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史上的15大地质理论
【高中地理】100个地质名词解释,全部是考试常用术语!
【高中地理】100个地质名词解释,全部是考试常用术语!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及其变化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
包括静力地质学、动力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经济地质学、综合地质学等方面。
2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
包括气候地貌学、构造地貌学、岩石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沉积地貌学、历史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等方面。
3将今论古: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
发生在古老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在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
从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可以用来分析和推断发生在古代的地质作用和当时的古地理环境。
4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各种作用。
分为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具有地区差异性、时间长久性、现象复杂性等特点。
5地质营力:自然动力会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即地质作用,而引起变化的力量就是地质营力。
6大地水准面:指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勾画出的一个连续的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称为大地球体。
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陆地高度,称为绝对高度或海拔。
7重力异常:扣除高程与地形影响后,与理论重力值,即以大地水准面为基础计算得到的重力值,的差异。
8软流圈:上地幔中下部(50-250km)存在的塑性层,物质可以缓慢流动。
岩浆发源地,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
9磁偏角:磁北线和真北线之间的夹角。
第一章:矿物1矿物: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结晶矿物,还具有一定的形态。
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2结晶质矿物:组成矿物的物质质点(离子、原子、分子)按照一定方式规则地排列成空间格子构造的矿物。
3隐晶质矿物:矿物晶粒极为细小,用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仅有光性反应的矿物。
地球科学大辞典 地质学
地球科学大辞典地质学总论【地质学】geology研究地球的科学。
主要研究地球(主要是岩石圈)的物质成分、物理化学性质、结构构造、地球形状及表面特征、地球的生成和历史、地球上生命的发生及演化、地壳运动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进行上述研究的相关科学技术。
Geology(地质学)一词是由两个希腊词汇ge(地球)和logia(论述)通过连词符o连接而成,意即关于地球的论述,包括关于地球的所有内容的研究。
在中国历史上,“地质“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时魏国王弼(226~249)的《周易注·坤》,属哲学范畴,与现代地质学的含义不同。
现代地质学的地质一词最早见于1853年(清咸丰三年)的《地理全志》。
本辞典“地质学”一词包括的分支学科主要有: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同位素地质学、土壤学;研究地球历史的地史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前寒武纪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地壳运动的构造地质学、火山学、地震学;研究地表特征和地质作用的地貌学、冰川地质学、海洋地质学、动力地质学;研究和开发能源及矿产资源的矿床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煤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研究人类生存环境和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研究相关技术科学的勘查地球物理学、勘查地球化学、地质调查技术、地质勘查技术、探矿工程技术、地球物质的测试分析技术、地质测绘技术、遥感地质、地质信息技术等。
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地质学的发展和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球创造了条件。
【普通地质学】general geology是对地质学的概况和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概括介绍,它不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地质学的入门工具。
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识、外动力作用、地质学的发展与演化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内容还有一些变化。
现在有的《普通地质学》教材还包括了资源、环境、减灾、人与地球等方面的知识,反映了地质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结晶学】crystallography研究晶体的外部形貌、化学组成、内部结构、物理性质、生成和变化,以及它们相互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世界地质发展简史
⽯器饰品陶器青铜器战国时期,中国步⼊铁器时代铁器时代秦汉以来,⼈们开始开发和利⽤⽯油、天然⽓、煤炭和盐。
⽕井古希腊泰奥弗拉斯托斯的《⽯头论》是最早的有关岩矿的专门著作。
亚⾥⼠多德在《⽓象学》亚⾥⼠多德⼤禹治⽔普林尼式⽕⼭阴阳阿维什纳(左)与⽐鲁尼(右)颜真卿、沈括段成式哥⽩尼法国的R.笛卡尔(1644)提出,地球以及其他天体是由以旋转运动为固有性质的原始粒⼦组成,正是原始粒⼦的这种旋涡运动使太阳系⽣成。
笛卡尔1749年,法国的布丰提出地球起源于太阳和彗星碰撞的灾变说。
布丰其后,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拉普拉斯先后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阐明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是逐渐冷凝⽣成的。
康德、拉普拉斯达·芬奇阿格⾥拉克李时珍徐霞客18世纪下半叶的旅⾏探险拉马克贝采利乌斯1829年英国的尼科尔发明了偏光显微镜,为岩⽯学的研究展现了⼴阔的发展前景。
显微镜赫顿于1787年、1788年先后发现岩层不整合现象,提出这是⼤陆变动的结果。
赫顿德国的布赫提出“隆起⽕⼭⼝”学说来解释⼭脉成因。
布赫莱伊尔、居维叶布拉维薄⽚博蒙槽台李希霍芬和他的《中国》1910年以前,中国学者编写的地质⽂献有虞和钦的《中国地质之构造》(1903)、鲁迅的《中国地质略论》(1903)和顾琅的《中国矿产志》(1906)等。
《地层学原理》《国际地层指南》同位素测年法李四光、黄汲清《岩⽯学组》变质作⽤毕利宾的《砂矿地质学原理》《中国矿产志略》贝尼奥夫带威尔逊旋回在中国70年代尹赞勋和李春昱介绍和引进了板块构造学说。
1986年杨遵仪、程裕淇、王鸿祯合著《中国地质》,在系统论述地层和岩浆活动的基础上,以活动论板块观点和阶段论的观点解释了中国地质构造发展史。
从70年代以来,中国地质学者积极参加了国际合作对⽐计划和岩⽯圈计划的学术活动,在青藏地质和前寒武纪地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推动了中国地质科学与国际地质科学共同前进。
6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临 21 世纪地球科学发展的新形势, 地质学将⾯临的两个挑战,,即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已越来越显著。
地质学
1、地层层序律:岩层本来是一层层依先后次序沉积的,时代老的岩层先沉积,然后较新的岩层叠覆在它的上面。
这样由它们组成的地层就有了先后顺序,只要它们未经过强烈的构造变动而发生地层倒转,地层总是上新下老,这就是地层学的最基本的规律—地层层序律。
2、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隔水层以上的重力水。
与土壤水区别:潜水为重力水,有自由表面,有隔水底板,土壤水以毛细管为主,无自由水面,无明显隔水底板。
5、顺地形:为遭受强烈外力作用破坏的褶曲,在地形上的表现是背斜山向斜谷的正常状态。
6、逆地形:长期受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地形倒转7、阶地:分布在河床两侧成阶梯状,具有一级或多级,已不受近代常年洪水淹没的地区,它是河谷演变过程中的产物。
8、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9、克拉克值: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10、矿物:岩石圈中的化学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通过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
(包括主要矿物、次生矿物和副矿物)13、原生矿物:由内力作用形成的矿物。
14、岩石: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15、岩石的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和晶粒相对大小,以及矿物间相互结合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岩石特征。
16、岩石的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及集合体在空间的排列、配置及填充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岩石的外貌特征。
17、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18、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中岩石受各种内力作用会发生变形,形成各种构造,如褶皱、断裂、节理等,岩石中的这种构造叫地质构造。
19、风化壳:由风化形成的残积物就地堆积和经过搬运的风化物质所构成的地壳疏松表层。
20、类质同像:岩石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内部构造中本应由某种质点所占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的其他质点所置换,只引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而晶体构造不发生质变的现象。
地质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各个部分的物质能量转化到地球与外部空间的物质能量转化
等等,充满着各种矛盾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举例 第三,地质学是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
但地质学必须首先是以地球为大课堂,以大自然为实 验室,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大量掌握实际资料,进行分 析对比归纳,得出初步结论,然后再用以指导生产实践, 并不断修正补充和丰富已有的结论。
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 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的新阶段及板块构造学说
-
20
(六)现代地质学发展趋势
P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方面,人类社会对各类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
增加,全球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均对地质学的研究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大量资料的积累,学科的交叉、渗透,尤其是航空、
航天、计算机、深部钻探等高科技手段技术的应用,使得地质学获得
-
10
P4
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室内实验也是进行 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在野外采集的各种样品, 都要带回室内进行实验、分析和鉴定,例如岩矿 鉴定、岩石定量分析、化石鉴定、同位素年龄测 定等。为了生产的实际需要和探讨某些地质现象 的成因和发展规律,有时需要利用已知岩矿的各 种参数及物理、化学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
14
P7--12
五、地质学的发展简史
地质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地球奥秘的过 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 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 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 务的历史。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源远流长。在曲折的历史发展 过程中,原始朴素的地质知识逐渐形成了地质科学 的知识体系。根据地质知识发展的程度,并参照其 社会文化背景,可将地质学发展史划分为6个时期 :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
地质发展简史1.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的萌芽时期(远古~1450)岩石和矿物知识的积累对地质作用的认识对地球的启蒙认识中世纪的地质学2.地质学的奠基时期(1450~1750)地质哲学思想的初步发展对化石和地层的认识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的发展3.地质学的形成时期(1750~1840)地质考察旅行的兴起水成论和火成论地质学体系的形成灾变论和均变论4.地质学的发展时期(1840~1910)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动力地质学地槽地台学说和全球地质构造的理论综合5.20世纪地质学的发展(1910~ )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的新阶段及板块构造学说地质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地球神奇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殊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辟、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源远流长。
在蜿蜒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原始朴素的地质知识逐渐形成为了地质科学的知识体系。
根据地质知识发展的程度,并参照其社会文化背景,可将地质学发展史划分为5个时期。
①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萌芽时期(远古~1450),以认识的直观和解释的猜测性为主要特征。
②地质学奠基时期(1450~1750),其特征是随着自然科学的诞生,地质知识趋向系统化。
对地质现象试作理性解释,并逐步建立了观察和推理方法。
③地质学形成时期(1750~1840),一方面地质知识得到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人们将地质作用、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加以思量,赋予解释。
地质思想、理论和学说十分活跃,由此初步形成为了地质学体系。
④地质学发展时期(1840~1910),其特征是地质知识和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了综合分析方法,初步提出了全球性地质发展史的认识。
⑤20世纪的地质学(1910~ ),这一时期特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的地质学说、地质学理论不断涌现,地质学分支学科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的其他学科相互沟通,形成为了全球性地质学体系。
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
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地球是一个活动的星球,它在持续的演化中形成了多样化的地貌,如山脉、河流、海洋等。
板块构造理论是地质学中一项核心理论,它解释了地球表面上的许多现象,如地震、火山、地形等。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板块构造理论。
一、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诞生可以回溯到20世纪60年代,由两位地球物理学家摩尔和威尔逊提出。
他们认为地球表面被分为若干个大块(即板块),并且这些板块是推动着地球表面的变化,这就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初步提出。
此后,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地研究和验证这个理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板块构造理论体系。
二、板块的类型和构造特征板块是指地球上的一个大块状构造体,按照地球的地理划分可以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是地球上的一种大面积均质和相对平缓的板块,而大陆板块则是地球表面的地壳组成部分。
两种类型的板块在构造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一方面,大洋板块是由海底岩浆喷发形成,并且处于相对稳态状态,而大陆板块则是由多年积累形成,其地壳厚度较大;另一方面,两者在形态上也有巨大的差异,大洋板块表面大多数情况下是平坦无比的,而大陆板块则是有山脉和海洋等地理特征,存在着较大的高差。
三、板块构造的作用板块构造理论指出,板块的移动是地球变化的核心动力,它对地球的地质、气候和生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板块构造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1.大陆漂移板块构造理论最开始的提出就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的现象。
在本世纪初期,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些地球上分布相同的化石,这表明它们在远古时期曾经处于相同的地理位置上。
于是,一种新的观点诞生了,就是大陆曾经是在一个整体上的,后来由于地球内部构造的变化导致了它们的分离和漂移。
板块构造理论正是为了解释这一现象而产生的。
2.火山和地震板块构造理论指出,地球上的许多火山和地震都是由板块的移动和碰撞引起的。
例如,两个板块之间的摩擦和挤压会导致地震的发生,而两个板块之间的碰撞则会引起火山的爆发。
(精品)普通地质学_舒良树_第九章板块构造
大洋的生与亡
Wilson 旋回的六个演化阶段
演化阶段 开 胚胎期
幼年期 成年期 合 衰退期 终结期 遗迹期
力学状态 抬升 扩张 扩张 收缩 碰撞 隆升
形态
火成岩类
裂谷 碱性与拉斑玄武岩
狭海 碱性与拉斑玄武岩
洋脊洋盆 大洋拉斑及碱性玄武岩
岛弧海沟 安山岩及花岗闪长岩
造山带 火山岩及 S型花岗岩
前陆带
c.地震 根据浅源、中源、深源地 震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边缘带,证 明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不同深 度的摩擦与破裂作用是有规律的。
大陆
浊积岩
大洋
弧前浊积岩
地 震分 布与板块构造
4).深海钻探(包括深潜器) ● 证实了洋底确切地貌、洋中脊高热流、枕
状熔岩的存在。 ●发现蛇绿岩套 Ophiolite,完善了洋壳剖面。
敛合边界: 1.板块俯冲带,形成沟、弧、盆体系,
为地震、火山高发带,存在对变质带。
2.陆-陆碰撞带,印度与欧亚两个大陆碰撞,
形成双地壳厚度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接合性质
分离
敛合
洋壳-洋壳 大西洋中脊
阿留申海沟
洋壳-陆壳 无 南美西海岸、日本海沟
陆壳-陆壳 东非 喜马拉雅、阿尔卑斯
4.活动大陆边缘 1).太平洋型:沟、弧、盆复合体系 2).安第斯型:海沟-山弧构造体系。
A 沉积岩 - B 枕状熔岩 - C 席状岩脉 - D 辉长岩 - E 橄榄岩
●海洋地质调查表明,海底没有比中生代更早 的岩石,海底岩石以洋中脊为中心向二侧 依次对称变老。
红 色
-
北
冰 岛
大
热
西
点
洋 的 演
上 是 古 新
变
地理学发展简史
地理学发展简史(一)发表日期:2005-08-18 07:06:30古代地理学(19 世纪以前)一、古希腊地理学(一)最早的地理记述古希腊最早的地理记述出现于公元前13—前12 世纪的荷马史诗中,荷马被推崇为希腊地理学的祖师。
所谓“荷马史诗"是指两部历史性长篇叙事诗:一部叫《伊利亚特》,它记述了公元前1280-前1180 年100 年间特洛伊城战役的一段情节;另一部叫《奥德赛》,它叙述了奥德赛在特洛伊城陷落以后回到家乡伊塔卡的艰险经历。
奥德赛被风暴吹离航线,在遥远地方漫游了20 年,经过了许多自然风光特异的神奇地。
两部史诗时间相差百年,但作者都叫荷马,是一人所作还是两人所作尚无从可考。
但不管怎样,“荷马史诗”堪称西方最早的地理记述了。
(二)地圆说公元前6 世纪,毕达哥拉斯制定了天体圆周运动的数学法则。
公元前5 世纪到前4 世纪,两位伟大的希腊哲学家为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柏拉图(公元前428-前348 年)提出了“地球是圆的"概念,创立了“地球中心说”。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从自己的直观感觉出发一直认为地球是扁平的.但是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却对此提出了否定。
柏拉图是位演绎推理大师,他主张地球上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拙劣的摹象,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事物都是从完美的客体退化下来的,或处于退化过程之中.他认为对称的形式是完美的属性之一,人类居住的地球应该是用最完美的形式创造的,所以一定是球形。
亚里斯多德与柏拉图不同,他是从特殊到一般来进行推理,即采用归纳法来观察分析事物.他观察到很多事实证明地球是圆的,如: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的;当一个人向北走的时候各种星辰的地平高度就增加等等.他还认为,可居住性是对赤道距离的函数,即离赤道越近越炎热得难以居住.他预言有个南温带,认为利比亚人的黑皮肤是太阳晒的结果。
这些思想在地理界影响了许多年,几乎是到地理大发现之前人们一直是这样看待地球的.(三)地球周长测定亚里斯多德之后是被称为地理学之父的埃拉托色尼( ratosthenesofCyrene,约公元前273—前192 年)。
地质学基础重点
地质学基础重点1.布格重⼒异常由于各地海拔⾼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密度不同,以致实际所测出的重⼒值补贴不同于理论值,称为重⼒异常。
2.地热来源主要来源是由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的,⼀部分热能可能是由构造变动的机械能、化学能、重⼒能和地球旋转能等转换⽽来。
还有⼈认为地热是地球形成时残余下来的。
(残余热说)3.⼲热岩⼲热岩(HDR),是⼀般温度⼤于200℃,埋深数千⽶,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温岩体。
这种岩体的成分可以变化很⼤, 绝⼤部分为中⽣代以来的中酸性侵⼊岩, 但也可以是中新⽣代的变质岩, 甚⾄是厚度巨⼤的块状沉积岩。
⼲热岩主要被⽤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 因此其主要的⼯业指标是岩体内部的温度。
4.两个⼀级不连续⾯(古登堡⾯,莫霍⾯)⼀个在地下(⾃海平⾯起算)平均33 km处(指⼤陆部分)。
在此不连续⾯以上,纵波速度为7.6 km/s,以下则急增为8.0km/s,⽽横波则由4.2 km/s增到4.4km/s。
这个⼀级不连续⾯称莫霍洛维奇不连续⾯,简称莫霍⾯或莫⽒⾯。
另⼀个在2 900 km深处。
在这⾥纵波速度由13.32 km/s突然降为8.1km/s,⽽横波⾄此则完全消失。
这个⾯称古登堡不连续⾯。
5.地质作⽤作⽤于地球的⾃然⼒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变化的作⽤,总称为地质作⽤。
6.地质作⽤的能量来源(1)地内热能:地球本⾝具有巨⼤的热能,这是导致地球发⽣变化的重要能源。
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的热能,是地球本⾝能量的主要来源。
(2)重⼒能:地⼼引⼒给予物体的位能。
地球在形成过程中,地内物质在地⼼引⼒作⽤下,按不同⽐重发⽣分异,轻者上升,重者下沉,导致物质的总位能释放⽽转化为热能,这种热能称为重⼒分异产⽣的热能,成为地球热能的来源之⼀。
(3)地球旋转能:地球⾃转对地球表层物质产⽣离⼼⼒和离极⼒。
(4)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产⽣的能量(5)潮汐能:⽇⽉引⼒作⽤下,产⽣的能量(6)⽣物能:由⽣命活动所产⽣的能量,⽆论是植物的⽣长、动物的活动以及⼈类⼤规模的改造⾃然活动,都会产⽣改变地球物质和⾯貌的作⽤。
地质学基础全套讲义
地质学基础全套讲义《地质学基础》讲义前⾔⼀、课程介绍1、课程性质地质学基础是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学⽣开设的⼀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程。
本课程对引导学⽣学习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具有重⼤作⽤,能够使学⽣树⽴科学的地球观和世界观,初步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其他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的任务(1)⽬的:使学⽣对地质学有⼀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逐步学习和掌握地质学的思维⽅法,为进⼀步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任务:学习和掌握地质学主要分⽀学科的基本内容、意义及相互关系,从地球的组成、演化与各种地质作⽤的性质、特点、过程和结果⼊⼿,掌握地质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概念和术语、重要理论及地质思维和分析的基本⽅法。
3、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学⽣在低年级最先学习的⼀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城乡规划综合实习提供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的⾃然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经济地理学、⼟地资源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1、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及研究⽅法;现代地质学发展的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不同圈层的特点;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地壳类型及其特点;软流圈和岩⽯圈的特点;地质作⽤的分类;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及其基本特征;矿物的分类;⽕成岩的分类,代表性的岩⽯及其特点;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影响变质作⽤的因素;变质作⽤的类型及相应的变质岩;板块边界的类型;岩层的产状要素;褶曲的分类;断层的分类;描述地震特征的相关术语;⽕⼭和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类的演化阶段。
重要术语:重⼒异常;地磁异常;地热增温级;克拉克值;硅铝层;硅镁层;软流圈;岩⽯圈;地质作⽤;矿物;岩⽯;晶质体;⾮晶质体;类质同像;同质多像;解理;风化壳;变质作⽤;变质强度;接触变质晕;双变质带;贝尼奥夫带;构造运动;构造变动;地槽;地台;地盾;板块;褶曲;地形倒置;断层;地层层序律;化⽯;标准化⽯;地层;岩相;构造旋回;沉积旋回;矿⽯;矿床;品位。
地质学上三大论战的焦点和代表人物
地质学上三大论战的焦点和代表人物水成论和火成论在近代地质学史上,曾有一场长期的争论——水成论和火成论的争论.水成派认为地质变化的原因是水的作用,所有的岩石都是水成岩.火成派认为地质变化的原因是火山的作用,所有的岩石都是火成岩.讲水就排斥火,讲火就排斥水,水火之争,愈演愈烈.火成论把"地下热火"看成地质现象的主要动力,地球核心是熔融的液态.赫顿是火成论的代表人物,这位苏格兰天才的主要调查区是加里东造山带的典型露头区苏格兰高地,那里有花岗岩和矿脉.他认为地层的固化和海洋上升为陆地是地热的作用,火山活动是释放地下能量的出口,有点象瓦特的蒸汽机(当时瓦特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试验).他的地质理论长期被说成火成论,其实他本人并不认为所有的岩石都是火成的.他对不整合面的发现和解释为18世纪的地质学增添了光彩的一笔.魏尔纳是水成说的集大成者.水成论者认为水对地表的改变起决定因素.纪元前,古罗马人已发现尼罗河两岸周期性地被洪水淹没,尼罗河在三角洲不断增大,另外,陆地上存在海相介壳动物化石等事实.火成说把"地下热火"看成地质现象的主要动力,地球核心是熔融的液态.由于意大利西海岸火山岩带的强烈活动,古罗马人相信有一位主管火和锻冶的神,称"沃尔坎"(Vulcan).火山(Volcano),火山学(Volcanology)等词即来自意大利语的Vulcan.与魏尔纳观点大相径庭的一个代表人物是赫顿.水成论和火成论的正式交锋始于18世纪中叶的法国.1746年,盖塔尔送给巴黎科学院关于矿带和岩石分布的记录.他发现了地层的连续性和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并据之作出法国的地质图.显然,岩石只有形成在水中才具有连续性和分带性,对奥费涅火山的玄武岩,他也认为是水溶液的结晶作用形成的.1765年,迪马雷送给巴黎科学院奥费涅的地质图,提出玄武岩是附近的火山里流出来的,柱状节理是玄武岩曾处于熔融状态的证莱伊尔对水成论和火成论的论战很感兴趣,他详细阅读有关文章,积累了有关理论,学说以及各自论点的资料,后来他在撰写《地质学原理》时充分阐述了这次学术论战的情况.德斯马雷特被奉为火成论的鼻祖.魏尔纳一直固执己见地拒不承认火成论,但是他的学生却并不都像他那样固执.抱着水成论的观点,魏尔纳的学生弗朗西斯在1803年应邀赴法国的奥弗涅进行实地考察,在事实面前他动摇了过去的信念,在一年后勇敢而又谦恭地在法兰西学院宣读了放弃过去的观点的声明.18世纪初,化学发展很快,证明在溶液中能够结晶沉淀出矿物,这对地质学有很大影响.德国学者魏尔纳(公元1750-1817)在沉积岩发育地区工作后,热心于化学成果,竟认为所有岩石都是由原始海水结晶沉淀而成或是洪水沉积物变成的岩石.水成论盛极一时,但不到半个世纪便被火成论击败.苏格兰学者郝屯(J.Hutton,公元1726-1797)及其门徒的足迹遍及欧洲,根据丰富资料结合推理,认为岩石有水成者,但也存在花岗岩等大量火成岩石.郝屯于1795年,出版<>一书,被称为"现代地质学的创立者".他认识到每次不整合代表一次构造运动,主张宇宙无始无终,现在是了解过去的关键.灾变论与渐变论地质学史上还有灾变论与渐变论之争。
地质学名词
地质学基础1.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2.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m所增加的温度,用℃表示。
3.裂谷:是大陆的一些规模宏大的线状低洼谷地,其延伸可达数千公里,宽仅数十公里,两壁为断崖。
4.克拉克值:某元素在地壳中分布的重量百分比。
5.矿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
6.岩石:矿物的天然集合体,它是地壳的直接组成成分。
7.岩浆作用:指岩浆的形成、演化、运移直到冷凝形成岩石的全部过程。
8.风化作用: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因长期受到O2、CO2、水以及生物等影响而发生化学分解和机械破碎的作用。
9.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
10.地壳运动:由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一种机械运动,又称构造运动。
11.岩浆:地球深处天然产出的高温、高压含大量气体挥发组成成分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
12.喷出作用:当岩浆冲破地壳,上升到地面时。
13.变质作用,变质岩:指地壳运动,岩浆活动过程中,使原来的沉积岩,岩浆岩发生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新的岩石,即为变质岩,形成变质岩的这一过程为变质作用。
14.接触变质作用:在岩浆岩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由岩浆散发的热量和挥发组分的影响而发生的变质作用。
15.牛轭湖:被废弃的河湾两口,泥沙不断淤积终于被堵塞,形成牛轭湖。
16.地下水:埋藏于地下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7.搬运作用:河流将来自谷坡和河床内的侵蚀产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的作用。
18.沉积作用:在河流动能降低或化学条件改变时,河流搬运物沉积下来的作用,称河流的沉积作用。
19.喀斯特或岩溶:溶蚀作用为主,再加上地表水的共同作用,使地表和地下形成一些特殊地形,这些地形以及作用过程称岩溶或喀斯特。
2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着的巨大冰体。
21.条痕:将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条痕板)上擦划后留下的矿物粉末的颜色。
历史上的地理大事件100字
历史上的地理大事件100字
1. 大航海时代: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探险与航海活动,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建立了殖民地体系。
2. 大陆漂移理论:20世纪初,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理论,揭示了地球地壳的运动规律,为现代地质学奠定了基础。
3. 人类登月: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航天器成功将宇航员登陆月球,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登月,标志着人类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突破。
4. 二战期间的诺曼底登陆:1944年,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发动大规模登陆行动,成功开辟了西线战场,最终促使纳粹德国战败。
5. 巴拿马运河开通:1914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缩短了航行距离,对全球贸易和航运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是一门研究大自然塑造作用及其原因和结果的学问。
在解决自然科学理论问题的过程中,在指导人们找寻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以及和自然灾害作斗争并维护人类健康的实践中,地质学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组成地球的物质、地球的结构与构造、地球内部和表层的各种作用、地球的历史、应用问题、综合性研究以及方法学研究等。
3.地质作用包括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型。
地质作用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从不停息。
促使地质作用进行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热和太阳能。
4.“将今论古”“以古论今、论未来”及“活动论”是地质学思维的三大方法论。
5.地质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研究成果和认识必须经得住他人的重复检验。
大自然是地质新理论、新发现与新成果的源泉,到大自然中去实践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普通地质学是初学者学习地质学的启蒙之课。
它是地质学各学科之间的一门链接性、统领性的课程,有利于人们整合、凝练碎片化知识,集地质学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于一体,有利于建立各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各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6. 我国地学研究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地域优势。
第二章矿物1.克拉克值是地壳元素的丰度。
其用质量分数来表示,主量元素的单位一般为%,微量元素单位有g/t(克/吨) 或10-6(百万分之一)。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Si、Al、Fe、Ca、Mg、Na、K,它们总量占地壳质量的98.03%, 其中O、Si、Al、Fe、Ca 五种元素占了91.26%。
3.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固体。
矿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4.晶体是其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除个别特例以外,矿物都属于晶体。
5.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力等) 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成为不同的矿物,此现象称为同质多象。
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他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此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知识点
名词解释:1.砂土液化:无粘性土从固体到液体状态的现象。
2.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3.产状:是岩石在空间的布置.反映岩层倾斜在空间的走向延伸和倾向的方位及倾角.(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4.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5.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6.滑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等因素作用下,依附滑动面(带)产生的向坡外以水平运动为主的运动或现象。
7.振动液化:饱水砂、粉砂土在振动力的作用下,抗剪强度丧失的现象。
8.卓越周期: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以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尤为明显而突出,这种周期即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卓越周期的实质是波的共振。
9.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性有所增强,这种增强的溶蚀效应叫做混合溶蚀效应。
10.基本烈度:指在今后一定时间(一般按100年考虑)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最大烈度。
它是由地震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地区地震地质条件等的综合分析给定的,对一个地区地震危险性作出的概略估计,作为工程抗震的一般依据。
11.活断层:是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是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12.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人类修建水库工程,水库蓄水所引起的地震活动,称为水库诱发地震。
13.崩塌:斜坡岩土体中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这种现象或运动称为崩塌。
14矿物: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绝对的纯净物是不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纯净物是指物质化学成分相对单一的物质15节理:由构造运动将岩体切割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岩块的裂隙系统。
地球是怎么形成的_地球形成的原因
地球是怎么形成的_地球形成的原因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
下面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地球形成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球形成的原因形成说法1.彗星碰撞说:这种学说认为很久很久以前,一颗彗星进入太阳内,从太阳上面打下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几个不同行星(1749年)。
2.陨星说:这种学说认为限星积聚形成太阳和行星(1755年,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提出的)。
3.宇宙星云说:17%年,由法国人拉普拉斯在《宇宙体系论》中提出,他认为星云(尘埃)积聚,产生太阳,太阳排出气体物质而形成行星。
4.双星说:这种学说认为除太阳之外,曾经有过第二颗恒星,所有行星都是由这颖恒星产生的。
5.行星平面说:这种学说认为所有的行星都在一个平面上统太阳转,因而太阳系才能由原始的星云盘绕而产生。
6.卫星说:这种学说认为海王星、地球和土星的卫星大小相等。
也可能存在过数百个同月球一样大的天休,它们构成了大阳系,而我们已知的卫星则是被遗留下来的“未被利用的‘材料。
在以上众多的学说当中,康德的陨星假说与拉普拉斯的宇宙星云说,虽然在具体说法上有所不同,但二者都认为太阳系起源于弥漫物质《星云)。
因此,后来把这个假说统称为康德—拉普拉斯假说,而且被相当多的科学家所认可。
但随粉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星云假说’也基露了不少不能自圈其说的新问题:如逆行卫星和角动量分布异常问题。
根据天文学家观察到的事实,在太阳系的系统内,太阳本身质量占太阳系总质,的99.87%,角动,只占0.73%。
而其他九大行星及所有的卫星、彗星、流星群等总共只占太阳系总质量的0.13%,但它们的角动量却占99.27%.这个奇特现象,天文学上称为太阳系角动,分布异常问题。
星云说对产生这种分布异常的原因“束手无策”。
另外,现代宇航科学发现越来越多的大空星体互相碰拢的现象,1979年8月30日,美国的一颗卫星P78-1拍摄到了一个罕见的现象:一颗彗星以每秒560千米的高速一头栽入了太阳的烈焰中。
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
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大地构造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主要研究地球的构造、演化及其运动变形和发展规律等问题的学科,是研究地球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不仅对深入认识地球发展史和地壳、岩石圈运动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研究成矿条件、地表成因及预测矿产资源等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特提斯构造带的丁字接合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地构造特征。
“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地质力学”、“多旋回构造”、“地洼说”和“断块构造说”是老一辈地质学家对我国大地构造特征的总结,被称为“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
一、“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创始人张伯声院士生平简介:张伯声院士,1903年6月23日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乔楼村,1994年4月4日下午5时在西安逝世。
192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赴美留学,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学习,1928年获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后又在芝加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地质系研究部攻读地质学。
1930年回国,先后在焦作工学院、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河南大学和北洋工学院任地质学和岩矿学教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伯声教授随同北洋工学院从天津迁到陕西,先后在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和西北大学任教。
抗战胜利后,原北洋工学院的教师纷纷返回天津,但他则认为,秦岭需要他,西北需要他,毅然跟随西北大学迁回西安,出任西北大学地质系主任。
解放后,张伯声院士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1956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任西北大学副校长。
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11月调任西安地质学院长。
张伯声院士为地质教育和地质科学研究工作整整奋斗了64年之久,献出了他的毕生精力,为党、为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
张伯声教授被公认为陕西省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
他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是他一贯的教育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学史上的15大地质理论!地质学发展至今,产生了一系列假说和理论。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验手段的进步,一些逐渐被验证被广泛接受,一些则被淘汰。
小桔梳理了地质学史上的15大地质理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01水成论18世纪到19世纪之交,地学史上爆发了一场水成论与火成论的激烈争论。
水成派认为地质变化的原因是水的作用,所有的岩石都是水成岩。
火成派认为地质变化的原因是火山的作用,所有的岩石都是火成岩。
水成论学派以德国地质学家魏尔纳(A G.Werner,1749一1817)为代表。
魏尔纳认为,所有地层是地球在原始洪水期沉积而成,水是地壳形成与变化的唯一动力,而地下火的作用是次要的、局部的。
纪元前,古罗马人已发现尼罗河两岸周期性地被洪水淹没、尼罗河在三角洲不断增大。
另外,陆地上存在海相介壳动物化石等这些都是证据。
水成岩1787年,魏纳发表著作《岩层的简明分类和描述》,将萨克逊地区地层从老到新划分为:原生岩,含花岗岩、片麻岩、云母板岩、蛇纹岩、玄武岩、斑岩、正长岩。
过渡岩,含硬砂岩、砂质板岩、灰岩。
盖层岩,含砂岩、灰岩、石膏、岩盐、煤。
冲积岩,含现代粉砂、粘土、沙、砾石、泉华、泥炭。
魏尔纳由此推论,这个层序适合于全球,称之为“万有建造”(Universal Fornrations)。
02火成论火成论学派以英国地质学家郝顿(J.Hutton,1726-1797)为代表。
赫顿认为:花岗岩是熔融岩浆冷却的产物,岩浆充满了地球内部,岩桨上涌形成山脉,而流水长期剥蚀又使高山夷为平地,地面下沉到水面以下接受新的沉积。
1795年,赫顿发表了著作《地球的理论,证据和说明》。
他认为被水成论学派列为第一类岩石的花岗岩、片麻岩等不可能在洪水中形成。
火成论并不认为火是地质变化的唯一动力因素,而认为水与火都起作用,这一点与水成论认为水是唯一的动力因素有所不同。
花岗岩样品赫顿还发现了泥盆系红砂岩与其下志留系的不整合接触,从而推论地球历史上曾有多次这种造山-夷平-沉积的旋回。
因此,他提出自然界过程均一不变,自然现象所表现的事件发生过程在历史时期也曾发生,即著名的均变理论。
不整合接触赫顿的朋友霍尔从熔融的玻璃慢慢冷却形成不透明的结晶体而迅速冷却形成透明玻璃的现象中得到启发,他从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取来一些典型的火山岩,将它熔化后慢慢冷却得到了类似于玄武岩的结晶体,证实了玄武岩是岩浆慢慢冷却形成的。
这对火成论学派是极有力的支持,从而也开创了实验岩石学,“岩石火成论”也由此形成。
火成岩结果呢,它们之间的争论持续了约200年,最终以火成论胜利结束,然而人们却逐渐发现“水成岩”和“火成岩”都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并且发现了第三类岩石变质岩的存在。
三大岩循环图03灾变论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多数科学家都已认识到地壳是逐渐形成的,生物也是不断变化的,但是这种变化是突然发生的,还是逐渐发生的,看法不一,形成灾变论和渐变论两种学派。
需要明确的是:灾变论和渐变论都从属于古生物学领域。
灾变论,是一种与均变论相对的理论。
此理论认为在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巨大的灾变事件,每经一次灾变,原有生物被毁灭,新的则被创造出来(特创论)。
灾变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古生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家居维叶(Cuvier, Gtorge 1769-1832)。
1825年他的《地球表面灾变论》出版,全面地阐述了他的灾变论的观点。
居维叶详细地研究了巴黎盆地沉积层,发现不同地层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地层愈古老,所含生物化石愈简单,与现代生物的差别愈大。
他认为这不是环境的缓慢变化造成的,历史上必定发生过突发的灾变,而且这些灾难还应该是具有很大规模的。
居维叶地层、古生物序列及其灾变示意表其中,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提出在地史近期曾经发生过一次突变,使地球上的低洼地区被上涨的海水迅速而长期的淹没了,这一突发事件是造成南美巨兽以及猛犸象突然绝灭的原因。
04渐变论渐变论则认为生物演化是一个长期、平稳而缓慢的渐变过程,漫长的时间足以使微小的渐变逐渐积累,产生惊人的效果,而化石记录中出现的明显变化和突变现象则是由地层缺失造成的。
这里的渐变论就是火成论代表赫顿提出的均变论。
代表人物有两位,分别是查尔斯·莱伊尔和达尔文。
1830年1月,被誉为“现代地质学之父”的英国著名地质学家莱伊尔发表了《地质学原理》第一卷(1831年出版第2卷,1833年5月出版第3卷)。
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莱伊尔他坚持并证明地球表面的所有特征都是由难以觉察的、作用时间较长的自然过程形成的。
他指出地壳岩石记录了亿万年的历史,可以客观地解释出来,而无需求助于灾变论。
莱伊尔强调“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这一思想被发展为“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理。
1859年,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式出版,他提出了生物缓慢进化、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
地学思想界和古生物界的强强联合,确立了渐变论的统治地位,灾变理论由此进入低潮期。
但是,渐变论并不是无懈可击,其中有两大疑惑未能成功解决。
疑惑一:“地质记录不完全”的证伪渐变论的基本思想是自然界无跃进,地质记录的不完全现象也只是做了经验性的原因分析,并没有证实。
达尔文“地质记录的不完全”原因分析表随着地层学的兴起,利用化石确定地层年代的理论和方法逐渐明确了地质时期的地层顺序。
于是,地质学家发现在一些地质界限时期存在的生物化石在之后的地质时期消失不见了。
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和对比地层的先后顺序再到后来的同位素测年技术的发展,经技术测定,白垩纪-古近纪的界限为6500万年,对比地层可以发现,在短时间内灭绝的有孔虫属种以及残留在界限两侧的迥然相异的古生物遗骸,向世界公开质疑了达尔文提出的“地质记录不完全”说法,而且不难想到,地质时期的地壳演化并不是均匀渐变的过程,一定是曾经出现过毁灭性的灾变事件。
疑惑二:物种爆发和集群灭绝之谜进入寒武纪之后,生命进化发生了惊天逆转,地球上的生物在一个短暂的“瞬间”突然在数量、规模、形态和结构上涌现出大量的生命形式,呈现出从单样性到多样性、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格局的飞跃现象。
奥陶纪-志留纪交界的生物大灭绝,晚泥盆纪的大灭绝,二叠纪-三叠纪交界的生物大灭绝,三叠纪-侏罗纪交界的生物大灭绝等等,这些渐变论都无法解释。
地质史时期的生物科的数目变化05新灾变论1963年,德国古生物学家Schindewolf 提出了新灾变论,认为宇宙和地球演化过程中发生过一系列剧烈而突发性的灾变事件,从地球演化历史来看,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是相对短促的,但能量极高,影响面广,同时引起地球上的生物集群绝灭。
发生灾变的原因主要归因于地球外来因素,如超新星爆发、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等。
这些灾变事件的地质证据是在上述生物绝灭界线粘土层中发现有铱异常、微球粒和冲击石英等。
铱异常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有力证据。
“天外横祸”的一些记录新灾变论与旧灾变论的区别在于,一是强调宇宙因素,一是完全抛弃了神创观点。
虽然新灾变论近年进展很快,颇为盛行,得到许多专家支持,但也有不同看法,如对灾变球外成因证据的质疑;处于同一生态系统的不同生物类群有的绝灭,有的却不绝灭;铱异常层位与生物大规模绝灭是否同时等,都有争论。
06固定论大地构造学说的争论焦点之一是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还是以水平运动为主。
垂直论又称固定论,主张大陆自形成以来,其位置不变,从未经过水平运移。
与其相对立的是水平论,又称活动论,主张在地壳历史演变过程中,大陆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发生过比较显著的水平移动。
固定论以地槽-地台说为代表。
1859 年,美国地质学者J.霍尔发现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古生代层厚超过1万米,二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同时期地层厚度约1千米,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霍尔认为,浅海相沉积的厚度是如此之大,它必然是边沉降边沉积形成的。
因此得出结论:这些褶皱山脉曾经是地壳上巨大的拗陷。
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与中部平原地区的对比1873 年,J.丹纳把这种拗陷及其产物称为地槽。
地槽是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带,在地表呈长条状分布,升降速度快,幅度大,逐渐接受巨厚的沉积并有复杂的岩相变化,褶皱强烈,岩浆活动频繁。
两种模式对比图1885 年,奥地利的E.修斯提出在地壳上存在一些稳定地区,其上的沉积层十分平缓,地貌也非常平坦,他把这种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再发生褶皱变形的地区,称为地台。
1900 年,法国E.奥格在其著作《地槽和大陆块》中,明确地把地槽和地台统一起来,作为地壳上的两个基本构造单元。
自此以后,地槽和地台理论就作为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完整学说形成和发展起来,称为地槽地台说。
地槽地台的发展演化示意从19 世纪末至近代,槽台说在大地构造学说中一直占统治地位。
它的形成是以大陆壳的地质构造为基础。
但是,槽台说极少涉及现代海洋的构造和演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那么,活动论是怎么回事儿呢?07地壳均衡理论地壳均衡说(Isostasy)是按照阿基米德原理(轻物质漂浮于液态重物质之上,力求达到均衡的现象),用以解释地壳运动原因的一种假说。
地壳均衡的示意图,海拔越高地壳越厚。
1855年,普拉德主张地球的固体地壳漂浮平衡于液态底层之上,认为固体地壳各处密度不同,如隆起的山脉部分密度小、下陷的海盆部分密度大,地形起伏不平,但它和液态底层的界面——均衡补偿面是水平的。
同年,艾里也主张地球的固体地壳漂浮平衡于液态底层之上,但他认为固体地壳各处密度相同,地壳增厚的地区、如山脉与地壳变薄的地区、如海盆,不仅表现于其上界的高低起伏,下界呈镜象反映(山脉越高、山根越深),而且其界面是起伏不平的。
艾里模型(左)和普拉特模型(右)的对比1889年,道顿以某一地区的地壳因剥蚀而负荷减轻,另一地区的地壳因沉积而负荷加重,均衡遭到破坏,使负荷减轻的地区上升,负荷加重的地区下降,以求得到的地壳平衡,以此解释地壳升降运动的原因。
现代重力测量和地震研究资料表明普拉德和艾里的假设各有可取之处,二者结合可对岩石圈的平衡作出解释,而若按本假说来解释地壳运动的起因很难置信,因为它所表述的升降运动的机制是不可逆的,更无法来解释地壳的水平运动,因而未被广泛接受。
08大陆漂移学说1910年,德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岸形状的互补性产生了大陆漂移思想。
30岁的某一天,他在观察世界地图时,意外的发现……他认为:全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海陆分布。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他找到了许多证据。
证据一:地形吻合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基本拼合,且两岸的岩层和构造很相似。
另外,两岸的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表明当时这些大陆曾相连接。
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拼合示意图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