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合集下载

《师说》知识点归纳

《师说》知识点归纳

《师说》韩愈一、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著有《昌黎先生集》。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唐代人,他与柳宗元同唐代古人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二.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2)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三.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5)吾从而师之古义:两个词。

跟随、而且(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3. 一词多义(1)师 a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c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d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传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3)道 a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c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惑 a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c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1.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2. 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3. 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4. 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5. 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6. 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4. 词类活用(1)吾师道也(名词意动,以……为师)(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状语后置(1)而耻学于师(2)师不必贤于弟子3.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 被动句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五、重点句子翻译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师说》重点字词及翻译

《师说》重点字词及翻译

《师说》重点字词及翻译1.翻译古代求学得人必定有老师。

老师,(就是)靠(她)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得人啊。

人不就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得,谁能没有疑惑(得问题)?(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得,(就)始终不能解答了。

出生在我前头(得人),她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该)跟从(她),把她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得人),(如果)她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她),把她当做老师。

我(就是向她)学习道理啊,哪管她得生年比我早还就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得(地方),就就是老师所在得(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得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就难了!古代得圣人,她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得一般人,她们(得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人们)爱她得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她。

(但就是)对她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就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得老师,(就是)教孩子们文字,(帮助她们)学习断句得(老师),不就是我所说得(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关大道理得)疑难问题得(老师)。

不理解(书本上得)字句,不能解决(大道理得)疑难问题,有得(书本上得字句)向老师学习,有得(大道理得疑难)不向老师学习;小得方面(倒要)学习,大得方面(却反而)放弃(不学),我未能瞧出那种人(就是)明白(事理)得!巫医乐师与各种工匠,(她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这一类(人),(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

问她们(为什么讥笑),(她们)就说:“那个(人)同那个(人)(指老师与学生)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得人为师),就可羞耻,(以)官职高(得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得好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

《师说》知识点总结

《师说》知识点总结

《师说》知识点总结《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述了从师求学的道理,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以下是对《师说》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韩愈(768 年-824 年 12 月 25 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2、文体知识“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

(4)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3、一词多义(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③吾师道也(动词,学习)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动词,从师)(2)传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3)道①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③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其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的)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④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⑤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4、词类活用(1)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说的文言知识点梳理

师说的文言知识点梳理

师说的文言知识点梳理师说的文言知识一. 通假字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5)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三、一词多义1 师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③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④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传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说读后感本文是韩愈所写的古代散文的典范.它论证了教师的职能,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和影响,从而阐明了从师而问的道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句说明了老师的作用.是的,每个老师都有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职能.无论老师的地位显贵还是低下,年少还是年长,只要能掌握真理,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 从而我想到了四川地震中用自己的身躯守护三个孩子的谭千秋老师,他可以称得上是人民的好老师,他不但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也,而且将自己责任升华.当地动山摇的那一刻来临时,他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张开守护的翅膀挽救了三个孩子的生命.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老师. 学者,应该做到不耻下问.我们要学习古代圣人, “从师而问焉” .学无止境,不耻下问.则会“圣益圣” .不能向士大夫那样“耻学于师”则会“愚益愚”. 有时,我们在学习遇到困难后,可能很难开口向别人请求帮助,然后问题就会越攒越多.最后就不知道从何解决了。

师说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师说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③吾师道也:(意动用法,以......为师)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⑥则耻师:(动词拜师)【之】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②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③词类活用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⑥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⑧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惑】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道】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乎】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于】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词类活用①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③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⑤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⑦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师说》知识点集锦

《师说》知识点集锦

《师说》知识点《师说》知识点集锦《师说》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

整理了《师说》知识点,欢迎学习参考!一、虚词1.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2. 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3. 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4. 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5. 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6. 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二.实词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2)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师说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③吾师道也:(意动用法,以......为师)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⑥则耻师:(动词拜师)【之】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②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地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地“地”.)(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地“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地,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地.)⑤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地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③词类活用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地)⑥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地)⑧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惑】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道】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乎】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于】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词类活用①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③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地问题、糊涂地问题⑤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地方面、大地方面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地人、低下地人盛:势盛位高地人⑦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⑧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⑨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地人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求学地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地人.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地方面今:泛指低等教育场所.今之众人众人古:普通人今:表示大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地今:表示因果关系地连词.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今:表目地或结果,是连词.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地地方,读ò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地;固定地今:平常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今:道理.无贵无贱无古:不论;不分今:没有.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汉地散文今:“五·四”之前地文言文地统称特殊句式.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惑之不解宾语前置.不拘于时被动.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其可怪也欤判断句.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判断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字结构.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则曰省略句。

《师说》文言文知识整理

《师说》文言文知识整理

《师说》文言文知识整理《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

这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以下是对《师说》一文的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4、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

5、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

三、一词多义1、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3)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2、传(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3、道(1)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3)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1)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5、乎(1)生乎吾前介词,在。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比。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吗。

6、其(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她)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

(3)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大概。

(4)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问,难道。

四、词类活用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4、孔子师郯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说》文言文知识归纳

《师说》文言文知识归纳
《师说》 一. 通假字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2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fǒu)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 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By William.li@
四、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 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By William.li@
2.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 语前置) 4.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 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 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 固定格式 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y William.li@
5. 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 ,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 6. 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 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 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 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师说》知识点梳理

《师说》知识点梳理

《师说》知识点梳理一、重点字词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的凭借。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4.是故无贵无贱(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风尚)6.其皆出于此乎(大概)7.则耻师焉,惑矣(糊涂)8.士大夫之族(类)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有专门技艺的人。

)10.君子不齿(看不起)1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赶得上。

)12.其可怪也欤(多么)13.圣人无常师(固定的。

)14.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

)1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通:普遍。

)16.作《师说》以贻之(赠送)二、通假字1.传道受业解惑(“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不”通“否”。

)三、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②……的原因(或缘由)。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不论。

今义:没有。

)4.小学而大遗:(古义: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句读之不知:(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许多的人。

)7.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

今义: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即因此,就。

)8.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9.年十七,好古文(古义:秦汉的散文。

今义:“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四、词类活用1.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2.吾师道也(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4.而耻学于师(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师说》知识点整理

《师说》知识点整理

《师说》知识点整理一、虚词1.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2. 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8) 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3. 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个类)(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个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个类)(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4. 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5. 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6. 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增强语气)二.实词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2)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师说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师说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③④⑤⑥①②③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③词类活用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于】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词类活用①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③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关系的连词.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ò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固定的今:平常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今:道理.无贵无贱无古:不论;不分今:没有.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汉的散文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特殊句式。

《劝学》《师说》文言知识整理

《劝学》《师说》文言知识整理

重点实词
1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是故无贵无贱 4 君子不齿 3其皆出于此乎? 5 作《师说》以贻之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 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使……弯曲
3、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 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金就砺则利】 4、
古义:金属制品 今义:黄金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藏身。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 或某种事物上。
•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劝学》) • 适用话题:“坚持积累”“量变与质变” • 精彩运用:“泰山不择细壤故成其高,江海不择 细流故成其深”,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应 加强积累,注重积累的重要性。法国作家大仲马 说:“生活是由无数个烦恼组成的念珠,你必须微笑 着数完它”。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 们只有在积累中走完人生这个过程,才能体会生 活的真谛。
•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 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 适用话题:“恒心”“浮躁”“毅力” • 精彩运用:蚯蚓的体内是没有骨头的,可偏偏就 是这么一种无骨的动物,身上却具有比那些有骨 者更多的坚强与韧性。一辈子锲而不舍地躬行, 用柔弱的躯体,在漆黑的无路的地下,开辟出一 条生之路来。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师说》文言点梳理

《师说》文言点梳理

《师说》文言点梳理一、重难点字词1.句读.之不知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 2.无.贵无.贱无论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难道二、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3.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三、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表方式,用来……的今:关联词3.吾从而..师之古:两个词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4.今之众人..古:一般人。

今:很多人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学校教育6.圣人无常.师古:永久的;固定的今:平常的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四、词类活用1.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2.吾师.道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或意动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5..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6.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7.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8.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9.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五、一词多义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专门技艺人③吾师道也动词,学习,或意动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⑤吾从而师之以……为师⑥则耻师动词拜师2.之①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③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⑤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代词,这些⑦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连结定语和中心词,可不译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⑨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3.其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的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反问/代词4.而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吾从而师之/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②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或表假设,如果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④而耻学于师/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⑤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5.惑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②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6.道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课本为“道理”)③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④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7.乎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

师说知识点归纳整理

师说知识点归纳整理

师说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虚词1.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2. 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3. 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4. 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5. 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6. 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二.实词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2)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注解及原文和翻译

《师说》注解及原文和翻译

《师说》注解及原文和翻译古之学者①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

人非生而知之③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④,终不解矣。

【字词注释】①学者:求学的人。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者,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所以,用来……的、……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

受,同“授”。

③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道理。

之,指知识和道理。

④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

【诗文翻译】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答了。

生乎吾前⑤,其闻⑥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⑦;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⑨?是故⑩无(11)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2)。

【字词注释】⑤生乎吾前:后面略去“者”(……的人)。

乎,相当于“于”。

下文“先乎吾”的“乎”同。

⑥闻:知道,懂得的意思。

⑦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师之,就是“以之为师”。

⑧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

师,动词。

⑨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先生于吾)还是比我小(后生于吾)呢?庸,岂、哪。

知,识别。

年,这里指年龄。

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

⑩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诗文翻译】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师说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师说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师说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师】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③ 吾师道也:(意动用法,以...... 为师)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⑤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⑥ 则耻师:(动词拜师)【之】① 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② 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③ 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 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⑥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其】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②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③ 词类活用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⑤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⑥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⑦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⑧ 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惑】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道】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③ 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乎】①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② 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③ 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于】① 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②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③ 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④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⑤ 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词类活用① 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③ 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⑤ 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⑥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⑦ 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师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师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师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师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

入选高一语文课文上册。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师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到你。

师说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师说文言文知识点: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古义:①用来……办法,表方式、工具、依据等;②……的原因(或缘由)。

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吾从而师之。

从而,古义:跟随而且;今义:合成一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是故无贵无贱。

无,古义:无论,不论;今义:没有。

句读之不知。

句读,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今之众人。

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的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所以,古义:①用来……办法,表方式、工具、依据等;②……的原因(或缘由)。

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小学而大遗。

小学,古:①小的方面学习;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圣人无常师。

常,古义:没有固定;今义:变化不定;鬼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道,古义:古人从师的风尚;今义:旧路,厚道。

师说文言文知识点:词类活用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名词用作动词,低于。

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可耻。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可耻。

不耻相师。

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可耻;名词作动词,学习。

孔子师郯子。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位卑则足羞。

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小学而大遗。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前一个“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
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
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意动用法,以......
为师)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
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
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拜师)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
人)
②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
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
系,相当于“这些”、“那些”)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
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
“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
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
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
的“的”。

)(不是“取消句子
独立性”。

因为“取消句子独
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
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
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
表示宾语前置)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
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
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
解矣:(指示代词,那些)③词类活用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
称代词,他们)
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人称代词,他们的)
⑥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
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
词,他们的)
⑧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
感叹,多么)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
词,风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
词,道路、途径)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
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
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
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
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
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
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
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
动,受,被)
词类活用
①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
作动词:学习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
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③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
法:以……为师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也:惑,形容词作名词:
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小学而大遗:小、大,形
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盛,形容词作名词:
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⑦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
词作名词,高明。

⑧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
以……为耻
⑨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
愚,形容词作名词,圣:
圣人,愚,笨拙的人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今:泛指低等教育场所
3.今之众人---众人---古:普通人今:表示大众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6.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8.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固定的今:平常的9.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今:道理
10.无贵无贱---无---古:不论;不分今:没有
11.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汉的散文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特殊句式
1.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
2.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3.不拘于时-被动
4.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
5.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
断句
7.其可怪也欤-判断句
8.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
9.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
10.人非生而知之者-判断句
1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字结构
1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
13.则曰-省略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