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人类的聚居地(第2课时)示范教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知道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2. 使学生掌握聚落形成的原因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对聚落环境的认识,提高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聚落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
2. 聚落形成的原因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3. 聚落环境的特点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聚落形成的原因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理解。
2. 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和途径的探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聚落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3. 利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2. 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聚落环境的认识。
一、聚落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1.1 聚落的定义1.2 聚落的主要形式:城市和乡村二、聚落形成的原因2.1 自然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等2.2 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生产、商业贸易、交通等三、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3.1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灾害、资源枯竭等3.2 社会经济因素:政策、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四、聚落环境的特点4.1 城市环境特点:人口密集、建筑高大、交通拥堵等4.2 乡村环境特点:人口稀少、自然景观、农业生产等五、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5.1 文化遗产的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5.2 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和途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公众参与等后续章节将分别介绍不同类型的聚落,如古代城市、传统乡村、现代城市等,以及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聚落案例。
还将深入探讨聚落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六、聚落与环境的关系6.1 聚落与环境相互作用: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以及聚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6.2 聚落与环境和谐共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七、世界各地的聚落特色7.1 亚洲地区的聚落:中国古代城市、日本的传统村落等7.2 欧洲地区的聚落:古希腊城市、意大利的乡村等7.3 其他地区的聚落:非洲的部落、美洲的印第安村落等八、聚落与文化的交融8.1 聚落与文化传承:地域特色、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等8.2 聚落与文化冲突:全球化对聚落文化的影响和应对策略九、聚落的变迁与发展9.1 聚落的历史变迁: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9.2 聚落的现代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战略十、案例分析:典型聚落的发展与保护10.1 案例一:北京胡同的保护与改造10.2 案例二:江南水乡的乡村振兴10.3 案例三:纽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十一、聚落规划与设计11.1 聚落规划的基本原则: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绿地系统等11.2 聚落设计的创新实践: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人文关怀、生态环境建设等十二、聚落与经济的互动12.1 聚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农业经济、商业经济、旅游业等12.2 聚落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资源依赖、产业升级、创新创业等十三、聚落的社会生活13.1 聚落居民的社会结构:家庭、族群、社区等13.2 聚落的社会活动:节庆活动、传统习俗、公共设施等十四、聚落教育的传承14.1 聚落教育的形式:家庭教育、师徒制、学校教育等14.2 聚落教育的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现代技能培训、终身学习等十五、未来聚落的发展趋势15.1 全球化背景下的聚落发展:国际交流、移民融合、全球气候变化等15.2 技术创新对聚落的影响:数字化、智能化、绿色能源等15.3 聚落发展的愿景: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人文关怀等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这一主题展开,涵盖了聚落的概念、形式、形成与发展、环境关系、文化交融、变迁、规划与设计、经济互动、社会生活、教育传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主要介绍聚落的概念、类型、分布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聚落的概念、类型和分布可能还很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聚落的概念和类型,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聚落。
2.了解聚落的分布规律,能够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类居住环境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2.聚落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聚落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利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聚落的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聚落类型和分布的资料,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3.准备投影仪和计算机,用于展示图片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聚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聚落的概念和类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聚落的概念和类型,让学生了解聚落的定义及其分类。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识别不同类型的聚落,如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聚落的分布规律,探讨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得出结论。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巩固学生对聚落概念、类型和分布的理解。
引导学生运用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前面学习的自然地理知识为根底,在人地关系上进行深入探究,充分展示了“综合分析问题、因地制宜、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等新课标理念。
本节课既是对前面学习的综合提升,又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理论根底。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1)聚落的概念及分类;(2)影响聚落形成及开展的重要因素以及特色民居的人地关系。
二、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六、课时:2课时七、辅助手段:多媒体展示八、教学过程:导入: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聚落的图片,让同学们找出这些图片的共同点——都是人类居住的地方。
像照片中这样人们集中居住与生活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聚落。
由此引出本节的新授课: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展示课题: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自主学习】本环节学生围绕以下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课本并联系生活探索答案:1.什么是聚落?2.聚落如何分类?3.不同聚落的生产方式是什么?4.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有何差异?通过白主学习学生很容易得到答案:1.什么是聚落?——人类的聚居地2.聚落如何分类?——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展示两幅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图片)3.不同聚落的生产方式是什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4.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有何差异?(可用下表进行引导,让学生归纳总结)设计意图:“聚落”是学生刚接触到的概念,通过图片来引导学生认识。
“聚落的分类”、“不同聚落的生产方式”、“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异”等相关知识比拟简单,学生可通过欣赏聚落景观图片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对聚落的分类、景观差异的比拟并了解不同聚落的生产方式。
相对而言,“走进聚落”这一环节的知识村对简单,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进行白主学习即可,教师只需引导点拨。
初中地理人类聚落教案
初中地理人类聚落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和类型,能够识别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
2. 使学生掌握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3. 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2. 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影响聚落的形成原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导入,展示城市和乡村两张景观图片,提问学生图片所展示的景观是什么。
根据学生所说的城市与乡村,进而引导到本节新课。
二、新课教学1. 聚落的概念让学生直接进行读书归纳总结,聚落就是人们聚居和活动的场所。
可以分成城市和乡村两类。
2. 城市和乡村展示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图片,提出问题:城市和乡村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从景观、建筑密度、道路以及生产方式等方面进行回答。
城市是高楼大厦,乡村房屋较矮;城市道路宽且长,乡村道路窄;城市人们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农村主要是农业生产活动。
教师总结:城市和乡村虽然都是聚落,但是他们在景观、建筑密度、道路以及生产方式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城市和乡村是有差异的。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聚落的概念、城市和乡村的差异以及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聚落概念和城市乡村差异,引入本节课的新内容。
二、新课教学1. 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我国不同地区的乡村和城市,让学生深入了解聚落形成的原因。
三、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聚落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
五、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观察和思考家乡的聚落形成原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创新教案(第2课时)】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设计(第2课时)【教材分析】《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由聚落与环境、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两部分内容组成。
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联系密切,它是人类居住活动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
本节教材在叙述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
通过图文的形式,叙述目前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以及受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等影响而造成不同聚落的建筑物的差异等。
最后,教材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侧重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
本节知识比较直观形象,与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多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悟自己的认识。
【课程标准】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目标】欣赏世界文化遗产图片,举例分析聚落发展变化对文化遗产影响的利与弊,说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使所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聚落该何去何从?随着聚落的发展,建设了许多有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昔日有文化特色的传统聚落和民居越来越少,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有特色的传统聚落和民居呢?阅读教材,思考: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经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遗留下来的古镇、古村落、宫殿、神庙、园林、陵墓等。
观赏图片,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展示一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要求学生说出一些世界文化遗产。
)克林顿对城市文化属性的评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北京如果变成纽约,100年就可以,但想要把纽约变成北京,1000年也做不到。
七年级地理上册《聚落人类的聚居地》教案、教学设计
-结合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世界各地聚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代表了什么地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组织小组讨论、汇报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聚落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形成、发展、变迁的过程。
2.讲解聚落形成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让学生明白聚落是如何形成的。
3.分析聚落的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结合地图实例,让学生了解聚落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分布特点。
4.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可结合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如:世界著名城市聚落的发展历程、乡村聚落的传统特色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聚落案例进行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聚落人类的聚居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聚落的概念和形成原因,掌握聚落的类型和特点。
-学习聚落的定义,了解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对聚落形成的影响。
-分析城市和乡村两种主要聚落类型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其地理特征、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掌握聚落的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
-选择一个聚落,描述其空间结构和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通用3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教学工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
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承转] 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讲述新课:在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例子。
[承转] 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可以知道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
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让学生分别展示城市、乡村景观图片:引导、启发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讨论生活在城市里有哪些好处?[启发] 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提示城市的学校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并由学生课前做好小课件,上讲台当小教师,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知道聚落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2. 使学生了解人类居住地的变迁,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聚落的概念及分类2. 聚落的特点3. 人类居住地的变迁4.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5. 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聚落,了解其特点和变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聚落的概念、分类、特点及与环境的关系。
2. 难点:人类居住地的变迁及其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种聚落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类居住地的变迁和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聚落图片,引发学生对聚落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介绍聚落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分析人类居住地的变迁,讲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 案例分析:以具体的聚落为例,分析其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总结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身边的聚落,了解其特点和变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聚落概念、特点和与环境关系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聚落变迁原因和影响的理解。
3.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对身边聚落特点和变迁的观察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历史学家或建筑师,进行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2. 组织学生参观具有代表性的聚落,如古村落、城市老城区等,加深学生对聚落的理解。
3. 开展聚落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身边的聚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地理七上《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上《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类型,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知道聚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描述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通过联系实际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通过读图训练,进一步培养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快乐点击1.乡村和城市(1)聚落--我们把人们的集中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2)聚落的分类:①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②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3)不同聚落的景观差异:(4)同类聚落的景观差异:①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有不同的特征:②世界各地的城市聚落也风格迥异。
2.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港口等)。
(2)聚落的分布:①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比较密集。
②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1)聚落发展带来的利与弊①聚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
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②聚落的发展过程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有特色的民居正逐步消失。
(2)聚落的保护①原因:传统的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②措施: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地理《人类的聚居地——聚落(2)》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知识与能力:1. 知道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形式。
2. 能够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3.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探究讨论、展示作品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2.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及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聚落及其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展示大量景观图和各地民居图,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2. 通过比较、探究等活动,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领悟到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树立聚落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1. 探究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比较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教案内容导入:以“动感都市”视频东营宣传片导入这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这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我们把它称为聚落。
在今天的45 分钟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聚落。
板书: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聚落的含义课件展示:聚落是人们的居所课件展示: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按照人们就住在不同的地方,我们把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课件展示:乡村与城市图片板书:二、聚落的分类师:乡村与城市生产方式的差异由于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景观差别很大,按照其不同表现可以分为:乡村可以分为农村、牧村、渔村、林场;而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的是工业服务业等知识总结讨论:你愿意居住在城市还是乡村,为什么?小结: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差异很大,乡村规模小,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走进乡村,你通常能看到农田、果树、池塘等景观;城市规模大,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工作,来到城市,你会发现高楼林立、道路纵横,有许多商店、车辆、学校、医院等。
同学们去过农村吗?去过大城市吗?那么城市与农村又出什么差别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的经历、以及下列表格,小组交流讨论,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现在开始讨论。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聚落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城市和乡村两种基本的聚落形式。
2. 通过对聚落的发展和变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关注。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聚落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聚落的定义和特点2. 城市和乡村两种基本的聚落形式3. 聚落的发展和变化4. 聚落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聚落的定义、特点、发展变化以及聚落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聚落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聚落的特点和发展变化。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聚落实例,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关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聚落图片,引发学生对聚落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地方可以被称为聚落?”2. 讲解聚落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聚落的定义,分析聚落的特点,如集中居住、共同利用资源等。
3. 分析城市和乡村两种基本的聚落形式:让学生了解城市和乡村的定义,分析两种聚落形式的差异和特点。
4. 探究聚落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聚落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例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因素对聚落的影响。
5. 发现聚落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聚落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聚落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7.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聚落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关系,并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聚落文化?”9.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对聚落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年级地理上册5.3聚落——人类的聚居地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实地考察法: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分析身边的聚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聚落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聚落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2.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相关的文章、研究报告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习内容。
-重复与巩固:对于学生经常犯错的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重复练习,以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
-交流与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业交流和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作业的质量。
-跟踪与关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进度和质量,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聚落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聚落是指一定区域内,人们为了生活、生产、交往等活动而形成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地。
(2)聚落的类型:学生需要掌握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定义及特点,能够区分两种类型的聚落。
(3)聚落的发展:学生需要了解聚落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6.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原因,运用地理思维能力,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7.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学生能够通过调查身边的聚落,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实践调查和分析聚落的能力。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
一、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知道聚落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2. 使学生了解人类居住地的变迁,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对不同聚落类型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传统聚落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聚落的概念、形式及特点;人类居住地的变迁。
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不同聚落类型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对聚落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聚落图片,引发学生对聚落的兴趣。
2. 讲解聚落的概念: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3. 分析聚落的特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的集中、社会文化的体现等。
4. 探讨人类居住地的变迁:从游牧生活到定居生活,再到现代城市化进程。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引出本课时主题。
2. 讲解不同聚落类型的特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集镇聚落等。
3. 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等。
4.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不同地域聚落的特色和优势。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聚落文化。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形式及特点,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不同聚落类型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传统聚落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八、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搜集有关聚落保护的案例,了解我国聚落保护政策及现状。
3. 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家乡推广和实践聚落保护与传承。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聚落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传承观念。
六、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知道聚落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人类的聚居地一一聚落【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由聚落与环境、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两部分内容组成。
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联系密切,它是人类居住活动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
本节教材在叙述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
通过图文的形式,叙述目前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以及受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等影响而造成不同聚落的建筑物的差异等。
最后,教材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侧重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区分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2)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通过分析聚落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收集不同聚落的图片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读图观察能力及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理解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学科参与意识及学习地理的兴趣,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激发热爱家乡传统民居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1.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1)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有什么共同特点?(2)为什么会出现在大河的冲击平原上?2.展示材料二。
以前陕北的神木县、府谷县是全国出了名的贫困县。
而如今,神木县和府谷县双双进入了全国百强县,你认为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什么?3.展示材料三,阅读图片。
第三个材料,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为贯通太平洋及大西洋两洋的交通孔道,素有「世界的十字路口」之称,其在经济及军事上的重要性不可言喻,也因此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巴拿马发展成为世界交通要津、及中南美洲之重要商业与金融中心。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目标】通过图片、资料、观察和分析,了解聚落的发展,掌握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聚落的形态,即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世界各地的聚落。
【教学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聚落是人类为了生活而创造的场所,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
那大家了解我们的家乡吗?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学习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师: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建筑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师:(小结)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
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然后了解当地的社会环境。
观察图片,分组讨论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与社会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
)师:(总结)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
不同的地区有着各异的自然环境,房屋的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地区,社会环境不同,建筑风格也不同。
然后让学生观察图6.17、6.18中房屋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沙特阿拉伯的民居“墙体厚、窗子小”与当地降水少、风沙大、气温日较差大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东南亚地区的民居“长屋”,反映了当地湿热的气候环境;而墙厚、窗小、色浅则是北方冬季寒冷的气候特色。
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反映出当地降水多、气温高的自然环境;黄土高原的窑洞则是利用黄土的直立性而开凿;日本由于地震多,多建筑木结构房屋等等。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聚落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不同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聚落类型和分布规律;3.了解聚落的演变历史和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地图、图表和实景图等多种资源,分析不同类型聚落的分布规律;2.能够利用实地考察法,观察和比较不同聚落类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人类聚落的文化多样性;2.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认识人类聚落缺乏生态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二、教学重点1.聚落的概念和特点;2.不同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聚落类型和分布规律。
三、教学难点聚落的演变历史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第一课时:聚落的概念和特点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源介绍聚落的概念和特点;2.让学生听取不同聚落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点;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聚落的特点。
第二课时:不同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聚落类型和分布规律1.学生观察世界聚落分布图,分析不同气候和环境条件对聚落类型和分布规律的影响;2.利用图片、地图等多种资源,介绍不同聚落类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不同聚落类型的特点。
第三课时:聚落的演变历史和发展趋势1.学生介绍中国聚落的演变历史和发展趋势;2.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比较不同类型聚落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学生讨论聚落的未来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2.借助多媒体资源的演示法;3.实地考察法;4.探究式学习法。
六、教学手段1.电脑;2.多媒体投影仪;3.PPT课件;4.地图、实景图等多媒体资源;5.翻译和电子课本;6.实地考察工具箱。
七、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课堂答问、课后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日常评价;2.通过实地考察报告和聚落特点总结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3.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说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自觉养成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得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说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难点:自觉养成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习惯。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我们把人类聚居的场所成为聚落。
它的两种基本类型是乡村、城市。
2.聚落的形成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聚落一般选择在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地区,例如: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等。
3.平原地区的聚落呈团块状;山区聚落呈条带状;河湖附近聚落呈条带状或环状;沙漠地区的聚落呈点状或带状。
【课程引入】
世界各地的聚落千差万别,风格独特。
你对哪些特色民居印象深刻呢?
(板书)第五章世界的居民第三节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 著名聚落文化遗产
不同的聚落既印有人类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痕迹,也记录并传递着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它们不仅有科学研究的价值,也有文化审美的价值。
于是,有的聚落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1)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①皖南的宏村,背靠植被茂密的山地,面临清澈透明的水塘,清水流经每家门前,四周茂林修竹,稻花飘香,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被誉为“桃花源里的人家”。
②丽江古城
师:播放视频:“丽江古城”
(2)国外的世界文化遗产
活动探究: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议一议:这些著名聚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价值?
生:(可能的答案)这些著名聚落,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审美、经济和科研价值。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为保护这些人类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78年开始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的确认和命名。
截止2011年6月,各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世界文化遗产命名的共有749项。
教师列举实例:长城的破坏
长城总长21196.18公里,保存较好的不足10%,而因为长城覆盖范围太广,所以野长城让人无法进行管理,一些虽然没遭到人为破坏的长城,也是杂草丛生。
而保持完好的长城中,虽然有人进行管理,并且定期进行维护,但是却还是遭到了不小的破坏,各种乱涂乱画现象严重!
师:播放视频,呼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思考: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有人提议说四合院占地大,为了扩大更多的建筑空间应该拆除四合院。
对此你有什么意见?北京四合院要拆掉还是保护?
生:(可能的答案)要保护,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师:(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保护好有价值的聚落,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活动探究:保护聚落文化人人有责
1.结合图文资料,就布达拉宫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谈谈个人观点。
生:(可能的答案)
①.对布达拉宫的游客实行限时限量。
②.政府增加投入,加强修缮维护,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师:(总结)我们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利用中注意保护”。
2.读新闻报道,说说你能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点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
①.文明旅游,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
②.及时制止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阻止他人对遗产的破坏;
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旅游;
④.通过不同渠道展示文化遗产的美与价值,积极宣传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课堂总结】
【当堂训练】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鼓浪屿是厦门装饰风格的起源地和杰出代表,反映了东南亚地区的建筑从传统的地方风格向现代主义和国际化的过渡,见证了亚洲全球化早期各种价值观念的交汇、碰撞和融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鼓浪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财政收入B.进行有效保护
C.完善基础设施D.重新装修建筑
2.申遗成功后,鼓浪屿应该()
A.将本地居民迁出岛外B.兴建大量旅游设施
C.实行游客的总量控制D.大力兴办工业企业
3.下列不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
A.威尼斯水城
B. 丽江古城
C. 周庄古镇
D. 热带雨林
4.读材料,回答问题: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
(1)A图是北极地区人居住的_______,反映了当地气候________。
(2)图B所示的建筑是我国黄土高原上的________。
(3)试分析C图(云南傣族竹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4)由此可见,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________ 的差异而不同。
参考答案:
1. B
2.C
3.D
4.(1)因纽特人冰屋寒冷
(2)窑洞
(3)当地气候湿热、竹楼通风透气
(4)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