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治理:意义、问题及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治理:意义、问题及路径作者:李宜芯李盛聪李瑞雪
来源:《职教论坛》2018年第03期
摘要:社区是社会的核心和细胞,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改革地不断深入,城乡差距加大,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思想与价值更加多元化,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大量涌现,对社会稳定与和谐造成严重威胁。以社区治理为基础和核心的社会治理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化解社会矛盾,满足人们需要的新型管理方式。社区治理的核心是人的自治意识、参与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培养,作为全面培养居民知识、技能、道德与文化、精神修养的社区教育就成为社区治理关键内容和方式。我国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还存在:社区教育目标缺失,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功能错位,居民参与失位,社区精神丧失等问题。社区教育在促进社区治理过程中不仅发挥着以“魂”铸人、以“德”树人、以“文”化人、以“技”助人、以“情”聚人的功能,而且也可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组织的培育等。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区治理;居民自治
作者简介:李宜芯(1991-),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多元文化与教育基本理论;李盛聪(1964-),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成人与现代运程教育;李瑞雪(1995-),女,四川巳中人,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与现代运程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学习型社会下成人终身学习能力构建及培养研究”(编号:13XJA880002),主持人:李盛聪。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3-0113-09
一、选题意义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改革的快速发展,中国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建设加快、人口迁移与流动增加、单位人被弱化、新建小区层出不穷、城乡差距加大、区域分化严重、国民财产分布严重不均、城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思想与价值更加多元化、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大量涌现,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以往的社会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和落脚点,强化社区治理,对于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均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社区教育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础与核心内容。十八大以来,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和社区教育,抓好社会治理成
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如何提高社区治理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居民参与治理的意识和能力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社区教育自然也被赋予更深远的历史责任与现实意义。2014年教育部、发改委等七部门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社区教育多元参与协商、合作机制、提高社区治理能力,推动社会治理创
新”[1]。2016年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委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1]。
社区教育如何促进社区治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缺乏深度的研究和探索。我国社区教育,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发展原因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加快,社区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社区建设、社区教育成为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助推器。30多年来,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最为迅速,但乡村及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均衡。我国社区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萌芽期,主要是简单、零星式的,以宣传、知识普及为主的社区教育;第二是探索期,主要是以居民“唱唱、跳跳、写写、画画”为主的休闲娱乐教育;第三是发展期,是把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进行深度融合的时代(有人将其称之为“社区教育3.0时代”)。应该说,我国当前的社区教育仍以前两种方式为主,其服务对象也多限于儿童和老年人,中青年人、在职人员很少参与社区教育。我国社区教育是“顶天、立地”的教育;“顶天”是指社区教育首先要符合、践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治理和发展的要求、政策与愿景。因为社区在我国不仅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而且是一个政治的、经济的范畴,因此国家对社区教育的顶层设计是我国社区教育实施、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前提。“立地”是指要搞好社区教育的另一个基础是深入群众的实际生活,体察、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以此构建社区教育内容、方式与活动,满足居民生活、学习的需要,社区教育要接“地气”。然而,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就上述两个方面都还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社区教育顶层设计不够,另一方面是居民参与热情不高。在现实实践中,社区教育应该怎么发展?怎么深化?社区教育如何赢得基层社区和老百姓的支持、参与等等都是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苦苦寻求和日益忧虑的事情。
这些问题是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只有不断探索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内在规律,深化社区教育的内涵,以社区治理和居民和谐发展作为社区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才能不断创新社区教育的机制、模式、方法与内容,解决社区教育实践的困境和不足。影响我国社区教育的深层因素是我国教育学科一直是以学校教育这一狭窄时空框架来界定其研究对象和范围,教育学也仅仅是教师教育的一门课程而已,从早期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到今天的教育学著作几乎都是没有研究学校以外的更为广阔的、历史更悠久的社会教育、生活教育等发生在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人类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人类产生学校教育之前,甚至在一百万年前原始人就有了自己的生活和教育。即使是学校产生以后,人类的教育活动依然在社会各个方面中广泛开展。几百年来,人们对教育学的窄化理解不仅导致教育科学不断遭人质疑,学科发展也远不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这么显赫,更致命的是这种教育观放弃了自己更为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所以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