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赵红超刘洪林管伟明吕金星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第29期

[摘要] 高等教育普及化改革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客观推动了新工科建设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系统分析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围绕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存在的经营管理能力相对不足的实际困难,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分别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设计、专业课程教材优选、课堂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反馈机制和第二课堂建设等七个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为培养具备“爱国爱疆,业务精通、经营有方、管理有术”等综合素养的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队伍提供保障,助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采矿工程;区域经济;新工科;经营管理;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融入课程思政的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PT-2021004)

[作者简介] 赵红超(1988—),男,陕西眉县人,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的研究;刘洪林(1984—),男,四川宜宾人,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9-0077-04 [收稿日期] 2022-02-2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改革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成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必由之路[1]。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客观上要求对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在行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工科建设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2]。在保证学生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业务素养的同时,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的有效改善,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不断提高工科专业人才的经营管理能力已经成为现阶段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关注热点[4]。

一、新工科背景下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新疆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区),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作为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简称“三基地一通道”),新疆优势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开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

在过去的70年里,新疆大学为地质矿产行业输送了大量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新疆优势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近年来,新疆大学采矿工程系先后开展了包括“依托科技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教育策略研究”“三进两联一交友的全程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和“融入課程思政的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在内的多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行业集成度的逐步提高,传统矿业类毕业生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进一步凸显。地处国内资源大省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新疆矿山企业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从单一的专业技能考量逐步扩展到全职业周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如何从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逐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不仅是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和矿山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相关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面向新工科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再认知

与国内其他矿业类高校有所区别,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在全面参考国内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2012年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结合自治区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和采矿工程系师资结构,提出了融合露天采矿、煤炭资源地下开采、非煤矿产资源地下开采和矿山安全为一体的“宽采矿”人才培养理念[5]。以“宽采矿”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引,分别从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四个层面确立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尽管“宽采矿”人才培养理念为毕业生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欠缺的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阶段人才培养的核心定位于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精通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忽视了学生今后走上领导岗位的这一基本事实。基于以上考虑,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熟悉矿山企业运行模式、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因此能够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三、基于目标导向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在全面贯彻落实“宽采矿”人才培养理念的同时,以培养“爱国爱疆、业务精通、经营有方、管理有术”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队伍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升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经营管理意识和能力为建设目标,依托地质与采矿工程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分发挥新疆大学采矿工程系的师资优势,开展涵盖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设计、专业课程教材、课堂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反馈机制和第二课堂建设为一体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人才培养理念更新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关乎教育本质的根本性问题是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决条件。作为自治区首批重点建设的紧缺专业和“双一流”建设专业,新疆大学采矿工程系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责任,承担着推动新疆经济发展(特别是优势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发)的重要使命。作为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基本前提是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深切认同,以及为新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拳拳之心。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紧密围绕培养“爱国爱疆、业务精通、经营有方、管理有术”的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目标,坚持做到以“胡杨精神”育人,引导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牢固树立“扎根祖国边疆、建设西部地区,为兴疆固边事业奉献青春力量”的坚定理想信念。

(二)课程体系重新构建

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最新培养方案(2022年版)将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限选课和任选课)、学科通修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开放选修课程(限选课、本专业任选课和跨专业任选课)和实习实践训练课程五个类别。如图1所示,围绕学生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目标,以通识教育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和学科通修课程(“运筹学”“系统工程”)作为基础,以开放选修课程(“矿业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和专业发展课程(“矿业工程综合实验”)为核心,构建出以实习实践训练课程为载体的课程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