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下限值确定方法
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确定方法综述

内具有可动油 ( 气 );二是在现有工艺技 术 条件下可提供开发 ,产量达到商业油气 流标准。有效厚度研究的主要 内容是给出
判断 有效 层 和 非有 效层 的 界限 。 研究油 ( 气) 层 有效 厚度 下 限 ,就 是 以岩 心 资料 为 基础 ,以 四性关 系 ( 岩性 、 物 性 、含油 性 和 电性 ) 研 究及 测 井解 释 为
物 性 下限 ( 图1 、图 2 )。
储集层的含洫 『 生 是以含油级别来描述 的 ,有效厚度 的岩性 、含油性下限通常用
取 心 井单 层 试油 资料 来 确 定 。因为 岩 心资 料 反 映 的是储 集 层岩 性 、含 油 性最 直 接 的 信 息 。 以岩 心为 基础 ,绘制 由粗到 细 不 同
图1 孔 隙度 正逆 累积 图
2有效 厚 度 物性 下 限 孔 隙 度 、渗透 率和 含 油饱 和度 是反 映
( 6 )相 渗 透 率 法 。 在 油 水相 对 渗 透
率 曲线上 ,将油的渗透率为零的点 ( 一般
取 油 水相 对 渗透 率相 交 的点 ) 对 应 的 含 水 饱 和度 作 为该 储 集层 能 否具 有 石 油产 能 的
时 ,建立每米采油指数与空气渗透率的统
计关 系 ,平 均 关 系 曲线 与渗透 率 坐标 轴 的 交 点值 为渗 透 率 下限 ;当原 油性 质 变化 较 大 时 ,可建 立 每米 采 油指 数 与流 度 的统 计 关 系 ,平均 关 系 曲线 与流 度坐 标 轴 的 交点
值 为原 油 流动 与不 流 动 的界 限 ,该 交点 值
确 定 的 主 要 方 法 进 行 了分 析 与 总 结 。
油 ( 气) 层 的 有效 厚度 是 指油 ( 气)
油矿地质-油气储量计算

⑴ 有关概念的回顾 ⑵ 油水界面的确定 ⑶ 油水边界的确定 ⑷ 含油面积的确定
6、原油(原始)体积系数
2019/10/18
17
第二节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
2019/10/18
18
第二节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
毛细管压力,MPa 孔喉半径,μm
1、含油面积的确定
30
10
0.075
⑴ 有关概念的回顾
5
0.15
第六章 油气储量计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 油气储量计算的其它方法(自学) 油气采收率测算 油气储量评价
2019/10/18
1
第一节 概述
一、工业油气流标准
工业油气流标准包括: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指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 件下,一口油(气)井具有实际开发价值的最低产油气量标 准(即油气井的产油气下限)。
一、容积法的基本公式
容积法的实质: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体积, 并用地面的体积单位或质量单位表示。
N 100 A he (1 Swi ) o / Boi
N--石油地质储量,104t
A--含油面积,km2
he--平均有效厚度,m Φ--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
SWi--平均束缚水饱和度,小数
其它相关概念:
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日产油量; 或 井底流压改变1MPa时产油量变化值。 单位:t/MPa.d
每米采油指数-- t/MPa.d.m
流度--渗透率与粘度的比值 (k/μ ),
单位:10-3μm2/mPa·s
粘度--泊(Pa·S)
2019/10/18
直罗油田马莲沟区油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新研究

l i n i eb d e v lo fe tv t c ne sTh o g t i t n a dt e e t ik e s f sn l l a e n i t d ntr e r mo a f efc ie hik s . r u h hs a d r . n t h c n s o ig e wel d b e m a s h h
厂 _ ]
董
直罗油 田马莲沟区油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新研究
靳 亚 勤 王 桂 成 张 涛
( 西安 石 油 大 学 油 气资 源 学 院 , 陕 西 西安 7 0 5 1 6) 0
摘
要 : 以储层 岩性 、物性 、含 油性和 电性 “ 四性” 关 系为基础 ,利 用 自然伽 马、 自然电位 、声波 时差、 密度 、 中子 、
1 引 言
直 罗 油 田马 莲 沟 区 位 于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的 陕 北 斜 坡 东 南
2 2含 油产 状 .
根 据 本 区 2 口投 产 井 单 层 油 气 显 示 统 计 结 果 , 油 气 显 9
部 , 地 貌 单 元 属 陕 北 黄 土 高 原 的 一 部 分 , 呈 塬 、墚 、 丘 陵 、沟 壑 等 地 貌 。 区域 构 造 为 一 平 缓 的 西 倾 单 斜 ,地 层 倾
关键 词:有 效厚度 ;物 性下限标 准 ;电性下 限标 准;夹层扣 除标 准;低 渗透储层
Ab ta : a e n t erlto f i o o ia o e t, h sc l r p ryolb a i gp o e t n h lcrc l r p ryo sr e B s d o h eai n o t lg c l lh pr p ryp y ia o e t, i e rn r p ry a d t eee tia o e t f p — p r s r ora c r i g o au a g mma a , au a p t n il n e v l r n i i ,e st ,e to a d e e v i,c o d n t n t r l a ry n t r l o e t , tr a ta st med n i n u r n n mir ee to e ai t y co lcr d l g i g c r e ,o i ig wi o ea ay i,e l gca d ol e tn t o e tb ih sa d r o r p ryee ti o r o g n u v sc mb nn t c r n lssg o o i n itsi gdaat sa l t n a d f rp o e t ,lcrclwe h s
油(气)层有效厚度标准确定

研究油层、气层、水层和干层等的岩性、含油性、物性及电性的界限。在原油性质变 化较大的地区,还包括原油性质的界限。
b、划分有效厚度界限(夹层扣除标准)
在油层与干层界限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有效层段内所夹厚度薄、岩性变差、物 性变低、含油性变坏、产油能力下降到不具有可动油的层段。
(5)研究主要流程
有效厚度标准建立和解释工作流程
(2)含油产状法
原理:含油产状与物性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在确定储层岩性含油性标准的
基础上,通过研究它们与物性的关系确定出有效厚度的物性下限值。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参加统计的样本数量要多、有代表性,非有效样本不可太少;
注意 不同系统样本不能混合统计,如重质油和非重质油、油和水样本;
采用最小误差原则,即界限以上的非有效样本和界限以下的有效 样本均最少,二者之差接近于零。
-3775
B(4160⊥3707.3,87.7°) B
K2h
完钻(4180⊥3708.5,80.10°) 油水界面(3853.4⊥3751)
y6(3728⊥3715) 油水界面(3764.6⊥3752)
A(3705)
A A(3940⊥3725m,85°)
B
油水界面(3839⊥3752)
B(4180⊥3735m,87.9°)
为保证精度,需要对参加统计的岩心样本进行两次折合处理:密度折合和块数 折合。使有效样品和非有效样品能代表地下有效层和非有效层的真实厚度,当界 限以上的非有效样本和界限以下的有效样本均最少,而且二者之差接近于零时, 界限成立。
采用正逆累计作图法
正逆累积是指有效样品和非有效样品对于选择的参数(渗透率或孔隙度)各自按 照相反的方向作块数的累积曲线。每一区间的累积块数为这一区间与该区间前同类 样品块数的总和。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04.18•【文号】国土资发[2005]74号•【施行日期】2005.04.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石油及石油工业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74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各地方石油公司、各有关单位:根据《关于贯彻实施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62号)要求,国土资源部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了《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制暂行规定》,现予以发布试行。
附件:《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制暂行规定》二00五年四月十八日附件: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制暂行规定(试行)(国土资源部储量司2005年4月)目次1 储量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2 文字报告的内容与要求3 插表与附表的编制要求及格式4 插图及附图的编制要求与格式附录A 探明储量报告封面格式(略)附录B 探明储量报告扉页格式(略)附录C 探明储量报告目次格式(略)附录D 探明储量报告插表格式(略)附录E 探明储量报告附表格式(略)附录F 探明储量报告附图格式(略)为了规范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以下简称储量报告)的编制,遵照《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GB/T19492—2004)国家标准和《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DZ/T0217—2005)行业标准的要求,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采用容积法计算、复算和核算石油天然气储量时均应按照本暂行规定编制储量报告。
1 储量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1.1 储量报告应包括文字报告、插表、插图、附表及附图五个方面内容。
文字报告、插表及插图统一编排,按A4(297mm×210mm)纸装订。
附表、附图编排为附图表册,附图表册按A3纸(297mm×420mm)装订,大型图件可折叠后装入附图表册。
白狼城地区长2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3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第25卷第2期文章编号:1673-8217(2011)02-0033-03白狼城地区长2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下限研究郑锐,刘林玉,李南星(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069)摘要:为提高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有利区域预测的精度,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并结合测井资料对白狼城地区长2储层的四性关系进行研究,认为长2储层属于典型的中孔低渗油层;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长石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中等;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岩性、物性的差异控制了储层油藏的富集程度,并确定了储层物性下限的标准:孔隙度为8%,渗透率为0.4310-3m2,电性下限电阻率为13m,声波时差为231s/m。
关键词:四性关系;有效厚度下限;长2储层;白狼城地区中图分类号:TE112.23文献标识码:A白狼城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东北部,区域构造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小于1,内部构造简单,局部具有差异压实形成的低幅度鼻状隆起。
研究区长2储层沉积模式主要是三角洲平原沉积,为曲流河河控平原亚相,沉积微相主要以河道砂坝、滩砂坝为主,少量的泛滥平原沉积[1]。
长2储层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等特点。
研究区内储层微观孔隙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储集性能相差悬殊;宏观上则表现为孔隙度、渗透率分布范围宽,孔隙关系复杂,高孔低渗、低孔高渗、低孔低渗并存,流动层带复杂的特点[2-3]。
因此研究该区低渗透储层四性关系及划分有效厚度,对研究区的有利区域预测及以后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区长2储层四性特征研究1.1储层岩性特征岩心数据分析表明,研究区长2储层岩石类型单一,基本上为长石含量较高的中-细粒长石砂岩,砂岩粒径为0.2~0.4mm,分选中等,次棱角-次圆状,点-线接触,以点接触居多。
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制暂行规定

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制暂行规定国土资发[2005]74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各地方石油公司、各有关单位:根据《关于贯彻实施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62号)要求,国土资源部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了《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制暂行规定》,现予以发布试行。
附件:《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制暂行规定》二○○五年四月十八日为了规范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以下简称储量报告)的编制,遵照《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GB/T19492—2004)国家标准和《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DZ/T0217—2005)行业标准的要求,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采用容积法计算、复算和核算石油天然气储量时均应按照本暂行规定编制储量报告。
1 储量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1.1 储量报告应包括文字报告、插表、插图、附表及附图五个方面内容。
文字报告、插表及插图统一编排,按A4(297mm210mm)纸装订。
附表、附图编排为附图表册,附图表册按A3纸(297mm420mm)装订,大型图件可折叠后装入附图表册。
附图和附表较少时可折页与报告统一装订。
1.2 储量报告的文字和图表要简明、清晰、美观,便于理解和阅读。
文字与图表信息应相符,每张图表均应在文字中提及,并应按报告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按章排序。
各种量、取值位数、单位及符号应符合《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DZ/T0217—2005)及石油工业常用量和单位(SY/T 5895)。
图例应符合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SY/T 5615-2004)。
1.3 本暂行规定列出的插表、插图及附表、附图的内容和数量,可根据油(气)藏地质特征、资料录取和储量研究工作的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
1.4 储量报告应统一封面、扉页和目次。
目次排在正文之前。
封面格式见附录A,扉页格式见附录B,目次内容与格式见附录C。
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有效厚度的确定

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有效厚度的确定张庆国;富会;田得光;王宏旭;代春明【摘要】以长岭凹陷葡萄花油层为例,以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岩心分析、测井、录井、分析化验、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等手段资料,建立姚家组一段基础资料库,确定储层的岩性特征、沉积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
姚家组一段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相的水下分支河道。
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岩石粒度相对较粗,主要以粉砂、细砂为主。
储层孔隙主要以原生孔隙次生溶蚀扩边为主。
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0%~20%之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1×10-3~20×10-3μm2之间。
通过测井与地质及试油资料综合对比研究,确定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下限标准。
经过该区域储层68口井442个层测试验证,解释符合率提高10%,使得今后在该类油气层解释评价中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By the theory of reservoir geology, core analysis, well logging, mud logging, thin se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 diffract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database of the first member of Yaojia formation. Then the li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diagenesis, pore structure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first member of Yaojia formation is mainly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of delta front facies;the rock types are mainly lithic feldspar sandstone and feldspathic lithic sandstone, rock grain size are relatively coarse, mainly composed of silt and fine sand; reservoir porosity is mainly primary pores and secondary dissolution extension;reservoir porosity is mainly distributed between 10%and 20%, permeability is mainlydistributed between 0.01×10-3 and 20×10-3μm2. The limit of the lithology, physical property, oiliness, and electrical standards were determined by logging and geological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study and test data. Interpretation coincidence rate was increased by 10%by 442 layer test validation of 68 Wells in the regional reservoir.【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4页(P1816-1819)【关键词】长岭凹陷;葡萄花油层;低孔低渗储层;有效厚度【作者】张庆国;富会;田得光;王宏旭;代春明【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分公司测井公司,黑龙江大庆 163412;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扶余采油厂,吉林松原 1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长岭凹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图 1),是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次一级断陷,面积约8 000 km2,是松辽盆地含油气较丰富的断陷之一。
3-四性关系PPT课件

细砂岩、粉沙岩声波骨架图版
26
3.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骨架图版
POR(%)
POR(%)
25
POR=0.198AC-36.286 R=0.776 N=624
20
25
POR=0.188AC-35.009 R=0.781 N=356
20
15
15
10 10
5 5
0
100
160
220
280
340
400
5
10
15
20
25
POR(%)
2021/7/23
细砂岩、粉砂岩物性-岩性关系图
20
2.储层四性特征及四性关系研究
岩性-含油性关系
2.2 储层四性关系分析
100% 1
0.3
90%
3.45
80% 7
70%
52.72
60%
厚度(m)
50% 5
40%
29.37
30% 20% 10%
0%
2021/7/23
5.97
1000
PERM= 0.0002e0.6068POR R=0.803 N=485
10
100 PERM =8E-05e 0.6182PO R R=0.829 N=271
1
0.1
0.01
0.001 0
5
10
15
20
POR(%)
细砂岩渗透率解释模型
2021/7/23
0.0001
25
0
5
10
15
20
25
POR(%)
岩石厚度百分比(%)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天然气储量计算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天然气储量计算及其参数确定方法张伦友1 张向阳2(1.中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中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摘 要 文章以我国最新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为依据,以四川天然气储量计算为线索,详细介绍了容积法储量计算中有效储层下限的确定标准、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资料录取要求。
对于有效储层下限应按岩性、物性、含油气性和电性“四性”标准划分;对于含气面积应针对不同类型气藏的特点选用不同的确定方法;对有效厚度的取值应以气水界面或气层识别为基础,综合测试成果,以测井“四性”关系划分为依据;用测井解释资料确定有效孔隙度时,必须用岩性分析资料进行标定;对原始含气饱和度、原始天然气体积系数等其他计算参数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还对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
主题词 天然气 容积法 储量计算 储量评价概述储量计算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类。
静态法是用气藏静态地质参数,按气体所占孔隙空间容积计算储量的方法,简称容积法;动态法则是利用气藏压力、产量、累积产量等随时间变化的生产动态资料计算储量的方法,如物质平衡法(常称压降法)、弹性二相法(也常称气藏探边测试法)、产量递减法、数学模型法等等。
文章主要介绍在评价勘探期应用最多的容积法。
地质储量计算方法G=0101AhφS gi/B gi(1)或 G=AhS gf(2)式中 G—天然气地质储量,108m3;A—含气面积,km2;h—有效厚度,m;Φ—有效孔隙度,f;S gi—原始含气饱和度(1-S wi),f;B gi—原始天然气体积系数,f;S gf—单储系数,108m3/(km2・m)式中B gi用下式求得: B gi=P sc Z i T/P i T sc(3)式中 Z i—原始天然气偏差系数,f;P i—原始地层压力,MPa;P sc—地面标准压力,(01101)MPa;T—气藏地层温度,K;T sc—地面标准温度(293),°K储量的起算标准按照我国现行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的界定,当单井稳定产量达到储量起算标准规定指标时才能计算储量(表1)。
有效厚度标准

有效厚度是指储集层中具有工业产油气能力的那部分厚
度。有效厚度的工业产油能力不能理解为任意打开一个单层,产
量都要求达到某个工业产量标准,而是要求该层产量在全井达到 工业油井标准中有贡献,这种贡献,不论大小,只要有可动的油 流流出即可。所以作为有效厚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油层内有可动油;
70
60
50
GR /API
40
GR<35 (RLLD/RLLS)×Δt>53
30
20
10
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Δ t×(R L L D /R L L S )/ μ s·ft-1
大民屯元古界潜山 GR—(RLLD/RLLS)×Δt交会图版(白云岩)
60 50 40 30 20 10 0 干层 水层 油水同层 油层 汇总
储层类型 不含油 干层 水层 油水同层 油层 汇总 40 90 1 4 135
油迹 0 5 0 0 5
油斑 13 9 2 19 43
油浸 5 7 15 18 45
含油 4 48 175 123 350
油砂 1 0 17 215 233
10000 1000 100
渗透率(mD)
10 1 0.1 0.01 0.001 0 2 4
K = 0.0003e0.4985×φ R = 0.82
东物源 张14-1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孔隙度(%)
电性标准 油气水层解释标准
张东地区沙二段东物源RT- Δ t关系图版
50
40
样品数
30
20
安塞砖窑湾地区长6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第 39 卷 第 1 期
50
2018 年 2 月
·地质应用·
国外测井技术 WORLD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Vol.39 No.1 Feb. 2018
安塞砖窑湾地区长 6 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霍磊 1, 贺亚维 1, 张蔚红 1, 李长政 2
(1.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八采油厂陕西西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岩石学特征
研究区长 6 储层碎屑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以 及岩屑,其中长石含量远高于石英和岩屑。平均含 量 主 要 介 于 50.14% ~52.17% ,石 英 平 均 含 量 为 20.64% ~23.2% ,岩 屑 平 均 含 量 为 15.31% ~ 17.17% 。 岩 屑 以 变 质 岩 屑 含 量 最 高 ,平 均 含 量 为 5.91%~7.84%;火成岩屑次之,平均含量为 2.8%~ 3.41%;沉积岩屑最少,平均含量为 0.69%~0.87%[1]。
致密砂岩储层中优质储层的划分及识别方法研究

致密砂岩储层中优质储层的划分及识别方法研究王团大庆油田测井公司摘要:辽河油田清水洼陷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具有致密、物性条件差、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因此准确的划分及识别优质储层已经成为提高油气储量和采收率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基于试油投产数据、岩心分析数据、测井响应数据和压汞数据,通过研究取心井的“四性”关系,利用测试法、压汞参数法、经验统计法、测井曲线法,给出了优质储层的测试、物性和电性划分标准,并且根据所划分的标准,优选出识别优质储层的敏感测井响应,分析了优质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建立了两种识别优质储层的模型。
利用建立的两种模型对该区块齐232井进行优质储层识别,将识别结果与试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模型可很好的用于该区块优质储层识别。
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优质储层;划分标准;“四性”关系;压汞数据0引言随着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清水洼陷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已经成为辽河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目的储层。
由于该区块致密砂岩储层致密、物性条件差、非均质性强。
因此如何准确的划分及识别优质储层,对于提高油气储量和采收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许多学者对优质储层做过深入的研究,但大多是集中在研究优质储层的成因机理和优质储层的预测[1-4]等方面,很少有学者具体研究优质储层的划分标准和识别模型。
本文借鉴了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的确定方法[5-11],基于试油投产数据、岩心分析数据、测井响应数据和压汞数据,通过研究取心井的“四性”关系,利用测试法[10-11]、压汞参数法[10]、经验统计法[10-11]、测井曲线法,给出了优质储层的测试、物性和电性划分标准,并且根据所划分的标准,优选出识别优质储层的敏感测井响应,分析了优质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12],建立了两种识别优质储层的模型,还利用该区块的实际测井资料数据,从实际应用效果方面评价了这两种模型的适用性,使之满足油田生产需要。
1储层的四性特征及其关系储层的四性是指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它们两两之间的关系称为储层的四性关系。
有效厚度影响因素研究

有效厚度影响因素研究周鹏;吴庆宽;张超;冯伟;谢彬【摘要】有效厚度是计算地质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大庆、吉林、辽河、塔里木、克拉玛依以及胜利等油田有效厚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四性关系、工艺因素、单层厚度、井斜因素等方面,找出可能影响有效厚度精度的因素,为精确划分有效厚度、提高探明储量精度提供参考和依据.【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3(000)022【总页数】4页(P133-136)【关键词】有效厚度;四性关系;等值线权衡法;有效厚度影响因素【作者】周鹏;吴庆宽;张超;冯伟;谢彬【作者单位】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大庆油田钻探集团地质录井一公司资料采集一大队,黑龙江大庆163318;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随着国际油价不断攀升、我国进口石油的比重日益加大,勘探形势进一步加剧,发现大油田是最终的目标,作为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的有效厚度,如何算精算准有效厚度,是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大庆、吉林、辽河、塔里木以及胜利等油田有效厚度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四性关系、工艺因素、薄层、斜井等方面所造成的有效厚度确定的误差的45%以上,找出可能影响有效厚度精度的因素,为以后精确划分有效厚度以及提交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1 有效厚度确定方法1.1 有效厚度定义有效厚度指的是油层中具有产油能力的部分厚度,也就是说在工业油井内具有可动油的储层厚度.作为储层首先要具备两个条件:①油层内包含可动油;②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可以提供开采的油层厚度.1.2 有效厚度确定流程在研究有效厚度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三种资料:岩心录井资料、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地层测试资料.由于有效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的乘积反映了油层的"储油能力",渗透率反映了油层的"产油能力".当油层的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达到一定界限时,油层具有工业的产油能力[1-5].因此,首先,通过对单层的试油资料进行分析,并且综合岩心分析制定有效厚度的岩性、物性(测试法、钻井液侵入法、经验统计法、含油产状法)、含油性的下限标准,并通过试油和岩心标定测井,制定出油气层划分的测井标准(油水层、油层、干层以及夹层扣除的标准),最后利用测井曲线以及相应图版确定单井油层有效厚度,绘制工区范围内的各油层有效厚度图,最终根据有效厚度等直线图计算出区域范围的有效厚度值.2 有效厚度确定影响因素2.1 四性关系影响2.1.1 岩性和物性关系影响①在分析化验样本数量少的情况下,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值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此时,按照孔隙度的变化范围分开建立有效厚度下限模版;②在统计孔隙度时,油层夹层比例小而干层又较少取样的情况下,非有效样本与有效样本的数量相差悬殊,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正逆累积法势必会造成孔隙度界限值偏高,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含油产状概率统计法确定孔隙度下限.③对于有孔隙度测井资料的井区,需要准确标定每口井各层位的孔隙度值;对于开发较早的老油区,一方面要将所有岩心孔隙度资料进行分层统计筛选,另一方面是将开发后期有孔隙度测井资料的调整井进行分层孔隙度标定,结合岩心资料分井区建立各井各层位的地层孔隙度值.2.1.2 含油性与电性影响因素储层电性是岩性、物性以及含油性的综合反映.在确定了储层的物性、岩性、含油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测井曲线的研究.影响电性的因素比较多,在这里主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因素:①测井与投产时间不一致.由于许多井测井时间比较早,投产时间晚,造成多数井生产情况与电性特征的不一致.鉴于上述情况,则需要对生产井资料进行筛选:选择测井时间与投产时间接近(一般不超过3-6个月)的单层试采资料作为补充电性标准的样本,从而通过可靠的电性标准可以达到合理取舍油、水层及准确划分油层有效厚度的目的.②地层水矿化度低.由于其润湿性表现为亲油和地层水矿化度较低,对自然电位曲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使自然电位曲线对岩性的分辨能力变差,不能有效地区分泥岩与砂岩故在划分厚度时,需要采用自然伽马曲线,自然电位曲线则作为参考曲线.③孔隙度以及地层水区域差异性.孔隙结构的变化是导致有效厚度识别的效果较差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孔隙结构的变化,对应的阿尔奇公式参数在中高孔渗和低孔渗发生变化;此外,地层水HCO3-平面分布以及地层水矿化度的分布也影响着电性特征.比如吉林油田某区块,部分油层和水层在图版内区分不开(图1、图2),原因在于没考虑地层水矿化度的区域差异及孔隙度的平面分布情况.为此开展了流体识别攻关,通过大量的岩电试验和测试资料地精细分析(图3、图4)认为大致以孔隙度14%为分界、存在阿尔奇公式参数两种相关关系,并结合地层水矿化度以及HCO3-平面分布分区建立图版,从而大大提高了有效厚度图版的精度(图5、图6). 图1 孔隙度与地层因素关系图图2 原饱和度图版图3 地层水矿化度平面分布图图4 地层水HCO3-平面分布图图5 分开后图版(Ⅱ类)图6 分开后图版(Ⅰ类)2.2 单井有效厚度划分精度影响2.2.1 工艺因素(泥浆)测井环境如井径、泥浆密度、泥饼、泥浆矿化度、泥浆侵入带、地层的温度与压力、围岩以及仪器的间隙、外径等非地层因素,不可避免的会对测井曲线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非地层因素的影响会使测井曲线发生歪曲,导致直接应用测井曲线很难进行较好的测井解释.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随着泥浆密度的不断增大,各种电测曲线幅度值随之降低,在一定范围变化时,泥浆密度增加越大,电测曲线幅度值降低越多,从而使电性特征精度降低,影响有效厚度的识别.因此,在钻井时,满足井口、地面、地下条件下,最好选用泥浆密度低的钻井液钻井,以避免对储层造成过多的伤害.2.2.2 井斜因素储量计算中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公式为:N=100Ahφρ0 Soi/Boi其中:N:地质储量,104 t;A:含油面积,km2;h:有效厚度,m;φ:有效孔隙度,小数;ρ:地面原油密度g/cm3;Soi:原始含油饱和度,小数;Boi:原始原油体积系数.从上式可以看出,有效厚度对储量的影响很大.油层体积是铅直厚度乘以水平投影面积,有些油田由于自然造斜或者打定向井,那么测井解释的有效厚度就不再是铅直厚度而是视厚度,需要将其校正为铅直厚度.影响有效厚度校正量的因素有:①地层倾角,校正量的相对误差随着地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大;②与井斜,校正量的相对误差随着井斜角的增大而增大.2.2.3 人为因素在电性图版确立后,确定出划分有效厚度的下限标准,从而进行单井有效厚度划分,由于熟练程度以及对工区内沉积、构造环境、临区类比了解的差异及对钙质夹层、泥质夹层、致密性砂体[6-7]、干砂体、不够标准的差油层在测井曲线上表征的不同认识,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划分差异.2.2.4 单层厚度储量规范规定,油气产量未达到工业油气流标准的探井不能圈定在含油气面积内,不划分有效厚度.然而,这一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一口井即使未达到现行石油天然气储量规范的工业油气流标准,其油气层对储量也是有贡献的,尤其是可用于确定含油气边界的井,划不划有效厚度对储量的影响很大.在单井有效厚度不到1.0 m的情况,定为报废井之前有必要再考虑一下其单层有效厚度在储层发育、构造、断层等因素影响下的利用价值.断层及伴生的低幅度局部构造是聚集和保存油气的重要条件.但由于各区块的油气聚集条件的破裂带,形成的断块多而小,分隔性强.各个断块内,高度、含油面积,甚至含油层位常不一致,从而造成勘探开发的复杂性.在复杂多断块中,位置高的断块常比位置低断块富集油气,在同一断块内,高部位常比低部位富集油气,在相同断块内幅度高的比幅度低的油层多,含油高度大.然而,厚度薄并不意味着没有意义,比如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的芳14-2井单层有效厚度为0.5m,日产油量3.7t.2.3 不同方法确定有效厚度精度影响每口井的有效厚度统计值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油层在平面上的展布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可以评价油层平面非均质程度.单井有效厚度确定后,需要做出区域内各层的有效厚度等值线图,此时需要注意的是砂体展布、沉积相走向以及横向展布的岩性变化.计算工区内有效厚度主要有三种方法:平均法、等值线权衡法、面积权衡法.2.3.1 平均法平均法是工区范围内所有井的同一层位的有效厚度除以井数得到的厚度,其具有动态性、统计参数偏大性、时效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仅适合于开发井网较均匀、油层厚度变化不大的油田,对于厚度变化大的油田,误差可以达到±22%.2.3.2 面积权衡法面积权衡法也叫做三角井网法,主要是从单井控制的含油面积出发,根据该井的单储系数以及有效厚度计算出来的单井地质储量,然后将各井控制的地质储量相加,就得到了工区范围内的地质储量,这种方法计算储量比较复杂,需要编制相应程序来完成,但是其可以反映各井点地质储量的变化特征,这是其他方法所不能的.2.3.3 等值线权衡法等值线面积权衡法主要是以线性内插法为基础,把油井之间的油层厚度当作是线性变化,不同油藏类型的有效厚度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透镜体油藏的有效厚度零值线前缘与井点之间的油层变化不一致,同时,纯含油气区以及油水过渡带的有效厚度变化趋势也不一样.因此,通过等值线面积权衡法的平均有效厚度与井点平均法相比偏小.通过对大情字井、南山湾等四个油田不同区块的有效厚度三种方法的结果对比可知,误差最大高达27.78%(表1).表1 有效厚度误差统计表油田区块油层有效厚度算数平均法面积权衡法等值线误差权衡法(m)6 5.5 5.2 15.38%南山湾油田南山湾葡萄花 2.3 2.1 1.8 27.78%海坨子油田海24 萨尔图 5.7 5.3 5.1 11.76%新民油田民23 扶余大情字井油田黑46 高台子10.7 10.2 9.7 10.31%3 结论①在有效厚度研究过程中,影响有效厚度精度的因素有:四性关系、工艺因素、单层厚度、井斜等因素.②厚度比较小并不意味着没有意义,如果舍去,会影响厚度精度进而影响地质储量.③三种方法确定有效厚度时,平均法精度比较低,面积权衡法虽然可以反映各井动态地质储量特征但是方法比较复杂,等值线权衡法精度比较高适合区域内变化比较大的厚度,但是需要注意砂体走向以及沉积相问题.[参考文献][1] 李姝,孙志超.东辛油田浅层油层有效厚度标准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8,30(5):301~303.[2] 李亮,宋子齐,等.克拉玛依油田J1b5油层有效厚度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6,13(3):45~47.[3] 付震,范振忠.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有效厚度的确定[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22):5503~5505.[4] 杨克文,李明全,等.鄂尔多斯盆地A地区长8储层测井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8,38(1):117~118.[5] 赵厚祥,陶庆学.对现行石油天然气储量规范的若干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9(5):74~75.[6] 秦同洛.关于划分储层有效厚度的意见[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8,(2):38~40.[7] 康晓东,李相方,等.油藏有效厚度统计参数的特征与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4,26(6):45~47.。
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

五、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一)、储层的“四性"关系储层的“四性”关系是指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之间的关系。
沉积相是控制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主要因素,电性是对其三者的综合反映,不同的沉积相带,决定了不同岩性、物性和含油性,并决定了不同的电性特征。
只有正确地认识岩性,准确地掌握沉积环境、沉积规律和所处的沉积相带,认清各种岩性在电测曲线上的反应,才能正确地认识它的物性和含油性,才能与电性特征进行有机的结合,正确地进行油水层判断,提高解释符合率和钻井成功率.测井曲线能反映不同的岩性,尤其对储集层及其围岩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南泥湾油田松700井区长4+5、长6储集层测井显示:自然电位曲线为负异常,自然伽玛低值,微电极两条曲线分开,声波时差曲线相对较低,而且比较稳定,电阻率曲线随含油性不同而变化。
泥岩表现为:自然电位为基线,自然伽玛高值,微电极两条曲线重合,声波时差曲线相对较高,且有波动,电阻率曲线表现为中—高阻。
过渡岩性的特征界于纯砂岩与泥岩之间。
储层的钙质夹层显示为,声波时差低值,自然伽玛低值,电阻率高值;而泥质、粉砂质夹层显示为,自然伽玛增高,电阻率增大。
普通视电阻率曲线的极大值对应高阻层底界面.感应曲线及八侧向曲线在储集层由于侵入而分开,而在泥岩及致密层3条曲线较接近。
但是,由于该区大部分井采用清水泥浆,所以,井径曲线在渗透层曲线特征不明显,微电极曲线在渗透层特征不明显。
长4+5储层岩性致密,渗透率值比较集中,在渗透性较好的储层段,一般含油性较好。
长4+5油层组含油层的曲线特征比较明显,油、水层的特征总体上便于识别.电阻率曲线是识别油水层最重要的曲线。
理论上来说,感应曲线因其在地层中的电流线是环状的,那么,地层的等效电阻是并联的,它比普通视电阻率曲线及侧向测井更能识别相对低阻的地层.所以,一般最好用感应测井曲线识别油水层。
油层电阻率幅度大,含油段的储层电阻率是水层电阻率的1.5—4倍,深、浅探测幅度差小,含油层的深感应电阻率大致为50—150Ω•m。
测井步骤

碎屑岩储层评价的要点是对测井资料经过预处理与标准化之后,开展储层“四性关系”(即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气性)研究,建立不同的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然后进行测井资料处理,对碎屑岩储层进行测井综合评价,从而建立一套适合于碎屑岩储层的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
2.测井资料评价碎屑岩储层的一般步骤:2.1预处理与标准化为了保证测井解释的精度与准确性,首先要对原始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及标准化,即将全区的测井数据校正到统一标准之下。
2.1.1测井资料预处理受测井环境、测井仪器及施工环节的影响,在测井解释前需要对测井曲线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包括深度校正、环境校正等。
(1) 测井曲线深度校正在测井资料数据处理过程中,测井曲线的深度校正与编辑是测井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深度校正包括深度对齐和井斜校正两项内容。
目前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将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与地面岩心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深度对比,借助特征明显层段的典型电性特征,找出两者存在的深度误差。
此种方法对比性强,效果较好;其二是通过对比岩心分析孔隙度与威利公式计算的孔隙度(密度或声波)测井曲线,上下移动岩心分析孔隙度,进行深度归位。
此种方法需要在较短的层段密集采样,效果略差。
(2) 环境校正目前,对测井曲线进行环境影响校正的方法主要有解释图版法和计算机自动校正法。
2.1.2测井曲线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处理,就是要消除或减小不同操作人员的操作误差以及校正误差等各种误差,从而使测井资料在全油田范围具有统一的刻度。
2(1) 标准层的选取标准层是指在全区广泛分布,厚度稳定,岩性相对单一,电性特征明显,易于区域对比的地层。
同一标准层,不同井点的某一条和某几条测井响应,如声波时差、电阻率,应该具有相同、近似或呈规律性变化的频率分布。
根据标准层的选取原则,选择出合理的标准层。
(2) 标准化方法的选取目前标准化方法主要有关键井校正法、均值校正法、趋势面分析法等。
由于趋势面分析方法是地质条件约束较小,适用范围较广,故一般选取趋势面方法进行测井数据标准化。
东辛油田浅层油层有效厚度标准研究

在这一前提 下 ,有 效厚度标 准 的研 究重点 是寻找 油水同层 与水层之 间的可 动油下 限 。
1 岩性和含油性标准
研 究区有 8口取 心井 ,其 中有 3口井 取到 N g 层 ,分 析油层物 性样 品 7 0块 次 ;5口井取 到 E d 油 2 。
油 层 ,分析油层物性 样 品 1 8 8 7块 次 。根据 岩心样 品的概率 统计结果 ,岩性峰 值为 中砂 岩一 粉砂岩 ,累计 概率值 约 8 ;含油性 峰值为 油浸 以上 ,累计 概率值 约 8 %。泥质 砂 岩均 为 油斑级 以下 。据 取 心样 品 5 3 岩性 与含油性关 系统计 ,粉砂 岩一 砾状砂 岩均 以油浸 级 以上 为 主。据 取心 井试 油证 实 油浸 级 以上具 有产
东 辛 油 田浅 层 油 层 有 效 厚 度 标 准 研 究
李 姝 ( 中国石 化石油勘探开 发研究院, 京108 北 03 0 ) 孙志 超 ( 华北油田 分公司第一 厂, 采油 河北任丘 02 2 85 ) 5
[ 摘要 ] 油 层 有效 犀 度 的确 定对 油 田 的详 探和 开 发 至 关 重 要 。 以取 心 、试 油 、 测 井 资 料 为 依 据 , 以储 层 岩
[ 收稿日期]20 — 8 1 08 0 — 2
[ 作者筒介]李姝 (95 ) 17 一 。女 .19 年大学毕业 ,工程师 。 97 现主要从事测井资料解释与应用工作。
32‘ 0
石 油 天然 气 学报 ( 汉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 江
20 年 1 08 O月
2 2 确 定 物 性 下 限 .
有效样 本数量悬 殊 ,这种情 况 下采用传 统 的正逆 累积法 势必造 成界 限值偏 高 ,故本 次采 用含 油产状 概率 统计 法确定孔 隙度下 限 。在 已确 定含 油性 下限 的前提下 ,以油浸 以上作 为有效 样本 ,油斑 以下作为 非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大家!
研究有效厚度的基础资料有岩心、试 油和测井资料。 综合应用这三种资料,制定出有效厚 度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下限值,并以测 井资料为手段,广泛利用测井定性、定量 解释方法具体确定油层的有效厚度。 “四性”关系是岩石物理研究的基础。 要确定有效厚度的下限值,必须先搞清楚 “四性”之间的关系和他们的下限值。
有效厚度下限值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判 别油水界限、油干层界限,产生一个有 效厚度的标准。对应于“四性”,有
岩 性 物 性 含油性 电 性
岩性标准 物性标准 含油性标准 电性标准
确定有效厚度标准即是确定储层的 岩性标准,含油性标准,物性标准和电 性标准。 在确定有效厚度之前,必须对储层 所在地质环境有很一定程度的了解,如 地层位置及构造,地层岩性,油藏类型 和特征,以对比测井曲线。
“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 下 限值确定方法
制作人:林发武 日期:2004.2 .29
引
言
有效厚度是油田地质研究、地质储 量计算和油田开发的重要参数。它是正 确认识油层分布和平面延伸状况,准确 计算油层储量的依据,又是开发层系划 分、井网部署、注入方式确定的基础。 因此,油层有效厚度研究对油田开发是 至关重要的。
随着油田开发的经济工艺技术的 提高,油层有效厚度的物性下限是可 以改变的。
确定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的方法
含油产状法 试油资料统计法
经验统计法
最小有效含油孔喉半径法
物性图版——渗透率、孔隙度的下限值
3.4 电性标准
确定电性标准,要依据地区的地质 特征,以及所用的测井系列合理地选择 电性参数。
二、“四性”的内容
岩 性 物 性 含油性 电 性
岩性一般由取心井资料获取,一般描述的 是储层的性质,如岩石骨架成分,泥质含 量等。 物性描述的是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性 质。 含油性描述的是储层的含油饱和度。 电性就是测井曲线的特征。测井曲线能综 合反映储油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 。
通过对“四性”标准的分析和研 究,结合已有的测井和地质资料,可 以确定出储层的有效厚度的下限值。
总
结
由于地层情况千变万化十分复杂,油 层有效厚度的所有下限值都不能十分确 切,需要结合地区地质特点等多种情况, 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有效厚度下限值的方法很多,然 而单一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必 须对各种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找出相 对比较合理的数值。 资料的来源应该尽可能的丰富,数据 应准确、详实,这样得出的结论精度才 会更高。
在确定了储层有效厚度的岩性、物性、 含油性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岩性、物性、 含油性与电性关系的对比研究,可确定储 集层有效厚度的电性标准,以便根据这四 个标准,综合划分油层的有效厚度。
电性图版——孔隙度和电阻率的标准
“四性”之间的一致性
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之间具 有一致的变化关系,即油层的岩石颗粒 越大,分选性越好,即储油层的孔隙度 越大,渗透率越高,储油层的含油级别 越高,其测井曲线显示也越好。
四性的关系
储层内岩性、物性、含油性之间既存在 内在联系又相互制约,其中岩性起主导作用。 岩性中岩石颗粒的粗细、分选的好坏、粒序 纵向变化特征以及泥质含量、胶结类型等直 接控制着储层物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 饱和度)的变化。而储层的电性则是岩性、 物性、含油性的综合反映。
三、有效厚度下限值确定方法
3.1、含油性标准
含油性标准指的是含油饱和度的下限值。
确定准是指岩性的含油性,一般 由取心井资料获取 。用取心井的纯含油 井段内,收获率高的岩性、含油性 均匀 的界限层单层试油资料,可大致定出岩 性含油性下限标准。
3.3物性标准
有效厚度的物性标准,是指生产 工业油流的孔隙度、渗透率下限值。
一、有效厚度的概念
油层的有效厚度是指油层中具有产 油能力部分的厚度,即在工业油流井内, 具有可动油的那部分厚度。 油层是否具有产油能力,取决于油 层的储油能力,即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和 含油饱和度以及渗透性。
储油能力是天然的物质基础,而产 油能力则与工业技术密切相关。油层是否 具有产油能力最根本的因素是储层必须储 油,现代工艺、技术又能使它流出,当储 层的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和渗透率达到一 定数值后,油层才有开采价值,低于这个 数值油层便失去了开采价值。这个数值就 是油层有效厚度的下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