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下册年级科学下册《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造一艘小船》教案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5、让几个装载量比较大的小组上台介绍经验。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探究
问题
造一艘小船
应用
作业
文化
阅读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序号和船名,再挑选几个同学作为记录员和监督员,由教师统一放垫圈的个数,每个组只有一次机会,提醒放的时候动作要轻,垫圈在船体里的分布尽量均匀,一开始可以先统一多放几个,然后再逐个增加,及时记录各组的小船的载重量(以沉下时小船里的垫圈个数减1作为小船的载重量)。
5、让几个装载量比较大的小组上台介绍经验。
活动二:二、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活动三:三、造个性船:
活动二:二、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1、阅读教材11面内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造一艘小船》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科目版本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章节课名第一单元第四课造一艘小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了解船的历史文化;感受选择怎样的材料造船,体验小船载重大小和船舱大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协作、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教师上课教学环节页码内容1.情境导入 1.1船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创造,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
很多以水为生的民族还在使用着这类简单而实用的船,随着时间和技术的推进,船在动力和外形上发生了很大的进步。
2.探索新知 1.2最早出现的是以浮具为水上工具和人力划桨为推动力的木船。
1.3后来出现了以人力和风力等为动力的帆船。
1.4这是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时速约为每小时8公里。
1.5这是19世纪出现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钢铁船。
1.6当今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又为船舶开辟了新的动力来源。
图为美国“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和以空气为动力的气垫船。
1.7纵观船的发展史,同学们感受到船只的变化了吗?你发现了哪些变化?(学生讨论3分钟)其实,上节课我们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知道铁块在水中是沉的,用钢铁制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还能装载很多货物,是因为体积越大的船,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水的浮力也就越大,装载的货物也就越多。
这节课我们也来造一艘小船,材料是橡皮泥。
大家准备用橡皮泥造一艘什么形状的船呢?你有增加小船载重量的好方法吗?是的,我们要把小船做成空心的,而且要尽量做得体积大一些,这样排开的水量也会大一些,装载量也就1.12我们先观看一段实验视频,探究一下同重量不同体积与形状的小船,装载量是否存在差异。
教科版科学五下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教学目标1.1 教学背景本节课是教科版科学五下4第7单元《造一艘小船》中的一部分。
该单元涵盖了孩子们小学阶段必须了解的关于浮力、物体的密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1.2 教学目标•能够了解物体的浮力原理•能够构建简易的小船•能够在实践中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浮力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小船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2 教学难点•如何确保小船的稳定性和漂浮性•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3.1 教学内容1.浮力原理2.小船的构建3.实践操作:造一艘小船3.2 教学步骤步骤一:带领学生了解浮力原理•描述物体的密度和因此浮力导致它漂浮的原理•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的浮力实验步骤二:带领学生构建小船•介绍小船制作的材料和工具•指导学生制作小船模型并加入自己的设计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小船如何能够漂浮步骤三:实践操作,造一艘小船•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小船进行测试和实践•描述学生制造和测试小船的流程,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加深学生对物体密度的概念和实践操作的理解四、教学评价与作业4.1 教学评价学生能否理解物体密度和浮力原理,能否使用材料和工具制作小船,并能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物体密度概念的理解。
4.2 作业学生完成针对小船制作与测试的小组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小组成员、小船制作过程、小船设计思路、在测试过程中的发现和结果分析,然后分析报告,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该节课采取了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法,学生利用自己的实践操作来更加深入地理解浮力原理和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
教师在课堂上要严格把控学生的安全问题,要确保学生制作的小船牢固可靠并优雅漂浮,加强学生练习操作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思考小船制作的细节和可能的改进。
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鼓励他们多分享对于物理和浮力方面的体会,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下册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设计特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
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制作橡皮泥小船比赛”“个性小船比赛”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比赛中,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谈话导入: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今天就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
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要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呢!2、出示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制作小船,比一比哪个小组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本次比赛将评出冠、亚、季军。
3、读完以上的规则,你觉得我们首先应思考那些问题呢?(1)怎样造一艘载重量大的小船?(2)怎样测试小船的装载量?4、首先我们来思考第一个问题:怎样造一艘载重量大的小船呢?我们呀得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想一想。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造一艘小船》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造一艘小船》公开课教学设计2.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沉和浮的概念,以及排水量和排开的水量的区别。
同时,让学生了解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用橡皮泥制作小船,并在水槽中测试它的浮力和装载量。
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4.比赛评选:根据小船的浮力和装载量,评选出最优秀的小船,并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过程和改进思路。
二、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1.情景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船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人类造船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船只模型。
2.知识讲解:讲解各种船只的特点和用途,以及船的载重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3.展览交流:让学生分组,自由参观展览会,观察各种船只模型,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同时,让学生自己制作个性化的小船模型,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课后作业】1.收集有关船只的图片和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船只的知识。
2.在家制作个性化的小船模型,并写出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3.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小船设计,提高船的浮力和装载量。
科学课的活动材料应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所有材料都适合作为科学课的活动材料。
在材料准备方面,应尽量选择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材料,但也要充分考虑这些材料的使用效益,以便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实践体验。
例如,“薄铅片、卡纸、回形针、胶带纸、胶水、剪刀、玻璃球、吸管”等都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材料。
在设计实验活动前,教师应先进行实验,以便对如何使实验成功、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有具体的活动安排。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科学课的核心和目标是以科学探究为导向的。
在本节课中,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初次体验探究----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问题的延伸和拓展”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探究结果,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本节课中,学生进行了两次实验。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设计制作一艘小船,比较哪个船装运的玻璃球更多。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造一艘小船》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船的基本结构,认识浮力与船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船的基本结构,学会制作小船。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并运用到小船的制作中。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类型的船模型、泡沫板、塑料瓶、竹签、细线等。
2.学具:每组泡沫板、剪刀、胶水、直尺、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各种类型的船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船有哪些部分组成吗?2.学习浮力知识(1)讲解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举例说明浮力的作用:如轮船、木筏等。
(3)讨论:如何让小船浮在水面上?3.制作小船(1)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艘小船,并说明设计理念。
(2)发放材料:每组泡沫板、剪刀、胶水、直尺、圆规等。
(3)指导学生制作小船:a.画出船体轮廓,用剪刀剪出船体。
b.用胶水将船体与船舱连接。
c.添加船帆,用细线固定。
d.调整小船的重量,使其能浮在水面上。
4.测试小船(2)讨论:如何改进小船的设计,使其浮力更好?(1)引导学生分享制作小船的过程和感受。
(2)讨论:通过制作小船,我们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五、作业布置1.画出一艘自己设计的船,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2.家长监督下,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小船,并记录制作过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小船,让学生了解了船的基本结构和浮力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浮力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船能浮在水面上吗?”学生:“因为它很轻。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造一艘小船 |教科版
《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二、教材解析三、学情分析自从有了船,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人类的物资运输和交流也大大增加,可以说,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大部分学生对船比较熟悉,许多学生有乘船的经验,有折纸船的经验,学生知道船的作用,因此也很乐意来设计制造一艘自己的小船。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体积相同的物体,重容易沉,轻容易浮;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小容易沉,体积大容易浮;也知道了轻重相同的物体,改变排开水的量,可以改变沉浮。
但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知识层面,不能应用于生活实际,在应用方面也未形成规律。
四、学生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增大船排开的水量,从而增大载重量。
情感与态度: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增大船排开的水量,增大载重量。
2、教学难点:理解载重量增大的实质是增大了排开的水量。
六、教学过程(一)船的发展史1、师: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昨天大家回去收集了关于船的知识,你都了解到了一些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资料。
(教师引导性评价,引导学生思考:别人介绍的是关于船的什么方面的知识?)3、师:船的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
从独木舟到现在的客轮,在逐渐变化,变得更好,越来越满足人们的需求了,所以是在逐渐发展,大家想一想,船的发展过程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变好的?4、小组讨论交流:稳定、载重、动力、材料……(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归纳。
)(二)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师:船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载重量很重要,从独木舟载一个人到现在的客轮载许多人,载重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
今天我们要来造一艘小船,材料是橡皮泥。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学
反思
3、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4、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关键
多媒体课件、水槽、橡皮泥、垫片、玻璃球。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教法、学法)
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
(一)、准备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
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
1.画出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想草图;
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序号和船名,再挑选几个同学作为记录员和监督员,由教师统一放垫圈的个数,每个组只有一次机会,提醒放的时候动作要轻,垫圈在船体里的分布尽量均匀,一开始可以先统一多放几个,然后再逐个增加,及时记录各组的小船的载重量(以沉下时小船里的垫圈个数减1作为小船的载重量)。
1、谈话导入: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造一艘小船 |教科版
《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造的小船,船排开的水量越大,它的装载量也越大。
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的载重量。
2.选择材料,设计方案改进船的其他方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协作、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STEM目标S(科学):学生知道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造船,船排开的水量越大,它的装载量也越大。
T(技术):学生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装载量。
设计方案改进船的其他方面。
E(工程):改进小船装载量并不断完善小船。
M(数学):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装载量也越大。
【教学重点】学生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排开的水量,进而增大装载量。
体会原理: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造的小船,船排开的水量越大,它的装载量也越大。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会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装载量也越大,并能根据原理改进小船的装载量。
学生能设计改进方案,使小船更实用、更完善。
【教学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若干,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完成一项伟大的工程——造船。
老师这里有一块橡皮泥,你们会用这块橡皮泥捏出一艘小船吗?2.这么有自信,好,那我们就来比一比哪组以最快的速度造出小船,让小船能稳稳地浮在水面上。
二、造一艘浮起来的小船1.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活动过程中,老师有几点要求要提醒下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下。
PPT出示活动1要求:a.用一整块橡皮泥制作;b.先小组讨论,得出合理方案后,动手捏;c.完成的小组端坐示意老师。
2.生活动捏出浮起来的小船,师巡视指导,并板书统计小组成功情况。
3.(请学生按成功与否分类摆放在讲台两边)比较下两边的小船,为什么这些小船能成功浮在水面上,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点。
4.看来想要橡皮泥小船平稳地浮在水面上,也是有讲究的,要注意捏出边缘且边缘高度要一致,使其成为一个类似碗、托盘等容器的形状,厚薄捏得均匀,高度要注意。
教科版科学五下1.4《造一艘小船》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1.4《造一艘小船》教案一. 教材分析《造一艘小船》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五下的第一章第四节。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浮力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教材中,已经给出了制作小船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如何测试小船的浮力。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的步骤进行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才能使小船更稳定等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浮力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动手操作方面有较强的兴趣,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但同时,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浮力原理,知道如何制作一艘稳定的小船。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浮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小船的制作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浮力原理。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小船的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师用书。
2.制作小船所需的材料:如塑料瓶、木棍、绳子等。
3.测试浮力的工具:如称、水等。
4.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浮力原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小船,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船的结构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材的步骤,开始制作小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才能使小船更稳定等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小船的制作后,教师学生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如何使小船更稳定?让学生思考和探究。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制作小船五下科学教案
制作小船五下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船的基本构造和原理;2.掌握制作纸船的基本方法;3.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感受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纸船模型、彩色纸、胶水、剪刀等制作工具;2.学生准备:彩色纸、胶水、剪刀等制作工具;3.教学用品:白板、笔、教学PPT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有关船的视频或展示船的模型,引导学生了解船的历史、种类及其构造原理。
提问学生对于船的构造和原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于船的兴趣。
2.学习新课:(1)教师讲解船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例如,船体、船舱、船舵等组成部分的作用。
(2)教师展示纸船模型,讲解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教师播放教学PPT,展示不同种类和设计的纸船,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尝试设计自己的纸船。
3.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名队长,负责协调小组活动。
(2)小组内分工合作,根据设计图开始制作纸船。
(3)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制作顺利进行。
4.成果展示:(1)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纸船作品,分享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2)通过比较不同小组的作品,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找出优缺点。
5.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船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以及纸船的制作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如要求学生回家后在家长陪同下进行纸船制作的实践操作,并将成品带回学校展示。
6.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船的发展历史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有关船的趣味知识,与同学分享。
7.教学反思:(1)回顾本节课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特别是学生对于船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以及纸船制作方法的掌握情况。
(2)总结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3)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对于船的基本构造和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制作纸船的过程和成品展示,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新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造一艘小船》获奖教案1
《造一艘小船》教案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科学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上网查阅轮船的发展史资料、图片等。
(2)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艘小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材分析1、本课有五个部分,分别是“用橡皮泥造船”“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设计制造其他的船”“办个船的模型展览会”和“船的发展史”。
大部分学生对船比较熟悉,许多学生有乘船的经验,有折纸船的经验。
学生知道船的作用,因此也很乐意来设计制造一艘自己的小船。
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制造一艘橡皮泥小船,研究相同重量下,怎样增加船排开的水量,从而达到更大的装载量。
通过回忆船的发展史,了解人类的发明创造过程,激发心中的创造欲望。
2、教学重点、难点:(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人类创造发明船的历史。
3、组织学生小组协作、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总结经验。
4、使用多媒体等教学。
教学过程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谈话导入: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
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教学目标:
1.了解造船的基本步骤和材料。
2.掌握自己动手制作小船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造船的基本步骤和材料。
教学难点:
学会自己动手制作小船。
教学准备:
瓶盖、蜡烛、烛心线、薄木片、胶水等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船只,引导学生们讨论船只的构造和用途。
Step 2:呈现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如果要制作一艘小船,你们会选择什么材料和工具呢?
Step 3:制作小船的材料和工具介绍
引导学生们讨论和列举制作小船可能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如瓶盖、薄木片、胶水等。
Step 4:制作小船的步骤
1. 将一个瓶盖固定在一块薄木片上,用胶水粘贴。
2. 将烛心线固定在另一块薄木片上,用胶水粘贴。
3. 将两块木片胶合在一起,确保瓶盖朝上,烛心线朝下。
4. 等胶水干透后,小船就制作完成了。
Step 5:制作小船实践
让学生们按照上面的步骤,动手制作自己的小船。
Step 6:展示和分享
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船,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Step 7:学科拓展
通过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小船能够浮在水面上,进一步了解液体压力的原理。
Step 8: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或调查任务,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Step 9: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小船的制作过程进行总结。
Step 10:课后反思
思考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对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4造一艘小船》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4造一艘小船》教案一. 教材分析《造一艘小船》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各种船的结构特点,学习设计船的图纸,并动手制作一艘小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船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船的设计和制作方面,学生的经验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船的结构特点,知道船的设计原理。
2.学会设计船的图纸,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动手制作一艘小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船的结构特点,学会设计船的图纸,制作一艘小船。
2.难点:船的设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船的图片和视频、制作小船的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小船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船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船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船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船的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自己的船的图纸,并动手制作一艘小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5.拓展(5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我国古代的船舶文化,分享自己的收获。
6.小结(3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船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原理。
7.家庭作业(2分钟)学生课后完成一幅关于船的手抄报,展示自己对船舶文化的了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4课《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探索用橡皮泥或其他材料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3.按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3.感受人类创造发明船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难点:探索用橡皮泥或其他材料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小组材料:水槽一个、若干防水橡皮泥(卡纸、泡沫、胶水、易拉罐等)、若干垫圈、记录单、毛巾。
【教学过程】一、引入:船的发展史师展示图片资料:木筏、独木舟、帆船、明轮、气垫船、现代客轮、远洋货轮、驱逐舰。
生阅读图片资料,感受到人类创造发明船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引出课题:造一艘小船。
(师板书课题)二、探索:造船PK赛师出示材料:防水橡皮泥;卡纸、泡沫、胶水、易拉罐等。
师出示提示:1.造一艘载重量大的小船;2.选择合适的材料(二选一);3.边画设计图边造船;4.造船结束,用垫圈来检测哪艘船的载重量最大。
(同种材料PK)1.把橡皮泥船放入水中,用垫圈检测各个橡皮泥船的载重量;2.观察载重量大的船有什么特色?(预设: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大)3.分析同样形状的船为什么载重量会不同?(预设:船是否放平稳、垫圈放的位置等)4.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船的装载量变多?其他材料制作的船:1.把船放入水中,用垫圈检测各个船的载重量;2.观察载重量大的船有什么特色?(预设:上有泡沫、体积大等)3.讨论船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四、总结船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师:钢铁很重,在水中是沉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造一艘小船》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船的构造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船的结构和功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制作小船的过程中,可能对船的结构和浮力原理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加深对船的构造和浮力原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掌握制作小船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制作小船的基本技能。
2.难点:浮力原理在船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船的结构和功能,浮力原理。
2.示范法:展示制作小船的步骤和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小船,培养动手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实例、制作小船的材料和工具。
2.学具:制作小船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船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浮力原理。
让学生初步了解制作小船的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示范制作小船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制作。
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浮力原理在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制作小船,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邀请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改进小船的设计,提高其性能。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船的结构、浮力原理以及制作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善自己的小船制作,观察其在水中的浮力表现,并撰写观察报告。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极下册《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极下册《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极下册《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亲身经历按一定要求进行设计制作小船的活动过程。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在科学探究中认识到船舱的大小与船的载重量的关系,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在体验中培养学生不断修正、完善原有认识的思想。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
制作多媒体。
学生准备:每组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
【教学过程】一、简述船的发展过程,了解船的发展史1.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船的种类和形状有很多种,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船的发展史。
2.出示多媒体课件,边指导学生看图边借助文字进行讲解。
(课本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根据动力把这几类船归类。
3.小结:船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船相继问世,船的家族也越来越庞大,从古代的船发展到现在的船,中间经历了大约一万年呢!可以说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二、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项造船比赛,尝试用橡皮泥造一艘小船,造小船很容易,但如何能让我们的小船多装载货物呢?这是一个难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1.4《造一艘小船》教案
近期,学校将举办一期船的展览会,望同学踊跃参加。
回顾:把实心橡皮泥变成空心的,增加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用天平秤橡皮泥
认真听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
开始捏船大比拼
准备垫圈
认真听检验要求
实验,填写表格
小组比拼
实验交流:玻璃球容易滚动,小船容易侧翻
把船分成几个舱,装载货物
讨论交流
按照老师的指导写出自己的造船计划
按计划造船,
填写实验记录
独立完成
查阅资料,交流
积极准备
让学生知道怎样造出装载量大的船
实验验证如何做到货装的多而且平稳
学会写出造船计划,并学会改进
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了解船的文化
培养动手能力ຫໍສະໝຸດ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了解船的历史文化,感受选择怎样的材料造船,体验小船载重大小和船舱大小之间的关系。在科学探究中,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増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在活动中培养我们动手能力、小组协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7)远洋货轮
以载运货物为主的。其大部分舱位用于堆贮货物的货舱。货船的船型很多,大小悬殊,排水量可从数百吨至数十万吨。
(8)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空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现代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舰队中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舰队中的其它船只为它提供保护和供给。
总结课堂
板书
用橡皮泥造船
造一艘小船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造一艘小船》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
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设计特色】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
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制作橡皮泥小船比赛”“个性小船比赛”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比赛中,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1、谈话导入: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今天就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
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要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呢!
2、出示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制作小船,比一比哪个小组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本次比赛将评出冠、亚、季军。
3、读完以上的规则,你觉得我们首先应思考那些问题呢?
(1)怎样造一艘载重量大的小船?
(2)怎样测试小船的装载量?
4、首先我们来思考第一个问题:怎样造一艘载重量大的小船呢?我们呀得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想一想。
(1)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越大,所以我们得不断改变船的形状,尽量把小船造的大些。
5、现在我们分小组开始动手做橡皮泥小船,时间为5分钟。
6、小船造好了,我们要测试小船的装载量,比一比哪个组的小船装载量最大。
那么,我们该怎样测试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1)学生反馈。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就用老师发的同一种垫圈来表示装载量,垫圈装的越多意味着装载量越大。
7、测试小船的装载量。
(1)首先老师要选出几个同学作为记录员、监督员。
(2)在测试之前,我们还要想一想:往小船里装垫圈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3)出示测试提示:先把船平稳的放入水中,放垫圈的时候尽可能做到动作轻,垫圈在船里的分布要均匀。
小船的载重量计算方法是:以下沉时小船里的垫圈个数减1作为小船的载重量。
每个小组只有一次测试的机会。
8、评选出冠、亚、季军。
请冠军组介绍经验。
【设计意图: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以“制作橡皮泥小船比赛”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孩子们在此探究活动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
】
二、视频欣赏中,了解船的发展史。
1、刚才,我们用自己聪明的小脑瓜,灵巧的双手,合作制作出了橡皮泥小船,其实古往今来,人们制造了形态各异的船,让我一起来欣赏一下。
2、出示多媒体课件:船的发展史
3、了解完船的发展史,你想说什么?
预设:(1)科学技术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人类的智慧是无穷尽,人类的创造发明。
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设计意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呈现,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船的发展史】
三、个性小船展览会,为孩子搭建创造的平台。
1、我相信,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也能创作出许多不同凡响的小船。
昨天我们制定了自己的造船计划,老师让你们用其他材料做小船,做好了吗?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的小船展示给同学们看,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船,如: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哪些特点?
2、小组内评一评哪艘小船装载量大,哪艘小船最有创意?然后在全班展示。
3、把自己的小船放到水里试航,想一想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小组内交流。
4、有部分同学还搜集了有关船的资料和船的模型,你们想不想一睹为快,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好的资料或模型放在桌面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5、教师小结:刚才我看见同学们对各种各样的船模型爱不释手,羡慕不已,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用知识充实大脑,把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用智慧点燃创造的火花,一艘艘美丽的船一定能在你们的手中诞生!
【设计意图:科学课的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小学生科学启蒙教育任务。
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上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科学素养。
本环节通过“展示小船”“介绍小船”“改进小船”等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科学素养。
】
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三、造个性船:
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
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
一、准备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
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
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
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
我的小船有哪些特点?
我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交流:我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拓展活动:
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