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合集下载

“需求导向价值塑造职业发展”三位一体的采矿工程专业改革探索与实施——以武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例

“需求导向价值塑造职业发展”三位一体的采矿工程专业改革探索与实施——以武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例

“需求导向价值塑造职业发展”三位一体的采矿工程专业改革探索与实施——以武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例
柯丽华;王巧稚;王其虎;胡南燕;黄诗冰
【期刊名称】《工业安全与环保》
【年(卷),期】2024(50)4
【摘要】结合新工科背景下矿业发展的新需求,总结了采矿工程专业新型人才培养应加强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加强使命教育和专业自信的全程培养、加强职业素养和教学实践的全面融合等问题,提出了“需求导向价值塑造职业发展”三位一体的采矿工程专业改革思路,实施了将价值塑造融入教育教学顶层设计、行业需求融入课程群教学内容优化、职业发展融入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等系列举措,显著提升了采矿工程专业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总页数】4页(P78-81)
【作者】柯丽华;王巧稚;王其虎;胡南燕;黄诗冰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域下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例
2.基于专业需求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以新疆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为例
3.高校工科专业课德育资源挖掘与渗透探索——以山西工程技术
学院采矿工程专业为例4.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传统工科专业协同育人模式实施探索——以内蒙古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例5.智能采矿工程新专业建设探索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理工大学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建设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矿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采矿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但 是时代变迁 , 人的知识在 不断 地增长 中 , 我 们 已 经 开 始 意识 到 要 保 护 中国 不 可 再 生 能 源 了 ,虽 然 觉 悟 得 有 些 慢 ,
但 还 为 时 不 晚 。不 论 是 国家 还 是 各企 业 都 已经 开 始 重 视这 个 问题了 , 但 是 中 国 是 一 个 人 口大 国 , 同 时 也 有 着 对 外 开 放 的
耗 尽 中 国不 可 再 生 的 能源 。 如 果 说 像 以往 那 样 炸 山 开 矿 、 无 尽 地伐木 , 那 会严重破坏 中国不可再 生能源 , 的 确 会 掉 人 外 企 的圈 套 当 中 。
立实践基地 , 以确保安全性 , 从 中要花 费的资金十分巨大 , 普 通高校都不愿花费如此高额的资金设立实践基地。

了大量 的能源。然而 ,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参与作 用之下 , 通过
对 各 种 先 进 技 术 及设 备工 艺 的 应 用 , 能 够 从 根 本 上 改 变 上 述 局 面 。为保 障科 学 技 术 能 够 有 效 且 积极 的应 用 于采 矿 工 程 实
随 着 经 济全 球 化 的 日益 显 著 , 许 多 外 企 纷 纷 投 资 中 国 的 企业 。 有不 少 外 企 在 中国 购 买 制 造 产 品 的原 材 料 。 比如树木、 铁 矿等 ; 即便 外企 在 自 己 国 家 购 买 的 原 材 料 便 宜 , 他 们 也 选 择 在 中 国购 买 ,故 意 引导 中 国 企 业 为 了金 钱 不 断 开采 能 源 。
创 新 精 神 的 新 型 定 向培 养 人 才 。针 对 采 矿 工 程应 用型 专 业 的人 才培 养 模 式进 行 优 化 与 完善 , 以 面 向工 程 为 导 向 、以

采矿业的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采矿业的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采矿业的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近年来,随着采矿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采矿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确保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教育培训、选拔机制以及创新激励等方面探讨采矿业的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一、教育培训良好的教育培训体系是培养优秀采矿业人才的重要保障。

针对采矿业的特点,应建立完善的专业教育体系,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

与此同时,采矿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应加强合作,搭建实习基地和实验室,提供实践机会和研究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选拔机制为了保证采矿业的人才质量,需要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

应通过建立岗位要求和人才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确保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与岗位要求相匹配。

此外,可以通过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全面评估,选拔出适应采矿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创新激励在采矿业的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中,创新激励是关键环节之一。

政府和企业应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培训项目,增加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同时,应建立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激励、晋升机制和荣誉表彰等方式,激励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绩效的采矿业队伍。

四、常态化培训采矿业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因此,常态化培训是提高人才素质和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采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同时,要鼓励员工参加行业技能竞赛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

五、优化工作环境优化工作环境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

采矿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工作条件和环境,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此外,还应注重员工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空间,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制度和职业晋升通道。

六、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采矿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采矿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加强科技研发与应用,提高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

新时代智能采矿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与探讨

新时代智能采矿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与探讨

新时代智能采矿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与探讨摘要:针对传统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再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变化及新工科教学改革要求的状况,根据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结合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化矿山企业用人需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新工科教学改革的客观需求,重新确定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制定培养要求、优化更新课程体系及知识体系,初步提出并构建一套适应新时代新工科教学改革需要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采矿工程专业转型升级发展成为智能采矿专业的路径提供指导,对新时代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引言采矿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中需要首先破解的是"具体要培养出来什么样的专业人才"的这一关键问题。

从目前来说采掘产业已经是中国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需要的人员要在技术创新和实务上都具有相应的基础个才能,但在专业技能上和实用性都是目前需要首先破解的问题。

接着必须做到"就现在模式来说我们应当怎样的去培育采矿工程学科的人才"则必须根据培养方法课程的模块化形式,进行以理论教育和实验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来使学习者养成这种创造与实验的创新能力,以获得采矿工程学科的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所以,培育工程技术与应用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中国高等院校的当务之急。

1智能采矿人才培养创新方法1.1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性教育平台,是开展实验教学、实践训练、成果自主开发以及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学校希望能适应智能化采矿专业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强化基础实验室建设和专业技术平台建设,强化专业课程实验室建设,努力训练本科生的动手实验技能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技能,通过技术平台构建,可以更有效的形成以课题带动力量、以课题培养能力的"合作育人"体系机制。

1.2举办采矿工程学科相关竞赛,提高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比赛以"激发兴趣、勤奋学习、追求创新"为目标,力求培养和提高中国大学生实践意识、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养成,并促进培养方式与实践课程的变革。

探究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

探究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
校 内部 科 研 与 教 学 的关 系 及 管 理 方 面 的 问 题 ; 3 )随 着 机 械 化 , 信
息化 , 自动 化的 比重在煤 矿生产和管理 中的不断增 加 , 采 矿专业 治、 国民生活水平 的大事。中国政府根据当时形势 , 决定大力兴办 关于机 电方面 的知识较为匮乏 。煤矿生产 的艰苦条 件 、 文化生 活 高危 险特征和现有 的福利待遇 以及独生子女政策和现代 人 采矿专业 , 扩大招生人数 , 提高教育质量和研究水平 。在中国矿业 条件 , 大学等全 国著名高校相继开设此专业。由于采矿T程具有工业化 对生活的追求将进一步限制采矿专业招收足够的高质量学生。 进程 中的龙头地位 , 成为当时最关键最重要的专业门类之一 。 结 束 语 2 0世纪 6 0 — 7 0年代末期 , 由于 三年 自然灾害及十年文化大革 采矿业本 身是 业的龙头行 业 , 中国“ 入世 ” 后, 煤炭 开采技 立 命的影响 ,采矿学科与专业建设相关 r 丁作 受到极为严重 的影 响 , 术 的研究必须面 向国内 国外两个市场 、面 向经济建设 主战场 , 期间学科与专业 建设基本处于停滞 阶段 。采矿专业培养具备 固体 足于煤炭开采技术的前沿 , 立 足于中国煤炭发展战略所必要 的技 ( 煤、 金 属及非 金属 ) 矿床开采 的基 本理论和方 法 , 具 备采矿 _ T 程 术储备 , 立 足于煤炭工业 中长期发 展战略所必须的关键技术 的攻 师的基本能力 , 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 区开发 规划 、 矿 山( 露 关 , 立足 于煤炭工业工程 实际问题 的解决 , 重 点从事 中长期研究 天、 井下 ) 设计 、 矿 山安全技及工程设计 、 监察、 生产 技术管理科学 开发 和技术储备 , 跟踪产 业科技前沿 , 开发有 自主知识产 权 的以 研究的高等工程 技术人才 。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煤 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 的核心技术 ,占领 技术 制高点 , 矿、 铁矿 、 金矿 、 石膏矿 以及铁 路等设计 和改造管理 , 也 可以到冶 许多采矿业相关 的技术难题需要专 门的人 才去解决 , 这也 正是 有 金、 有色、 化工、 核工业 、 非金属 和煤 炭等六类 矿业 和水利 、 铁道、 志从事采矿业工作 的人才施展才干的机会 。 地下 、 工程和环保部 门的生产开发 、 科学研究 和教学工作。采矿工 参 考 文献 、 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 的高级采矿T程专 门人 才 , 毕业 【 l 】何廷峻 , 汪佑武. 高校矿 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探讨I J I . 淮南职 后分 配到冶金 、 有色、 化T、 核工业 、 非金属 和煤炭等六类 矿业 和 业技 术学院学报 , 2 0 0 5 ( 1 ) . 水利 、 铁道、 地下 、 丁程和环保 部门 的生产 开发 、 科 学研究 和教学 [ 2 ]刘敦文. 知识 经济, 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矿 工程 专业的改革与发 工作 , 而采矿工程 的学生们主要 时学习岩体 工程力学 、 采 矿及矿 展 叽 矿 业 快报 , 2 0 0 2 ( 1 4 ) . 山安全及 工程方面的基 本理 论和基本技术 , 受到采矿工 程师的基 [ 3 】洪海春 . 浅谈 采矿 工程与岩土工程 专业的差别与联 系[ J ] . 西部探 本训练 , 具有 矿 区规划 、 矿 山开采设计 、 岩层控 制技术 、 矿 山安全 矿 工程 . 2 0 0 3 ( 1 0 ) . 技术及 _ T程设计方面 的基本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 [ 4 ] 赵跃 民, 范 中启 , 高井祥 , 等发 挥办学优势 , 培养煤炭工业应用 线 的观念 , 立足专业建设 , 深 化教学改革 , 强化 教学管理 , 努 力提 型本科人才—— 中国矿业 大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 系探 索 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基本要求要建立在 已经确定 了的采矿技术 煤炭 高等教育 , 2 0 0 5 ( 5 ) .

采矿工程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采矿工程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c h a n n e l i s b r o a d e n ,a n d t a l e n t d e ma n d i n mi n i n g a r e a c h a n g e s .T h e e x i s t i n g t r a i n i n g mo d e h a s n o t f u l l y me t t h e n e e d s o f s t u d e n t s O W N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i n n o v a t i v e p e  ̄o n n e l t r a i n i n g n e e d s .Ba s e d o n i n - d e p t h a n ly a s i s o n t r a i n i n g mo d e o f mi n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t h e p a p e r s t u d i e s t h e t a l e n t t r a i n i n g mo d e l p r o g r a m o f mi n i n g e n g i n e e i r n g s p e c i a l t y , wh i c h i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t o t r a i n i n g i n t e r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t le a n t s o f
( (  ̄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 a r b i n 1 5 0 0 2 2 , C h i n a ; (  ̄ K e y L a b o f M i n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o f R e g u l a r I n s t i t u t i o n i n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 H a r b i n 1 5 0 0 2 2 , C h i n a ) 摘要 : 针对近几年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 , 毕 业生就业渠道的拓 宽, 矿 山领域人 才需求的变化, 现有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已不能充分满足 学生 自 身发展 的需求和创新 型人 才培养的需求。深入探 索分析 采矿 工程专业人 才培 养模式新形势, 开展 采矿 工程 专 业 紧缺人 才培 养模式创新方案设计 , 对培养采矿 工程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人才具有 重要 意义和应用前景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摘要:现代高等教育是基于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采矿工程专业人才职业素养是由若干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化、层级驱动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系统模型与专业能力结构决定了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与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专业能力结构;课程体系设计;培养新模式1现代高等教育是基于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教育,根本意义上是人的社会化的素养(素质)教育。

就高等教育来说,人的社会化的具体要求表现在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是能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具有适应社会的独立而完善的人格,能与他人即其社会环境和谐相处,具有协作劳动的精神与基本能力;二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能对社会承担劳动责任,即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及专业工作能力,能高效率的创造满足社会需求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在为大多数高校所推行的采矿工程专业概念里,只强调了专业人才在矿区开发规划、矿井设计、开采技术、矿井通风、矿山安全技术、矿山监察、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能力素质,没有进一步明确素质整体的构成要素及其内涵,也没有明确专业能力的结构与要求,更没有就培养模式进行界定或说明。

本文试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就采矿工程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及专业能力结构进行分析,拟提出结构化、层级驱动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系统模型与专业能力结构的概念,并就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探讨。

2采矿工程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系统观2.1职业素养概念述评人们初始对素养的理解,带有先天的遗传含义。

如,199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素质”的解释是:其一,“素养”;其二,“事物本来的素质”;其三,“心理学上的先天的特点” [1]。

原教育部长周远清认为素质包括知识、能力与做人——能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

这里的“做人”,就涉及人的思想觉悟、心理品质、道德品质、沟通能力、理解人的能力和人际关系、知行统一等相关内容构成因素。

国家级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国家级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国家级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摘要]本文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中心,详细的论述了采矿工程专业的特色及其建设、探索过程。

[关键词]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采矿工程人才培养1 前言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换,特色专业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培养的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优于其他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有较高声誉的专业。

建设特色专业是高校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水平,突出专业特色的重要举措。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

2 采矿工程特色专业2008年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专业人选第三批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历史悠久。

自1947年学校成立以来至2009年,已毕业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近6300人。

2.1 采矿工程专业学历培养层次齐全。

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是安徽省唯一培养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专业。

2.2 采矿工程专业拥有较好的专业建设平台基础和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依托已获批准建立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采矿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3 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特色鲜明。

采矿工程专业已初步形成了矿山压力及控制、开采方法与工艺、采矿系统工程及计算机应用三个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

2.4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团结协作。

采矿工程专业现有在职教师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

外聘教师12人(均为高级职称),其中兼职院士3名、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

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等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的学术队伍。

2.5 实验设备齐全、设备先进。

采矿工程专业现拥有实验室面积2133m2,设有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室、相似模拟测试室、采矿模型室、采矿cad绘图室、采矿计算中心及物探技术研究室等。

采矿业中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措施

采矿业中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措施

采矿业中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措施近年来,采矿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引进与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保证采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了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采矿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措施。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中人才引进与培养的相关措施,并提出建议以提高人才储备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人才引进措施1. 拓宽招聘渠道:采矿企业应通过多种途径招聘人才,如在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等。

2. 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引进顶尖人才来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3. 实施海外留学生计划:与国外著名大学合作,在引进留学生的同时,让他们在企业实践,使其能够与国内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学习。

二、人才培养措施1. 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采矿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使员工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

2. 实施导师制度:为新员工分配有经验的导师,帮助其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效率。

3. 建立内部培养计划:通过内部选拔和培养,将优秀员工培养成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提升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1. 建立行业人才交流平台: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相关的交流活动,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人才共享和合作。

2. 与高校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与专业院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

3. 组织参观考察活动:定期组织企业参观考察活动,让员工了解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激发学习动力。

四、加强人才激励与留住1.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方案、晋升通道、培训机会等多种方式激励员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2. 加强员工关怀: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3. 实施人才留用政策:采矿企业应根据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提供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留住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采矿业中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措施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精英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精英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采、 洁净利用、 循环经济等先进理念 对煤炭 科技和 煤炭人 才 队伍 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作为采矿工程 专业人 员, 必 须适应国 民经济 发展和产业进 步的 需要 , 基 础扎实、 知识 面广 , 注重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 , 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中国矿 业大学 ( 北京 ) ( 以下简称 “ 矿大 ( 北京) ” ) 自1 9 9 8年开始 招收 本科 生 , 一直沿用国内统一的教学模 式 , 现 有采矿 工程专 业人 才培养体 系 已显 陈旧老化 , 不能适应 当前煤炭行 业的发 展需要 , 必须 对新形 势下采 矿 工程 专业精英人 才培 养体 系进行构建与探索。 二、 现 有 采矿 工程 专 业人 才 培 养 体 系存 在 的 问 题 1 . 课 程 设 置不 够 合 理 近 年来 , 由于 生产技术 、 采煤工艺与设备 的不断更新 , 采矿 工程专业 学 生不仅要具有煤炭及矿床开 采的基本 理论和 方法 , 还 要掌 握通风 安全 、 机 电、 掘进 、 运输 和管理 等方 面的 知识。然 而 , 旧有的课 程设 置知 识结 构 单 与现代化计算机技术 、 机 电技术 、 环境工 程和经 济管理 等 的结 合不 够。 课堂教 学内容落后 , 知识面较窄 , 没有反映 当前 科学技术成 果的新进展 , 缺 乏同步 性 , 已经不能 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2 . 实践教 学存在 问题 采 矿 专 业 实践 性 很 强 , 需 要 很 快 地 适 应 矿 山 生产 技 术 和 管 理 工 作 , 所 以在要 求学生掌握 扎实 的基 础理论 知识 的 同时 , 必 须具 备很 强 的实践 能 力。因此 , 实践教 学对本 专业 显得尤 为重要 , 而原有 培养体 系存 在许 多问
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与创造 能力 。加强与 国际名校的合作 交流 , 同国际 院校 联 合培养采 矿工程 专业学生 , 打造面 向国际化的一流采矿人才。 3 . 加强基地 建设 , 重视过程管理 与煤矿企业建 立资源共 享机 制, 建设 实习实 训基地 , 强化工 程实践 教 学。利用闲置矿用装备建 立模拟 工作面 进行 模拟训练 , 这样就 可 以在 不影 响生产的情况下进行安全 教学 。同时 , 根 据各实 习单位 的实 际情况 , 共同 制定实习计划 , 安排矿上具 有丰 富经验 的技术人 员跟班 实 习, 和带 队老师 起协作。学生亦可分成 小组到不 同的科 室轮班上 岗, 了解矿上的工 作制 度, 确保 实习质量。 4 . 丰富毕业设计 内容 , 优化教学方案 针对 目前煤炭 行业 的发展 趋 势, 适 时改进毕 业设计题 目、 丰 富设计 内 题, 主要表现在 : ( 1 ) 实 验 课 时不 足 容。强化 中间过程 的管理 , 提 供完善 的硬件 设备 , 实时掌 握学生 的 出勤情 设计进度 、 出现 的问题等。 实行导 师制 , 鼓 励学生 提前 1—2学年参 与 实验室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基础平台 , 不仅巩 固和延伸 了学 生的理论 况、 并深入煤 矿生产 实践 , 为毕 业设计 提前 进行 实践方 面的 知识 。 而且提高 了学 生 的科 学研 究能 力与 创新 创造 能力。但 是 , 矿大( 北 导师的科研 项 目, 京) 的采矿工程专业原培养方案中, 实验课 时量仅 占总课堂教学 的 1 0 %, 其 准备工作 。答辩 时严格落实考 核机 制 , 实施 设计成 果奖惩 制度 , 严格 控制 中演示类和操作类的 比例约为 4 :6 , 学生 的实践学 习环节 比较薄弱。 通过率 。 ( 2 ) 实 践 方 式 与 工 程 应 用 脱 节 四、 结 语 原有实践教学方式单一 , 仅 包括 实验 、 课程 设计 、 实 习等 环节 , 不能全 在 国家经济发展和煤炭产业进步的新形 势下 , 需要大胆 改革落后人 才 面了解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 , 课 堂教学和 社会 实践结 合不 紧密 , 与 工 程 应 教 育模式 , 积极探 索精英人 才培养体 系, 以先 进的理 念培 养出高端 实用 的 用脱节 , 无法满足实践性 、 目标型人才的培养 , 以至于很多毕业 生就业后 在 采矿工程 专业人 才, 不断提高 煤矿安 全生产 水平 , 全 面提 升行业 的科技 创 新能力 , 为我国能源 安全供给 和可持续发展做 出积极的贡献。 短 时 间 内无 法 适 应 现 场 工 作 。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课程设置:建立完整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采矿工程基础知识、采矿地质学、采矿工艺学、采矿机械与自动化、矿山环境与安全等专业课程。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习实训环节。

2. 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完善的采矿工程实验室和矿山模拟实训基地,提供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的机会。

此外,鼓励学生参与采矿企业的实践项目,提供实战实践的机会。

3. 导师制度:建立健全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都有一名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指导和辅导,并提供专业培养计划的个性化指导。

4. 企业合作:与矿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开展行业对接,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实践项目等。

此外,也可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资助学生科研项目等。

5. 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竞赛,提供机会和资源支持创新创业。

6.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进行矿山实习,了解现实矿山环境,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内容可以包括采矿现场实习、矿山安全实践等。

7.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培养学生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意识和技术能力,注重矿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8. 学科交叉与跨学科发展:鼓励学生在采矿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交叉学科选修课程,如地球物理学、地质工程学等,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9. 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化的教育合作交流机制,促进学生与国际专家学者的交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学术研讨会、联合培养项目等。

10. 精英培养计划:鼓励优秀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学术论文发
表等,提供奖学金和其他荣誉激励,培养专业精英人才。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智能化转型升级探索与实践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智能化转型升级探索与实践

强化行业特色服务产业需求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智能化转型升级探索与实践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是国家能源安全“兜底保障”。

当今科技发展趋势下,煤炭开采已进入智能开采的新阶段。

高等学校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升级需求。

现阶段,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满足产业升级需求的新型采矿人才成为现实赋予煤炭类高校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采矿工程等传统专业如何顺应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满足行业人才需求,这成为摆在广大煤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河南工程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坚定煤炭行业特色不动摇,改革人才培养体系不松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懈怠,服务产业升级需求不偏离,探索与实践了一条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河工之路”。

一、固本守源,坚定煤炭行业特色不动摇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出和能源消费结构转型,促使煤炭行业必须走智能绿色高效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煤炭大国向煤炭强国转变。

河南工程学院前身之一郑州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原煤炭部直属院校。

服务煤炭行业是学校多年积累的领先领域和行业特色,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和校友资源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

围绕煤炭行业办学历史,学校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坚定行业特色,促进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

以河南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为抓手,启动工业软件“头雁计划”,强化工业软件服务煤炭资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以安全技术及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坚持与煤炭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打造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集群,提升学科引领和支撑学位点建设的能力,全力推动“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点培育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学校“创办硕士点”的第二步发展目标。

二、融合创新,改革人才培养体系不松劲针对煤炭行业人才需求,基于“产出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理念,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建立了面向产出的教育教学过程,改革完善采矿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探讨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探讨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探讨
郑文翔;郝长胜;王超;孙明;段晓博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7(000)016
【摘要】本文针对采矿工程专业目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讨,期望使之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采矿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相比更科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更合理,同时要强化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使毕业后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总页数】2页(P168-169)
【作者】郑文翔;郝长胜;王超;孙明;段晓博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精英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J], 赵光普;张勇
2.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精英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J], 赵光普;张勇;
3.卓越计划下地方理工院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兼论西安科技大学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J], 孙曼曼
4.基于产教融合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 [J], 康钦容;张卫中;陈清运;李志国;柴修伟
5.建设创新型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医防融合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J], 陈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矿业中的矿山人才培养与管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人才培养与管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人才培养与管理近年来,随着矿业的快速发展,矿山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矿山作为资源的重要开发和利用地,对于培养和管理矿山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就如何在采矿业中进行矿山人才培养与管理进行探讨。

一、人才培养1. 专业技能培训矿山工作的核心是具备专业的技能。

因此,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是培养矿山人才的关键。

可以通过设立培训中心或机构,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班,包括岗位操作技能、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等内容。

此外,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技术交流,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

2. 学历教育提升在采矿业中,具备一定的学历背景是矿山人才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因此,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项目。

可以建立矿山工程专业等相关专业,为矿山人才提供学历教育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

3. 培养管理人才在矿山中,除了专业技能外,管理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培养管理人才。

可以通过内部晋升、轮岗锻炼等方式,为优秀员工提供晋升和成长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鼓励员工参加管理类培训课程,提升其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人才管理1. 激励机制建设矿山人才的管理不仅是培养,还需要通过激励机制来留住和发展人才。

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待遇、激励奖励制度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也要注重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

2. 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为了留住人才,企业需要提供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

可以通过设立职业发展规划部门,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

同时,也要注重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3. 团队建设和文化建设在矿山工作中,团队合作和企业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注重团队建设,通过团队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企业还应该注重文化建设,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分析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

分析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

分析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摘要:本文以大量的文献为基础,通过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育方式及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位对我们国家的采矿工程专业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明确了当前我们国家的采矿工程专业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采矿专业改革培养方式中图分类号:td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当前我们国家采矿专业改革的状况学科以及专业的建设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至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都对本世纪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采矿工程学科而言,各个相关的机构都站在了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采矿人才的角度,以转变教育的思想并且导入最新的教育理念,以新世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体系为改革的根本,积极的寻找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些相关的专家对于采矿专业的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和实践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市场经济、知识经济进行分析,拓宽了其专业层面,明确了调整改革的实施方法及原则。

其改革的思想是采矿专业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从采矿学科体系、核心重点的学科方向,提出了发展的目标。

具体说明:2004年以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煤矿专业为主体的院校均将采矿的工程专业拓展至采矿、煤层所、交通等方向,开设有了地下气化、交通工程、矿山岩体力学等。

通过这样的改革让我们国家矿业类的高样培养出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教育方式以及模式的创新教育方式。

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基础为重点,这样就会导致专业课的学时不足。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从教育方式入手,采矿工程的专业课的教育方式应该包括“直观、提问、讲授、自觉、讨论”等多种形势教学方法,再适当的配合例如“发现式”等教学方法。

(2)现代化教学。

当代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一定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和开发cai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目的的选择幻灯机、投影仪以及通过cai课件产生的声音与图像共存的动画,真实有趣的反映教学内容。

OBE理念下地方院校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OBE理念下地方院校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OBE理念下地方院校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作者:赵明洲许国胜苏德国温良霞来源:《大学教育》2022年第09期[摘要]文章针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动态变化的社会需求、学生发展不匹配问题,基于OBE育人理念找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并制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进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持续改进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为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OBE理念;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9-0048-04采矿工程专业作为煤矿资源开发的主体专业之一,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将对煤矿生产安全、煤炭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等产生直接影响。

贵州煤炭储量高居全国第五位且有着“西南煤海”的美誉,而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地处的毕节市煤炭储量占到全省煤炭储量的近一半,近几年虽然受兼并重组等影响,煤矿数量大幅减少,但毕节市及省内其他地区煤矿数量依然很庞大,且煤矿企业现有的采矿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

由此来看,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依然很大。

然而,我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却十分严峻。

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尤其是自动化、智能化开采技术在贵州省煤矿的大力试验与推广,势必引起煤矿企业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

与此同时,师资队伍及教学资源条件等也处于动态变化中。

另一方面,当前贵州省内对采矿工程专业持续稳定招生的本科高校已达到4所,除了我校还有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和六盘水师范学院,所以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将愈演愈烈。

因此,为了增强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快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间找差距,在教育教学环节中查不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精英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精英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精英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我国的煤炭生产在经历了前几年快速增长之后,今后将会进入以安全高效生产和低碳清洁利用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稳定增长时期,对采矿工程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专业为例,从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毕业设计三个切入点,对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讨,对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精英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有参考意义。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毕业设计一、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在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形势下,煤炭产业将呈现安全、高效、洁净、可持续的发展趋势,煤炭的绿色开采、洁净利用、循环经济等先进理念对煤炭科技和煤炭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采矿工程专业人员,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注重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以下简称“矿大(北京)”)自199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一直沿用国内统一的教学模式,现有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显陈旧老化,不能适应当前煤炭行业的发展需要,必须对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精英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构建与探索。

二、现有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近年来,由于生产技术、采煤工艺与设备的不断更新,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煤炭及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要掌握通风安全、机电、掘进、运输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然而,旧有的课程设置知识结构单一,与现代化计算机技术、机电技术、环境工程和经济管理等的结合不够。

课堂教学内容落后,知识面较窄,没有反映当前科学技术成果的新进展,缺乏同步性,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2.实践教学存在问题采矿专业实践性很强,需要很快地适应矿山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所以在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

因此,实践教学对本专业显得尤为重要,而原有培养体系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⑴实验课时不足实验室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基础平台,不仅巩固和延伸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

采矿业中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措施

采矿业中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措施

采矿业中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措施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在采矿业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吸引和培养出高素质的采矿人才已经成为矿业公司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中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措施,以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教育与培训在采矿业中,教育与培训是培养人才的基础。

大学和矿业学院提供相关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一些矿业公司也与这些教育机构合作,设立奖学金和学院,培养优秀的学生,并提供工作机会。

此外,公司还组织内部培训,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

2. 实践机会和实习计划采矿业通常需要具备实践经验的人才。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许多公司提供实习计划和实习机会,让学生和毕业生有机会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这不仅为公司引进了新鲜血液,也为年轻人提供了融入行业的机会。

3. 薪酬福利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政策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采矿公司通常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以吸引有才华的人才。

此外,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如健康保险、退休计划和员工福利,也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

4. 人才引进为了满足公司的需求,采矿企业还会采取积极的人才引进措施。

他们可能与专业招聘机构合作,发布招聘广告,并参加职业交流会议和展览会。

他们还可能与其他公司进行人才交流,通过引进外部人才来填补人才空缺。

5. 奖励和晋升机会采矿行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努力和贡献。

为了鼓励员工的发展和进步,公司通常设立奖励和晋升机制。

员工通过出色的工作表现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有机会得到晋升并获得更高的待遇。

这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也为公司留住了优秀的人才。

6. 国际合作与交流由于采矿业具有跨国性和全球竞争的特点,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是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有效方式。

采矿公司可以与国外的矿业公司、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开展合作项目,共享资源和知识,提升整体实力。

此外,邀请国外专家来公司进行指导和培训,也对员工的专业能力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2
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质和逻辑思维能 力。
外语、计算机等公共技能课程: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国际化 、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展望
智能化开采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矿开采技术 将越来越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未 来,培养方案将更加注重学生在 自动化、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
和技能培养。
绿色开采技术
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绿色开 采技术将成为未来煤矿开采的重 要发展方向。培养方案将Biblioteka 化学 生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
意识和能力。
• 综上所述,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旨在通过 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三个 层次的培养,使学生全面掌握煤矿开采的基本理论 和技能,具备从事煤矿开采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
03
教学资源与师资队伍
教学资源
教材及参考书
实验室与设备
应选用国内外经典、权威的煤矿开采技术 教材,并配备相关参考书目,确保学生全 面、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
意识和防范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
• 实验课程: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 握煤矿开采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 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煤矿开采 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 生产实习:安排学生到煤矿企业实习,深入了解煤 矿开采的生产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 力。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02
教师
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的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者:赵红超刘洪林管伟明吕金星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第29期[摘要] 高等教育普及化改革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客观推动了新工科建设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系统分析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围绕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存在的经营管理能力相对不足的实际困难,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分别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设计、专业课程教材优选、课堂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反馈机制和第二课堂建设等七个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为培养具备“爱国爱疆,业务精通、经营有方、管理有术”等综合素养的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队伍提供保障,助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采矿工程;区域经济;新工科;经营管理;教学改革[基金项目] 2021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融入课程思政的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PT-2021004)[作者简介] 赵红超(1988—),男,陕西眉县人,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的研究;刘洪林(1984—),男,四川宜宾人,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9-0077-04 [收稿日期] 2022-02-2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改革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成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必由之路[1]。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客观上要求对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

在行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工科建设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2]。

在保证学生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业务素养的同时,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的有效改善,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不断提高工科专业人才的经营管理能力已经成为现阶段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关注热点[4]。

一、新工科背景下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新疆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区),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作为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简称“三基地一通道”),新疆优势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开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

在过去的70年里,新疆大学为地质矿产行业输送了大量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新疆优势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近年来,新疆大学采矿工程系先后开展了包括“依托科技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教育策略研究”“三进两联一交友的全程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和“融入課程思政的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在内的多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行业集成度的逐步提高,传统矿业类毕业生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进一步凸显。

地处国内资源大省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新疆矿山企业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从单一的专业技能考量逐步扩展到全职业周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

如何从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逐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不仅是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和矿山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相关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面向新工科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再认知与国内其他矿业类高校有所区别,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在全面参考国内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2012年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和采矿工程系师资结构,提出了融合露天采矿、煤炭资源地下开采、非煤矿产资源地下开采和矿山安全为一体的“宽采矿”人才培养理念[5]。

以“宽采矿”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引,分别从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四个层面确立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尽管“宽采矿”人才培养理念为毕业生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欠缺的问题依然存在。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阶段人才培养的核心定位于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精通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忽视了学生今后走上领导岗位的这一基本事实。

基于以上考虑,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熟悉矿山企业运行模式、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因此能够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三、基于目标导向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在全面贯彻落实“宽采矿”人才培养理念的同时,以培养“爱国爱疆、业务精通、经营有方、管理有术”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队伍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升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经营管理意识和能力为建设目标,依托地质与采矿工程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分发挥新疆大学采矿工程系的师资优势,开展涵盖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设计、专业课程教材、课堂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反馈机制和第二课堂建设为一体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人才培养理念更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关乎教育本质的根本性问题是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决条件。

作为自治区首批重点建设的紧缺专业和“双一流”建设专业,新疆大学采矿工程系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责任,承担着推动新疆经济发展(特别是优势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发)的重要使命。

作为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基本前提是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深切认同,以及为新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拳拳之心。

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紧密围绕培养“爱国爱疆、业务精通、经营有方、管理有术”的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目标,坚持做到以“胡杨精神”育人,引导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牢固树立“扎根祖国边疆、建设西部地区,为兴疆固边事业奉献青春力量”的坚定理想信念。

(二)课程体系重新构建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最新培养方案(2022年版)将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限选课和任选课)、学科通修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开放选修课程(限选课、本专业任选课和跨专业任选课)和实习实践训练课程五个类别。

如图1所示,围绕学生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目标,以通识教育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和学科通修课程(“运筹学”“系统工程”)作为基础,以开放选修课程(“矿业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和专业发展课程(“矿业工程综合实验”)为核心,构建出以实习实践训练课程为载体的课程体系。

为了进一步发挥通识教育课程在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方面的基石作用,以“新生研讨课”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为依托,通过专门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由担任学科通修课程、开放选修课程和专业发展课程的相关任课教师向学生讲授各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学生提前搭建一个可视化的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实习实践训练课程在提高学生经营管理能力方面的载体作用,相关任课教师在指导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训过程中有必要对与学生经营管理能力培养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及分析。

由对应课程(学科通修课程、开放选修课程和专业发展课程)的任课教师对其中涉及的与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点(如线性规划问题、动态规划问题、图与网络分析问题和决策问题等)进行强化指导。

(三)课堂教学模块化设计在全面分析学科通修课程、开放选修课程和专业发展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可行性。

通过组建包括“运筹学”“矿业经济学”“矿山工程项目管理”和“矿山系统工程”课程在内的采矿工程专业经营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团队,在确保相关课程结构完善、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重复性的教学内容。

同时,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的内容编排,加强各个教学模块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在保证教学知识点有效掌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四)专业课程教材优选专业课程教材在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推荐选用章节编排更加紧凑、知识点更加集中的国家注册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职业考试相关的课外辅导教材作为补充。

同时,组织相关专业任课教师广泛收集新疆矿山行业的典型经营管理案例,集中编写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营管理类讲义,形成以国家规划教材为主体,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和教师自编讲义为补充的教材优选模式,引导学生提前进入职业发展学习阶段,充分发挥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五)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师生共同参与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是推动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经营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

紧密结合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甄选优质线上教学资源(爱课程、超星尔雅和学堂在线等),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小班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此外,通过布置需要团队共同协作的课后大作业、调查报告、科技论文等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考虑到部分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矿山企业从事相关技术管理工作,参照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模式,在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典型矿山面临的实际经营管理问题(如企业并购、上市、股权变更等),通过设置课堂研讨和辩论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提早熟悉大型矿山企业的商业运行模式。

(六)考核評价反馈机制创新学生的课程学习考核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教学过程的实施。

以“运筹学”课程考核评价为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管理即决策”这一理念的认识,变传统的给定题目(必选题)为学生自选题目作答的方式,以加深学生对“运筹学”课程核心理念的掌握。

具体而言,要求学生在20道题目(20分题目6道,15分题目10道,10分题目4道)中任选5道进行作答,多选作答题目不予以评分。

同时,调整学生平时成绩的组成结构,将与所学课程相关的各级各类比赛(如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成绩纳入平时成绩的范畴,不断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求解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线上教学模式的便捷性和时效性,采用包括问卷星在内的非纸质方式不定期收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反馈意见,形成多维度的教学评价动态反馈机制。

任课教师在全面分析学生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地对课堂授课内容、教学进度及教学方式进行调整,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第二课堂平台建设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主体,在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