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质的量复习课教案及单元测试
物质的量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章物质的量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2、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更上一层楼,并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加深,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准确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所学概念能正确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四、教学方法讲解、练习、归纳、启发、引导五、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引言]本章我们学习了许多新的概念,如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物质的量n,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B)等,并学习了有关它们的计算,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和熟练地运用这些概念,下面,我们来对本章知识进行复习。
[投影]第三章物质的量单元复习学习目标:1、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定律)、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
2、掌握物质的量、质量、微粒数、气体体积(标况)、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和计算。
[复习有关知识]一、有关概念1、物质的量(n):表示一定数目微粒集体的物理量。
单位:mol2、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0.012kg C—12含有的碳原子的数目.近似值为6.02x10234、摩尔质量(M):每摩尔物质的质量。
单位:g/mol5、气体摩尔体积(Vm):每摩尔气体的体积。
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6、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也含有相同的物质的量。
7、物质的量浓度(C B):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单位:mol/L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三.几个公式四.一个实验如何配制250ml 1mol/L NaOH 溶液步骤:1、计算 2.称量 3.溶解或稀释 4.冷却 5.转移 6.洗涤7.振荡8.定容9.摇匀10.装贴[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B 、物质的量既表示物质的数量又表示物质的质量C 、常温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D 、摩尔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E 、相同条件下,1molH 2的体积与6.02X1023个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体积相同.2.标况下,2.24LHCl 溶于水形成一升溶液.求:(1)氯化氢的质量(2)氯化氢分子个数(3)溶液中H + 和Cl -的物质的量浓度n• 1.N = N A n m2. M == V3. Vm n4.C= n V5.PV=nRT 同温同压下: n 1n 2=V 1V 26.C = 1000ml ρ ω M ∙1L。
《物质的量》复习教案
《物质的量》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质的量描述和计算物质的数量、质量、体积等。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含义2.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3. 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4. 物质的量的相关公式及应用5. 物质的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2. 难点:物质的量的相关公式及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和计算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物质的量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让学生了解摩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3. 课堂讲解:讲解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包括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判断气体是否符合理想气体状态等。
5. 案例分析:分析物质的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制药、环保、食品加工等领域。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和应用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练习: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练习发现并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作业和课堂练习的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2. 对于学生的疑惑,采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023最新-物质的量教案【优秀6篇】
物质的量教案【优秀6篇】1。
物质的量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6篇《物质的量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物质的量浓度之后学习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课,此实验在高中乃至高校实验教学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在实际应用非常重要,因此学生必须掌握此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基于此,本教学设计就应本着学生学会实验操作为目的,想方设法的让学生学会实验操作步骤并注意细节问题。
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分为两大部分,一、视频演示。
二、实地操作。
教师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尝试,总结和实验,在实验中体会怎样操作和体会实验的快乐。
为此设计以下目标和重难点突破方法。
二、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基础上,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操作方法及各步的注意事项(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耳听、目看、书写、脑思的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实验的实地操作,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对待科学实验的品质。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与人合作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实验操作体会获得成就的快乐。
三、重点:掌握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操作方法。
四、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五、重点突破方法:根据有效学习思想和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提高,采用视频观法达到初步掌握容量瓶的使用及溶液配制操作步骤学习,然后进行实地演练进一步巩固容量瓶使用和配制溶液的方法,实地体会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使之深刻。
六、教学方法:以学案-导学教学法为指导,让学生上课有据可依。
细节中采用视频观看、讨论总结、自学阅读、实验实地操作、小组间自评互评、合作学习、快乐学习等教学方法。
七、学习方法:自学阅读法、观察法、实验操作法、互评自评法、合作学习法。
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二)篇
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二〕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二〕精选2篇〔一〕教学目的:1. 知道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单位。
2. 掌握摩尔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 可以根据摩尔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摩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摩尔与物质的量之间的转换。
教学难点:1. 根据摩尔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2. 运用摩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必修一〕。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忆物质的组成。
2. 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单位。
二、讲解〔10分钟〕1. 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
2. 介绍摩尔的概念和单位。
3. 讲解摩尔的计算方法。
三、示范〔10分钟〕1. 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计算物质的量。
2. 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
四、练习〔15分钟〕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题。
2. 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2. 确保学生掌握了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单位,以及摩尔的计算方法。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引导学生考虑,摩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提供一些相关的拓展题,让学生考虑并解答。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稳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简单直观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了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单位,以及摩尔的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对摩尔的应用有了更深化的理解。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的环节,增加了学生对摩尔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整体而言,教学效果良好。
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二〕精选2篇〔二〕教案主题: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一〕教学目的:1. 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单位2. 掌握计算物质的量的方法3. 理解摩尔的概念及其应用4. 可以解决与物质的量相关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问学生一些问题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如: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物质的量是什么吗?物质的量有什么单位吗?二、概念讲解:1. 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指物质中包含的根本粒子的个数。
《物质的量》复习教案
《物质的量》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并巩固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2. 提高学生对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方面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3. 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量的关系。
4.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化学计量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溶液的稀释、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
2. 难点: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物质的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物质的量的计算过程和应用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并通过实例介绍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3. 应用拓展:分析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化学计量数和反应方程式之间的关系。
4.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分组讨论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换方法。
教案篇幅有限,后续章节将在后续回复中提供。
请随时提问,我会竭诚为您服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质的量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物质的量计算和应用能力的掌握。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复习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2. 分析并解答课后练习题。
3. 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教案、PPT。
《物质的量》复习教案
《物质的量》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掌握物质的量的计量单位,如摩尔、克等。
3. 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如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等。
4. 能够运用物质的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数量、质量、体积等。
2. 物质的量的计量单位:摩尔、克、升等。
3. 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等。
4. 物质的量的实际应用:溶液的配制、化学反应的计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应用,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2. 难点: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应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物质的量的概念、计量单位及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质的量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题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概念、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物质的量》相关章节。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3. 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4.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与物质的量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案例分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应用。
2023年高三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二)(精选3篇)
2023年高三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二)(精选3篇)教案一:化学教学目标1.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
2.了解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互转化。
3.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关系,并能够进行计算。
4.能够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
2.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3.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关系及计算。
教学难点1.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2.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关系及计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现象,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1.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用化学符号n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2.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克的值,用M表示。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原子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无单位。
3.计算物质的量:n = m / M,其中n表示物质的量,m表示质量,M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三、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进行物质的量计算,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案例:已知有100g的水,求水的物质的量。
四、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计算练习,提高运用能力。
五、拓展延伸通过讲解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质的量的重要性及计算方法。
七、作业布置1.完成相关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案二:化学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关系的概念。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及平衡常数。
3.能够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关系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1.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关系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及平衡常数。
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关系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及平衡常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实验现象或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关系的概念。
物质的量复习教案
物质的量复习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复习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定律,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⑵、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定律,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概念的复习,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更上一层楼,并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加深,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复习及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对概念的理解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讲解、练习、归纳【教学过程】「引入」现在我们计算的核心就是物质的量,下面,我们就对有关物质的量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一、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讨论」根据以上关系,我们来分析以下问题:1、判断正误,并分析原因:1)物质的量为一个单位;2)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3)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为22.4L;4) N 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为2g/mol;;5) 氮气的摩尔质量为286) 1mol氧;7)0.5摩尔氧的质量是8克;8) 2摩尔O3的摩尔质量与96克O2摩尔质量之比为3∶2;9) 水的摩尔质量数值上一定等于NA个水分子质量之和;10)等体积的CH4和CO所含分子数目相同。
11)设一个12C的原子的质量为A kg,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12 /1000A;12)1molCO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13)50mL、1mol/L 的AlCl3溶液与100mL 1 mol / LNH4Cl溶液中Cl-浓度相等;14)标准状况下的a gNH3,溶于1L升水中,得到氨水的密度为b 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b / (22400+17a) mol/L。
「学生分析」下述几个等式能否成立?如果成立,是否需要条件?⑴n1/n2 = N1 /N2 ⑵n1/n2 = m1 /m2⑶n = m/M ⑷n = V/V m⑸n1/n2 = V1 /V2 ⑹n1/n2 = P1 /P2⑺υ1/υ2 = n1/n2 ⑻υ1/υ2 = V1/V2「练习」1.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B.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 AC.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 A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子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1.00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D.电解58.5 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 L氯气(标准状况)、23.0 g金属钠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物质的量》复习教案
《物质的量》教案(一)知识点和新大纲要求:(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C)(2)摩尔质量(B)(3)气体摩尔体积(B)(4)物质的量的浓度(C)(5)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C)一、有关概念(1课时)1.物质的量(1)概念: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2)符号:n(3)单位:mol2.摩尔(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
(2)符号:mol(3)说明: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不能是宏观物质名称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或它们特定的组合③当有些物质的微观粒子只有一种时,可以省略其名称3.阿伏加德罗常数(1)含义:实验测定12g12C中碳原子的个数(2)符号:N A(3)单位:个/mol(4)说明:①N A的基准是12g碳-12中的原子个数②12C不仅是摩尔的基准对象,而且还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③N A是一个实验值,现阶段常取6.02×1023作计算④要注意N A与6.02×1023的区别4.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2)符号:M(3)单位:g·mol-1(4)说明:①使用范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B.无论是否纯净C.无论物质的状态②与式量的比较:③与1mol物质的质量的比较:5.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2)符号:m V(3)单位:L ·mol -1(4)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①标准状况:0℃、1atm 即1.01×105Pa②理想气体:A.不计大小但计质量B.不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22.4L ·mol-1 (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物质的本性)②结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温度与压强来共同决定)③结构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6.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解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来表示溶液的浓度(2)符号:c(3)单位:mol ·L-1 (4)说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②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 《物质的量》教案(二)二、有关计算关系1. m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 m n ==AN N (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2.V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 V V n ==A N N =4.22V (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 ·mol -1时必须是标准状况3.c 、m 、V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VN N MV m V n c A === (2)使用范围:①以上计算关系必须是在溶液中使用②微粒数目是指某种溶质③若溶液是由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A.必须根据定义表达式进行计算B.氨水中的溶质主要是NH 3·H 2O ,但要以NH 3为准计算C.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用气体的体积或水的体积或气体与水的体积之和,而必须是通过ρm V =计算得到 4.c 、ω%、ρ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c %1000ρω= (2)使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3)推断方法:①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②溶质的物质的量用MV M m n ρ∙==计算 ③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5.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的有关计算(1)计算依据:①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以g 为单位)在数值上与其式量相等②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以L 为单位)在数值上与气体摩尔体积(以L ·mol -1为单位)相等(2)基本计算关系: M — n m =(3)变换计算关系:①M — =i i M n %∑ ②M — =ii M V %∑ (4)使用说明: ①(2)的计算式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的计算②(3)中的计算式只适用与混合气体的有关计算③(3)中的两个计算式之间应用了阿伏加德罗定律6.密度与相对密度(1)密度 ①计算表达式:Vm =ρ ②使用说明:A.适用于所有的物质,不受物质状态的限制,也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B.所有物质:ρm V M =,标准状况下气体ρ4.22=M(2)相对密度①计算表达式:2121M M D ==ρρ ②使用说明:A.相对密度是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B.既可以用于纯净气体之间的计算,也可以用于混合气体之间《物质的量》教案(三)知识点:有关规律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①标准状况是指:0℃和1.01×105Pa②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2)气体摩尔体积①温度和压强一定时,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一个定值②说明了温度和压强以及气体的物质的量共同决定了气体的体积,而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很小③气体摩尔体积比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范围广(3)阿伏加德罗定律①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②阿伏加德罗定律依然是忽略了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③阿伏加德罗定律比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更为广泛:A.主要是应用于不同气体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同一种气体的比较B.被比较的气体既可以是纯净气体又可以是混合气体(4)克拉珀珑方程①克拉珀珑方程又称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它同样忽略了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 ②克拉珀珑方程:RT M m nRT PV == ③克拉珀珑方程的变形:MRT VM mRT V N NRT P A ρ=== ④克拉珀珑方程比阿伏加得罗定律更准确的描述了气体的压强、体积、物质的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其应用范围更广:A.可以做单一气体的计算B.可以做不同气体的比较计算C.计算以及比较计算的条件还可以不同(5)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重要的四个推论①压强之比A.算式推导:212121N N n n P P == B.语言表达:同温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②体积之比A.算式推导:212121N N n n V V == B.语言表达:同温同压时,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③质量之比A.算式推导:2121M M m m = B.语言表达: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都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也就是其式量之比④密度之比A.算式推导:①121221n n V V ==ρρ ②212121M M m m ==ρρ B.语言表达:①A.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体积的反比B.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的反比,也就是其分子个数之比②A.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也就是其式量之比。
2023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3篇
2023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3篇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1一、学习目标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2Na+Cl2=2NaCl2Fe+3Cl22FeCl3H2+Cl22HClCl2+H2OHCl+HClOCa(ClO)2+CO2+H2O=CaCl2+2HClO2HClOO2↑+2HCl[练习]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物质的量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⑴ 物质的量(n )的单位是摩尔(mol )。
把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约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定义为1摩尔(1mol )。
①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与物质的量(n )的关系: ※ N == n·N A (N :微粒数) ② 摩尔质量(M )与物质的量(n )的关系:※ m == n·M (m :物质的质量)⑵ 气体摩尔体积(V m ):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占有的体积。
单位是L/ mol 。
① 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占有的体积相等。
推论1 在标况下,任何气体1mol 所占有的体积相等,约为22.4L 。
推论2 在相同条件下,任何等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相等,但不一定是22.4L 。
②气体摩尔体积(V m )与物质的量(n )的关系: ※ V == n ·V m (V :气体的体积) ⑶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①定义: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
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即V 1/V 2 == n 1/n 2 同温、定容时,任何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即P 1/P 2 == n 1/n 2 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ρ1/ρ2== M 1/M 2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m 1/m 2=M 1/M 2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倒数比:V 1/V 2=M 2/M 1⑷ 物质的量浓度(c )即 c B == n B / V注意:⑴ 物质的量的科学表达,它的计算对象是微观粒子。
⑵ 概念要清晰,分清楚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⑶ 注意物理量的单位别混淆。
2023年高三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高三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一)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介绍物质的量及摩尔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意义;2. 理解摩尔及其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3. 能够通过实例计算物质的量。
教学重点:1. 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意义;2. 摩尔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1. 摩尔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2. 通过实例计算物质的量。
教学准备:1. PPT演示;2. 活动材料:化学实验装置、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
比如,煮饭时使用多少量的大米才能做出恰好的米饭。
Step 2: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并解释物质的量对化学反应和计算的重要性。
Step 3:摩尔及其计算介绍摩尔的概念,并与物质的量进行关联。
讲解如何通过摩尔的计算来确定物质的量。
同时,解释摩尔的单位。
Step 4:计算实例通过几个实际计算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物质的量计算。
可以通过教师指导进行问题解答,或组织小组活动进行集体讨论和解决问题。
Step 5: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可以选择烧热水实验,通过燃烧乙醇计算摩尔和物质的量。
Step 6: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质的量和摩尔在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摩尔计算物质的量。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2. 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拓宽和加深对物质的量和摩尔的理解。
教案二: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的关系;2. 了解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3. 能够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量。
教学重点:1. 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的关系;2. 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
教学难点:1. 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2.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量。
教学准备:1. PPT演示;2. 活动材料:化学实验装置、实验用品。
高三化学教案:《物质的量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教案:《物质的量复习教案》教学设计本文题目:高三化学教案:物质的量复习教案第一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内容与解析】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物质的量与气体摩尔体积指的是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以及相关的计算,其核心是物质的量的概念与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摩尔质量的单位,化学中的7个运算公式。
本节课是堂复习课,所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通过完成自主复习得出学生对这一讲的一些印象,通过主要例题的讲解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与解析】1.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有关计算。
2.目标解析(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就是指这里出现的几个物理量,以及它们的相关公式也就是他们间的相互联系。
(2).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有关计算。
就是指微粒数、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间的关系。
【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公式的灵活运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有些思考难度的问题就不去理解它,也就不知道如何思考。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记住公式的基础上再去更多的训练运用这些公式,其中关键是通过做一些典型的例题与变式练习来让学生形成对这类问题的解题方式。
【教学过程】学生课前预习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1)符号:n。
(2)单位:摩尔,简称摩,用mol表示。
2.阿伏加德罗常数(1)概念:把含有 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 1 mol,6.02×1023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2023年高三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一)(精选3篇)
2023年高三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一)(精选3篇)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单位,并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2. 掌握物质的量与其他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一、导入教师通过实验或示意图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物质的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单位1. 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指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目。
2.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是国际上通用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三、计算物质的量的方法1. 已知质量计算物质的量:n = m / M2. 已知物质的量计算质量:m = n * M3. 已知物质的量计算粒子数目:N = n * N₀四、物质的量与其他物质性质的关系1.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n ∝ m2. 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目的关系:n ∝ N五、案例分析与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实际常见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六、课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与物质的量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并进行讲解和答疑。
七、小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进行相关拓展阅读,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八、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验或示意图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单位,然后通过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性质,深化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的理解。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练习,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量教案新人教版
二.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与综合应用 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主要有:(1)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电子数,其中考查较多的是H 2O 、N 2、O 2、H 2、NH 3、P 4等。
(2)一定体积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分子数,曾考过的物质有Cl 2、NH 3、CH 4、O 2、N 2、CCl 4、C 8H 10等 (3)一定量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曾考过的有Na 、Mg 、Cu 等。
(4)一定体积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含电解质离子数、分子数,如稀硫酸、硝酸镁等。
(5)某些典型物质中化学键数目,如SiO 2、Si 、CH 4、P 4、CO 2等。
(6)细微知识点(易出错):状态问题,水、CCl 4、C 8H 10等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或固体;D 2O 、T 2O 、18O 2等物质的摩尔质量;Ne 、O 3、白磷等物质分子中原子个数等。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典型应用1.物质的量与其他化学常用计量间的相互求算,是重要的基本化学计算。
其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下列恒等式:n=)100()(S M xSH Q N N V g V M m A m +=∆====c·V(aq ) 式中n 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m 为物质质量,单位为g;M 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 -1; V(g)为气体体积,单位为L ;V m 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 -1;N 为粒子个数;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 -1;Q 为物质的反应热,单位为J 或kJ;ΔH 为摩尔反应热,单位为kJ·mol -1;c 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 -1;V(aq)为溶液体积,单位为L ;x 为饱和溶液的质量,单位为g;S 为溶解度,单位为g 2.c 、ω%、ρ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c %1000ρω=(2)使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3)推断方法:①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用MV M m n ρ•==计算 ③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四.有关气体定律的计算 (1)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对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有n=14.22-•molL VL(2)确定气体的分子组成一般思路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由体积比推导出粒子、分子个数比,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物质的量复习课
物质的量复习课教案及学案一、基本概念练习:判断正误⒈ 0.5mol氧的质量是8g。
(X )⒉ 2molO3的摩尔质量与96gO2的摩尔质量之比为3/2。
(X )⒊ 水的摩尔质量等于N A 个水分子质量之和。
( X ) ⒋ 设一个12C 的原子的质量为Akg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1000A/12。
( X ) ⒌ 等体积的CH 4和CO 所含分子数目相同。
( X ) ⒍ 50mL1mol·L -1的AlCl 3溶液与150mL1mol·L -1NH 4Cl 溶液中Cl -浓度相等。
( X ) ⒎ 标准状况下的aLHCl 气体溶于1L 水中,得到盐酸的密度为bg·cm -3,则该盐酸中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b/(22400+36.5a)mol·L -1。
( X )二、概念计算的基本公式:1.在标准状况下,10升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2.在100mL 0.1mol/L 的MgCl 2溶液中,含有多少个氯离子?3.将4.48LHCl 气体(标准状况下)通入水中配成500mL 溶液,问此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4.把多少克KCl 溶解于1.8L 水中,才能使100个水分子中有1个K +?5.标准状况下,7.0 g 某气体和0.50gH 2所含分子数相同,该气体的密度是 1.25g/L 。
与12.8gSO 2所含原子数相等的NO 的质量是 9g 。
6.在amol·L -1CaCl 2溶液(密度为bg·cm -3)中,Cl -和H 2O 个数比是 36a ︰(1000b-111a) 。
三、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说明:有关单一气体的计算公式同样适用于混合气体的计算。
➢ 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ρ4.22=M ➢ 2.同温、同压下的气体:BAB A M M ρρ⨯= ➢ 3.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A BB A A n n M n M n M ++= B A B B A A V V M V M V M ++=练习:用体积为200mL 的集气瓶收集一瓶干燥的HCl 气体,瓶中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O 2的密度的1.082倍,将此瓶气体倒立于水中,通过计算判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时物质的量复习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化,并巩固本章知识。
(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解题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教会学生多角度、度方位看待事物、分析问题,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物质的量有关概念与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式教学过程:一、有关概念‘㎏!1.物质的量(1)概念: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2)符号:n(3)单位:mol2.摩尔(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
(2)符号:mol(3)说明: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不能是宏观物质名称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或它们特定的组合③当有些物质的微观粒子只有一种时,可以省略其名称3.阿伏加德罗常数(1)含义:实验测定12g12C中碳原子的个数(2)符号:NA(3)单位:个/mol(4)说明:①N A的基准是12g碳-12中的原子个数②12C不仅是摩尔的基准对象,而且还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③NA是一个实验值,现阶段常取6.02×1023作计算④要注意N A与6.02×1023的区别4.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2)符号:M(3)单位:g·mol-1(4)说明:①使用范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B.无论是否纯净C.无论物质的状态②与式量的比较:③与1mol物质的质量的比较:5.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V(2)符号:m(3)单位:L·mol-1(4)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①标准状况:0℃、1atm即1.01×105Pa②理想气体:A.不计大小但计质量B.不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22.4L·mol-1(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物质的本性)②结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温度与压强来共同决定)③结构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6.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解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来表示溶液的浓度(2)符号:c(3)单位:mol·L-1(4)说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②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讨论:如果我们规定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且0.024kg12C中所含的原子个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那么下列几种物理量会有变化吗?若有,请说明变化结果。
(1)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不变)(2)阿伏加德罗常数(NA) (变为原来的2倍)(3)摩尔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4)O2的相对分子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5)气体摩尔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6)a g C 2H 5OH 的物质的量 (变为原来的0.5倍)(7)98%(84.1=ρ)的物质的量浓度 (变为原来的0.5倍) (8)44gCO 2所含的分子个数 (不变)练习设计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的混合气22.4L 所含的分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1L 的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4.228N A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1molH 2时,发生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D.常温常压下,1mol 的N 2中所含的核外电子的数目为10N A2.设1个12C 原子的质量为a g,1个R 原子的质量为b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R 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A.a N AB.b N AC.b a12 D.a b 123.同温同压下的等体积的CO2和CO 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B.密度相等C.分子数相等D.所含碳原子数相等4.若质量分数为0.95的酒精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52 mol ·L -1。
试判断质量分数为0.475的酒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大于8.26mol ·L -1B.等于8.26mol ·L -1C.小于8.26mol ·L -1D.无法判断5.将物质的量都为a mol 的铝和钠一同放入到质量为b g 的过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 ·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b a +501000ρmol ·L -1B. b a a +46ρmol ·L -1C. b a a +481000ρ mol ·L -1D. b a a +461000ρmol ·L -16.标准状况下8.96L 的CH 4和CO 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7.6g ,则: (1)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2)上述混合气体中CH 4的体积为 ,CO 的质量为 ;(3)若将上述混合气体与标准状况下的16.8LO 2混合点燃,完全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则所得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课后反思第15课时物质的量复习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化,并巩固本章知识。
(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解题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教会学生多角度、度方位看待事物、分析问题,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物质的量有关规律与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式 教学过程:二、有关计算关系1. m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 m n ==A N N (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 2.V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 V V n ==A N N =4.22V(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 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 ·mol-1时必须是标准状况 3.c 、m 、V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V N N MV m V n c A ===(2)使用范围:①以上计算关系必须是在溶液中使用 ②微粒数目是指某种溶质③若溶液是由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A.必须根据定义表达式进行计算B.氨水中的溶质主要是NH3·H2O ,但要以NH3为准计算C.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用气体的体积或水的体积或气体与水的体积之和,而必须是通过ρmV =计算得到4.c 、ω%、ρ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 c %1000ρω=(2)使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3)推断方法:①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②溶质的物质的量用M V M m n ρ•==计算③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5.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的有关计算(1)计算依据:①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以g 为单位)在数值上与其式量相等 ②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以L 为单位)在数值上与气体摩尔体积(以L ·mol-1为单位)相等(2)基本计算关系: M —n m =(3)变换计算关系:①M —=iiMn %∑ ②M —=iiMV %∑(4)使用说明: ①(2)的计算式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的计算 ②(3)中的计算式只适用与混合气体的有关计算 ③(3)中的两个计算式之间应用了阿伏加德罗定律 6.密度与相对密度 (1)密度①计算表达式:V m =ρ②使用说明:A.适用于所有的物质,不受物质状态的限制,也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 B.所有物质:ρm V M =,标准状况下气体ρ4.22=M(2)相对密度①计算表达式:2121M M D ==ρρ②使用说明:A.相对密度是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B.既可以用于纯净气体之间的计算,也可以用于混合气体之间 三、有关规律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四定” ①标准状况是指:0℃和1.01×105Pa ②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2)气体摩尔体积——“一真三假”①温度和压强一定时,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一个定值②说明了温度和压强以及气体的物质的量共同决定了气体的体积,而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很小③气体摩尔体积比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范围广(3)阿伏加德罗定律——“四同”①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②阿伏加德罗定律依然是忽略了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 ③阿伏加德罗定律比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更为广泛:A.主要是应用于不同气体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同一种气体的比较B.被比较的气体既可以是纯净气体又可以是混合气体(5)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重要的四个推论——“两同两比”或“三同两比” ①压强之比A.算式推导:212121N N n n P P ==B.语言表达:同温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②体积之比A.算式推导:212121N N n n V V ==B.语言表达:同温同压时,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③质量之比A.算式推导:2121M M m m =B.语言表达: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都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也就是其式量之比④密度之比A.算式推导:①121221n n V V ==ρρ ②212121M M m m ==ρρB.语言表达:①A.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体积的反比 B.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的反比, 也就是其分子个数之比②A.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也 就是其式量之比练习设计1.现有O2和O3的混合气体2L ,在同温同压下,当O3完全转化为O2后体积变成2.2L 。
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A.35.2 g ·mol-1B.36.7 g ·mol-1C.40.0 g ·mol-1D.43.7g ·mol-1 2.在150℃时将一定量的碳铵加热使之分解53%,则所得混合气体的质量是同温同压同体积H2质量的( )A.0.089倍B.3.53倍C.13.17倍D.26.23倍3.V mLAl2(SO4)3溶液中含Al3+a g,取出4VmL 加水稀释成V 4mL,则所得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V a 9125mol ·L-1B. V a 18125 mol ·L-1C. V a 36125 mol ·L-1D. V a 54125mol ·L-14.C4H10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裂解生成CH4、C3H6、C2H4、C2H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