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本试卷分为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如图所示情景应选自()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记述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 刀耕火种B. 游牧渔猎C. 农耕定居D. 铁犁牛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说明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的农耕生活。

A项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游牧渔猎与材料中的生活方式不符;D项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方式。

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八股取士【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实行了郡县制,成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的手段。

A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C项是秦朝建立以后实行的政治制度,但不符合题意;D项是清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2018年广东省中考真题历史

2018年广东省中考真题历史

2018年广东省中考真题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3分)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解析:由材料“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可看出,半坡原始居民过农耕定居生活。

答案:C。

2.(3分)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后,废除了分封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和县的长官都由中央任命,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材料中的“它”指的是郡县制。

答案:B。

3.(3分)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解析: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汉朝初期货币可以私铸,政府对经济掌控的能力影响下降,不利于中央集权,汉武帝进禁止民间铸钱和地方郡国铸钱,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掌控,最终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A。

4.(3分)从东汉恒帝(水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解析:从东汉恒帝(水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2分)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被称作欧洲的新文化运动。

其思想核心是()A.法律至上B.神权至上C.人文主义D.民主主义2.(2分)菲律宾马克坦岛上立有一座纪念碑,其正面刻有如下碑文:“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率其丁众,于此击西班牙侵略者…”与此相关的史事是()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B.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C.哥伦布“发现”美洲D.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3.(2分)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历史漫画,该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美国南北战争4.(2分)独立战争胜利后。

人们把来克星顿赞誉为“美国自由的摇篮”,并在当地中心区树立了一座美国独立战争纪念碑(如图)。

这主要是因为北美人民在来克星顿()A.揭开了独立战争序幕B.扭转了独立战争局势C.宣布美国独立D.接受英军投降5.(2分)如图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幅漫画。

图中三个人分别代表贵族、教士和平民,他们在共同打造一部新宪法。

这部宪法是()A.《权利法案》B.1791年《宪法》C.《独立宣言》D.1787年《宪法》6.(2分)1821年,俄国诗人普希金得知拿破仑去世后,写下长诗《拿破仑》:“赞扬吧!他给俄罗斯的人民指出了崇高的命运:在幽暗的流放里,他死了,却把水远的自由遗给世人普希金肯定了拿破仑()A.抵挡反法联塑的进度B.恢复封建君主的统治C.推动启蒙思想的传播D.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7.(2分)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成为博士,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理发店学徒出身的阿克赖特和火车头的制造者,媒矿工人出身的斯蒂文森都成了上流社会的一员,这说明()A.工匠技师受到社会尊重B.社会阶级矛盾缓和C.无产阶级掌握民主政权D.社会贫富差距缩小8.(2分)列宁指出,它是19世纪最伟大的工人运动,开辟了世界无产阶极革命的道路,极大地推动了东方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K12学习]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

[K12学习]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 刀耕火种B. 游牧渔猎C. 农耕定居D. 铁犁牛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说明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的农耕生活。

A项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游牧渔猎与材料中的生活方式不符;D项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方式。

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八股取士【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实行了郡县制,成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的手段。

A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C项是秦朝建立以后实行的政治制度,但不符合题意;D项是清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噶米精编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

噶米精编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 刀耕火种B. 游牧渔猎C. 农耕定居D. 铁犁牛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说明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的农耕生活。

A项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游牧渔猎与材料中的生活方式不符;D项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方式。

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八股取士【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实行了郡县制,成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的手段。

A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C项是秦朝建立以后实行的政治制度,但不符合题意;D项是清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及题型分析)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及题型分析)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 刀耕火种B. 游牧渔猎C. 农耕定居D. 铁犁牛耕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八股取士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 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 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 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6.下图所示情景应选自()A. 《伤寒杂病论》B. 《资治通鉴》C. 《本草纲目》D. 《天工开物》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A. 因战事而设B. 设于雍正十年C. 强化了君权D. 设于雍正年间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

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广东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D 排除;由题干信息“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人们懂得贮藏以及圈养牲畜,可推断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摆脱了游牧渔猎阶段,进入农耕定居阶段,故C正确,B排除;刀耕火种是发展农业经济的一种耕作方式,与材料“生产生活方式”不符,排除A.故答案选C.【考点】中国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

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统一后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B符合题意,A排除;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八股取士出现于明清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排除。

故答案选B.【考点】郡县制。

3.【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C中“彻底”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武帝时期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排除D;体感所述为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的措施,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没有涉及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A符合题意,B排。

故答案选A.【考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4.【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乱对人口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桓帝时中央权威下降,到西晋一前的125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分裂割据、战乱动荡的局面,直接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故A符合题意这时期北方自然条件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人口南迁不会造成总体人口数量的减少,故B,C排除;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答案选A.【考点】战乱对人口的影响。

5.【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立于南唐时期的科举制使得国家政权得以向下层士人开放,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有利于造就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阶层,也有利于提高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B符合题意,A,C,D均可排除。

2018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1. 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如题1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题1图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TbklT0ENAM2. 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TbklT0ENAMA.《韩非子》B.《道德经》C.《论语》D.《墨子》3. 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TbklT0ENAMA. 焚书坑儒B. 八股取士C. 设立太学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 下列现象出现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是①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③君臣一律用鲜卑语讨论国事④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A. ①②④B. ②③④C.①②③ D. ①③④TbklT0ENAM5.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 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诗中的“危”指A. 东北地区遭到入侵B. 台湾被殖民者强占C. 新疆地区遭受侵略D. 东南沿海倭患严重7.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8. 题8图提供的信息与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相符的是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等城市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题8图TbklT0ENAM9. 1912年有报道称:“革命军手持剪刀沿途为行人强迫剪辫。

2018年广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18年广州中考历史试题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XXX耕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八段取士3、公元前112年XXX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XXX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卑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

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A.因战事而设B.设于XXX十年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

材料中的“全仗”竣事后,中国被迫签订了()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的》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XXX、XXX 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研究,他们的意图是()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维新变法颠覆清朝D.研究西方抵御侵略10、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说明:全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NFGRFRWbTA1、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

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是 < )NFGRFRWbTAA、黄帝B、尧C、舜D、禹2、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

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A、博士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3、19世纪未,德国地质学家里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丝绸之路”。

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 )NFGRFRWbTA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B、从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4、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

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治世”史实< )NFGRFRWbTAA、秦始皇B、唐太宗C、唐玄宗D、明太祖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中,在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最先发挥作用的是< )NFGRFRWbTA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印刷术6、如果你有机会到宝岛台湾一游,建议你到台南市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城。

这里敬奉着一位民族英雄,他是< )NFGRFRWbTA A 、邓世昌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左宗棠7、明太祖认为,秦始皇置丞相,却很快亡国。

为强化皇权。

以秦为鉴。

明太宗采取的措施是< )A 、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B 、废除丞相制,撤销六部C 、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D 、废除丞相制,设置东厂8、在参加《洋务运动主题展》时,从右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B 、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C 、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D 、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9、有一部译著,它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及“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__ __ __C .《本草纲目》_ 此 _ _ D .《天工开物》__ __时间 50 分钟。

_ _ 第Ⅰ卷(选择题 共 75 分) 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 准 ____-------------------- __ _ __ ____ ____ __ __ __ ___ __ _ ( ) A .因战事而设B .设于雍正十年C .强化了君权名 __ D .设于雍正年间-------------------- 姓 __ __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八股取士_ __ _ __ _ __ __ __ __答-------------------- 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 __ __ __ _ _校 __ 均每年减少近 28 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题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在--------------------A .《伤寒杂病论》B .《资治通鉴》 本试卷分为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 -------------------- 号 _ 证 _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考 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卷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_ 记述出处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 《清史稿》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军机大臣年 A .刀耕火种 B .游牧渔猎 C .农耕定居 D .铁犁牛耕“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 表》上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 221 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 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

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3.公元前 112 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 ( )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他们的意图是C .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 .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_ ()学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 125 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 3 390 多万,平 业A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 .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毕C .维新变法推翻淸朝D .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A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10.1912 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

同年秋湖北C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

上述材料说明 ()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A .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 . 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无C .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D .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11.如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6.如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 .辛亥革命效------------B .新文化运动C .“九一八”事变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 16 页)历史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16.如下表,这些措施()时间2008年2013年2015年措施实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台胞证)“一人—号,终身不变”台湾居民在20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A.方便台胞来往大陆C.打击“台独”分裂势力B.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D.西安事变17.如图所示信息反映了()12.与如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A.国民革命军北伐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13.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A.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B.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18.有学者指出,《马可•波罗游记》是一部中世纪传递以香料贸易相关新闻为核心,辅以东方世界各种奇闻趣事的“新闻书”,成为当时人们获得跨地域消息的媒介。

这位学者认为()去保证民族的生存。

”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A.威尼斯是当时世界新闻中心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B.该游记起到了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C.马可•波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14.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

”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D.该游记直接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扩张19.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时,就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哪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

这一主张应出自()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15.1971年10月28曰《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

该社论评述的是()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0.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抵抗,也A.“求同存异”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

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历史试卷第3页(共16页)历史试卷第4页(共16页)21.如 此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25 分)__ __ __ ____ ____ __ __ _准 _ 卷 -------------------- _ __ ____ __B .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_ _ __ __ _ __ __ _D .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__ __ __ __ __ _ 23.读下表,表格中二战的进程表明 _ __ -------------------- __ _时间 概况 _ _ 1937 年 7 月 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校 _ īn q īn ,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

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向承运赈粮, 1941 年 6 月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1 年 12 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

毕贻误,洵于时事大局有禆。

”-------------------- 年 1 月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姓 ____ _C.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D .-------------( )A .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B .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美国宣布,从 2018 年 6 月起向欧盟钢产品加征 25%的关税。

上述材料表明( )在C .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D .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 A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B .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 .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 _D .全球化违背历史潮流_ _ --------------------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2 小题,共 25 分)证 考 26.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A .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_ _ C .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上-------------------- 名 22.到 1935 年初,美国失业人数从 1933 年初的最高点减少了 400 万人;资本收入从 1933 年以来增加了 6 倍,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

这得益于 _ ( ) A .新经政策 B .美国独立战争 C .罗斯福新政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答 ( ) 材料二光绪七年(1881 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駛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 q_ 学 业 源源接济,救活无数灾民。

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 题——朱萌贵《朱萌贵论招商局》A .各国开展局部反法西斯斗争B .法西斯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无--------------------二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24.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

”非洲完成“从狂材料三“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 18 艘……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效A .埃及独立B .“非洲独立年”C .印度独立D .纳米比亚独立材料四------------25.2016 年英国公投数据显示,51.9%的人同意“脱欧”,2017 年全民公决,决定“脱欧”;历史试卷 第 5 页(共 16 页)1978 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招商局再次勇立潮头,独资开发了中国第历史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反映了中国企业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精神与风貌, 因而“极具标本价值”。

——李建红《书写中国自己的企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招商局”的诞生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

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4 分)(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招商局跨越了哪几个历史阶段?并谈谈你对招商局“极具标本价值”这一结论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