预警作用的发挥,还需要一系列的风险控制制度予以配合。
新能源产业的金融支持绩效评价--基于DEA和Logit模型
新能源产业的金融支持绩效评价--基于DEA和Logit模型徐枫;周文浩【摘要】Financial suppor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New energy as one of the national seve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relies on the existing channels of financial support and has appeared the phenomenon of excess capacity pile up in excess of requirement.Channels of financial support properly is the key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solve the phenomenon of excess capac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representa-tive varieties of new energy industry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 by using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log-ical model.According to the regression results,it is feasible to get the financial support channel effectiveness and related degree,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金融支持在产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一、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概述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一套旨在提前发现和识别金融市场潜在风险的分析工具。
通过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能够对市场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波动,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降低金融风险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1.1 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核心作用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识别: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识别金融市场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因素。
-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判断其可能对金融系统造成的影响程度。
- 风险预警:在风险达到一定阈值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相关利益方采取应对措施。
- 风险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的决策支持,帮助其制定风险控制策略。
1.2 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全面性:指标体系应涵盖金融市场的各个方面,包括宏观经济指标、市场运行指标等。
- 系统性:指标之间应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反映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 动态性:指标体系应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和调整。
- 可操作性:指标应易于获取和计算,便于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实际操作。
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2.1 指标选择与分类指标的选择是构建指标体系的第一步。
应根据金融市场的特点和风险预警的需求,选择反映市场运行状况的关键指标。
指标可分为以下几类:- 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 金融市场指标:如指数、债券收益率、汇率等。
- 金融机构指标:如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等。
- 市场情绪指标:如者信心指数、市场恐慌指数等。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权重的确定是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关键环节。
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多种,如专家打分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等。
权重的确定应考虑指标的重要性和对风险预警的贡献度。
中国能源安全预警指标框架体系设计
中国能源安全预警指标框架体系设计刘 强,姜克隽,胡秀莲(能源研究所,北京 100038)摘要:中国的能源消费在过去几年间迅速增长,各主要能源品种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不应求,这不仅给国内的能源供应安全保障体系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而且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能源是保障中国经济的源动力,能源系统出现微小的波动都有可能对经济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有必要建立一个能源安全预警系统,为实现稳定、可靠、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供应提供保障。
中国能源安全预警系统的关键是建立中国能源安全预警的指标框架体系,本文介绍了在开发中国能源安全预警系统中针对指标框架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能源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预测中图分类号:T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55(2007)04-0016-05Abstract: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hina has shown a rapid growth,since the last decade.All of major energy products such as coal,oil,gas and electric power are in a shortage supply to some degree.This has not only put a heavy burden on China’s domestic energy supply,but also led to rising concerns and fea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Energy resource is a driving force for Chinese economy development.Even a minor fluc-tuation of energy system may have a serious influence on economy system.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establish an energy security early-warning system to ensure that a stable,reliable,safe,clean and economical energy supply system can be provided.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energy security early-warning sys-tem is to develop a framework of early-warning indictors.In this article,we introduce the primary outcome as a part of our research on China’s energy security early-warning system.Key words:energy security;early-warning;indicator framework;forecast收稿日期:2007-04-01作者简介:刘强(1974-),男,双硕士,现在能源研究所系统分析研究中心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政策和能源情景分析。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作者:裴玉来源:《会计之友》2011年第33期【摘要】新能源产业对人类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注新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能帮助我国新能源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新能源企业的现状及特点,阐述了引发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现象,从管理状况、财务管理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几个方面,构建了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关键词】新能源;财务风险;预警风险是事物未来发展的一种不确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与预期财务状况发生偏离的机会和可能,导致风险发生。
从短期看,财务风险是指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使企业陷入从表面看来由财务状况不利引发的经营困境;但从长期看,财务状况的不利一定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
因此,从一定时期看,财务风险是许多风险产生后的最终体现,是长期、循序渐进的结果。
财务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利,企业将陷入困境,导致无力继续经营,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规避,了解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时发现财务风险的可能动向,调整经营策略和财务策略。
控制和规避财务风险的方法之一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本文以新能源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帮助新能源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以保持长期持续发展。
一、新能源企业的现状和特点分析新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首先要了解新能源企业的现状和特点。
(一)新能源企业的现状新能源企业是相对传统能源而提出的概念,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海洋能等多方面的能源资源。
环保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使新能源产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和支持。
十一五期间,风能和太阳能在我国呈现飞速发展的势头。
至2008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 200千兆瓦以上,正在并将继续在我国甘肃河西、新疆哈密以及内蒙古打造“风谷”。
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当前位置:首页- 论文欣赏- 经济论文有关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存在不同观点。
构建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应依据选择原则进行。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经济安全预警的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预警指标的选择原则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的选择原则应该有利于提高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效率、有利于节约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成本、能够满足国家经济安全预警需要,对国家经济安全预警工作起指导和规范作用。
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应具有以下几个选择原则:第一,完备性原则。
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是一个多层次、多内容、多影响因素的复杂系统,需要各重要方面的预警指标反映,如果缺少某一个重要方面的预警指标,就很难准确地反映国家经济安全的实际状况。
因此,预警指标必须具有完备性。
预警指标的完备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整体指标的完备性,二是具体指标的完备性。
整体指标的完备性是指一级预警指标的完备性,即构成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的结构要素是完备的,不缺少任何—个重要方面的预警指标。
具体指标的完备性是指二级预警指标和三级预警指标是完备的。
’第二。
主要性原则。
在强调预警指标完备性的同时。
也必须强调避免预警指标的繁琐。
如果预警指标过多,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延长预警周期。
难以及时预警,而且还会降低预警效率,降低预警的可行性,难以达到预警的目的。
因此,应该忽略那些次要的预警指标,选择那些能够突出反映国家经济安全本质的关键性预警指标。
主要性原则不仅应贯穿于各级预警指标的选择中,还应体现在预警指标结构优化中。
应尽可能用最少量的预警指标,实现最大限度的预警需要。
在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选择的实践中,需要多少级预警指标,每一级预警指标又具体需要多少项预警指标,应通过具体试验确定。
第三,可测性原则。
进行国家经济安全预警,应该计算出准确的量化数据,否则,就难以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准确预警。
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的可测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预警指标直接可以测得准确数据。
金融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论文
存档编号:中期论文题目:金融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摘要:在当前制度转轨、经济转型和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小觑,而金融危机的出现常常是从金融指标的不景气开始的,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对风险加以防范和化解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学者对于金融风险及其对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了一些分类、总结及论述。
关键词:金融风险风险防范金融监管风险预警指标一、金融风险及其预警系统概述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
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金融风险主要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大类。
金融危机是伴随着金融风险产生的,通常能够有效地通过大幅度变化来预兆金融危机的金融指标包括:货币供应增长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国内信贷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财政收支差额/GDP、外汇储备可供进口月数、外汇储备/短期外债、贸易差额/外债总额、实际汇率及波动程度、外国直接投资/外债、经常项目/GDO、贸易差额/GDP、外汇储备/GDP、外债总额/GDP、短期资本流入/GDP、股市价格指数波动幅度、不良资产/银行总资产、银行资本充足率等。
金融安全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而确保金融安全的核心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建立一个有效的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模型,是各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及学术界研究金融安全及金融系统性风险问题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建立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模型的意义在于,通过定量分析模型,找出金融危机发生的条件和能够预测该条件的一组经济金融指标,然后通过监测这一系列可测经济金融指标对金融危机进行早期预警,以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确保金融体系安全稳健地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
能源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
自20XX年起,中国能源整体消费水平在不断上升,同时也对能源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这一问题,各地政府部门一直在寻求突破。
20XX年,国家发改委批复《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强调将在未来几年内建设西北能源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构建能源金融体系。
在当前的全球能源大格局下,发展能源金融成为突破能源产业发展瓶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举措。
随着能源和金融逐步由合作走向一体化,“能源―金融”生态成为领导能源市场走向的重要因素(胡晓群,20XX)。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实践表明,能源金融一体化程度越高,其中潜藏的风险越大。
随着中国能源金融发展的逐步深入,设计研发与能源金融发展相适应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迫在眉睫。
本文旨在辨明能源金融风险的内涵,选取预警指标群,并利用分位数回归法对预警指标进行二次筛选,构建科学、有效的能源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一、能源金融风险的内涵
在稳健的经济环境中,金融支持能源产业发展,并获取利润;能源产业发展催生金融创新与合作,促进金融服务多元化。
伴随能源金融的深度发展,风险问题愈发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
注。
所谓能源金融风险是专门针对能源金融而言,一般是指因客观或主观因素导致的能源金融运行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及各种调控措施的不到位等,同时包括因能源金融的运用不合理而对能源体系、金融体系及能源金融领域的安全与稳定造成破坏与损失的可能性(何凌云和刘传哲,20XX)。
现有学者对能源金融风险的界定多从能源实体金融层面出发,其核心是金融支持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伴生风险。
李凯风(20XX)认为能源金融风险是能源行业在投融资过程中遭受损失,使得能源行业投资资金可能无法顺利收回。
何凌云(20XX)从广义角度理解能源金融风险,认为其涵盖能源实体金融和能源虚拟金融两个部分,具体包括环境风险、价格风险和行为风险。
环境风险属于宏观经济层面,行为风险属于微观经济主体层面,而价格是连接两者的纽带。
毛海峰和武勇(20XX)指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为主导的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支柱产业,导致大量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能源领域,由此引发了能源金融资金的过度集中,造成能源金融的潜在风险。
借鉴何凌云(20XX)的观点,能源虚拟金融风险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能源实体金融风险,即能源虚拟金融风险会引发能源实体金融风险。
环境风险和价格风险最终经过投融资风险反映出来,因此投融资风险是能源金融风险的核心,而投融资风险最终又经过银行风险和财务风险反映出来,财务风险最终引发银行风险。
二、能源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群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本文初步选取能源金融风险的预警指标,涉及宏观经济指标群、能源产业指标群以及银行与能源指标群。
(一)宏观经济指标群
宏观经济是能源金融系统运行的大环境,对后者的稳定性起决定作用。
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能源供需,最终表现为能源价格发生波动,可能引发能源实体金融层面的信贷风险以及能源虚拟层面的投资风险。
本文选取的宏观经济指标主要包括:
(1)GDP增长率。
GDP增长率综合度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反映微观外部经营环境的优劣程度,对能源金融活动产生基础性影响。
GDP增长率较高表明经营普遍较好,能源金融活动的外部环境较为有利。
(2)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代表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大幅度波动表明宏观经济不稳定,随之而来的是大幅的人力和资本价格波动,从而使能源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3)货币供应量增速。
市场资金运行大多是金融体系创造派生的,一国货币供应量增长与其金融安全有着直接关系。
货币供应量增速过快导致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进而影响能源金融安全;反之,则无法满足与居民的信贷需求,抑制经济发展,同样会影响能源金融安全。
(4)汇率波动。
随着中国能源进口增加,汇率波动对能源金
融风险的影响越来越显着。
汇率波动是指本国货币价格的非预期变化,代表国际金融风险状况。
(5)上证综合指数。
证券市场已经成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的直接融资场所。
同时,证券市场融资额代表了首次公开募股(IPO)制度下宏观政策的取向。
本文采用上证综合指数来间接测度能源在证券市场的融资程度。
(二)能源产业指标群
前文指出能源金融风险的核心是能源财务风险所引发的银行风险,而能源产业基本面与能源的经
营状况有着直接关联。
一般来讲,若能源产业发展良好,则能源经营效益较为理想,能源金融风险程度较低。
本文选取的能源产业指标主要包括:
(1)商品燃料价格指数。
商品燃料价格指数能够反映全球能源供需状况,是能源市场是否稳定运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商品燃料价格指数大幅度跌升都不利于能源金融安全。
在一定范围内,商品燃料价格指数下跌能够减轻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小幅度提升GDP增速,但对于能源行业有负面影响,对于能源金融安全的影响需综合考虑。
(2)能源景气指数。
能源景气指数是根据负责人对本综合生产经营情况的判断与预期而编制的指数,用以反映能源行业的整体生产经营状况。
能源景气指数的数值为0~200,100为临界
值。
当能源景气指数大于100时,表明能源行业处于景气状态,所处状况趋于上升或改进(李丽红,20XX)。
(三)银行与能源指标群
微观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源因素,另一方面是银行相关因素。
本文选取的银行与能源指标主要包括:(1)不良贷款率。
在能源金融系统中,不良贷款是指能源无法履行合同规定,不能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而不良贷款率是指能源不良贷款占银行总贷款余额的比重。
该指标越高,表明能源的贷款质量越差,能源金融安全保障程度越低。
(2)拨备覆盖率。
拨备覆盖率是一般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总和占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总和的比重。
该指标越大,表明能源金融安全保障程度越高。
(3)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值。
该指标越大,说明能源的债务负担越重,长期偿债能力越弱,能源金融安全程度越低。
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能源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值,衡量了的利息支付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既是能源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能源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5)资产报酬率。
资产报酬率是能源总体资产的获利能力,是衡量能源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越高,表明能源投入产出的水平越高,资产运营效率越高,能源金融安全保障程度越
高。
三、不同能源行业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为尽可能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本文将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初步选择的预警指标进行二次筛选。
(一)能源金融风险的度量
借鉴李凯风(20XX)的做法,本文采用利息支出VaR来度量能源金融风险状态,利息支出直接反映了能源行业的资金运用安全状况和偿债风险状况,直接关系着能源金融安全目标的实现。
在VaR与预警指标之间经过分位数回归方法来确定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和相关程度,能够进一步对能源金融风险预警指标进行筛选。
将能源行业细分为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电力生产行业,本文采用德尔塔―正态分布法来计算不同能源行业的利息支出VaR。
其中,Za代表标准正态分布下置信度对应的分位数,本文选取99%的置信水平,Za=;σ代表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t代表持有期。
本文原始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Eviews软件。
(二)分位数回归结果分析
基于不同分位点的回归结果体现不同的能源金融风险程度,并依据不同风险程度测度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低分位点的回归结果测量能源金融风险低水平时的主要影响因素,高分位点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