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城市景观特色营造中宏观要素研究
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要点探析
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要点探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的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京郊平原地区,处于城市和乡村的结合部,其美丽乡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京郊平原地区作为首都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如何借助这些优势,打造美丽乡村,成为了当前亟待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土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探析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要点。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京郊平原地区作为城市的外围区域,拥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根据当地的土地资源特点和农村发展规划,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利用闲置的土地进行规划开发,将其打造成为美丽乡村的景观区或者农业休闲观光区,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增加乡村的经济收入。
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培育适合当地生长的农产品,并开发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当前,京郊平原地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面临着环境保护问题。
由于城市向乡村的扩展,大量的污染物与垃圾进入乡村地区,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针对环境保护问题,乡村地区要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鼓励农民通过垃圾分类、废物回收等方式参与环保工作。
加强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工作。
发展符合乡村特色的环保产业,推动环境友好型农业和农村生态旅游业发展,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清洁的生态环境。
三、培育产业新动能产业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在京郊平原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新型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村产业朝着绿色、可持续、高品质方向发展。
首先要培育新型农业,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打造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景观景观营造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景观景观营造城市景观规划中的景观营造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景观营造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城市景观营造是指通过对城市自然、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创造和谐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本文将就城市景观规划中的景观营造进行探讨,梳理城市景观营造的一些核心要素。
一、景观营造的概念景观营造是指在城市建设中,通过对城市空间环境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创造出一系列美观、实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整体形象。
二、景观营造所需遵循的原则1.可持续性原则景观营造应注重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破坏自然环境资源。
在营造城市景观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进行环保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实用性原则景观营造要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为市民提供实用、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
它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城市环境,让人们在工作中休息,培养社会文化,享受自然美景。
3.美观性原则景观营造应当追求美观和品质,体现出城市文化和城市品位,通过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营造品质。
同时,也可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三、景观营造的关键要素1.景观规划方案景观规划方案是景观营造的基础,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个好的景观规划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和资源,同时满足居民的需求。
2.景观设计方案景观营造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特色、城市文化、自然环境和公共空间等各种要素,进行整体规划,同时要注重细节和细节处理,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公共空间。
3.景观施工方案景观营造的施工方案需要确保落实景观设计方案,保证景观工程施工质量,同时需注重施工周期、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和景观效益等各个方面的协调。
四、景观营造的实践重点城市景观营造需要遵循实际条件,符合城市规划标准、科学合理、创新性强、可行性好,落地效果明显。
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城市自然环境、文化底蕴和特色;2.注重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3.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施工效率;4.注重景观营造的后期管理,确保景观效果持久。
平原城市的造景和亲水设计
科学 与 财富
平 原城市 的造景和亲 水设计
沈 志 野
( 新 乡学院) 要: 城市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根据 生产和生活 的习惯而逐渐形成 的, 某些 城市建设于平原 , 在这里 出现 了以中轴线为布局的城市模式 , 这 摘 些城市的造 景具备 一些特 别的建设 方式 , 并且有根据水系构筑城市的设计方法, 对这 些城市 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可以对 今后 的城市建设起到一定 的推动 作用。 关键词 : 平原城市 ; 造景 ; 亲水
和 远 洋 轮 船 的 旅 客 。 为 迎接 澳 大利 亚 建 国 2 0 0周 年 , 1 9 8 8年 整 修 了歌 剧 院
到大桥的岸边 。 新 的码头栈房 、 餐饮商店、 站台以及整个沿 岸的步道 、 灯 具、 座椅和 3 0 0米长 玻璃 敞棚廊道等都经 过精心设计, 一 个 良好的亲近 水的环 境就为市民创造了出来。 个城市如果有了水, 它的城市面 貌就会显得更加壮丽 。设计者要竭 尽所能创造最多的机会使人们能够体会水陆交融的美好情景 , 特 别是要让 更多的临水一侧人能看到它。所以设计建筑时靠江、 海一面 的房 间要尽 可 能 看 到 水 景 。 尤 其 要 注 意 让 建 筑物 的 高 度 由 里 向 夕 ‘ 、 递减 , 越 靠 近 水 面 的 高
界面密切结合, 使人们能够再此 自由活动 , 使城市具备独特形象的窗 口。国 外有很多港湾城市在处理这样接近 水面 的环境时做 的很成功 。 比如澳大利 亚 的 悉 尼 市 有 许 多 或 已经 利 用 , 或 正 在 开 发 的港 湾 , 例 如 主 要 的 港 湾 圆形 码头, 它 以悉尼市中心为背景。 从悉尼歌剧院到大桥的港湾内, 迎接 着轮渡
1 . 平原城市 许多城市建设在 没有 太多的山水 自然环境可 以利 用的平原、旷地上 , 这样的城市在 有可能的情况 下, 除了保 留原有环境 外还要创造一些接近 自 然的景观, 有效的组织城 市空 间, 使城市空间活跃起来。 我 国很多城市或者 经过总体规划 安排 , 或者 自发形成 良好空间布局 , 使城市的使用 功能和人 的活动规律同时满 足, 不仅环境气氛得 以形成 , 也给人 以难忘的印象。 I H: l k 京城 中轴线 具有无 以伦 比的空间气势。 从永定 门进天安 门到达紫 禁城, 通过建筑的对景 和空间递进变化 , 把帝王的威严烘 托得淋漓 尽致。 并 未 结 束 的 中 轴 线 出 了 神武 门 , 越 过 城 市 制 高 点景 山 直 达 中 鼓 楼 。 这 条 中轴 线长约 8千米 , 可谓高潮迭起 , 美不胜收 。 巴 黎 也 是 一个 具 有清 晰 的城 市 景 观 轴 线 , 空 间布 局 明确 的城 市 。 巴黎 历史悠 久, 既有古城 风貌 , 其现代感也很强 , 自卢浮宫 、 协 和广场 、 香榭丽舍 大街、 凯旋们、 德方斯新区的长 8千余米 , 充满 历史 建筑主题的城市景观轴 线, 并继续向西延伸。这 种空间布局是 由当时特定 的社会 历史条件所造成 的。这两座城市对 空间环 境处理 的手 法使有规律 、 有秩序的 , 值 得我们借 鉴。 总 结 上 面 两 座城 市 的经 验 , 以 中轴 线 为 空 间布 局 的城 市 的 显 著 成 就 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 为了表达 统治者 的意志 , 使 中轴线在城市 中处 于主导地 位, 并通过
平原地区城市景观设计常用手法
平原地区城市景观设计常用手法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原地区正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
平原地区具备开放空间、视野广阔的优势,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手法来提升城市的美观性和适宜性。
本文将介绍平原地区城市景观设计常用的手法,包括绿地规划、水体设计、景观廊道、建筑布局等。
一、绿地规划绿地是平原地区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可以提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在平原地区的绿地规划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绿道规划:通过规划好的绿道系统,将不同的绿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网络,便于居民进行休闲活动和健身锻炼。
2.鲜花、乔木与草坪的结合:利用各种植物的组合,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使绿地更加美观。
3.阳光休憩区:在绿地规划中设置一些遮阳设施,为居民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休憩区域。
4.儿童玩耍设施:在绿地规划中设置儿童乐园、儿童游乐设施等,为孩子们提供安全、轻松的娱乐场所。
二、水体设计水体是平原地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规划水体,可以使城市更具生态美和人文魅力。
1.湖泊与水系的设置:在城市规划中,可以规划一些湖泊和水系,形成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水域系统。
2.喷泉和水景设计:在公园、广场等地方设置喷泉和水景,增加城市的活力和美感。
3.人工溪流设计:通过引导水流,模拟溪流景观,增加城市的自然气息。
三、景观廊道景观廊道是将城市中的绿地、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线性的景观带。
平原地区的景观廊道设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统一的设计风格:在廊道上的景观元素的设计上,要有统一的风格,形成整体的美感。
2.多样化的景观元素:在廊道上设置多种多样的景观元素,如花坛、雕塑等,丰富美化廊道的内容。
3.人性化的设施设置:在廊道上设置一些亭子、长凳等设施,方便行人休息和观赏景色。
4.紧密的交通联系:将廊道与公共交通系统连接起来,方便居民出行。
四、建筑布局在平原地区城市景观设计中,建筑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平原城市总体城市设计方法探讨
平原城市总体城市设计方法探讨□ 周逸影,张 毅[摘 要]成都作为典型的平原城市,地形变化不突出,自然空间要素稀缺,人为意识主导空间形态的特征明显,因此总体城市设计对城市整体形态的引导把控尤为重要。
文章基于对成都空间形态现状困境的分析,确定了“强格局、塑特色、保品质”的核心工作内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明确了管控要素,并制定了管控方式,以期形成适应平原城市特征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方法。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平原城市;空间形态塑造;成都[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1-0059-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引文格式]周逸影,张毅.平原城市总体城市设计方法探讨[J].规划师,2018(1):59-64.Urban Master Design For Plain Cities/Zhou Yiying, Zhang Yi[Abstract] As a typical plain city, Chengdu’s special urban form is largely influenced by human culture. Overall urban design is critical to urban morpholo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condition of Chengdu, the paper builds a working framework of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feature creation, quality keeping”, defines the control factors and modes from macro, intermediate, and micro-levels, explores the design method of plain cities.[Key words] Urban master design, Plain cities, Spatial form creation, Chengdu1国内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历程及设计思路1.1国内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历程近10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相继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针对各城市的不同特征探讨总体城市设计的方法及内容,聚焦于城市特色塑造及风貌构建。
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要点探析
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要点探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在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安居乐业。
这些乡村地区有着宜居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成为了游客和居民的理想去处。
为了让乡村更加宜居和美丽,美丽乡村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要点进行探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京郊平原地区有着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但也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问题。
要想打造美丽乡村,首先要注重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在农业生产中,要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生态系统。
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防止过度开采和污染,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建设过程中,要尊重自然,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留和修复自然景观,保护乡村的原生生态。
在城乡结合部,要加强城乡规划的衔接,防止城市扩张对乡村环境的破坏。
只有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乡村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
二、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京郊平原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首先要挖掘和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
可以修缮古老的建筑、保护古老的传统手艺,打造特色文化小镇,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打造生态农庄、乡村温泉等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享受自然之美的也能感受到乡村的淳朴和美好。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要重视乡村旅游设施的建设。
要提升农家乐、民宿等接待设施的舒适度和规模,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和更加完善的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留存率。
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美丽乡村建设也需要重视基础设施的改善。
在京郊平原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交通不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要加强对乡村交通的改善。
可以修建或改善乡村的道路、桥梁,提高交通的便利性,方便居民的出行和乡村旅游的开展。
平原型城镇景观特色创造的思考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 rn n J E I
Vl . 3 No. 0 3 1 2
J n 2 O a. O7
・
规 划 ・ 筑 ・ 建
文章编号 :0 96 2 {0 7 0 0 80 10 —8 5 2 0 120 1 —2
平 原 型 城 镇 景 观 特 色 创 造 的 思 考
另一方面又要加大对节点空间非物质景观资源的开发力度尤其要把握好以包公庙为中心的人文景观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包公庙的影响力树立金轮镇的对外形象实现以特色促发展以发展创特色的双赢发展模式
维普资讯
・
1 ・ 8
第3 3卷 第 2期 2 007年 1月
1 景观 资 源及现 状分 析
1 1 人 文 景观 资源 .
1 1 1 历史 . .
间传说 , 轮城镇酷 似停 靠在 石亭江 边 的一艘 大船 , 金 而这 棵银杏 树便是大船 的船桨 , 掌握 着金 轮这艘 大船 的沉 浮。虽 然是 传说 , 但却 暗含 了当地人 们对 这棵大 树 的图腾崇 拜之 情。在景 观特 色 开发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 民间“ 传说” 故事和 民风 民俗 , 来丰 富景
熊胜伟
摘
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萍
要: 以广 汉市金轮镇为例 , 介绍 了人文景观 资源和 自然景观资源 , 并分析 了其现状 , 从街道 、 边界、 标志 、 节点 四个 要
平原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平原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然而,大多数旅游业的关注点集中在山区、海滨和历史名城等具有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地区。
相比之下,平原城市作为旅游业的新兴力量,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发展现状:平原城市的旅游业虽然相对较为落后,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平原城市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使其能够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旅游景点。
例如,大面积的农田和农业特色使得农田观光和农家乐成为平原城市旅游的热门项目。
其次,平原城市蕴藏着独特的人文底蕴。
通过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平原城市可以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吸引游客感受当地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
此外,平原城市还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提供绿色环保的旅游产品,满足越来越多游客对环境友好旅游的需求。
未来趋势分析:1. 借助数字化技术推动平原城市旅游业发展。
如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平原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建立网上旅游平台和手机应用程序,平原城市能够更好地宣传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提供定制化的旅游产品,进一步吸引游客。
同时,数字化技术还能够提升平原城市旅游的体验,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游客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下了解平地城市的美景。
2. 推动平原城市旅游业与农业、乡村振兴相结合。
平原城市以其广袤的农田为特点,与农业和乡村振兴相互融合具有巨大潜力。
平原城市可以打造农田观光线路,让游客亲身参与农耕活动,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
此外,农业特色产品的推广与销售也可以成为平原城市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3. 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平原城市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平原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注重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树立起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设立专门的旅游品牌机构,加强宣传推广,平原城市旅游的知名度将逐渐提高。
同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舒适的旅游环境也能够提升平原城市旅游业的美誉度。
4.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境外游客。
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多尺度环境响应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
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多尺度环境响应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多尺度环境响应,以上海地区作为具体的研究案例。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
特别是其独特的平原河网地理环境,使得该地区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环境响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首先回顾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包括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遥感与GIS技术在景观格局研究中的应用等。
然后,通过收集和分析上海地区的历史和现状数据,揭示其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包括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河网水系变化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景观格局变化对多尺度环境的影响,包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改变、水文循环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响应等。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揭示景观格局变化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
本文将对上海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管理措施,以期为平原河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总体而言,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多尺度环境响应的规律和机理,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本研究以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地区为具体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平原河网地区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多尺度环境响应。
上海位于中国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河网密布的平原城市。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活动,使得该地区的景观格局及其环境响应具有显著的研究价值。
在数据收集方面,本研究采用了多源、多时相、多尺度的数据。
主要包括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气象观测数据、水文数据以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
其中,遥感影像用于提取和研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反映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提供了地形、地貌等基础地理信息;气象和水文数据用于分析气候和水文条件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则用于揭示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作用。
富春江滨江平原乡村景观特征研究——以桐庐梅蓉村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1)10-0054-04 收稿日期 2020-05-15摘 要 乡村景观特征的研究是乡村规划建设的前提与基础。
该文选择桐庐梅蓉村为典型样本,微观上,利用图解分析从自然景观要素、农业景观要素及聚落景观要素三个层面分析梅蓉村乡村景观要素特征;宏观上,利用Fragstats景观指数分析从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水平两个角度整体分析景观格局特征,从而总结提炼乡村景观特征现状。
为分析富春江其他乡村景观特征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乡村景观特征 景观要素 景观格局 梅蓉村Abstract The study of rural landscape features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of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Choosing Tonglu Meirong village as a typical sample, from the microscopic perspective, we analyze the rural landscape features of Meirong village from three aspects of na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agricul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and settlement landscape elements by means of graphic analysis. On the macro level, the Fragstats landscape index is used to analyze the landscape pattern features from two perspectives of patch type level and landscape type level, so as to summarize and ex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feature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nalysis of other rural landscape features of Fuchun river.Keywords Rural landscape features, Landscape elements, Landscape pattern, Meirong village姚 洁 | Yao Jie 杨 凡 | Yang Fan 包志毅 | Bao Zhiyi富春江滨江平原乡村景观特征研究——以桐庐梅蓉村为例Rur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Binjiang Plain in Fuchun River: A Case Study of Meirong Village in Tonglu乡村景观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人们依据地形等自然资源形成的生产与生活的景观,由于自然、历史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1]。
浅谈美丽县城建设之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
浅谈美丽县城建设之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美丽县城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其中城市环境景观塑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城市环境景观塑造是指通过对城市环境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创造出美丽、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以下是我对于美丽县城建设之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的一些思考。
美丽县城的环境景观应具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
在城市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背景等特点,使城市的环境景观与当地的特色相协调。
还需要融入现代城市的元素,使其具有时代感和现代化的特点。
城市环境景观的塑造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美丽县城的建设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建设生态环境友好的城市。
可以采用绿化、水系、景观廊道等手段,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环境景观的塑造需要注重人文建设。
美丽县城应该注重人文传统和社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城市的环境景观能够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
在城市设计和建设中,可以考虑将当地的历史建筑、文化景点等融入到城市环境景观中,打造具有故事性和人情味的城市风貌。
城市环境景观的塑造需要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美丽县城的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仅要美观,还需要满足居民和市民的日常需求。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道路畅通、公共设施完善等方面的需求,使城市更加方便、舒适和便利。
美丽县城建设之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包括:具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人文建设和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这些要点的实现需要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同时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才能够实现美丽、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浅谈美丽县城建设之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
浅谈美丽县城建设之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县城开始加大对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投入,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位。
美丽县城建设的核心是城市环境景观塑造,这不仅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更是改善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那么,要如何进行城市环境景观塑造呢?有哪些要点需要重点关注?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绿化环境、建筑景观和城市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城市规划要科学合理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为城市环境景观塑造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分布、交通布局等因素,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和功能分区,使城市环境景观塑造更加有序和统一。
要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合理规划历史街区和文化景点,打造具有浓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气息的城市环境景观。
2. 绿化环境要注重生态平衡绿化环境是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核心内容,要注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绿化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植被种类的多样性,合理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打造多样化的绿化景观。
要重视水系和湿地的保护和利用,合理规划城市的水系布局和湿地保护区,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生态品质。
3. 建筑景观要突出特色建筑景观是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突出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建筑景观。
在建筑设计中,要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和创新,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底蕴的建筑景观。
要重视建筑的节能环保和宜居性能,推动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创新,打造绿色、智能、舒适的建筑景观。
4. 城市功能要多样化城市功能多样化是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城市的综合功能和文化品位,打造多元化的城市功能景观。
在城市功能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多样化的经济、文化、教育、健康、休闲等需求,合理规划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利用,打造多样化的城市功能景观。
要重视城市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升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和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要点探析
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要点探析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尤其是在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地方政府和农民关注的焦点。
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在保留乡土文化和传统风貌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布局、风貌塑造、产业兴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那么在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要点有哪些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析。
首先要点之一是规划布局。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规划布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京郊平原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文化传统、产业特色等多方面因素。
在规划布局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建筑、道路、绿化等空间布局,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规划布局还需考虑到乡村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求,使规划布局既能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又能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进行风貌塑造。
京郊平原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和提升。
在风貌塑造方面,可以通过修缮老建筑、整治环境卫生、提升村庄形象等措施,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风貌。
还可以在村庄内部设立公共设施、文化广场、休闲娱乐场所等,营造出浓厚的乡村氛围,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前来,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兴旺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要点之一。
京郊平原地区的乡村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而美丽乡村建设则需要在保护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方式,拓展乡村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还可以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科学种植、养殖等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的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环境保护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京郊平原地区的环境优美,但也面临着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挑战。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村庄和自然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
可以通过建设生态园林、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环境监管等方式,提升乡村的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城市环境建设与景观构成要素
城市环境建设与景观构成要素宋海宏刘殿阁一、城市环境的组成:1.人类所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城市作为人类聚居的主要形态,担负着生活、生产、新陈代谢的巨大荷载;其中也包含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二者相互渗透,很难分开。
生态建筑学认为:人类的外在环境已不再是过去的自然生态系统,它是一种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2.近年来,全球面临着环境日益恶化的大问题,它作为世界共同关心的重要且紧迫的课题,要求各国研究解决,砍伐森林被当作致富的捷径;空气污染,水土流失,野生动植物减少等等,土地资源浪费,乱占耕地,水质严重污染,凡此种种都将是人类急功近利所必须付出的沉重代价。
经济发展必须以环境为代价吗?生态环境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是人们生活的支柱,目前,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如不注重及时解决,城市发展就会成为问题。
目前,城市环境的优劣,直接反映出那个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政治、文化、历史、自然条件的状况。
3.我们从人们居住城市的舒适性和作为人们生存条件的地球环境观点来理解“城市环境”。
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一个“景”字,这不仅意味着可看见的景观,它也是具有作为围绕人们的环境,含有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或者系统的意义。
二.景观可分为“道路景观”、“建筑物景观”、“水景观”、“绿化景观”、“大气景观”、“声音景观”、“光照景观”,下面分别说明。
1.道路景观我国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城市建筑急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车辆猛增,致使交通日益拥挤,且城市基础设施未能配套。
道路拓宽与新增城市外围环线的工程远不能适应建设发展速度,由于道路加宽,尺度不再适宜人群接近;优先考虑车辆交通是汽车时代的必需,道路建设的重点是把步行者和车辆分开,以确保交通空间。
但从步行者考虑,既要重视易于通行且舒适畅快的步行者空间,也要建设在景观上质量高的道路。
道路的拓宽和原有宽阔街道的修改结合起来,建造宽敞的人行道,铺设美丽的路面材料。
论平原地区公路绿化景观营造
论平原地区公路绿化景观营造公路绿化是指公路用地和空间范围内外的绿化建设和管理,包括公路绿化的规划、设计和植物的栽植、养护等方面。
平原地区的公路如一条黑线涂抹在一张展平的田园格网上,而绿化则融合了公路与自然绿地,其在公路建设中起到了巩固路基、保护路面、降低噪声、防治污染、维护公路的良好环境等诸多作用。
1.平原地区公路绿化立地条件分析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所要填挖的土方较少,因而平原地区的公路边坡较少,特别是高陡坡基本不会出现。
平原地区的土壤条件较好,多为肥沃的黄土,土质疏松,植被成活率高。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较为温和,植被生长状况良好。
路域视野开阔,公路沿线的路域资源可以一览无余。
但同时,长时间的广袤无垠容易让司乘人员感觉疲倦。
公路的“绿地”,其立地条件较城市绿地和园林绿地要差。
施工中留下的石灰、砾石等杂质使得高速公路绿地中的土壤受到严重污染,肥力大大降低,特別是中央分隔带,其土层薄,污染重,植物不易存活。
土壤中水分严重缺乏,加之绿地供水困难,造成绿化植物生长困难,特别是边坡的蓄水能力已被破坏。
2.平原地区公路绿化植物选取和组合2.1绿化品种的选择在平原地区的绿化植物选取上要贯彻“乡土种、易成活、抗性强、品种多、色彩艳、树型美”的原则。
从平原地区的乡土品种中,通过植物品种的多样选择,利用植物补偿生态设计原理,科学组合和合理种植,从而在满足平原地区公路景观和生态需求的同时,实现绿化的遮光防眩、诱导视线、防风固沙等的功能需求。
中央分隔带的作用是遮光防眩、诱导视线,一般采用等高带状栽植方式,配置草坪、花灌木,并通过花灌木的不同花期、花色以及叶色变化,增强美化效果。
中央分隔带应选择抗逆性强、枝叶浓密、株型矮小、色彩柔和的花灌木,如河南桧、小叶女贞、大叶黄杨、紫薇、紫叶李、木槿、月季、栀子花、蔷薇、四季玫瑰等。
预留带绿化带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和美化公路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绿化植物应该多样化,生长年限长,适合粗放管理。
地理因素对城市景观建设的影响
地理因素对城市景观建设的影响地理因素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景观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为基础,展示着城市的风貌和特色。
从地貌、气候到水资源等方面,地理因素都对城市景观建设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首先,地形地貌是城市景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地理因素之一。
城市的地形地貌对于城市的格局规划和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平原地区,城市的布局相对简单,建筑物分布较为均匀。
而在山地地区,城市的布局则受限于山地的地形,建筑物往往沿着山腰或山谷分布,形成了独特的山城景观。
此外,地貌还影响了城市的交通网络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城市的交通流动和人们的出行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气候条件也是城市景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地理因素之一。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了植被的分布和城市的绿化水平。
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常见的城市景观会是郁郁葱葱的公园和花园,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更愿意在户外活动,也更容易形成以绿化为主题的城市景观。
相反,在气候干燥的地区,城市景观往往以沙漠景观或石质景观为主,更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
因此,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要根据不同气候条件的区别,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设计,以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此外,水资源也是城市景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地理因素之一。
水资源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常用于建造湖泊、河流、喷泉等水体景观,起到增添水景的作用。
对于靠海的城市来说,海滩和海洋也是独特的地理资源,可以用来打造特色的海滨城市景观。
然而,水资源是有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城市景观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在设计城市水景时需要考虑水的循环利用,避免造成浪费。
综上所述,地理因素对城市景观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等因素,都决定了城市景观的特色和风貌。
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地理资源,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科学规划和设计,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同时,也要注重对地理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浅谈美丽县城建设之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
浅谈美丽县城建设之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城市环境景观塑造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一个美丽县城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城市环境景观塑造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与品质,还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个县城旅游观光或者定居生活。
下面将从几个重要的要点来进行浅谈。
建设一个美丽的县城需要注重整体规划。
整体规划要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等多方面因素。
要根据县城的地理特点和人口分布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如合理规划绿地、城市道路、建筑布局等,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利用县城的自然资源,形成独特的城市形象和风格。
要注重绿化环境的建设。
一个美丽的县城必定有着丰富的绿化景观,如公园、花坛、绿道等。
要进行科学的绿化规划,将绿化景观布置在县城的重要节点和景观带上,既能够美化城市环境,又能够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
还要注重建筑风貌的塑造。
县城的建筑风貌是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城市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标志。
要根据县城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合理规划和布置建筑,注重建筑的风格统一,避免出现大面积的水泥森林和高楼大厦。
可以在建筑上运用当地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工艺,同时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风格的建筑,使整个县城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要注重细节的塑造。
细节是城市环境景观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来使细节更加丰富多样。
在街头巷尾设置小品景观、雕塑、壁画等,可以用来展示地方文化和历史,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
要把握好细节设计的尺度,避免过度装饰和堆砌,以免造成视觉疲劳。
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县城的建设不能只追求短期效益,而要注重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在美化县城的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可以通过引进环保技术、加大垃圾分类和废水处理等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要注重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和生活方式,使县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谈美丽县城建设之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
浅谈美丽县城建设之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城市环境景观塑造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为美丽县城建设的一部分,城市环境景观的塑造更是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谈美丽县城建设中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
一、规划与设计城市环境景观的塑造首先要从规划与设计入手。
城市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文化、人口分布等各种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
而城市设计则应该围绕规划的总体目标,充分考虑城市的功能性、美观性和人性化,设计出符合当地特色和人们需求的城市环境景观。
在美丽县城建设中,规划与设计要注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传统文化、自然景观与现代城市设计相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环境景观。
二、植被绿化植被绿化是城市环境景观塑造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充足的绿化能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提高城市环境的舒适度。
在美丽县城建设中,应该大力推进植被绿化工作,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打造出绿意盎然的城市景观。
要注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被种类,注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使城市环境景观更加多样化和美观化。
三、水域景观水域景观是城市环境景观中的亮点之一。
在美丽县城建设中,可以通过规划城市湖泊、河流、水系等水域景观,增加城市的生态气息,提供居民休憩娱乐的场所,打造出靓丽的城市景观。
要注重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加强水质治理,打造出清澈的水域景观,为城市营造出更加优美的环境氛围。
四、景观照明景观照明是城市环境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丽县城建设中,可以通过景观照明系统,有效地提高城市夜间景观的美观度和安全性,增加城市的夜间魅力。
要注重景观照明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合理配置照明设施,突出城市建筑物、地标性建筑和重要景点的夜间特色,打造出璀璨夺目的城市夜景。
五、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城市环境景观中的灵魂所在。
美丽县城建设中,要注重挖掘和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俗习惯,将其融入到城市环境景观中,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增强城市的历史感和人文气息。
浅谈美丽县城建设之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
浅谈美丽县城建设之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美丽的县城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其中城市环境景观塑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下面浅谈美丽县城建设中城市环境景观塑造的要点。
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
美丽县城建设不能仅仅追求建设规模和数量,而忽视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要注重保护县城周边的自然景观,如山地、水体、湿地等,使其成为县城的独特自然资源,为县城注入绿色、生态的元素。
在城市规划中保留自然景观元素,如树木、花坛、绿化带等,使县城的城市景观更加和谐统一。
要注重人文历史文化的传承。
县城建设要注重保护和传承本地的人文历史文化,如传统建筑、古迹、民俗等,使其成为县城的独特文化符号。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使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环境景观中,使县城呈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要注重培育和发展县城的时代文化,如艺术团队、文化活动等,为县城注入活力和魅力。
要注重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县城建设要注重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如改善街道环境、美化建筑立面、布置广场等。
在建设中,注重细节设计,如景观灯光的设置、道路绿化的规划、雕塑的布置等,使县城在细节中彰显品质。
要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如公园、广场、步行街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要注重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统一。
县城建设要注重城市环境景观的功能性和美观性的统一。
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环境的实际需求,使城市环境景观在满足功能需求的也具有艺术性和美感。
如在交通枢纽处的广场,既要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也要具有美观的景观设计。
在建筑立面的设计中,既要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也要注重美观和艺术性,使县城的建筑立面更加优雅、富有特色。
美丽县城建设的城市环境景观塑造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
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注重人文历史文化的传承,注重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注重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统一。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要点,才能够真正打造出美丽宜居的县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原城市景观特色营造中宏观要素研究提要:步梳理宏观要素在平原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及利用宏观要素打造城市特色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城市景观;风貌特色一、引言随城市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景观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理性规划,建设更具自身特色的城市空间形象。
而平原城市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尤为困难。
城市特色塑造必须通过城市景观规划来实现。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的“区”、“边缘”、“节点”、“路径”、“标志”城市五元素一直是城市景观规划的经典思路,当进行具体的城市大环境景观规划控制实践时,五元素在内容深度和广度表现出不足,不利于实际操作。
本文初步梳理城市景观规划中影响景观特色构建的重要元素,理顺打造平原城市特色的规划思路。
二、城市景观规划要素分析城市景观规划着力控制形态环境,也就是对环境中的空间和实体要素关系提出的战略把握,构造城市景观体系,组织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等,并考虑上述总体研究内容和各系统设计之间的关系。
依据研究对象尺度的不同,景观要素可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宏观层次要素是指能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格局的元素,包括宏观的城市形态结构、城市景观;中观层次要素是指影响城市群体空间关系的元素,包括建筑形态、开放空间、交通系统;微观层次要素主要是指近人尺度范围内,人们可以感受的空间环境元素,包括环境艺术、重要节点。
宏观层次的景观控制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首要因素。
城市景观规划通过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研究,塑造城市风貌特色。
如果城市景观规划控制深入到研究区域内所有微观要素,会由于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地块建设的独立性,而不具实际的建设指导意义,反而模糊了景观控制的目的和原则,不利于从整体上对城市景观的形成过程进行指导和把握。
要想使造访者短时间对城市形成清晰深刻的印象,需要从一个更宏观的层次上凝练出形成城市意象的基本要素,作为景观控制的要点来把握和打造,宏观要素重点从城市形态结构和城市景观两方面控制。
三、城市形态结构控制要点城市形态结构反映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实体环境和各类活动空间的结构组成,及各组成要素间及要素内部诸特征的组合关系。
城市空间构成的基本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与边缘关系、功能分区、主要轴线、重要节点、高度分区、城市轮廓、城市标志、划分的重要地段。
1、城市与边缘关系城市与边缘关系重点考虑城市边缘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的关系控制,这是对城市形态的重要约束,建设有序的城市与边缘关系,是打破城市无节制“摊大饼”发展模式的不二法门。
留住城市周边的生态斑块,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城市大生态格局,也是人们进入城市过程中,产生良好城市印象的最重要的感官媒介。
常规手法主要是在城市边缘与城市周边打造多层的绿化斑块。
力求在城市周边耕地基底上,结合现有的低山丘陵、河流水库或者大片林地等生态区块,环绕城市形成生态绿化链,与周边城镇相隔离,并将生态斑块向中心城市延展,形成嵌入城市区块间的楔状生态绿地。
通过这些大面积的森林公园的建设,使城区周边的绿化率极大提高,形成宜人的城市气候环境,为创造生态型的核心城市区提供条件。
通过水系、国省道、铁路高速路绿化廊道等线状绿化将大片绿化斑块连接,形成“斑块镶嵌、基质铺垫、廊道相连”的多层渗透的城市生态格局。
2、功能分区城市的最主要的功能区是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工业区、文化区、绿化区。
这几种功能区的组合布局是历史和发展形成的,所有中国城市有趋同的发展趋势,尤其近年的快速城市化使这种趋势愈发明显。
功能分区布局的特点常常和自然环境有关,往往城内山、水、老城等的分布决定着城市布局是否有特色。
对普通的平原城市来说,往往不具备产生布局特点的先天条件,功能区内部建设模式也没有独特之处,很难分辨出各种功能区属于哪个城市。
平原城市要想在区域布局上有特点,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一是通过绿化区的布局塑造区域关系的特点,结合水系、现状林地、交通线等形成由外至内的大型楔状绿地,使城市建设与绿化层层渗透,相互借景;二是通过中心区的聚集度,形成标志性的中心区景观,可以通过高层建筑的高度聚集和标志建筑物的建设;三是一般区域可以通过标志物和开放空间的建设,塑造出片区内的特性。
3、主要轴线城市轴线可以使城市形象鲜明,一般分为城市中轴线、城市发展轴线、重点地段轴线等。
城市中轴线是伴随城市发展历程逐步形成的,是时间的凝固和政策的长久延续,不是每个城市短期可以具备的,可以引导控制,不会短期见效。
城市发展轴线、重点地段轴线才是一般城市构筑特点优先考虑的。
城市发展轴线一般要求建筑要建设体现城市发展的发展风貌,是城市现阶段发展风貌的集中体现,要特别加强公共建筑和开放空间建设。
建筑要求以公共建筑为主,在重要节点形成开放空间,加强对开放空间的围合。
重点地段轴线体现小片区域的中心轴线的塑造,一般在人流较多且较庄重的场所和广场的开放空间相结合。
城市的重要区域通常有行政中心、火车站等,往往需要以中心对称的布局强化空间关系,通过建筑和广场的虚实变换、建筑的对称处理,突出轴线,重点地段轴线也可能是城市中轴线的雏形。
4、重要节点城市的重要节点主要,是城市景观重要控制的点,讲究结合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开敞和建筑围合。
常规的重点区域有城市的中心区和门户区,如市政府及广场、公园、商业中心等,另外入城口也应该是引起足够重视的重点建设部位,特别是高速路入城口和火车站,这往往决定人们对城市第一印象。
应根据不同入城口的位置打造体现城市形象和发展阶段的景色。
如可在接近城市的主要的景观道入口周围打造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形象,设置大空间绿地、高层建筑群;在离城市建设区有一定距离的入城口,打造大面积交通景观绿地,入城道路通过两侧富有地形变化的道路绿化塑造优美的现代化交通道路形象;火车站前应体现人气商气的结合,现代化的站场配以精致的广场,通过高层楼群的围合体现,现代化中心区的风貌,并以凸现地方特色元素点缀。
5、高度分区和城市轮廓高度分区和城市轮廓是相关联的,高度分区产生丰富的天际轮廓线。
高度分区决定于经济因素(地价、商业潜力)、景观因素(城市风貌、历史街区保护)、生态环境因素(环境承载、人口密度)、城市功能因素(城市功能)、支撑因素(市政道路设施容量、工程适建度、机场净空)等。
平原城市不用考虑与自然地形的映衬,重点突出主次中心的建筑布局,强化沿河、沿路建筑轮廓线,力图做到高低错落,通过规划引导杜绝因建筑造价门槛原因造成的建筑高度过于一致的弊病。
6、城市标志城市标志主要包括标志性自然地貌、标志性建筑、标志性雕塑等。
标志性自然地貌是先天基础,不具备广泛应用意义,标志性建筑、标志性雕塑是适于每个城市采用的方法。
标志性建筑有两种:历史性标志建筑、现代标志性建筑物。
历史性建筑要注意自身和周边环境保护,同时应注重该建筑的推广,使其具备可识别性。
培植激发现代标志性建筑物建设机制规划应努力引导的,设定并控制适合标志性建筑物适合的地点,提出高要求的规划引导,同时规划管理应以包容的心态,特别小心的审查具有个性的建筑设计,避免抹杀个性的灵动,为标志建筑物产生提供宽松环境。
标志性雕塑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花钱最少、见效最快的,规划必须在特定地点设定规划限制,引导标志性雕塑的设立。
7、划分重要地块。
城市的重要区域是对城市景观影响最大的地方,如商业中心区、行政中心区、火车站片区、体育中心片区、中心绿地周边区域。
每个片区应通过独立的城市设计,确定发展的空间结构,引导这些区域向更有特色的宜人空间发展。
四、城市景观风貌控制要点城市景观风貌是城市特点的集中体现,有艺术的城市景观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快感。
城市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者一起构成人们感受城市的知觉框架。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来组织城市的空间布局,通过人工景观强化城市特色与空间逻辑、丰富城市的美感。
两者共同构成城市特色,形成易于人们感知的空间。
对城市自然及人文景观进行控制,主要包括景观的分布与保护、景观要素布局、视线组织分布、结构性城市景观意象设计。
1城市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对每个城市来说都是重要资源,需要有节制的合理利用。
发掘、保护和推广优质自然条件是建设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但优质的自然条件大多数城市不具备,一般只拥有普通的自然资源:如小河、小水塘、小山丘等。
如何利用有限的自然条件打造城市特色是对所有城市景观建设具更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事情。
要提高自然资源的公共属性,提倡开放和有差别的建设。
如根据河流大小、区位、氛围等的差别,对定位和深刻挖掘,塑造不同特点的岸线、河岸空间,注重与周边业态的结合,提供多变的亲水空间。
小山丘可以控制为公园,加强绿化,突出地形的变化,作为景观轴线对景组织城市空间。
2、城市人文景观城市人文景观的挖掘分为实体人文景观和非实体人文元素。
城市往往都只注重实体的人文景观,即历史遗存,主要是城市历史风貌区、历史标志物等。
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再利用一直为城市所关注,也常常引来资本的投入,历史遗存的保护应报有谨慎态度,尽量不做不可逆的改造。
城市人文特点也常作为城市特色的体现,地方特点的符号常用于雕塑、装饰,给城市带来独特的风景,历史名人、典故也常常作为地方打造特色城市名片。
所有城市元素都可围绕着为人文元素主线构筑城市特色。
五、结语在城市景观上,宏观要素对人们感知城市特点影响最深,中微观层次也对城市景观风貌产生影响,虽然影响范围不如宏观要素大,但也不容忽视。
各元素的互相配合互相作用才是形成城市特点的关键,才能形成有个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