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燎沉香》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苏幕遮·燎沉香》赏析
![《苏幕遮·燎沉香》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0ec6a8c850ad02df804197.png)
《苏幕遮·燎沉香》赏析周邦彦,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苏幕遮·燎沉香》赏析。
希望大家喜欢。
苏幕遮·燎沉香朝代:宋代作者:周邦彦原文: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注释燎:烧。
音,[liáo]沉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
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
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jí] 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795a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4.png)
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苏幕遮-燎沈香》燎沈香,消溽暑。
①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②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③久作长安旅。
④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⑤梦入芙蓉浦。
⑥【注释】①沉香:沉香木很重,放在水中沉下,故名;亦称“水沉”或“沉水”,可作香料,很名贵。
溽暑:潮湿的暑天。
②宿雨:昨夜的雨。
③吴门:指古时吴地,包括今浙江省北部。
作者钱塘人,故曰“家住吴门”。
④长安:这里借指汴京。
⑤楫:船桨。
⑥芙蓉浦:浅水流动的荷花塘。
古时称荷花为芙蓉。
【译文】把沉香烧起,消除那潮湿的暑气。
鸟雀儿预感天晴,拂晓时就在檐前吱吱喳喳喜语。
朝阳吸干了逗留在荷叶上的昨夜残雨,荷叶在微风中轻盈地将圆圆绿盖一一挺举。
啊!我触景想起了故乡,路途那么遥远,何日才能归去?唉!我家住吴门,却长久作汴京羁旅。
故乡的渔郎哟,你还记得我吗?我们,曾在美丽的五月,打着小桨,乘着轻舟,荡漾于荷花塘里。
而今,我作客异地;和你,只能在梦中相会。
【集评】清·陈廷焯:“不必以词胜,而词自胜。
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
”(《云韶集》)近代·王国维:“美成《青玉案》(案,当作《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人间词话》卷上)【赏析】羁旅思乡之作,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种传统,它有深厚的社会土壤和悠久的文化背景。
这类作品的主旋律往往是悲哀、悲凉,甚至是悲愤的。
清真工羁旅行役之词,也多抒孤寂、落寞情怀。
本词虽也思乡心切,风格却是清丽明快,在传统的羁旅之作中可谓别具一格。
结合清真生平,此词当是其青年时期初入汴京之作。
年轻时的归思和饱经人世沧桑后的乡情是很不同的,将此词与他的绝笔《西平乐》对读,便知此言不谬。
苏幕遮周邦彦翻译
![苏幕遮周邦彦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d93404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9.png)
苏幕遮周邦彦翻译《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译文是: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杭州西湖荷花塘扩展资料:《苏幕遮·燎沉香》原文: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词句注释⑴燎(liáo):细焚。
⑵沈香: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⑶溽(rù)暑: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⑷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⑸侵晓:拂晓。
侵,渐近。
⑹宿雨:隔夜的雨。
⑺清圆:清润圆正。
⑻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⑼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吴越一带。
作者是钱塘人,钱塘古属吴郡,故称之。
⑽久作长安旅:长年旅居在京城。
长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⑾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⑿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苏幕遮 燎沉香》解析及释义
![《苏幕遮 燎沉香》解析及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3e6c08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4.png)
《苏幕遮·燎沉香》解析及释义
《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主题是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这首词的结构清晰,上阕描绘了眼前的景物,下阕则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燎沉香,消溽暑”揭示了词作的季节背景,沉香燃烧带来的香气驱散了夏天的湿热,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描写设置了基调。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借用鸟雀的行为和声音,形象地描绘了早晨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词作的意境。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三句,通过对荷叶和荷花的描绘,展现了夏日荷塘的美丽景色。
这里的荷花不仅是眼前的景象,也是作者对故乡的回忆,因此,这几句词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对故乡的怀念。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四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归乡之日的期盼。
吴门和长安分别代表了作者的故乡和现居地,长安旅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离家在外的生活。
上阕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下阕由眼前的风荷联想到故乡的荷花,触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由荷花的美丽联想到自己的漂泊,以乐景衬哀情,构思新颖,意境深远。
《苏幕遮·燎沉香》是周邦彦巧妙运用词的语言魅力和艺术手法,深情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归乡之日的期盼的作品。
苏幕遮·燎沈香的翻译赏析
![苏幕遮·燎沈香的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6b8aa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0.png)
苏幕遮·燎沈香的翻译赏析苏幕遮·燎沈香的翻译赏析《苏幕遮·燎沈香》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周邦彦。
其全文如下: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前言】《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
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注释】①燎:细焚。
音,[liáo]②沉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
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③溽(rù)暑: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④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⑤侵晓:拂晓。
侵,渐近。
⑥宿雨:隔夜的雨。
⑦清圆:清润圆正。
⑧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⑨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吴越一带。
作者是钱塘人,钱塘古属吴郡,故称之。
⑩久作长安旅:长年旅居在京城。
长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⑾楫:[jí] 划船用具,短桨。
⑿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翻译】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
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古诗翻译赏析
![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古诗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18433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78.png)
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古诗翻译赏析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古诗翻译赏析《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周邦彦。
古诗词全文如下: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前言】《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
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注释】⑴燎:细焚。
⑵沉香:沈,现写作沉。
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⑶溽暑: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⑷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⑸侵晓:拂晓。
侵,渐近。
⑹宿雨:隔夜的雨。
⑺清圆:清润圆正。
⑻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⑼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吴越一带。
作者是钱塘人,钱塘古属吴郡,故称之。
⑽久作长安旅:长年旅居在京城。
长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⑾楫:划船用具,短桨。
⑿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翻译】细焚沉香(名贵香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今钱塘),长久地客居长安。
《苏幕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苏幕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4aedd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d.png)
《苏幕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苏幕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原文:苏幕遮·燎沈香周邦彦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苏幕遮·燎沈香字词解释:⑴燎(liáo):细焚。
⑵沈香: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⑶溽(rù)暑: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⑷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⑸侵晓:拂晓。
侵,渐近。
⑹宿雨:隔夜的雨。
⑺清圆:清润圆正。
⑻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⑼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吴越一带。
作者是钱塘人,钱塘古属吴郡,故称之。
⑽久作长安旅:长年旅居在京城。
长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⑾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⑿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苏幕遮·燎沈香翻译: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杭州西湖荷花塘。
苏幕遮·燎沈香阅读答案:试题:(1)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联系上下片的意象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炼字工夫了得,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好,请简要赏析。
古诗苏幕遮·燎沉香翻译赏析
![古诗苏幕遮·燎沉香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74763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0.png)
古诗苏幕遮·燎沉香翻译赏析古诗苏幕遮·燎沉香翻译赏析《苏幕遮·燎沉香》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周邦彦。
其全文如下: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前言】《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
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注释】①燎:细焚。
音,[iáo]②沉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
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③溽(rù)暑: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④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⑤侵晓:拂晓。
侵,渐近。
⑥宿雨:隔夜的雨。
⑦清圆:清润圆正。
⑧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⑨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吴越一带。
作者是钱塘人,钱塘古属吴郡,故称之。
⑩久作长安旅:长年旅居在京城。
长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⑾楫:[í] 划船用具,短桨。
⑿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翻译】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5篇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853b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3.png)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5篇苏幕遮·燎沉香原文翻译及赏析 1原文:苏幕遮·燎沉香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注释:燎:烧。
音,[liáo]沉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
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
侵,渐*。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唐张宗昌《太*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赏析:读书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选择,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长期远离家乡,难免不思念故乡的亲人与风物,因此,思乡成为古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最能引发天涯游子的共鸣。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及赏析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31441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a.png)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及赏析苏幕遮·燎沉香原文及赏析苏幕遮·燎沉香作者:周邦彦朝代:清朝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注释:燎:烧。
音,[liáo]沉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
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
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赏析: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及赏析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33d55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f.png)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及赏析《苏幕遮·燎沉香》原文及赏析苏幕遮·燎沉香朝代:宋代作者: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翻译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
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
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注释燎(liáo):烧。
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沈,现写作沉。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
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
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赏析一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上阕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全诗词意思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a413d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c.png)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全诗词意思及赏析《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文学家周邦彦的词作。
这首词主要描写了思乡之情、羁旅之思,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分析和赏析:一、词的上阕“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这几句描绘了作者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清晨,点燃沉香来消除潮湿的暑气。
鸟儿在清晨的阳光中欢快地鸣叫,似乎在呼唤着晴朗的天气。
它们飞进屋檐下,叽叽喳喳地说着话,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这三句是整首词的核心意象,描绘了荷叶上的初阳晒干了宿雨,水面上的荷叶呈现出清新圆润的形态,在微风的吹拂下,一朵朵荷花挺立起来。
这里的“清圆”和“举”两个字用得非常生动,荷叶的清新圆润和荷花的挺立姿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给人以美的感受。
二、词的下阕“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他感叹故乡遥远,不知道何时才能归去。
同时,作者点明自己家在吴门,却长久地在长安旅居,透露出一种漂泊他乡的孤独和无奈。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想象之词,他想象着五月的江南水乡,渔郎是否还记得自己?也许他们会划着轻快的小船,驶入荷花盛开的地方,寻找那个曾经的梦境。
这里的“芙蓉浦”指的是荷花盛开的水边,是作者对故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向往。
三、词的赏析1. 自然景象的描绘:周邦彦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这首词中,他通过对初阳、宿雨、水面、风荷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日清晨的美妙。
2. 情感表达:这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他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漂泊和对生活的无奈。
情感表达真挚深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3. 结构严谨:词的上阕主要描绘自然景象,下阕则着重表达情感。
《苏幕遮 燎沉香》原文以及解析
![《苏幕遮 燎沉香》原文以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337f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7.png)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以及解析
《苏幕遮·燎沉香》的原文为: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词人周邦彦,通过对夏日清晨的景色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上阙“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写作者点燃沉香,消除暑气,鸟雀在窗外欢呼,仿佛在庆祝天气放晴。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描绘了清晨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的夜雨,水面上的荷叶清润圆正,在微风中一一挺举的景象。
下阙“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归去的心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则是作者在梦中回到了故乡,看到了五月的渔郎,划着小船,进入了荷花盛开的水塘。
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夏日清晨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苏幕遮》作品赏析
![《苏幕遮》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8e64a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e.png)
苏幕遮》作品赏析《苏幕遮》作品介绍《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
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苏幕遮》原文苏幕遮⑴燎沈香⑵,消溽暑⑶。
鸟雀呼晴⑷,侵晓窥檐语⑸。
叶上初阳干宿雨⑹,水面清圆⑺,——风荷举⑻。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⑼,久作长安旅⑽。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11),梦入芙蓉浦(12)。
《苏幕遮》注释⑴燎(lido):细焚。
⑵沈香: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⑶溽(ru)暑: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⑷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⑸侵晓:拂晓。
侵,渐近。
⑹宿雨:隔夜的雨。
⑺清圆:清润圆正。
⑻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⑼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吴越一带。
作者是钱塘人,钱塘古属吴郡,故称之。
⑽久作长安旅:长年旅居在京城。
长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11)楫(ji):划船用具,短桨。
(12)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苏幕遮》原文解释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苏幕遮·燎沉香》的诗意与鉴赏
![《苏幕遮·燎沉香》的诗意与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d8f5524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6.png)
《苏幕遮·燎沉香》的诗意与鉴赏《苏幕遮·燎沈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主要抒写词人的思乡之情。
词中主人公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而向荷花娓娓道出游子浓浓的思乡情,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
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幕遮·燎沉香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这首词作于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至公元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之间,当时周邦彦一直客居京师,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
原文:《苏幕遮·燎沉香》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释:燎(liáo):烧。
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沉,古时作沈。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
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
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诗意: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
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苏幕遮.燎沉香翻译、解析
![苏幕遮.燎沉香翻译、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92ea4583c4bb4cf7ecd1b6.png)
苏幕遮燎沉香宋代: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
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
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注释燎(liáo):烧。
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沈,现写作沉。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
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
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至公元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之间,当时周邦彦一直客居京师,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
赏析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燎沉香全诗译文
![燎沉香全诗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bf515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a.png)
燎沉香全诗译文
(实用版)
目录
一、燎沉香全诗概述
二、燎沉香全诗的译文及解析
三、结语
正文
一、燎沉香全诗概述
燎沉香,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名篇,以沉香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诗情画意,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二、燎沉香全诗的译文及解析
燎沉香全诗的译文如下: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鸟声相近,枕上诗书闲处好。
却扇坐看,拄杖卧听,悠然自得。
诗的标题“燎沉香”指的是燃烧沉香的场景,用以消解夏季的溽热。
诗的开头“燎沉香,消溽暑”直接点题,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夏日的傍晚,点燃沉香,以香气驱散暑气。
接下来的“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描绘出清晨鸟雀的欢快叫声,以及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的场景,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叶上鸟声相近,枕上诗书闲处好”,诗人通过“叶上鸟声”与“枕上诗书”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在大自然的美好声音与诗书的悠远意境中,
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闲适。
最后两句“却扇坐看,拄杖卧听,悠然自得”,诗人以“却扇”、“拄杖”的动作,描绘出自己悠闲自得的心态。
无论是坐着看,还是躺着听,都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自在与惬意。
三、结语
燎沉香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夏日傍晚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内心的悠闲与自得。
北宋周邦彦《苏幕遮 燎沉香》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周邦彦《苏幕遮 燎沉香》原文、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a9f2b88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06.png)
北宋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原文:苏幕遮·燎沉香北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翻译:燎沉香,消溽暑。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故乡遥,何日去。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渔郎相忆否。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注释:燎:烧。
音,[liáo]沉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
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
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jí] 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全诗词意思及赏析古诗学习网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全诗词意思及赏析古诗学习网](https://img.taocdn.com/s3/m/521f53d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f.png)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全诗词意思及赏析古诗学习网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苏幕遮·燎沉香》,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
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品原文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品注释⑴燎(liáo):细焚。
⑵沈香: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⑶溽(rù)暑: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⑷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⑸侵晓:拂晓。
侵,渐近。
⑹宿雨:隔夜的雨。
⑺清圆:清润圆正。
⑻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⑼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吴越一带。
作者是钱塘人,钱塘古属吴郡,故称之。
⑽久作长安旅:长年旅居在京城。
长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⑾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⑿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作品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幕遮·燎沉香》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苏幕遮·燎沉香》是由周邦彦所创作的,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幕遮·燎沉香》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幕遮·燎沉香》
宋朝: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苏幕遮·燎沉香》古诗简介
《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
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苏幕遮·燎沉香》翻译/译文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杭州西湖荷花塘。
《苏幕遮·燎沉香》注释
⑴燎(liáo):细焚。
⑵沈香: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⑶溽(rù)暑: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⑷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⑸侵晓:拂晓。
侵,渐近。
⑹宿雨:隔夜的雨。
⑺清圆:清润圆正。
⑻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
⑼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吴越一带。
作者是钱塘人,钱塘古属吴郡,故称之。
⑽久作长安旅:长年旅居在京城。
长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⑾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⑿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苏幕遮·燎沉香》赏析/鉴赏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
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上阕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下阕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的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尽致。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段落极为分明。
一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
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
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
“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
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
大意是: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体现出荷叶的圆与青翠。
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描绘出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美与荷花的茎的力度美。
这几句构成了一幅恬淡、清丽的美景这样,再看“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
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阕久客思乡伏了一笔。
下阕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
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
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
“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
紧接“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主客移位,更加衬托出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
一结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
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这首词风格清新活泼,境界淡远高超。
周邦彦的词以典雅著称,又被推为集大成词人,其词作固然精工绝伦,而其思想境界之高超,实尤为其词作之牢固基础。
《苏幕遮·燎沉香》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
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作品在婉约
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