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
工程计价章节重点: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工程计价章节重点: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确定实体材料的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计算数据,是通过现场技术测定、实验室试验、现场统计和理论计算等方法获得的。
1、现场技术测定法,又称为观测法,是根据对材料消耗过程的测定与观察,通过完成产品数量和材料消耗量的计算,而确定各种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现场技术测定法主要适用于确定材料损耗量,因为该部分数值用统计法或其他方法较难得到。
通过现场观察,还可以区别出哪些是可以避免的损耗,哪些是属于难于避免的损耗,明确定额中不应列入可以避免的损耗。
2、实验室试验法,主要用于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
通过试验,能够对材料的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以及按强度等级控制的混凝土、砂浆、沥青、油漆等配比做出科学的结论,给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提供出有技术根据的、比较精确的计算数据。
但其缺点在于无法估计到施工现场某些因素对材料消耗量的影响。
3、现场统计法,是以施工现场积累的分部分项工程使用材料数量、完成产品数量、完成工作原材料的剩余数量等统计资料为基础,经过整理分析,获得材料消耗的数据。
这种方法由于不能分清材料消耗的性质,因而不能作为确定材料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依据,只能作为编制定额的辅助性方法使用。
上述三种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即材料的产品标准,计量要使用标准容器和称量设备,质量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以保证获得可靠的定额编制依据。
4、理论计算法,是运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
一、报名条件(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1.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
2.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
3.获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和获硕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
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一)材料的分类合同确定材料消耗定额,必须研究和区分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类别。
1.根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划分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可分为必需的材料和损失的材料两类性质。
必需消耗的材料,是指在合同用料的条件下,生产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材料,它包括:直接用于建筑和安装工程的材料;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
必需消耗的材料属于施工正常消耗,是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数据。
其中:直接用于建筑和安装工程的材料,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和材料损耗,编制材料损耗定额。
2.根据材料消耗与工程实体的关系划分施工中的材料可分为实体材料和非实体材料两类。
(1)实体材料,是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它包括工程直接性材料和辅助材料。
工程直接性材料主要是指一次性消耗、直接用于工程上构成建筑物或结构本体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钢筋、水泥、砂、碎石等; 辅助性材料主要是指虽也是施工过程中所必需,却并不构成建筑物或结构本体的材料。
如土石方爆破工程所必需的炸药、引信、雷管等。
主要材料用量量,辅助材料用理少。
(2)非实体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必须使用但又不能构成工程实体的施工措施性材料。
非实体材料主要是指周围性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
(二)研究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确定实体材料的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计算数据,是通过现场技术测定、实验室试验、现场统计和理论计算等方法获得的。
(1)现场技术测定法,又称为观测法,是根据对材料消耗过程的测定与观察,通过完成产品数量和材料消耗量的计算,而确定各种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现场技术测定法主要适用于确定材料损耗量,因为该部分数值用统计法或其他方法较难得到。
通过现场观察,还可以区别出哪些是可以避免的损耗,哪些是属于难于避免的损耗,明确定额中不应列入可以避免的损耗。
(2)实验室试验法,主要用于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
通过试验,能够对材料的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以及按强度等控制的混凝土、砂浆、沥青、油漆等配比做出科学的结论,给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提供出有技术根据的,比较精确的计算数据。
材料定额中材料的消耗量

材料定额中材料的消耗量
一、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
编制材料消耗定额——净用量、损耗(12单)
(一)材料天量用量的确认
1.理论计算法——根据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材料规格等,从理论上计算材料的净用量。
如砖墙的用砖数和砌筑砂浆的用量。
2.测定法——根据试验情况和现场测定的资料数据确认材料的净用量。
3.图纸计算法——根据选定的图纸,计算各种材料的体积、面积、延长米或重量。
4.经验法——根据历史上同类项目的经验展开估算。
(二)材料损耗量的确定
材料的损耗通常以损耗率则表示。
材料的损耗率可以通过观察法和统计法计算确定。
损耗量=天量用量×损耗率
二、组成
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共同组成,按其采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分割为四类。
1、主要材料
指轻易形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2、辅助材料
轻易形成工程实体,但比重较小的材料。
3、周转性材料
又称工具性材料,指施工中多次采用但是不形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例如模板、钢拱形架、轻型钢轨、公差、脚手架、跳板以及钢、木提振等。
4.零星材料
指用量大、不易于排序的材料。
三、计算方法
定额材料消耗量,既包含形成产品实体净用的材料数量,又包含施工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不可避免的损耗量。
即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
另损耗率=损耗量/总消耗量×%
则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为了精简排序财政预算定额中使用如下公式:
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
总消耗量=天量用量×(1+损耗率)
所以,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关键是确定净用量和损耗率。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使用和节约材料的条件下,生产质量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半成品、构件、配件、燃料等的数量标准。
根据材料使用的次数不同,可分为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两类。
1 非周转性材料非周转性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次性消耗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瓦、砂、石、钢材、水泥等。
这类材料的消耗量由两部分组成,即材料消耗净用量和损耗量。
材料消耗净用量,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数量。
材料损耗量,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操作损耗量。
非周转性材料的消耗定额由材料净消耗定额和损耗定额两部分构成。
即:材料的总消耗量等于材料的净用量与材料的损耗量之和。
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编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1) 观测法是在合理与节约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对施工过程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与所消耗的各种材料数量,进行现场观察、测定,再分析整理和计算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通常在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时采用此法。
(2)试验法是通过专门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在实验室进行观察和测定工作,再整理计算出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此方法一般可确定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用量等。
(3)统计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拨付材料数量,竣工后的材料剩余数量和完成产品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4)理论计算法是指根据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用理论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制定块状、板状、卷状等材料的消耗量。
标准砖砌体中,标准砖、砂浆用量计算公式如下:公式中墙厚的砖数是指用标准砖的长度来标明墙厚。
例如:1/2砖墙指120厚墙、3/4砖墙指180厚墙、1砖墙指240厚墙等等。
建立标准砖净用量计算公式的思路如下:① 将式(1)变为下式:② 分子1表示1m3砌体,1/0.00378=264.55(块)便是每m3砌体的标准砖数量。
③ 已知240厚墙每个标准块的数量为2块(标准块中砖的数量=墙厚的砖数×2),故砌1m3240厚标准砖墙的用砖量为:1/[0.24×(0.24+0.01)×(0.053+0.01)]×1×2=1/0.00378×2=529.1(块)按照上述思路,还可以推导出每m3块体墙的砌块净用量。
材 料 消 耗 定 额

示。
摊销量是指周转性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
上 的 消 耗 量 ,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 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以木模板为例:
(1)现浇砼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次使用量
= 混凝土模板接触面积×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1-制 作损耗率) ②投入使用总量 =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损耗率
习题四:
彩色地面砖规格为200×200mm,灰缝为1mm,其损耗率为1.5%, 试计算100m2地面砖消耗量。 解: 100 地面砖净用量 (0.2+0.001)×(0.2+0.001) 2475块
2475
地面砖消耗量 1-0.015 2513块
2、周转性材料
周转性材料在材料消耗定额中,以摊销量表
(2)块料面层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块料面层一般指瓷砖、预制水磨石、大理石、地板砖等。
• 每100m2块料 100 面层净用量 = (块料长+灰缝)×(块料宽+灰缝)
•灰缝材料净用量 =[100-块料净用量×块料长×宽]×灰缝厚
•结合层材料净用量=100×结合层厚
•每100m2块料 = 总消耗量 净用量 1 -损耗率
解:
③周转使用量 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损耗率] 周转使用量 = 周转次数
④周转回收量
周转回收量 =
⑤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 周转次数
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回收折价率 (常为50%)
例:
根据选定的某工程捣制砼独立基础的施工图计算,每m3 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为2.1m2,根据计算每m2模板接触 面积需用板材0.083m3,模板周转6次,每次周转损耗率 为16.6%,回收折价率为50%。试计算砼独立基础的模板 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和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 = 2.1×0.083 = 0.1743 m3 周转使用量 = 0.1743 × [ 1+(6-1)×0.166]/6=0.053m3 周转回收量 =0.1743 × (1- 0.166 )/6 = 0.024 m3 摊销量 = 0.053-0.024×50% = 0.043 m3
材料的消耗定额

材料的消耗定额(一)材料消耗的构成(1)净用量的消耗。
指在完成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应用到工程实体上的材料消耗。
它是实际的有效的消耗,是材料消耗的主体部分。
(2)材料损耗。
指材料在运输、保管、加工或调剂、操作及事故过程中,不行避开地消失的损耗。
但在保管过程中消失的损耗可能是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这是可以避开的。
(二)材料消耗定额的构成材料消耗定额的构成和材料消耗的构成基本相同,差别是在材料消耗中剔除了一部分不合理的损耗而组成的材料损耗定额。
(三)施工企业内部预算定额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标报价必需是量价分别,各企业必需有自己的生产要素的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
企业的先进定额带来的是生产的高效率,报价会低,简单取得项目的承包权。
这是企业进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企业内部定额编制,应依据企业的实际,依据我国或地区的《建筑安装验收法律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平安操作规程及各项技术规程》等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
(四)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1 .确定材料净用量:材料净用量是加工到实物产品上的实际用量,可用计算法确定。
一种是,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只采纳一种主要材料时,可按工程设计要求测算一个单一产品或一个计量单位的材料用量。
也可以计算一个平方米的材料净用量。
另一种是,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采纳多种主要材料,混合使用,先求得这几种混合性材料的协作比,作为计算材料净用量的依据。
2 .确定材料损耗率:材料损耗率是个较小的量,损耗率确定时,除了仔细测量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各种损耗,去掉可避开部分,保留不行避开部分之外,还应当同责任成本管理挂钩。
材料总耗用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材料损耗量=材料总耗用量X材料损耗率材料消耗定额摘要材料消耗定额简称材料定额,它是指在节省和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生产合格产品所需要消耗肯定品种规格的材料,半成品,配件和水,电,燃料等的数量标准,包括材料的使用量和必要的工艺性损耗及废料数量。
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的计算步骤

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的计算步骤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是企业在制定生产成本、成本控制和定价时常用的方法。
它通过计算材料用量的定额和实际用量的比例,来确定材料的损耗率或者材料成本的合理水平。
下面我们将介绍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的计算步骤。
一、确定计算的基准期间基准期是指确定材料用量定额和实际用量的期间,通常选择一个生产周期作为基准期。
基准期的选择应该考虑到生产稳定、数据完整和代表性。
二、计算材料用量定额1.确定材料结构首先需要确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以及它们在产品中的消耗比例。
2.制定材料用量定额根据产品工艺和生产规程,制定每个产品所需材料的具体定额,包括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
三、计算实际材料用量1.记录实际材料用量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记录每种材料的领用量和实际消耗量,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废品等。
2.校核实际材料用量进行材料领用和实际用量的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计算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1.计算材料定额耗用量将材料用量定额和实际用量进行比对,得出每种材料的损耗率或者消耗比例。
2.分析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对比不同材料的定额耗用量比例,分析其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五、制定管理措施1.根据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的计算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损耗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建立监控体系建立材料用量的监控指标和体系,定期进行检查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策。
六、定期评估定期对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管理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管理水平。
在企业管理中,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是一个简单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根据以上步骤正确应用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的执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原料消耗定额

原料消耗定额原料消耗定额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要的原料数量。
通过制定原料消耗定额,可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料消耗定额的概念、作用以及制定原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概念原料消耗定额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的原料数量。
它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工艺参数,通过实际生产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得出的。
原料消耗定额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原料的性质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
作用制定原料消耗定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制定合理的原料消耗定额,可以减少原料的浪费和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定额的制定还可以为生产计划的编制提供参考,使生产过程更加规范和高效。
制定原料消耗定额的方法制定原料消耗定额的方法可以分为实测法和计算法两种。
实测法是通过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确定原料消耗的定额。
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测试样本:选择一定数量的产品进行测试,要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2. 测试记录:记录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的数量,以及生产产品的数量。
3. 数据统计:根据测试记录,统计不同产品的原料消耗情况,得出原料消耗的定额。
计算法是通过分析工艺流程和原料性质,计算出原料消耗的定额。
具体步骤如下:1. 分析工艺流程: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确定每个环节所需的原料数量。
2. 确定原料性质:了解原料的性质,包括密度、含水量等,以便计算出所需的原料数量。
3. 计算原料消耗定额:根据工艺流程和原料性质,进行计算,得出原料消耗的定额。
在制定原料消耗定额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原料的质量:不同原料的质量差异会对原料消耗产生影响,因此在制定定额时需要考虑原料的质量差异。
2. 工艺参数:工艺参数的不同会对原料消耗产生影响,因此在制定定额时需要充分考虑工艺参数。
3. 生产设备:不同的生产设备对原料消耗也会有所影响,因此在制定定额时需要考虑生产设备的特点。
总结原料消耗定额是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
物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在生产企业中,采用的物料消耗定额管理也是一种需求分析的好方法。
通过物料消耗定额,就可以根据产品的结构零部件清单或工作量求出所需要的物料的品种和数量。
物料消耗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的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必须消耗的物料的标准量。
通常用绝对数表示,如制造一台电脑或一个零件消耗多少电容、塑胶;有的也可用相对数表示,如在冶金、化工等企业里,用配料比、成品率、生产率等表示。
一、物料消耗定额的种类物料消耗定额按物料的种类一般可分为:主要材料消耗定额、辅助材料消耗定额、零件材料消耗定额、燃料消耗定额、电力消耗定额、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工具消耗定额等。
二、物料消耗定额制定方法企业制定物料消耗定额的方法通常有三种:1.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根据以往生产中物料消耗的统计资料,经过分析研究,并考虑到计划期内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等因素而制定定额的方法。
例如,我们要制定某种产品的物料消耗定额,可以根据过去一段时间仓库的领料记录和同期间内产品的产出记录进行统计平均,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产品的物料消耗量。
2.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是一种按产品结构设计、技术特点、所需设备和工艺流程来制定物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比较科学、精确,但需要精确计算,工作量较大。
适用于生产企业对产品的物料消耗制定定额。
3.经验估计法经验估计法是根据技术人员、工人的实际生产经验,参考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考虑到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制定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性较差。
为了提高其准确度,可采用平均概率的方法进行计算,公式是:a+4c+bM= ----------6式中:M——平均概率求出的物料消耗定额;a——先进的消耗量,即最少消耗量;c——一般消耗量;b——落后的消耗量,即最多消耗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量产品,或者在技术资料和统计资料不全的情况下采用。
三、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主要原材料,是指直接构成基本产品实体的材料,总的消耗定额是按单位产品和零件制定的。
物资消耗定额计算方法【仓储物流管理】

物资消耗定额计算方法【仓储物流管理】物资消耗定额概述所谓物资消耗定额,是在—定的生产技术组织的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需要消耗的物资的标准量。
通常用绝对数表示。
如制造—台机床或一个零件消耗多少钢材、生铁。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如何通过物资消耗定额来计算物资采购量。
物资消耗定额计算方法工业企业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的方法通常有三种1.技术分析法这种方法比较科学、精确,但需要精确计算,工作量较大。
适用于生产企业制定产品的物料消耗定额。
技术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1) 根据产品装配图求出产品的所有零部件;2) 根据每个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流程求出每个零部件的加工工艺;3) 对于每个零件,考虑从下料切削开始一直到最后形成零件净尺寸Q为止的所有各道切削加工的切削尺寸qi。
每个零件的净尺寸Q加上所有各道切削尺寸留量之和,就是这个零件的物料消耗定额G:G=Q+ 其中,切削消耗留量尺寸q包括有:q1:加工留量。
选择材料直径、长度时,总是要比零件的净直径、净长度要大,超过的部分就是加工切削的尺寸留量。
加有加工尺寸留量后的零件材料就叫零件的毛坯。
q2:下料切削留量。
下料时,每一个零件的毛坯都是从一整段原材料上切断而得的,切断每一段毛坯都要损耗一个切口宽度的材料,这就是下料切削留量。
一个零件的毛坯尺寸加上切口尺寸,就是零件的工艺尺寸。
q3:夹头损耗。
q4:残料损耗:—整段材料可能要切成多个零件毛坯。
在切削多个毛坯时,总是需要用机床夹具夹住一头。
如果最后一个毛坯不能掉头切削的话,则这个材料夹头部分就不能再利用而成为一种损耗,就是夹头损耗。
也可能出现n个工艺尺寸不能刚好平分一整段材料而剩余一小部分不能利用,这就是残料损耗。
夹头损耗和残料损耗都要分摊到每个零件上去计算物料消耗定额。
2.统计分析法这是一种根据以往生产中物资消耗的统计资料,经过分析研究并考虑到计划期内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等因素而制定定额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有详细可靠的统计资料。
材料消耗定额管理

• 小结 • 掌握材料消耗定额的构成 • 掌握不同材料定额的应用范围 • 熟悉材料定额的修改和修订 • 了解材料定额制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8
作业1
• 材料消耗施工定额、材料消耗概(预)算 定额是由哪些内容组成的?其主要用途是 什么?
29
21
• 2、定量 定量关键在损耗量,分清合理与不合理, 要采取一定措施划分。
• 三、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 1、技术分析法
根据施工图纸、技术资料和施工工艺标准, 确定选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并计算出需用 材料的净用量,分析施工操作中及操作外 可能的、合理的损耗量,合并成为材料消 耗定额。(普遍适用)
19
• 第三节 材料消耗定额管理 • 材料消耗定额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技术
经济工作。 • 材料消耗定额要有科学性、严密性、稳定性、先
进性、可行性。 • 一、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原则 • 1、群专结合的原则
影响因素多,设计面广,要以众多的操作人员消 耗状况为最根本的依据。 • 作为一门科学,要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的智慧。 群体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 必须消耗:是指按此数量所给的材料,足够完成 该项任务所需要的材料数量。
• 材料数量标准:合理的、可衡量其消耗水平的尺 度。
1
• 二、材料消耗定额的作用 • 1、材料消耗定额是编制材料计划的基础 • 施工生产中为了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所需材料,
要有材料计划。编制计划时用到材料消耗定额, 以定额为标准,结合实物工程量来获得材料需用 量。 • 2、材料消耗定额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 • 工程造价中有材料造价,在得到各种材料需用量 以后,要按预算价格计算出材料金额。全部材料 金额与相关费用共同构成了工程材料造价。
• 某种材料节约(超耗)量=某种材料定额耗用量该项目材料实际耗用量
定额消耗量计算方法

定额消耗量计算方法定额消耗量计算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工程项目中各项工作的材料、人工和机械设备消耗量的方法。
通过定额消耗量计算,我们可以准确地评估工程项目的成本,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在定额消耗量计算方法中,我们需要确定每个工作项所需的材料、人工和机械设备的消耗量,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数值。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所需的材料、人工和机械设备的总消耗量。
为了进行定额消耗量的计算,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项目的施工图纸和相关的技术规范。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确定每个工作项所需的材料、人工和机械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施工规范和工程经验来获取。
在计算定额消耗量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材料消耗量: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确定每个工作项所需的材料种类和数量。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材料数据手册,来获取每种材料的密度、含水率等参数,从而计算出材料的消耗量。
2. 人工消耗量: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确定每个工作项所需的人工种类和数量。
我们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情况,结合相关的劳动生产率数据,来计算出所需的人工消耗量。
3. 机械设备消耗量: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确定每个工作项所需的机械设备种类和数量。
我们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情况,结合相关的机械设备使用率数据,来计算出所需的机械设备消耗量。
通过以上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每个工作项的定额消耗量。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乘以对应的工作项的数量,从而计算出所需的总消耗量。
定额消耗量计算方法在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施工计划制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项目中各项工作的消耗量,我们可以合理地安排材料、人工和机械设备的供应,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总结起来,定额消耗量计算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工程项目中各项工作的材料、人工和机械设备消耗量的方法。
通过合理地计算出工程项目的消耗量,我们可以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物资消耗定额计算方法

物资消耗定额计算方法
物资消耗定额概述
所谓物资消耗定额,是在定的生产技术组织的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
成单位工作量所需要消耗的物资的标准量。
通常用绝对数表示。
如制造台机床或一个零件消耗多少钢材、生铁。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如何通过物资消耗定额来计算物资采购量。
物资消耗定额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的方法通常有三种
1.技术分析法
这种方法比较科学、精确,但需要精确计算,工作量较大。
适用于生产企
业制定产品的物料消耗定额。
技术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
1) 根据产品装配图求出产品的所有零部件;
2) 根据每个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流程求出每个零部件的加工工艺;
3) 对于每个零件,考虑从下料切削开始一直到最后形成零件净尺寸Q 为止的所有各道切削加工的切削尺寸qi。
每个零件的净尺寸Q 加上所有各道切削尺寸留量之和,就是这个零件的物料消耗定额G:
G=Q+ 其中,切削消耗留量尺寸q 包括有:
q1:加工留量。
选择材料直径、长度时,总是要比零件的净直径、净长度要大,超过的部分就是加工切削的尺寸留量。
加有加工尺寸留量后的零件材料就叫零件的毛坯。
q2:下料切削留量。
下料时,每一个零件的毛坯都是从一整段原材料上切断而得的,切断每一段毛坯都要损耗一个切口宽度的材料,这就是下料切削留量。
一个零件的毛坯尺寸加上切口尺寸,就是零件的工艺尺寸。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订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订一、概述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计算出的单位工程材料消耗量。
它是施工组织设计和物资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二、制订原则1.科学性原则:材料消耗定额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标准科学地制订,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
2.可行性原则:材料消耗定额应该是可行的,能够被实际操作所接受,并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3.统一性原则:材料消耗定额应该在全公司或全行业内统一制订,以保证同类工程在不同地区或不同企业中具有可比性。
4.动态性原则: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材料消耗定额应该及时更新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施工需要。
三、制订流程1.确定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和不同施工阶段的需要,确定相应的计算方法。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理论计算法、试验计算法、统计计算法等。
2.收集资料:收集与材料消耗相关的资料,包括工程图纸、设计说明书、施工方案、技术规范等。
3.制订标准: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材料消耗标准。
标准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反映出实际施工中的情况。
4.编制定额表:根据制订好的标准,编制相应的定额表。
定额表应该包含单位工程名称、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消耗量等信息。
5.审核验收:经过初步编制后,定额表需要经过专业人员审核和验收。
审核要求严格,确保定额表符合实际情况和技术标准。
6.发布使用:通过审核后,定额表可以正式发布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更新调整,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进行纠正和改进。
四、注意事项1.避免片面主观臆断,在制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技术标准。
2.注意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在收集资料时要注意核实来源和真实性。
3.定额表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和验收,确保符合实际情况和技术标准。
4.定额表需要及时更新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施工需要。
5.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更新调整,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进行纠正和改进。
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数据

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数据
1.材料成本:确定材料成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每种材料的价
格和使用量。
这些价格和使用量可能会因市场行情、供需关系
等因素而变化。
了解材料成本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物料采
购计划。
2.材料使用率:材料使用率是指每个单位产品所需的材料用量。
它可以通过工艺流程和产品配方来确定。
根据产品的设计
要求和工艺要求,计算出每种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使用量。
3.余料率:余料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剩余材料
的比例。
这些废料和剩余材料可能会影响到原材料消耗的定额。
通过计算余料率,我们可以确定实际使用材料和产品产量之间
的比例关系。
4.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指每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
生产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消耗量。
高效的生产过程
通常意味着更低的材料消耗量,而低效的生产过程则会导致材
料消耗量的增加。
5.工艺改进和优化: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改进生产方法,可
以减少材料的损耗和浪费,从而降低材料消耗定额。
通过引入
新技术、改变工作方式和加强材料管理等措施,可以优化生产
过程,提高材料利用率。
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公式

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公式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同种原材料,很难划清其各种产品耗用量时,这些原材料费用则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原材料”成本项目。
如果材料有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则材料费用可采用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公式 1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公式 1是指以定额耗用量作为分配标准的一种费用分配方法。
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例】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消耗某种原材料共计2030公斤,每公斤1.75元。
A产品实际产量150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3公斤;产品B的实际产量为100件,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为1.5公斤;产品C的实际产量为300件,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为4kg根据以上信息,各种产品的材料成本应按定额消耗比例进行分配。
解:定额消耗量分配率=(2030×1.75)/(150×3+100×1.5+300×4)=1.974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974×150×3=888.3元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974×100×1.5=296.1元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2030×1.75-888.3-296.1=2368.1元定额费用比例法固定成本比率法是指以固定成本为分配标准的一种成本分配方法。
在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种类较多的情况下,为进一步简化分配计算工作,也可以按照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实际材料费用,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费用定额=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消耗定额×该种材料计划单价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材料实际费用总额/某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材料费用分配率【例】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000元。
材料消耗定额的一般制定方法备考资料

材料消耗定额的一般制定方法备考资料摘自《建筑工程概预算》精品课程根据材料使用次数的不同,建筑安装材料分为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非周转性材料也称为直接性材料。
它是指施工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瓦、灰、砂、石、钢筋、水泥、工程用木材等。
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能屡次使用,反复周转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工具性材料。
如:模板、活动支架、脚手架、支撑、挡土板等。
1、直接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常用的制定方法有:观测法、试验法、统计法和计算法(1)观测法观测法是对施工过程中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进展现场观察、测定,再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建筑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最适宜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
因为只有通过现场观察、测定,才能正确区别哪些属于不可防止的损耗;哪些属于可以防止的损耗。
用观测法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额时,所选用的观测对象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建筑物应具有代表性②施工方法符合操作标准的要求③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符合技术、设计的要求④被观测对象在节约材料和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的成绩,(2)试验法试验法是通过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在试验室内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能在试验室条件下进展测定的塑性材料和液体材料(如砼、砂浆、沥青玛帝脂、油漆涂料及防腐等)。
例如:可测定出砼的配合比,然后计算出每1M3砼中的水泥、砂、石、水的消耗量。
由于在实验室内比施工现场具有更好的工作条件,所以能更深化、详细地研究各种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从中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
但是,在实验室中无法充分估计到施工现场中某些外界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
因此,要务实验室条件尽量与施工过程中的正常施工条件一致,同时在测定后用观察法进展审核和修正。
(3)统计法统计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所拨发的各种材料数量、完成的产品数量和开工后的材料剩余数量,进展统计、分析、计算,来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组织专人观测和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
通常采用的有技术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计法三种。
(1)技术分析法
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规格、材料利用等有关技术资料来分析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办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研究分析产品设计图纸和生产工艺的改革,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可能性的基础基础上,根据有关技术资料,经过严密、细致地计算来确定的消耗定额。
例如,在机械加工行业中,通常是根据产品图纸和工艺文件,对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进行分析,先计算其净重部分,然后,对各道工序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其工艺损耗部分,最后,将这两部分相加,得出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
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定额,一般比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技术性较强,并不是每一个企业每一种材料都能做得到的。
因为用技术分析法计算消耗定额的先决条件,要具有比较齐全的各种技术资料,而且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要求企业的所有材料都用这种方法计算消耗定额,凡是产量较大、技术资料比较齐全的产品,制订消耗定额应以技术分析法为主。
随着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方法的使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2)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根据某一产品原材料消耗的历史资料与相应的产量统计数据,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
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到计划期的有关因素,确定材料的消耗定额。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度 = 一定时期某种产品的材料消耗总量/相应时
期的某种产品产量
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必须注意材料消耗总量与产品产量计算期的一致性。
如果材料消耗总量的计算期为一年,那么产品产量的计算期必须也是一年。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还应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作为消耗定额。
计划期的调整因素,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可以节约材料消耗的某些因素,这些因素应在上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例如,生产某种产品所耗用的甲材料,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为10公斤,考虑到计划期内某项科研成果将推广应用,该项科研成果应用后,可以节约材料10%,则计划期的消耗定额应为9公斤。
用统计分析法来制订消耗定额的情况下,为了求得定额的先进性,通常可按以往实际消耗的平均先进数(或称先进平均数)作为计划定额。
平均先进数就是将一
定量时期内比总平均数先进的各个消耗数再求一个平均数,这个新的平均数即为平均先进数。
(3)经验估计法
经验估计法主要是根据生产工人的生产实践经验,同时参考同类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通过与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的方式,来价算各利材料的消耗定额。
一般地说,凡是有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的产品,其主要原材料的消耗定额可以用技术分析法计算,同时参照必要的统计资料和职工生产实践中的工作经验来制定。
辅助材料、燃料等的消耗定额,大多可采用经验估计法或统计分析法来制定。
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制定消耗定额时,都必须走群众路线,实行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的三结合,共同审查和确定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