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说课与评课

合集下载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说课稿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说课稿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第三节。

教材在前面已经介绍了共价键的相关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分子间作用力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对物质的物理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分子间作用力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微观角度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为后续学习晶体结构等知识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 2 中已经对化学键有了初步的认识,在选修 3 前面的章节中又系统学习了共价键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对于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类型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学生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形象的比喻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类型,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

(2)理解范德华力和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

(3)能够运用分子间作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分子间作用力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微观世界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范德华力和氢键的概念和特点。

(2)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2、教学难点(1)氢键的形成条件和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运用分子间作用力的知识解释物质的性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物理7.3《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2篇)

人教版高中物理7.3《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2篇)

7.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知道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定性规律,知道分子间距离是时分子力为零,知道的数量级。

3、了解在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不同物质状态下,分子运动的特点。

4、通过一些基本物理事实和实验推理得出分子之间有引力,同时有斥力。

这种以事实和实验为依据求出新的结论的思维过程,就是逻辑推理。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的分析1. 重点内容有两个,一是通过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和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的一些演示实验和事实,推理论证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二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而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能正确理解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关系的曲线的物理意义。

2. 难点是形象化理解分子间作用力跟分子间距离关系的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分子动理论是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我们通过单分子油膜实验、离子显微镜观察钨原子的分布等实验,知道物质是由很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大小在m 数量级。

我们又通过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等实验知道了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结论的实验依据是什么?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什么特点?这是今天要学习的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扩散、布朗运动、石墨原子、酒精和水相混合1+1≠2二 为什么分子不能紧贴在一起?分子间有斥力三 为什么有空隙还能形成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有引力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如何变化?1、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2、 半径r 增加,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斥力减小的快3、 半径r 减小,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加,斥力增加的快五对比弹簧振子的振动(类似)六.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跟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r 0=10 -10m r <r 0 引力<斥力 表现斥力r =r 0 引力=斥力 合力=0r >r 0 引力>斥力 表现引力 r =10 r 0 r =10 r 0 引力=斥力=0 合力=0(1)经过研究发现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分子间的作用力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分子间的作用力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的数量级。

2、知道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距r时,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为斥力,这个斥力随r的减3、知道分子间距r<r少而迅速增大。

时,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为引力,这个引力随r的增4、知道分子间距r>r大而减小。

5、知道r增大到什么数量级时,分子引力已很微弱,可忽略不计。

6、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现象。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宏观物体来模拟和理解微观规律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变化关系。

2、做好实验,增强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1、分子间的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规律。

2、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难点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问题解决法、阅读探究法,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CAI课件、玻璃管、水、酒精。

教学过程[投影学习目标和学法指导](一)学习目标1、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有一清晰认识并能应用解释一些现象。

2、通过图象对规律的描述认识,进一步明确图象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学法指导学习不光是学到知识,尤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解决问题,这就是这节课要求大家去应用的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完成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 同学采用接力补充的形式复习前两节的主要规律。

[投影提钢]组成的↓↓N=6.02×1023 mol-1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同温度有关[引入] 既然分子在不停的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那就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分子是否紧密排列、无空隙?请大家思考[学生探究回答]由扩散现象的彼此进入对方,以及不停的布朗运动的间接反应,说明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问:分子间有空隙,在运动,而运动与力又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分子间有作用力吗?有的话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投影课题第三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高中物理_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认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②知道表现出来的分子力为引力与斥力的合理;③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之间的关系;④能够解释一些相关的简单的物理现象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入手逐层深入,逐步引导,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②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研究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勇于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①重点:分子间的引力、分子间的斥力、分子力的概念,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能够由此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

②难点:对分子间的作用力跟分子间距离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讲述法、分析推理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提问】(1)什么叫扩散现象?什么叫布朗运动?(2)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并总结: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不但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

【思考】物体都是由一个个分子组成的,而且分子之间还有空隙,可是要把固体的一部分跟另一部分分开确实很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演示】在长约1m一段开口的玻璃管里装上一半水,再沿管壁慢慢地把染色的酒精注满,这时可清楚地看到水和酒精的分界面,把管口封闭,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喝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现象】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说明的问题】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否则它就不能做无规则运动了。

【推理】一方面分子间有空隙,另一方面固体和液内大量分子能聚集在一起而具有一定体积和形状,这两个方面的事实使我们不难推出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力。

高二物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

高二物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知道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距离的数量级.3.知道分子间距离r<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这个斥力随r 的减小而迅速增大.4.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引力,这个引力随r的增大而减小.5.知道r增大到什么数量级时,分子引力已很微弱,可忽略不计.6.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现象.二、重点难点重点: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的特点.难点:对分子间的作用力跟分子间距离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三、教与学教学过程:组成物体的分子间虽有空隙,但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拉伸物体需要力,种种事实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一)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演示】(1)压紧两表面洁净的铅块,使它们合在一起,下面的铅块不下落.(2)压缩一固体(如一铅块)很不容易,物体内要产生反抗的弹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如:压紧的铅块结合在一起,它们不易被拉开)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如: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注意】压缩气体也需要力,不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压缩气体时需要的力是用来反抗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壁(活塞)时对容器壁(活塞)产生的压力.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力).(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只与分子间距离(相对位置)有关,与分子的运动状态无关.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且斥力总比引力随r的增大衰减得快.(三)分子力与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可用课件展示)如下图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横轴上方的虚线表示分子间斥力随r的变化图线,横轴下方的虚线表示分子间引力随r的变化图线,实线为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F(分子力)随r的变化图线.1.当r=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平衡,,分子处于平衡位置,其中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2.当r<时,,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为斥力.3.当r>时,,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为引力.4.当r>1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认为分子力F为零(如气体分子间可认为作用力为零).(四)引起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原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由原子内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例1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和斥力两部分组成,则() A.和是同时存在的B.总是大于,其合力总是表现为引力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小,越大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大,越小例2 当两个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力为零,下列关于分子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的距离为时,分子力为零,也就是说分子间既无引力又无斥力B.分子间距离小于时,分子力增大,分子间表现出是斥力C.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距离变大时,斥力变大D.在分子力作用范围内,不管r>,还是r<,斥力总比引力变化快例3 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由无穷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再靠近为止,在这整个过程中()A.分子力总对乙做正功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C.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D.乙先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例4 试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说明物体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为什么有不同的宏观特征?【小结】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它们都随距离r 增大而减小,当r=(约为)时,分子力F=0;r>时分子力F为引力,r<时分子力F为斥力.教案点评:本节重点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的特点.教案围绕这些重点,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等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结合例题分析,由浅入深,思路明确,合理使用此教案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粤教版高三上册物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说课稿范文

粤教版高三上册物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说课稿范文

粤教版高三上册物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说课稿范文莫泊桑说:人生活在希望之中,一个希望破灭了或实现了,就会有新的希望产生。

为大家提供了高三上册物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说课稿范文,希望大家仔细阅读。

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出处:本教材是高中物理第三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所讲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在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微观世界。

并与上节所学的内容构成微观物理学的三个基本支柱,知识层次环环相扣,承上启下,为以后微观物理学的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学生也将从此节的学习真正进入微观世界。

3.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引力、斥力,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之间的关系;能够解释一些相关的简单的物理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入手,如气体难以压缩,弹簧很难拉直,切开后的铅块很难合在一起等,逐层深入,逐步引导,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研究的乐趣。

主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总结和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观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勇于探索的能力,让学生发现物理学的美丽。

二、学情分析1. 心理与认知程度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正处在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度转化阶段,思维活跃,但对于抽象事物的认识程度上有一定的困难。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都不太明确,对本节中的抽象概念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2. 知识储备与困难挫折分析: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已不再陌生,因此本节课能够顺利进行。

在分子力与分子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上存在困难,尤其是分子间的距离,不同于实际中的距离,要小得多的多。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子间的引力、分子间的斥力,分子力的概念,分子力与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能够力由此关系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

高二物理教案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教学难点:引力和斥力的同时存在和表现不一
考试要求:会考B,高考A
课堂设计:分子间始终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不但因距离的不同表现不同的性质,且可能有条件地认为是零。

这是一个主次关系复杂而又影响分子间(合)力表现问题。

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很小,难以直接用实验的手段来证明,教学中应注重从(间接的宏观)现象来思考,引导学生由宏观转向微观,初步形成一定的微观思考方法。

依照课本的要求,用弹簧模型来解释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表现,避开图象这个难点,避免图象的介入加大了理解的难度。

解决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中找到分子力存在
的依据,并能用分子力的概念解释一些现象,用熟悉的事例增强兴趣和应
用练习。

培养能力:理解物理概念,自觉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学生现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难以理解;。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演示实验:将20ml 的酒精和20ml 水融合后,学生观察总体积的变化?并得出结论:分子间存在间隙。

(为了现象明显,将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二、实验探究:实验一:(验证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将沾水的两个光盘贴到一起,逐渐错开,手拿上方的一个光盘,分析下方光盘未掉下的原因,最终光盘滑落的原因。

实验二:(验证分子间存在着斥力)将水枪吸入一段水柱,然后推把手退出水柱内的气柱,然后堵住出口,分析水推不动把手的原因。

一学一练: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的是:A、两铝块能被压合在一起B、钢绳不易被拉断C、水不容易被压缩D、空气容易被压缩注意重点分析选项CD 的区别,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和分子斥力的区别。

引出分子间作用力的范围,说明气体分子间距离过大,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

三、分组讨论:探究分子间作用力的基本规律提出问题:分子间作用力的规律是怎样的?给出科学家研究的结论:学生分组讨论,分子间作用力的规律学生展示其结果后,给出结论: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2、随着分子间距离r 的增大,斥力和引力都变小,但斥力变化较快。

3、当r=r0 时,斥力等于引力,分子间表现的合力为零。

r<r0 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r>r0 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分子间作用力随距离变化的关系图像如何画出,给学生讲解根据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关系,画出合力的方法,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找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画出的图像,进一步分析分子间作用力随距离的变化关系。

用类比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感知分子间作用力的基本规律。

一学一练例题2 :如图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O 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 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 为两曲线的交点,则()A.ab 线表示引力,cd 线表示斥力,e 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5 mB.ab 线表示斥力,cd 线表示引力,e 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0 mC.ab 线表示引力,cd 线表示斥力,e 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0 mD.ab 线表示斥力,cd 线表示引力,e 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5 m例题3、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德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A 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 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 引力、斥力都减小D 引力、斥力都增大四、自主阅读:分子动理论知识整合:学生自主阅读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并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以引导教学的方式,讲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同时复习前三节的基本知识。

人教版选修3《分子间的作用力》评课稿

人教版选修3《分子间的作用力》评课稿

人教版选修3《分子间的作用力》评课稿一、教材概述《分子间的作用力》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分子间的作用力的概念、种类、特点以及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本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适用于高中化学选修课,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分子间的作用力的概念及种类;2.理解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联;3.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并解释不同物质性质间的变化;2.能够应用分子间作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和记录分子间作用力的实验现象。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确定物质的物质性质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2.接触和研究分子间作用力在物质性质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如何将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和记录分子间作用力的实验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及种类;2.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联;3.分子间作用力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授课方法1.讲授:通过示意图、实例分析等形式,详细讲解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种类及其在不同物质中的表现;2.实验探究:利用适当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观察和记录分子间作用力的实验现象;3.讨论: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分子间作用力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及种类1.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实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思考;2.讲解:介绍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包括范德华力、离子键、共价键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3.练习: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不同物质的特点;4.总结:梳理课堂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复习。

高中物理_分子间作用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分子间作用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生进人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

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学得蛮不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到高中后,却很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成绩甚至出现不及格,高挂红灯。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根据高中学习的特点而学习。

1、高中教材的特点(1)知识量增大学科门类,高中与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识量比初中的大。

如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点约60个,而高中力学知识点增为90个。

(2)理论性增强这是最主要的特点。

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人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

(3)系统性增强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

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前后知识的关联是其一个表现。

另外,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

(4)综合性增强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加深了学习难度。

如分析计算物理题,要具备数学的函数,解方程等知识技能。

(5)能力要求提高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

《分子间的作用力》效果分析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在课程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讲授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等现代化手段,适时示范,使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生动具体,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建立了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新的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1.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而不能被动的引导,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板书的设计再合理一些。

3.分子间作用力实际上是一种电性的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力:取向力,发生在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由于极性分子的电性分布不均匀,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形成偶极。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说课与评课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说课与评课

教什么——五个问题
问题三:引力和斥力为何得以同时存在?引力、斥力 的产生实质是什么? 分子间作用力又被称为范德华力,按其实质来说是一种 电性的吸引力。如H20(极性分子): 2H的正电荷的重心与O的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电 性分布不均匀,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当两个极性 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它们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引力、 斥力同时存在。
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
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从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从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
D.乙分子从b到d的过程中赏
(上海物理)1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 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则()
怎么教——两个角度
从高考的角度 考点: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关系。多以 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重点和难点)
问题一: 哪些现象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问题二:为什么说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与斥力? 问题三:引力、斥力的产生实质是什么? 问题四: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规律? 问题五:分子动理论及统计思想?
A、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 大得快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 小得快
考什么——高考题欣赏
【例11】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 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 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 1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 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图1
A 200 150 110 80 70 65 62
B -180 -150 -120 -100 -85 -75 -70

高中物理_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2.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创设问题情境→作出假设→实验→作出结论→运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子间存在空隙,且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定性规律;3、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分子间作用力的分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能够初步树立微观思想。

2、通过建立物理模型,以及类比思考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模型法理解微观规律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在科学技术,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与现实的相关性,产生探究物理奥秘的兴趣。

2、激发学生兴趣,扩宽学生视野,体验科学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1、分子间的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

2、能用分子力的变化规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3、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四)教学难点理解分子间作用力跟分子间距离关系的曲线的物理意义。

(五)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观察法、讲授法、分析推理法、归纳生成法、建立模型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六)教具多媒体课件,水,酒精,200M量筒,烧杯,大注射器,铅块,自制玻璃板,玻璃缸、“破镜子”、小米粒等。

(七)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前面两节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建立“球形”和“正方体”模型,了解了宏观物质与微观大量分子之间的联系;我们通过对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研究和分析,认识了与温度密切相关的分子的热运动。

今天我们将继续尝试用“模型覆盖法”来完善与物质的热学性质有关的微观理论。

【温故知新】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下面的问题:◆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再结合它们发生的环境,这些现象能够产生还能说明其他问题吗?(分子间存在空隙)【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充分体现“温故”才能“知新”,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_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认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②知道表现出来的分子力为引力与斥力的合理;③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之间的关系;④能够解释一些相关的简单的物理现象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入手逐层深入,逐步引导,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②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研究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勇于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①重点:分子间的引力、分子间的斥力、分子力的概念,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能够由此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

②难点:对分子间的作用力跟分子间距离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讲述法、分析推理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提问】(1)什么叫扩散现象?什么叫布朗运动?(2)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并总结: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不但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

【思考】物体都是由一个个分子组成的,而且分子之间还有空隙,可是要把固体的一部分跟另一部分分开确实很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演示】在长约1m一段开口的玻璃管里装上一半水,再沿管壁慢慢地把染色的酒精注满,这时可清楚地看到水和酒精的分界面,把管口封闭,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喝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现象】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说明的问题】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否则它就不能做无规则运动了。

【推理】一方面分子间有空隙,另一方面固体和液内大量分子能聚集在一起而具有一定体积和形状,这两个方面的事实使我们不难推出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力。

高二物理教案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教学难点:引力和斥力的同时存在和表现不一
考试要求:会考B,高考A
课堂设计:分子间始终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不但因距离的不同表现不同的性质,且可能有条件地认为是零。

这是一个主次关系复杂而又影响分子间(合)力表现问题。

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很小,难以直接用实验的手段来证明,教学中应注重从(间接的宏观)现象来思考,引导学生由宏观转向微观,初步形成一定的微观思考方法。

依照课本的要求,用弹簧模型来解释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表现,避开图象这个难点,避免图象的介入加大了理解的难度。

解决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中找到分子力存在
的依据,并能用分子力的概念解释一些现象,用熟悉的事例增强兴趣和应
用练习。

培养能力:理解物理概念,自觉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学生现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难以理解;
以为分子力很小,只能在实验室中遇到,没有联系实际生活。

课堂教具:三角板
一、复习引入
力是两者的合力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只与分子间的距离(相对位置)有关,与分子的运动状态无关
c、研究表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大小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但总的来讲,分子距离的变化对斥力的影响要比对引力的影响大。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引力和斥力怎样随分子间的距离在变化。

最新《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师招聘获奖说课稿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说课稿最新精品精编优秀优质实用说课稿

最新《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师招聘获奖说课稿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说课稿最新精品精编优秀优质实用说课稿

《分子间的作用力》最新获奖说课稿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我抽到的题目是《分子间的作用力》,我将围绕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是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对教材进行分析理解变
成自己教学的素材加以利用,首先我就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分子间作用力》这一节是人教版选修3-3第七章第3节的内容,前两节分别是《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和《分子的热运动》,这三节共同构成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因此教材在本节课设置了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分子间作用力,另一个就是分子动理论。

本节在本章中既是前三节的一个小结,也为后面的第五节《内能》中关于“分子势能”
的学习做了准备。

二、说学情
(过渡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材内容,因此接
下来再分析一下我所面对的学生)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微观思想,也知道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以及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但是还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而本节课的内容要分析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对于前面的内容来说难度要大一些,因此需要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一些宏观的例子进行引导,在理解宏观现象的基础上去分析微观状态。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经过以上对于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能够根据图像理解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经过对分子间作用力的分析过程,提高理论分析能力,初步树立微观思想。

教科版选修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评课稿

教科版选修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评课稿

教科版选修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评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教科版高中选修3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在物质中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提高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分子间作用力的分类和特点;3.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本部分内容中,教师将首先介绍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概念,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基本原理。

教师通过讲解分子的电性、极性和非极性以及分子间距离等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起因和基本机理。

2.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分类和特点在本部分内容中,教师将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分子间作用力,如范德华力、氢键和离子键等。

教师通过实例和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各种作用力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区别。

同时,教师还将介绍分子间力和物质的性质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重要影响。

3.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在本部分内容中,教师将重点讲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例如,通过介绍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在溶解、溶液浓度和溶液性质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溶解过程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此外,教师还将介绍分子间作用力对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评价方法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本课程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1.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情况,以及对分子间作用力分类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实验报告:学生可以通过完成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的方式来评价他们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应用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教案】高二_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doc

【物理教案】高二_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doc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目的】1、知道分了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了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知道分了力的引力、斥力和合力随间距变化的规律;3、知道合力为零时的特殊值r。

的数量级,知道合力趣于零时的分了间距是10 r°;4、能用分子力的规律解释某些简单的现象。

【教学重点】分子的引力、斥力和合力随间距变化的规律;用分子力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教学难点】分了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理解。

【教具】1.演示分了间有间隙的实验:%1约Im长的,外径约1cm的玻璃管,各约20~30m 1的酒精和水、注射器。

%1长15cm的U形玻璃杯、黑墨水。

2.演示分了间存在引力的实验:两个圆柱形铅块(端面刮光、平滑)、钩码若干。

用细线捆住的平板玻璃、直径20cm的盛水玻璃槽、弹簧秤。

3.幻灯片:分了力随分了间距离变化的曲线和两个分了距离在r=r。

,r> r。

,r <r(1时分了力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E"看成球形或立方体,直径的数量级是10』°m—、导入新课:分子动理论是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O我们通过单分子油膜实验等实验,知道物质是山很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大小在10』°m数量级。

我们又通过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等实验知道了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结论的实验依据是什么?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什么特点?这是今天要学习的问题。

首先设问:既然分了在做无规则运动,分了间是否紧密排列、无空隙?1、分子间有间隙.由已知的实验事实分析、推理得出分了之间存在着空隙。

(1)演示实验:%1长玻璃管内,分别注入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1玻璃杯盛有一定量的水,注入黑墨水。

提问学生: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上述实验可以说明气体、液体的内部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

(2)出示图片: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石墨表面原子结构图。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互相作使劲教课设计分子间的互相作使劲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协力。

2.知道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定性规律,知道分子间距离是 r0 时分子力为零,知道 r0 的数目级。

二、要点剖析1.要点内容有两个,一是经过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和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的一些演示实验和事实,推理论证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 二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而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协力,能正确理解分子间作使劲与距离关系的曲线的物理意义。

三、教课解说分子动理论是在坚固的实验基础上成立起来的。

我们经过单分子油膜实验、地道扫描显微镜察看碳原子的散布等实验,知道物质是由很小的分子构成的,分子大小在10-10m数目级。

我们又经过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等实验知道了分子是永不暂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互相作使劲。

(1)演示实验:①长玻璃管内,分别注入水和酒精,混淆后整体积减小。

②U形管两臂内盛有必定量的水 ( 不注满水 ) ,将右管上端用橡皮塞堵住,左管持续注入水,右管水面上的空气被压缩。

上述实验能够说明气体、液体的内部分子之间是有缝隙的。

钢铁这样牢固的固体的分子之间也有缝隙,有人用两万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压缩钢筒内的油,发现油能够透过筒壁溢出。

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不只说明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分子间有缝隙,不然分子便不可以运动了。

(2)一方面分子间有缝隙,另一方面,固体、液体内大批分子却能齐集在一同形成固定的形状或固定的体积,这双方面的事实,使我们推理得出分子之间必定存在着互相吸引力。

分子之间还存在着斥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即便气体压缩到了必定程度后再压缩也是很困难的 ; 使劲压缩固体 ( 或液体、气体 ) 时,物体内会产生抗争压缩的弹力。

这些事实都是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表现。

运用反证法推理,假如分子之间只存在着引力,分子之间又存在着缝隙,那么物体内部分子都吸引到一同,造成全部物体都是很密切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200 150 110 80 70 65 62
B -180 -150 -120 -100 -85 -75 -70
B+A 20 0 -10 -20 -15 -10 -8
教什么——五个问题
在 rm<r<+∞的 区间内,表现为引力 的分子力随分子间 距增大而减少,这是 因为分子间引力减 小得比斥力更快。
A、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 大得快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 小得快
教什么——五个问题
质疑: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减少的快得多。
课本第9页: “从图7.3-2可以看到,斥力和引力都随着r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 力比引力减小得更快。”
以往 课本 : “当r<r0时,引力和斥力虽然都随着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 力增大得更快,因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r0<r时,引力和斥力虽然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力 减小得更快,因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教什么——五个问题
质疑: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减少的快得多。
如果一直斥力减小得快,那么分子合力应该是单调减函数。不应该 有一个回头或反复。为什么合力表现为引力时,先增后减呢?
教什么——五个问题
问题二:为什么说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与斥力。
引力
拉断粉笔要用力。铁棒不易拉变形或弯曲。 两块干净的铅面压紧,能合在一起。 两块表面处理光滑的光学玻璃,施一定的压力后,可黏合在一起。 推理:分子是运动的,但固体液体中的分子不会飞散开,而总是 聚集在一起,使固液保持一定的体积。 组成桌子的分子在运动, 为什么没有一个个偷偷溜走,使这个桌 子不复存在?
给学生一点人文的薰陶,培养一点对大师的崇拜。
怎么教——两个角度
从高考的角度 考点: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关系。多分子间有间隙? 问题二:为什么说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与斥力? 问题三:引力、斥力的产生实质是什么? 问题四: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规律? 问题五:分子动理论及统计思想?
教什么——五个问题
问题三:引力和斥力为何得以同时存在?引力、斥力 的产生实质是什么? 分子间作用力又被称为范德华力,按其实质来说是一种 电性的吸引力。如H20(极性分子): 2H的正电荷的重心与O的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电 性分布不均匀,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当两个极性 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它们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引力、 斥力同时存在。
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
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从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从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
D.乙分子从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答案 BC
考什么——高考题欣赏
(上海物理)1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 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则()
A、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 大得快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 小得快
考什么——高考题欣赏
【例11】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 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 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 1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 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图1
在 0<r<r0的区间内,表现为斥力的分子力 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分子间斥力 减小得比引力更快。
在r0<r<rm的区间内,表现为引力的分子力 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分子间斥力 减小得比引力更快。
r0
rm
教什么——五个问题
质疑: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减少的快得多。 当物体被拉伸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答案】B
感谢指导!
教什么——五个问题
问题一:哪些现象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气体分子间有间隙—— 气体易被压缩、气体扩散现象。布朗运动
液体分子间有间隙—— 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减少、糖入水水变甜。)
固体分子间有间隙——有人用两万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压 缩钢筒内的油,发现油可以透过筒壁溢出。
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石墨表面的原子照片。离子显微 镜观察钨原子的分布。
教什么——五个问题
问题二:为什么说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与斥力。 斥力
固体分子间有空隙,但却难以被压缩。 气体能被压缩。但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 反证法:如果分子之间只存在着引力,分子之间又存在着空隙, 那么物体内部分子都吸引到一起,造成所有物体都是很紧密的 物质。但事实不是这样的,说明必然还有斥力存在着。
教什么——五个问题
问题四: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关系 在高中阶段,学生讨论力的特点一般从大小、方向、作 用点、作用效果。但是分子力的这几项因素却不好研 究,不同时刻、不同各类的分子力千变万化。大小上无 法把握。所以这里只讨论分子力的普遍特点。定性研 究它的变化规律。
教什么——五个问题
质疑: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减少的快得多。 当物体被拉伸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分子间的作用力
说课与评课
怎么看——教材分析
在本章中,学生将学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 识热现象的规律,同时也是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首次 涉及统计思想。
分子动理论是研究热学的基本理论。而本节则 是分子动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
怎么教——两个角度
从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及人文素养的角度
《物理课程新标准》课程性质:“高中物理课 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增 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 的兴趣与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