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合集下载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总论1、影响药物作用因素药物应用后在体内产生的作用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药物的剂量、制剂、给药途径、联合应用,病人的生理因素、病理状态等等,都可影响药物的作用的强度,或者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

1、剂量药物不同剂量产生的药物作用是不同的。

一般地说,在一定范围内剂量愈大,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愈高,作用也就愈强。

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的药物的反应存在着差异。

2、制剂及给药途径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和不同给药途径,会引起不同的药物效应。

一般的来说,注射药物比口服吸收快,作用往往较为显著。

此外,由于制剂的制备工艺及原辅料等的不同,也能影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有的药物给药途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作用,如硫酸镁内服导泻,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则有镇痉、镇静及减低颅内压等作用。

3、联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或先后应用,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相互影响,如使药效加强或减弱,使毒副作用减少或者出现新的毒副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在一起,引起药理上或物理化学上的变化,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影响病人用药安全,这种情况称为“配伍禁忌”。

无论药物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必须注意分析,加以妥善处理。

4、机体因素(1)生理:不同年龄,特别是新生儿和老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与成年人不同。

小儿的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应用某些在肝内代谢的药物易引起中毒,一些经肾排泄的药物如巴比妥类、氨苄西林、地高辛等排泄缓慢,应用时剂量必须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影响蛋白质和钙磷的代谢,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长期应用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代偿适应能力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降低,因此对药物的耐受性也较差,故用药剂量一般应比成年人量减少。

性别的不同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

妇女在月经、妊娠、分娩、授乳等特点,用药时应适当注意。

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某些药物能通过胎盘进入胎体或经乳汁被乳儿吸入体内,有引起中毒的可能。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ppt课件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ppt课件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个体差异表现在与用药剂量有关就是耐受性和高敏性; 与用药剂量无关则表现为免疫异常和遗传缺陷。
耐受性和高敏性
机体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有大有小。敏感性高的叫高敏性 ;不敏感的叫耐受性。 先天耐受是受遗传的影响,表现在第一次用药就出现耐 受现象。后天性耐受性则与连续用药有关。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课堂讨论
答案
临床应用降血脂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能降低胆 固醇,选择晚上用药作用最好。晚上用药可以抑制胆固 醇的合成,增加疗效 洋地黄在白天给药最好,可降低中毒的发生率 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1次/d的茶碱缓释剂,应选择晚上给 药更合理。药缓慢释放,有利于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
机体节律性不只对药动学方面有影响,对药物 的效应、毒性也有影响。
相同剂量下,给药时间不同,机体对药物的反 应性也会有差别,药效也会有差别。例如:洋地黄 在夜间用药,机体敏感性较白天给药要高40倍。
时间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例:降血脂药物辛伐他汀、洛伐他汀能降低胆固 醇,什么时间用药作用最好呢? 胆固醇的合成受机体节律性影响,夜间合成增加。 因此,晚间给予这类药物降低胆固醇作用强。 (也就是说,从时间药理学角度晚饭后服药合理)
二、药物方面的因素
药剂学的相互作用
也称配伍禁忌。指药物进入人体前,由于相互配伍的理 化反应而使药物发生变质、失效、或产生有毒物质或使 药效降低。
知识链接—— 药物组合
药物组合有以下形式。 ①复方制剂 将常需共用的药物预制成复方的剂型,如 APC片; ②单剂量包装 将多种药片或其他剂型,按一次应用剂 量包装在一小袋中,目的是方便正确应用; ③临时配方 将多种药物成分,临时组合成一个方剂, 如临时调配散剂、合剂等; ④注射加药 也称注射配液,是将两种或多种注射液混 合在一起或往输液中添加药物后用于滴注,目的是为了 减少注射次数或方便给药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PPT演示课件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PPT演示课件

饮食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食物中的成分可以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溶解度和吸 收速率,从而影响药物作用。
饮食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代谢产物可能影响肝脏和肠道中的酶活性,从 而影响药物的代谢速率和代谢产物。
饮食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食物中的成分可能影响肾脏功能,从而影响药物的排泄速率和排泄 量。
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进而影响药物作用。例如,口服给药方 式相对较慢,而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则可以快速发挥作用。
给药方式
给药方式也会影响药物作用。例如,定时定量给药可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稳定 浓度,而按需给药则可以在需要时快速发挥作用。
03
患者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 响
年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作用。
药物作用的机制还与药物的化学结构、 理化性质、药理活性等有关。
药物作用的分类
根据作用方式不同,药物作用可以分为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局部作用是指药物在用药局部发挥作用,而全身作用是指 药物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各部位。
根据作用效果不同,药物作用可以分为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是指药物用于治疗疾病时所出现的有利于疾病康 复的作用,而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 治疗无关的作用。
生活习惯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吸烟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01
吸烟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药物作用。
饮酒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02
酒精可以与许多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和
排泄,从而影响药物作用。
运动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03
运动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从而影响药物作用。
环境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02

第四节-影响药物作用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

第四节-影响药物作用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
糖皮质激素的钠潴留作用可减弱利尿的作用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七分。
体外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使用或制成制剂 时,不仅在体内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在 体外就可能发生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 化反应,出现混浊、沉淀、产气、变色等外 观异常的现象,称为配伍禁忌。
如静滴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磺胺嘧啶钠 (SD)注射液,几分钟即可见液体中有微细 的SD析出,这是SD钠在溶液pH降低出现的结 果。
给药途径
多种因素影响胃肠道药物的吸收,进而影响药物的起效快
慢、作用强度和持效时间。 ➢ 药物剂型: 水溶液剂>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 胃肠液pH值:猫、犬、猪pH偏低,牛、羊pH偏高
➢ 肠道内容物:内容物多少与性质,多价金属离子 ➢ 胃肠道机能:胃排空、肠蠕动、消化液分泌
➢ 首过效应: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七分。
固体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丸剂等 半固体剂型——软膏剂、糊剂等
气体剂型——气雾剂、喷雾剂等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七分。
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药物方面
2)剂型
药物剂型不同,可影响药物作用的性质、大小、快慢和部
位:
➢ 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 剂型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如硫酸镁内服
为泻下作用,注射为抗惊厥作用。
保定药噻拉嗪
猪:最不敏感 许多抗菌药物在马、牛、羊等动物体内的半衰期表现出很大
差异。如SMM在猪半衰期为8.87h,奶山羊为1.45h。 少数药物还表现质的差异,如吗啡对人、犬、大鼠、小鼠表 现为抑制,对猫、马和虎则表现兴奋。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七分。
抗菌药物在不同动物的半衰期(h)

3: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三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的作用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因此总会遇到来自药物方面、机体方面、用药方法方面以及环境方面诸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不仅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而且有时甚至还能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

因此,在临床用药时,一方面应掌握各种常用药物固有的药物作用,另一方面还必须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才能更好地运用药物防治疾病,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第一节动物方面的因素一、种属差异多数药物对各种动物一般都具有类似的作用。

但由于各种动物的解剖构造、生理机能、生化特点以及进化程度等的不同,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水合氯醛对马是良好的麻醉药,牛、羊比较敏感,猪却能忍受;催吐药对猪、犬易引起呕吐,马就不易呕吐,用于牛、羊则呈现促进反刍和祛痰的作用。

反刍兽因有复胃结构,其消化特点迥异,给予不稳定药物时易被破坏,如内服洋地黄等时,往往无效,或药效出现很慢。

猫对吗啡出现高度兴奋而不是抑制。

有的家畜对某些药物特殊敏感,如牛对汞剂,猫对石炭酸等几属禁忌范围。

家禽对有机磷酸脂和呋喃类药极为敏感。

同种动物的不同品种对药物的敏感性亦不相同,如北京鸭就比其他品种鸭对硫双二氯酚敏感得多。

这些在用药时,都必须加以注意。

二、生理差异不同年龄、性别的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差别很大。

幼龄、老龄动物及母畜一般对药物比较敏感。

这除体重因素外,幼畜药酶活性较低,或肝、肾功能发育不全,老龄动物则因机能衰退,对药物转化能力弱,因此均比较容易中毒。

例如氯霉素对仔猪毒性就大。

怀孕母畜对某些药物亦比较敏感,怀孕初期易致胎畜畸形,怀孕后期要避免应用拟胆碱药和能导致骨盆器官充血的峻泻药,以引起流产。

泌乳期间应考虑药物是否经乳汁排出并引起幼畜中问题。

体重不同的同种家畜对相同剂量的药物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要想得到相等的血液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就必须按体重计算剂量。

脂溶性药物易贮集在脂肪组织中,对多脂肪肥胖的动物适当增加剂量是必要的。

三、个体差异在年龄、性别和体重等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同种动物中个别个体对药物有特殊的敏感性,称为个体差异。

药学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学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在机体内产生的药理作用和效应受药物和机体的多种因素影响。

包括许多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方面为药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为机体方面的因素。

其中药物方面的因素包括一、药物制剂(药物可制成溶液剂、糖浆剂、片剂、胶囊、颗粒剂、注射液、气雾剂、栓剂等用于各种不同给药途径的剂型。

)和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影响药物吸收、产生效应的速度和时间。

)二、药品的质量:由于药物的制备工艺和原辅料的不同,可能显著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三、药物的相互作用(1、药效学方面的作用,2、要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3、药剂学方面的配伍禁忌。

4、药物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临床常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除达到多种治疗目的外、都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加疗效或利用拮抗作用以减少不良反应。

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往往由于药物间相互作用而使疗效降低或出现意外的毒性反应。

其中机体方面的因素包括:一、生理因素(如年龄、性别):年龄是影响药物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小儿与老年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与成年人明显不同,大部分药物在新生儿和老年人终会有更强烈、更持久的作用。

性别差异则可导致某些药物代谢差异和妇产科方面的问题。

二、精神因素:患者的心理因素与药物疗效关系密切。

安慰剂对有心理因素参与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如血压、心率、胃分泌、呕吐、性功能等的影响较大。

三、病理因素:疾病本身以及同时存在的其他疾病也能导致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改变。

四、遗传因素(如包括遗传多样性、药物反应的种族差异、特质性反应):由于遗传因素许多药物的作用还有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

五、时间因素:人的生物活动有一定的节律性,尤其是内分泌系统。

六、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1、耐受性和耐药性:在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发生改变、2依赖性和停药症状或停药综合症:连续用药病人对药物可产生精神上的依赖性和习惯性,甚至成瘾性。

因此。

在临床用药时,应该熟悉各种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应无明显差 异,但性别差异可导致某些药 物代谢差异;对于有些药物还 要考虑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 比如:例假期、妊娠期、分娩
期、哺乳期等。
(三)心理因素
情绪乐观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病人对药物的 信任、依赖程度也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四)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使药物作用表现因 人而异。 药动学——代谢差异 药效学——机体对药物的反应
(三)药物的剂型
生物利用度
给药途径: 静脉注射 > 气雾吸入 > 舌下含服 > 肌肉注射 > 皮下注射 > 口服 > 皮肤吸收
剂型: 溶液 > 片剂 > 胶囊 水溶液 > 混悬剂 > 油制剂
(四)给药时间和次数
药物与给药时间的关系
药物 催眠药 胰岛素 胃壁保护药、胃肠解痉药、利胆药 助消化药 刺激性药物 给药时间 睡前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机体方面因素
二、药物方面因素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1.儿童,特别是早产儿、新生儿 ①处于生长发育期 ②肝肾功能发育不全 ③血浆蛋白总量较少 2.老年人 各个器官功能减退,特别是 肝、肾,对药物代谢、排泄能力 降低,对许多药物敏感性增加, 甚至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药剂量 一般为成人的3/4.
一种药物通过影响另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 和排泄,而使另一种药物的作用或效应发生变化。
(六)药物对机体反应性的影响
①致敏反应 ②耐受性 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效应逐渐减弱或无效。 快速——短时间内反复应用数次 慢速——长时间连续用药;增加剂量可维持原有药效
③耐药性 在化学治疗中,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或肿瘤细胞对药物 的敏感性下降。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 联合用药时,一种药物通过影响另一种药物的吸收、 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而使另一种药物的作用或 效应发生变化。
例:青霉素与丙磺舒合用,后者可使前者排泄减慢而 使前者作用增强。
例:苯巴比妥能诱导肝药酶,当其与保泰松合用时, 可使保泰松代谢加快,药效降低。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1.年龄 (1)儿童 ❖ 儿童特别是早产儿和新生儿,因机体各系统生理
4.遗传因素 ❖ 多数药物的异常反应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是影响
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 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药物反应差异称为个体差异 ❖ 高敏性:有的患者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应用较小剂量
即可产生较强作用 耐受性: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必须应用较大剂量方可 呈现治疗作用。
5.病理因素
3.心理因素 ❖ 病人的心理因素与药物的疗效关系密切。 ❖ 病人情绪乐观,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 病人对药物的信任、依赖程度也可以提高药物的疗
效。 ❖ 安慰剂对于头痛、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能获得
30%~50%甚至更高比率的“疗效”,显然这种 “疗效”是心理因素起作用的结果。 ❖ 医护人员的任何医疗或护理活动,包括言谈举止都 可以发挥安慰剂作用,因此可以适当利用这一效应 作心理治疗或心理护理。
(1)配伍禁忌
❖ 药物在体外配伍时直接发生物理、化学的相互作用 而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性影响药物的使用,此为 配伍禁忌。
(2)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 联合用药时,药物在不同的药效学作用机制上产生
相同或相反的生理功能调节作用,表现为药物效应 增强(即协同作用)或药物效应减弱(即拮抗作 用)。 例:吗啡与阿托品合用治疗胆绞痛,前者具有镇痛作 用,后者可解除胆道痉挛,两药合用可使疗效增强, 为协同作用。 例:沙丁胺醇的扩张支气管作用可被普萘洛尔所拮抗, 若两药合用,可使前者的作用减弱。

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

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

3. 药物的相互作用 效应动力学方面: 协同作用 (synergism):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用,由于药效学的
影响,使原有的效应增强。如磺胺和甲氧苄啶。
1.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 氨基糖苷类药物
2.增强作用:青霉素与丙磺舒的合用 3.增敏作用:一种药物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种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b.反复给药 ➢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可保持药效不变,停药 后可恢复,亚硝酸酯类药物 ➢ 急性耐受性 :药物短时内反复应用数次后药效递减直至消失,麻黄碱,加压素 ➢ 交叉耐受性:机体对某药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药物敏感性也降低 ➢ 抗药性 (drug resistance) : 病原体及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 c. 药物依赖性
F: 生物利用度 A: 体内药物总量 D: 药物剂量
➢ 给药途径 • 影响吸收速度:吸入腹腔舌下肌肉皮下 口服直肠>皮肤 • 影响效应:硫酸镁(1)口服,利胆导泻(2)50%溶液外敷,消炎止痛
(3)肌肉或静脉注射,预防和控制抽搐
2. 给药方案
a.给药时间:饭前吸收好,发挥作用快:刺激性药物宜饭后;催眠药睡前
呼吸暂停
(2)遗传性不良反应异常 G-6-PD缺乏
还原性谷胱甘肽 减少
NSAIDs,伯氨喹,磺 胺类药物导致溶血性贫 血
5. 种属差异
1.动物种属差异: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表现为量或质的差异 2.人种或民族差异: 异烟肼的代谢
二、药物方面的因素
1. 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
F A 100% D
2. 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1)婴幼儿: 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禁用吗啡; 中枢抑制药影响智力发育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作用受药物、机体和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可致临床效果因人而异,故需用药个体化以满足用药安全有效。

第一节药物因素以量效关系为基础,作用部位的药物数量决定起效快慢、作用强度及维持时间,即给药剂量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

其他:一、药物剂型与制剂同种药物,可因制剂、剂型及具体的用药方式不同,其效应也会有差异。

二、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进而影响起效快慢、作用强度及维持时间。

不同给药途径,同一制剂药物作用性质亦可不同。

例如:MgSO 4 口服:导泻、利胆;肌内注射:抗惊厥、降低血压。

三、给药时间许多药物给药时间或时机有相应要求。

可根据:出现所需效应的时间,如催眠药临睡前口服。

减少影响因素的干扰,如空腹口服免受食物影响吸收。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刺激性的药物于餐时或餐后口服。

顺应生物节律,如糖皮质激素类药每日或隔日上午8 时一次顿服。

四、长期用药长期反复用药可引起机体(包括病原体)对药物反应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耐受性、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用可发生停药反应。

耐受性(tolerance):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的现象。

耐药性(resistance :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现象,也称抗药性。

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由于药剂学、药动学或药效学的原因,影响药物的效应,使之增强或减弱。

广义=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狭义)+ 体外配伍禁忌联合用药结果:药物效应增强称为协同(synergism),药物效应减弱称为拮抗(antagonism)。

联合用药目的:疗效协同、不良反应拮抗、耐药性延缓(一)体外配伍禁忌药物在体外配伍时,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而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性而影响药物的使用,称为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属药剂学相互作用。

对策:药物在选用溶媒稀释和制剂混合或混入补液前应查阅药品说明书,查对配伍禁忌。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每一个药物都有其固定的药理作用特点,在质的方面表现为选择性,在量的方面表现为作用的强度及持久性。如果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一定和恰当,就大多数人来讲,可以产生预期效果,但对于具体的病人个体来说,其效果存在着一定的,甚至是非常明显的差异。要保证每一个病人都能达到最大疗效,最小不良反应,仅仅根据药物作用选药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各种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并在用药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调整,才有达到目的的希望。
次数:(1)以半衰期决定给药间隔
(2)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时间
(五)药物相互作用
1、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向输液剂中加入药物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参见配伍禁忌表,氨基酸中不可加入其它任何药物。
2、药物在药动学方面相互作用:如酶诱导剂抑制剂、碱化尿液、青霉素+丙磺舒等。
计算方法有根据年龄计算,根据体重计算,根据体表面积计算几种。但必须强调,药物有效剂量常受各种因素影响,按照任何一种方法或公式计算所得的用药量只能作为参考,医生必须根据患儿情况和临床经验来斟酌调整。
小儿,特别是新生儿,皮肤角化层薄,药物易穿透吸收,局部用药也易致中毒,如用“樟脑丸”(萘)保藏的衣服也可致新生儿溶血性贫血,阿托品滴眼也可引起全身反应。又如,小儿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能力较低,血中游离药物较成人为多,故在血药浓度相同时药物对小儿的作用较成人为强。加上年龄越小时血脑屏障功能越不完善,药物越容易进人中枢神经系统,对CNS药物敏感性高,例如吗啡、可待因等,儿童特别敏感而易引起中毒。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某些药物代谢酶活性不足,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分泌功能较小,因而代谢和清除药物较慢,更易引起药物作用过强或中毒反应。如氯霉素→灰婴综合征
随着抗生素的应用日益广泛,细菌对一些常用的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于那些应用时间越长,使用范围越广泛的药物,细菌的耐药性往往越严重。为了保持抗生素的有效性,应重视其合理使用。所以药企都不愿做抗生素,耐药性太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药物方面的因素
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主要是指一种药物使另一种并用的药物发生药物动力 学的改变,从而使后一种药物的血浆浓度发生改变。
相互作用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只要影响到上述四个环节中的任何一 个环节就会出现药物间的药动学相互作用,从而可以直 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药物的作用。
精品课件
二、药物方面的因素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大致有:
协同作用 指两药合用时引起的效应大于单用效应的总和。 如抗凝血药华法林和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合用增加出血可能。
拮抗作用 指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如 吗啡中毒时产生的中枢抑制,可被呼吸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 所对抗。
配伍禁忌 指药物进入人体前,由于相互配伍的理化反应而 使药物发生变质、失效、或产生有毒物质或使药效降低。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昼夜节律
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表现为昼夜节律性变化,机体在 昼夜24小时内的不同时间,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时间药理学
是研究生物体时间节律对药物作用和体内过程的影响及 药物对生物节律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精品课件
时间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在临床上,一些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 随着给药时间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原因:口服阿米替林表现出的因给药时间不同引起的
药物动态的差别反映的是消化道吸收速度的差异。
精品课件
时间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例:口服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50mg,一次服 用时,如何合理选择给药时间?
阿米替林有引起镇静作用和唾液量分泌减 少等抗胆碱作用,9时给药较强(这对治疗抑郁 病人是不利的)。
所以,为了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上采 用晚上21时给药是合理的。
精品课件
时间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实验表明:
机体节律性不只对药动学方面有影响,对药物 的效应、毒性也有影响。
相同剂量下,给药时间不同,机体对药物的反 应性也会有差别,药效也会有差别。例如:洋地黄 在夜间用药,机体敏感性较白天给药要高40倍。
精品课件
时间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例:降血脂药物辛伐他汀、洛伐他汀能降低胆固 醇,什么时间用药作用最好呢?
有些药物早晨给药Cmax>晚上服药Cmax; 早晨给药tmax<晚上服药tmax
表明:这些药物在消化道吸收速度早晨比晚上快。
精品课件
时间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例:口服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50mg,一次服用 时,9时与21时服药的变化情况。
规律:9时给药tmax明显缩短,Cmax明显升高。但是,9 时与21时给药半衰期和AUC没有明显变化,静脉给药上 述差异消失。
精品课件
课堂讨论
答案
临床应用降血脂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能降低胆固醇, 选择晚上用药作用最好。晚上用药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增加疗效。 洋地黄在白天给药最好,可降低中毒的发生率。 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1次/d的茶碱缓释剂,应选择晚上给药更 合理。药物缓慢释放,有利于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肾球滤过率
龄 对
心脏指数
功 能(%)

生活能力


肾血流量
用 的
最大呼吸能力


精品课件
年 龄(岁)
普萘洛尔血浆浓度(g/L)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病 理 状 态 对 药 物 作 用 的 影 响
精品课件
肝硬化 正常
h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个体差异
在年龄、体重、性别皆相似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在服 用常用剂量的药物可达到预期的反应,但少数人服用 常用剂量的药物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种因人而异的 差异就是个体差异。
LOGO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 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机体方面因素 药物方面因素
精品课件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 机体方面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病理状态、 精神状态、昼夜节律、饮食;
➢ 药物方面 药物结构、药物的剂量、药物剂型、 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及间隔时间、药物相互作 用、长期连续用药、制药工艺。
胆固醇的合成受机体节律性影响,夜间合成增加。 因此,晚间给予这类药物降低胆固醇作用强。(也 就是说,从时间药理学角度晚饭后服药合理)
精品课件
时间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例:临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时,一 般采用上午8时一次顿服。
原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期在上午8时左 右。 目的:减轻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作用。
精品课件
课堂讨论
胆固醇的合成受机体节律性影响,夜间合成增加。临床应用 降血脂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能降低胆固醇,选择什 麽时间用药作用最好?
洋地黄在夜间用药,机体敏感性较白天给药要高40倍,应选 择什麽时间给药最好?为什么?
支气管哮喘患者多是黎明前加重的夜间发作型(由于黎明前 血中肾上腺素和cAMP浓度低下,而组织胺浓度升高),使用 1次/d的茶碱缓释剂,应选择何时给药更合理?
精品课件
小结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
机体因素:年龄、性别、病理状况、遗传因素、 精神状况、饮食、昼夜节律等
药物方面:药物结构、药物的剂量、药物剂型、 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及间隔时间、药物相互作 用、长期连续用药、制药工艺。
临床用药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药物的影 响,使药物发挥最大药效,尽量避免不良反 应的发生。
精品课件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个体差异表现在与用药剂量有关就是耐受性和高敏性; 与用药剂量无关则表现为免疫异常和遗传缺陷。
耐受性和高敏性
机体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有大有小。敏感性高的叫高敏 性;不敏感的叫耐受性。
先天耐受是受遗传的影响,表现在第一次用药就出现 耐受现象。后天性耐受性则与连续用药有关。
精品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