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及工艺(第2版)》第21章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 第2版 PPT课件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 第2版 PPT课件

1.碳当量法
在钢材所含有的各种元素中,碳对冷裂敏感性 的影响最显著,因此将钢中各种元素都按相当 于若干含碳量折合并叠加起来即为“碳当量”, 并以此来判断钢材的淬硬倾向和冷裂敏感性, 进而推断钢材的焊接性。
目前应用的碳当量计算公式:国际焊接学会 (IIW)推荐的CE、日本工业标准(JIS)规定 和美国焊接学会推荐的 Ceq。
1.工艺焊接性
工艺焊接性是指金属材料对各种焊接方法的适 应能力,也就是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 获得符合要求的优质焊接接头的能力。
它不是金属材料本身所固有的性能,但取决于 金属的成分和性能,并且随着焊接方法、焊接 材料和工艺措施的发展而变化。
2.使用焊接性
使用焊接性是指焊接接头或整体结构满足技术 条件中所规定的使用性能的能力。它取决于焊 接结构所满足的技术条件规定的各种性能。
金属材料焊接性根据GB/T3375-1994《焊接术 语》的定义:“金属材料在限定的施工条件下 焊接成规定设计要求的构件,并满足预定服役 要求的能力”。
优质焊接接头应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接头中 不允许存在超过质量标准规定的缺陷;二是要 具有预期的使用性能。
金属材料焊接性是指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 应性,它包括工艺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
(2)施焊条件
用焊条电弧焊施焊的试验焊缝如图1-3a所示, 用自动送进装置施焊的试验焊缝如图1-3b所示。
试验焊缝只焊一道,不要求填满坡口,并可在 不同温度下施焊。
焊后静置和自然冷却48h后截取试样和进行裂 纹检测。
焊接参数:焊条直径4mm,焊接电流 (170±10)A,电弧电压(22~24)V,焊接 速度(150±10)mm/min。
-
0.4943

电子课件-《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第二版)》-B01-1326 模块二 金属与合金

电子课件-《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第二版)》-B01-1326 模块二  金属与合金

模块二 金属与合金
纯铁的冷却曲线
模块二 金属与合金
金属的晶体缺陷及对性能的影响
1.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和置代原子 2.线缺陷———位错 3.面缺陷———晶界和亚晶界
模块二 金属与合金
1.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 2.金属晶格的常见类型有哪几种? 3.什么是金属的结晶? 4.解释过冷现象和过冷度。过冷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5.纯金属的结晶是由哪几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6.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细化晶粒的常用方法有哪 几种? 7.什么是同素异构转变?试分析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转变的温度 及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晶体结构)。
模块二 金属与合金
一、晶体与非晶体
在物质内部,凡原子呈无序堆积状况的,称为非晶体;原子呈有序、 规则排列的,称为晶体。
二、金属的晶体结构
1.晶体结构的概念 2.金属晶格的类型
模块二 金属与合金
三、纯金属的结晶
1.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及过冷度 2.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3.金属结晶后的晶粒大小
四、同素异构转变
2.镜头不能用手、纸或布等擦拭,若有脏物用脱脂纱布蘸少许二甲 苯轻轻擦拭。
3.显微镜照明光源是低压灯泡,因此必须使用低压变压器,不得将 其直接插在 220V 电源上,以免烧坏灯泡。
模块二 金属与合金
二、铁碳合金相图
1.铁碳合金相图的概念 2.铁碳合金相图的含义与分析 3.铁碳合金的分类及其室温组织
模块二 金属与合金
三、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铁碳合金的室温组织都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组成。随着含碳量的 变化,不仅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量有变化,而且相互组合的形态也发生 变化。
铁碳合金组织的变化,必然引起性能的变化。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2版课件王学武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2版课件王学武

热处理的应用与效果
提高机械性能
通过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提高其硬度 、韧性和强度等机械性能。
改善切削加工性
通过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改善其切削 加工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提高耐腐蚀性
通过改变金属的表面组织结构,提高其耐腐 蚀性,延长使用寿命。
消除残余应力
通过热处理消除金属内部的残余应力,提高 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分类
金属材料按成分可分为纯金属、合金和金 属间化合物三大类;按用途可分为结构材 料和功能材料;按形态可分为块状、板状 、箔状、粉状、丝状和带状等。
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
物理性能
0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热性、导
电性和磁性等。
化学性能
02
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是指其在一定温度和介质条件下抵抗各种
03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强度与塑性
强度
金属材料抵抗外力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通常用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指标来衡量。
塑性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不可逆的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通常用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等指标 来衡量。
硬度与韧性
硬度
金属材料抵抗硬物压入表面的能力,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
热处理定义
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式改变金 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以达到改善 其性能的目的。
热处理分类
根据加热温度、冷却方式和加热介质 的不同,热处理可分为多种类型,如 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相变
金属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会发生相变,即固态、液态和气 态之间的转变。相变会影响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而影 响其性能。

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PPT课件

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PPT课件
(4)压力铸造 简称压铸。在压铸机上,用压射活塞以较高的压力和速度将压室内 的金属液压射到模腔中,并在压力作用下使金属液迅速凝固成铸件 的铸造方法。属于精密铸造方法。铸件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组织 致密,生产效率高。适合生产小型、薄壁的复杂铸件,并能使铸件 表面获得清晰的花纹、匿案及文字等。主要用于锌、铝、镁、铜及 其合金等铸件的生产。
第六章 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6.2金属材料的工艺特性 成型加工
2.金属塑性加工 (1)锻造
金属塑性加工方法之一。锻造是利用手锤、锻锤或压力设备上 的模具对加热的金属坯料施力,使金属材料在不分离条件下产生塑 性变形,以获得形状、尺寸和性能符合要求的零件。为了使金属材 料在高塑性下成型,通常锻造是在热态下进行,因此锻造也祢为热 锻。
使金属坯料通过一个特定空间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所要求的截面形 状并同时改变其组织性能。通过轧制可将钢坯加工成不同截面形状的 原材料,如圆钢、方钢、角钢、下字钢、工字钢、槽钢、z字钢、钢轨 等。按轧制方式分为横轧、纵轧和斜轧;按轧制温度分为热轧和冷轧。 热轧是将材料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轧制,热轧变形抗力小,变 形量大,生产效率高,适合轧制较大断面尺寸,塑性较差或变形量较 大的材料。冷轧则是在室温下对材料进行轧制。与热轧相比,冷轧产 品尺寸精确,表面光洁,机械强度高。冷轧变形抗力大,变形量小, 适于轧制塑性好,尺寸小的线材、薄板材等。
,均化组织和成分,有利于加工作业。
②表面抛光:利用机械或手工以研磨材料将金属表面磨光的方法。
蚀结构件、弹性元件、冷冲压件和深冲压件、日用五金及装饰材料等。
2金属材料的工艺特性 热处理
冷轧变形抗力大,变形量小,
第六章 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6.2金属材料的工艺特性 成型加工

金属工艺(第二版)全书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最新)

金属工艺(第二版)全书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最新)
(1) 合金力学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2) 合金工艺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1.3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合金是由碳和铁两种元素为主组成的合金。应用广泛的碳钢、 铸铁等金属材料均属铁碳合金。
一、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一)纯铁的同素异晶转变
(二)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1.铁素体(F) 铁素体是碳溶于α一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用F表示。 2.奥氏体(A)
1.退火 退火是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后缓冷,,以获得接近
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退火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
退火、均匀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火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m以上30°C~50°C, 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二、淬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共析钢和过共析 钢)以上温度,保温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 工艺。
1.二元合金相图 二元合金是最基本的合金,搞 清楚二元合金的成分、温度和 组织状态之间的关系与变化规 律,也是研究其他复杂成分合 金的基础。
图1.13是Cu—Ni二元合金 相图,其纵坐标表示温度,横 坐标表示成分。
2.合金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合金的性能取决于合金的组织结构,而其组织结构由成分和工艺
条件决定。合金相图表明在平衡条件下,合金成分、温度和组织之 间的关系,也就反映了性能的变化规律。
个点,称之为结点;再用假想的直线连接结点,形成空间格架, 这种假想的空间格架称为结晶格子,简称晶格。
2.晶胞 晶体的晶格在空间排列有周期性重复的特点。通常把晶格中具
有空间排列规则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3.常见金属的晶格类型 在金属元素中,常见的晶格类型有: 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金属工艺学(第2版)》教学讲义 第2章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工艺学(第2版)》教学讲义 第2章金属材料的性能

课题名称:金属的力学性能(强度、塑性)授课时数:2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力学性能的概念2.熟悉拉伸试验和低碳钢拉伸曲线3.掌握强度、塑性主要指标、符号、单位、物理意义与试验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强度、塑性等力学性能指标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学习方法2.炼铁的原料、过程、产品、实质3.炼钢的方法、分类、浇注方法、钢材种类(二)导入新课、授新课第2章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包含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两方面。

使用性能——指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物理性能(如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磁性等)、化学性能(如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力学性能等。

工艺性能——指金属在制造加工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种性能。

2.1 金属的力学性能一、基本概念力学性能——金属在力或能的作用下,材料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载荷——金属材料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所受的外力。

载荷按其作用性质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⑴静载荷是指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

⑵冲击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

⑶交变载荷是指大小、方向或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载荷。

根据作用形式不同,载荷可分为——拉伸载荷、压缩载荷、弯曲载荷、剪切载荷和扭转载荷等,如图2-2所示。

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

弹性变形——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而当载荷卸除后,变形也完全消失。

塑性变形——当作用在材料上的载荷超过某一限度,此时若卸除载荷,大部分变形随之消失(弹性变形部分),但还是留下了不能消失的部分变形,也称为永久变形。

内力——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为保持自身形状尺寸不变,在材料内部作用着与外力相对抗的力。

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金属受拉伸载荷或压缩载荷作用时,其横截面积上的应力按下式计算:S F =σ式中 σ——应力(MPa );F ——外力(N ); S ——横截面积(mm 2)。

(工艺技术)金属工艺学(二版)练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工艺技术)金属工艺学(二版)练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金属工艺学(二版)练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第1~20章,共309题。

36页,约5。

4万字《金属工艺学》(二版)练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0-1 性质是一门以机械制造工艺为主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

主要内容是:(1)金属的力学性能、金属学基本知识、钢的热处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工程材料的选用等。

(2)铸造、锻压、焊接、毛坯生产方法的选择等。

(3)金属切削基础知识、金属切削机床及其加工、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零件生产的基本知识及加工方法的综合分析等。

0-2教育目标是:(1)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类别和用途,初步具有正确使用金属材料的能力。

(2)了解金属的常用热处理,主要冷、热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金属毛坯和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初步具有选用热处理、使用毛坯和确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

(3)了解机械产品制造过程、加工设备及工艺过程。

(4)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其发展趋势。

0-3 一般过程是根据设计图,进行工艺准备、材料、毛坯准备、进行热处理和切削加工、制得零件,经装配、检验、得合格机械产品。

毛坯制造方法有铸造、锻造、冲压、焊接和型材下料。

切削加工主要方法有车削、钻削、铣削、创削、磨削等。

0-4 (1)把课堂教学与实验、金工实习结合起来,联系生产实践,突出重点与应用;(2)学习工程材料要突出材料的类别与用途,学会正确使用材料;(3)学习冷、热加工基础要突出金属加工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学会正确选用毛坯和加工工艺路线;(4)利用金工实习、现场参观、电化教学、网络课程等条件,增加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金属的力学性能1-1 力学性能是材料在力作用下所显示的性能(又指金属在力作用下所显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常用强度根据是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塑性判据是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硬度判据是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韧性判据是冲击吸收功;金属疲劳的判据是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金属材料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1.名词解释1)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

(常用M来表示)2)微合金元素: 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

3)奥氏体形成元素: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相;如Mn, Ni, Co, C, N, Cu;4)铁素体形成元素: 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α相。

如:V,Nb, Ti 等。

5)原位析出: 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钢中的Cr:ε-FexC→Fe3C→(Fe, Cr)3C→(Cr, Fe)7C3→(Cr, Fe)23C66)离位析出: 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可使HRC和强度提高(二次硬化效应)。

如V,Nb, Ti等都属于此类型。

2.合金元素V、Cr、W、Mo、Mn、Co、Ni、Cu、Ti、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a-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g-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答:铁素体形成元素:V、Cr、W、Mo、Ti、Al;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能在a-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V、Cr;能在g-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Mn、Co、Ni3.简述合金元素对扩大或缩小γ相区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答:(1)扩大γ相区:使A3降低,A4升高一般为奥氏体形成元素分为两类:a.开启γ相区:Mn, Ni, Co 与γ-Fe无限互溶.b.扩大γ相区:有C,N,Cu等。

如Fe-C相图,形成的扩大的γ相区,构成了钢的热处理的基础。

(2)缩小γ相区:使A3升高,A4降低。

一般为铁素体形成元素分为两类:a.封闭γ相区:使相图中γ区缩小到一个很小的面积形成γ圈,其结果使δ相区与α相区连成一片。

电子课件-《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第二版)》-B01-1326 模块一 金属的性能

电子课件-《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第二版)》-B01-1326 模块一  金属的性能

模块一 金属的性能
三、冲击韧性与疲劳强度
1.冲击韧性 2.疲劳强度
模块一 金属的性能
金属材料在不同性质载荷作用下的性能分析
金属材料在不同性质载荷作用下的抵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必须研 究金属材料在不同性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评价方法。
模块一 金属的性能
1.何谓强度?衡量强度的常用指标有哪些?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2.何谓塑性?衡量塑性的指标有哪些?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3.何谓硬度?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哪三种?各用什么符号表示? 4.布氏硬度试验方法有哪些优缺点?说明其应用范围。 5.洛氏硬度试验方法有哪些优缺点?说明其应用范围。 6.有三种材料,硬度分别为 475HBW、512HV、62HRC,试比较这 三种材料的硬度高低。
模块一 金属的性能
二、试验内容及试验器材
1.试验内容 测定 20 钢、45 钢及 HT200 的硬度。 2.试验器材 HB - 3000 型布氏硬度计、HR - 150 型洛氏硬度计 ( 可根据设备情 况自定) ,20 钢、45 钢及 HT200 试样若干组。
模块一 金属的性能
三、试验准备
1.制备 20 钢、45 钢及 HT200 试样 2.校正 HB - 3000 型布氏硬度计和 HR - 150 型洛氏硬度计
模块一 金属的性能
一、切削加工与切Biblioteka 加工性1.常用切削加工方法 2.金属的切削加工性
二、铸造加工与铸造性
1.铸造加工方法 2.金属的铸造性
模块一 金属的性能
三、压力加工与可锻性
1.压力加工方法 2.可锻性
四、焊接加工与可焊性
1.焊接加工方法 2.金属的可焊性
模块一 金属的性能
钢和铸铁加工方法的选择

《金属工艺学(第2版)》教学讲义 0绪论、第1章钢铁生产

《金属工艺学(第2版)》教学讲义 0绪论、第1章钢铁生产

课题名称:绪论钢铁生产授课时数:2教学目的、要求:1.明确课程任务、性质、基本要求、学习目的、学习方法2.了解炼铁、炼钢的过程教学重点:课程基本要求、学习目的;教学难点:炼铁、炼钢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授新课绪论课程性质:金属工艺学是机械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它为学习其他课程打基础,如机械制造工艺学、车工工艺学、金属切削刀具、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加工技术等。

课程任务: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生产全过程,涉及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零件的毛坯成形和机械加工以及整机装配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机器制造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 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了解非金属材料类别、特性和用途。

(2) 熟悉金属热处理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热处理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3) 掌握铸造、锻压、焊接、粉末冶金和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熟悉其工艺特点、工艺设计基本知识和应用范围。

(4) 了解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基本知识,具有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5) 具有选择材料、毛坯、加工方法和制定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

学习方法: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第1章钢铁生产钢铁材料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是现代工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的支柱。

这是由于钢铁具有良好的性能,铁又是地壳内蕴藏量最丰富的资源之一,且具有价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形等优点。

钢铁材料是通过炼铁和炼钢的过程来获得的。

1.1 炼铁炼铁的就是从铁矿石中提取铁及其他有用元素的过程。

一、炼铁原料主要原料:铁矿石、焦炭和熔剂。

铁矿石——主要原料。

常用的铁矿石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等。

铁矿石中除了铁的氧化物之外还含有硅、锰、硫、磷等非铁氧化物杂质,统称为脉石。

炼铁的目的:从铁矿石中还原出铁,并与脉石分离,从而获得一定成分的生铁,其实质是还原过程。

焦炭——主要燃料。

在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以保证炼铁所需要的高温,同时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还原剂(CO等)。

金属材料学第二版戴起勋课后题答案

金属材料学第二版戴起勋课后题答案

⾦属材料学第⼆版戴起勋课后题答案第⼀章1.为什么说钢中的S、P杂质元素在⼀般情况下总是有害的?答:S、P会导致钢的热脆和冷脆,并且容易在晶界偏聚,导致合⾦钢的第⼆类⾼温回⽕脆性,⾼温蠕变时的晶界脆断。

S能形成FeS,其熔点为989℃,钢件在⼤于1000℃的热加⼯温度时FeS会熔化,所以易产⽣热脆;P能形成Fe3P,性质硬⽽脆,在冷加⼯时产⽣应⼒集中,易产⽣裂纹⽽形成冷脆。

2.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答:简单点阵结构和复杂点阵结构简单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熔点较⾼、稳定性较好;复杂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低、熔点较低、稳定性较差。

3.简述合⾦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

答:①当r C/r M>0.59时,形成复杂点阵结构;当r C/r M<0.59时,形成简单点阵结构;②相似者相溶:完全互溶:原⼦尺⼨、电化学因素均相似;有限溶解:⼀般K都能溶解其它元素,形成复合碳化物。

③N M/N C⽐值决定了碳化物类型④碳化物稳定性越好,溶解越难,析出难越,聚集长⼤也越难;⑤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优先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

4.合⾦元素对Fe-C相图的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答:A形成元素均使S、E点向_____移动,F形成元素使S、E点向_____移动。

S点左移意味着_____减⼩,E点左移意味着出现_______降低。

(左下⽅;左上⽅)(共析碳量;莱⽒体的C量)5.试述钢在退⽕态、淬⽕态及淬⽕-回⽕态下,不同合⾦元素的分布状况。

答:退⽕态:⾮碳化物形成元素绝⼤多数固溶于基体中,⽽碳化物形成元素视C和本⾝量多少⽽定。

优先形成碳化物,余量溶⼊基体。

淬⽕态:合⾦元素的分布与淬⽕⼯艺有关。

溶⼊A体的因素淬⽕后存在于M、B中或残余A中,未溶者仍在K中。

回⽕态:低温回⽕,置换式合⾦元素基本上不发⽣重新分布;>400℃,Me 开始重新分布。

⾮K形成元素仍在基体中,K形成元素逐步进⼊析出的K中,其程度取决于回⽕温度和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当量<0.4%,塑性好,淬透性低,可焊性良好。 — C当量=0.4~0.6,塑性下降,淬硬倾向明显,可焊性较差,
需焊前预热,焊后缓冷。
— C当量>0.6,塑性低,淬硬倾向强,可焊性不好。需预热较
高温度并采取减小应力工艺措施,焊后热处理。
➢ 其它因素的影响:结构刚度、环境温度、焊后应力条件。
② 冷裂纹敏感系数法
2. 估算钢材焊接性的方法 • 影响钢材焊接性的因素:化学成分、结构刚度、焊后应
力状态、环境温度。 ➢ 化学成分的影响:组织、夹杂物、热影响区\淬透性。 ① 碳当量法:将其它元素对焊接性的影响折算成碳的影响,
可用公式:
c当量
c
Mn 6
Cr
Mo V 5
Ni Cu(%) 15
➢ 碳当量对可焊性的影响
• 碳当量只考虑了钢材的化学成分对焊接性的影响,而没有
考虑钢板厚度、焊缝含氢量等重要因素的影响。而冷裂纹
敏感系数法是先通过化学成分、钢板厚度(h)、熔敷金属
中扩散氢含量(H)计算冷裂敏感系数PC,然后利用PC确定所
需预热温度θP,计算公式如下:
PC
wC
wSi 30
wMn 20
wCu 20
wNi 60
0.6%)、淬硬倾向大,焊接性差。 • 焊接问题 ➢ 热影响区易产生淬硬组织和冷裂。 ➢ 焊缝处热裂倾向大。由于母材中C、
P、S及其它杂质进入熔池。
• 焊接工艺特点 ① 焊前预热:根据成分和结构选择温度。 ② 选用低氢型焊条。等强度时:J507、J607等,不等强度用
J426。 ③ 细焊条,小电流,开坡口多层焊,以防止母材过多熔入,
12.2 碳钢及低合金钢的焊接
1. 低碳钢的焊接 • 低碳钢的特点:C≤0.25%,塑性好,淬硬倾向小,对焊接
过程不敏感。 • 焊接工艺特点 ① 一般结构不需采用特殊措施,也不需焊后热处理。 ② >50mm的结构件,可采用大电流多层焊,焊后需消除应力退
火。温度低于0℃时预热100~150℃ ③ 低温大刚度焊件,应焊前预热。 ④ 一般选用酸性焊条。
④ 焊后加大冷速,接触腐蚀介质的表面最后施焊。
• 铁素体型不锈钢如1Crl7 • 焊接时热影响区中的铁素体晶粒易过热粗化,使焊接接头
性能下降。一般采取低温预热(不超过150℃),缩短在高温 停留时间。此外,采用小电流、快速焊等工艺可以减小晶 粒长大倾向。
• 马氏体型不锈钢 • 焊后淬硬倾向大,易出现冷裂纹。如果碳含量较高,淬硬
• 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问题 ① 热裂纹倾向大。主要因为该钢线膨胀系数大,热应力大;
钢中的Ni易与S、P等形成低熔点共晶,脆性温度区间大。
② 接头的晶间腐蚀。奥氏体不锈钢在450~850℃范围加热 时,由于沿晶界析出富铬的碳化物而在晶界附近形成贫 铬区,在腐蚀介质作用下沿贫铬区发生腐蚀。18-8型不 锈钢有三个部位易出现晶间腐蚀。
• 焊接工艺 原则上与合金结构钢类似,但注意以下几点:
① 为减小应力和变形,应选用能量集中的机械化快速焊接 方法。
② 一般采用焊条电弧焊和氩弧焊,也可采用埋弧自动焊。 用同质填充金属,但应控制含碳量。
③ 焊 接 电 流 比 合 金 钢 小 10% ~ 20% , 控 制 层 间 温 度 低 于 250℃。
第21章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21.1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可焊性) 1. 焊接性的概念 焊接性:指被焊材料在一定的焊接方法、工艺、焊接材
料、工艺参数及结构形式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 程度。 ➢ 工艺焊接性:焊接接头产生工艺缺陷的倾向(尤其是产 生裂纹的可能性)。 ➢ 使用焊接性:焊接接头在使用中的热影响区。 • 焊接方法:多用焊条电弧焊,但厚件可用电渣焊(热处
理)。焊接后缓冷,进行消除应力处理。
• 高碳钢:只限于焊接修补,预热温度更高。
3. 低合金结构钢 • 机械制造合金结构钢:焊接性及工艺措施与中碳钢同。 • 低合金高强钢:用于工程结构。 • 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特点 ① 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强度越高,淬硬倾向越大。小于
倾向和冷裂纹现象更严重,因此,焊前预热温度(200℃~ 400℃),焊后要进行热处理。如果不能实施预热或热处理, 应选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
21.4 铸铁的焊补
• 铸铁的特点:含碳量大,组织不均匀,塑性极差,因此 焊接性极差。
• 铸铁的焊接特点 ① 熔合区易产生白口组织,其硬度很高,难以加工。 ② 易产生裂纹,既产生冷裂,又产生热裂。 ③ 易产生气孔。 ④ 流动性好,熔池金属易流失,不宜立焊。
wCr 20
wMo 15
wV 10
5B
h 600
H (%) 60
p 1 440PC 392( o C)
• 冷裂纹敏感系数法只适用于低碳(0.07%~0.22%C的质量分
数),且含多种微量合金元素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③ 小型抗裂试验法 • 方法:刚性固定对接试验法、Y形坡口试验法、十字接头
试验法。
350Mpa淬硬倾向不大;大于450Mpa明显。淬火后塑性、 韧性明显下降。
② 焊接接头的裂纹倾向:强度级别越高冷裂倾向越大。
影响冷裂的因素:
➢ 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含氢量 ➢ 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 ➢ 焊接接头的应力。 ③ 一般采用焊条电弧焊和埋弧自动焊。
• 工艺措施
对于低强度级别的钢: a 一般结构常温焊接与低碳钢相同。 b 低温焊接、大刚度、大厚度构件进行小焊脚、短焊缝时,需增大
• 焊接方法:适于各种方法。以焊条电弧焊、埋弧焊、气体 保护焊、电渣焊和电阻焊为多。
• 焊接材料的选择
a 一般结构,焊条电弧焊:J421、J422、J424。 b 承受动载、复杂结构、厚板:J426、J427、J507。 c 埋弧焊:一般用H08A、H08MnA配焊剂431。
2. 中、高碳钢的焊接 • 中碳钢的特点:含碳高(0.25~
电流,减缓焊速,选用低氢焊条,并考虑预热。
c 压力容器等重要件,厚度大于20mm时,焊后退火。 对于高强度级别的钢 a 焊前预热。 b 调整规范,控制热影响区的冷速不宜过快。 c 焊后退火处理,消除应力。消氢处理。 d 选用低氢型焊条(或高碱度焊剂),并注意焊前烘干。
21.3 不锈钢的焊接
• 不锈钢:能抵抗大气及腐蚀性介质腐蚀的钢种。不锈钢 按空冷后室温组织不同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 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最常用的是铬镍奥氏体不锈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