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复习综合测试卷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2.在“吐鲁番地区发现了不少唐代前期的租佃契约,表明立契租佃制当时已经十分流行。

宋代租佃关系的第一个特征,是土地出租者与租佃者之间广泛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第二个特征,是在租佃制下,客户已经有了迁移的自由。

”这说明唐宋时期A.均田制的广泛实行B.庄园经济的发展C.土地经营方式的改变D.自耕农经济的发展3.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

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出处论述《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元帝纪》“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

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后汉书》杜诗“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C.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D.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4.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铁犁牛耕B.小农经济C.重农抑商D.闭关锁国5.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

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B.血缘观念的淡化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建立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2.在“吐鲁番地区发现了不少唐代前期的租佃契约,表明立契租佃制当时已经十分流行。

宋代租佃关系的第一个特征,是土地出租者与租佃者之间广泛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第二个特征,是在租佃制下,客户已经有了迁移的自由。

”这说明唐宋时期A.均田制的广泛实行B.庄园经济的发展C.土地经营方式的改变D.自耕农经济的发展3.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

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C.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D.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4.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铁犁牛耕B.小农经济C.重农抑商D.闭关锁国5.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

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B.血缘观念的淡化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建立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7.到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2019年高考历史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试卷及答案 1(文科)

2019年高考历史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试卷及答案 1(文科)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1(文科)一、单项选择题1.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A. 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B. 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 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 确立了“家天下”制度2.西汉时期形成的“中朝”()A.与外朝同属一个机构B.与皇帝容易产生矛盾C.掌握司法与行政大权D.行使国家的决策职能3.2014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倡导“正能量”成为当下搜索热词。

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经确立官员监察制度。

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A. 中正B. 刺史C. 御史大夫D. 通判4.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

入葬的坟墓称“陵”。

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

此称谓A. 意在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B. 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C. 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D. 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5.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宋会要辑稿》载:“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太宗实录》载:“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能分割宰相之权,应当有一定的实权。

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6.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

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

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列强以有益清朝为由侵略中国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C.清初以怀柔之道处理外交关系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朝统治者不满7.“奴隶是根据万民法的制度,一人违反自然的权利沦为他人财产的一部分……一切奴隶地位没有任何差别”,“对于一切被释放的自由人(原奴隶),不问被释放者的年龄、释放者的权益或释放的方式,一律给予罗马公民资格”。

2019年高考历史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试卷及答案3(文科)

2019年高考历史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试卷及答案3(文科)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3(文科)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0题,满分60分)1.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前夕,曾反驳宋教仁等人的内阁制主张,而在交卸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却称赞内阁制:“现就中国情形论之,以内阁制度为佳。

”其态度的变化是A.为了维护民主共和 B.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C.模仿法国政治体制D.形成灵活的立法机制2.1942年2月23日,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指出,中国“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顶住了日本的进攻,歼灭了几十万日本军人,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军需。

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抵抗和以后必然到来的反攻—一因为这是最后打败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材料反映了A.中国外交取得了预期的效果B.中国抗战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进程C. 国际局势变化影响中国抗战D.美国支援是打败日本的重要因素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维护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公民团体。

”下面理解正确的是A.公民团体实际上就是城邦制度B.公民意识决定了人际关系C.由公民用体构成自治性的社会D.城邦有利于公民行使权力4.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分析英国贸易政策时指出,“正是以前支持保护主义的资产阶级现在给予了英国的自由贸易以坚定的支持。

”“如果对重商主义经济学家的政治理想和兴趣所在不抱任何偏见,那么自由主义经济学本来是可以继承重商主义经济学的分析工作的。

”作者旨在强调贸易政策A.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B.前后具有继承性C.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D.本身具有阶段性5.商的晚期,卜辞中常见征伐人方、尸方的记录(人、尸在甲骨文中作为方国名称)。

《左传》亦有“商纣为黎之蔸,东夷叛之”,“纣克东夷而殒其身”的内容。

材料表明A.商纣残暴无道引发暴动B.商王穷兵黩武招致灭亡C.商与东夷之间战争频繁D.商以武力手段慑服四夷6.孟子说“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管理者)治之耳。

有贱丈夫(民间商人)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年高三历史综合练习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年高三历史综合练习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年高三历史综合练习试题(含解析)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3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35个小题,共14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道题,共160分。

2.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3.试卷所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请使用2B铅笔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4分,选对一项得4分,选错或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许多经济现象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下列经济现象出现在下图所示时期的是A. 铁犁牛耕在农业领域中逐步推广B. “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贸易C. 已经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 区域间的长途贩运成为经济特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齐、楚、燕、韩、赵、魏、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在农业领域中逐步推广,故A正确;西汉开通“丝绸之路”,排除B;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排除C;明清时期区域间的长途贩运成为经济特点,排除D。

2.《洛阳伽蓝记》成书于6世纪初,书中对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有详细记载。

其中说道:“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

”这主要反映了A. 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到洛阳城B. 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C. 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D. 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迁到洛阳,并积极学习汉文化,使洛阳重新繁华起来,故C 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迁到洛阳,无法体现南方士族北迁,排除B;北魏暂时统一了北方,并没有统一全国,D错误。

2019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试题

2019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试题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历史原创模拟卷一.选择题(24 题,每题2 分,共48 分)1. 徐复观先生说:“可以断定孔子修《春秋》的动机目的,不在今日所谓‘史学' ,而是发挥古代良史以史的审判代替神的审判的庄严使命。

可以说,这是史学以上的使命,所以它是经而不是史。

”作者意在说明()A. 孔子编订史书的史学记载价值B. 《春秋》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C. 儒学影响古代司法审判的执行D. 《春秋》发挥历史的教化功能2.《后汉书》记载,公元89 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

2017 年8 月,经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中部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也解决了长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猜测。

这表明A .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B .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C •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D •历史记载必须以考古研究佐证3.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

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

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C • 《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D •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4•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

材料反映出A. 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B. 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C. 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D.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5.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 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 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

此外110 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

东西市共4 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

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A. 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B. 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C. 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D. 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6..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 。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三及答案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三及答案

综合模拟试卷三(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如图为古代传说的神兽獬豸(xiè zhì),拥有很高的智慧,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獬豸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

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

据此说明( )A.法权神圣不可侵犯B.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C.神权为王权服务D.中国古代司法由神主宰2.汉昭帝始元六年,大将军霍光以昭帝名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讨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问题。

这次盐铁会议( )A.反映了汉朝朝议的民主作风B.说明政府干预市场色彩浓厚C.体现了汉朝人才辈出的盛况D.标志着汉朝专卖政策的开始3.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

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

材料观点反映了( )A.儒学的政治化趋势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4.“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

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

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5.1876年,《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

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

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C.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D.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6.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1898年张之洞出版《劝学篇》,提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时间 合计 自耕农 半佃农 佃农
1912 年 100
49
23
28
1931 年 100
46
23
31
1936 年 100
46
24
30
1947 年 100
42
25
33
A.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主力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C.战争等因素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D.土地集中,农民无地化趋势增强
2.1854 年以后成立的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正式规定向对外贸易征收关税,并把收入上缴给中央政府而不 归各省掌握。1894 年的关税比 1864 年增长了近 2 倍,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由 1/7 左右上升为 1/4 左 右。此举反映了
1992 年南方谈话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 是经济手段。
1992 年 中 共 十 四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

体制
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
B.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对市场经济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19.1962 年同 1960 年相比,中国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下降 17 个百分点。重工业产 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下降 4.7 个百分点。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减缓 B.计划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 C.国民经济结构实行了调整 D.“大跃进”导致经济持续衰退 20.下图是 1978 年 12 月、1997 年 8 月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表中反映了我国工 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含解析)

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1.有一年,位于辽东的高祖庙和长陵高园殿发生火灾,董仲舒起草了一篇《灾异之记》奏稿,在奏稿中指责在辽东立高祖庙不合礼制,发生火灾是上天的警示,皇帝应该整顿吏治,杀一批不法皇亲和大臣以谢天。

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A.春秋大一统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天人感应D.君为臣纲2.梁启超指出:“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张的是()A.“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C.“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3.“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挂在某思想家纪念堂大殿内的这幅楹联叙事写意,辞简意赅。

该纪念堂的主人应是()A.朱熹B.程颐C.李贽D.陆九渊4.中国古代某位学者被称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下列各项中,属于该学者主张的是()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5.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

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

”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6.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7.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两汉之世,(皇帝)遇日食灾变,则下诏责躬求言。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A.深受儒家循环史观影响 B.受到社会进化史观影响 C.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D.包含了天命史观的思想 8.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上述历史事 件的共同点是
A.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B.均主张“中体西用” C.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D.未能触及政治制度 9.1904 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第一场考中国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 思想;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第三场考《四书》《五经》经 义三道,这次考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成中国之巨祸”的历史事件,概述“激进的改革”思想
产生于 19 世纪末的历史动因。(7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试论维新变法思想的历史作用。(5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以孔子为表征符号的中国哲学传入欧洲之后,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哲学的一些基 本 理 念 如 “ 道 ”“ 理 ”“ 太 极 ” 和 “ 一 阴 一 阳 之 谓 道 ” 的 辩 证 方 法 被 西 方 哲 学 家 看 作 是 “ 纯 粹 理 性”“绝对理念”“自然法”“自然神论”“无神论”“唯物论”“正反合”“两极相逢”“有机论哲 学”等等,在欧洲思想文化土壤里经过欧洲化的改造成为 17 世纪欧洲近代哲学孕育的重要元素,继而又 成为 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精神资源。欧洲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如莱布尼茨、伏尔泰、魁奈等人 都对中国哲学、中国思想文化十分着迷,以致造就了长达近两个世纪的“中国热”。 材料二 19 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掀起了一个翻译、引入、学习西方的“西学东渐”的热潮。这时的“西 学”并非特指一科一门之学,而是囊括各种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总汇。其实,早在明末,徐光启在 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接触中就已经意识到中国缺少西方人所具备的那种“实学”,于是倡导“实学救 世”,提出“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主张。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倡导“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与当年 徐光启的主张一脉相承。清末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实质上旨在采纳西学为我所用。严复倡导“中西 体用一致”,并大量翻译西方近代哲学、逻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各种社会科学学说,引入“天 赋人权论”“进化论”等近代西方思潮,提出“统新故而观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其目的在于推行变 法维新。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中西会通”和“中西融合”的呼声在思想学术界不绝于耳。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年高三统一测试文综历史试题(原卷版)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年高三统一测试文综历史试题(原卷版)

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文科综合历史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其布局结构能够反映出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下列有关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以宗法制为原则的权利分配B. 加速民族重组与融合的进程C. 同姓亲族均分布在中原战略要地D. 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2.“夫大块(自然)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先秦时期表现出善生乐死的超然态度,主张薄葬的学派应该是A. 道家B. 墨家C. 儒家D. 法家3.故宫博物院钟表馆收藏了十八世纪200多件中外各式钟表,其中最特别的是一件进贡给乾隆皇帝的礼物——“铜镀金写字人钟”(见下图)。

当启动开关时,一个欧洲绅士模样的机械人就会在面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8个汉字。

这件藏品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西学东渐进程开始②“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③西方完成工业革命④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4.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出现大危机,受王安石变法启发,时任美国农业部长的华莱士在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以下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为其提供了借鉴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市易法④均输法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5.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主权逐步丧失,如关税主权、司法主权、内河航运权、使馆界及驻兵区域权等。

下列条约与司法主权丧失相关的是A. 《南京条约》B. 《五口通商章程》C. 《天津条约》D. 《辛丑条约》6.阅读1873-1878年轮船招商局经营状况表,据此可知A. 洋务运动兴起解决了政府财政危机B. 西方列强大量减少了对华资本输出C. 洋务企业起到了分洋商之利的作用D. 洋务企业向洋商大肆出卖国家利益7.“他们努力创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其主要方法是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

2019-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 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 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12 页,满分240 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 I 卷(必做)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此后,再涂写其余答案标号。

2.第 I 卷共 25 小题,每题 4 分,共 10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9.清李慈铭在《越缦堂日志》中记录了一副春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这副春联应出自A.鸦片战争时期的封建官吏B.维新变法时期的财产阶级维新派C.洋务运动时期的封建固执派D.辛亥革命时期的财产阶级革命派10.有人对新文化运动作出以下议论:“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敬帝国主义文化”。

你以为这人对该历史事件的议论是A.非理性的B.完整错误的C.片面的D.中肯的11.以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应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A.国内生产总值增添率的变化状况B.人口增添率的变化状况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目的变化状况D.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变化状况12.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历史学家以为,欧洲近代初期的文艺中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发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度。

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保证了代议制的逐渐成立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宽泛接受D.促进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13.19 世纪中后期,“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光阴,结果欠债累累;一个年薪 100 镑的下院书记官一年行贿 5000 镑;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达,有了钱就在自卑驱遣下拼死讲排面” 。

这最能表现出A.工业革命引起了道德危机 B.工业革命致使英国政治更为杂乱C.工业革命引起阶级关系的改动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4.右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讲堂笔录,此中遗漏的知识点应当是A.挣脱苏联的经济制裁B.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15.某学者把苏联(俄 )二三十年月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此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斯大林模式确定16.历史老师把地区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色归纳成右边的表格。

2019年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卷及答案(一)

2019年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卷及答案(一)

高三年级历史综合测评卷 1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2.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

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思想最为相近的是A.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B.韩非子的中央集权思想C.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D.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3.“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4.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

规定是为()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B.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D.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5.据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浸街”现象发生,到宋仁宗时,政府干脆规定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设商店。

由此可知,宋代()A.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B.城市治安出现了混乱C.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D.政府重视商业税征收6.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词曲(戏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

”此“词曲贵浅”的主张()A.体现了戏曲的生活化发展B.推动了传统文学艺术的转型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D.体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7.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

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

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A.和平崛起B.武力掠夺C.制度创新D.民主强国8.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新高考高三年级历史 一轮复习综合测评卷 2-2019年教学文档

新高考高三年级历史 一轮复习综合测评卷 2-2019年教学文档

高三年级历史综合测评卷 2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诗•商颂•殷武》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这说明商朝()A.实行分封制维护社会秩序B.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统治C.以武力、德政维护民族关系D.稳定了与周边民族的联盟关系2.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

”其中“最有生气的成分”是指:()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度D.军功爵制度3.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

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

秦始皇封禅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来源:]C.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4.据秦琅琊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5.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6.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1.88%。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测试7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测试7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第八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选择题1.(2018年广东六校高三二联)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2.(2018年广东六校高三联考)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

杀公鸡,叫鸣哩。

杀母鸡,下蛋哩。

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3.(2018年广东揭阳高三期末)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4.(2018年广东茂名一模)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提出自己的构想:“以实在田土均之,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

”这里他针对的社会问题是()A.均田制破坏B.土地兼并C.赋税沉重D.重农抑商5.右图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插图。

对该图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汉代关中地区农民创造的“井渠”B.该装置的发明人是东汉的杜诗C.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进行灌溉D.该设施始见于明代6.《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

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7.(2018年广东六校高三一联)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历史复习综合测试卷24.周人与商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除了战略上的布局,还重新创立了一套占卜系统,即周易。

文王按照岐山的地理位置重新排定了八卦的方位,周公做了爻辞,而无须再通过商人的卜骨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这说明A.周人对思想的控制更加严密B.周人重视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C.周易比龟甲占卜更有助统治D.周人依靠科学决策夺得了天下25.西汉时期的大司农桑弘羊为盐铁官营辩护时说,豪强大家“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聚众或至千余人”,易“成奸伪之业”,给国家带来祸患。

材料主要反映了A.大一统是盐铁官营的政治前提B.增加收入是盐铁官营的重要目的C.经济控制基于政治安定的考量D.打击豪强是历代王朝的政治诉求26.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

据表1可知表1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A.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B.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27.科举后备队伍的积累使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以至明中期以后发生了科举以来首次颇具规模的“反科举”运动。

大批的生员、监生纷纷“弃举业”、“裂秀才冠”,往往自称“山人”,以自身学识与才华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

这反映了当时A.知识分子对八股文的痛恨 B.科举制已失去选拔公正性C.在野派幕后操纵国家政权D.明代政治体制已相当僵化28.针对出国华工“如在地狱,慘不忍睹”的状况,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以达到“捷声息而通隔阂,收权利而销外侮”的效果。

这反映了A.国际协商能保障华工的权益B.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C.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D.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29.曾经,在国人如何面对西方第三人称代词的性别区分这一问题上,有人主张用“伊”对应“she”,有人主张汉字拼音化。

1917年,刘半农创造“她”字以对应,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1932年定音之后的“她”字一直沿用至今。

这反映了A.国人普遍因循守旧B.知识分子异常激进C.汉字文化兼收并蓄D.西方文化霸权胁迫30.电影《无问西东》主人公之一沈光耀的原型沈崇诲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

在这场会战中,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悉数投入,湘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纷纷奔赴前线,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国人民踊跃支援。

这表明淞沪会战()A.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高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C.消弭了国民党军阀之间的嫌隙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1.“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类国家的代表人物。

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

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同一阵营国家拖入与美国的战争。

”新中国在该会议上A.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C.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D.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32.史载,希腊某城邦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公民死伤众多,消息传到国内,战死者的父母面对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儿子生还,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

这反映出在希腊A.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B.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C.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D.社会各阶层间矛盾日趋缓和33. 卢梭认为良心和怜悯正是‘先于思考而存在的纯自然的感动”。

“关于人的一个主要原理是:自然曾使人幸福而善良;但社会使人堕落而悲苦”。

据此可知卢梭A. 利用自然状态遏制极端的私欲膨胀B. 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中的“理性”C. 论证了民主共和政体存在的合理性D. 基于自然理念对近代文明进行批判34.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苏联不断充实企业技术、生产、财务计划的内容,增加计划指标,并相应减少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苏联上述举措A.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力量C.推动了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35. 表2为环印度洋区域的主要国际组织。

由此看出表2A.世界经济重心向印度洋区域转移 B.区域间国际关系民主趋势不断加强C.区域内政治经济合作不断发展 D.发展中国家努力创建新经济秩序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 1978年,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确定企业在增收基础上,可以提取一些利润留成。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国有企业改革转向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两权分离”。

1986年,国务院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4年开始试点。

2005年底,52.7%的国家重点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80%以上。

1997年,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任务,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开始改变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

——摘编自陈清泰主编《重塑企业制度:30年企业制度变迁》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入“滞胀”时期。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

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

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

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政策,力争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

之后,撒切尔对处于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行业的国企,以及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的改革。

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

——摘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企改革的主要趋势。

(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说明英国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英国企改革的共同影响。

(7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大多数人认为18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存在着如图1所示的特点。

早期机械化蒸汽动力及铁路电力及重型机械福特式(流水生产线式)信息及通信长波长波长波长波长波图1——摘编自彼得·肯迪《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l所示的特点进行探讨。

(说明:从图1中提取一个经济发展的特点并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

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

这种庞大的宗族共同体便构成了这一时期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

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庭形态,除了宗法贵族集体大家庭之外,另有庶民、奴隶等个体家庭,但无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性,尚被包客于宗法大家庭以及各类共同体(如村社)的外壳之中。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推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这是对宗法制度的彻底否定。

由此,秦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组织最基本形态。

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

这种家庭具有结构简单、内部关系单纯而亲昵、人数少等特点。

——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前后秦的家庭制度的主要变化。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分户政策的可行性和意义。

(9 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二战期间,英国人坚持认为伊朗官员应向同级别的英国官员敬礼,这加深了伊朗人的敌意。

伊朗和其他地方脱离国外统治和影响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因此,英国不得不后撤。

与此同时,美国人和苏联人一直密切关注着伊朗的局势。

1949年,美国之音开始向伊朗广播。

随着一年后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开始向伊朗提供更多的直接援助。

很快,美国开始与中东国家重新商议石油特许开采权的授权条件。

然而,英国人却没有认清形势,缴纳给英国财政部的税金和支付给伊朗的授权费之间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

当摩萨台在1951年被选举为首相后,伊朗立即通过了一项将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的法律。

1952年年底,美英主导了一项“联合政治行动”,摩萨台被遠捕并遭到审判。

美国正式介入这一地区。

——据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在伊朗“后撤”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概述美国向伊朗地区进行渗透所采取的措施。

(6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继位之初,英国经济拮据,王国耗尽财源,贵族贫穷没落,却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物价昂贵,酒肉和衣服滞销;内部互相倾轧,对外与法国和苏格兰同时作战,唯一的盟友西班牙由于宗教问题对新政权产生了怀疑,矛盾重重。

英国丧失了欧洲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彻底沦为“海岛”国家,时刻面临海上入侵。

掌握权力的女王把焦点转向海洋,制定了对外扩张政策,从财政和法律上支持海军建设;组建皇家海军,充分利用民间航运以及海盗的力量;培养海军人才,变革和创新装备和战术等。

但皇家海军中募兵官借助征兵中饱私囊,海军官员间存在严重的裙带关系,底层的水手遭到剥前,生活艰苦。

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海军建设契合了当时国家发展的需求,激发了英国传统的海洋意识,掀起了整个国家走向海洋的热情。

——摘编自孙学美《伊丽莎白一世与英国崛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丽莎白一世积极发展海军的历史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丽莎白一世海军建设的影响。

(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