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3.1.1)--第三章现代汉语语汇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什么是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具有一切语言的共同属性。

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看,分为三个方面:1: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认知世界的工具3: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1、北方方言2、吴方言3、湘方言4、赣方言5、客家方言6、闽方言7、粤方言三、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4)音节整齐简洁2、词汇方面(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同音语素多第二章语音一、语音的性质(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人类说话的声音,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只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和其他声音有何异同异:只有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像笑声,呻吟声都不是语音同: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种属性,而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一)、语音的物理属性(四要素):1、音高:音强:音长:音长音色:(二)、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分为三大部分:1、呼吸器官2、喉头和声带(嗓子)3、咽腔、鼻腔和口腔。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二、语音单位:1、音素 2、音节 3、声母、韵母、声调 4、音位(一)、音素-----辅音、元音(1)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现代汉语3语汇

现代汉语3语汇

第二章语汇第一节语汇概说一、语汇的性质(一)什么是语汇语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语词(包括语素、词、熟语等)的总汇,有时也用来指语言某一特定范围内所有的语素、词和熟语的总汇。

特定范围可以指一种方言、语言或方言的某一断代,也可以是指一个人、一本书、一篇文章等等。

如:汉语语汇、湘方言语汇、现代汉语语汇、古代汉语语汇、鲁迅的语汇、《骆驼祥子》的语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语汇,等等。

根据某种标准划分的语素、词、固定短语的集合也可以称为语汇,如:基本语汇、非基本语汇、外来语汇等。

总之,语汇只能是许多语素、词、熟语的总和,不能是一个语素、一个词、一个熟语。

(二)语汇的系统性1.语汇成分相互联系各语汇成分并不是互不关联的一盘散沙,而是在内容、形式、构造、功能等方面具有各种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语汇成分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常见的有:(1)意义方面的联系。

例如:“赞扬-赞美/边界-边疆”是同义联系;“好-坏/高大-矮小”是反义联系;“水果-枇杷/电器-冰箱”是上下义联系;“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金-木-水-火-土”是类义联系。

(2)功能方面的联系。

例如:“毛茸茸-亮晶晶/呢-吗/打-杀”等具有同类功能的联系。

(3)结构方面的联系。

例如:“边防-边疆-边境-边塞-边卡-边际/讲演-演讲/论辨-辩论”等具有一个或几个相同语素的同素联系;“国家-窗户/推迟-压跨/布匹-房间”等具有内部结构规则相同的同构联系。

(4)语音方面的联系。

例如:“裁减-裁剪/地狱-地域/西-析”等是同音联系。

(5)同源方面的联系。

例如:“旷-广/空-孔/改-更”等具有同源联系。

语汇成分的联系既错综复杂,又井然有序。

语汇系统的每一个成分发生变化,都可能会带来相关相应的变化。

比如“臭”本指感知于嗅觉器官(鼻子)的气味,“味”本指感知于味觉器官(舌头)的味道,后来“臭”的语义范围缩小,专指不好的气味,与之关系密切的“味”的语义范围则相应扩大,泛指可嗅可尝的一切气味和味道。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语汇的组成和发展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语汇的组成和发展
6
3、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的关系
基本语汇是语汇系统的基础、核心,是不断产生一般语汇 的源泉;基本语汇与一般语汇是相互依存渗透的。“革命、 电子”这两个词,原来并不是基本词,现在已加入了基本 语汇的行列。“君”、“神”原来是基本词,现在则是一 般词。 现代汉语一般语汇包含有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 语、隐语等。 4、一般语汇的内容 现代汉语一般语汇包含有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行业语、隐语等。
17
(二)隐语
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 的特殊用语,又叫黑话。
如20世纪40年代前的商贩使用的数字隐语:一 平头; 二 空工;三 横川; 四 侧目; 五 缺丑; 六 断 大; 七 皂底;八 分头; 九 未丸; 十 田心。
18
思考题
根据酒吧和互联网派生出许多新词来,例如 水吧、网吧、网虫、网友,你还能举出一些 例子来吗?
19
四、语汇的发展
(一)语汇发展变化的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间 的交往等。 •内部原因主要是语言内部要素间调整或要素 内部间调整对语汇提出某种变化的要求,从而 促使语汇的某一方面发生变化。
20
(二)语汇发展变化的结果
1.新词的产生
社会不断地发展,新事物不断地涌现,人们需 要认识,指称这些新事物,就要给它命名,以 满足交际的需要,于是产生了新词。同时社会 的发展变化,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人们对 已知的事物加深了认识,发现了前人所未知的 新特点,为了记录和指称这些新认识,也要创 造新词。

28
六、现代汉语语汇特点
(一)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为主 汉语语汇发展双音节化的原因:
第一,汉语的音节 数目有限,单音节词 往往会造成大量的同 音词,这样就会给实 际交际带来困难,双 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 同音词的出现。 第三,双音节 第二,单音节词 词读起来往往带 有一种乐感,轻 往往是多义词, 重之间形成一种 因而有时语义难 节奏,悦耳动听。 以确定。双音节 词就使得词义的 表达更为细腻、 精确,涉及的范 围也更为宽广、 深入。 29

《现代汉语》Ⅰ作业(4)答案 (1)

《现代汉语》Ⅰ作业(4)答案 (1)

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作业4[《现代汉语》第三章现代汉语词汇] 参考答案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构成的词,就是合成词。

合成词包括派生词和复合词两类。

2.词义:词义就是词的意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负载的全部语义信息内容。

词义可以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类。

3.义位:义位也就是义项,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4.义素:义素是构成义位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中抽象出来的语义特征,包括区别性语义特征和共同语义特征两类。

5.语义场:具有共同义素的词语组成的集合,叫做语义场。

同一个语义场里的词语,通过共同义素联系在一起,也通过区别性义素互相区别开来。

6.上下义词:两个词在概念意义上存在包含被包含关系,这两个词就是上下义词。

两个词是不是上下义词,可以通过“下义词是上义词”这个判别式进行判定。

二、判断说明题1.“星星”和“猩猩”都是合成词,“姥姥”和“妈妈”都是叠音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猩猩”和“姥姥”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不能单说,拆开了也没有任何意思,因此它们是单纯词、叠音词。

“星星”和“妈妈”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可以单说,构成词语的每一个音节的意思和构成懂得词语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它们都是合成词、重叠词。

2.非基本语汇和语法的发展变化比较缓慢,是语言中比较稳固的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语言的基础。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构成语言基础的两个要素是基本语汇和语法,它们都是语言构成要素中比较稳定的要素。

非基本语汇是所有语言要素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要素,也是最不稳定的要素,它不可能成为语言的基础。

3.“悲剧、喜剧”和“教师、学生”都是正反反义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悲剧、喜剧”所在的语义场还有“正剧(悲喜剧)”这个成员,所以表示正反反义词,而是两级反义词。

“教师、学生”构成一个二元关系义场,根本不存在反义关系,所以它们也不是正反反义词。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 疑点辨正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 疑点辨正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疑点辨正胡华【摘要】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第二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的疑点.一是内容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现行汉字、现代汉语语义的安排上.二是名实关系问题,词汇与语汇的关系、语用与修辞的关系均未能对号入座.三是知识偏误问题,分别表现在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语义、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语法等方面;在语言与话语的关系上,对口语和书面语的认识也有偏误,有时会在概念上把"语言"误解为"话语".【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20)003【总页数】10页(P59-68)【关键词】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教材【作者】胡华【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上海 2017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64引言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第二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成果,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为高级别科研成果的高级别规划教材,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问题涉及现代汉语总体,也涉及现代汉语分相。

从总体来看,有的问题关乎对现代汉语的一般认识,有的问题关乎现代汉语与现行汉字的内在联系,有的问题关乎现代汉语的使用层面。

从分相来看,语音、词汇、语法均不同程度地存有问题,未设专章的语义也有一定问题。

科研成果也好,规划教材也好,应该处理好平行成分之间的关系、上下层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横向系统与纵向系统的关系。

无论语音、语义,词汇、语法,无论现行汉字、现代汉语语用,都应该通过连通现代汉语本体、现代汉语学科、现代汉语教材乃至现代汉语课程,尽量避免问题、发现问题、克服问题。

一教材的“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为第一章,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第一章与其他各章的关系问题,以及章内第一节与第二节的关系问题,即现代汉语与现行汉字的关系问题。

第三章现代汉语语汇 (1)

第三章现代汉语语汇 (1)

第三章现代汉语语汇教学目的:理解现代汉语词的构造和词汇发展的途径及其规范,掌握词义的特点和辨析词义的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并提高词语的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语素、词的鉴别;词的构成;词义的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区分。

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构造一、词汇1、定义: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1)因为固定短语如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在结构与意义的定型化、造句的备用单位等方面与词是等价的,符合语言建筑材料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因而成为“词汇”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不赞同“词汇就是词的总汇”或“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等将固定结构排除在词汇之外的说法。

(2)特定范围如: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汉语是高度发达的语言,词汇极其丰富。

《汉语大词典》所收词语达37万条。

《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词语为主的中型词典,所收词语也有5万余条。

我们应该努力掌握更多的词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积累词汇的三个方法:一、搜集、记录各种类型的词汇。

二、阅读作品。

三、写作。

二、词汇单位(一)语素1、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是组词的基本结构单位。

例如“书”:shu1,成本的著作。

2、音节表现: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如:天、地、河、土。

也有两个音节的,如:踌躇、荒唐、牢骚、参差、尼龙等。

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如:俱乐部、巧克力、乌鲁木齐、奥林匹克。

双音节语素有一部分是从外语借来的,三音节和三音节语素大都是从外语借来的。

3、确定语素的方法:替代法。

用已知语素来替代,可以为别的语素替代的是语素,例如“蜡烛”中的“蜡”、“烛”。

蜡——蜡烛花烛香烛大烛烛——蜡烛蜡人蜡纸蜡染再如“礼貌”。

注意:1、组成成分都要能替代。

“蝴蝶”、“蜘蛛”。

2、替代中要保持意义一致。

例如“马虎”。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第二章语音1.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言语的物质外壳,是言语的社交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言语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统统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方案,1958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

一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是从音色的角度分别出来的。

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就是音素。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子音音素两大类。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之欧侯瑞魂创作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口语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方言是局部地域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处所分支.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分歧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分歧.5.语音的三年夜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最小的语音单元.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元,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份,年夜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份.: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动.: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元,也就是案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手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动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动,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发生一些变动,这种语音的变动现象就叫做音变.19.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动,与单读时调值分歧,这种变动叫做变调.20.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21.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可以区别词义,区分词性,暗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22.儿化的规律:①无韵尾或u韵尾,只加卷舌举措.如小车儿小鸟儿;②有-i, -n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丧失,有的要改变韵腹.如:一块儿,一点儿;③ 有高元音i、ü 韵腹的,加央元音2 ,如:小鸡儿,有趣儿;④有舌尖元音[ ],[ ]酿成2 .如:瓜子儿,树枝儿;⑤有-ng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丧失,元音鼻化,有i 韵腹的要加 2 , 如:辅佐儿,花瓶儿.23.语气词“啊”的音变:1.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a, o(不包括ao, iao)e, ê, i, ü 时,读 ya,写作“啊”或“呀”2.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u (包括 ao, iao )时,读作wa, 写作“啊”或“哇” 3.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读作na,写作“啊”或“哪” 4.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ng 时,读作nga,写作“啊” 5.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er, -i[ ]时,读作ra,写作“啊”6.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i[ ]时,读作[ZA],写作“啊”24.“一”、“不”的变调:①“一”、“不”在去声前读阳平,②“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③ “一”、“不”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第三章文字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缔造出来的.2.六书:古人总结的古文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第四章词汇1.辞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 ( 或特定范围的) 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辞汇和词分歧.辞汇是词的集合体,辞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3.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成词的基本单元.4.语素的分类:a按音节几多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b按构词能力分为(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c按暗示的意义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5.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自力运用的语言单元.由语素充任.6.词和语素的区分:最年夜的区别在于:词是造句单元,语素却不是.区别词和语素可采纳剩余法.7.词和短语的区分:最年夜的区别在于: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造句单元,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元.识别词和短语可采纳扩展法.词根,加在词根上边暗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9.短语是词与词的语法组合,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10.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1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分类:基转义和转义.12.引申义是人们根据相关性联想规律,由原义(本义、基转义)发展引申(或再引申)而来的意义.13.比如义是人们根据相似性联想规律,由词的比如用法固定下来形成的意义.14.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没有联系的一组词.15.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元,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又称语义成份或语义特征.16.语义场就是通过分歧词之间的比较,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17.同义词的作用:①可以使语言的表达精确、严密.②可以使语体风格鲜明.③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动.④可以使语气委婉.⑤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义完整.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构成一个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18.反义词的类型①绝对反义词② 相对反义词19.反义词的作用:①可以形成鲜明比较,从而揭示事物的矛盾,深刻暗示事物的特点.②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意思的作用.③可以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④ 可以利用反义词所具有的鲜明比较的特征,临时仿造新词,使语言新颖而简练.20.语境对词义的作用:⑴ 根据语境解释词义(因文界说).⑵ 语境使词义单一化.打铁打伞(3)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写书看书4 语境使词义具体化.踢球扣球⑸ 语境暗示出词义的选择性.词语搭配是互为语境的.说“骑马”, 不说“骑床”. 21.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成语的特征整体性和凝固性.22.惯用语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语.也叫做习用语,习惯语.23.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份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24.基本辞汇具有三个特点:稳固性,能产性,全民经常使用性.第五章语法是语言的要素之一,是语言结构的规则,它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元的结构规律.2.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即自然系统.一是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即表意系统.是指有辞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任句法成份的词.是没有辞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的、不能充任句子成份的词.可分为四种,即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5.由连谓短语充任谓语或自力成句的句子.6.由兼语短语充任谓语或自力成句的句子.第六章修辞1.比如的含义:用相似的事物打比如去描绘事物或说明事理,这种辞格叫比如.2.比如的作用(修辞效果):①使深奥的事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②使笼统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③使概括的工具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3.比力的含义:根据想象把物看成人写或把人看成物写,或把甲物看成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做比力.4.比力的修辞效果:正确地运用比力,可以使读者不单对所表达的事物发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5.借代的含义: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取代,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做“换名”.6.借代的修辞效果: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7.排比的修辞效果: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论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8.排比与对偶的区别:排比是三项或更多项的平行排列;对偶只是两项的并列对称.排比每项的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对偶两项的字数必需相等排比经常使用相同的词语;对偶力避字面的重复. 9.比较的含义:比较是把两种分歧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力的一种辞格,也叫对比.10.比较的修辞效果:比较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峙统一关系表达得更集中、更加鲜明突出.11.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另外事物作陪衬的辞格叫映衬,也叫烘托.13.烘托的修辞作用: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化.14.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呈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通感的修辞作用: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15.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越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分歧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16.回环的修辞作用: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17.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连任,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18.顶针的作用: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②状物叙事,条理清晰.③抒情写意,格调清新.19.结构相同或基秘闻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20.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21.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22.仿词修辞效果: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发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23.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概况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24.恰本地运用双关手法,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另方面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的暗示力.25.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拈”.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自学考试00535《现代汉语》要点整理笔记

自学考试00535《现代汉语》要点整理笔记

自学考试00535《现代汉语》要点整理笔记第一章绪论A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B中国十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区(分为四个次方言: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2吴方言区(也叫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3湘方言区(又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区(又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区(又称客家话,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6闽北方言区(以福州话为代表)7闽南方言区(以厦门话为代表)8粤方言区(也叫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9晋语方言区(以太原话为代表)10平话方言区(分布在广西中部地区)C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3音节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1双音节词占优势2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三、语法方面: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主要手段(汉语属于孤立语)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3有丰富的量词。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的性质A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因而具有生理属性。

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语音必须是人类发出的能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

B语音四要素:一、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一般来说,儿童和女性的声带短而薄,所以发音比较高;而成年男性的声带长而厚,所以发音比较低。

汉语的几种声调主要就是由音高变化决定的。

二、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振幅大,声音就强。

发音体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音强有时可以用来区别意义,汉语中的轻声音节就是以音强作为主要特征来区别意义的。

现代汉语知识

现代汉语知识

(2)辅助成分在后
子—— 桌子 椅子 房子 窗子 刀子 傻子 者——A、作者、读者、编者、学者、记者 (指人) B、前者、后者、二者(指物或人) 家—A、作家、画家、科学家、政治家 (表有专门学识或技能的人) B、老人家、女人家、姑娘家、小孩子家 (表按年龄或性别划分的一类人)
(2)辅助成分在后
(3)补充式
词的意义以前一个语素为主体,后一个语素 补充说明前一个语素。 动+动/形:动作—结果 说明 提高 缩短 打倒 看见 名+量: 事物—单位 马匹 花朵 船只 枪支 信件 名+名: 雪花 心扉 熊猫 月球 耳朵 脑海
(4)支配式(动宾式)
动作—对象 前面的语素表示动作或行为,后面的 语素是动作或行为所支配或涉及的对 象。 带头 司令 动员 有限 干事 绑腿 守旧 安心 知己 失信 认输 鼓掌 司炉 举重 关心 无限 取笑 宣誓
(二)词义变迁的不平衡性 1.有的词意义基本不变。如: 山 水 牛 羊 鸡 狗 男 女 „„ 2.有的词所代表的客观事物虽然没有变化,但 是人们对这些客观事物对认识不断深化,词 的意义也会不断深化和丰富。如:“心” 原义:思维器官 现义: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
二 词义的变迁
词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变化和稳定的统一。 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 而变化。 如古希腊人认为“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腿动物”。 现在的意义是“能制造并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 如“爪牙”在春秋时期是“勇士”的意义,现在则 表示“走狗”。 “鲸”在《尔雅》的解释“鲸,大鱼也” 词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保持相对的稳固性。
五、单纯词和合成词
(一)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1.单音节 2.多音节 (1)联绵词:两个不同的音节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 语素的词。 双声联绵字:玲珑 仿佛 忐忑 流连 秋千 犹豫 叠韵连绵字:叮咛 从容 堂皇 徘徊 肮脏 葫芦 非双声叠韵联绵字:蝴蝶 芙蓉 珊瑚 逶迤 (2)音译外来词 菩萨 哈达 沙发 扑克 木乃伊 可口可乐 布尔舍维克 (3)拟声词:扑通 叮当 呜呼 哎呀 哗啦啦 劈哩啪啦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汉语专题章节自测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汉语专题章节自测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汉语专题》章节自测参考答案第一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一、判断正误(20分,每小题2分)1.普通话就是北京话。

(x)2.北京话的语音等于普通话的语音。

(x)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通用语言,因而方言不允许使用。

(x)4.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

(✓)5.湘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x)6.海南省近邻广东省,属于粤方言区。

(x)7.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x)8.分布范围最广的方言是北方话。

(✓)9.如果不要求标注声调,“仰望”的正确拼音是“yangwang”。

(✓)10.根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给“一个”注音应该拼写为“yīgè”。

二、读图回答问题(20分,每小题10分)11.下面是现代汉语方言示意图。

其中有一种方言,由于被多个方言区包围,周边受不同方言区影响很大,因而自己的特点不够突出,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这个方言区没有独立为一种方言的资格。

请你仔细读图,观察这个方言区是哪一个?它的周边都有哪些方言区?现代汉语主要方言区示意图参考答案:这个被周边其他方言包围最多的方言区赣方言区,按照东南西北顺序看,赣方言依次被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北方方言等五种方言包围。

12.阅读下面现代汉语方言地图,根据图中的色块代表的方言区,点击下方每一个色块的右侧的黑三角,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正确的方言。

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吴方言北方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兄弟民族语言三、分析题(20分)纠正下面的音节拼写中的错误(不要求标注声调)。

haian(海岸)jueduei(绝对)luenchuang (轮船)yunu(渔女)laoho(恼火)tiananmen (天安门)luxuen(鲁迅)tian mimi(甜蜜蜜)shuo hao(说好)参考答案:angyiang(昂扬)hal'an(海岸)juedui(绝对)lunchuan(轮船)yunü(渔女)naohuo(恼火)luxun(鲁迅)tian'anmen (天安门)shuohao(说好)tianmimi(甜蜜蜜)ang yang (昂扬)四、问答题(40分,每小题10分)14.普通话对方言的强大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第一,进一步扩大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普通话,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二,逐步渗透,普通话的语言成分直接进入方言区,特别是一些新词,大多数是以普通话语素和结构方式构成,直接进入各个方言区;第三,全面覆盖,普通话与方言并存并用。

现代汉语·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

P216 4,5
从报刊时文中收集10个新词,简略加分析其结构及语义
19
3.3 词义的性质与构成 3.3.1 词义的性质 1. 什么是词义 形式: 语音 词 内容: 词义 词的声音形式所负载的信息内容 2.概括性 舍弃 外在的、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 抽象 内在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
20
3. 模糊性
23
狭义 理性义(概念义、指称义、逻辑义) 语汇义 理性义 是人们对所指对象的区别性 广义 特征的概括而成的意义 附加义 ( 色彩义 ) 是理性义为核心, 附着理性义之上的其他意义 附加义不能脱离理性义而存在,因而不能单用 2. 广义理解的词义 专门义 是具备专门知识的人对所指对象的 A理性义 特殊认识,反映事物内在的本质认识 通俗义 是一般人对所指事物的一般认识, 反映事物的非本质的外部特征 水 化学 物理 普通人
18
§ 3.1-3.2 复 习 重 点



重点概念 词汇 语素 词 自由语素 半自由语素 不自由语素 单纯词 合成词 词根 词缀 联绵词 重点问题 1.语素、词与字的联系与区别,语素的分类 2.合成词与短语的联系与区别 3.词的结构分类及结构类型分析 4.同形的词根与词缀的区别 思考与练习
P209 1,2,3
A 对象类属边界的不确定性
事物 行为 程度

明晰性
蔬菜—西红柿—水果 走—竞走—跑 比较 — 很 — 非常 — 十分— 最 — 极
B 产生模糊性的原因
缺乏明确的边界 缺乏精确的划分
碧草青青 青天如洗 青出于蓝 青丝如墨 (浅淡) (较深) ( 深) (更深) 青草green grass 青筋blue veins 青天blue sky green — 青 — blue

现代汉语(张谊生版)第三章词汇

现代汉语(张谊生版)第三章词汇


多义语素:如“冰”、“锅” 冰:①水在摄氏0度或摄氏0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 河水结冰了。 ②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 深秋了,河水有些冰腿了。 ③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使凉。 把啤酒冰一下。 ④像冰的东西。 冰糖。 冰糖葫芦
锅:①炊事用具。“铁锅”。②某些装液体加热用 的器具。“火锅”。③(~儿)锅子。烟锅儿。④ “卫星接收器”的俗称。

2.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是指它们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单位。 如:“云”、“马”、“琵琶”、“沙发” “云”、“马” “琵琶”≠ “琵” +“琶” “沙发” ≠“沙”+“发”
、“车”、“瓜”构词。 新:新疆、新娘、新郎、新房、新手…… 车:轿车、电瓶车、自行车……

2.明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 (1)明确性 有些词语有明确的所指范围。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61:基数词,表示数量。我们班有61个人。 鲫鱼jì yú :一种淡水鱼。

(2)模糊性 有些词语所指范围比较模糊。 1.政府将严控因公出国人数。 2.这次事故给工厂带来巨大损失。 3.本广告内容长期有效。

二、词的构成方式 (一)单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复音词) 根据词的音节的多少来区分。 1.单音词:风、雨、雪
2.双音节:学校、草原 双音节词约占70%以上。 3.多音词(不管有多少音节,只是一个词,可以是 多个语素 ) : 三音节:主持人、阿凡提、葡萄沟 四音节:克拉马依

(二)词汇的性质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你好”=你+好(√) “你很好”=你+很+好(√) “你好很”=你+好+很(×) “你好狠”=你+好+狠(√)
二、词汇的系统性 (一)大大小小的词的类聚及其相互关系,充分 体现了语言词汇的系统性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是词的两个大的类聚。 (二)词汇的系统性还体现在词义的相互联系上 由此形成的词义类聚包括同义类聚、反义类 聚、多义类聚等。

现代汉语语汇【精品】公开课课件

现代汉语语汇【精品】公开课课件
六书、四化、四有等
课堂作业 1、分析下列中的“头”是定位语素还是不定
位语素:人头、木头、眉头、蛇头、心头、石 头、拳头、磁头
1、比较下列词语的构词方式: 天蓝—蓝天;紧吃—吃紧;黄金—金黄 气喘—喘气;眼馋---谗眼;弟子---子弟 说明---明说;心虚---虚心;证明---明证 牛奶---奶牛;头领---领头;老王---王老 2、指出下列词语的构造方式: 慷慨、朋友、邋遢、夏至、妯娌、可耻、扩大 云集、司令、克隆、岌岌、肉麻、嘴巴、美容 眼热、雪白、渐渐、纠正、流畅、关心、日蚀 赶快、稍稍、说服、开幕、依靠、迷惑、因为 葱绿、心细、动员、游击、影星、三峡、北大
变异性:社会发展变化所致。
历时变异(历史性)
词义扩大。如:嘴、皮、房、布、脸、睡、联 姻、黄牌、工程、策划、老板、污染、冷处理、 免疫力、扫描、硬件等。 词义缩小。如禽、朕、臭、金、同志、丈夫等 词义转移。如:走、慢、球、强人、行人等。
共时变化(灵活性) 语境为词义解释提供依据。 如:“要”:小王向妈妈要一笔钱。
义项的性质: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B、同音词:语音形式完全相同而意义没有联 系的一组词。
同形同音:拼合---拼命、白颜色---道白、聚 会---会干、花朵---花费、文化大家—我们大 家
异形同音
C、多义词与同音词辨析
(5)同义词、反义词
A、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
(A)同义词的类型:
“扑”:(a)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 物体上。(孩子扑在妈妈怀里。)
(b)把全部心力用在工作、事业上。(他一 心扑在工作上。)
(c)扑打、进攻。(直扑敌人巢穴。) (d)拍打、拍(海鸥扑着翅膀,直冲天空。)
义位:一个能独立运用的概括而固定的意义单 位叫义位。

现代汉语笔记第三章

现代汉语笔记第三章

A.文字第三章文字一.文字的含义。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二.文字的性质。

贯彻“比较”和“根据文字特点给文字分类”两个原则。

三.文字的类别。

①音节文字。

②语素文字。

③音素文字。

四.文字的作用。

1.对语言:①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是扩大语言交际功能最重要、最简便、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工具。

②对语言进行书面加工并建立较稳定的规范。

③书面语与口语对立,为语体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④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与口头语言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结构部分有不同的对应关系。

2.对社会:①满足了日益纷繁的社会生活的需要。

②使人们的经验知识得以记录、保存、整理并传之后世,布于异地。

③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文字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五、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①二者是有联系的,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

②并不是一回事,用什么样的形体去记录什么样的语言,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B.汉字一、汉字的含义。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文字三要素:音形意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个由若干音素、音节组成的语音系统和由语素、词构成的词汇系统。

四者都可以用符号记录它。

记录音素、音节的叫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可合称为表音文字,记录语素、词的叫语素文字、表词文字,可合称为表意文字。

1.原因:①从记录语言方法看:✧汉字是意音文字(性质)✧汉字是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

✧字符大体分为三类:意符、音符、记号。

汉字是使用音符、记号、意符的字符。

②从文字体系来看:汉字虽有大量形声字,但仍应看做表意体系的文字。

2.汉字的特点:①汉字和汉语基本适应。

②汉字是音义二维的语素文字。

③汉字字数繁多,结构复杂,缺少完备的表音系统。

④汉字构形具有理据,绝大多数是形声字。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级)《现代汉语》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词汇【圣才出品】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级)《现代汉语》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词汇【圣才出品】

(2)词和短语、语素的区别
2 / 11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和词一样也表示一定的意义,也是造句成分,可以单
用,多数能单说。
②但短语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它是可以分离的,中间往往能插入别的
成分,而词是不能分离的,分离之后就不表示原来的意思了。
4 / 113

圣才电子书

②叠音词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它只是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③音译的外来词
④拟声词也是单纯词。
2.合成词
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
①复合式
至少要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主要有五种
(2)语素的分类
①按音节多少,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②按构词能力,可以把语素分为两种
a.成词语素
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称为成词语素,又称自由语素。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
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b.不成词语素
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称为不成词语素,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③不成词语素又可分为两类
a.一类可以承担所组成的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
①前后词均取前一个语素。 ②前一个词取前一个语素,后一个词取后一个语素。 ③省略并列的几个词中相同的语素。 ④包含外来词的名称可以只取外来词的头一个音节(字)。 (2)数词略语 对一些联合结构,选择其中各项的共同成分加上所包含的项数,即构成数词略语,还有 一些是根据共同的属性加上列举的项数构成的。 (三)词的结构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 1.单纯词 大多数单纯词是单音节词,多音节的有以下几类: ①联绵词 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其中有双声 的,有叠韵的,有非双声叠韵的。 a.双声的 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 b.叠韵的 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联绵词。 c.其他 指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联绵词。

现代汉语专题(第三章 语汇)综述

现代汉语专题(第三章 语汇)综述

㈡语素与音节和汉字的关系
语素与音节和汉字,这三者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般而 言,一个 语素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但是,语素、音 节、汉字又属于不同的范畴,语素是语言单位,音节是语 音单位,汉字是记录音节的书面符号,将三者结合起来看, 就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了。如“米”。
1.语素和汉字 ⑴一个汉字代表一个语素。 ⑵一个汉字代表多个语素。 ⑶一个汉字不独立代表语素。 2.语素和音节 ⑴一个音节一个语素。 ⑵一个音节多个语素。
单音节语素 如:天、农、士、啥、而
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
多音节语素 双音节语素
如:牢骚、参差、尼龙、沙发
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语素
如: 萨其马、伊妹儿、巧克力
2.根据义项
单义语素:镭、微机
义项
盗(盗窃:偷;海盗:强盗)
多义语素 责无旁贷:推卸
贷 贷款:借入或借出
严惩不贷:饶恕
3.根据构词功能 能独立成词:跑、人
第三,词在语法上是定形的,有一定的语法形式,词法结 构搭配能力。
现代汉语词的特点: 1.语音形式上,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 2.意义组合上,表示具体实在的意义的语素相加而构成的词
占绝大多数。(合成词)
语素与词和字的关系
词是造句的单位,语素是构词的单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语素只有构成词之后

{ } ②不能独立成词,也不能自由地同其他的语素构成
新词,在同别的语素构成新词时有固定的位置的语 素。

词 缀
缀 后
虚 语 素
第阿老家小

4.根据语法性质
实语素(词汇意义,词根):人、师 语法性质
虚语素(语法意义,词缀):初、子
5.根据自由不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短语 :根据表意的需要临时组合而成 。 固定短语 :从形式到意义经常整体使用,不能随便更动其
组成成分,作用相当于一个词。 2 、类型 专名短语:用于专门名称的短语,主要用于一些国家、机
关、单位等的名称和科技用语。 熟语:久经沿用基本定型的固定短语。主要包括成语、惯
用语和歇后语。
10
18/4/25
3 、成语
长期习用的定型的固定短语。
A 、特点
长期习用,结构定型,意义凝炼,具有书面语色 彩。
B 、来源
书面: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
口头:古代俚语、后世口语。
C 、构造:四字格
11
18/4/25
4 、惯用语
结构比较定型、意义有所引申、具有浓郁口语色 彩的固定短语。
5 、歇后语
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构成的生动俏皮的固定 短语。
词根:合成词中的实语素。 词缀:合成词中的虚语素
21
18/4/25
复合词的结构关系类型
(一)联合式:
语素之间的关系不分主次,平等地联合在一起表示 一个完整的意义。
1. 同义联合:语素与语素之间在意义上是同义关系 。
2. 反义联合:语素与语素之间在意义上是反义关系 。
22
18/4/25
3. 类义联合:语素与语素之间在意义上是类义关系 ,两个或者几个语素表示同类事物,其中有的两 个语素还有包含关系 。
15
18/4/25
B 、行业语、隐语、黑话
行 业 语 :各种行业应用的词语。
隐 语 : 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 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有的隐语是专供秘密组织使用的,一般叫做“黑 话”。
16
18/4/25
有的隐语是专供某些行业在特殊交际场合使用的。
17
18/4/25
C 、外来词 也叫借词,是指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意译词:表示的事物是从外族引进的,但用汉语的构词成 分和构词方法构造。
19
18/4/25
3 、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的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辨证统一关系。
20
18/4/25
第二节 词的构造
一、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合而成的词。 单音节单纯词——多音节单纯词。
二、合成词:由两个或几个语素组合而成的词。
2
18/4/25
** 在结构上,具有同素或者同构联系。 ** 在功能上,有些语汇成分具有同类功能的联系
。 B 、性质
体系性、层级性、开放性
3
18/4/25
3 、语汇学 A 、定义:研究语汇的科学。 B 、分类 ** 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普通语汇学和具体语汇学。
普通语汇学研究各种语言语汇的共同现象和规律。 具体语汇学研究某一具体语言或方言的语汇现象和规律 ** 研究对象的时限不同——静态语汇学和历史语汇学。 静态语汇学研究某一 、定义 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 自由运用” : ( 1 )可以单说,即能够独立成句,或者能够单独用来回
答问题。 ( 2 )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 3 )将句法结构中能够单说和单用的部分提开之后剩下 来的单位。
9
18/4/25
三 固定短语
1 、定义 短语:又叫词组,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语言单位。
14
18/4/25
A 、古语词
现代汉语中少用而多见于古代文献的词。包括两类:
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在本民族的现实生活中还存 在,但是因为已经被别的词所代替,所以一般在口语中 已经不大使用。
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者现象,同现代社会生活很 少联系,很少用于日常交际,只是偶尔用于一些叙述历 史事实的作品
《现代汉语》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语汇 第一节 语汇概说
1
18/4/25
一 语汇与语汇学
1 、定义 语汇是某一特定范围内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2 、语汇系统 A 、语汇成分之间的联系 ** 在意义上,具有同义、反义、上下义、类义等联系。 ** 在语音形式上,具有同音联系。 ** 在书写形式上,具有同形联系。
历史语汇学研究语汇发展演变的现象和规律。
4
18/4/25
一 语素
1 、定义 : 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的功能是构词。 2 、类型 *** 根据音节的多少,语素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
音节语素。
5
18/4/25
A 、 [ 几个语素与一个汉字 ] B 、 [ 一个语素和多音字 ] C 、 [ 几个语素和一个多音多义字 ] D 、 [ 两个语素和两个汉字 ]
4. 偏义联合:其中有一个语素的意义失落,整个词 义偏重于其他语素。
23
18/4/25
(二)偏正式:
语素间的组合关系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 的关系。
(三)动宾式: 前一个语素表示行为或动作,后一个语素表示行为
动作所 支配的事物,前后语素之间是支配或关涉关系。
24
18/4/25
(四)补充式 后一个语素补充说明前一个语素,两个语素之间是补充说 明和被补充说明的关系。
音译外来词:按照外语词的声音对译成汉语词。 半音译半义译外来词: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
译,一半义译。 音译加类名外来词:在整体音译之后,再加上一个表示义
类的汉语语素。
18
18/4/25
字母外来词:直接用外文字母(简称)或者与汉字组合而 成。
日语汉字词:日语中有许多用汉字书写的词,汉语就按照 汉字的形式将其借用过来,但是读汉字音而 不读日语读音。
12
18/4/25
*** 歇后语的正意就是谜底部分的字面意义。
*** 歇后语的正意是通过对谜底进行引申得来的。
*** 歇后语的正意是通过对谜底进行谐音双关得来 的。
谐音双关:借助音同或者音近现象表达意思,是 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现象。
13
18/4/25
四 语汇的构成
1 、基本语汇 全民族使用最多,日常交际最必需、意义最明确的语汇成 分的总和。 特点:稳固性、全民性、常用性 核心语汇:稳固性、全民性、常用性、能产性 2 、非基本语汇 从来源上来看,主要是新造语汇、方言语汇、古语语汇、 行业语汇、外来语汇等。
6
18/4/25
多音节语素: 双声——叠韵——叠音——音译——其他
*** 根据意义,语素可以分为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 *** 根据语法性质,语素可以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 *** 根据构词功能,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7
18/4/25
*** 根据在合成词中的位置,语素可以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 位语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