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涛:中庸之道教企业家进行三项修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仁德,是最高的境界了。也就是说,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标准。

朱熹解释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所以,中庸之道大致可理解为,为人做事当恰如其分,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分”。

长久以来,有人把中庸之道和世俗观念所说的折中、妥协和无原则混为一谈,认为中庸之道就是平庸之道。正是因为对中庸的误解,不少管理者对中庸之道的管理方式采取抵触的态度。

实际上,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中庸之道,它其实是教管理者进行三项修炼:一是放权,二是诚意,三是平衡。诚意,在将君子之道的时候已有相关论述,这里不再赘述。下面我重点讲一下放权和平衡。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刘邦品德稍微差一点儿,但是具备驾驭人才的能力。项羽是技能性强,但不具备驾驭人才的能力。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在《论将》中说,“凡人论将,常观于勇”。就是说,大家看一个将领好不好,就看他是不是勇敢。吴起说“勇于将,乃数分之一尔”,就是勇对于一个将领来讲,仅仅是一个小部分而已。

韩信评价项羽说:“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羽的身量大概是一米九到两米左右,估计肺活量也比较大,他大吼一声,大家都能吓傻了。但是他不善于用人,只会逞匹夫之勇,所以他是力勇而不是智勇。你看韩信、陈平、萧何都在项羽手下工作过,但是这些人他不能好好地利用,最后都投奔刘邦了。这就说明项羽的两个缺点:第一,不懂放权,喜欢逞匹夫之勇;第二,不懂平衡之道,不具备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做领导,专业能力强所起的作用有限,最重要的是你的综合能力要强,你要懂得平衡、协调人际关系,你要具备处理矛盾的能力,你要具备领导他人的影响力。会领导他人,很多事情别人就替你干了,根本不需要你单枪匹马亲自上阵杀敌。

历史上的三刘,刘邦、刘秀、刘备,都很有特点,他们个人的本事都不大,但是最后都成了大业。你看刘备是钉草鞋的,但是他能建起蜀国。他给人的感觉是挺窝囊的,但是他有大本领,他能笼络一批有本事的人为他服务。以前我们评价一个人不注重他的领导力,实际上能够带领一帮人把事儿干起来,才是最大的本事。

刘备和诸葛亮相比,肯定是诸葛亮的个人能力更强,但是为什么刘备死后,蜀国也日渐衰落?因为诸葛亮虽然有才能,但是他在用人方面还是不及刘备。诸葛亮晚年的时候,凡事亲力亲为,打二十军棍以上的惩罚措施都要亲自盯着,有时候他甚至自己亲自上去打。一个企业家这样管理团队,到最后肯定要累死。诸葛亮解释他这种行为时说,我不是不知道这样

做的弊端,但是因为先帝对我太好了,我接受了先帝托孤的重任,就不容许自己出差错。

其实正是因为诸葛亮太小心谨慎了,所以,他不能放手让他人去做事,因为他唯恐别人做不好。他不相信别人,不能放手让别人去做,手下的人就得不到锻炼和施展,自然很难出人才。因为就算有人才,你不给他机会,他也被埋没了。所以刘备在的时候,蜀国有五虎上将。刘备死后,姜维北伐时,蜀之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无人可用,只得让原来在关公帐下做书记的廖化(做过山贼,归顺关羽)做先锋。这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典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诸葛亮没有去培养年轻人。

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什么才能。不同层次的人需要具备不同的能力,高层需要胆略,底层需要业务,中层需要人际关系协调。处在管理层,你就要学会授权。有句话叫“君闲臣忙国必兴,君忙臣闲国必衰”,就是说一个团队要合理地分工。管理者不懂授权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把自己累死,一个是把人才埋没掉。你累得要死,又没有培养出人才,团队就危险了。

韩信跟刘邦谈过项羽的为人问题,他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意思是说,项羽表面看起来是个受人敬仰的英雄,而且他表面功夫做得非常好,但实际上他是个不懂人心,不通人情的大草包。要命的是他吝啬多疑,不舍得把权利和爵位合理地分配给为他卖命的人。

所以说,管理者不能只具备一方面的能力。你要学会用人,懂得用人之所长,容人之所短。管理者要宽厚待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代明君唐太宗说:“名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种所施,明主之任人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慎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慎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名主无弃士。”

所以,高明的领导者用人,会遵循“贤者居上,能者居中,庸者居下,智者居侧”的原则,让各色人等互补共赢,而且“一旦用之,爱之如一”。这是我们现在重新学习古人的管理智慧应有的理解。

其实,中庸之道属于哲学范畴,说白了就是把握一种度,要权变,所以我有一种理论,就是大事儿讲道理,小事儿讲合理;做人讲道理,做事儿讲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