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考试题答案文字学答题卷

合集下载

西南大学2017《文字学》

西南大学2017《文字学》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
3、简述隶书的特点。
答:一、隶书的结体改篆书的形象化而为点划符号化;
二、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扁;
三、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方笔和圆笔兼用。
六、论述题。
谈谈你对汉字起源的认识。
A.行书B.草书
C.小篆D.隶书
10、属于繁简字的是( )。【B】
A.止—趾B.寶—宝
C.岳—嶽D.猿—猨
四、名词解释。
1、文字:记录语言的工具,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系统。
2、六书说: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定义的汉子的六种造字方法,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古今字:秦隶以后的字体,包括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A.李斯B.顾野王
C.许慎D.蔡元培
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D】
A.徐铉B.段玉裁
C.王筠D.许慎
7、“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的“反”与“返”是( )。【D】
A.古今字B.异体字
C.繁简字D.通假字
E.形容词尾F.代词
8、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C】
A.繁化B.同化
C.简化D.声化
9、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是( )。【D】
三、单项选择题。
1、“武”是( )字。【B】
A.象形B.会意
C.形声D.指事
2、“日”是( )字。【A】
A.象形B.会意
C.形声D.指事
3、“本”是( )字。【D】
A.象形B.会意
C.形声D.指事
4、“取”是( )字。【A】
A.象形B.会意
C.形声D.指事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推荐文档)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推荐文档)
(4)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现代汉语不像印欧语那样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印欧语里名词跟主语、宾语对应,形容词跟定语对应,而汉语中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关系比较复杂,同一词类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现代汉语里名词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也可以充当其他别的成分,形容词可以充当定语,也可以充当别的成分。词在语法方面呈现出多功能性;反之,同一种句子成分又可以由几类词充当,两者之间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像印欧语那样有简单的对应关系。
如果说规范修辞重在选用合乎常规的妥帖词语和正常句式,使用的是词语的规约意义,艺术修辞则常常使用偏离规约意义的词语,超常搭配的词语组合、特殊句式等,从而使话语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艺ຫໍສະໝຸດ 修辞的主要表现形式即辞格。例: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朱自清:《荷塘月色》)
汉语里的“她爱我”和“我爱她”,里面的两个代词“她”和“我”,不管是做主语还是做宾语,词形都不变化;动词“爱”,不管作主语的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没有相应的形态变化。
现代汉语的“们、着、了”等助词,在很大程度上近似词尾,但它们不是严格意义的表示形态变化的语法成分。比方“们”,“代表们”固然表示多数,但不用“们”的“代表”也可以表示多数。尽管现代汉语的某些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讨论讨论、漂漂亮亮“,这不能说不是词形变化,但并不具有普遍性。
“寂寞”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此处用来形容“路”,既切合夏夜的语境,更反映了作者幻想超脱现实的“寂寞”心情。
3.规范修辞和艺术修辞的关系
规范修辞与艺术修辞既各自独立,又互相依存;既各有所用,又无法截然分开。因为无论什么语言文字,首先必须是准确的,然后才能谈及形象、生动。因此,规范修辞是艺术修辞的基础;而艺术修辞是规范修辞的艺术化,它能使语言的运用避免枯燥乏味,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所以,在同一修辞活动中,规范修辞和艺术修辞二者又常常融为一体。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0209]《文字学》作业标准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0209]《文字学》作业标准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0209]《文字学》作业标准答案1、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 A. 同化.声化.繁化.简化2、《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徐铉.段玉裁.许慎.王筠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的“反”与“返”是()。

. F. 代词.形容词尾.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4、属于繁简字的是()。

.岳—嶽.止—趾.猿—猨.寶—宝5、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蔡元培.许慎.顾野王.李斯6、“日”是()字。

.象形.形声.会意.指事7、“武”是()字。

.形声.指事.会意.象形8、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王力.唐兰.陈梦家.郭沫若9、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繁化.简化.讹化.同化10、“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中的“昏”与“婚”是()。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11、下列著作,研究金文的是()。

.《三代吉金文存》.《草字编》.《说文解字》.《文字学概要》12、段玉裁的著作是()。

.《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说文通训定声》.《说文解字》13、许慎是()人。

.东汉.西汉.北宋.清代14、“果”是()字。

.会意.指事.象形.形声15、“域”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6、不属于今文字的是()。

.隶书.楷书.章草.小篆17、“闻”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8、“好”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19、“国”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20、“上”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21、《说文解字》主要分析()。

.小篆.古文.籀文.重文22、甲骨文是()代的文字。

.商.周.商周.夏23、“问”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24、“下”是()字。

.会意.指事.形声25、“武”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26、“末”是()字。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27、“舟”是()字。

.会意.象形.指事.形声28、“花”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29、“木”是()字。

2015年秋西南大学《文字学》[0209]大作业标准答案

2015年秋西南大学《文字学》[0209]大作业标准答案
(5)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包今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遵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没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
(6)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揩,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2、举例说明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答: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拿构造最简单的形声字来说,形旁和声旁都是由独体字充当的。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这些独体字都是有音有义的字。不过形旁只取其义,不取其音。
1,文字源于结绳。文字是在上古时期结绳治事的启示下创制而成的。
2,文字始于八卦。文字产生于易卦的卦象,如乾卦为天,坤卦为地,坎卦为水,离卦为火等。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说,形声字是用与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字来作形符造字,取比拟新字读音的字即读音与新字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跟它合成新字,江字、河字就是这种字。
"江”字许慎认为其本义是长江,"从水,工声”。"河”字许慎认为其义是黄河,"从水,可声”。二字是用与其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水”字作形符,分别取音同音近字"工”和"可”作声符来配合成的。
(2)大篆中在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籀散见于《说文解学》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3)小篆又是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小乡之形体结构规正直辖市,笔势匀贺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中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2019年9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机考答案-1092现代汉语.doc

2019年9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机考答案-1092现代汉语.doc
A.语音B.文字C.词汇D.语法E.修辞
2、汉字标准化的内容包括(ABCD)。
A.定量B.定形C.定音D.定序E.定性
3、从语气的角度,汉语的句子可以分为(ABCD)。
A.陈述句B.疑问句C.祈使句D.感叹句E.主谓句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声音节也有声调B.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的连笔单位是部件
2、什么是层次分析?请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多义短语“咬死了猎人的狗”。
答:1.对一个句法结构,根据其内部结构逐层切分,找出每一层面上的直接成分,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一直分析到词为止,这种分析方法叫层次分析。
2.“咬死了/猎人的狗”;“咬死了猎人/的狗”:①咬死了猎人的‘狗':强调狗,说明这个狗是把猎人咬死了;②咬死了'猎人的狗':强调猎人的狗,说明猎人的狗被咬死了;③咬死了'猎人的'狗:强调猎人的狗,此处猎人的是专门咬人的意思;④咬'死了猎人的狗':强调死了猎人的狗,说明去咬那个猎人死了的狗。
C.成语多是四字格的,而惯用语则多是三字格的
D.“我们三个人一条船”是多义短语E.“他让我坐下。”是兼语句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音位”B.汉语中没有词类
C.“我在看书”中的“在”是副词D.“去旅游”是连谓短语
E.隶变在汉字的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名词解释。(4分/题,共5题,共20分)
1、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它不仅
包括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且包括现代汉语各方言。狭义的现、北方方言为基础方
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2、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叫做发音方法。

0759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答案

0759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答案
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0x/λx=7500/46.5=161.3则a=2(i2x-i21)0.5=2(161.32-27.32)0.5=318mm
取a=320mm
验算对虚轴的刚度级稳定性:
Ix=2[I1+A(a/2)2]=2×[455+47.8×(32/2)2]=25383.6cm4
ix=(Ix/A)0.5=[25383.6/(2×47.8)]0.5=16.3cm
2、屋架中,汇交于节点的拉杆数越多,拉杆的线刚度和所受的拉力越大时,则产生的约束作用越大,压杆在节点处的嵌固程度越大,压杆的计算长度越小,根据这个原则桁架杆件计算长度如何确定?
答:⑴桁架平面内:弦杆、支座斜杆、支座竖杆---杆端所连拉杆少,本身刚度大,则 ;
其他中间腹杆:上弦节点所连拉杆少,近似铰接或者下弦节点处、下弦受拉且刚度大,则 ;
λx=l0x/ix=75000/163=46
λ0x=[λ2x+λ21]0.5=[462+26.852]0.5=53.3
查表φx=0.841
N/φxA=1500000/(0.841×47.8×2×100)=186.6N/mm2<f=205N/mm2
(3)缀板设计
l01=λ1i1=26.85×27.3=73.3mm
2、如图所示上弦杆与腹杆之间的节点板,上弦杆为2L100×10,节点板厚t=12mm。承受集中力P=37.44kN,弦杆内力差△N=421200N,为了便于在上弦搁置大型屋面板,节点板的上边缘可缩进肢背8mm,用塞缝连接。求:上弦杆角钢趾部角焊缝的焊脚尺寸。
解:肢背:hf=t/2=6mm,lw=360-12=348mm。
4、试述屋面支撑的种类及作用。
答:种类:上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纵向水平支撑、竖向支撑、系杆。作用:1、保证屋盖结构的几何稳定性;2、保证屋盖结构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3、为受压弦杆提供侧向支撑点;4、承受和传递纵向水平力;5、保证结构在安装和架设过程中的稳定性。

(完整word版)民间文学答案

(完整word版)民间文学答案

的,这种例子大量见于古今各种文学史中。

三、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民间文学生动活泼的文学体裁、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对作家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四、民间艺术语言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任何作家艺术语言都不是凭空捏造的,他必须接受人民千百年来所锤炼的语言的珠宝,才能在自己的作品里显示它的艺术光彩。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是相辅相成的,民间文学哺养作家文学,同时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作家对民间文学的记录、编辑、整理、加工和再创作等方面,由于受作家世界观和文学才能的影响,有些作品的水平被提高了,也有些作品被歪曲了、篡改了。

6、民间文学的价值属性。

答: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一样,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形象的反映,它也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即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实用价值。

原始文艺是为适应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功利目的,即为了协调劳动动作,统一劳动节奏,减轻疲劳,提高劳动效率。

在阶段社会里,劳动人民由于受压迫,民间文学用多种形式尖锐而深刻地揭露了敌人残暴,贪婪、狡猾的本性,具有深刻的批判腐败政治的实用效果。

当然民间文学也有抒情之作,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心理的需求有关。

由此可见民间文学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多种功能,此之作家文学其实用价值就显得更加突出而重要。

二科学价值。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作,它汇总了人民各方面的知识,真实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的宝贵资料,它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过去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有百科全书的作用。

三文学价值。

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长期创造、琢磨、加工的口头艺术精品,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些是处于萌芽状态的作品,风格也不失为刚健清晰,有的大型史诗则达到了深刻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民间文学作品中大量表达了正直、善良、勤劳、勇敢、热爱祖国、敢于斗争的英雄形象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对培养人们的情操、陶冶人们的性格,具有重要的作用.7、史诗的叙事特性。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2春《文字学》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2春《文字学》作业答案

1、认为汉字是记写汉语单音节的词或词素文字的学者是()。

.李学勤.郑林曦.高明.裘锡圭2、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同化.声化.繁化.简化3、“注“的六书类型是()。

. C. 指事.会意.形声.象形4、“占“的六书类型是()。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5、“且”的六书类型是()。

.象形.形声.会意.指事6、“子”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会意.象形7、“我“的六书类型是()。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8、“犬“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形声.象形.指事9、“牙”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10、“朱“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象形.形声.指事11、“”的六书类型是(羞)。

.形声.指事.象形.会意12、“哀“的六书类型是()。

. F. 形声.象形.指事.会意13、1952年,提出汉字是词-音节文字的美国学者是()。

.乔姆斯基.布龙菲尔德.萨丕尔.Gelb14、“各“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15、甲骨文的发现者是()。

. B. 王襄.刘鹗.王懿荣.罗振玉16、”大“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17、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

.汉字.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18、“並(并)”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象形.会意19、在《汉字的性质》中认为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的学者是()。

.文武.裘锡圭.周有光.高明20、“折“的六书类型是()。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21、“石“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会意.形声.象形22、“门“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会意.象形23、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共审订异读词()。

.850条.830条.840条.839条24、“技“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指事.会意.象形25、“须”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26、“腰”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指事.会意27、“至“的六书类型是()。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考试题答案文字学答题卷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考试题答案文字学答题卷
5、图画说: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画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
四、根据书写材料,古文字有哪些类别。(25分)
楷书汉字形体发生的第三次重大变化是楷化。形成于东汉,系以隶字作楷法,省改波磔,增加钩趯而成。真书使汉字定型化,被称为楷化。楷书的特点:楷书笔形平直,没有波折;笔势伸展、大方;字形变扁方为方正,大小均匀工整;楷书确立了汉字形体规范,两千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楷书是在隶书和“隶书之捷”章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隶书和章草的优点,纠正了隶书之难写和章草之简率等不。从中改变了隶书的笔势,并适当加以简化,使之成为形体长方,横平竖直,笔画清楚,准确易识,便于书写的“楷模”字体。真书从魏晋以来逐步成为通用正体。
4、仓颉造字说:
“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荀子》《韩非子》也有记载。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仓颉到底是什么人呢?传说他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另外,作为表意性质的汉字还有“超方言”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存在着多种方言,虽然人们的语音和说法有所不同,但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却是一样的,这就使汉语的书面语在不同时期、不同方言之间起得到了交际作用.
2.汉字与汉语相适应。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汉语的词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这与印欧语系有明显不同.比如,英语词有形态变化,像动词根据时态而变化,如,“eat”有“ate, eaten,eating”的不同形态.名词有数的变化,如,one table,two tables (加”s“).形容词有比较级的变化,如,good,better best.人称代词有格的变化,如,主格”I“,宾格”me“.数词有基数和序数的变化,如,one ,first.汉语“吃”在什么时态用都是“吃”.所以汉语不需要有表示形态变化的语素符号,只有音节符号就可以了.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但汉字不是音节文字),一般一个汉字代表一个语素或一个词.它有一定的形体、一定的读音和一定的意义,这样,一个汉字既是语义符号,又是语音符号,又是语素符号,使用起来很是方便.这是汉字能长期作为表意文字而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与继续教育学院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与继续教育学院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与继续教育学院答案1、计算机网络经历了()个阶段。

[单选题] *ABCD(正确答案)2、局域网指较小地域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一般是一幢或几幢建筑物内的计算机互连成网。

下面关于以太局域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它的地域范围有限B. 它使用专用的通信线路,数据传输速率高C. 它的通信延迟时间较短,可靠性较好D. 它按点到点的方式(一个站向另一个站发送信息)进行数据通信(正确答案)3、在微机中,VGA属于______。

[单选题] *A:微机型号B:显示器型号C:显示标准(正确答案)D:打印机型号4、T 系统的速率为多少?()易[单选题] *A..Mbps(正确答案)B..MbpsC.KbpsD.Mbps5、电脑关开机的间隔最好的是()[单选题] * A.秒B.秒C.秒D.至少秒(正确答案)6、波特率等于()。

易[单选题] *A.每秒传输的比特B. 每秒钟可能发生的信号变化的次数(正确答案) C.每秒传输的周期D. 每秒传输的字节数7、1KB的准确数值是______。

[单选题] *A:1024Bytes(正确答案)B:1000BytesC:1024bitsD:1000bits8、C:UNIXD:Linux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单选题] *A:字长为16位表示这台计算机最大能计算一个16位的十进制数B:字长为16位表示这台计算机的CPU一次能处理16位二进制数(正确答案)9、TA直通线与TB直通线网速相比较()快。

[单选题] *ATABTBC一样DUSOC()(正确答案)10、C:处理器(CPU)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正确答案) D:启动、打印、显示、文件存取和关机下列各类计算机程序语言中,不属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是______。

[单选题] * A:Visual Basic语言B:11、磁盘被格式化时,被划分为一定数量的同心圆磁道,最外围的磁道()。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503《文字学》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503《文字学》答案

201503《文字学》答案第一次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1.文:象形。

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

“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花纹,纹理。

2.院:形声。

从阜,完声。

“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

本义:庭院,院子。

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3.秉:会意。

从又,从禾,表示以手持禾。

“又”篆体象一只手。

本义:禾把,禾束。

4.含:形声。

从口,今声。

本义:含在嘴里。

5.光: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

本义:光芒,光亮。

6.往: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

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

本义:去,到···去。

7.来:象形。

甲骨文字形。

象麦子形。

本义:麦。

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8.校:形声。

从木,交(jiào)声。

(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9.训:形声。

从言,川声。

本义:教育,教导。

10.和:形声。

和,相应也。

11.牛:象形。

甲骨文字形作“牜”。

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12.特:形声。

从牛,寺声。

本义:雄性的牛马。

13.西:象形。

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

“西”是“栖”的本字。

本义:鸟入巢息止。

14.行:象形。

本义:道路。

15.天:会意。

甲骨文字形。

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

本义:人的头顶。

16.下:指事。

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

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17.精:形声。

从米,青声。

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18.神:会意。

从示申。

“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

本义:神灵。

19.几:象形。

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

20.人: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

“人”是汉字部首之一。

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1.薪:形声。

汉字首尾分解:艹新。

汉字部件分解:艹新。

西南大学网络学院19秋0209《文字学》大作业辅导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学院19秋0209《文字学》大作业辅导答案

0209《文字学》二、名词解释1、会意字: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

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2、大篆:大篆是指先秦时期东方六国的文字,字型比较夸张,其主系文字主张以上压下,以下托上的字型格局,最为代表的有吴越一带的鸟虫篆书,属于非主流文字。

“大篆”是商朝甲骨文以后与秦朝小篆出现之前这段时间中,各国文字的统称。

五、谈谈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答: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从狭义上说,它只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

这里所涉及到的文化是作比较宽泛的理解的。

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汉字作为自源文字,是汉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它是汉文化的产物。

先有汉文化,然后才有汉字,但它又服务于汉文化,对促进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关系:汉字是文化自信的伟大基石。

1、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汉字作为汉语的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作为记录汉语信息的载体和传媒,在汉民族和以汉民族为中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中,一直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汉字是维系祖国统一的文化基因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与媒介,汉字一直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图形符号。

从汉朝到现在,不管历朝各地如何读音,汉字的构形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宋代印刷术发达以后,汉字的字形基本固定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因,是维护国家统一之最恒久、最深刻、最强大的力量。

西南大学文字学0209大作业

西南大学文字学0209大作业
二、简述西周金文的字形特点。
答:西周金文具有如下特点:
(一)新的独体字很少出现,有声符的合体字明显增加。其表现:一是甲骨文中原无声符的字被加上声符。例如:“其”字,甲骨文像簸箕形,金文中有加声符者。二是一些甲骨文中罕见部首的形声字数增多,例如心部、金部、衣部。
(二)字形较甲骨文稳定,有的字和偏旁逐渐趋于定型,异体字相对减少。例如甲骨文“逆”字,有从双人旁、从止、从走之三种偏旁者,西周金文基本上固定为后者。
(五)仍有合书文字,其表达方式比商周合书复杂。例如司马写作,游子写作;寡人写作。
(六)文字美术化,字形或附上鸟虫形,笔画上或加点或故作波折或拖着长尾。
值得一提的是,六国古文还有各自的特点。从结体方面看,韩、赵、魏三晋文字和西周春秋金文差距不如楚、燕、齐的厉害。从风格方面看,三晋文字字体端庄整伤,用笔清晰细腻,楚文字纵横恣肆,疏阔遒劲,笔势圆润流畅,横画多作昂起的圆弧形;燕文字工整而较呆板,笔画僵硬,多用方折;齐文字体式修长,笔画匀整,喜用繁饰。
(三)虽有合文,但是较甲骨文数量大大减少。其拼合方式,常见为上下拼合式、其次是兼体式、加合书符号式、加重文符号式。
(四)块面笔画逐渐线条化曲折,笔画逐渐平直化。早期汉字源于图画,所以有相当一些文字不是由线条构成,而是包含了成块面的笔画,很难涂写,同时随所向客观物体的外形而出现各种曲折蜿蜒的笔划不便书写,这些文字风格在西周金文中逐渐发生了变化。
(五)行款基本固定,一般从右往左直行书写成为后世汉字书写的典型款式。在西周晚期,每篇铭文字体的大小渐趋一致,甚至还出现了打格字书写的现象,力求字形方正匀称,奠定了汉字的方块而形成。
三、简述六国古文在形体上的特点。
答:六国古文从字形结构上讲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有声符的合体字迅速发展,出现大量形声字、转注字。例如加“邑”字旁表国名、地名的有声符字就出现了近百个。

2017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书法【0024】

2017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书法【0024】
近常见隶书笔法中带草笔飘逸之体,谓隶草,有些像章草,这与平时善写隶书精熟有关,故书隶草能独树风格。也是书写表演的一种手法。
“破草”是现代书家中最常见的,如狂草书法家杜浩平、梅湘涵的书法作品,它的特点是点划结体,使转和用笔,多为从古到今各书家中的结体演变成自己风格,王羲之书体中学一些,王铎法帖中取一些,祝允明、孙过庭等等历代名中取其长处,集自己之品貌,任意发挥,洒脱自如,这种写法和今草相似。
二、简述唐楷的艺术成就。(50分)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唐代楷书是唐代书家集体创造的旷世杰作,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气势恢宏、法度森严、气象正大、格调雍华”是唐楷艺朮的主要特征,唐楷代表人物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的作品虽风格炯异,但总体艺术特征都一致地反映了唐代、经济、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是唐大国国度在书法艺朮上的时代性标志。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汉语,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2017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书法【0024】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答题要求:在以下5个题目中,请选择2个题目作答,每小题50分。要求观点明确、论证详实、结合书法史上具体书家作答。每题字数在200至500字以内。
今草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对楷书的部首采用简单的草书符号代用,代入繁体楷书中(尽管草书出现得不比楷书晚),往往许多楷书部首可以用一个草书符号代用,为了方便,字的结构也有所变化。因此,不熟悉的人较难辨认。草书符号的整理可以查阅《标准草书》。
到唐朝时,草书成为一种书法艺术,因此演变成为“狂草”,作为传递信息工具的功能已经减弱,成为一种艺术作品,讲究间架、纸的黑白布置,是否让人能认清写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在狂草中,有“词联”符号,就是把两个字(常见词组)写成一个符号。由于当时书写多是从上到下地竖行书写,词联符号的设计也类似。“顿首”“涅盘”等都有草书词联符号。

015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及答案

015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及答案
2、简述成本核算的要求:
(1)算管结合,算为管用;(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3)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4)做好各项基础工作;(5)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三、业务计算题
1、
(1)甲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50*6*10=9000元
B材料额定费用=150*8*8=9600元
5月份B产品实际制造费用=81000*4/45=7200
借:生产成本A 4800
生产成本B 7200
贷:制造费用26000
要求:(1)分别计算两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2)计算月末在产品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直接人工费用。
3.某企业年初预计基本生产车间2016年制造费用总额为1750000元,预计本年生产A、B产品的产量分别为10000件和30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分别为20小时、10小时。本年11月生产A、B产品的产量分别为900件和2700件,该月发生制造费用12000元。
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18600元
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20*9*10=10800元
B材料额定费用=120*5*8=480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15600元
(2)材料费用分配率=37620/(18600+15600)=1.1
(3)甲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8600*1.1=20460元
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5600*1.1=17160元
2、(1)分别计算两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第一道完工率:【12*50%/(12+28)】=15%第二道完工率:【(12+28*50%)/40】=65%(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00*15%+100*65%=95件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0209]《文字学》作业标准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0209]《文字学》作业标准答案

1、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 A. 同化.声化.繁化.简化2、《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徐铉.段玉裁.许慎.王筠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的“反”与“返”是()。

. F. 代词.形容词尾.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4、属于繁简字的是()。

.岳—嶽.止—趾.猿—猨.寶—宝5、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蔡元培.许慎.顾野王.李斯6、“日”是()字。

.象形.形声.会意.指事7、“武”是()字。

.形声.指事.会意.象形8、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王力.唐兰.陈梦家.郭沫若9、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繁化.简化.讹化.同化10、“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中的“昏”与“婚”是()。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11、下列著作,研究金文的是()。

.《三代吉金文存》.《草字编》.《说文解字》.《文字学概要》12、段玉裁的著作是()。

.《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说文通训定声》.《说文解字》13、许慎是()人。

.东汉.西汉.北宋.清代14、“果”是()字。

.会意.指事.象形.形声15、“域”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6、不属于今文字的是()。

.隶书.楷书.章草.小篆17、“闻”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8、“好”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9、“国”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20、“上”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21、《说文解字》主要分析()。

.小篆.古文.籀文.重文22、甲骨文是()代的文字。

.商.周.商周.夏23、“问”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24、“下”是()字。

.会意.指事.形声.象形25、“武”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26、“末”是()字。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27、“舟”是()字。

.会意.象形.指事.形声28、“花”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29、“木”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汉字虽然数量很多,形体结构比较复杂,但有规律可循.
汉字并不是一些毫无规律、杂乱无章的方块符号,它是按照一定的构成法则而创制,按照一定顺序而书写的.早在西汉末年,人们就归纳总结了古人造字的六种方法,这就是“六书”理论.东汉郑众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后来又出现了全面研究汉字的巨著《说文解字》,以后各代都对汉字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丰富的中国文字学理论,使我们对汉字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甲骨文,金文都是从文字的载体命名的,因此,金文又被称作“钟鼎铭文”(因其多刻在大钟大鼎之上),此外,由于甲骨文多出土于殷墟,所以又被称作“殷墟文字”;大篆文字又被称作“石鼓文”(因其载体为十个装入大鼓的石墩),“籀文”(《史籀篇》所用大篆文字)。
\
金文:从字形特点上说:其一,早期金文中有明显的块体,后来这些块体逐渐线条化;其二,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其三,注重字形美化。从构形特点上说:其一,部分构件趋于统一定型,相对于甲骨文减汉字形体演变概述少了异体字;其二,后期的金文合文现象不再像早期那样常见。
籀文:这些大篆由于采用凿刻的方法,在石头表面点击而成,因此可以避免刀具或者铸造的“书写”限制,基本反映了当时实际使用的汉字形体特点:笔划粗细均匀一致;大小接近方形,形体相对统一;结构工整,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混用的异体字得到统一。
2、八卦说:
孔安国《尚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3、河图洛书说: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图”“书”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秘!神秘主义正是此说的一大特点。虚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图画与书录,实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易经》与《尚书》。
小篆至此,汉字在其发展史上发生了第一次巨大的整改。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采用丞相李斯的意见,作了“书同文”的工作,将社会上使用的纷繁的文字统一为小篆,这就是中国文字史上第一次政府行为,姑且称之为“篆变”。统一后的小篆保存在《说文解字》中。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小篆字系是对整个战国文字进行整理规范的结果。篆变的总体规律:简化和繁化;循化和讹化;分化和整化。因此可以说,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本着“书同文字”的思想强制推行的一种规范字体,和大篆并称“秦篆”,其中小篆是为正体。小篆的特点:从字形上看,其笔道线条化,字形匀圆齐整。
3、汉字的起源有哪些说法。(25分)
答:有关汉字起源的说法繁多,有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等。
1、结绳说:
《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
2、汉字形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那些方面。(25分)
答:汉字形体发展的规律性汉字的形体最早可追溯到商代后期的甲骨文、金文。在此后的三千多年中历尽沧桑而沿用至今。其间汉字形体虽然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体变化是一脉相承的。从总体上来看,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字形结构的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
答:古文字是相对于今文字而言的概念。一般我们说汉字的性体演变有七个阶段,分别是: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七种形体,从其表意功能开看,甲骨文,金文,篆书它们的图画性很强,象形意味很浓,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从其形体结构便可分析得知该字的意义,我们把甲骨文,金文,篆书三种文字称为古文字。从隶书开始,汉字笔势趋直,笔画趋简,整字的形体接近方体,汉字的图画性和象形意味大大减弱,但从字的形体结构已经不容易看出字的本义,这个变化被称为“隶变”,一般就把隶书以前的叫做“古文”,隶书以后的叫做“今文”,而“隶变”成为了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这是一种奇迹.有一位外国学者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创造出千古不变的汉字,与中国人的民族性和文明价值标准有关.中国人追求的文明是“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明价值为标准”的.他举例来说,中国人常说:“要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友好下去”.“子子孙孙”这句话早在青铜器时代就是常用语.中国人把字铸在青铜器物上,铭文的结尾总是说“子孙其永宝用”.所以中国人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能超越时代而永久保存下去的东西,而不是只图眼前的方便.
另外,汉字又可以克服因为汉语音节少而出现的问题.从语音角度来看,汉语一共有1600多个音节,这要表达复杂的事物,是远远不够的,而形体不同的汉字可以把口语里的同音词区别开来.“数目和树木”、“夕阳和西洋”、“中心和忠心”,在口头语言里是没有差别的,可用汉字写出来,意思就大不一样了.这也是汉字与汉语相适应的又一表现.
4、仓颉造字说:
“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荀子》《韩非子》也有记载。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仓颉到底是什么人呢?传说他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隶书:汉字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化是在汉代,此时汉字的形体由小篆变为隶书。隶书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的特点有: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变篆书圆转的笔道;用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书法上有挑法、波势、和波磔。
关于隶变规律。一般可将“隶变”的特点归纳为形变、省变和讹变三种。隶书大大提高了汉字书写的速度,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一次变革。隶书使汉字的象形因素完全消失。
1.汉字跨历史、超方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众所周知,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辅助工具,它负载着特定的信息,而且能把这种信息传播千百年之后,这种符号不是最有价值的符号吗?
在文字产生之前的上古时代,人们“结绳而治”,“刻契”而记,可是“结绳”和“刻契”传达的信息很不清楚,受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过了一段时间或换了一个地方,人们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谁知道五个绳结是代表五斗米?还是五尺布?还是要会见五个朋友?所以这种办法被人们抛弃了,代之以文字.而创造汉字的汉民族,以其聪明才智,创造出了这种以表意而不是以表音为主的文字,使信息交流不仅在当时可行,而且还能传以后代.所以我们今天读两千年前的古书时,还明白“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如果用记音符号记录下来的话,由于古今语音的变迁,我们今天就不一定能读懂了.
汉字的字体演变,总的来说可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从古至今汉字的形体发展有几次大的变化,即篆变、隶变、楷化、简化。正体、俗体之分,始终伴随着汉字发展的全过程。
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和西周早期的代表文字,从字形方面说:甲骨文是块体文字,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性;笔划的线条细瘦,直画居多;存在不少异字同形现象。从构形特点上说:甲骨文构形存在着上下、左右等多种构形方式,并且字形的相对位置也体现一定的意义;存在大量异体字,尤其是象形字中,字无定格,存在相当数量的合文。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它“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画连绵,各字独立”。因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易写易认,故魏晋以来一直成为日常应用最广的一种字体。
汉字形体在字形结构方面的演变的总趋势,简化是其一。简化,指将原来结构繁复的字变为相对简单、易写易认的字。简化贯穿汉字的演变过程。
纵观汉字形体演变的全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汉字是从新旧形体演变的矛盾冲突中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动力是以求书写之迅速,发展的趋势有二:一是稳定与变动,二是由繁趋简。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也就是对字源否定的过程。它不再象汉字产生时那样体现“六书”的规律性,而是为追求书写之迅速的实用性而不惜破坏“六书”的规律性,如同“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从而使汉字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
六国古文:从文字形体看,简帛文以毛笔书写,笔画圆转流畅,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从文字构形来看,笔画的简化与繁化并存。简帛文字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通行的文字。另外一种说法是,六国文字,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六国文字最可靠的资料是解放后出土的战国文物,主要有五种:战国金文、玺印文字、货币文字、陶器文字、简帛文字。
另外,作为表意性质的汉字还有“超方言”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存在着多种方言,虽然人们的语音和说法有所不同,但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却是一样的,这就使汉语的书面语在不同时期、不同方言之间起得到了交际作用.
2.汉字与汉语相适应。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汉语的词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这与印欧语系有明显不同.比如,英语词有形态变化,像动词根据时态而变化,如,“eat”有“ate, eaten,eating”的不同形态.名词有数的变化,如,one table,two tables (加”s“).形容词有比较级的变化,如,good,better best.人称代词有格的变化,如,主格”I“,宾格”me“.数词有基数和序数的变化,如,one ,first.汉语“吃”在什么时态用都是“吃”.所以汉语不需要有表示形态变化的语素符号,只有音节符号就可以了.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但汉字不是音节文字),一般一个汉字代表一个语素或一个词.它有一定的形体、一定的读音和一定的意义,这样,一个汉字既是语义符号,又是语音符号,又是语素符号,使用起来很是方便.这是汉字能长期作为表意文字而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楷书汉字形体发生的第三次重大变化是楷化。形成于东汉,系以隶字作楷法,省改波磔,增加钩趯而成。真书使汉字定型化,被称为楷化。楷书的特点:楷书笔形平直,没有波折;笔势伸展、大方;字形变扁方为方正,大小均匀工整;楷书确立了汉字形体规范,两千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楷书是在隶书和“隶书之捷”章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隶书和章草的优点,纠正了隶书之难写和章草之简率等不。从中改变了隶书的笔势,并适当加以简化,使之成为形体长方,横平竖直,笔画清楚,准确易识,便于书写的“楷模”字体。真书从魏晋以来逐步成为通用正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