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件: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第16课时 “中国古代史”模块整合与能力测评(习题讲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1.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 (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随着地方诸侯势力的逐渐强 大,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周天子纳贡,周 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时期的“礼乐征伐自天 子出”至此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诸侯国内部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崛起, 国君公室衰微,出现“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 执政”。春秋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此时再变为“礼乐 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2.变法运动的兴起 从春秋后期开始,晋、齐等国的卿大夫为了谋求在相互兼 并中取得胜利,纷纷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各国的变法虽然在 方式、程度、成效等方面各有差异,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就是 进一步调整国家政治的格局,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为社 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创新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其 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2.富民阶层的兴起 富民专指那些占有大量社会财富但没有特权的社会群体。 首先,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宋 代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富人在经济中取得了 主导支配地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角。鉴于此,宋朝一 改传统的“抑兼并”政策,转而“不抑兼并”。其次,富民阶 层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中唐以后,租佃契 约经济关系得到广泛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 生产关系。
3.在民族政策领域,民族政策变化,重视边疆的发展
统治者逐渐抛弃了过去的和亲政策,转而利用商品经济规
律,以互市为手段,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出现了签约、
议和等新的现象。 4.在思想文化领域,多种风格并存,体现商品经济发展
经学方面
由重师法、疏不破注变为疑古,以己意解经成为一 时风尚
文学方面 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
类别
不 性质 同 点 影响
目的 相
同 点
影响
春秋争霸战争
战国兼并战争
奴隶主大国的争霸战争 封建兼并战争
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 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为
于封建因素的成长
秦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都是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
大国吞并小国、强国欺凌弱国,减少了诸侯国的数 目,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给人民 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2.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
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能佐证这一观点
的是
来自百度文库()
A.交子的普遍应用
B.商业型都市兴起
C.理学禁锢社会思想
D.宋词成为科举内容
解析:交子是北宋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没有普遍应用,
故 A 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商品经济发达,而宋代城
3.政治体制的剧烈变化 (1)从世卿制到任官制 春秋初年,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世卿制,后来慢慢扩展为 推荐制;到春秋末年,选官与任官之风大开并渐成制度。具体表 现是“贵”的没落和“贤”的升起,新的官职虽然大多数仍由氏 族贵族的后裔担任,但不再凭借世袭贵族身份上台,而是以才能 受到国君的任用,职官的待遇也由封土赐田转变为俸禄。
经济上
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 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 了经济基础
形式上
逐步实现局部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比西周时的“八 百诸侯”相比,显然是大大进步了,更大范围的局 部统一和区域统一已经出现
人们的要求 统一成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
民族凝聚力增强,“华夷之辨”观念相对淡薄,民 民族关系 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
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
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
A.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C.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D.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解析:改革推动分封制经济基础的瓦解,故 A 项错误;改革
4.思想文化的变革 (1)私学兴起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垄断着文化教育,民间无任 何学术可言。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败导致了学术的下移, 士阶层兴起并壮大起来,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 昔日的官学之士离开官府,流落民间,促成了春秋战国多元性的 文化格局,从而为私学创造了成熟的文化环境。 (2)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空前的战乱动荡和社会变革为各个阶层的思 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阐释自己的学说提供了空前的历史舞 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著书立说,相互辩论又相互影响,有力 地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艺术方面
以五代为分界,以前的壁画大多强调传统风格,以 后的水墨画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
音乐方面
唐代以舞乐为主,乐律重形式,宋代以后,随着杂 剧的流行,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
二、商品经济孕育了新的社会力量 1.社会出现流动和分层 唐宋社会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引起财富的两极分 化,而这种分化则直接导致了财富力量的崛起。经济力量的增 强自然会要求按照新的经济关系规范人们的社会地位。这就必 然冲击原有的社会关系。其结果,“贵者始富,贱者不富”的 所谓先王之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动摇,富、贵、贫、贱处于 经常性的转化之中。旧有的门阀世族和士农工商等级制再也不 能维持,整个社会呈现出流动和分层。
思想理论
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 器
[针对训练]
1.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 683 年),齐桓公伐鲁,败于长勺;齐
国随后联合宋国攻鲁,败于乘丘。次年,宋国伐鲁以报乘丘
之败,鲁国再胜。周庄王十七年,齐、鲁会盟于柯。上述记
载表明当时
()
A.齐国注重维护王室尊严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发展” 1.经济基础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 产力的显著提高。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 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 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 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由分裂走向统一
误;“娶妻不顾门户”并不意味着门第制度不复存在,故 D
项错误。 答案:B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一、经济基础发生变异 1.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引起中国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生结 构性变异 明后期,农业经济的突出特点是商品性农业以前所未有的规 模和速度发展,这种发展引起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生深刻的结 构性变异。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是手工业、商业、金融业和城 镇空前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结构性变异是整个明 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异的起点。
(2)中央集权的官僚结构 战国时期,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运动,剥夺了旧贵族 的特权,建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 面。国王以下建立了以丞相和将军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 又进行了一些配套制度的建设,包括俸禄、官吏选拔、年终考 绩的“上计”制度的确立等。这些行政制度为中央集权政治的 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有效保障。
三、商品经济引起了价值观念的变化 1.由“贵义贱利”到“言利” 传统的价值观念强调“贵义贱利”,而商品经济是一种以市 场为导向的经济形式。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言利” 的思想主张日益抬头,一批思想家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了猛烈 的批判。从中唐历北宋至南宋,“言利”思想与传统价值观的斗 争一直贯穿始终,成为社会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一根主线。 2.功利主义学派的兴起 南宋时期,以陈亮和叶适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学派,反对道 学家空谈性命,志存经济,主张经世致用。功利主义学派产生 于南宋的浙东地区,这并非偶然。这里商品经济发展,功利主 义学派强调功利,无疑就是商品经济注重人性和追求利益的本 性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反映。
[针对训练]
1.占卜与风水在中国起源很早,但在民间广为流行则始于宋朝,
主要原因是
()
A.商业发达,社会流动加剧 B.社会动乱,瘟疫战争不断
C.理学兴起,儒家思想流行 D.帝王提倡,佛道宗教盛行 解析:宋朝占卜盛行,具体原因虽多,但关键在于当时社会流动
的趋势增大,由于不可预料的因素增多,未来前途的未知性增大,
2.在经济领域,赋税制度变革,呈现市场化趋势 在土地制度领域,土地日益摆脱政治力量的束缚而卷入到 流通之中,“田制不立”取代中古田制;在赋税制度领域,随 着两税法的推行,统治者不得不推行和买、预买、折买、和籴、 博籴等政策措施,通过市场来弥补传统赋税征收上的缺陷,赋 税征收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和特征;在禁榷制度领域,由于商 品经济的发展,过去将商人直接排斥在专卖领域之外的直接专 卖制再也不能维持,政府不得不推行“官商共利”的间接专卖 制,从而导致入中法的勃兴。
B.鲁国成为众矢之的
C.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D.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解析
2.战国时期,或由匹夫而为将相,或朝贫形而暮公侯,或起自 刑余,或出于盗薮,不论新旧,不问亲疏。这种现象表明( ) A.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 B.礼崩乐坏加速王室衰微 C.世卿世禄制度遭受冲击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解析:材料所表达的只是“战国时期官僚来源不论出身”,这 与“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没有直接的关系,故 A 项错误; 周王室的情况在材料中并没有反映,故 B 项错误;战国时期诸 多的公卿将相已由匹夫之徒担任,“不论新旧,不问亲疏”表 明西周初年以来确定的世卿世禄制度开始走向瓦解,故 C 项正 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主要指的是郡县制取代分封 制,这是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故 D 项错误。答案:C
人们出于对由贫变富、由贱变贵的企盼和对由富而贫、由贵而贱
的恐惧,难免更多地求助于占卜和风水,而土地所有权的转换频
率的加快使土地集中的过程提速,其结果是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社会上的无业游民增多,他们急需寻找生计,做个可望“其肆如
市”、“其门如织”的卜者,无疑是一条较好的出路,故 A 项
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A
推动土地兼并,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法家思想,故 C 项错
误;材料信息反映了改革肯定土地私有制,故 D 项正确。 答案:D
二、商品经济与唐宋的社会变革
唐宋时期,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既引起了各种社 会要素的流动及其组合,又冲击了原有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 系,还产生了新的社会力量。所有这些,促进了唐宋社会的 变革。
俗,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表明当时
()
A.社会风气逐渐败坏
B.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C.逐利意识普遍强化
D.门第制度不复存在
解析:材料意为娶妻为财,而不单是为了传统的传宗接代,并
非意味着社会风气的逐渐败坏,这本身就是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的一种表现,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仅仅通过娶妻观念的
转变,并不能得出“逐利意识普遍强化”的结论,故 C 项错
市经济职能增强,商业型都市兴起,与之有相似之处,故 B
项正确;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上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宋代理
学禁锢社会思想与之不符,故 C 项错误;宋词没有成为科举
考试内容,故 D 项错误。 答案:B
3.北宋蔡襄在担任福州知府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福州
五戒》,其一曰:“娶妇何谓,欲以传嗣,岂为财也。观今之
一、商品经济赋予了唐宋社会新的时代特征 1.在政治领域,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 伴随着门阀世族的衰亡,科举制大兴并取代了过去的九品 中正制。它使社会各阶层都有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尽管这 种平等竞争极为有限,但在古代那样的等级社会中,这确实是 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这充分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平等性和竞争性, 是商品经济大发展时代的产物。
(3)郡县制的逐步确立 春秋初期,“国”“野”之间的疆界有所淡化,个别国 家开始出现郡县制。至战国时代,各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 以此作为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有效体制。郡县制度的确立彻 底摧毁了旧贵族赖以抗衡王权的物质基础,为自上而下贯彻 中央专制集权统治扫清了道路,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的 一个重大转折。
第16课时 “中国古代史”模块整合 与能力测评 (习题讲评课)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 1.诸侯争霸的原因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井田制瓦解导致分封
制的崩溃。 (2)直接原因:国人暴动后周王室衰微,无法节制诸侯。 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