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教案》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 有脊神经前根穿出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有脊神经后根进入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脊髓有两个膨大


颈膨大: 与上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颈膨大
腰骶膨大: 与下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脊髓圆锥: 脊髓末端变细 终丝: 连于脊髓下端的细丝
腰骶 膨大
终丝
(三) 脊髓的节段性
1.节段的区分
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根相连的一段脊 髓为一个节段,因此,脊髓共有31个节段。
•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 1.中枢神经系统分类。
• 2.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
• 3.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难点: 中枢兴奋性传递的特征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中枢部—中枢神经系统(脑、脊 周围部—周围神经系统
髓)
2、周围神经系统中:脑神经:与脑相连、12对, 脊神经:与脊髓相连、31对。
根据不同的分布对象
躯体神经: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
周围神经
内脏神经:内脏、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躯体神经

脑、脊神经内均

内脏神经

一般把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三部分:
副交
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一)在中枢部
1、 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
部位,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层称皮层
第十四章 神 经 系 统
第一节 总

第一课时:教学计划
• 一、授课章节
• 1、概述部分
• 2、中枢神经系统
• (1)反射中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作用
• (2)脊髓的位置、外形
• 二、学时安排

1学时
• 三、教学目标
• 1.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
• 2.熟悉反射中枢及其作用
• 3.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
障碍。同时,突触也是反射弧中最易疲劳的环节。这可能
与突触长时间传递兴奋后,递质或合成递质所需的原料减
少以及能量耗竭有关。
第二课时
• 教学计划
• 教学目标:
• 1、了解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 2、掌握脊髓的内部结构
• 3、掌握脊髓的功能。
• 学习重点:脊髓的内部结构。
• 学习难点: 脊髓的内部结构。
•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式:
颈段 胸段 腰段
8节(C1~8) 12节(T1~12) 5节(L1~5)
骶段 尾段
5节(S1~5) 1节(Co1)
2.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与脊柱不等长,大部分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同序数椎骨。
枢的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
相应的活动。如果中枢发生抑制,则中枢原有的传出冲动
减弱或停止。在实验条件下,人工遥刺激直接作用于传入
神经也可引起反射活动,但在自然条件下,反射活动一般
都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验,如果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
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
神经递质
• 重要的神经递质和调质有:①乙酰胆碱。最早被鉴定的递 质。脊椎动物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某些低等动物如软体、 环节和扁形动物等的运动肌接头等,都是以乙酰胆碱为兴 奋性递质。脊椎动物副交感神经与效应器之间的递质也是 乙酰胆碱,但有的是兴奋性的(如在消化道),有的是抑 制性的(如在心肌)。中国生理学家张锡钧和J.H.加德姆 (1932)所开发的以蛙腹直肌标本定量测定乙酰胆碱的方 法,对乙酰胆碱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应用价值。 ②儿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Ad)、肾上腺素(Ad) 和多巴胺(DA)。交感神经节细胞与效应器之间的接头是 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③5-羟色胺(5-HT)。5-羟色胺 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脑桥的中缝核群中,一般是抑制性的, 但也有兴奋性的。中国一些学者的工作表明,在针刺镇痛 中5-羟色胺起着重要作用。④氨基酸递质。被确定为递质 的有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 (Gly)。谷氨酸是甲壳类神经肌肉接头的递质。γ氨基 丁酸首先是在螯虾螯肢开肌与抑制性神经纤维所形成的接 头处发现的递质。后来证明γ-氨基丁酸也是中枢的抑制
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 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一)单向传递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但通过突触时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
递。这是因为递质只能从突触前神经末梢释放,其意义是保证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传
递有一定方向性。

(二)中枢延搁

突触传递要经过“电-化学-电”三个环节,耽搁时间较长。据测定,兴奋通过一
2、白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大脑和小脑的 白质位于皮层深面称髓质。
3、 神经束:
又称纤维束或传导束,功能相同、起止点基本相同的神 经纤维的集合。索、脚
常用术语
• 4. 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层外的其他部位,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合在一 起形成的核团。
• 5. 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
时,就可使突触后神经元爆发动作电位。

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 (四)后放

在一反射活动中,刺激停止后,传入神经仍可在一定
时间内继续发放冲动。产生后放主要是因为环状联系及中
间神经元的作用。

(五)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在反射活动中,突触最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缺氧、
二氧化碳过多、酸性代谢产物蓄积等均可使突触传递发生
个突考,试大收集整理触所需时间为0.3~0.5ms.兴奋在反射中枢内通过的突触愈多,
中枢延搁的时间就越长。

(三)总和

从单根神经纤维传入的单一冲动,一般不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扩布性兴奋。
但是由一根神经纤维连续传入的冲动(时间总和)或多根神经纤维同时传入的冲动
(空间总和),由它们所引起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可以总和起来,当达到阈电位水平
灰质,白质
灰质,白质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
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简单地说,反射过
程是如下进行的: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
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
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
• 教具和媒体:使用自制多媒体课件

版书设计见多媒体幻灯片
• 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二节

一、位置和外形 髓
(一) 位置: 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续于延髓,
下端至第1腰椎体下缘。
(二) 外形: 呈前后略扁粗细不等的圆柱状。
表面有沟
前正中裂 内有脊髓前动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