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庭坚简介
庐山博物馆藏黄庭坚像
黄庭坚(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
他还笃信佛教,亦慕道教,事亲颇孝,虽居官,却自为亲洗涤便器,亦为二十四孝之一他是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后以修实录不实,遭到贬谪。
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一、人物生平
1、幼年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
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李常非常奇怪。
以为他是千里之才。
)
2、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
曾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知县。
3、元祐初,召为校书郎、主持编写《神宗实录》,擢起居舍人。
4、绍圣初,被新党指为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移戎州。
5、徽宗即位后,任领太平州事,九日即被罢免,后并被放逐到宜州,(今广西省宜山县)崇宁三年三月,黄庭坚到宜州贬所,初租民房,后迁寺,都被官府刁难。
崇宁四年五月,被迫搬到城头破败戍楼里栖身,人不堪其忧,庭坚终日读书赋诗,举酒浩歌,处之泰然。
宜州人民敬其旷达高洁,许多人慕名前往
求诗求书,向他请教学问,他也尽量满足来访者的要求。
6、崇宁四年(1105年)九月三十日病逝于戍楼,终年六十一岁。
大观三年(1109年)春,由苏伯固、蒋伟护柩归葬修水县双井祖坟之西。
南宋绍兴初年,高宗中兴,追封直龙图阁士,加太师,谥号文节。
二、主要成就
(一)诗作
诗歌主张:“无一字无来处”
求新生变
创作特征:改串成句,夺胎换骨,点石成金;
用拗律,压险韵;
用奇字,刻意苦吟
朱弁在《曲洧旧闻》中记载道:“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唯黄鲁直诗时可以抗衡。
”在诗歌上主张借袭古人章句以创新意义,其手法多侧重在“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等形式,影响后世深远,为江西诗派之祖。
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山谷琴趣外篇》、《寄黄几复》、《登快阁》。
同他的前辈一样,黄庭坚对西昆体也是猛烈攻击的。
西昆诗人讲究声律、对偶、辞藻,为了在艺术上摆脱西昆诗人的影响,从欧阳修、梅尧臣开始就企图在立意、用事、琢句、谋篇等方面作些新的探索。
到北宋中叶以后,许多诗人愈来愈脱离现实;当时大量书籍的刊行,封建文化的高涨,又使他们不满足于寻常典故的运用,而务求争新出奇。
这样,他们虽努力在诗法上向杜甫、韩愈以来的诗人学习,却未能更好地继承杜甫、白居易以来诗家的现实主义精神。
他们摆脱了西昆体的形式主义,又走上了新的形式主义道路。
这就是从北宋后期逐渐形成的江西诗派。
这一派诗人并不都是江西人,只因黄庭坚在这派诗人里影响特别大,所以有此称呼。
为了同西昆诗人立异,他还有意造拗句,押险韵,作硬语,连向来诗人讲究声律谐协和词彩鲜明等有成效的艺术手法也抛弃了。
象下面这首诗是比较能表现他这一方面的特点的:
《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次韵道之》
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
赤壁风月笛,玉堂云雾窗;句法提一律,坚城受我降。
枯松倒涧壑,波涛所舂撞;万牛挽不前,公乃独力扛。
诸人方嗤点,渠非晁张双;袒怀相识察,床下拜老庞。
小儿未可知,客或许敦庞;诚堪婿阿巽,买红缠酒缸。
当然,作为一个开创诗流派的艺术大匠,黄庭坚的诗并不是每篇都这样生硬的。
当他受到真情实境的激发,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刻意好奇的习气时,依然能够写出一些清新流畅的诗篇,象下面的例子: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前人论宋诗,每以苏黄并称。
苏诗气象阔大,如长江大河,见起涛涌,自成奇观;黄诗气象森严,如危峰千尺,拔地而起,使人望而生畏,在艺术上各自创造了不同的境界。
然而黄庭坚的成就究竟不能同苏轼相比,因为他的诗虽能屏除陈言滥调,但仍形成一种以生新瘦硬为其特征的风格。
(二)书法
黄庭坚书法别树一格,擅行书、草书,尤善草书,其作品有《诸上座帖》、《李白忆旧游诗帖》等,被后人评为纵横奇倔,波澜老成,且收放自如,突破方正均匀的体例,因而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宋四家”虽然都以行书见长,但只有黄庭坚的草书雄视当世。
由于黄庭坚心胸豁大,不择笔墨,遇纸即书,直到纸尽为止,所以他的草书不为旧规矩所束缚。
正因如此,黄庭坚被视为继怀素、张旭之后,宋代最重要的草书大家,明代沈周更称他为“草圣”。
其作品《砥柱铭》在2010年保利春拍卖会上以总成交价4.368亿元人民币创造了新的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黄庭坚书伏波神祠诗(局部)纸本,纵33.6厘米,横820.6厘米,日本东京・永青文库藏
书法特点:
一、中宫敛结,长笔四展:黄庭坚的行书,每个字大都长横长竖、大撇大捺,但
每个字的中宫(“中宫”即中心)似乎都有一个圆心,其他笔画从圆心中
放射出来。
这种“破体”的“辐射式”的字形结构,突破了晋、唐以来流行的那种方方正正、四面停匀的外形,而以其点画的借让,既把握重心,又夸张某些笔画,使他的书法表现出浑融萧逸的雅韵和骨力道劲的气魄。
二、欹侧变化,不受羁束:黄庭坚的书法的第二个特点是字形的结构笔画欹侧,
不受羁束。
他写出的横画倾斜不平,竖画虬曲不正,每个字的各部分常以相乖或相应的歪斜之形作配合,一反前人横平竖直的平淡、呆板的结构,使他的字显得风神潇洒,瑰玮跌宕。
三、点不挑起,一代奇书:黄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写三点水偏旁时,最下一点多不
作挑起如《范滂传》中的“范”、“滂”、“汝”等字
四、撇改为点,蹙写上收:黄书大多以大撇大捺、长笔四展见功夫,这是黄书
的明显特点,但黄书也有时将一些字的笔画故意缩短和上收,其中最突出的如《王纯中墓志铭》、《诗送四十九侄帖》,《松风阁诗》等中的“修”
字和“参”字。
五、动静结合,和谐统一:黄庭坚对一些下面带有四点的字,写时都将笔画连
续,成一道波浪形,如《黄州寒食诗卷跋》中的“兼”字。
六、不泥古法,得笔外意:黄庭坚的草书如龙飞风舞,超轶绝尘,为世人所称
赞。
他虽师承张旭、怀素,但他不泥古法,力求创新
《跋东坡书寒食诗》行书纸本 34.3 × 64cm,凡9行,59字。
书于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至九月间
《庞居士寒山子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