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地基基础——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合集下载

§3—3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3—3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 3— 3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一、基础埋深的确定原则
(1)定义:自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2)重要性: 室内设计地面
基础埋深的大小对 do 于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 d 用、施工技术措施、施工 工期、工程造价等都有很 大影响。 (3)确定原则:①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的前提下,基 础应尽量浅埋。但不宜小于0.5m(岩基除外)。 ②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100mm以上。
承压水位
h γ>H γω
H 持力层 土重度 γ h 隔水层
水重度
含水层
⒉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⑴ 基础埋深不宜深于相邻原有建筑基础;
⑵ 若必须将拟建基础做到原有基础底面以下时,则 需满足下列条件:
原有建筑 拟建建筑
L≥(1~2)ΔH
ΔH ⑶ 若不能满足 上述条件,应采 取相应措施。 (分段施工 L 坑壁支护 加固原有基础)
要求:
Z≥b/4, b
且≮1~2m
Z
④ 当地基持力层水 平变化较大时,可 分为若干段,各段 采用不同的埋深, 以调整基础的不均 匀沉降,获得经济 持 力 层 效果。
≤0.5m ≥1.0m
⑵ 水文地质条件
①基础宜埋在地下水位以上;(便于施工 防侵蚀 )
②如必须埋于地下水位以下,应采取相应措施;
③如持力层有承压水,应满足:
⑵荷载性质(作用方向
偏心
动静等)
如: 中心荷载 :在满足强度和变形条件下可 尽量浅埋; 有水平荷载(高耸构筑物): 适当加大埋深;
上拔荷载(输电塔):适当加大埋深,保证抗拔力;
动荷载(振动 地震区): 尽量埋在液化层以下。
㈡ 建筑物周围的条件
⒈水文、工程地质条件
⑴ 工程地质条件

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

基础埋置深度:
地基规范(GB50007-2011)5.1.4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处,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

高规(JGJ3-2010)12.1.8基础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

在确定埋置深度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高度、体型、地基土质、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

基础埋置深度可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面,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可取房屋高度的1/15。

2 桩基础,不计桩长,可取房屋高度的1/18。

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在满足地基承载力,稳定性要求及本堆积第12.1.7条规定的前提下,基础埋深可比本条第1、2两款的规定适当放松。

当地基可能产生滑移时,应采取有效的抗滑移措施。

规定基础埋深的原因:
基础的计算埋深:
主要是指对地基承载力进行修正的的基础埋置深度。

基础的埋置深度计算要求见下图:
对照地基规范可以看出,地基规范对于地下室具有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的埋深计算偏于安全。

以上关于基础埋深和计算埋深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并不完全等同。

主要参考书目:朱炳寅《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

简述基础深埋确定的基本原则

简述基础深埋确定的基本原则

简述基础深埋确定的基本原则简述基础深埋确定的基本原则1、当用作防水或防渗处理时,结构的外观质量不作为地基验槽内容,但应在地基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中填写验槽意见。

2、对于可能遭受腐蚀的场所,应先检查基底土壤的湿度,采取措施加以防护,并详细了解基底土壤的腐蚀性。

3、设计有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基础型式。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1)、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地基冻胀、融陷、基础附加应力和施工误差等因素,一般不宜小于100mm;( 2)、在复杂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基础埋置深度,并应符合基底压力确定条件。

4、基础底面尺寸宜与建筑物的开间、进深相协调;建筑平面尺寸大于15m2时,宜优先选用条形基础。

当用作防水或防渗处理时,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基础型式。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1)、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地基冻胀、融陷、基础附加应力和施工误差等因素,一般不宜小于100mm;( 2)、在复杂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基础埋置深度,并应符合基底压力确定条件。

4、基础底面尺寸宜与建筑物的开间、进深相协调;建筑平面尺寸大于15m2时,宜优先选用条形基础。

5、单独基础支承长度较短时,宜采用对称形式;对称尺寸较大时,宜采用不对称形式。

6、地基允许承载力特征值Ra≥200KPa,其他类型的建筑地基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a≥100KPa时,应采用筏板基础;当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a≥150KPa,其他类型的建筑地基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a≥100KPa时,应采用箱形基础;当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a≥50KPa,且其他类型的建筑地基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a≥100KPa时,可采用条形基础。

4、地下室施工质量检验批合格评定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有关规定和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评定。

二、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基础工程的检验与验收,并出具书面报告: 1、当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资料齐全,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合格时,可申请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当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资料缺项,或者当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资料中存在质量问题时,应及时通知承包人返修后再申请验收。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6.场地环境条件
最小埋深不小于0.5m,且不超过相邻建筑基础的底面, 否则,与相邻基础的净距应大于该相邻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
地基基础
max
zd ——场地冻结深度;
h max——基底下允许残留冻土层的最大厚度。
zd z0. zs . zw. ze
z0
——标准冻深;系采用在地表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 空旷场地中不少于10年实测最大冻深的平均值。当无实
测资料时,按规范附录F采用。
zs ——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zw——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ze ——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建筑物类型及基础构造 (1)类型主要指高层与非高层之分。
(2)基础构造,针对基础类别、用途等。 2.基础上荷载大小及性质 (1)荷载大小与地基承载力间的关系导致持力层选择发生变化。
(2)建筑物类型不同,其所受荷载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对基础 埋深产生影响。Eg.高层建筑:水平力作用;输电塔:上拔力作 用;砖窑:高温作用;冷库:低温作用;受动力荷载基础:对持 力层土要求,不宜为饱和疏松的粉细砂(振动液化)。
1zz 2z2 Wh 0
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条件 对于埋置于可冻胀土中的基础,其最小埋深应由下式确定:
z0
dmin
——标准冻深;z0t Nhomakorabeadfr
t ——采暖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GBJ7-89)
d z h d ——基底下允许残留冻土层的厚度, fr
min d
(GB50007-2011)
3.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基础的埋深 有较大差别,要合理选择持力层以保证 建筑物的安全和经济性。
(2)土层不均匀时可分段采用不同埋 深。对建于边坡上的基础(如上图), 其埋深应满足下式:

浅谈建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

浅谈建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

浅谈建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摘要]基础作为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结构,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上部荷载连同其自重一起传给地基,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基础计算如出现错误,轻则对建筑单体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重则会使建筑在适用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破坏,甚至是倒塌。

而基础埋置深度作为基础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下面我将对基础埋置深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基础、埋置深度、冻深[引言]所谓建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指的是基础底面到室外设计地面的距离,简称基础埋深。

对于有地下室的建筑,当采用独立基础时,基础埋深为基底至地下室地面的距离;当采用箱型基础或筏板基础时,基础埋置深度应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由此可见,基础形式、结构形式等条件的不同,都有可能造成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甚至区别很大。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以下称基础规范)规定: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的前提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为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当然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其实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以下称基础规范)中第5节的规定,我们知道影响建筑物基础埋深主要有五个因素,即: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下面我将就此五大影响因素来谈谈建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

(一)我们在计算基础前,首先会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性、结构形式、地基承载力、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来确定基础的结构方案,即:采取何种基础形式并确定基础埋深。

下面举例说明:某30层住宅楼,建筑高度90.6m,地下室与地下停车库相连,场地条件为圆砾,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50kPa,地下水位埋深 3.5m。

根据《基础规范》第5.1.3条和5.1.4条的要求,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在抗震设防地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

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姜伟郑永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710003 西安)摘要: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主要解决建筑物的稳定问题,本文对各种类型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要求进行了综述,供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建筑物基础应有足够的埋深,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型式、建筑结构的高度等确定。

1、建筑物基础埋深一般应以室外地面算起;如地下室周围无可靠之侧限时,应从具有侧限之标高算起。

2、多层建筑如满足地基稳定、地基强度及地基变形要求、同时又考虑了地沟、管道等因素后,基础宜尽量浅埋。

除岩石地基外。

基础埋深不宜小于500mm。

3、一般情况下,基础埋深宜不小于冰冻深度;若采用灰土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灰土顶面;若为砼基础、毛石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基础底部或砼垫层底部。

当建筑基础底面之下允许有一定厚度的冻土层时,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 2002中 5. 1. 8确定。

4、在填方整平地区,基础两侧的填土顶面标高基本相同时,可自室外填土地面算起。

5、对坡地或山地,建筑四周室外标高一般不等, 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低的一侧算起。

6、对带地下室的建筑物,当为整体基础(如箱基、筏基等)四周外墙侧限好时,则基础埋深可自室外地面算起;当仅有一层地下室,或若为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地下室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7、当高层建筑与裙房在±0. 000 以下连为一体时,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算起。

8、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 可按以下情况区别对街: (1)、高层建筑有地下室而裙房无地下室,则高层建筑及裙房的基础埋深均从室外地面算起。

(2)高层建筑和裙房均设地下室,若沉降缝地面以下处用粗砂填实时,则高层建筑及裙房的基础埋深均从室外地面算起。

否则应视为无埋深。

9、邻建建说:当原有建筑物的地基为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时,为保证在施工期间相邻的已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基础埋深(或基坑开挖深度)不宜深于已有相邻建筑物的基础。

基础埋深的确定

基础埋深的确定

浅谈基础埋深的确定摘要:明白基础对于整个建筑物的重要性后,如何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文章说明了确定基础埋深必须考虑的几点因素,包括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建筑物的用途和基础形式与构造、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当地冻结深度、河流冲刷深度、地形条件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关键词:基础;埋置深度;影响因素任何一种建筑物,不管是房屋、桥梁还是隧道,都必须要有可靠的地基和基础。

地基和基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而基础指的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很多时候大家都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

从基础的功能来看我们就能知道它在整个工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了,它的好坏也对工程的总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几年来,有很多建筑物出现基础冻胀,地下室渗水、返潮等现象,这与基础埋置深度有直接的关系。

那基础埋置深度又是什么呢?它指的是基础底面的埋置深度,一般情况下基础顶面要低于设计地面0.1m以上,避免基础外露,受外界破坏。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六个方面:1 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基础的埋置深度,除岩石地基外,应在天然地面或无冲刷河流的河底以下不小于1m。

规定最小埋深的目的是保证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

我们知道,地表土的性质是不稳定的,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在温度变化和湿度的影响下,会产生一定的风化作用。

再加上人类和动物活动的作用,植被生长的影响,地表土层的结构就很容易遭到破坏。

如果将其作为基础的持力层,那后期对不均匀沉降、倾覆稳定性、防水等的要求就难以得到保证了。

2 建筑物的用途、基础形式与构造建筑物用途的影响,比如建筑物的功能是什么,房屋建筑有没有地下室,地下室是作为停车场还是杂物间等都会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再说到基础形式,基础形式主要有刚性扩大基础和柔性扩展基础两种。

采用刚性扩大基础时,在其底面尺寸确定后,应按其构造要求来决定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从而决定了基础的埋深。

浅谈工程浅基础的埋置深度

浅谈工程浅基础的埋置深度

浅谈工程浅基础的埋置深度埋深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施工、造价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埋深的选择是基础工程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埋深选择时要考虑的若干主要因素,在满足各种要求的情况下,原则上基础应尽量浅埋。

一、工程地质条件地基中直接与基础底面相接触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各土层称为下卧层。

为了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的需要,基础应尽可能埋在承载力高、压缩性小的良好土层上,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还必须注意下卧层的承载力和变形是否满足要求。

选择地基持力层时,当从上至下各土层均是满足要求的良好土层时,可由其他因素来决定基础埋深;当从上到下各土层都是承载力低或压縮性大、不满足持力层要求的软弱土层时,若上部结构荷载较小,各土层仍可作为持力层时,可看成良好土层来对待。

若各土层不能满足要求,可考虑采用底面积较大、刚度较好的基础形式,如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必要时也可以使用人工地基或深基础方案,具体可做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对于上部是良好土层而下部为软弱土层的情况,可根据良好土层的厚度和上部荷载的大小来确定埋深。

若荷载较大,良好土层较薄,可看成从上到下均为软弱土层来处理,若荷载不大,软弱土层能达2m以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宽基浅埋'甚至不埋的基础方案,例如无埋深筏基等。

对于墙基础,若地基持力层顶面倾斜,可沿墙长方向将基础底面做成分段的高低不同的台阶形式,每个分段台阶的长度不宜小于相邻两段面高差的1?2倍,且不宜小于1m。

对于经常承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建造在斜坡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基础可能和深层土层一起发生整体滑动破坏,这时其埋深必须满足稳定性要求,采用圆弧滑动面法计算出的最危险滑动面上诸力对滑动中心所产生的抗滑力矩与滑动力矩之比应符合不小于1. 2的要求。

二、场地环境条件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和其他生物活动的影响,基础宜埋置在地表以下,要求最小埋深为0,5m岩石地基可不受此限制),且基础顶面宜位于室外地面0.1m以下,同时还须考虑沿建筑物基础周边设排水沟的不利影响。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0000确定基础埋深的原则是: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浅埋。

但不应浅于0.5m,因为地表土一般较松软,易受雨水及外界影响,不宜作为基础的持力层。

另外,基础顶面距设计地面的距离宜大于100㎜,尽量避免基础外露,遭受外界的侵蚀及破坏。

2-2-1建筑结构条件与场地环境条件建筑结构条件包括建筑物用途、类型、规模与性质。

某些建筑物需要具备一定的使用功能或宜采用某种基础型式,这些要求常成为基础埋深选择的先决条件,例如必须设置地下室或设备层及人防时,通常基础埋深首先要考虑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上提出的埋深要求。

当建筑物内采用不同类型的基础,如单层工业厂房排架柱基础与邻近的设备基础,如果两基础间的净距与其底面间的标高差不满足图2-4的要求时,则应按埋深大的基础统一考虑。

高层建筑物中常设置电梯,在设置电梯处,自地面向下需有至少1.4m电梯缓冲坑,该处基础埋深需要局部加大。

建筑物外墙常有上、下水、煤气等各种管道穿行,这些管道的标高往往受城市管网的控制,不易改变,这些管道一般不可以设置在基础底面以下,该处墙基础需要局部加深。

另外,遇建筑物各部分使用要求不同或地基土质变化较大,要求同一建筑物各部分基础埋深不同时,应将基础做成台阶形逐步过渡,台阶的宽高比为1:2,每阶高度不超过500mm,见图2-5。

上部结构的型式不同,对基础产生的位移适应能力不同。

对于静定结构、中、小跨度的简支梁来说,这项因素对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影响不大。

但对超静定结构即使基础发生较小的不均匀沉降也会使结构构件内力发生明显变化,例如拱桥桥台。

为了减少可能产生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差值,有时须将基础设置在埋藏较深的坚实土层上。

图2-4相邻基础的埋深图2-5阶形基础建筑物的结构类型不同,地基沉降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不一样。

在对荷载大的高层建筑和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建筑设计中,为了减小沉降,往往把基础埋置在较深的良好土层上。

此外,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基础,应有足够大的埋置深度,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房屋建筑构造课件第2章第2节基础的埋置深度

房屋建筑构造课件第2章第2节基础的埋置深度

图2-5 相邻基础埋深的影响
图2-4 冻结深度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2 基础的埋置深度
(5)相邻基础的埋深 在原有房屋 附近建造房屋时,要考虑新建房屋荷载 对原有房屋基础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应浅于相邻的原 有建筑物基础埋深,以避免扰动原有建 筑物的地基土壤。当新建建筑物基础埋 深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埋深时,两基 础间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其数值应 根据荷载的大小和性质等情况而定,一 般为相邻两基础底面高差的2倍,如图25所示。
2 基础的埋置深度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地基土层构造 基础应建造在 坚实的土层上,如果地基土层为均匀、承 载力较好的坚实土层,则应尽量浅埋,但 应大于0.5m,如图2-2a所示。
图2-2 地基土层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2 基础的埋置深度
如果地基土层不均匀,既有承载力较好的坚实土层,又有承载力较差的软 弱土层,且坚实土层离地面近(距地面小于2m),土方开挖量不大,可挖去 软弱土层,将基础埋在坚实土层上,如图2-2b所示。若坚实土层很深(距地面 大于5m),可做地基加固处理,如图2-2c所示。当地基土由坚实土层和软弱 土层交替组成,建筑总荷载又较大时,可采用桩基础,如图2-2d所示。具体方 案应在做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图2-3 地下水位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a) 地下水位较低时的基础埋深 b) 地下水位较高时的基础埋深
2 基础的埋置深度
(4)冻结深度 地面以下冻结土 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称为冰冻线,冰冻 线的深度为冻结深度,主要由当地的气 候决定。由于各地区气温不同,冻结深 度也不同, 如北京为1m, 哈尔滨为 1.9m,沈阳为1.2m。如果基础置于冰 冻线以上,当土壤冻结时,冻胀力可将 房屋拱起,融化后房屋又将下沉,日久 天长,会造成基础的破坏,因此基础底 面必须置于冰冻线以下100~200mm, 如图2-4所示。

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深度。

基础按其埋置深度大小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基础埋深不超过5米时称为浅基础。

若浅层土质不良,需将基础加大埋深,此时需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手段和相应的基础形式,如桩基、沉箱、沉井和地下连续墙等,这样的基础称为深基础。

基本信息基础埋深Buried depth of foundation基本原则: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及有关条件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基础按其埋深度大小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基础埋深不超过5米时称为浅基础目录1基本概念2基本原则3基础埋深4影响因素折叠编辑本段基本概念室外设计地坪分为自然地坪和设计地坪。

自然地坪指施工地段的现在地坪,而设计地坪指按设计要求工程竣工后室外场地经整平的地坪。

埋深大于等于5米或埋深大于等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埋深在0.5米~5米之间或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基础埋深不得浅于0.5米。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原则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及有关条件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

折叠编辑本段基础埋深建筑物基础应有足够的埋深,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型式、建筑结构的高度等确定。

1、建筑物基础埋深一般应以室外地面算起;如地下室周围无可靠之侧限时,应从具有侧限之标高算起。

2、多层建筑如满足地基稳定、地基强度及地基变形要求、同时又考虑了地沟、管道等因素后,基础宜尽量浅埋。

除岩石地基外。

基础埋深不宜小于500mm。

3、一般情况下,基础埋深宜不小于冰冻深度;若采用灰土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灰土顶面;若为砼基础、毛石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基础底部或砼垫层底部。

当建筑基础底面之下允许有一定厚度的冻土层时,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 2002中5. 1. 8确定。

4、在填方整平地区,基础两侧的填土顶面标高基本相同时,可自室外填土地面算起。

5、对坡地或山地,建筑四周室外标高一般不等,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低的一侧算起。

§3—3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3—3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或处理;
① 当上层土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一般选上层土做持力层, 以减少基础埋深;
②当上层土承载力低于下层土时:
(A)取下层土为持力层,承载力高,基底面积小,
但基础埋深大 ;
(B) 取上层土为持力层,与(A)情况相反。
③ 当基础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基础应尽量浅埋,以增大应 力扩散效果。
要求: Zm以上。
2020/7/6
1
二、确定基础埋深应考虑的因素
㈠ 建筑物本身的情况 ⒈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和基础类型
⑴用途:建筑物的用途往往影响埋深的选择。 如:有地下室的建筑,埋深由地下室标高
决定;有地下设施或设备基础,需局部或整体加深。 ⑵结构:不同结构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不同,如:
§3—3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一、基础埋深的确定原则
(1)定义:自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2)重要性:
基础埋深的大小对 于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 用、施工技术措施、施工
室外设计地面
do d
室内设计地面
工期、工程造价等都有很
大影响。
(3)确定原则:①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的前提下,基
础应尽量浅埋。但不宜小于0.5m(岩基除外)。
确定基础埋深应考虑地基的冻结深度。
⑴冻结深度——地基土冻结的极限深度。
为保证建筑物免受冻害,在冻胀地基上设计时, 注意:
①保证最小埋置深dmin,以消除法向冻胀力;
②采取减少或消除切向冻胀力的措施,如:基础侧面 回填中、粗砂等不冻胀材料;
Zd为季节性冻土设计冻深:
土的冻胀影 响系数
Zd=Z0×ψzs× ψzw× ψze
且≮1~2m
④ 当地基持力层水 平变化较大时,可 分为若干段,各段 采用不同的埋深, 以调整基础的不均 匀沉降,获得经济 持 力 层 效果。

清华大学-土力学-基础埋深确定

清华大学-土力学-基础埋深确定
地面隆起(不均匀) 翻浆,融陷,强度降低
1928-1929 Casagrande 研究了美国北部地基冻胀: 冰深45cm, 冻胀量13cm, =8%~12%增至 60%~110%, 冰透镜达 13cm
Casagrande
陈樑生
基础埋深和尺寸
四 考虑冻结性基础埋置深度
1 冻胀危害及机理 冻胀及冻拔 地面隆起(不均匀) 翻浆,融陷,强度降低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Shallow foundation in natural ground
GB50007-2011
1 浅基础设计方法 2 基础分类 3 基础埋深确定 4 地基计算-承载力、变形、稳定 5 基础设计 6 基础的抗震验算
作业:浅基础课程设计
天然地基上的round
原地面
h
ze 采暖降低冻胀深度
zd z0
设计冻深 zd=(z0 -h)
考虑冻胀的基础埋深
四 考虑冻结性基础埋置深度
4 考虑冻胀的基础埋深
设计冻结深度 zd = z0 zs zw ze
Z0 标准冻深 多年实测最大冻结深度的平均值
受土性和环境因素影响
考虑冻胀性,基础最小埋置深度
dmin = zd - hmax
zd
考虑冻胀的基础埋深
四 考虑冻结性基础埋置深度
Z0 标准冻深-多年实测最大冻结深度平均值 受土性和环境因素影响
冻胀后地面 h
原地面
z0
z z0 实测冻土厚度 d
设计冻深 zd=(z0 -h)
考虑冻胀的基础埋深
四 考虑冻结性基础埋置深度
4 考虑冻胀的基础埋深
设计冻结深度 zd = z0 zs zw ze 表2-11
GB50007-2011

基础埋置深度根据什么确定?

基础埋置深度根据什么确定?

基础埋置深度根据什么确定?答:基础埋置深度关系到地基是否安全、经济和施工的难易,如何选择基础埋置深度影响因素很多,但对每项具体工程,往往就其中一、二项因素起决定作用。

考虑基础埋深时应根据以下条件确定:(1)建筑物的功能和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下设施,基础型式和构造;(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例如高层建筑,竖向荷载大,又受风力和地震水平荷载,采用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随着高度增加应适当增大,不仅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还要满足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除岩石地基外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1/20;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常需依靠侧面岩土体来承担水平荷载,其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搞滑要求。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场地岩土层分布情况,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应座在工程地质性质较好的持力层上,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基础应尽量浅埋,加大基底与软弱下卧层顶板的距离;当土层分布明显不均匀或各部位荷载差别很大时,同一建筑物的基础可以采用不同的埋深对不均匀沉降进行调整。

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时,应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涌土、流砂的可能,采取基坑排水、坑壁围护等使地基土不受扰动的措施,沿应考虑基础由于水浮力有可能上浮等问题。

(4)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相邻建筑,由于附加应力的扩散和叠加,使得太近的两幢新老建筑产生附加的不均匀沉降,有可能使建筑物开裂或倾斜。

新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超过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底面,否则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一般不小于相邻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等措施以保证已有建筑物的安全。

(5)地基土冻胀与融陷的影响当冻土厚度较大,土温比较稳定,或不采暖建筑,基础始终处于冻土层的保持冻结法设计原则。

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姜伟郑永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710003 西安)摘要: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主要解决建筑物的稳定问题,本文对各种类型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要求进行了综述,供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建筑物基础应有足够的埋深,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型式、建筑结构的高度等确定。

1、建筑物基础埋深一般应以室外地面算起;如地下室周围无可靠之侧限时,应从具有侧限之标高算起。

2、多层建筑如满足地基稳定、地基强度及地基变形要求、同时又考虑了地沟、管道等因素后,基础宜尽量浅埋。

除岩石地基外。

基础埋深不宜小于500mm。

3、一般情况下,基础埋深宜不小于冰冻深度;若采用灰土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灰土顶面;若为砼基础、毛石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基础底部或砼垫层底部。

当建筑基础底面之下允许有一定厚度的冻土层时,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 2002中5. 1. 8确定。

4、在填方整平地区,基础两侧的填土顶面标高基本相同时,可自室外填土地面算起。

5、对坡地或山地,建筑四周室外标高一般不等,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低的一侧算起。

6、对带地下室的建筑物,当为整体基础(如箱基、筏基等)四周外墙侧限好时,则基础埋深可自室外地面算起;当仅有一层地下室,或若为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地下室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7、当高层建筑与裙房在±0. 000 以下连为一体时,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算起。

8、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可按以下情况区别对街:(1) 、高层建筑有地下室而裙房无地下室,则高层建筑及裙房的基础埋深均从室外地面算起。

(2)高层建筑和裙房均设地下室,若沉降缝地面以下处用粗砂填实时,则高层建筑及裙房的基础埋深均从室外地面算起。

否则应视为无埋深。

9、邻建建说:当原有建筑物的地基为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时,为保证在施工期间相邻的已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基础埋深(或基坑开挖深度)不宜深于已有相邻建筑物的基础。

1.2 基础的埋置深度

1.2 基础的埋置深度
上部为厚度较小的软弱土层时,基础应埋在下部 好土层上,既经济又可靠。 上部软弱土层厚度较大时,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后, 将基础埋在软弱土层内。
1.2 基础的埋置深度
二、影响基础的埋置深度的因素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基础宜埋置在 1、地下水位以上 2、常年最低地下水 位以下至少200mm
避免地下水的升降对基础底部产生上浮力,同时满 足地基土稳定性要求。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单元1 地基与基础
1.2 基础的埋置深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2 基础的埋置深度
1
5.3.1 组合体的类型 一、基础的埋置深度概念
2
二、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1.2 基础的埋置深度
一、基础的埋置深度概念 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 0.5m(除岩石地基外)。
保证有足够的土层包裹基础,
1.2 基础的埋置深度
二、影响基础的埋置深度的因素 4、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冻土层和非冻土层的分界线叫冰冻线。 基础应尽量埋置冰冻线以上。
1.2 基础的埋置深度
二、影响基础的埋置深度的因素 5、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 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 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 和土质情况确定。
以防基础产生滑移失稳。
基础的埋置深度——指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 底面的垂直距离。
室外设计地坪——是指按总平面图要求的绝对标高 将自然地坪垫高或下挖后的地坪。

1.2 基础的埋置深度
二、影响基础的埋置深度的因素 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 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建筑地基基础——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建筑地基基础——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7.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 7.3.1 与建筑物及场地环境有关 § 7.3.2 与土层的性质和分布有关 § 7.3.3 与地下水条件有关 § 7.3.4 与土的冻胀影响有关
§7.3.2 与土层的性质和分布有关
直接支承基础的土层称为持力层,在持力层下方的 土层称为下卧层。
为了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允许变形值的要求,基 础应尽可能埋置在良好的持力层上。当地基受力层 (或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软弱下 卧层的承载力和变形也要满足要求。
在选择持力层和基础的埋深时,应通过工程勘察 报告详细的了解拟建场地的底层分布、各土层的物理 力学性质和地基承载力等情况。
§7.3.2 与土层的性质和分布有关
对于中小型建筑物,可以把坚硬、硬塑或可塑状态 的粘性土层,密实或中密状态的砂土层和碎石土层, 以及属于中低压缩性的其他土层视为良好土层。
把处于软塑、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层,处于松散状态 的砂土层、未经处理的填土和其他高压缩性土层视作 软弱土层。
§7.3.1 与建筑物及场地环境有关
靠近原有建筑物修建新基础时,为了不影响原有 基础的安全,新基础最好不低于原有的基础。如果必须 超过时,两基础间的净距离应不小于其底面高差的1-2倍 (土质好时可取低值)(图7-10)。
当相邻基础(包括厂房的设备基础)必须选择不同 的埋深时,也可依据图7-10所示原则处理,尽可能按 先深后浅的次序施工。
壳 层”,硬壳层以下为空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的软 土层,对于中小型建筑物或者6层以下的住宅宜选择硬 壳层作为持力层,基础尽量浅埋,采用“宽基浅埋”的 方案,以便加大基底至软弱层的距离。此时最好采用 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截面高度较小)。
§7.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2.2 基础埋深

2.2 基础埋深

一、上部结构情况 建筑物用途、类型、规模、荷载大小与性质。 建筑物用途、类型、规模、荷载大小与性质。 建筑屋地下室要作为地下车库、 建筑屋地下室要作为地下车库、地下商店或 有人防要求的情况下,基础埋深至少大于3m。 有人防要求的情况下,基础埋深至少大于 。 建筑物类型为高层建筑, 建筑物类型为高层建筑,为抗震稳定性要求基 础埋深不小于1/10 ~1/15的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 的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 础埋深不小于 的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基础埋深可浅。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基础埋深可浅。
最大厚度。 最大厚度。 当有充分依据时, 当有充分依据时,基底下允许残留冻土层 厚度也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厚度也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5、防止冻害的措施 对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 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 ① 对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基础侧面应回填非 冻胀性的中砂或粗砂,其厚度应不小于10cm。对 冻胀性的中砂或粗砂,其厚度应不小于 。 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 可采用桩基础 的基础, 桩基础、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可采用桩基础、自锚式 基础(冻土层下有扩大板或扩底短板) 基础(冻土层下有扩大板或扩底短板)或采取其 他有效措施。 他有效措施。 宜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 ② 宜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地表排水良好的 建筑场地。对低洼场地, 建筑场地。对低洼场地,宜在建筑四周向外一倍 冻深距离范围内, 冻深距离范围内,使室外地坪至少高出自然地面 300~500mm。 ~ 。
⑤ 当独立基础联系梁下或桩基础承台下有冻土 时 , 应在梁或承台下留有相当于该土层冻胀 应在梁或承台下 留有相当于该土层冻胀 量的空隙, 以防止土的冻胀将梁或承台拱裂。 量的空隙 , 以防止土的冻胀将梁或承台拱裂 。 外门斗、 室外台阶和散水坡等部位宜与主体 ⑥ 外门斗 、 室外台阶和散水坡等部位宜与 主体 结构断开, 散水坡分段不宜超过1.5m, 坡度 结构断开 , 散水坡分段不宜超过 , 不宜小于3%,其下宜填入非冻胀性材料。 不宜小于 ,其下宜填入非冻胀性材料。 对跨年度施工的建筑, ⑦ 对跨年度施工的建筑 , 入冬前应对地基采取 相应的防护措施; 按采暖设计的建筑物, 相应的防护措施 ; 按采暖设计的建筑物 , 当 冬季不能正常采暖也应对地基采取保温措施。 冬季不能正常采暖也应对地基采取保温措施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