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令第27号)制度法规
加工贸易管理制度

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加工贸易是指国内企业将进口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加工后出口的一种贸易形式。
加工贸易管理制度是指对加工贸易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管的制度体系。
下面将从加工贸易的定义、发展背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加工贸易的定义和发展背景加工贸易是指国内企业利用国外进口的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等进行加工、组装、包装等处理后,再出口到国外的贸易形式。
加工贸易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主要得益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深度分工。
加工贸易的发展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逐渐形成,加工贸易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利比亚互利共赢。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跨国公司的崛起,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和空间。
二、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许可证制度:加工贸易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取得加工贸易许可证后方可进行。
加工贸易许可证的核发主要考察企业的资质、实力和信誉等方面。
2.对外贸易合同备案制度:加工贸易企业需要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到相关部门,包括合同的内容、金额、合同方信息等。
备案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监管外贸合同的履约情况和防止欺诈行为。
3.加工贸易税收政策:加工贸易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关税减免、退税等方面。
税收政策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和促进出口。
4.质量检验和监管:加工贸易产品需要符合国家和进口国的质量和标准要求。
相关部门对加工贸易产品进行抽查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三、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尽管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信息不对称:加工贸易涉及到多个部门和环节,信息的对称性较差。
企业难以全面了解政策和监管要求,导致操作上出现问题。
2.管理制度复杂: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繁多且复杂,涉及到很多具体的规定和流程。
企业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来适应和遵守这些管理制度。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统一使用加工贸易业务(合同)批准证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统一使用加工贸易业务(合同)批准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对外经济贸易部(已更名)•【公布日期】1998.02.06•【文号】[1998]外经贸政发第21号•【施行日期】1998.02.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国内经贸与流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日期:1999年5月27日实施日期:1999年6月1日)废止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统一使用加工贸易业务(合同)批准证的通知(〔1998〕外经贸政发第21号1998年2月6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哈尔滨、长春、沈阳、南京、武汉、广州、西安、成都市外经贸委(厅、局),广东海关分署,各直属海关,各部委直属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筹):为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规范和统一加工贸易合同审批格式,经商海关总署,我部制定了《加工贸易业务(合同)批准证》(以下简称《批准证》)及其填写说明(详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并请转发各级负责审批加工贸易合同的外经贸主管部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1998年3月15日起,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加工贸易合同统一使用《批准证》。
原各外经贸主管部门使用的加工贸易合同批准文件或表格一律停止使用。
二、《批准证》由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统一印制或监制(标准格式附后,大小同A4复印纸)。
对有条件的外经贸主管部门,可统一使用电脑程序发证。
三、《批准证》编号由各批准单位自行编制,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带有年份;(二)批准单位及批准证类别;(三)批准证自然序号。
四、申请《批准证》一律由经营单位负责办理。
请各单位按照本通知要求,抓紧落实,及时与海关联系,并将《批准证》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报我部(发展司)。
附件:如文附件一加工贸易业务(合同)批准证申请表1.申请文号:2.批准证号:<font size=+1>┏━━━━━━━━━━━━━━━━━━━━━┯━━━━━━━━━━━━┓┃3.加工贸易项目名称:│4.加工贸易方式:┃┠─────────────────────┼────────────┨┃5.经营单位名称:│6.经营单位代码:┃┃│海关注册编码:┃┠─────────────────────┼────────────┨┃7.加工企业名称:│8.加工企业类别:┃┠──┬──────────────┬───┼────────────┨┃9.│10.进口合同号:│13.│14.合作外商:┃┃进├──────────────┤来├────────────┨┃料│11.出口合同号│料│15.合同号:┃┃加├──────────────┤加├────────────┨┃工│12.客供辅料合同号│工│16.加工费(美元):┃┠──┴──────────────┴───┼────────────┨┃17.进口料件总值(美元):│24.加工企业审查单位:┃┠─────────────────────┤(审查证明作为附件)┃┃18.进口料件品种、数量、价值详见《进口料│┃┃件申请备案清单》│┃┠─────────────────────┼────────────┨┃19.出口制成品总值(美元):│25.来料加工项目协议号┃┠─────────────────────┤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号┃┃20.出口成品品种、数量、价值详见《出口成│:┃┃品申请备案清单》│┃┠─────────────────────┼────────────┨┃21.申请批准合同有效期:│26.外经贸部批件文号:┃┃年月日│(外经贸部批件作为附件)┃┠─────────────────────┤┃┃22.加工地(加工企业地址):│┃┠─────────────────────┼────────────┨┃23.其他需批准或注明事项:│27.主管海关:┃┠─────────────────────┼────────────┨┃28.备注:│29.┃┃1.凭此批准证一个月内办理海关备案及有│┃┃关事项;│经办人:┃┃2.进口料件、出口成品数量以海关核定为│┃┃准;│┃┃3.本批准证一式3-4份,经营单位(含│审核:┃┃申领许可证用)、主管海关、税务机关(进料加│┃┃工用)、批准单位各执1份;│┃┃4.批准证内容变更,需在原审批单位办理│签发:┃┃批准手续;│┃┃5.批准证及《进口料件申请备案清单》、│┃┃《出口成品申请备案清单》经批准单位盖章有效│日期:┃┃。
加工贸易管理制度

加工贸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管理与监督,规范加工贸易活动,保护国家利益,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加工贸易活动的生产经营者、加工贸易经营者及相关机构和个人。
三、申请及审批程序1. 加工贸易经营者申请加工贸易项目前,应向所在地海关申请审批。
申请需提供以下材料:(1) 申请书(2) 营业执照(3) 生产企业许可证(4) 出口加工业务经营资格证明(5) 进口加工贸易备案登记证明(6) 相关合同及技术协议2. 海关根据申请材料进行审批。
审批合格后,签发《加工贸易业务审批通知书》。
3. 完成审批程序后,加工贸易经营者可向海关办理加工贸易书面申报手续。
四、生产加工管理1. 生产加工企业应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加工生产,并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和规格符合合同约定。
2. 生产加工企业应向海关提交加工产品的加工业务登记申报,海关对其进行备案登记并发放《加工业务备案登记证》。
3. 生产加工企业应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加工产品符合质量标准与要求。
五、进出口管理1. 进口加工贸易(1) 进口加工贸易商应按规定向海关办理进口手续,并提供加工产品所需原材料的清单、规格和数量等相关资料。
(2) 海关对进口原材料进行查验,并发放《进料货物放行通知单》。
(3) 进口原材料全部放行后,加工贸易商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加工生产。
2. 出口加工贸易(1) 出口加工贸易商应向海关提交出口申报材料,并办理出口手续。
(2) 出口加工贸易商应按照合同要求将加工产品交付给出口方,并在出口前进行报关手续办理。
六、监督管理1. 加工贸易经营者应按照海关规定及时向海关提交相关的加工贸易业务申报和备案报告。
2. 海关将对加工贸易经营者的年度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其继续进行加工贸易业务的审批或备案。
3. 对于违反加工贸易管理规定的行为,海关将对其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可能暂停或终止其加工贸易业务。
加工贸易货物管理规范

加工贸易货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公司加工贸易业务,促进公司加工贸易健康发展,提高加工贸易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依据《中国海关法》、《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加工贸易单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及结合公司实际状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事业部加工贸易货物手(帐)册备案、进出口报关、加工、监管、核销等各环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加工贸易”是指本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统称料件),经过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第四条加工贸易保税物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边角料、副产品、残次品、受灾保税货物。
第五条物流部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同信息部共同负责加工贸易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与维护。
第六条物流部负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运营状况制定和完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
第二章加工贸易合同的签订和备案第七条加工贸易合同(一)订单的管理及签订1.销售订单签订营销中心根据保税业务发展需要签订加工贸易销售订单,配合物流部收集整理加工贸易料件和成品信息。
相关纸制或电子数据,应当自办结海关手续之日起保存3年。
2. 采购订单的签订采购中心依据各事业部加工贸易销售订单情况,及时签订保税料件进口合同,相关纸制或电子数据,应当自办结海关手续之日起保存3年。
(二)客户管理建立详细的客户资料管理档案,并按贸易方式及料号进行分类管理,开展深加工结转的客户,还需要经公司物流部的审核和评估。
第八条电子手(账册)的备案(一)手(账)册备案的先期准备工作1.如是未备案新项目,物流部协助营销中心和采购中心签订、审核加工贸易订单。
营销中心、生产部门应当在业务开展前10个工作日,提供生产BOM清单、生产流程、单损耗说明、加工工艺说明等资料至物流部办理企业资质电子底账确认及备案。
2.已备案电子底账项目,营销中心、生产部门应当在业务开展前2个工作日,提供电子账册料号级备案所需信息至物流部。
加工贸易终版

其主要分析结论包括: 1、从1998年至2006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
地位有了明显改善,高附加值零部件出口份额从 1.8%上升到8.5%,中等附加值的资本品出口 份额从3%上升到14%,而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 出口份额则从1.9%降至1.1%; 2、中国主要参与中后期生产工序的产品内分工, 生产能力正在向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转移,但较 低附加值的半成品和最终消费品仍占据出口总额 的50%以上,进口中间品再加工出口的接包模式 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一条新道路,为中国发挥比较优势参加国际化
大生产创造了宝贵契机。
(二)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
1、政策环境更趋完善:提高加工质量、实现价值 链环节的攀升、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带动产业结构 升级。(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和限制类/禁止 类加工贸易目录) 2、监管措施日益先进:电子帐册联网监管:取消 纸制手册,以企业为单元,按周转量管理;企业 自律机制:指导企业修订管理制度和岗位规范。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内销的制成品,其补 税时的完税价格按制成品的成交价格审定;而区 外企业内销制成品时,则按料件的原进口成交价 格或与料件相同或类似的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为
基础审定
思考:
加工贸易税收制度安排的政策性与歧视性 体现在哪些方面?
比如:
加工贸易出口应税商品或不予退(免)税商品的征税制度 对进料加工、来料加工以及国产料件、保税进口料件区别 对待,没有一视同仁。这显然不利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 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的积极性, 从而不利于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国内增值率。
b、出口应税商品征收出口关税
如全部使用进口料件加工的产(成)品,不 征收出口关税;如部分使用进口料件加工的产 (成)品,则按海关核定的比例征收出口关税。 具体计算公式:
(行政管理)南京市外经贸局行政执法依据(初步认定)南京市外经贸局行

南京市外经贸局行政执法依据(初步认定)目录第一部分行政执法组织领导 (2)南京市外经贸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南京市外经贸局关于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意见 (4)第二部分行政执法主体及法定依据 (9)一、行政执法主体 (9)二、南京市外经贸局行政执法依据 (11)第三部分行政执法行为 (14)一、行政许可 (14)二、其他行政行为……………………………………………. ..16第一部分行政执法组织领导南京市外经贸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牟小玉南京市外经贸局局长副组长:翟善喜南京市外经贸局副局长王金宁南京市外经贸局纪委书记成员:向绍明南京市外经贸局办公室主任成鸣镝南京市外经贸局组织人事处处长吴哲南京市外经贸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陈宏云南京市外经贸局监察室主任彭光辉南京市外经贸局外贸处处长梅永红南京市外经贸局外经处处长刘晓思南京市外经贸局外资处处长邹伟科南京市外经贸局投资处处长李维民南京市外经贸局技服处处长李善文南京市外经贸局机电处处长王朔南南京市外经贸局综合处处长刘丽娅南京市外经贸局开发区处处长庄岩南京市外经贸局财务处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吴哲、陈宏云兼任办公室主任,罗书琴、敖瑜、周宝生、陈九凤为办公室成员,共同负责局机关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宣传发动、监督检查和调查研究工作。
南京市外经贸局关于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意见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和监督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以下简称《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37号,以下简称《意见》)的有关规定,促进局机关依法行政再上新台阶,根据近几年来我局推行执法责任制工作的实践和我市外经贸工作实际,现就我局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意义从1997年至今,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先后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务院也相继下发《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法[1999]23号)和《纲要》、《意见》等,就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作出了具体规定。
国税发[2000]155号《出口加工区税收管理暂行办法》
![国税发[2000]155号《出口加工区税收管理暂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835ad3240c844769eaeee2.png)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加工区税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155号全文有效成文日期:2000-10-26字体:【大】【中】【小】(通知略)出口加工区税收管理暂行办法为加强与完善加工贸易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的暂行办法〉的批复》(国函〔2000〕38号)的精神,经商海关总署同意,特制定本办法。
一、出口加工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
二、对出口加工区运往区外的货物,海关按照对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进口报关手续,并对报关的货物征收增值税、消费税;对出口加工区外企业(以下简称“区外企业”,下同)运入出口加工区的货物视同出口,由海关办理出口报关手续,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本办法所述“区外企业”是指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包括外贸(工贸)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和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生产企业。
三、区外企业销售给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以下简称“区内企业”,下同)并运入出口加工区供区内企业使用的国产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及建造基础设施、加工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生产、办公用房的基建物资(不包括水、电、气),区外企业可凭海关签发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和其他现行规定的出口退税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退(免)税。
对区外企业销售给区内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并运入出口加工区供其使用的生活消费用品、交通运输工具,海关不予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税务部门不予办理退(免)税。
对区外企业销售给区内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并运入出口加工区供其使用的进口机器、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和基建物资,海关不予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税务部门不予办理退(免)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规范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办理加工贸易货物手册设立、进出口报关、加工、监管、核销手续。
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加工企业、承揽者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接受海关监管。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统称料件),经过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第四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免于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加工贸易出口制成品属于国家对出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海关提交出口许可证件。
第五条加工贸易项下进口料件实行保税监管的,加工成品出口后,海关根据核定的实际加工复出口的数量予以核销。
加工贸易项下进口料件按照规定在进口时先行征收税款的,加工成品出口后,海关根据核定的实际加工复出口的数量退还已征收的税款。
加工贸易项下的出口产品属于应当征收出口关税的,海关按照有关规定征收出口关税。
第六条海关按照国家规定对加工贸易货物实行担保制度。
未经海关批准,加工贸易货物不得抵押。
第七条海关对加工贸易实行分类监管,具体管理办法由海关总署另行制定。
第八条海关可以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核查,企业应当予以配合。
海关核查不得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第九条加工贸易企业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海关有关规定,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账簿、报表以及其他有关单证,记录与本企业加工贸易货物有关的进口、存储、转让、转移、销售、加工、使用、损耗和出口等情况,凭合法、有效凭证记账并且进行核算。
加工贸易企业应当将加工贸易货物与非加工贸易货物分开管理。
加工贸易货物应当存放在经海关备案的场所,实行专料专放。
企业变更加工贸易货物存放场所的,应当事先通知海关,并办理备案变更手续。
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1

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全面提升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竞争力水平目录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我国出口加工发展现状(3-9)一我国出口加工区发展历程二现阶段我国出口加工区运作类型:第三章:我国优秀出口加工区先进发展的经验(10-17)一江苏昆山出口加工区发展经验二中国大陆中西出口加工区----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发展的经验第四章: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现状(18-20)第五章: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21-28)第六章:全面提升乌鲁木齐出口加工竞争力水平的对策(29-34)一进一步完善和出台鼓励发展出口加工区政策二审慎规划布局,立足地区优势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的示范效应三面向中亚市场,建立国际化大物流体系第一章:绪论出口加工区是为了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规范加工贸易管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面临经济全球化形势而设立的。
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建立的。
它是借力中亚,推动新疆外贸结构升级,发展加工贸易的向西出口加工基地。
由于它具备的各种优势,其发展潜力巨大,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现行发展水平还很低,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如何利用国家对出口加工区的各项优惠支持政策。
快速提升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的市场竞争力水平。
我公司在经过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市场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出口加工区可成为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有效吸引外贸,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等,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对我国的外部经济增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立出口加工区也是我国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改革,为了规范我国加工贸易合同规定中,两点监管中的真空状态,变“放养”为“圈养”式管理.加工贸易由游离状态变成海关的集中监管,另外伴随着“世界工厂”向中国转移,我国的加工贸易已成为对外贸易中的重头戏.在每年的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已占据了半壁山河。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发挥出口加工区的职能和作用,使我国的加工贸易得到长足高效发展,引起了我国各地方政府,专家学者和企业等高度重视,深入研究。
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1]外经贸管发第1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各特派员办事处,配额许可证事务局:为做好出口加工区试点工作,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行设立出口加工区试点的复函》和《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的暂行办法>的批复》(国办函[2000]37号和国函[2000]38号),经商海关总署同意,特制定《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所遇问题请报外经贸部(贸管司)。
特此通知附件: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二○○一年三月二十一日附件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出口加工区管理工作,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行设立出口加工区试点的复函》和《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的暂行办法>的批复》,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加工贸易,是指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从境外进口或从境内采购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装配后复出口制成品,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方式。
第三条出口加工区内企业,须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注册登记,依法成立,且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中,外商投资企业须按国家现行外商投资管理法规办理有关手续。
第四条出口加工区的招商工作,原则上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负责。
各地在招商过程中,应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导向并优先考虑将新增的和大型的下游加工贸易企业(如整机生产厂商,需大量从其它加工贸易企业结转原材料的)吸引入区。
第二章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业务管理第五条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业务,由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归口管理。
经上级政府批准成立的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负责区内加工贸易业务的具体审批工作。
管委会应及时掌握区内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并定期向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报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贯彻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贯彻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6.07•【文号】食药监食监一〔2017〕53号•【施行日期】2017.06.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总局关于贯彻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食药监食监一〔2017〕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令第16号)(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15年10月1日实施。
制度实施以来,各地积极转变观念,加强制度宣传,深入贯彻总局改革思路和措施,多措并举推动食品生产许可改革工作落实,有效保证了食品生产许可改革工作顺利过渡。
但由于此次制度修订变革事项较多,各地在实施过程中有政策把握不准、工作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为强化食品生产许可工作指导,统一工作规范,现就贯彻实施《办法》有关事项重申和明确如下:一、许可审批有关问题(一)关于产业政策的执行。
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人应当遵守国家产业政策,执行《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5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有关规定以及质检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质检监联〔2006〕632号)。
各省在产业政策执行方面存在争议的,报省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二)关于出口加工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及仅以出口为目的食品生产企业取证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2005年第27号令)有关规定,出口加工区内食品生产企业无需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出口加工区外的食品生产企业仅以出口为目的,无需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如果食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食品在国内销售,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海关总署公告2015年第59号——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保税维修业务有关监管问题的公告

海关总署公告2015年第59号——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保税维修业务有关监管问题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15.12.11•【文号】海关总署公告2015年第59号•【施行日期】2015.12.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加工贸易保税监管正文海关总署公告2015年第59号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保税维修业务有关监管问题的公告为规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下简称“区域”)内保税维修业务管理,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本公告适用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以及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等区域内开展以下保税维修业务:(一)以保税方式将存在部件损坏、功能失效、质量缺陷等问题的货物(以下统称“待维修货物”)从境外运入区域内进行检测、维修后复运出境;(二)待维修货物从境内(区域外)运入区域内进行检测、维修后复运回境内(区域外)。
以运输工具申报进境维修的外籍船舶、航空器的海关监管,不适用本公告。
二、区域内企业可开展以下保税维修业务:(一)法律、法规和规章允许的;(二)国务院批准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开展的;(三)区域内企业内销产品包括区域内企业自产或本集团内其他境内企业生产的在境内(区域外)销售的产品的返区维修。
除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特别准许外,不得开展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的维修业务。
三、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应当开设H账册,建立待维修货物、已维修货物(包括经检测维修不能修复的货物)、维修用料件的电子底账。
设立保税维修账册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建立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管理制度和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维修耗用等信息的全程跟踪。
(二)与海关之间实行计算机联网并能够按照海关监管要求进行数据交换。
(三)能够对待维修货物、已维修货物、维修用料件、维修过程中替换下的坏损零部件(以下简称“维修坏件”)、维修用料件在维修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以下简称“维修边角料”)进行专门管理。
进出口贸易方式主要是有哪些

进出口贸易方式主要是有哪些大家知道进出口贸易都是有哪些方式吗?进出口的贸易是怎么进行的?店铺把整理好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进出口贸易方式1.一般贸易2.补偿贸易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4.进料加工贸易5.寄售、代销贸易6.边境小额贸易7.加工贸易进口设备8.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9.租赁贸易10.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11.出料加工贸易12.易货贸易13.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14.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15.加工贸易16.境外贸易加工1. 一般贸易(代码"10")一般贸易是指我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货物。
货款援助的进出口货物,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供加工内销产品的料件,外商投资企业用国产材料加工成品出口或自行收购产品出口,宾馆饭店进口的餐饮食品,供应外籍船舶或飞机的国产燃料、物料及零配件,境外劳务合作项目中以对方实物产品抵偿我劳务人员工资所进口的货物(如钢材、木材、化肥、海产品),我境内企业在境外投资以实物投资部分带出的设备、物资等,均按一般贸易统计。
2. 补偿贸易(代码"13")补偿贸易是指由境外厂商提供或者利用境外出口信货进口生产技术或设备,由我方进行生产,以返销其产品方式分期偿还对方技术、设备价款或货款本息的交易形式。
如经批准,也可以使用该企业(包括企业联合体)生产的其他产品返销对方,进行间接补偿。
3.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代码"14")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是指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我方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对方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对方提供的作价设备价款,我方用工缴费偿还的交易形式。
4. 进料加工贸易(代码"15")进料加工贸易是指我方用外汇购买进口的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销出口的交易形式。
海关总署第227号令

海关总署第227号令发布时间:2015-04-3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227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已于2015年4月27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署长2015年4月27日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为依法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的创造活力,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主席令第8号)、《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8号)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7 号)要求,海关总署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等6部规章进行修改,具体内容如下: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海关总署令第105号公布)作如下修改删去第八条第(二)项、删去第十九条第一款中“注册资本”的表述。
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境内公路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企业及其车辆、驾驶员的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21号公布)作如下修改删去第五条第(一)项中“注册资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的表述。
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29号公布)作如下修改删去第六条第(二)项、第八条第(八)项、第十九条第三款第(三)项。
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30号公布)作如下修改删去第五条第(二)项、第七条第(七)项、第十一条第(二)项、第十二条第(八)项、第二十一条第三款第(二)项。
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33号公布)作如下修改删去第九条第(三)项、删去第二十条第一款中“注册资本”的表述。
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71号公布)作如下修改删去第六条第(二)项。
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

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法规类别】进出境货物监管【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5年第27号令【发布部门】商务部【发布日期】2005.11.22【实施日期】2006.01.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05年第27号)《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商务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引导加工贸易升级,进一步规范出口加工区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的暂行办法〉的决定》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出口加工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由海关实行封闭监管的特定区域。
第三条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是指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从境外或从境内采购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装配后将制成品复运出境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条出口加工区内企业,是指符合我国产业发展要求,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在出口加工区内依法成立,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须按国家关于外商投资管理的法律法规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章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业务管理第五条商务部是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的政策业务主管部门。
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负责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业务管理工作,出口加工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哈尔滨、长春、沈阳、南京、广州、成都、西安、武汉市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其加工贸易业务。
第六条出口加工区要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导向,着力吸引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加工贸易企业和带动配套能力强的大型下游企业入区。
出口加工区内禁止开展高耗能、高污染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要求的加工贸易业务。
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区要提高产业层次,不再新批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区;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加工区要结合本地区自身优势,有选择地发展当地特色出口加工业,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梯度转移的产业。
商务部文件——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2005年第27号令 2005年11月22日)

商务 部文件
出 口加 工 区加 工 贸 易 管 理 暂 行 办 法
商务部 2 0 0 5年第 2 7号令 2 0 05年 1 月 2 1 2曰
第 一 章
总 则
业 须按 国家关于外商投资管理的法律法规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 章 出 口加 工 区 加 工 贸易 业务 管 理
府部 门监管 , 专款专用。
十、 办保险费、 代 车辆 购 置 税 、 照 费征 税 问 题 牌
纳税人销售货物 的 同时代 办保 险 而向购 买方收取 的
保险费, 以及从事汽车销售的纳税人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 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 牌照费, 不作为价外费用征收征
增值税 。 十 一 、 于 计 算 机 软 件 产 品征 收 增 值 税 有 关 问 题 关
征 收增值税 。
九 、 税 人 代 行 政 部 门 收取 的 费 用是 否 征 收 增 值 税 问 纳
题
软件 产 品 。
( 纳税人销 售软 件产品 并随 同销 售一 并收取 的软 二)
件安装 费, 维护费、 培训 费等收入 , 按照增值税混合销售 应
纳税人代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收取的费用, 凡同时符合
印刷 企业接 受出版单位委托 , 自行购 买纸张 , 印刷有
统一刊号 (N 以及采用 国际标准 书号编序 的图书、 c) 报纸和
杂志 , 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 按
十三 、 员 费收 入 会
( 嵌 入式软件不属 于财政部 、 一) 国家税 务总局 ( ( 关于 鼓励软件产业和 集成 电路产 业发展 有 关税 收政 策 问题 的 通知) 财税 【0 02 号) 定的享受增值税优 惠政策 的 )( 2 0 】 5 规
加工贸易管理制度

加工贸易管理制度1. 简介加工贸易是指进口商将半成品或原材料送到境外供应商加工,然后再将加工后的产品重新进口回国或出口到其他国家。
为了规范和管理加工贸易活动,各国普遍制定了相关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的背景、目的以及一些常见的管理规定。
2. 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加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加工贸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国际分工与合作。
然而,加工贸易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利润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为了协调各国之间的加工贸易活动,保护国内产业利益,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3. 目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加工贸易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可追溯性。
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国家可以对加工贸易活动进行监管,防止非法经营、偷税漏税等行为的发生。
此外,加工贸易管理制度还可以规范加工贸易活动的流程,提供便利的服务,促进贸易畅通。
4. 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4.1 加工内容在加工贸易中,国家通常对加工内容进行限制。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加工贸易活动成为对国内产业的威胁。
各国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中通常规定了允许的加工范围和禁止的加工项目,同时还要求加工商必须按照规定的加工内容进行操作。
4.2 资质要求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对加工商的资质要求也非常重要。
国家需要确保加工商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以确保加工贸易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加工贸易管理制度通常会规定加工商必须持有相关的资质证书,并且要求加工商进行定期审核和监督。
4.3 进出口手续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在进出口手续上也有一系列的规定。
在加工贸易中,通常需要办理进口手续、出口手续、货物报关等手续。
为了简化手续、提高办理效率,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可以规定一些特殊的手续和程序。
4.4 税费管理税费管理是加工贸易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工贸易涉及到多个环节,涉及到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多种税费。
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和税收利益,通常会制定相关的税费政策,并要求加工商按照规定进行纳税。
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上海自贸区对比

国
综
入区视同出口,退税
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内采购材料进入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适用退税政策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境内区外货物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关问题的通知;
域外(以下简称境内区外)的外汇管理规定办理。
务贸易项下交易应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区内机构之间的交易,可以以人民币或外币计价结算;区内行政管理机构的各项规费应当以人民、合法的交易基础。
银行应当按规定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
区内与境内区外,以及区内机构之间的资金收付,区内机构、境内区外机构应当按规定填报境内收付款凭证。
1.一线进出境备案制
2.二线进出口报关
(9)(9)保税区。
开展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离岸外包
的通知;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外汇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令第27
号)制度法规
《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令第27号)》是中国商务部颁布的一项制度法规。
该办法于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旨在规范和管理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活动。
根据该办法,出口加工区是指为了促进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政府批准设立的专门用于加工贸易的区域。
出口加工区通过提供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企业在其中进行加工贸易活动。
该办法明确了出口加工区的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和权力。
商务部负责对出口加工区进行管理和监督,指导加工贸易活动的开展,并审批、登记、备案相关事项。
出口加工区管理机构则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物流服务等。
另外,该办法还规定了出口加工区内企业的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
企业需要符合一定的资质要求,具备一定的加工贸易实力和技术能力才能进入出口加工区。
一旦企业不再符合准入条件或者出现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管理机构有权取消其资格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此外,该办法还明确了出口加工区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包括加工贸易方式、货物进出口手续、税收政策等。
同时,为了保护加工贸易的公平竞争环境,办法还规定了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
综上所述,《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令第27号)》是中国商务部推出的一项制度法规,旨在规范和管理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活动,保护合法企业的权益,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