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指导:汗证的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汗证中医辩证论证分析

汗证中医辩证论证分析

汗证中医辩证论证分析自汗、盗汗病因症状超乎正常生理性出汗(即气温高或高温作业、剧烈劳动或运动、衣被过厚、情绪激动时汗出较多,气温低时汗出较少)的异常排汗或汗闭,称为汗出异常。

根据汗出时间、汗量多少及排汗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白天不因劳动、日晒、厚衣或发热而汗自出的,称为“自汗”;夜间入睡后不自觉的汗出,醒后汗止的,称为“盗汗”;汗出而伴有畏寒、肢冷的,称为“冷汗”;病情危重,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的,称为“脱汗”,又称“绝汗”;汗出而伴有发热,称为“热汗”;仅头额部出汗而身无汗的,称为“额汗”;手掌、脚掌局部经常汗出而身无汗的,称“手足心汗”;半侧身体出汗,或左侧、或右侧、或上半身、或下半身的,称为“ 半身汗出”;正常应汗出而反无汗的称汗闭。

汗出异常与阳气蒸腾津液及卫阳司汗孔开合的功能失常有关。

邪热入侵、阳气偏亢或阴虚内热,迫津外泄;或卫阳不固,气虎不敛津液,均可导致病理性的汗出过多。

反之,邪气外袭,卫阳被阻遏,或卫阳虚弱,汗孔开合失司而闭合;或阳气虚弱,蒸津无力,均可使津液不得外泄而发生病理性的汗闭。

常见汗出异常的中西医疾病与发热基本一致。

“热汗”,可见于风寒表虚症、风温(热)表证、暑温表证、暑温气分证,阳明经证、阳明腑症、热邪壅肺症、脾胃湿热证、大肠湿热,小肠湿热、膀胱湿热症、肝胆湿热症、湿热伏募原症、疟伏募原症、疫毒内陷症等症候中,具体的辨证诊治参见发热一节的有关部分。

“自汗”,主要见于气虚证,此外,还可见于气虚感冒症、气虚发热症、心气虚症脾气虚症、肺气虚症、肾气虚症等症候,偏见于阴虚症。

自疗注意事项(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劳累过度。

(2)注意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注意饮食调理,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

自汗者宜吃鸡、鸭、鱼、蛋、山药、扁豆、羊肉、桂圆、狗肉等;盗汗者宜吃鱼、甲鱼、乌龟、蛤士蟆、猪肝、白木耳、菠菜、白菜等。

(4)自汗者不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凉拌的菜肴;盗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尽量少饮或不饮酒。

【汗证“八诊”: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

【汗证“八诊”: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

【汗证“八诊”: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关注健康,持续分享,喜欢就关注一下吧!中医认为汗液为血液所化生,也说”汗为心之液“,也有”汗血同源“的说法,生理性汗出与外界温度有关,但是也有一些不正常的汗出,下面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1、表汗:病位在肌表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是表证,有时候有汗有时候无汗,无汗多由表寒证引起,而有汗多属风邪,热邪等引起;常配伍的中药有,柴胡、桑叶、薄荷等;2、自汗:通俗来说就是待着没事就出汗,或者稍微一动就出汗,常伴有乏力、气短、没有精神、面色晄白等,多由于气虚、阳虚或者久病正气足引起;常配伍的中药有,黄芪、人参、党参、大枣、龙眼,成药有玉屏风散;3、盗汗:说简单些可以认为是睡着了出汗,醒来汗止,以夜间多见,常伴有手足心热,午后低热,两颧潮红,舌红少苔等,多由于阴虚或者血虚等出现的内热的症状;常配伍的中药:熟地、山萸、黄精、女贞子等,成药有六味地黄丸;4、大汗:如果活动后,或者温度高引的大汗一般认为是正常的汗出,只需多喝补及时补充就可以了,如果大病期间忽然大汗不止并伴有四肢冰冷,面色苍白,神昏谵语等,可引起气随汗脱,属重型,需急采取措施纠正;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党参、太子参等;5、战汗:战汗可以理解为浑身冷,全身战粟,一会儿出一身汗,如果外感风寒高热后出汗后身体轻松了,有精神了,没有什么其它不适,可以认为汗出热退,病邪祛除;如查战汗后周身乏力,烦燥不安,应该积极找出病因,及时纠正;〔补充:有时候外感风寒后或者感冒后,全身冷、疼还打寒战,那么就可能温度持续上升,有时候还会一边用着药一边温度不降反升,希望做为病人和家属不要过于埋怨医生,这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如果有习惯性高热惊厥的儿童要注意这个阶段温度的监测和治疗。

〕6、头汗:有一些人总是头出汗,别的地方并没有汗出,这种情况有一些人是习惯性的,一紧张,一吃热饭头上就出汗,身体也没有其它不适,这种情况一般是正常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久病后,或者大病的恢复期,以及脑血管疾病危重期的人群出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控制原发病;7、半身汗:一半身子有汗,一半身子无汗,或上半身有,下半身没有,多见手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如果忽然出现这种情况并伴有感觉或者运动障碍,那么需要及时就医,早期明确诊断;8、手足心汗出:这种情况不得不说有部分青少年儿童多见,还有一些成年人一紧张就手足心出汗,这些一般可以认为是正常的;如果伴有一些阴虚的症状,那么可以用一些滋阴的中成药,比如沙参、麦冬、天冬等;〔补充:总起来说出汗有时候是正常的,大部分异常出汗是由于其它疾病引起的,对中医来说要正确辨证,从整体上进行调理,做为西医来说要及时寻找病因,积及治疗原发病。

常见出汗症状的鉴别诊断

常见出汗症状的鉴别诊断

常见出汗症状的鉴别诊断是指人体患病状态下的异常出汗。

可分为全身出汗与局部出汗两类。

全身出汗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均可出现全身出汗。

外感热病感受风、寒等外邪,导致营卫功能失常,或热盛迫津外泄,均可出汗。

内伤杂病为阴阳失调而导致出汗。

出汗,汗量较少,伴发热恶寒,身痛,脉浮缓者,是太阳中风证。

为风寒之邪袭表,营卫不和所致。

出汗,汗量多,伴壮热,恶热,烦渴喜冷饮,面赤,舌红,苔黄,脉洪大者,是阳明经证或气分热盛证。

为里热炽盛,迫津外泄所致。

出汗过多,畏寒,小便短少,或排尿困难,四肢微拘急,关节屈伸不利者,是阳虚漏汗证。

为发汗太过,表阳虚,固摄功能减弱所致。

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呼吸喘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是亡阳证。

为阳气大虚欲脱所致。

先恶寒寒战,烦躁不安,然后发热汗出者,是战汗。

为邪正相争所致。

出汗,汗量多,连绵不断,伴烦渴,壮热,胸院痞闷,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发于暑季者,是暑热证。

为热盛迫津外泄所致。

睡时出汗,醒则汗止,伴腰膝酸软,腰痛,或梦遗滑精,五心烦热,舌红少苦,脉细数者,是阴虚盗汗证。

为阴虚营不内守所致。

动则汗出,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晄白,舌淡,脉虚者,是气虚自汗证。

为脾气虚弱,中气不足所致。

局部出汗是指出汗部位不均,某一区域有汗,某一区域无汗。

1.头汗出:仅指头部汗出,余处无汗或少汗。

头汗出,余处无汗,伴发热,身重体倦,胸闷,舌红,苔黄,脉数者,是热盛汗出证。

为里热蒸腾,气机不利所致。

头汗出,余处无汗,伴身目发黄,小便不利,腹满,舌红,苔黄腻,脉数者,是湿热自汗证。

为肝胆湿热郁蒸,气机不利所致。

头汗出,伴面色晄白,四肢欠温,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舌淡,脉弱者,是气虚自汗证。

为脾气虚弱,中气不足所致。

2.手足汗:指仅手心足心区域汗出,余处无汗。

手足汗出,伴四肢欠温,神疲乏力,纳少,便塘,舌淡,脉虚者,是脾虚汗出证。

为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津液外泄所致。

手足汗出,伴手足心热,咽与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者,是阴虚汗出证。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汗证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体内部湿热蕴结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症状。

中医辩证论证是中医临床中的重要手段,通过辨证论证可以确定病因病机,指导治疗。

下面将结合汗证,介绍中医辩证论证的思路及方法。

一、辩证思路:1.辨证分型思路:汗证的辨证思路是要确定汗的性质、量、时机等,对全身症状做整体分析,然后作出辩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寒夹湿证、暑湿痰热证、湿热痰饮证等不同类型,然后针对不同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2.辨证病机思路:汗证的发生与人体阴阳失调、气机紊乱、湿热蕴结等密切相关。

在辨证论证时,要分析病程演化,了解病机途径,明确病因病机,然后指导治疗疾病。

3.辨证借鉴思路:在辨证论证中,可以借鉴历代医家对汗证的辨证思路和方法,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综合辨证。

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相关病证的辨证思路,进行综合思考。

二、辩证方法:1.全面询问:在辨证论证中,要全面询问患者的病情,了解病程、发病原因、症状、舌脉等情况。

通过详细的询问,可以获得更多的病情信息,指导辨证论治。

2.观察诊断: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脉象等情况,进行辨证判断。

例如,风寒夹湿证的患者脉象浮紧,舌苔白腻;暑湿痰热证的患者舌苔黄腻。

3.辩证分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汗证分为不同类型。

例如,风寒夹湿证的患者多有恶寒、头痛、鼻塞等症状;暑湿痰热证的患者多有口苦、口渴、尿黄等症状。

4.鉴别诊断:在辩证论证中,要与其他相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可能性。

例如,汗证与外感性感冒、湿热病等疾病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5.辨证论治:在完成辨证论证后,根据不同分型的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风寒夹湿证可以采用辛散温中,行气宣散的方法进行治疗;暑湿痰热证可以采用清热泻火,利湿化痰的方法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是全面询问、观察诊断、辨证分型、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步骤。

汗 证(中医内科)

汗 证(中医内科)

汗证(中医内科)汗证(中医内科)一:概述汗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类型,主要指因体内阴阳失衡而引起的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汗证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二:定义及病因1. 汗证的定义:汗证是指人体因阴阳失衡而导致的不正常的汗出现,表现为汗多、汗少或汗出不畅的症状。

2. 汗证的病因:- 阳盛阴虚:体内阳气过盛,而阴气不足,导致出汗过多或出汗不畅。

- 体质失衡:体质偏热或偏寒都可能导致汗证的出现。

- 情绪压力:情绪过度紧张或焦虑不安可能引起汗出不畅。

三:临床表现1. 汗多证:- 症状:多汗、烦渴口干、心烦易怒。

- 舌象:舌红苔薄黄、脉象:脉数有力。

- 临床常见病症:痰湿、阳虚、气虚等。

2. 汗少证:- 症状:少汗或汗出不畅、身体燥热、口干咽燥。

- 舌象:舌红苔少、脉象:脉细数。

- 临床常见病症:阴虚、气滞、血瘀等。

四: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益气健脾、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等草药进行调理。

- 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熟地黄、沉香等。

2. 针灸疗法:- 针刺穴位:根据具体症状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如太溪、涌泉等。

- 灸法疗法:采用艾绒烧灸的方法对特定穴位进行治疗。

3. 中医按摩疗法:- 刮痧疗法:通过用病人体表的油脂涂敷刮痧板后,在病人上肢和下肢的特定穴位施行按摩。

- 推拿疗法:通过推拿手法刺激患者体表的特定穴位,以起到调理阴阳平衡的作用。

五:预防措施- 避免极端气温:冷热交替对汗证患者的身体刺激很大,尽量避免极端气温的环境。

-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焦虑或紧张。

- 合理饮食:饮食要均衡,不要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保持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1-汗证病例分析。

法律名词及注释:- 阳盛阴虚:阴阳失衡中的一种情况,指体内阳气过旺盛,而阴气不足。

- 脉象:中医诊断中通过触摸患者脉搏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中医对汗证的认识正文:一、汗证的定义汗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出汗异常或出汗过多、过少等症状。

汗证在中医学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汗液的排出是人体通过调节体温、代谢废物和调节气血运行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汗证的分类1·表里汗证:指汗液的分泌和排出过多或过少,主要与表里两虚有关。

a·外感风寒邪,经络不通畅,气血运行不畅,可导致出汗不畅,出现表里寒凉症状,如恶寒、畏寒等。

b·表里两虚,气血不足,汗液分泌减少,出现出汗过少、无汗或汗液稀薄等症状。

2·四肢汗证:指汗液主要分布在四肢部位的异常出汗。

a·四肢汗液分泌过多,可能与阳明经湿热、气血瘀阻等有关。

b·肾脏功能失调,导致四肢出汗过少,可能与肾阳不足、气血不利等有关。

3·新陈代谢汗证:指汗液异常排出,与人体新陈代谢功能的变化有关。

a·代谢亢进,出汗过多,可能与体内热量消耗过多、荷尔蒙分泌紊乱等有关。

b·代谢减退,出汗减少,可能与体内热量不足、肝肾功能低下等有关。

三、汗证的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a·外感风寒的汗证,可选用温散寒邪的药物,如葱姜汤、小柴胡汤等。

b·表里虚寒的汗证,可选用补益温中的中药,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

c·四肢汗证的治疗可选择以活血祛湿为主的方剂,如当归四逆散等。

d·新陈代谢性汗证的治疗主要是根据具体病因选择相应的中药。

2·针灸疗法:a·针刺汗穴,如百会、大椎、肺俞等穴位,以调节汗液分泌和排出。

b·针刺相应经络和腧穴,以调整气血运行和调节体内代谢功能。

3·中医调理:a·合理调节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b·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c·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的平衡。

中医内科汗证..

中医内科汗证..
黄汗:《金匾要略》“黄汗之为病,身体肿, 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腰髋驰痛, 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 小便不利。”
战汗:《伤寒论》“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 实,必先振慄,汗出而解。”
(二)源流
《丹溪心法》“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 虚、痰”,“盗汗属血虚、气虚。”
《景岳全书》“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注意除外生理性、环境及药物等因素。
二、病因病机
汗证多由邪客于表、营卫不和;肺 气亏虚、卫表不固;阳气虚衰、津液失 摄;阴虚火旺、虚火灼津;热邪郁蒸、 迫津外泄等所致。
(一)营卫不和
阴阳偏盛之体 阴阳偏衰之体 表虚之人
卒感风邪,营卫不和,卫 强营弱,卫外失司,营阴 不能内守而汗出。
(二)肺气亏虚
临床分类
(一)
表证和里证汗出:中风表虚证、表热证、里热炽 盛。
特殊汗出:自汗、盗汗、战汗、黄汗、脱汗。 局部汗出:头汗、半身出汗、手足心汗、心胸汗
出等。
(二)
自汗、盗汗、战汗、黄汗、脱汗。
(二)分类诊断
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者为自汗。
寐中汗出津津,醒后自止者为盗汗。
外感热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为战汗。(邪 正相争,病情发展的转折点。)
汗证
中医老年科 杨学青
一、概 述
(一)概念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 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类病证。 表现为全身或身体某一部位出汗异常过多。
根据汗出特点,可分为自汗、盗汗、脱 汗、战汗、黄汗五种,其中自汗和盗汗在 临床上较为常见。
一、概述
(二)源流 《内经》对汗证的病因、生理、病理、症状、预后已有
《医林改错》对血瘀导致自汗、盗汗的治疗 作了补充。“竞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 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 盗汗,用血府逐瘀汤”。

汗症鉴别诊断:通身汗(一)自汗附“常自汗出(汗家)”、“反汗出”、“汗出自愈”、“汗出不解...

汗症鉴别诊断:通身汗(一)自汗附“常自汗出(汗家)”、“反汗出”、“汗出自愈”、“汗出不解...

汗症鉴别诊断:通身汗(一)自汗附“常自汗出(汗家)”、“反汗出”、“汗出自愈”、“汗出不解...本文读法:每种汗出的“主要病因病机”“汗出机理”“病因病机鉴别”以及“病种举例”下的序号是上下一一相对应的。

比如“自汗”中“常见病因机”的(1)~(14)序号与“汗出机理”“病因病机鉴别”及“病种举例”中的(1)~(14)的序号均是一一相对应的。

自汗(汗出)1、概念“自汗”与“汗出”一症,是指身体在不应当出汗之际(如不在大运动量活动或高温之情况下)全身明显汗出的异常现象;或者医生对服药后(尤其是发汗药)出现全身明显汗出反应的客观记载。

“自汗”与“汗出”基本同义,既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体征。

2、主要病因病机(1)风邪犯表。

(2)风热犯表。

(3)里(气分)热盛。

(4)内风夹热。

(5)心火炽盛。

(6)厥阴瘀热。

(7)阴虚内热。

(8)卫虚失固。

(9)肺气虚。

(10)气血空虚。

(11)卫阳大虚。

(12)少阴阳虚。

(13)阴盛格阳。

(14)阴阳离决。

3、自汗机理(1)风性疏泄,鼓舞津液外泄。

(2)风热迫津外泄。

(3)热迫津泄(如白虎汤证)。

(4)风性疏泄,热迫津泄。

(5)汗为心之液,火(主要指心经气分的火邪)性急迫,津液外泄。

(6)汗血同源,津液常需借血以布运,气郁则血瘀,瘀则血中可生瘀热,以致迫津外泄。

(7)肾主五液,肾经虚热,可迫津外泄为汗,同时还可造成阴液难以内守。

(8)卫气虚可致玄府难阖,汗津外溢。

(9)肺主皮毛,肺气虚可致毛窍失固,致津泄为汗。

(10)气随血脱,卫气失固,以致汗出。

(11)卫出于下焦,肾阳为卫气之根,寒邪伤表里之阳,加之发汗过度,造成卫气大虚,同时阳虚不足以接续充养卫气,造成肤表失固而津液大泄。

(12)(少阴心肾)阳虚失固,津液外泄。

(13)阳气大虚造成表气不固,可致表津外泄;加之阴盛格阳、虚阳外越,形成体表客热迫津外泄。

(14)阴阳均失秘藏。

4、病因病机鉴别(1)常兼恶风发热(翕翕发热),脉浮。

汗证中医辩证论治

汗证中医辩证论治

汗证中医辩证论治多汗症(hyperhidrosis)是多种病因导致的自发性多汗,表现为阵发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出汗增多,常为两侧对称性,但也可见偏身多汗。

正常人在生理情况下排汗过多,见于运动、高温环境、情绪激动以及进食辛辣食物时。

另一类为自发性出汗,见于炎热季节。

这种出汗多为对称性,且以头颈部、手掌、足底等处为明显。

本节介绍的自发性多汗症,是指并非在上述情况下发生的异常出汗过多。

根据多汗的部位多汗症可分为:①全身型:多为功能性或躯体病变引起;②偏身型:多为中枢性病变,特别是间脑病变所致;③传导束型:多为中枢性病变,特别是间脑病变所致;④节段型:多为脊髓侧角或交感干病变所致;⑤末梢型:表现为手掌、脚掌和腋下多汗等,多为体质性;⑥局部型:多为反射性,如食用刺激性食物。

局限性多汗症,常始于儿童或青春期,男女两性均可发生,有的有家族史,可以持续几年,至25 岁以后有一个自然减轻的倾向。

生理性髓性多汗症,有家族遗传倾向。

【病因病机】中医把出汗作为重要的辨证依据,白天多汗叫自汗,由于阳虚气虚不能敛汗所致。

晚上睡觉多汗叫盗汗,多是阴虚所致。

热病辨证,伤寒恶寒发热,无汗为表实,有汗为表虚。

阳明经热有大汗出等。

多汗症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多汗症,前者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后者多汗见于手足、前额、腋部、外阴等处,多属肺胃热盛,或湿热郁蒸,或阴虚火旺等所致。

多汗症病因一般可分为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失调两种。

前者主要见于内分泌失调和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垂体功能亢进、充血性心衰;神经系统疾患,如脑震荡、偏瘫、脊柱外伤;肿瘤,如转移性肿瘤、类癌;以及感染性疾病,如疟疾、结核、波浪热等。

功能性多汗症一般以精神性出汗较多,如高度情绪刺激如精神紧张、激动、恐怖、焦虑、痛苦、愤怒所引起。

由于精神损伤或由于情绪冲动使神经冲动增加,乙酰胆碱分泌量增多而产生多汗,还可由于汗腺神经紧张性增加,交感神经失调而致多汗,月经期可出现多汗症,多汗症还可发生在一些遗传综合征。

《汗证中医内科》课件

《汗证中医内科》课件
病例2
患者张某,女,32岁,办公室职员,经常熬夜工作,易出汗,尤其在紧张或情绪 波动时明显,伴有失眠、心悸等症状。
病例分析与讨论
分析
病例1患者由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气虚,汗孔开合失 司,汗出较多。病例2患者由于长期熬夜工作,导致心血不足 ,心神不宁,汗出异常。
讨论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汗证,中医内科治疗需根据个体差异进 行辨证施治,以调整人体内部环境,恢复汗孔开合的正常生 理功能。
盗汗
夜间出汗,醒后汗止,常伴有 失眠多梦、口渴咽干等症状。
战汗
高热后出汗,伴有全身乏力、 脉搏细速等症状。
自汗
白天出汗过多,活动后加重, 常伴有气短乏力、神疲懒言等 症状。
脱汗
大汗淋漓,甚至突然昏倒,呼 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黄汗
汗出如黄柏汁,伴有身热不扬 、小便不利等症状。
汗证的病因与病机
病因
多因营卫不和、阴两虚、湿热内蕴 等因素引起。
中药内服、针灸、拔罐、推拿等。
中药治疗
其他疗法
根据不同病因病机,采用益气养阴、固表 止汗、疏风散寒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达 到止汗效果;拔罐和推拿有助于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辅助治疗汗证。
03
汗证的中医内科治疗
内治法
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证型,采用益气、养阴、清热、温阳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玉屏风 散、当归六黄汤等。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 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
可采用针灸、推拿等中 医治疗方法进行调理。
日常保健
01
02
03
04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 眠时间。
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营养均衡 。

汗证

汗证

汗证【概述】一.定义: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的一种病证。

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小儿。

小儿汗证,多属西医学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结核感染等,也常见多汗,临证当注意鉴别,及时明确诊断,以免贻误治疗。

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表虚不固者,常有自汗、盗汗;而小儿汗多,若未能及时拭汗,又易于着凉,造成呼吸道感染发病。

二.发病特点及预后汗证为小儿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小儿。

汗是由皮肤排出的一种津液。

汗液能润泽皮肤,调和营卫。

小儿由于形气未充、腠理疏薄,加之生机旺盛、清阳发越,在日常生活中,比成人容易出汗。

若因天气炎热,或衣被过厚,或喂奶过急,或剧烈运动,出汗更多,而无其他疾苦,不属病态。

小儿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

睡中出汗,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无故汗出者,称自汗。

盗汗多属阴虚,自汗多为阳虚。

但小儿汗证往往自汗、盗汗并见,故在辨别其阴阳属性时还应考虑其他证候。

至于因温热病引起的出汗,或属危重症阴竭阳脱、亡阳大汗者,均不在本节讨论范围。

本病预后尚可。

三.古医籍描述【中医病因病机】肺气虚弱或肺脾气虚---气虚卫表不固---腠理开合失司---津液外泄素体阳虚,疾病伤阳---卫阳不足,营阴失藏----津液外泄中病、久病----耗气伤阴---阴不内敛----津液外泄嗜食肥甘厚腻----脾胃湿热----迫津外泄病机特点:津液过多外泄病位:卫表病性:虚实之分【临床诊断】一.诊断要点 1.病史:素体气虚或阳虚,嗜食肥甘厚腻,重病、久病等。

2.症状、体征:小儿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

寐则汗出,醒时汗止者称为盗汗;不分寤寐而出汗者称为自汗。

排除因结核病、风湿热、传染病等引起的出汗3.辅助检查:三大常规,生化,免疫,心电图等。

二.鉴别诊断寐则汗出,醒时汗止者称为盗汗;不分寤寐而出汗者称为自汗。

【辩证论治】一.辩证要点: 1.辨虚实 2.虚证应辨气虚、阳虚、阴虚二.治疗原则:虚证以补虚为主,配合敛阴止汗气虚—补益肺脾,阳虚---温振卫阳阴虚----养阴清热实证---清热泻脾三.证治分类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2.营卫失调----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3.气阴亏虚----益气养阴----生脉散加减。

推荐精选中医内科-汗证

推荐精选中医内科-汗证
脉数等不显著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 益肺肾,滋阴清热。
29
(三)分证论治
4.邪热郁蒸证 主症:蒸蒸汗出,汗黏,或汗液易使衣服黄染; 兼湿热内蕴症状: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
色黄; 舌脉: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蕴,逼津外泄。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1.肺卫不固证 主症:汗出恶风,易于感冒,稍劳汗出尤甚; 兼肺气虚症状:体倦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苍
白少华;或半身、某一局部出汗,周身酸楚。 舌脉: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 肺气不足,表虚失固,汗液外泄。 治法:益气固表。
21
代表方:玉屏风散加减
加减 (1)气虚甚体倦乏力,气短懒言者,加党参、
10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病后体虚 2.情志不弱,病后体虚 久患咳喘,耗伤肺气
肌表疏松
肺气不足
腠理开泄
12
2.情志不调
忧思烦劳过度
损伤心脾阳气,心虚不能敛营,汗液外泄 耗伤阴精,虚火内生,迫津外泄
忿郁恼怒,肝郁气滞,日久化火-----火热逼津外泄
《灵枢·营卫生会篇》:“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
并明确指出出汗是由于阳气蒸发阴液所 致,《素问·宣明五气篇》说:“阳加于 阴,谓之汗”。
3
2.历史沿革
《内经》还认识到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 分。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 薄有密切关系。
生理性-----《灵枢·五瘾津液别》说:“天 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16
病名
出汗特点
伴见症状
自汗 盗汗
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 甚
寐中汗出,醒后即止
多见气虚不固的症状 多见阴虚内热的症状
脱汗 战汗
大汗淋漓,汗出如珠, 又称绝汗,为病势危急 之象

常见汗证的中医辨证治疗

常见汗证的中医辨证治疗

常见汗证的中医辨证治疗出汗异常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症状,正常的出汗是人体津液代谢的一部分,异常的出汗如自汗、盗汗是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种病症。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称之为自汗;寐时汗出,醒来自止称之为盗汗。

临床上,除外甲亢、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盗汗,大多数汗证均可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治疗。

中医门诊常见的汗证主要见于以下几个方面。

自汗时时汗出,动则尤甚,伴乏力、气短、心悸等,多见于面白、体瘦、胃纳欠佳之人,平素易感冒或患有过敏l生鼻炎等病史。

湿汗时时汗出,进食或运动均易汗出,伴身重懒言、脘腹胀大、便溏、舌体偏胖、舌苔白腻或淡黄腻等,多见于平素不爱运动及体肥之人。

盗汗寐时汗出,或寐醒阵汗,伴精神紧张、烦躁易怒、失眠多梦、便秘等,多见于工作压力大、晚睡熬夜、吸烟酗酒之人。

更年汗烘热汗出,汗出身冷,或兼寐时汗出,五心烦热,常常自汗、盗汗并存,伴心情抑郁或烦躁不安、腰酸腰痛、头晕头胀等,自觉寝食难安,多见于围绝经期妇女。

产后汗产后昼夜多汗,甚则汗出浸衣,多伴乏力、气短、少语、腰酸等,见于产妇。

以上几种汗证为临床常见,中医治疗需分别对待,如自汗之人,往往素体脾肺气虚,卫外不固,故而治疗上应以玉屏风散、桂枝汤、四君子汤等为主;湿汗之人,往往由于体内多湿,是机体内湿外排的表现,故而治疗上应以运脾化湿、燥湿、利湿、渗湿等为主,应用香砂六君子汤、四妙丸、防己黄芪汤、麻黄连翘赤豆汤等,此外需嘱患者少食生冷水果饮料等,避免加重机体湿困;盗汗之人,往往由于晚睡、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机体阴虚湿热之候,故宜当归六黄汤、丹栀逍遥散、知柏地黄丸等,同时嘱患者改变生活习惯,戒除不良嗜好;更年汗之人,由于更年期肾虚肝旺所致,治疗上应以二仙汤、左归丸、逍遥丸、肾气丸等为主;产后汗之人,多为产后血脉空虚,气弱血虚所致,短时出汗(小于一周)属自然现象无需处理,如多汗时间大于一周,或汗出如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则应以中医中药调理,常用当归补血汤、圣愈汤、十全大补汤等。

中医儿科学汗证的鉴别诊断

中医儿科学汗证的鉴别诊断

中医儿科学汗证的鉴别诊断中医学认为,汗证是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出汗过多或出汗不畅。

在中医儿科学中,汗证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汗证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虚汗和实汗:虚汗是指由于体质虚弱或病情久病所致的出汗过多,常见于体寒畏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的患儿;实汗则是由于感受外邪或内热所致的出汗过多,常见于高热、面红多汗、烦躁口渴的患儿。

通过观察患儿的体质和病情表现,可以判断出汗的性质,从而确定病因。

2. 夜汗和白天汗:夜汗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汗过多,常见于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的患儿;而白天汗则是指在清醒状态下出汗过多,常见于感受外邪或内热的患儿。

通过观察患儿的出汗时间,可以判断出汗的原因。

3. 全身汗和局部汗:全身汗是指全身各部位均有出汗现象,常见于感受外邪或内热的患儿;局部汗则是指仅仅某些局部部位出汗,常见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患儿。

通过观察患儿的出汗范围,可以判断出汗的部位和原因。

4. 伴有其他症状:汗证常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通过观察患儿的其他症状,可以进一步确定病因。

在进行汗证的鉴别诊断时,医生还需结合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还需要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方法,进一步明确病情。

对于不同类型的汗证,中医儿科学还有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虚汗,可以采用补益脾胃、温补阳气的方法,如服用益气养血的中药;对于实汗,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祛邪散寒的方法,如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

汗证的鉴别诊断对于中医儿科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准确判断汗的性质、时间、部位和伴随症状,可以确定病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中医儿科治疗还需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汗证中医辨证施治

汗证中医辨证施治

汗证中医辨证施治汗证多属虚证。

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盗汗以阴虚、血虚为主。

肺卫不固证多汗以头颈胸背为主;营卫失调证多汗而不温;气阴亏虚证汗出遍身而伴虚热征象;湿热迫蒸证则汗出肤热!一、治疗原则汗证以虚为主,补虚是其基本治疗原则。

肺卫不固者益气固卫,营卫失调者调和营卫,气阴亏虚者益气养阴,湿热迫蒸者清化湿热。

除内服药外,尚可配合脐疗等外治疗法。

二、分证论治1、肺卫不固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部、肩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平时易患感冒。

舌淡,苔薄,脉细弱。

分析:本证主要见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小儿。

阳主卫外而固密,肺主皮毛,肺卫不固,津液不藏,故汗出。

头为诸阳之会,肩背属阳,故汗出以头部、肩背明显。

动则气耗,津液随气泄,故汗出更甚。

气阳不足,津液亏损,故神疲乏力,面色少华。

肺卫失固,腠理不密,外邪乘袭,故常易感冒。

舌质淡,脉细弱为气阳不足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

常用药:重用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防风走表御风调节开合,牡蛎敛阴止汗,浮小麦养心敛汗,麻黄根收涩止汗。

脾胃虚弱,纳呆便溏者加山药、炒扁豆、砂仁健脾助运;汗出不止者,每晚在睡前用龙骨、牡蛎粉外扑,以敛汗潜阳。

2、营卫失调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而不温,微寒怕风,不发热,或伴有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分析:本证多为表虚者,病后正气未复,营卫失和,卫气不能外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无以固敛,故汗出遍身,微寒怕风,或伴低热;肺脾受损,故精神疲倦,胃纳不振。

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均为营卫失调之象。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益气固表;桂枝温通卫阳,配芍药敛护营阴,共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助黄芪以固表;浮小麦、煅牡蛎收敛止汗。

精神倦怠、胃纳不振、面色少华加党参、淮山药健脾益气;口渴、尿黄、虚烦不眠者加酸枣仁、石斛、柏子仁养心安神;汗出恶风,表证未解者,用桂枝汤祛风解表。

中医汗证的辩证分型和治疗

中医汗证的辩证分型和治疗

中医汗证的辩证分型和治疗【概述】汗证是指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发于病危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肢冷息微者称为脱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汗出,为战汗。

临床一般以自汗、盗汗最为多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结核病等均可见汗出异常。

【病因病理】汗证的病因为病后体虚,耗伤肺气,感受风邪,营卫不和,或烦劳邪热亡血耗阴,情志不遂,肝火湿热内盛,均可致汗液外泄异常。

病理变化为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表卫不固,或为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腠理开泄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等,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诊断要点】1 .根据汗出时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黄汗、战汗。

2.自汗、盗汗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症状而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

【辩证分型】1.肺卫不固症状: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

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肺气亏虚,肌表疏松,表卫不固而汗出恶风,且易感冒;动则耗气,气不摄汗,故汗出益甚;面色少华,脉细弱为气虚之象。

2.营卫不和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或局部汗出。

苔薄白,脉缓。

证候分析:营卫失和,腠理不密,故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象。

3.阴虚火旺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有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

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精亏虚,虚火内生,热逼津液外泄,故见盗汗;虚热内蒸,故五心烦热,潮热,颧红;阴虚有热,津液不足,故而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4.邪热郁蒸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黏或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

中医关于“汗证”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汗证”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汗证”的证治分类一、肺卫不固1.临床表现: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

2.证机概要:肺气不足,表虚失固,营卫不和,汗液外泄。

3.治法:益气固表。

4.代表方:玉屏风散。

5.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黄精益气固表敛汗;防风散表邪以助固表。

若气虚甚,加党参、白术健脾补肺;阴虚,舌红,脉细数者,加麦冬、五味子;阳虚者,加附子;汗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龙骨、牡蛎固涩敛汗;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合甘麦大枣汤甘润以缓急二、阴虚火旺1.临床表现: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2.证机概要:虚火内灼,逼津外泄。

3.治法:滋阴降火。

4.代表方:当归六黄汤。

5.常用药: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黄连、黄芩、黄柏苦寒清,泻火坚阴;五味子、乌梅敛阴止汗。

若汗出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收敛止汗;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

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等不显著者,用麦味地黄丸。

三、心血不足1.临床表现:睡则汗出,醒则自止,心悸忡,失眠多梦,神疲气短,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脉细。

2.证机概要:心血耗伤,心液不藏。

3.治法:养血补心。

4.代表方:归脾汤。

5.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五味子、牡蛎、浮小麦收涩敛汗。

若血虚甚者,加制何首乌、枸杞子、熟地黄。

四、邪热郁蒸1.临床表现:蒸蒸汗出,汗黏,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苔薄黄,脉弦数。

2.证机概要:湿热内蕴,逼津外泄。

3.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4.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5.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清肝泄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当归、生地黄滋阴养血和营;糯稻根清热利湿,敛阴止汗。

若里热较甚,小便短赤者,加茵陈清解郁热;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者,用四妙丸;胃火上攻,头部蒸蒸汗出者,用竹叶石膏汤。

汗 证(中医内科)

汗 证(中医内科)

汗证(中医内科)汗证(中医内科)一、定义及概述汗证是指人体通过排出汗液来达到调节体温、排除病邪等目的的一种病证。

中医内科中涉及到多种与汗液相关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内因:包括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

2、外因:主要指外界环境因素,如气温、湿度、季节等。

3、发病机制:包括阳气亢盛、阴虚阳亢、阳亢阴伤等机制。

三、病症及分类1、汗多(1) 表现:出汗过多,常伴有头痛、心悸、口渴等症状。

(2) 分类:可分为阳虚汗多、阳亢汗多、阴伤汗多等类型。

2、汗少(1) 表现:出汗明显减少,常伴有口干、体倦、小便短少等症状。

(2) 分类:可分为阴虚汗少、阳亢汗少等类型。

(1) 表现:无明显原因地出汗,主要表现在睡眠时出汗较多。

(2) 分类:可分为阳虚盗汗、阴虚盗汗等类型。

四、诊断与治疗方法1、诊断方法(1) 望诊:观察患者面色、舌质、舌苔等情况。

(2) 闻诊:辨别患者体味、汗液气味等情况。

(3) 问诊:了解患者出汗情况、其他伴随症状等。

(4) 切诊:通过按摩、刺激等方式判断患者体表情况。

2、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2)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艾灸等方式刺激患者的穴位,以达到调节体内阳气和阴血平衡的目的。

(3) 中医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患者的特定部位,刺激经络、调理经脉,从而改善体内的阴阳平衡。

(4) 中医调养:通过饮食、运动、作息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文件目录。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汗液:人体内分泌的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盐和多种微量元素。

2、阴阳失调:中医理论中指人体阴阳两个极端之间的不平衡状态。

3、气血不和:中医理论中指气和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过程不顺畅,导致疾病发生。

4、脏腑功能紊乱:中医理论中指脏腑功能出现异常,导致疾病发生。

5、阳气亢盛:中医理论中指人体阳气过旺盛,导致病症出现。

6、阴虚阳亢:中医理论中指人体阴气不足,阳气过盛,导致病症出现。

中医内科指导:汗证的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指导:汗证的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指导:汗证的辨证论治辨证要点应着重辨明阴阳虚实。

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

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

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

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会出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

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

治疗原则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

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

分证论治肺卫不固症状: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本方为益气固表止汗的常用方剂,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少佐防风走表散邪,且助黄芪固表。

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

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摄。

兼有阴盛而见舌红、脉细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

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而症见汗出,恶风,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者,可改用大补黄芪汤以补益气血,固表敛汗。

本方除含有玉屏风散的药物外,尚有人参、山茱萸、茯苓、甘草、五味子等益气固摄,熟地、川芎、肉苁蓉等补益精血,补益之力远较玉屏风散为强,故宜用于自汗之气血不足及体虚甚者。

营卫不和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方中以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两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配以生姜、大枣、甘草,助其调和营卫之功。

汗出多者,酌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

兼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

兼阳虚者,加附子温阳敛汗。

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麦大枣汤之甘润缓急进行治疗。

营卫不和而又表现倦怠乏力,汗出多,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者,可改用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调和营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汗、盗汗应着重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

1.脱汗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

2.战汗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

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之象。

3.黄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见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