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的一些看法
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大量元素水溶肥是指含有丰富氮、磷、钾等元素的肥料,它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和遵循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应当包括肥料的成分及比例要求。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因此,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应当明确规定氮、磷、钾的含量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只有合理的比例关系才能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从而实现最佳的施肥效果。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还应包括肥料的溶解速度和吸收效率要求。
由于大量元素水溶肥可以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因此其溶解速度和吸收效率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标准应明确规定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溶解速度要求,以及其在土壤中的吸收效率。
只有在溶解速度和吸收效率达到一定标准时,才能确保肥料中的营养元素能够及时有效地被作物吸收利用,从而实现施肥效果的最大化。
此外,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还应包括肥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要求。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肥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至关重要。
标准应明确规定大量元素水溶肥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制,以及其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安全性和环保性方面达到一定标准时,才能确保大量元素水溶肥在施用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制定和遵循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应包括肥料的成分及比例要求、溶解速度和吸收效率要求、安全性和环保性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大量元素水溶肥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最佳的施肥效果,为农业生产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指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水溶性肥料,通常包括氮、磷、钾等多种元素。
它是一种高效、快速、方便的肥料形式,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各种营养需求。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种肥料类型,被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大田作物等各种农作物的生产中。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应该符合国家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在生产和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符合标准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才能够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应该包括元素含量、溶解性、纯度等方面的要求。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应该根据作物的需求确定相应的元素含量。
同时,肥料的溶解性和纯度也是影响肥效的重要因素,标准应该对这些指标进行具体规定,以保证肥料的有效利用和安全使用。
另外,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还应该包括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包装标识等方面的要求。
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肥料的品质,因此标准应该对生产工艺进行详细规定,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同时,质量控制和包装标识也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标准应该对这些方面进行严格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和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才能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标准的遵守和执行,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执行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执行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水溶性肥料,是现代农业
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肥料类型。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对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执行标准进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执行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生
产和销售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执行标准应当符合农作物的需求。
不同的农作物在
不同的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配比和使用方法应当根据农作物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另外,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执行标准还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肥料的使
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肥,避免因施肥不当导致的土壤污染、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此外,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执行标准还应当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在推广和应
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时,要考虑到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使用习惯,提供合适的推广和应用方案,确保农民能够便捷、经济地使用这种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总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执行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科学合理施肥,才能更好地发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农业生产者能够共同努力,确保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执行标准得到严格执行,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大量元素水溶肥执行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执行标准大量元素水溶肥是指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水溶性肥料,其执行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于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执行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执行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作为一种农业生产资料,大量元素水溶肥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销售企业和农户在使用时也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执行标准应当符合科学的施肥原则。
在农业生产中,施肥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措施,对于大量元素水溶肥的使用也应当遵循科学的施肥原则。
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期、生长环境等因素,科学确定施肥的时间、剂量和方法,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保证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提高施肥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执行标准应当符合作物的生长需求。
不同的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大量元素水溶肥的使用应当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科学施肥,保证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得到满足,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也要避免施肥过量导致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执行标准应当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大量元素水溶肥的使用应当结合土壤养分状况、作物生长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施肥,确保施肥效果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同时,也要加强施肥技术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大量元素水溶肥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执行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循科学的施肥原则,符合作物的生长需求,同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施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大量元素水溶肥执行标准2020
大量元素水溶肥执行标准2020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水溶肥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量元素水溶肥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环保的肥料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中,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大量元素水溶肥的生产和使用,保障农作物生产和食品安全,我国制定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执行标准》。
本文将针对该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一、标准的制定背景1. 农业生产现状: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大量元素水溶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水溶肥的特殊性,其质量参差不齐,给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 保障农作物生产和食品安全的需求:作为提供给农作物的主要养分来源,水溶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最终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对水溶肥的质量进行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3. 国家政策导向:为了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部门加大了对水溶肥质量的监管力度,同时制定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执行标准》。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1. 产品分类:《大量元素水溶肥执行标准》针对钾肥、氮肥、磷肥等大量元素水溶肥进行了分类,并就不同种类的水溶肥的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提出了具体规定。
2. 质量标准:标准对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外观、总氮含量、有效磷含量、有效钾含量、微量元素含量、重金属含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要求水溶肥的各项指标均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生产工艺:标准对大量元素水溶肥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规范,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设备和条件,并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工艺生产水溶肥。
要求对生产线进行全面清洁、消毒,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 质量控制:《大量元素水溶肥执行标准》对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5. 包装标识:标准对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包装进行了规范,要求在产品包装上必须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要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被污染或损坏。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等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并且以水溶态形式供给植物的肥料。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作物的生产中,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展开讨论。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制定需要参考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植物生长的需求和土壤的情况。
在我国,农业部门颁布了《肥料管理条例》,规定了肥料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制定需要符合这些法规的规定。
同时,针对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和不同土壤的情况,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应包括产品的成分、质量指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在产品的成分方面,标准应规定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的添加情况。
在质量指标方面,标准应规定产品的外观、溶解性、纯度等指标,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方面,标准应规定产品的施用剂量、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以及施用后的注意事项,以保障产品的有效使用和安全性。
另外,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制定应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
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的需求和土壤的情况,以及肥料的生产和使用的实际情况,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标准的执行也需要有相应的监督和检测机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制定和执行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监督和检测,推动我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指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料,能够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并且能够在水中迅速溶解,为植物提供养分。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被广泛应用,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证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对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原料选择需要符合国家标准。
在生产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时,需要选择质量优良、无重金属超标的原料,以确保肥料中不含有有害物质,不会对土壤和植物造成污染和危害。
此外,原料的选择还需要考虑植物对养分的需求,确保肥料中的元素含量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生产工艺需要符合国家标准。
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生产工艺需要遵循科学规范,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确保肥料中的营养元素充分溶解,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养分的损失。
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再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包装和标识需要符合国家标准。
包装需要选择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包装上需要标明产品的成分、含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以便用户正确选择和使用肥料。
此外,包装上还需要标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肥料,避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最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销售和使用需要符合国家标准。
销售商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销售,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用户在使用肥料时需要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过量施用或者错误使用,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总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销售和使用,才能够确保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农业生产做出积极贡献。
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大量元素水溶肥是指含有高浓度氮、磷、钾等元素的水溶性肥料,它能够满足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元素水溶肥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肥料品种之一。
为了确保大量元素水溶肥的质量和安全使用,国家对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氮、磷、钾含量是其标准的核心内容。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它们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大量元素水溶肥的肥效。
在标准中,通常会规定大量元素水溶肥中氮、磷、钾的最低含量标准,以及相应的允许浮动范围,以确保肥料的养分含量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微量元素含量也是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了氮、磷、钾外,植物对于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需求,如铁、锌、锰等。
因此,标准中通常会对大量元素水溶肥中微量元素的最低含量进行规定,以及允许的浮动范围,以满足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此外,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溶解性和纯度也是标准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溶解性能能够保证肥料在水中充分溶解,为作物提供养分;而高纯度则能够减少对作物的有害物质的影响,确保肥料的安全使用。
因此,标准中通常会对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溶解性和纯度进行严格的要求,以保证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包装、标识和贮存也是标准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包装能够保护肥料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延长其保质期;清晰的标识能够帮助用户正确使用肥料,避免误用;合适的贮存条件能够保证肥料的质量不受损失。
因此,标准中通常会对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包装、标识和贮存条件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肥料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涉及到氮、磷、钾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溶解性、纯度、包装、标识和贮存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的严格规定能够保证大量元素水溶肥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只有生产和使用符合标准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大量元素水溶肥新执行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新执行标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水溶肥的应用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普及。
为了规范水溶肥的市场,维护农民的权益,保障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国家对水溶肥的执行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下面,将就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新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肥料成分的规定。
新执行标准首次提出了对大量元素水溶肥成分的具体要求。
其中,氮元素的含量在11%~18%之间,磷元素的含量在0.6%~3%之间,钾元素的含量在12%~25%之间。
此外,标准还对微量元素进行了限制,严禁添加有害物质。
其次是质量指标的规定。
新标准对大量元素水溶肥在外观、溶解性、含水率、pH值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肥料外观应为颗粒状或颗粒状结晶体,光滑均匀,无结块和杂质。
溶解性应在95%以上,含水率不得超过10%。
pH值应在4.5~8.5之间,且要求稳定。
生产工艺方面的规定主要涉及生产工艺和工艺设备的要求。
新标准规定,大量元素水溶肥的生产工艺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生产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功能和保障条件。
此外,还要求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
最后是包装标志的规定。
新标准对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包装要求做了详细规定。
包装材料应具备保证肥料质量的性能和特点,包装标志应包括产品名称、原料名称及含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并要求在包装上注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新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执行标准的出台,对于促进水溶肥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标准的制定使农民可以根据标准选择合适的肥料,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另一方面,标准的执行促使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质量控制,增加消费者信心。
然而,仅有标准的制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对水溶肥市场的监管和质量检测,加大对非标准产品的处罚力度,进一步提高水溶肥市场的规范化和规范化。
同时,还需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正确使用水溶肥的能力。
综上所述,大量元素水溶肥新执行标准的出台对于推动水溶肥市场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益、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的一些看法
关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的一些看法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张承林胡克纬龚林2010年12月底,农业部发布了新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行业标准(NY1107-1010),代替了原来的标准(NY1107-2006)。
显然,新标准比老标准更趋合理。
作为一个行业标准,不可能十全十美,在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我们多年来一直进行水溶肥料的配方和工艺研究,对水溶肥料有一定的认识。
现就我们对该标准的理解,结合我们的工作经历,提出一些看法。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定义在新标准中,对“水溶肥料”给出了定义。
水溶肥料为经水溶解或稀释,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用途的液体或固体产品。
但标准中并没有对“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给出精确的定义。
在这个标准中规定的水溶肥料,实际上指水溶性的复合肥或混合肥。
不可能指尿素氯化钾等单质水溶肥料(实际上这些肥料已有国家标准)。
能准确概括其真正内涵的名称应叫“水溶性复混肥”,这样既与普通复混肥区别开来,又可以包含各种营养元素。
通常大量元素仅指氮磷钾,但目前的标准又要求微量元素达到0.2~3.0%(或中量元素大于1.0%),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名称不符。
如果叫“水溶性复混肥”,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都可以包括在内。
其实水溶性复混肥料只是复混肥料的一部分。
也可以以水不溶物这个指标来定义肥料的等级,取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称谓。
在实际应用中也是这样区分的。
如水不溶物小于0.1%可以用于滴灌系统,水不溶物小于0.5%可以用于喷灌系统,水不溶物小于5%可以用于冲施、淋施、浇施等(非常准确的水不溶物含量与各种施肥方法的关系有待科研部门试验验证)。
只要在肥料包装上强制要求注明水不溶物含量就行。
实际上就是在复混肥的标准内增加一条水不溶物的要求或者在肥料的包装标准上增加水不溶物含量标识这一条。
大量元素水溶肥部分指标的建议2.1水不溶物含量目前标准中规定的大量元素水不溶物含量固体小于 5.0%,液体小于50g/L。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肥料,它们以水溶液形式供给植物营养。
这类肥料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多种营养需求,提高产量和品质。
因此,制定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应当明确各种元素的含量和比例。
氮、磷、钾是作物生长中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它们的含量和比例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
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应当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科学确定各种元素的含量和比例,以保证作物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营养。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还应当规定肥料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肥料的溶解性直接关系到其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和溶解度,而稳定性则影响肥料的贮存和运输。
因此,标准应当对肥料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进行具体规定,以确保肥料能够在植物需要时迅速供应养分,并且能够长期保存而不降解。
此外,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还应当考虑肥料的施用方式和效果评价。
不同作物在生长不同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
标准应当规定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同时,标准还应当对肥料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对作物产量、品质和养分
利用率等方面进行考核,以保证肥料能够真正起到促进作物生长的
作用。
综上所述,制定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
仅能够保证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还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
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
的研究和制定,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最新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最新标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其中,肥料的使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就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最新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水溶性肥料。
它具有溶解速度快、利用率高、施用方便等优点,能够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因此,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氮、磷、钾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它们的含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应当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科学配比氮、磷、钾的含量,以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微量元素含量也是关键。
微量元素是作物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虽然需求量不大,但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却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微量元素含量也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
另外,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溶解性和纯度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溶解性和高纯度可以保证肥料的养分释放速度和利用率,有利于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浪费,提高施肥效果。
综上所述,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最新标准应当包括氮、磷、钾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溶解性和纯度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才能够保证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质量和施肥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最新标准,科学施肥,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生产。
希望本文对大家对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最新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肥料,它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多种元素,能够有效地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肥料的质量和作用效果。
本文将就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主要成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含量。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能够促进叶片和茎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磷元素则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坚实果实的形成;钾元素则对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保证肥料的营养效果。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溶解性和纯度也是关键的标准之一。
肥料的溶解性直接影响着其对作物的吸收利用效果,过低的溶解性会导致肥料不能被充分吸收,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而肥料的纯度则关系到肥料的质量,纯度高的肥料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对土壤的污染也较小。
因此,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溶解性和纯度也是衡量其标准的重要指标。
此外,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施用方法和用量也应当符合相关标准。
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在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时,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的养分状况来确定施肥的时间、方法和用量。
合理的施肥方法和用量不仅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是保证肥料质量和作用效果的重要依据。
只有严格遵循相关标准,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并合理施肥,才能够实现肥料的最大效益,提高作物产量,保护土壤和环境。
因此,在日常生产中,务必重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标准,确保肥料的质量和安全使用,为农业生产做出积极贡献。
大量元素水溶肥执行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执行标准大量元素水溶肥是指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水溶性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肥料。
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执行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还涉及到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
因此,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执行标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氮、磷、钾含量是执行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它们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执行标准必须明确规定大量元素水溶肥中氮、磷、钾的含量范围,以及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这些元素的需求量,确保农作物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实现健康生长。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微量元素含量也是执行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了氮、磷、钾外,大量元素水溶肥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样至关重要,它们的含量不足或者过量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执行标准需要明确规定大量元素水溶肥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范围,以及不同作物对这些微量元素的需求量,确保农作物能够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此外,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执行标准还需要考虑肥料的溶解速度和吸收利用率。
肥料的溶解速度直接影响着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而吸收利用率则关系到肥料的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因此,执行标准需要明确规定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溶解速度和吸收利用率要求,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保证肥料能够被植物充分吸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执行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规范的执行标准,才能保证大量元素水溶肥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生产企业能够重视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执行标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肥料质量,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执行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执行标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指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肥料,可以通过水溶解后供作物吸收利用。
为了保证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环境,我国制定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执行标准。
这些标准是对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质量的要求和规定,对于生产、销售和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具有指导作用。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执行标准明确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种类和分类。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以分为氮、磷、钾、钙、镁等多种类型。
在执行标准中,对于每种类型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都有详细的规定,包括养分含量、溶解性、外观要求等。
这有利于生产企业按照标准要求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执行标准对肥料包装、标识和贮存等方面也有具体规定。
例如,标准规定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装袋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养分含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此外,标准还要求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贮存过程中要避免受潮、受热和受阳光直射,以免影响肥料质量。
另外,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执行标准还对产品的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
标准规定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检验项目和方法,包括养分含量测定、溶解性测定、重金属含量检测等。
这些检验项目和方法的制定,有利于对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进行科学、准确的检测,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总的来说,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执行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市场,提高产品质量,保护农作物和土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执行标准的严格执行,不仅可以保障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执行标准要求,加强对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确保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质量和安全。
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民对于肥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其中,水溶肥作为一种高效、方便的肥料类型,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
然而,由于市场上水溶肥产品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因此选择一款符合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的产品成为了农民们的首要任务。
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首先需要满足植物生长的基本需求。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物质。
因此,一款优质的大量元素水溶肥产品,必须含有适量的氮、磷、钾等元素,以满足植物的基本需求。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还需要考虑产品的稳定性和可溶性。
稳定性是指产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分解或沉淀,保持肥料的有效成分不变。
而可溶性则是指产品在水中容易溶解,便于植物根系吸收。
因此,一款符合标准的大量元素水溶肥产品,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溶性,以确保肥料的有效利用率。
另外,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安全性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植物和人体造成危害,不会残留有害物质。
而环保性则是指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因此,一款合格的大量元素水溶肥产品,应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选择一款符合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的产品,对于农民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选择了优质的水溶肥产品,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购买大量元素水溶肥产品时,农民们应当注意产品的营养成分、稳定性、可溶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方面,以确保选择到符合标准的优质产品,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大量元素水溶肥是指含有多种主要元素(氮、磷、钾)的肥料,它们以水溶液的形式供给植物营养。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元素水溶肥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肥料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生产中。
因此,建立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应当包括其成分和含量的要求。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三大主要元素,它们在大量元素水溶肥中的含量应当符合植物生长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此外,大量元素水溶肥中还可能含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样至关重要,因此标准中也应当包括微量元素的要求。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还应当规定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指标。
例如,溶解性是大量元素水溶肥的重要性质之一,标准中应当规定其溶解度的要求,以确保肥料在水中充分溶解,为植物提供养分。
此外,大量元素水溶肥的PH值、密度、稳定性等指标也应当纳入标准范围内,以保证肥料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还应当考虑到其生产、包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含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也应当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肥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总的来说,建立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不仅有利于规范大量元素水溶肥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应当加强研究和制定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是指采用水溶液作为施肥媒介,一次性、全量用量供应全部营养元素,从而确保农作物全面、协调地获得营养元素营养的肥料标准。
根据植物的不同生育期间的特点,肥料的元素组成也有所不同,但在实施水溶肥料标准时,往往考虑的是农作物生长最主要需求元素的各营养的均衡。
一般来说,水溶肥料标准一般包括以下营养元素:氮、磷、钾、钙、镁、铜、锌、Mn、Ti、Fe等。
1.氮(N):氮是植物体内重要组成部分,是合成蛋白质和激素等物质的主要原料,主要体现在叶片的成长和形成、花叶的开放和膨大、果实收获期等;此外氮也有助于植株的速生,加快植株的速增长,提高产量;不充足的氮则会出现叶面变绿程度不足、果实小而松弛等严重缺氮症状;但多余的氮会增加水分流失和宿营虫害,及以下问题:出现叶片异味、叶片脆弱脆碎、叶片变绿而减少果实重量;2.磷(P):磷是植物栽培中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它是组成植物细胞墙、组成细胞质和核酸的主要原料,磷素能够增加植物叶片上的葡萄糖含量,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着衰减的作用;另外,磷对植物的定植期和新梢的发育都十分有重要作用,而养分磷的不足会导致植物发育缓慢、形态畸形,果实形成及成熟的早晚发生现象;3.钾(K):钾具有增强植物根系生长、抑制营养素流失、增加植物新叶片的增生及形态发育、促进花形结实、减少伤害受病虫害以及增强果实成熟的作用;反之,植株缺钾则叶片出现缩叶和包藏小叶、叶色变灰、叶缘出现波状绿、果实小硬等现象;4.钙(Ca):钙与植物特别是细胞壁的组成物质有着密切关系,例如可以促进细胞壁的形成、硬化,钙的不足导致植株出现叶脆症等,枯萎、苗营等情况;5.镁(Mg):镁是一种在植物类酶调节和吸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主要参与芳香族氨基酸合成、叶绿体蛋白合成和胞质酸化系统;但Mg的过多也不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可能导致部分植物的古茎变粗,形状变形;6.铜(Cu):铜对植物的生长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植物抗旱、耐寒、抗热能力,促进植物的叶片生长,叶面变绿,改善植物的气质;但铜的过多则会积聚在植株里面,使植株生长减弱、枯萎、变暗等;7.锌(Zn):锌是一种重要营养元素,它可以调节植物的发育、同化代谢以及激素的生成,对植株耐贫瘠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当锌元素摄入不足时,植物就会出现叶片变细、钝曲、褪色以及叶边剥落等症状;8.锰(Mn):锰是植物栽培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它参与植物的抗性机制及共焦代谢,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生长;而若锰的摄入不足,就会导致植物的叶片缩短、宽窄及出现棕褐色斑点。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国家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国家标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指含有多种元素的水溶性肥料,可以为植物提供全面的营养,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
为了规范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了产品的命名、规格、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其中,产品的命名应当明确指出产品的名称、主要成分和含量等信息,以便用户和生产者明确产品的特性和用途。
规格方面,标准规定了产品的外观、颗粒度、溶解性等要求,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要求包括了产品的成分比例、营养元素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以保证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检验方法则是为了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标准中列出了相关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实验步骤。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则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方便用户的使用和管理。
其次,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国家标准中,对产品的主要成分和含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通常包括氮、磷、钾等多种元素,标准规定了这些元素的最低含量和适宜的比例,以确保产品能够为植物提供全面的营养。
此外,标准还对产品中可能含有的微量元素和重金属进行了限制,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这些规定不仅有利于产品的质量提升,也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农作物的生长。
再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国家标准对产品的外观和颗粒度进行了规定。
产品的外观应当清晰明了,无异物和不溶性物质,颗粒应当均匀,不应当有结块和结晶现象。
这些规定有利于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也有利于用户的使用和管理。
最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国家标准还对产品的包装、运输和贮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产品的包装应当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以保证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产品应当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应当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
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肥料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水溶肥作为一种高效、方便的肥料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和农业专家的青睐。
在水溶肥市场中,大量元素水溶肥更是备受关注,因其含有多种必需元素,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多种营养需求。
本文将对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首先,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生产工艺进行操作,确保产品中无有害物质残留,对作物和环境无害。
其次,大量元素水溶肥的主要元素含量应当达到一定的标准。
通常来说,大量元素水溶肥所含的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含量应当丰富,能够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此外,还应当包含适量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以保证作物的全面营养。
另外,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也是其标准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可以保证肥料在施用过程中能够充分溶解,作物能够充分吸收,避免浪费和污染。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产品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大量元素水溶肥的pH值也是其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适宜的pH值可以帮助肥料更好地被植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
因此,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对产品的pH值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最后,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包装和标识也是其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包装可以保护肥料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延长其保质期。
而清晰、准确的标识可以帮助使用者正确识别产品,避免误用和混淆。
综上所述,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应当包括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主要元素含量丰富、溶解性稳定、适宜的pH值、良好的包装和标识等内容。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生产和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肥料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好的效益。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为大家在选购和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时提供一些参考,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的一些看法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张承林胡克纬龚林
2010年12月底,农业部发布了新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行业标准(NY1107-1010),代替了原来的标准(NY1107-2006)。
显然,新标准比老标准更趋合理。
作为一个行业标准,不可能十全十美,在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我们多年来一直进行水溶肥料的配方和工艺研究,对水溶肥料有一定的认识。
现就我们对该标准的理解,结合我们的工作经历,提出一些看法。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定义
在新标准中,对“水溶肥料”给出了定义。
水溶肥料为经水溶解或稀释,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用途的液体或固体产品。
但标准中并没有对“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给出精确的定义。
在这个标准中规定的水溶肥料,实际上指水溶性的复合肥或混合肥。
不可能指尿素氯化钾等单质水溶肥料(实际上这些肥料已有国家标准)。
能准确概括其真正内涵的名称应叫“水溶性复混肥”,这样既与普通复混肥区别开来,又可以包含各种营养元素。
通常大量元素仅指氮磷钾,但目前的标准又要求微量元素达到0.2~3.0%(或中量元素大于1.0%),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名称不符。
如果叫“水溶性复混肥”,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都可以包括在内。
其实水溶性复混肥料只是复混肥料的一部分。
也可以以水不溶物这个指标来定义肥料
的等级,取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称谓。
在实际应用中也是这样区分的。
如水不溶物小于0.1%可以用于滴灌系统,水不溶物小于0.5%可以用于喷灌系统,水不溶物小于5%可以用于冲施、淋施、浇施等(非常准确的水不溶物含量与各种施肥方法的关系有待科研部门试验验证)。
只要在肥料包装上强制要求注明水不溶物含量就行。
实际上就是在复混肥的标准内增加一条水不溶物的要求或者在肥料的包装标准上增加水不溶物含量标识这一条。
大量元素水溶肥部分指标的建议
2.1水不溶物含量
目前标准中规定的大量元素水不溶物含量固体小于5.0%,液体小于50g/L。
这个要求太低。
如果企业按这个最低要求生产,它的肥料只能用于冲施,并不能用于灌溉施肥或叶面施肥。
国内外优质的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小于0.1%,是标准最低要求的五十分之一。
制定这个标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生产门槛,但目前的标准起不到这个作用。
建议以后修改时改为小于0.5%或5g/L。
2.2大量元素含量
目前标准中规定大量元素含量固体产品大于50%,液体大于500g/L。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除了养分含量要求外,还要照顾养分平衡。
微量元素需求量少,可以加入满足作物需要。
中量元素缺乏是目前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但要添加中量元素就麻烦了。
现有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型)规定中量元素含量要大于 1.0%。
作为一个养分平衡的肥料,这个要求太低。
由于大量元素已达到50%,中量元素也
无法提高含量,只能定这么低的标准。
如果企业生产这样的产品,并不能满足作物对中量元素的需要。
我们在云南蒙自一带调查葡萄生产,发现葡萄叶片存在严重的缺镁问题。
但他们追肥基本用大量元素水溶肥。
大部分水溶肥都含有1.0-2.0%的镁,但镁与氮磷钾养分不平衡,含量太少,根本不能满足葡萄需要。
建议大量元素定中高两种含量,高的为45%,中的为35%。
这样可以加入足量的中量元素,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上越来越严重的中量元素问题。
钙可以加入螯合钙或磷用聚磷酸盐。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另一类产品为液体产品。
500g/L 的大量元素含量对于液体水溶肥产品来说很难做到。
液体肥料有清液与悬浮液体肥料之分。
这里先以清液肥料举例。
液体肥料的生产制作原理是利用无机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来实现的。
目前生产上用到的氮源有尿素和硝酸铵,磷源有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以及磷酸二氢钾,钾源有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
这些无机盐的溶解度都是有限的。
同时三者混配在一起还要考虑到低温结晶的问题。
在保证零度不结晶的情况下,我们在实验室利用以上原料配置出含量最高的清液型的液体水溶肥的大量元素总和只有420g/L,要达到500g/L非常困难。
在固体水溶肥产品中规定大量元素之和是50%,这对于固体水溶肥很容易达到。
如果说是因为固体的大量元素养分之和是50%就制定出液体产品的大量元素养分之和为500g/L,那就显得非常牵强。
各种无机盐的溶解度都不一样,并且很多无机盐的溶解度都在100克以下。
也就是说即使所有的无机盐的溶解度为100克,那么生产500g/L的液体水溶肥的技术要求也远远高出生产50%养分含量的
固体水溶肥的技术要求。
所以过高的技术要求就限制了液体水溶肥的发展。
另外还有一点要特别说明。
对于液体肥料而言,如果要求的氮磷钾总养分含量越高,那么氮磷钾三者的比例可调的空间就越小。
也就是说如果要生产500g/L的液体肥料产品,那么就只能是几个氮磷钾配比,只能用聚磷酸铵原料。
这与我们倡导的测土配方施肥是不符的。
建议可以参考国外的液体水溶肥行业标准。
国外液体肥料分为两类,一类是清液型的液体肥料,另一类是悬浮型液体肥料。
几乎全部的清液型液体肥料的氮磷钾含量总和都小于30%,约为400g/L。
悬浮肥料的养分含量相对较高,从400-600g/L相差不等。
我们建议液体水溶肥的大量元素之和改为400g/L较合适。
2.3外观指标
在标准中规定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外观为均匀的液体或是固体。
对于液体产品应该更加细致地规定其外观指标,特别是对肥料产品的均匀性要提出详细的标准。
目前市场上的很多液体水溶肥都出现沉积,分层等问题。
很多厂家只是在包装上提醒用户,产品放置太久底部会有少量沉积,用前请摇匀后使用。
对于这种现象,在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中应该给出更明确的规定,规定合格液体水溶肥的产品不能出现沉淀,沉积的部分不能超过总量的多少。
特别是在高浓度的液体水溶肥产品,出现沉积分层是很正常的,但是要规定沉积分层的比例必须要在要求的范围之内。
而目前要求均匀的液体很多厂家技术达不到。
目前很多固体产品都存在吸潮结块问题,特别是高氮配方。
国外进口的产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表明这是一个技术难题。
要做到外观均匀
的固体产品,也是目前很多企业做不到的。
应在标准中强调对高氮产品允许有一定的结块(具体要求以用户接受为宜)。
产品包装标签要载明硫氯钠含量
新标准中要求产品包装上载明硫氯钠含量。
做分析工作的人知道,硫氯的测定比较困难,结果重现性差。
企业的分析结果可能会和登记部门的检测存在较大差距,这样会增加登记难度。
硫本身为中量元素,生产中缺硫现象并不多见。
按目前的标准,基本不用氯化钾,更不会用氯化铵。
少量的氯对作物并无坏处。
钠的含量更无需考虑。
在配方中是不可能加含钠化肥的(磷酸钠盐、硝酸钠等)。
所以在包装上载明这三种元素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相反,只会增加企业负担(配置相关检测设备),对用户产生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