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竹影》教案教学设计

《竹影》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竹影》教案教学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作者及背景,了解竹子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竹子的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竹子美景,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竹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的特点。

(2)播放竹子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竹子的生长环境。

(3)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描绘的竹子美景。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描绘的竹子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小组汇报: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竹子美景。

4. 创意写作(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我心中的竹子”。

(2)学生运用想象力,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

(3)学生互相交流、欣赏佳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搜集有关竹子的资料,了解竹子的生长环境、特点及应用。

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作文的创意表达。

七年级语文下:竹影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七年级语文下:竹影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七年级语文下:竹影教学设计(优秀7篇)《竹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教学难点:体会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

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一感知一品读一欣赏一迁移”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

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导语:同学们喜欢猜谜吗?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

就是从来不开口。

(影子〉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我现在也教我女儿唱这样的儿歌,每当这时,我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一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二)作者介绍: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饱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中的发现,进行艺术美的创作的故事。

师:丰子饱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分不开的。

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近丰子恺,走进《竹影》。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学生回答有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

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的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

《竹影》教案教学设计

《竹影》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竹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竹影》。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竹影”、“清影”、“摇曳”等。

(3)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和描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对比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美学价值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背诵:(1)全班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选取重点句子进行反复朗读和模仿,加强语音和语调的准确性。

(3)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展示。

2.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1)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

(2)学生自主查阅词典,理解生词的含义和用法。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疑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竹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引出课文《竹影》,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朗读和背诵:(1)全班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选取重点句子进行反复朗读和模仿,加强语音和语调的准确性。

(3)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展示。

3.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1)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

(2)学生自主查阅词典,理解生词的含义和用法。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疑问。

四、课堂练习1. 填空练习:2. 翻译练习: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竹影》,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掌握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拓展:(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和文学作品,进行交流和讨论。

竹影(教案及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竹影(教案及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竹影(教案及说课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竹影”的概念,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和影子形成的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竹子的生长特点2. 影子形成的原理教学难点:1. 竹子生长速度的理解2. 影子形成原因的探究教学准备:1. 教具:竹子植株、图片、视频、实验器材(如手电筒、纸板等)2. 学具:笔记本、彩笔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一、导入新课1. 出示谜语,激发兴趣谜语:身直节节高,叶绿不见花,秋季结硕果,味美营养高。

(打一植物)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竹影二、初步感知1.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的特点2.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竹子的生长特点第二节:探索竹子的生长特点一、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二、课堂探究1. 教师演示竹子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2. 学生实验观察竹子的生长,记录观察结果3.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评并总结第三节:探索影子形成的原理一、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影子形成的原理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二、课堂探究1. 教师演示影子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2. 学生实验观察影子形成,记录观察结果3.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评并总结第四节:综合实践活动一、小组合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竹子植株进行观察2. 学生观察竹子的生长过程,记录观察结果3.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竹子的生长特点二、展示交流1. 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2. 学生分享对竹子的认识,讨论竹子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五节:总结拓展一、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竹子的生长特点和影子形成的原理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二、拓展延伸1. 学生思考:如何应用竹子的生长特点和影子形成的原理解决问题2. 学生分享思考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探究、综合实践活动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和影子形成的原理。

竹影优秀教案

竹影优秀教案

竹影优秀教案《竹影》教案三则篇一学习目标: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3、学生查找丰子恺的漫画或散文。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用儿歌《影子》导入,学生齐读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1、小组内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a、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及其注音。

b、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讨论、明确中心。

问题:本文中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探究交流:a、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b、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述理由。

质疑问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延伸拓展:小结导入: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它与上学期所学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下面请大家不妨回忆一下《童趣》。

1、复习旧课,请同学背《童趣》,其他作评价、修正、补充。

2、延伸拓展。

a、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语言简洁,尽量表现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过2分钟。

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b、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c、教师小结。

巩固拓展:1、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

《竹影》教案教学设计范例

《竹影》教案教学设计范例

《竹影》教案教学设计范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竹影》。

(2)理解《竹影》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学会欣赏中国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竹影》的意境。

(2)学会通过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等手法,解读诗歌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人文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竹影》。

(2)理解《竹影》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学会欣赏中国古典诗歌。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的分析。

(2)诗歌韵律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郑燮及其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竹影》,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中的生僻词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

(2)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5. 情感体验:(1)学生畅谈对诗歌的感受,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竹影》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强调诗歌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竹影》。

2. 写一篇关于《竹影》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分析其意境和艺术特色。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发言质量。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朗读、背诵和读后感写作。

3. 诗歌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对《竹影》诗歌意象和艺术特色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鼓励他们运用所学到的诗歌欣赏和分析技巧。

教案:《竹影》

教案:《竹影》

优秀教案:《竹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竹影》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竹影》。

(2)学会通过分析作品结构、品味语言、理解人物形象等方法,全面把握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竹影》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

(2)分析《竹影》中的艺术特色,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情节等。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

(2)如何让学生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竹影”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竹影》,理解故事情节。

(2)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色。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如“竹影”的象征意义。

(2)分析作品主题思想,理解作者观点。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作品情感的理解。

(2)分享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是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六、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竹影》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竹影》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竹影》语文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竹影》,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作者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基本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竹影》简介介绍徐悲鸿及其作品《竹影》,了解徐悲鸿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

2.2 课文内容解析分析《竹影》的画面构图、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竹影》的艺术特点和徐悲鸿的绘画技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竹影》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竹影》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方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关注《竹影》这幅作品。

5.2 作品欣赏展示《竹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作品的特点和感受。

5.3 内容分析详细讲解《竹影》的画面构图、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技巧。

5.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竹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5 总结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章:课后作业6.1 作业内容要求学生结合《竹影》的艺术特点,创作一幅以竹子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可以是的国画、素描或水彩等形式。

6.2 作业目的通过实践操作,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评价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7.2 反思与改进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丰子恺《竹影》教案及教学设计

丰子恺《竹影》教案及教学设计

丰子恺《竹影》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竹影》,使学生了解丰子恺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对我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竹影》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竹影》,感受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竹影》的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分析丰子恺的绘画艺术特色,了解其在《竹影》中的体现。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竹影》中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

2. 分析丰子恺在《竹影》中的绘画技巧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竹影》原文、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竹影》,了解丰子恺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丰子恺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竹影》,感受作品的韵律美。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竹影》,理解作品内容,思考问题。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竹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5. 分析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丰子恺的绘画艺术特色,了解其在《竹影》中的体现。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价值。

7. 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对《竹影》的感悟,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邀请学生找出其他作家笔下的竹子描写,与《竹影》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

2. 艺术实践:邀请学生尝试自己画一幅竹子作品,或者创作一首关于竹子的诗歌,课堂上进行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竹影教案最新7篇

竹影教案最新7篇

竹影教案最新7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篇一学习目标:本文涉及到一些美术方面的知识,但文章的主旨并不局限于美术,而是富有童趣,并由竹影引发到其他如对孩子的引导、教育等。

因此,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会作者对绘画和生活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竹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梅、兰、竹、菊”古称“四君子”,在诗歌、文章、图画中到处可见它的身影。

那么,在几个小伙伴的眼里,竹影又有些什么样的特殊趣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二、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浙江人,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特别是他的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散文除评论外,大多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文字朴实无华,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整体感知:下面我们就来阅读这篇文章,读的时候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和小伙伴夏夜乘凉时看竹影,描画竹影以及与爸爸谈论竹影的事情。

四、再读课文,交流感受: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古文《童趣》,描写了小孩子眼中的奇特的世界。

本文也是写孩子眼中的世界。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速度可以稍快些,看看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富有童趣的事情?--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研究天空中光线、颜色的变化;讨论人影头上有烟气的原因;用画笔描地上的人影和竹影……在这其中,你觉得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写?为什么?我个人觉得,第三小节的两处描写最有趣:--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

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这两处都很有趣,特别是华明描自己的影子,把自己描成一只青蛙竟然还笑。

而大人这时候往往就会赶紧趁无人注意,把这影子涂掉,因为会觉得这是一种丑化。

《竹影》教案三则精选10篇

《竹影》教案三则精选10篇

《竹影》教案三则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竹影》教案三则精选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竹影》教案篇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和西洋画,说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丰子恺作品欣赏3、丰子恺简介二、课文学习1、生字词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①课文可以分为几层②深入探究A、“西洋画像……符号”怎样理解?B、课文充满了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为什么?C、当爸爸走出来的时候,华明为什么会难为情?D、爸爸是怎样解围的?华明又怎样?E、爸爸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F、竹子难画在哪里?G、为什么说“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H、怎样才叫佳作?I、画竹除了用墨,还会用什么颜色?三、小结四、拓展五、作业七年级语文《竹影》教案设计篇二【教材说明】《竹影》是我国著名文艺大师丰子恺的散文作品。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本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要力求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至于后半部分有关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内容,引导学生稍微了解即可,不必做过多讲解。

所以本课的重心是落在童真童趣上,勾起学生的童年生活,与此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设计理念】1、“语文课要给学生一点什么?”我认为应是让学生心灵的自由放飞,在向生活的拓展中,得到人文的熏陶,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激趣——感知——品读——欣赏——迁移”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不仅有语言的文学美,而且有画面的艺术美,觉得语文课既是知识的获得,又是一种美的享受。

《竹影》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竹影》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竹影》教学设计(通用15篇)《竹影》篇1【教学目标】1、感受游戏中的童心童趣,唤起共鸣;2、初步领悟儿童的游戏中蕴含艺术和美的道理;3、由意会(理解文本、超越文本)达到会意(心灵交汇),发掘生活中游戏中所蕴含的艺术和美。

【教学难点】1、感受童心童趣,与自身经验相契合,形成个性体验、个性感悟。

2、领悟、挖掘游戏中的艺术和美,在基础理解层面上有发展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理解光之美和光之用1、展示画有竹和影并含有光的图片,欣赏后,根据图片提问,让学生说出课题──竹影2、根据课题设问:影从何来?──光也。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写光的呢?以此引导学生阅读课文1、2小节。

重点领会:⑴ 这两段写出了光的──?(写出了光的特点,变化过程)⑵ 这两段写出了孩子对光的──感情。

(喜爱,挽留)3、除了1、2两节,还有哪里同样表明孩子们喜欢月光的呢?引导学生读第3节中描写月光的语句,并让学生把赞美一词具体化。

可问问学生他们是如何赞美的,试着赞美一番。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设计说明:光,对孩子们来说,是留恋的、喜爱的。

晚霞下沉时的守定西天和不可挽救,月光升起时的赞美一番,就表现了孩子们当时的心情。

没有光,就没有影,没了影就无以描,这不仅影响孩子们游戏,文章也就不真实。

所以先引导学生阅读光的描写,不仅为下文教学作铺垫,也有利于学生明白平时写作要求真的道理。

二、寻趣说趣──体验童趣和童真清风明月的夜晚是多么的美好,竹叶萧萧的声音又是多么动听,孩子们在这清风明月的夜晚,竹叶萧萧的声音中,玩了什么?怎么玩?他们玩的有趣吗?(幻灯显示)后让学生一一找出并体验。

1、重点体验:⑴ 猜烟气。

放手让学生猜,不求科学准确,只求从大胆的猜想中,体验孩子们的那股猜劲,从体验中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创新意识。

⑵ 描竹影。

通过比较阅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体验孩子们自我欣赏的情趣。

2、设计说明:趣事和趣味,学生们都有过。

《竹影》教案(优秀7篇)

《竹影》教案(优秀7篇)

《竹影》教案(优秀7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童稚的活动中。

2、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艺术。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准备:1、同学们提前要预习课文2、准备相关的课件:丰子凯图片与简介;几幅名家的竹画;几幅中国画和几幅外国画;有关竹的诗句……导入新课:师: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我们不妨用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两篇文章来检验一下:请同学们用:“我发现了……的美,因为他(她、它)美在……”说话。

同学A:我发现了平桥村很美,因为它美在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美在热情淳朴的民风民情,美在友好好客的村民和小伙伴……同学B:我发现了黄土高原上演的腰鼓很美,因为它美在场面的壮阔与豪迈,美在后生们的活跃与强盛,美在舞姿火烈与迅疾,美在声音的沉重与磁撞……师:几丛青竹,在皎洁的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它美不美呢?这节课我们将从《竹影》中找到答案。

合作达标:一、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师:速读课文,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师指导: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做了什么事?生答: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爸爸给我艺术的启蒙。

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二、品味朗读:体验美,发现美师:再读课文用“我发现了……美,因为他(她、它)美在……”说出你的发现。

师提示:人物(爸爸、小伙伴);事件:小伙伴们画竹、爸爸评画;事物:小伙伴们画的竹、名人画的竹;中国画、外国画;描写等师举例:我发现了小伙伴们画的竹很美,因为它美在自然,美在随意,美在小伙伴们的童真童趣。

师引导: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

这些游戏对你现在的成长有帮助吗?学生C:我童年时与小朋友玩积木,让我认识了多种图形,现在对我学习几何很有帮助。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竹影》教案《竹影》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2、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主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三、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儿歌《影子》,请学生齐读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展示后,教师语:儿歌中的我和影子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也许我们都曾是爱玩影子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

(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1小组内交流搜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

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a.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及其注音。

b.要求学生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教师可作提示: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2讨论、明确中心问题:本文中除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四)研读赏析1、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述理由。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五)拓展延伸1、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用语简洁,尽量表现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过2分钟。

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课文《竹影》教案

课文《竹影》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课文《竹影》优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审美能力。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会珍惜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意境美。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培养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课文《竹影》的相关资料,如图片、音乐等。

(2)安排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竹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竹子的美。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深入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3)欣赏与实践:学生展示自己对竹子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写作练习。

(4)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竹影》教案(通用15篇)《竹影》教案1教学目标:积累词语,掌握“幽暗、惬意、包罗、参差不齐”等词语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培养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

领略国画的内在美,提高艺术修养,初步形成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复述课文,理清思路。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研读有关国画常识的语句,体会画竹的内涵。

课时:1学习过程:[预习导学]:查阅资料,完成下列填空。

《竹影》的作者是,他是我国xxxx和,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原名,共有文学、美术、音乐等著作一百多种。

长于漫画与散文,漫画有《》,散文作品有《》、《》、《》、《》等。

初读课文,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惬意()蘸()水门汀()口头禅()徘徊()撇()参差不齐()幽暗()丰硕()朱砂()借助工具书,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三个词语造句。

释义:惬意:幽暗:疏密:包罗:参差不齐:口头禅:造句:1、搜集鉴赏绘画作品,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2、再读课文,将预习中的问题记录下来。

遇到的疑难问题:初读课文的感受:[课堂学习]:导入: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

我这儿有一首诗:“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现在啊/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是啊,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

今天我们学习丰子恺的《竹影》,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一、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师生共同纠错,解决预习中出现的问题。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看谁说得棒)1、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在文中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小伙伴们充满童趣天真烂漫的句子。

《竹影》教案教学设计

《竹影》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竹影》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竹子艺术。

引发学生对《竹影》这篇课文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展示竹子的图片和视频,介绍竹子的特点和文化意义。

简要介绍《竹影》这篇课文的内容和背景。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生动形象地展示竹子的特点和文化意义。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竹子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文学鉴赏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竹影》中的文字表达和修辞手法。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2 教学内容分析《竹影》中的文字表达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词佳句,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2.3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和讲解,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语言美。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美词佳句的欣赏和感悟。

第三章:文化探索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化探索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2 教学内容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的象征意义,如坚韧、清高、谦逊等。

引导学生思考竹子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3.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让学生深入了解竹子的文化意义。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探讨竹子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将课文中的文化元素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4.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如编写与竹子相关的诗歌、故事等。

学生进行绘画或手工艺创作,表达自己对竹子的理解和感悟。

4.3 教学方法提供创意写作和绘画手工艺的指导和示例。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五章:综合总结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竹影》的教案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文化元素和自己的学习体会。

5.3 教学方法提供综合总结报告的指导和示例。

《竹影》教案(15篇)

《竹影》教案(15篇)

《竹影》教案(1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竹影》教案(15篇)》,快快拿去用吧!《竹影》教案1【设计原由】《竹影》原收录于《丰子恺文集·少年艺术》一章中。

很显然这是给少年人讲艺术的,艺术是原文的主题。

但本文先写了小孩子的活动,由活动引到艺术问题,这种对现实的真实描摹使我们读者发现了孩子的游戏与艺术的关系,正如席勒所说的:艺术起源于游戏。

个人认为孩子的童心与艺术两个方面倾向于任何一方面都不足以表现原文的精神。

于是根据丰子恺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根据丰子恺散文与漫画的特点,由本文入手,探讨丰子恺作品中所蕴含的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美学家朱光潜对丰子恺的评价。

二、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全文,回答本文有哪些美的地方?(明确:环境描写、孩子的行为体现的特点、父亲的言行、中国画的特点等等,只要围绕课文谈美,言之成理,就予肯定。

)2、独立思考三分钟。

3、四人小组内交流,每人谈一点美的地方。

小组内提供出最好的一点建议,派代表发言。

4、全班交流,教师即时评价。

三、课外拓展感知丰子恺艺术对美的追求。

问题:仔细观赏幻灯片上丰子恺的漫画,说说你认为美在哪里?观赏两分钟,全班交流。

四、总结1、根据对课文的阅读和漫画的赏析,请总结:你认为什么是美的?明确:可以归纳为生活、艺术、自然三方面。

2、教师总结语:⑴这节课所接触的知识;⑵同学们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以及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⑶美是需要靠发现的。

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宗白华《美学的散步》《竹影》教案2内容预览:《竹影》教案教学目标: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领会课文描写所表现的童趣。

《竹影》教案(6篇)

《竹影》教案(6篇)

《竹影》教案(6篇)[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悟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大胆,对布满童稚的嬉戏有切身的体验和深厚的兴趣,但他们往往无视了嬉戏中蕴涵的艺术和美。

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自主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观看生活的力量。

故确立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中西方艺术博大精深,学生了解一些它们的差异,可提高自身的审美观、价值观,从而提升人文素养。

故确立了其次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悟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难点: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教学预备]1.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

2.师生共同制作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1.“语文课要给学生一点什么?”我认为应是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放飞,在向生活的拓展中,让学生得到人文的熏陶,注意学生的终身进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采纳“激趣——感知——品读——观赏——迁移”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不仅有语言的文学美,而且有画面的艺术美,觉得上语文课既是学问的获得过程,又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2.转变以往语文课学问的构建方式,由单纯的教师传授转变为师生双方参加的互动,营造师生间和谐、公平、民主的语文课堂。

学生自主地读、说、悟,教师恰当地引导、调控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合作沟通学习中,师生共同体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的艺术和美。

[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

)师:同学们喜爱猜谜吗?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影子。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经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经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好玩的嬉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妙体验。

丰子恺《竹影》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

丰子恺《竹影》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

丰子恺《竹影》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丰子恺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分析《竹影》的艺术特色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对国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思维1.2 教学内容丰子恺的生平介绍《竹影》的绘画技巧和风格特点《竹影》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国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第二章:教学准备2.1 教师准备对丰子恺的生平和艺术进行深入研究熟悉《竹影》的绘画技巧和风格特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图片2.2 学生准备了解丰子恺的生平和艺术成就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竹子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竹子提问学生对竹子的认识和感受引出丰子恺和他的作品《竹影》3.2 教学展开介绍丰子恺的生平和对国画艺术的贡献分析《竹影》的绘画技巧和风格特点讲解《竹影》的艺术价值和影响演示国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3.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国画创作,以竹子为主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个性,进行自由创作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评价学生自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学生互评:互相评价和交流,提出建议和意见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4.2 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丰子恺的画展或相关展览邀请国画艺术家进行讲座和示范组织学生进行国画比赛或展览5.2 学习资源推荐学生阅读丰子恺的画册和著作引导学生浏览相关的网站和博客推荐学生参加国画培训班或社团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竹子的形态特征,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通过学习《竹影》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6.2 教学活动内容观察竹子的形态特征,分析竹子的线条和结构。

学习《竹影》的绘画技巧,包括线条、墨色、构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3、品味语言,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
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过程与方法:自主读、说、悟,合作探究学习体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的艺术和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体验蕴含在自己生活中
的艺术和美。

教学重点:领会课文里描写所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并在童趣中领会艺术和美。

教法:多媒体课件
学法:合作探究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猜谜语导入:“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大家能猜出来吗?影子。

今天我们来学习跟影子有关的一篇文章《竹影》。

二、初读课文,感知童趣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采用圈点勾画法,完成下表:
明确具体活动:看天——看月——看人影——描竹影——听父亲讲艺术
2、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学生概括明确:几个少年无忧无虑充满童趣的饭后游戏,最终获得艺术美的发现。

方法归纳:(叙事散文)某人某时某地干某事(结果如何)
三、精读课文,品读童趣。

文中有不少体现孩子们童真童趣的地方,请你找出来。

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勾画,并谈谈为什么能体现童真童趣?
学生阅读,圈点评注,可以进行小组间的合作,教师巡视。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注意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本文的天真烂漫的童趣,童真。

同时注意指导学生朗读。

预设:1、我把眼睛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一跳一跳”和这句话中的“迅速”相对应,而且使整句话具有动感。

教师在分析时可采用换词法,如把“一跳一跳”改为“慢慢”。

2、“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他不待我们回答,一
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


这句话可以从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华明的调皮、活泼及我们三个关系的融洽:如标点符号(“!”和“?”)、如修饰语的运用上(不待、一屁股、剧烈)、如拟声词“唉”的探究上。

3、我看了好久,果然看见头上有一缕一缕的细烟,好像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

“好像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用比喻的方式使整个场景具有画面感,
4、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

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摸”字说明华明总是随身带着这半寸长的铅笔的,也强调了他的好奇心;“真像一只立起的青蛙”中“青蛙”写出了华明“蹦蹦跳跳、活泼”的特点,也可跟第二段中“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

”这句话联系起来。

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归纳,在游戏中能得到艺术熏陶,在生活中要有童心有童趣。

四、探究艺术:
一次童稚的游戏,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走进了艺术的殿堂,丰子恺的父亲是怎样说明画画的?
出示问题:1、画马难还是画竹难?为什么?作者认为画竹难,为什
么?
2、中国画和西洋画有什么区别?
3、中国画好还是西洋画好?为什么?
小组内合作探究完成。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

五、回味生活之趣
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画,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

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他可能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是否也曾经进行过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点评。

堆雪人、堆积木、玩泥巴——建筑雕塑艺术
过家家、老鹰抓小鸡——戏剧表演艺术
涂鸦、在身上画手表、在手指头上画人脸——绘画类
女孩子跳橡皮筋、跳房子、丢手绢——舞蹈类
起外号、编故事、猜谜语、瞎掰歌词——文学类
剪纸、做纸船纸飞机——手工艺
六、课堂小结:
师:丰子恺曾经说过: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孩子的心态和生活是最好的艺术题材,希望我们大家也可以保持童心童趣,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可以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智慧的起源,艺术的起源。

七、作业:
1、搜集有关影的诗句。

2、请你回想儿时富有童趣的事,画一幅简笔画,取一个题目,并附以100字左右的生动描述
板书:竹影
看天
看月强烈的好奇心
看人影细致的观察力
描人影游戏丰富的想象力童心艺术
童趣美
看竹影极强的模仿力
描竹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