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启迪人生,让贫困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2019年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让音乐成为孩子的翅膀

让音乐成为孩子的翅膀

让音乐成为农村孩子的翅膀——小议农村音乐欣赏教学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新《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的过程。

”这就对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音乐的特质,音乐欣赏教学可采用多种教学工具和手段,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抒发学生多样化的情感体验,使得欣赏教学的课堂成为音乐、学生、教师共同互动的有机体;并通过音乐的欣赏,使得学生在多个感官和智能方面都受到锻炼和得到发展。

同时,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音乐欣赏而有所收获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音乐教学中往往忽视了音乐欣赏教学,致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普遍较低。

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一、音乐欣赏教学以“听”为先导1.身临其境意境是美学的核心范畴,是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

在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鸟叫虫鸣、水流草动、雨落风起等等,这些都是音乐语言的重要来源。

如《荫中鸟》、《山涧溪流》等表现的就是大自然的声音。

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感受理解能力,就要从感悟自然声音做起。

没有反复的听,反复的鉴别,反复的训练,听觉技能是不可能形成的。

农村学校周围有着广阔的活动环境,是一个天然的“听觉训练场”,具有城镇学校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在田间听各种鸟叫,听风吹禾苗的声音,听各种农机具的声音,听各种劳动的声音;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如下雨时红薯地和玉米地雨打叶子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记忆并模仿家禽、家畜以及自然中的不同声音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讨论,培养他们的听觉技能和听觉记忆。

2、凝神闭目这种方法能消除视觉上的干扰,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

“让音乐插上翅膀”

“让音乐插上翅膀”

“让音乐插上翅膀”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它能够跨越国界、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让人们的灵魂相互沟通。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它可以激励人们、引发共鸣、传递信息,甚至改变世界。

正因为如此,我们常说音乐有“插上翅膀”的能力,它能够超越平凡的生活,给人们带来美妙的体验。

对于每个人来说,音乐都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音乐是他内心情感的宣泄,是他思绪的延伸;对于一个演奏者来说,音乐是他表达技巧和情感的媒介,是他与观众沟通的桥梁;对于一个听众来说,音乐是他放松身心、追求精神享受的途径,是他与世界互动的方法。

音乐的翅膀还能让人们获得跨越时空的旅行。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播放一首古典音乐,就能感受到那些伟大音乐家的艺术灵魂。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莫扎特的《小夜曲》则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优雅而神秘的宫殿。

音乐的翅膀还能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同的音乐风格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情感体验。

当我们倾听摇滚乐时,可以感受到无尽的力量和激情,体验到摇滚乐手的奋斗与执着。

当我们倾听爵士乐时,能够感受到它独特的节奏和即兴演奏的魅力,仿佛置身于一个黑暗的酒吧里。

当我们倾听民谣时,能够感受到它的纯真和真诚,仿佛重返童年的田园乐园。

音乐的翅膀还能让人们联结起来,促进和平与友谊。

音乐无国界,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只要你喜欢音乐,就能与他人建立起共同的语言。

音乐节、音乐会、音乐社群等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享音乐的平台,使他们能够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建立起美好而深厚的友谊。

音乐还能够通过慈善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发挥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了音乐的影响力。

很多音乐家通过举办慈善音乐会、参与救灾活动等方式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音乐能够打动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愿意去关心和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通过音乐行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幸福。

音乐是一门美妙的艺术,它能够让人心灵得到拯救,让人们体验到非凡的快乐与幸福。

为音乐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音乐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音乐插上腾飞的翅膀音乐是人们心灵栖息的港湾,它影响着人们意识活动的状态与发展,从而使人们产生美妙的、身心愉悦的感官享受,进而调动主体内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去生活抑或是学习。

因此,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对学生的美感教育,为音乐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巧妙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美感熏陶人是一种极为敏感的动物,他通过身体的各个感官去感知、认识、解读周边的环境,在不断丰富积累的感官经验中,得到一种全面的学习与成长。

通过创设有效的音乐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跳出声音的局限,将视觉、听觉抑或是触觉结合起来,在全方位、多角度的作用下,形成对音乐美感的培养。

例如《祖国颂》一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欣赏气势磅礴的《红旗颂》来感悟我国的壮丽山河,并培养对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自豪与骄傲,进而培养学生浓郁的爱国情怀。

在此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播放音乐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作一鸟瞰式的总览,巍峨耸立的泰山,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奔腾咆哮的长江,再配之以铿锵有力的旋律,使学生的视觉冲击与听觉享受结合在一起,双管齐下,在创设的有效教学情境中,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有所感、有所思,使其陶醉在对音乐美的感受中,进而完成对学生美感教育的洗礼与升华。

二、倡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在感知美中欣赏美美感教育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

在美感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审美者自身对美的感受与体验,在此基础上击玉成乐,使其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与感悟,进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全面透彻地感知音乐,解读蕴含其中的美感。

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对此鲜有涉及,抑或只是蜻蜓点水、一点而过,其远未做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教育目的。

因此,教师通过倡导学生参与音乐的实践,使他们在自我感知体验中学会欣赏美。

例如《天山之美》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牧马之歌》、《青春舞曲》的教学后,引导学生运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去演唱这两首歌,使每个学生都大胆地唱出自己心中的美丽天山,“从那西边树丛露出弯月牙,马群踏破了野花跑回家,大家围坐月光下,泡上可口的奶茶”。

用音乐点亮孩子的艺术人生-精品文档

用音乐点亮孩子的艺术人生-精品文档

用音乐点亮孩子的艺术人生历史上的很多旷世奇才都曾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孔子说:听韶乐,三月不知肉香。

”还有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等,他们都是从音乐中获得了灵感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佳作。

音乐对现代人才的影响更是密切而直接,政坛的高级领一些当代导,也都显露出他们在音乐上过人的才华。

普京在慈善音乐会上的钢琴独奏,赖斯在英国女皇庆宴上的钢琴独奏,都被世界媒体所关注。

我国当代领导人李岚清的音乐理论著作音乐笔谈》也具有专业水准的造诣。

21 世纪,科技的发展催生出对高科技人才的大量需求,而音乐以自己特有的精神力量,激发人才的灵感和激情。

90 年代初期,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出席中央交响乐团的交响音乐会上就曾提出:“我们的时代需要高雅艺术。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我们任重道远,而对于刚进小学校门的低年级儿童的音乐启蒙,我们在教学中要更用心,去体验儿童的思维,熟悉他们的语言,与他们沟通,用生动的语言、趣味性的教学抓住他们的心,让艺术真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伴随孩子美好的人生之旅。

、抓住特性。

纵情歌唱音乐特性是音乐的实质,它是我们领会、把握音乐和表现音乐最重要的基本要素。

所以表现音乐,首先要抓住歌曲的音乐特性。

音乐老师要把音乐特性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以方便低年级儿童领会把握。

人的感情细腻丰富,事实上难以细分,现在整首歌曲中,也可以体现在局部。

例如我们在演唱歌曲《小 树叶》时,首先就要让学生感受这类歌曲大多用优美的旋律来抒 发人们内心的情感,既可以是愉悦动人的,也可以是悲伤忧郁的, 我们在表现时要抓住抒情性、歌唱性的特征,让声音柔和优美;在演唱歌曲《颠倒歌》时,要让学生感受这类歌曲大多生动活泼,常常用来表现人们快乐的天性, 这是低年级儿童最敏感、 最易接 受和体会的音乐,我们在表现时要抓住轻松、活跃、诙谐、生动 的特征,让声音明亮轻巧;在演唱歌曲《共产儿童团歌》时,要让学生感受这类歌曲大多表现人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我们在 表现时要抓住坚定果敢、雄壮庄严的特征,让声音深厚有力。

让音乐插上腾飞翅膀[论文]

让音乐插上腾飞翅膀[论文]

让音乐插上腾飞的翅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运用于音乐中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使音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可以生动而充分地展现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

音乐教学资源效率难点随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普及,远程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醒了我们每一位教师,大家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远程教育如一池活水,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精彩。

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使音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引情激趣,营造氛围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是草原小骑手》是一首蒙古族风格的少儿歌曲。

在教学中,我把有关蒙古大草原、那达慕盛会等风光录入硬盘,再配上有名的二胡独奏曲《赛马》,在导入时,先问学生去过内蒙古没有,想不想亲自去感受一番,然后放映画面,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色呈现在学生眼前,强大的视觉效果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仿佛正骑马扬鞭奔驰在茫茫大草原上,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如学习一年级歌曲《保护小羊》时,让学生看有关《保护小羊》的动画片,学生对《保护小羊》所要表达的故事一看便知,音乐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也为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

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直观形象,突破难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历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议题,教师都十分注重对这两点的综合处理。

一年级的欣赏曲目《玩具兵进行曲》,全曲分了3个片段,分别描述玩具兵在“游行”“玩耍”“回家”。

虽然3个段落的音乐,无论是节奏感的表达,还是音乐形象的描绘都很形象、生动,可是,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光听是听不懂的。

于是,在听片段音乐的过程中,分别为这段音乐配上相应内容的vcd 画面,他们对曲子的内容的认识就会在听与看中完成。

声声慢用音乐引领孩子的人生舞台

声声慢用音乐引领孩子的人生舞台

声声慢用音乐引领孩子的人生舞台声声慢用音乐引领孩子的人生舞台音乐,如一阵芳香,如一颗明亮的星,如一阕情诗,温暖着人们的心灵,熏陶着幼小的心灵。

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孩子们人生舞台上的导航者。

通过音乐的引领,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品格、培养情感、塑造个性、增强自信。

本文将从音乐的魅力、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音乐对孩子的影响等角度探讨音乐在孩子人生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的魅力音乐,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跨越国界、民族、文化和语言的障碍,以独特的方式触动人们的内心。

音乐不仅能够唤醒人们的情感,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音乐的世界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享受到创作和分享的乐趣。

而且,音乐还能够给人们带来平静、舒适和快乐的感受,有助于缓解压力,调整情绪。

因此,音乐被认为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艺术形式,可以引领孩子们走进美好的人生舞台。

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仅在学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普及,也在家庭中成为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的选择。

音乐教育不仅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的人格和品质。

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学习音乐,孩子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毅力、耐力和自律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音乐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感受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音乐教育不仅是一种艺术教育方式,更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

三、音乐对孩子的影响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音乐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情感和认知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不同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自己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听觉认知能力和记忆力。

其次,音乐还能够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在音乐的节奏中,孩子们可以运动和舞蹈,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同时,音乐还可以帮助孩子们缓解压力,调整情绪,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张开飞翔的翅膀——让每个孩子在音乐中快乐成长

张开飞翔的翅膀——让每个孩子在音乐中快乐成长
具 ,他 们都 一拥 而上 : “ 老师 ,今 天我 们学什 么歌 ?” “ 老师 ,这 节课 还玩 打击 乐吗 ? ” “ 老师 ,今 天该 去哪个 国家 欣赏 音乐 了 ?” “ 老师 ,我 们组 的表演 什么 时候 开始 啊 ?”… … 虽 然耳 边 乱哄 哄 的一 片 ,但 我 心里 还是 高兴 的 , 因为我 知道 了孩子们 很 期待 我的音 乐课 ! 上 课 铃 声 响 了 ,我 告 诉 大家 ,这 节 课 举 行 一 个 配 乐诗 朗诵 会 。在 悠 扬 的 音 乐 背 景 中 ,我 带 着 学 生一 起 动 情 的 朗 诵起 来 ,
子 !
2 4 / } × J× J ×一 同学们 能试 试 这条 节奏 练 习 吗 ?用 手 中 的打击 乐勇 敢 的尝试 一 下 !”大 家跃跃 欲试 ,争 先恐 后 ,学生 准确地 打 出了这 条节 奏 。 “ 同学 们表 现这 么好 ,我们 来一 次挑 战 自己如何 ?大 家分 成 2 ,每 组各 打 一 条 ,但 要 求 同时 进行 ,现 在我 们就 是 一个 大 家 N 庭 ,每 个 成员 都要 为家 出 力,有 一个 出错 的,我 们 的挑 战就 算失 败 啊 ,大家 有信心 吗 ?” “ !”学生 们齐 声应 答到 。 有 我 们 的挑 战 开始 了 :每 个 学 生 都 很 认 真 ,努 力完 成 好 自己 的任 务 , 生怕给 集体 拖 后腿 。第 一 次 ,十几 个孩 子 出错 ,我重 新
了台前 ,指 挥 大家演 唱 了 《 划船 曲》 ,非常 棒 。接着 同学 们 都跃 跃欲 试 ,举 起 了手 ,大家 更 加有 激情 了,争 先恐 后 ,演唱 、指挥 得越 来越 好 。 每节 课 前 ,我们 都有 一 个小 小指 挥来 大 家指 挥演 唱 ,一学 期 以来 ,班 里 的每 个孩 子都 当过 了指挥 家 ,学会 了2 4 、3 4 、 /拍 /拍 4 4 的指 挥 手 势 , 都体 验 了 站 在 众 人 面 前 指 挥 歌 唱 的 神 圣 感 /拍

用音乐启迪人生,让贫困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我国试点开展儿童和青少年免费音乐教育的提议

用音乐启迪人生,让贫困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我国试点开展儿童和青少年免费音乐教育的提议
o iina o t ar u i t rjcsh t e s srme t e u ainfr hlrna dy u gp o l. pno b u r o t l oet ta f emu i i tu ns d ct o i e n o n epe c y p op l cn o c d
点开 展儿 童和青 少年 免费音 乐教 育 的构 想 ,该 构想致 力 于为小 学教育 阶段 ( 有条 件的地 区可覆 盖整 个九年 义务 制教 育阶段 )的在校 儿 童及 青少年 提供 免费 的西洋 乐器或 民族乐 器培 训并无 偿提供 乐器使 用 , 以达 到使其在 精 神上 富有 、人 格上 强大 , 自觉远 离低俗 邪 恶 , 树立美好 高 尚理想 ,陶冶少年 儿 童情操 ,提高广大 青少 年素质 的 目的。希望本 文能够为 国家教 育事业 的发 展和提高 青少 年素质提供 参考。
【 e od 】 hl e Teae K y rs C ir w d n engr Mui re dctn rp sd eeul Iyt s Fe E uao Pooe Vnze E s m c i a s e

前 言
少 儿和青 少年 阶段是人 生成 长道路 上 的关 键 阶段 。 在这一 时
期 ,身心 智力发 展很快 ,可塑性 极强 , 分辨 善恶 美丑 、对错 对 是非 、 树立 正确 的人 生观 与价值 观 、 养高 尚的道德 情操 起着 至 培 关蕈要 的作用 。目前 在我 国的许 多地 区特别是 农 村贫 困地 区 ,由 于卒会 经济发 展落后 、 育文化 资源 匮乏 以及家庭 教育 缺失或 不 十 教
当你 看见 一个孩 子在一 个相 当贫 困的环 境 中演 奏西 洋乐 器 , 能 你 感受 到一 股力量 。这 时他忘 记 了 自卑 ,获得 了 自信 和超越 自我 的 力量 。当孩子们 参加 乐 团演 奏乐器 的时候 , 们感 受到 了别人 赞 他 赏 的 目光 和给予 的尊重 。 目前 ,委 内瑞 拉共 有约 3 0万 儿童 和青少 年被纳 入 了这个音

给幼儿插上音乐的翅膀

给幼儿插上音乐的翅膀

给幼儿插上音乐的翅膀音乐是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快乐、激情和创造力的一种艺术形式。

对于幼儿来说,音乐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接受新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时机。

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和灵活性,并促进幼儿的感性认识。

因此,我们应该让幼儿插上音乐的翅膀,让他们的心灵在音乐的乐章中飞翔。

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感官和听觉发展。

接触音乐会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开发感官,并提高其认知能力。

此外,音乐与情绪密切相关,因此,通过音乐,幼儿能够从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从而降低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同时,音乐还可以帮助幼儿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从而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音乐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和灵活性。

在幼儿的学习中,自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

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灵活性和创造力。

在音乐学习中,幼儿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这将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感性认识。

在幼儿阶段,感性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世界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使其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新的知识和事物。

通过音乐,幼儿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音调和节奏,从而了解音乐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

此外,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数学和文化方面的知识,从而为其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方式,让幼儿接触到音乐,并让其体验到音乐的美妙之处。

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幼儿参与音乐剧和音乐比赛等活动,在激发幼儿兴趣和意愿的同时,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尤其是对于低收入和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教育资源比较匮乏,音乐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把音乐带给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

把音乐带给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

龙源期刊网
把音乐带给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
作者:
来源:《小演奏家》2013年第10期
2013年7月4日,英国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朱利安·劳埃德·韦伯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希望把一个项目带到中国,来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音乐教育。

这个被称为“和谐”的项目,由英国教育部创建,博彩公司和艺术协会提供赞助,韦伯担任主席。

这一项目旨在用音乐帮助最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早期的音乐教育,从4岁左右起在专业音乐家的指导下学习乐器,组成乐团,用音乐改变他们的人生。

韦伯说:“项目侧重的贫困地区饱受毒品、犯罪以及失业等问题的困扰,但当这些地方的孩子们开始学习音乐时,他们灵魂深处的另外一个人格就被唤醒了。

”他曾经和一些参与项目的孩子交流,这些孩子告诉他:“当我拉小提琴时,我再也不想做坏事了。

”他们发现了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远比毒品和犯罪更能吸引他们。

目前,这一项目已在欧洲和美国展开。

韦伯希望能把它推广到世界各个角落。

谈及该项目在中国的推广,他说:“开展的形式还需要继续探讨,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也面临不同的问题。


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丈夫,朱利安·劳埃德·韦伯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太太程家鑫就来自上海。

韦伯说:“即使孩子长大不当音乐家,这样的经历也会让他们对音乐更加了解。

此外,如果能把一种乐器学得精一些就更好了,因为研究已经表明,音乐能够改变人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

《献给孩子的歌》演讲稿:用音乐的力量激发孩子们的无限潜能

《献给孩子的歌》演讲稿:用音乐的力量激发孩子们的无限潜能

《献给孩子的歌》演讲稿:用音乐的力量激发孩子们的无限潜能: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献给孩子的歌》。

相信很多人都熟悉这首歌,它是一首很经典的儿童歌曲,也是我们小学生每天晨会唱的一首歌。

每次唱到它,我的心情都变得很愉悦,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了。

那么为什么这首歌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愉悦和正能量呢?我认为这源于它鼓励我们发扬自己的潜能,用音乐的力量激发孩子们的无限潜能。

这首歌在歌词上就有着浓浓的教育意义。

歌词中有一句话“心中有梦想,眼中有远方”,这句话就鼓励我们孩子要有梦想,要有远大的志向。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感到自己无法胜任某项任务,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这时候就需要一句话来激励我们向前。

而这首歌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它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眼中有远方,就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这首歌的旋律也非常优美,能够激发孩子们良好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这首歌的旋律中,我可以大声歌唱、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当我感到开心的时候,我会把它唱得更快、更高;而当我感到悲伤的时候,我会把它唱得更柔和、更慢。

这样的情感表达无疑会增加孩子们的信心和自我意识,让他们更加愉悦地度过每一天。

这首歌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发掘自己的音乐天赋,从而激发孩子们的无限潜能。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可以培养孩子的集中力、纪律性、创造力以及合作精神的技能。

而唱歌是一种最基本的音乐能力,以其亲近、自由、具有表现力和创意性而被广泛的育儿童。

通过这首歌,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参加更多的音乐活动,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

总之,《献给孩子的歌》是一首充满爱和关怀的优美歌曲,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愉悦地唱着,更可以激发他们无限的音乐潜能。

听着这首歌,们可以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不断成长、不断前进,用音乐的力量为自己创造美好的人生。

感谢大家的聆听!。

让学生乘上音乐的翅膀

让学生乘上音乐的翅膀

让学生乘上音乐的翅膀——浅谈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景教学和情感的使用,让学生乘上音乐的翅膀飞翔是我们音乐教师的美好心愿。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如何提升,关键原因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着手。

其中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利用和重视。

特别在农村,客观因素是影响小学生音乐素质提升的主要原因,这个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解决得了的。

而主观因素,这涉及到音乐教师的态度、素质、教学方法和责任心等。

特别是教学方法,包括是否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保证课堂四十分钟教学的正常实行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等方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个人的教学方法就是牢牢抓住“兴趣”这两个字,让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尽最大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水平,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一、从学生自身着手,激发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理应“以学生为本”,把“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于是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倡议。

《中国音乐教育》副主编吴斌说:“中小学音乐教育不但仅是通过音乐来实行教育,也不但仅是通过教育来学习音乐。

”即不但仅是为了学生今天的享受而学音乐,也不但仅是为了学生明天的发展而学音乐。

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表达和鉴赏水平,使其获得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并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水平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于是我们呼吁“把音乐还给学生,把艺术还给学生”,从学生自身着手,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为乡村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

为乡村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

为乡村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关于《为乡村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困境下载论文网我校是一所乡村学校,由于2003年“合乡并镇”,乡政府撤并,学校成为了村级小学。

离主城区60多公里,道路不畅,地域偏远,经济相对落后,教育教学条件先天不足,是典型的薄弱学校。

学校教学设施不齐全,特别体现在音乐学科上,器材不足,缺少专门的音乐教室,也短缺专业的音乐教师。

在这种条件和环境下,如何使乡村孩子在音乐教育上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让从教23年的我常常陷入莫名的苦楚和思索。

我本着从艺术教育入手,启迪孩子的心智,做为音乐专业教师一定要歇尽全力,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二、师生动手改变当下现状教育部柳斌司长曾在《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中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

”强调要“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中去理解和创造更美好的东西。

”基于此,我们音乐教师就要动脑、动心、动手改变当前的条件,创造属于美的事物,引?I孩子们走上美育,特别是音乐的道路。

(一)师生齐动,自制教具我在教学《我是草原小牧民》时,用筷子系红绳制作“马鞭”,当孩子挥舞“马鞭”时,节奏、旋律、情境就再现出来,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最快的融入课堂,进入教学,走进音乐的世界。

学校沙锤不够用,我自制沙锤,用酸奶瓶子,里面装沙子或五谷杂粮,摹仿打击各种声音,用于乐曲伴奏。

在《小溪流水响叮咚》这课上,孩子们都用沙锤,来摹拟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在听觉上得到训练。

每节课前我都要求孩子来指挥课前歌,给孩子们用筷子或木棍做成指挥棒,让他们打出节拍,体验指挥的无限趣味。

还收集废旧玩具上的塑料片,自制响板,敲击起来也有行云流水的感觉……在我自制教具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无穷无尽的,只要善于激励,他们的聪明才智就会显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音乐启迪人生, 让贫困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According to the good experience of Venezuela EI
system, and then combine with China actual conditions, put forward myopinion about carry out pilot projects that free music instruments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前言
少儿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时期,
身心与智力发展很快,可塑性极强,对分辨善恶美丑、对错是非、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教育文化资源匮乏以及家庭教育缺失或不正确等诸多原因,造成许多青少年安于现状、毫无远大理想抱负,不勤奋读书、贪图享乐、文化素质低,最终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帽子,有的甚至由于贫困和无知走上了违
法犯罪的道路,后悔终生。

很多少年儿童家境贫寒,上了小学以后,在物质生活上不如别的同学,加之父母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容易产生自卑心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信。

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
一个是精神世界。

有的人经济上很拮据但内心非常强大,如马克神上
富有;让身份低微的孩子在人格上强大。

当孩子们在精神上变得越来
越富有时,在人格上越来越高尚时,他们慢慢的就会变成一个有理想
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但什么能够让孩子们做到这一点呢?
是音乐。

思,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哲学家。

我们让物质贫瘠的孩子在精二委内瑞拉的音乐奇迹
委内瑞拉位于南美洲北部,面积稍小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

该国目前总体经济状况尚可,但贫富差距非常大,两极分化严重。

尤其是在30 年前,贫穷问题困扰着很多儿童,贫穷容易滋生犯罪,在那时十几岁的孩子就与毒品为伍,穷孩子们根本无心学习,组成各种帮派组织,斗争、枪战不断。

即使是在今天,
2600 余万委内瑞拉人中,绝大多数仍是低收入者,他们大多住在贫民区中,艰难度日。

自1975 年来,委内瑞拉政府在何塞• 安东尼奥
•
阿布留博士倡议下,成立了“委内瑞拉青年与儿童乐团体系国家基金会”,并启动了一项针对贫民阶层的社会音乐教育项目音乐救助体系( EI system ),为贫困的孩子们免费提供乐器和音乐教育,并组织乐队、联系教师,为孩子们排练、上课并给孩
子们创造机会,让他们演出。

至今,在这个体系运行的35 年中,拯救了几十万个生活在贫穷社会边缘的孩子,他们当中许多人曾流落街头,有的甚至盗窃抢劫,成为“问题少年”,是音乐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这个音乐体系中所产生最大的明星就是世界著名指挥家杜达梅尔和西蒙•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他们曾
于2008 年到北京进行过演出,产生了巨大轰动,效果非同凡响。

在高雅的古典音乐中,是没有阶级和国界的,音乐不再是上层社
会的专属,当你看见一个孩子在一个相当贫困的环境中演奏西洋乐器,你能感受到一股力量。

这时他忘记了自卑,获得了自信和超越自我的力量。

当孩子们参加乐团演奏乐器的时候,他们感受到了别人赞赏的目光和给予的尊重。

目前,委内瑞拉共有约30 万儿童和青少年被纳入了这个音乐救助体系,这些孩子们从两三岁就开始学习乐器,当然两三岁的孩子还没有能力掌控和学习这些乐器,所以委内瑞拉又别出新裁的创造了“幼儿纸质管弦乐团”,等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再为每位少年儿童配发乐器,进行训练。

小学员们无须支付任何费用,就能领到一把属于自己的乐器,由专业老师指导,每天进行训练。

在教学师资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这个体系培养出来的,因此这个体系就是让已经成长的人们去帮助下一代,让下一代茁壮成长。

更使每一位小学员认识到,只要努力,他们就能达到目标,
因此这个体系给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概念。

音乐救助系统不仅在个人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促进了孩子与家
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他们所在社区的人文气息。

该体系的创始人阿布留博士希望在未来的10 年间,能使更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加入,争取规模达到100 万。

委内瑞拉现在共有176
个儿童乐团、216 个青年乐团、400 多个歌舞团和合唱团,在委内瑞拉各地,乐队就像国旗一样,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委内瑞拉政府几乎包下了该体系90%的运转费用,并且该体系还受到了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南美发展基金会的资助。

三学习借鉴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并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在我国部分地区试点开展少儿免费音乐教育
目前我们国家,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践,在校内,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已开展较深入的音乐教育,如组建管弦乐队、合唱团等;在校外,也有不少素质较高、经济允许的家庭供其子女学习西洋乐器或民族乐器。

但在经济发展程度较弱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老少边穷”地区,音乐教育还仅是局限在音乐课上的“老师教、学生听、唱唱歌、识识谱”,音乐课也只是当作“副科”对待,不受重视。

所以本人提出一个设想,即在我国部分地区,试点开展少儿免费音乐教育。

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与委内瑞拉不同,我国的高中生要面临高考的压力,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接受深入的音乐教育;在诸如山东、河南等人口大省,初中考高中都很困难,很多地区从初中开始,就不重视音、体、美教育,要在初中阶段仍然开展大面积的深入的音乐教育,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所以我认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暂告段落(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覆盖整个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进行全普及的免费音
乐教育。

儿童刚进入小学时,很多字还不认识,人生观和世界观土的小苗,渴望着雨露的滋养、茁壮成长。

从这时开始开展免费音乐教育正当时,每周专业训练时间大于4 个小时。

每人免费分得一把乐器,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民族艺术的瑰宝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易携带的乐器;经济情况允许的地区可选择西洋乐器,如小提琴、萨克斯、号等;在民族地区也可因
还没有建立,同时儿童在这个阶段记忆力非常好,正如一棵刚破
地制宜,选择当地的特色乐器,如马头琴、冬不拉、葫芦丝等。

当然具体情况要视当地财力和师资状况而定,可提供2〜3种不同乐器供孩子挑选其中一种学习,但要确保每名同学可分得一把乐器,且可以带回家练习。

本人更倾向于结合我国实际选择民族乐器教学,现在懂民乐、爱听民乐、欣赏民乐的人越来越少。

尤其是青少年,受港台、日韩、欧美流行音乐风潮的影响,只知道影星、歌星叫什么,却不认得几种我国的民族乐器,更说不出几首有名的民乐名曲。

长期如此,中华文化的瑰宝能否代代相传、薪火相接,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关师资问题,如本校老师不能教授乐器演奏或水平不够,可以县(区)为单位,由教育部门牵头,统一调入或聘任一批专任专业乐器演奏教学指导老师,到该辖区内的学校教学。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与自然环境也不尽相同。

若想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实行,难度很大。

如果能在几个不同的省(区、市)选择几个市(地)做实验和示范,并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