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三篇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三篇及反思
1.《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蒸发现象,并分析出蒸发要吸收热量的科学原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表达的科学品质。
科学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切实认识到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出蒸发要吸热的科学原理。
教师准备:温水、小烧杯、两个手帕、电风扇,电暖扇。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儿歌导入)
师:老师边唱儿歌边变魔术:第一回考个鸡蛋,第二回考了二分,他娘打他三棒槌儿,出溜拐弯变个小鸭子。
请大家仔细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小鸭子不见了。
主体探究:(我爱思考:)第一张
1、黑板上的“小鸭子”游到哪里去了?
2、你看到“小鸭子”是怎样跑掉了?
3、这说明水变成了什么样物质跑掉了?
探讨后得结论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地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师: 在我们的周围,你还知道哪些水的蒸发现象?请举例说一说。
生:夏天,人们经常往地面上洒水,水一会就干了就是蒸发。
生:湿衣服会干了。
师:其它的液体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呢?
生:有。
不盖盖的酒精会蒸发掉。
师:在蒸发的过程中有没有温度限制呢?
生:没有。
师:可以说:(板书:在平常温度下进行)。
师:在蒸发的过程当中,还有没有其它的现象呢?
师:我们现在看书29页,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水干后是否还有这种感觉?请把你的感觉填写在书中29页下面。
生: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先感觉很凉,等水干了就不凉了。
师:大家讨论分析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先感觉很凉,等水干了就不凉了的原因。
生:蒸发过程中还会(板书:吸热)
师:夏天,从游泳池上岸之后,觉得特别凉爽,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因为被风一吹,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了人体的热量,所以觉得凉爽。
师:生活中蒸发需要吸收热量的例子你还能举出一些吗?
生:穿着被雨淋湿的衣服,容易着凉感冒,是由于水在蒸发过程中吸收人体热量所引起的。
生:夏天走在树林中,感觉特别凉爽是因为树叶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生: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教室会凉快许多,是因为地面的水在蒸发过程中要
吸收教室周围的热量。
总结:蒸发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热量。
导学明理:
师:看书P30,什么是蒸发?(学生齐读)
1、在常温下
2、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3、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
4、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的很好。
下面我请教大家几个问题。
我爱动脑筋
1、淋雨后为什么感觉冷?
2、发烧时,头上敷上湿毛巾,这是为什么?
3、天热时,我们吹电风扇会感觉到凉爽这是为什么?老师还有一个生活问题想问问大家,平时你们怎么晾衣服的?
生:通常把衣服晾在太阳能照射得到又通风的地方。
师:还有吗?晾衣服的时候是不是团成一团,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就行了?为什么?
生:还要把衣服摊开来晒。
只有这样,衣服才会干的快。
师:联系这个生活实例,同学们能否说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了?
三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1、把两块手帕湿到同种程度。
2、一块手帕叠成四方块,另一块手帕伸展,让学生判断哪一块手帕先干呢?这
说明什么问题?
(蒸发的快慢与蒸发的面积有关,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
3、把两块手帕都伸展,一块手帕放在电风扇下吹,另一块放在常温下,哪一块手帕先干呢?这说明什么问题?(在蒸发面积相等的情况下,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4、把两块伸展的手帕一块放在电暖扇旁,一块放在常温下,哪一块手帕先干呢?这说明什么问题?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师:(出示课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与蒸发的面积有关;
2、与风有关;
3、与温度有关,下面请每组同学认真填写报告单。
师:作业看书28页以小组形式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与蒸发的面积有关;
2、与风有关;
3、与温度有关(注意只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四、习题巩固
(一)蒸发:
(二)勤于思考善于判断:
1.水蒸发的快慢只与其温度有关。
()
2.常温下水是不会蒸发的。
()
3.两杯温度相同的水,它们蒸发的快慢也一定相同。
()
4.把手指弄湿,手指会感到凉,是因为水蒸发时吸热()(三)认真思考巧填空:
1.()和()都是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都要()热量。
2.蒸发的快慢与()()和()有关。
3.水的表面积越(),水蒸发的就越慢。
五、结束语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哪些生活道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科学用科学,长大后成为科学能手,为国家做贡献,为人类造福。
2.《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在教科书上共3页,分为3个版块:
教科书第2页,聚焦版块,展示了幅占据一整个页面的水。
聚焦部分的问题是“水还可能有其他的形态吗?”指明了这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研究水的其他形态。
教科书第3-4页的探索版块主要有四个活动,一是解释水去哪儿了,二是说说生活中的蒸发现象,三是用实验解释蒸发现象,四是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
第一个活动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
用水洗手,不用擦手也会干。
这些水去哪儿了呢?学生通过尝试解释日常的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在此过程中丰富对水的感性认识。
第二个活动说说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是基于第一个活动展开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发生在周围的蒸发现象,了解到蒸发是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
值得注意的是,“说一说”部分中的“煮食物”现象,学生会将煮食物过程中出现的白汽误认为是水蒸气,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在基于第一和二个活动的认识之后,学生需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因为科学探究讲求的是有事实,有依据。
实验一通过比较两个有盖和无盖的杯子,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杯中等量的水的变化,探讨水到底去哪儿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醒学生控制好变量,如实验一中两个杯子大小、形状一致,两杯水的起始水量相同才能体现公平,还应提醒学生做好标记,以便记录下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二通过倒扣在地面一段时间的透明塑科盒的变化,观察和研究水去哪儿了?该过程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水蒸气的特点。
这两个活动都需要较长时间,应该提前安排。
第四个活动是基于对实验的理解和分析之后展开,此时对水蒸气的理解变得更具体丰富,更容易理解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
教科书第4页,研讨版块,共有3个问题:1.“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2.“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3.“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也是水吗?”这三个问题都是围绕着实验探究和比较展开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描述情况来发现学生是否理解了整个
过程,并对两者的特点进行归纳整。
【学情分析】
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质,也是最常见的物质,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学习时,对水进行了一些学习和观察,在生活中也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
了解到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人类离不开水等等。
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
如何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呢?这是我们期待学生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2.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
难点:1.区分“水蒸气”与“白汽”;2.明白水蒸气还是水。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
1.出示一杯清水,提问:这是一杯清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注意把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一点。
)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
1.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预设: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
2.追问: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
小结: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
(学生举例)
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理解为水蒸气时,教师出示课件
(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是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
5.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6.交流方法。
7.课前的实验方法参考
实验要在前几天完成实验并记录。
方法一: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透明水杯,向两杯水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
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去碰,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方法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3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1.围绕三个问题,学生先进行小组内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派代表作集体交流,问题逐个解决。
问题一: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小结:没有盖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
问题二: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预设:一是小水珠,二是水蒸气
小结:这确切地来说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问题三: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也是水吗?(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形成韦恩图,学生补充修改自己的活动手册。
)
四、拓展(预设2分钟)
思考:水蒸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信息。
【板书设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韦恩图主要用于比较两个事物的异同点,已经多次出现在学生的记录活动中。
比较水和水蒸气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水的特点有哪些,水蒸气的特点有哪些,有目的的将共同特征放在中间,最终通过画图的方
式将水和水蒸气的特点分别圈画出来,最终呈现出交叉。
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韦恩图,在接下去的几课当中可以尝试多使用巩固。
另外,学生对水和水蒸气的特点中无色与透明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认为无色的东西一定是透明的,透明的也必然是无色的。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戴过墨镜,是个能帮助学生理解透明与无色区别的很好例子。
【作业设计】
1.下列关于水蒸气的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A.白色
B.无色
C.透明
2.下列关于水蒸气的形状描述正确的是()。
A.没有形状
B.有固定形状
C.没有固定形状
3.下列关于水蒸气的体积描述正确的是()
A.没有体积
B.有固定体积
C.没有固定体积
3.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实验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带走一定的热量。
2.能通过实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蒸发的几个因素,认识到使用不同的方法也可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研究水蒸发快与慢的因素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切实认识到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验法、谈话法、探究法
四、课前准备
温水、湿布、玻璃片、硬纸板、酒精灯、火柴、滴管
五、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那么,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
(在黑板上用湿布写一个水字)这个字大家都认识,但哪知道世界水日是哪一天吗?(3月22日)地球上水之源丰富,但地球表面97%被海水覆盖,可供人类引用的淡水资源还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节约用水……
师突然回头,咦?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干了;水不见了。
师:那么水到哪里去了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新问题(板书课题)。
(二)主体探究
什么是蒸发
师:你认为“水到哪里去了”?,可能变成了什么?你看到了吗?闻到了吗?生:渗到黑板里去了;蒸发到空中去了;水变成水蒸气了……
师:请大家用自己的话给蒸发下个定义吧,说一说什么是蒸发? (板书蒸发)生: 其实蒸发就是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的现象。
(根据回答板书)
师:在蒸发的过程当中,还有没有其它的现象呢?现在请大家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水干后是否还有这种感觉?
生: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先感觉很凉,等水干了就不凉了。
师:大家讨论分析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先感觉很凉,等水干了就不凉了的原因。
生:蒸发过程中还会吸热。
(板书吸热)
师:总结什么事蒸发。
师: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地方应用了蒸发以及蒸发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你能请举例说一说吗?。
生:夏天,人们经常往地面上洒水,水一会就干了就是蒸发。
生:湿衣服会干了。
………
2、蒸发的快慢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的很好。
大家了解这么多的生活常识,老是非常高兴。
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大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请各小组用准备好的仪器进行探究。
(提示小组分工合作)
生:实验
师:指导
实验结束后学生汇报。
得出探究结果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1、与蒸发的面积有关;2、与风有关;3、与温度有关
师:根据探究的结果,谁能说一说平时你是怎么晾衣服的?怎样才能够让衣服干生:通常把衣服晾在太阳能照到的地方。
生:放到通风的地方。
生:把衣服展开。
师:大家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老师非常高兴。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也能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说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说收获。
七、板书设计:
在平常温度下
蒸发:水-------水蒸气
(液体)(气体)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
4.《水到哪里去了》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时,教师对课本的顺序进行了简单的调整,先通过写字游戏让学生认识水会慢慢蒸发,使学生在感性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新知教学。
然后通过两个实验,用事实证明水蒸发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即蒸发吸热。
再通过练习,引出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并得出结论。
顺序调整之后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有利于逐步展开本课教学。
学生对写字游戏很感兴趣,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感性认识水会慢慢蒸发。
由此提出了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通过几个简单的小实验,学生不仅观察到了蒸发的过程,还能切实感受到蒸发要吸收热量这一科学原理。
并明确了在感知不准确的情况下,需要用具体的仪器去测量,进一步证明不准确的感知,也就是说要用事实说话。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蒸发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培养观察、探究、创造等方面
的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通过多让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亲近感,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