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章丘市实验小学李静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倍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模型,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1倍的数”就是以后分数学习中单位“1”,是一个计量的标准,即“标准数。当被测量的物品或实物存在多个“1倍的数”时,就出现了“几倍”的概念。但被测量的物品或事物不够“1倍的数”时,就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出现了分数单位。也就是说“倍”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倍”这一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关于“倍”的描述,所以学生在潜意识中有一些零散的、自己的关于“倍”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当的情境,充分唤醒学生的潜意识,在说一说、议一议、评一评中,凸现学生思维的真实状态,并在不断的挑战中修正、提升。在教学时要充分借助操作,加强学生对“倍”的感知,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倍”概念,完成旧经验的改造、提升,形成新经验,理解“倍”概念。使学生在反复的找、圈、说、用等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同化新知识、内化新理解,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实际的数量比较中使学生明确标准,感受“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圈、动嘴说、动脑想逐步强化并生成关于“倍”的概念——同样多的几份就是几倍;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行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倍”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课前游戏】:

抢凳子的游戏:选8名同学以2个小凳子为圆心围成一圈,大家拍手打着节拍,8名同学围着凳子等距离转圈,老师喊“停”时,8名同学抢凳子,抢先坐下的同学获胜。

【教学过程】:

环节一:调取经验,提出“倍”

师:在刚才的抢凳子游戏中,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没有凳子坐?(小朋友的数量比凳子多)师:你们是以谁为标准知道小朋友多的?(以2个凳子为标准)

师:确定了标准不仅可以比多少,它们之间还存在一种“倍数”关系。(板书:倍)

【评析】:首先通过“抢凳子”的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意识;其次,由于“凳

子少,人多”,这种数量上的差距调取学生对已有“比多少”的活动经验,同时,感受“标准”

在比较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在构建新的数学模型“倍”的时候,运用“标准”来确定

倍数,理解“倍”的意义积累经验。

环节二:深化经验,理解“倍”

1.调取经验,初次思考“倍”

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第一感觉,你认为小朋友是凳子的几倍呢?

A:自主思考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出自己认为的倍数,教师按照不同的观点将学生分成

不同的几个大组:认为是2倍的一组,认为是3倍的一组,认为是4倍的一组……

B:合作探究、交流互动

小组交流:你们选择的几倍在哪里?选派代表给大家圈一圈。

各组汇报:

组1:3倍

组2:4倍

组3:6倍

组4:2倍

组5:2倍

……

各组互评,排除组1、组3、组4三组的观点。

C:教师引领,达成共识

师:你们在思考倍数的时候,考虑过以谁为标准吗?(以2个凳子为标准)

师:好,我们就把2个凳子圈起来看做一份(圈起两个凳子),小朋友也是2个2个的圈(边说边圈),圈了这样的4份。我们就说:小朋友的数量是凳子的4.倍.(板书)。谁来说一

说我们是怎样确定的小朋友是凳子的4倍呢?(引领学生完整的阐述)

师:现在对比思考一下,你刚才的观点错在哪儿呢?想清楚的同学坐端正。

出错的小组分别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

同位互相说一说确定“小朋友的人数是凳子数量的4倍”的过程:以2个凳子为标准是

1份;小朋友2个2个的圈,圈了这样的4份;所以说小朋友的数量是凳子的4倍。

【评析】:经验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本环节充分调取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零散的、

潜意识的对于“倍”的感知,使学生把对“倍”这一数学模型的模糊认识全部暴露出来,通

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比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好像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儿或存在说不清楚的错误,当学生达到这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时,教师依托现有情景通过圈一圈,清晰、条理的呈现倍数的意义,使原来理解正确的得到了加强,原来理解错误的得到了修正。再通过自己纠错、小组纠错、同位互相说等措施,使学生对于倍数有了较为深刻的感知,至此,学生的已有经验得到了修正、补充和拓展,“倍”的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有了初步的建构。

2.变化情境,理解“倍”

投影出示:

师:现在,我拿来4个凳子,这时候小朋友的数量是凳子的几倍?(引导学生选定标准,再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确定倍数)

投影出示:

师:现在,我拿来8个凳子,小朋友的人数是凳子个数的几倍呢?(同上)

【评析】:本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凳子数量的变化,让学生反复观图,反复交流,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表象,扎扎实实的亲历了概念形成的全过程,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几倍”的理解,推动了“倍”概念模型的形成和巩固。

3.引导回顾,领悟“倍”

课件同时出示以上3种不同的倍数关系图:

4倍

2倍

1倍

师:在我们刚才解决的问题中,你发现谁变了?谁没有变?他们的变化之间有联系吗?

生:小朋友的数量不变。

生:凳子的数量在变——(标准在变)

师:怎么变的?——标准变大,他们形成的倍数关系变小。

师:请思考一下:如果标准越来越小,那么它们形成的倍数关系会怎样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